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案例.doc
关键教育事件 案例

关键教育事件案例第一部分:案例背景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和改革中,出现了许多关键性的教育事件,这些事件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以一起关键的教育事件为例,对其背景、原因、后果和启示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能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第二部分:案例描述某市一所小学出现了一起特殊的教育事件。
在这所小学中,有一名学生因患有自闭症而表现出行为异常,包括言语沟通困难、反应迟钝、社交障碍等特征。
这名学生的出现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老师和同学对他往往缺乏理解和包容,导致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学校面临的困难包括如何让这名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如何让教师更好地辅导他,如何让同学更好地与他相处等等。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这起教育事件背后的原因何在呢?学校对于特殊教育的了解和应对能力较为欠缺,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足。
学生和家长对于自闭症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也有待提高,缺乏对特殊学生的尊重和理解。
整个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认知和支持程度还有待增强,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第四部分:案例启示从这起特殊教育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需要更多关注特殊学生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家长和社会大众需要加强对特殊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对特殊学生的包容和支持程度。
政府和教育部门也需要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和关注。
第五部分:结论通过对这起关键教育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特殊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需要着重关注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只有充分认识到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加大支持力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引起更多人对于特殊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帮助中差生度过“高二”关键期育人案例

协助中差生度过“高二”关键期---- 育人案例教育家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生从事教育,桃李满天下,这是我们所有从事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典范。
我选择了教师,就毫不迟疑地坚守自己的师采,不管外面是艳阳天而是狂风暴雨,我心依然为我的学生们风平浪静,“静下心来教书,潜心下来育人。
”学校组织这次“教学基本功”大赛,为我提供了研学的机会。
今年我新接手高二地理教研教学(三个班中,有两个普通版,一个重点班),一直以来,我在结合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在积极的探索、细心的分析,寻求教书和育人的最完美结合。
这是在2012年秋季刚上课不久发生的几组镜头:主观题一字未写……后来我在班上将这种现象叫“张润生现象”上交即可……目光一直呆滞,盯着书页从不翻页,静静的呆着----处于半醒半醉状态。
之五:“老师,我没有生活费了,借我100块钱,回家来后一定还上。
”生活费没了,我想肯定是真的,原因可能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
借他50元,没打算要他还,他也从不提起要还…………这些现象不知道大家遇见过没有?如果有,不知道你会怎么处理?我的心态很平和,因为我很理解这个批学生的心情,这种学生和类似的现象应该占一定的比例,带有群体性。
在一个班级中优生毕竟是少数,中差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
在任何一个群体中,“中差生”是相对的,也是必然存有的的,我认为在高中三年中“高二”的环境最容易产生这种现象,如何协助中差生度过“高二”关键期?一年来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
“高二”这个阶段有其特殊性。
我认为:一是环境特征,高一时对高中的生活有新鲜感,有极强的求知欲,对高中的各方面都不怎么了解,并且在各方面也不成熟,所以也显得比较乖,不怎么调皮,各方面都需要适合。
而到了高三,学生都一心向往大学生活,学习的压力和升学的压力也比较大,学生也无暇顾及其他,所以在各方面显得也比较稳定。
但高二,高中的生活相对来说,有轻松感,他们心理就比较清闲,所以也就显得极不稳定,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基于关键性教学事件的同伴课堂观察——关于普高英语校本研修模式的创意设计

2012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01,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1期)Total No .301收稿日期:2011—10—24作者简介:陈新妹(1968—),女,浙江省温州市人,浙江省温州市瓯海梧田高级中学,中教高级,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学习策略;中学英语教学;校本研修。
注:此文是2011年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普高英语“X +1”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SC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基于关键性教学事件的同伴课堂观察———关于普高英语校本研修模式的创意设计陈新妹(瓯海梧田高级中学,浙江温州325014)摘要:“基于关键性教学事件的同伴课堂观察”是我校英语组所开展的关于2011年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普高英语“X +1”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关键性教学事件的同伴课堂观察”是有载体、有聚焦和互动式的教研,也是有目的性、情境性和选择性的教研。
它不仅是一种创新的研修模式,而且也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富有成效的研修模式。
关键词:关键性教学事件;同伴课堂观察;创意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13—02“基于关键性教学事件的同伴课堂观察”是我校英语组所开展的关于2011年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普高英语“X +1”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关键性教学事件的同伴课堂观察”是有载体、有聚焦和互动式的教研,也是有目的性、情境性和选择性的教研。
它不仅是一种创新的研修模式,而且也是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富有成效的研修模式。
一、设计背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判断力等决定着能否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判断力,但更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而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为主。
“关键教育事件”: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有 重 要 意 义 的事 件 。 这 一 概 念 最 早 是 由 学 者 沃 克 ( Wa l k e r , R) 在 研 究 教 师职 业 时 提 出的 。他 强 调 教 师要 对 课 堂 上 的关 键 事 件 进 行 反 思 和 研 究 .以 促 进 自我 超 越 , 促 进 自身 的 专 业 迅 速 发 展 。
究 汇报 课 之 后 , 市 、 县 教 研 人 员 首 先 赞 扬 了 他 的 学 习热 情 , 并 肯 定 了他 的研 究 方 向 , 然 后 指 出 如
果他 能结 合 所研 究 的领 域 , 在 教 学 实 践 中 加 强 对 学 生认 知水 平 的研 究 , 他 所 主 持 的 课 题 会 取 得 显 著 成 果 的 。 教 研 人 员 对 他 课 题 研 究 的 关 键 点 拨 对 他来 说 可 以说是 一 个“ 关键 教 育 事件 ” . 其 关 键 点 就 是 他研 究 中的理论 与实践 相 结 合 问题 , 这 帮 他 突 破 了研 究 的 瓶 颈 。 从 此 , 他 十 分 注 重 理 论 与 实
一
理 论 与教 学 实 践 相 结 合 , 因 此 所 写 的 论 文 显 得 空
洞 , 对 自 己的教 学 并 没 有 多 少促 进 作 用 . 上 的 课 也 没 有 什 么 精 彩 之 处 。 在 一 次 由 他 执 教 的 课 题 研
、
关 键 教 育 事 件 有 助 于 教 师 成 长
践 的结合 研 究 : 哪 些 理 论 可 以 指 导 英 语 课 导 入 环 节设 计 ; 哪 些 理 论 可 以 帮 助 分 析 学 生 的 学 习 风 格
幼儿园师德案例

幼儿园师德案例在教育体系中,幼儿园教师的师德是非常关键的。
他们不仅要负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还要教育他们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幼儿园师德方面的标准是非常高的,因为他们是儿童最初接触到的人,在孩子们的成长道路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然而,有一些幼儿园教师并不了解自己的职责,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并损害职业道德与社会形象。
这里将讲述几个幼儿园师德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师德的重要性。
案例1:“五一”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事件“五一”幼儿园教师虐待幼儿事件是2017年5月发生的一起事件。
临沂市五一幼儿园有记录显示,教师李某虐待4名幼儿,其中1名幼儿被打晕,有的被拖进水池里,有的被丢在树干上等等。
这些行为不仅造成孩子们身体上的伤害,更是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创伤。
事件爆发后,广大师长和家长对此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学校方面开展了内部控制和纪律处分调查,并将涉案的教师及其相关人员开除。
同时,警方还介入调查了此次事件的整个经过。
通过公开事件并做出相应的惩罚,树立了幼儿园教师的法律意识和师德行为标准,为整个幼儿园教育行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2:南京熊孩子幼儿园2018年,南京一所名为“熊孩子”的幼儿园,因为老师的不当行为和管理失误,导致家长和媒体的强烈谴责。
该校的部分老师因不当教育、粗暴扶颈等行为遭到批评。
而校方的管理低效也加深了家长们的失望和不满。
该事件的公开,引发了社会上关于幼儿教育质量的讨论,并强调了幼儿教师应当保持正确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准则。
案例3:云南元谋县破坏卫生间门事件2018年,云南省元谋县一所幼儿园发生门被破坏现象。
经过警方的调查,寻找到事件当天新换掉的一位教师,认定其为实施者。
据警方介绍,该名教师将自己关在卫生间,便面门被自己锁住后,又用铁锤砸门,将门损坏。
幼儿园的管理者认为,这种破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且也违反了教育界良好的社会准则。
以上这些幼儿园师德案例,向我们揭示了幼儿园教师的道德准则和标准。
2005年至2006年学校安全事故案例集锦

2005年至2006年学校安全事故案例集锦2005年,用生命书写的安全事实((一)每一项事业要前进,都离不开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创新。
中国教育安全防范概莫能外。
2005年,有无数教育安全新探索、新实践,新呼唤从各地、从各校园喷涌而出。
而安全现状又是如何呢?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又该何去何从?回眸篇:2005年,用生命书写的安全事实2005年,一个个血淋淋的用生命书写的事实,反映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严峻。
关键词一:拥挤踩踏新闻直击: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湖北省的阳新县、蕲春县和武穴市的一些学校因地震在疏散学生过程中,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有78名学生受伤,其中11名受重伤。
2005年10月31日下午4点半左右,安徽亳州谯城区估衣小学校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十多名学生受伤。
2005年10月25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小学四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0名学生死亡,45名学生受伤。
2005年10月24日上午,湖南省娄底市第四小学的校园内发生了学生在楼梯间拥挤踩踏事件,造成10人受伤,其中1人伤势较重。
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2005年10月16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国旗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1名二年级女生死亡,13名学生受伤。
2005年10月15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云凤实验学校小学部放学时,上百学生在教学楼楼梯间堆成“人山”, 9人受伤。
■新闻链接:2004年3月24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第二实验小学课间操期间,发生40名学生挤压事故,造成18名学生受伤。
2004年2月11日,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商城镇中学学生放学时,在楼梯间发生学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5名学生死亡4名学生重伤,7名学生轻伤。
2003年1月5日,陕西省宝鸡县虢镇初级中学发生拥挤踩踏,造成3名学生死亡,6名学生重伤。
关键词二:殴打砍杀新闻直击:2005年9月15日,北京昌平卫校和昌平金驼技校发生学生斗殴事件,金驼技校的10个学生拿着木棍来到昌平卫校,翻栏杆爬进卫校,与卫校学生在操场上相互追打。
关注关键教育事件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关注关键教育事件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汤立宏
【期刊名称】《中小学管理》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 关键事件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关键事件研究,最早是通用汽车公司通过对员工的关键事件的观察、记录、整理存档,进而对员工的诚信状况作出判断和评价的方法.其后,美国学者沃克(Walker.R)在研究教师职业时,率先提出了在这一领域研究关键事件的概念,并强调要对课堂专业生活有影响的关键事件进行研究和反思,以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超越.
【总页数】3页(P30-32)
【作者】汤立宏
【作者单位】上海长宁区教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师教育研究案例——课堂演示实验失败的探讨
2.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教师教育研究案例——课堂演示实验失败的探讨
3.把握意外教育事件优化教学行为——体温表爆裂引发的思考
4.教师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教学特征与优化策略——基于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行为分析
5.教师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教学特征与优化策略--基于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教学行为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幼儿期安全教育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好奇心强,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各种安全问题的威胁。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
以下是一则幼儿期安全教育的案例分享。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小明,5岁,幼儿园大班学生。
小明性格活泼开朗,但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明因为追逐其他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导致手臂骨折。
事后,家长和老师都十分关心小明,同时也意识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2. 案例经过(1)发现问题小明受伤后,家长和老师都非常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在了解事故原因后,发现小明在追逐其他小朋友时,没有注意到周围环境,导致摔伤。
这引起了家长和老师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视。
(2)制定教育方案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教育方案:①开展安全教育课程,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
②组织户外安全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安全技能。
③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
(3)实施安全教育①安全教育课程我们邀请了专业讲师为幼儿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防溺水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图片、视频、游戏等形式,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②户外安全演练我们定期组织户外安全演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安全技能。
例如,在交通安全演练中,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过马路;在消防安全演练中,让幼儿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等。
③家园合作我们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安全教育。
同时,我们还为家长提供安全知识资料,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4)效果评估通过一段时间的安全教育,小明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户外活动中,他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此外,其他幼儿的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摔伤事故明显减少。
三、案例反思1. 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深刻认识到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关键教育事件的案例
善于倾听——提高分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陈君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大舞台,在这个展示自我风采的“T台”上,教师总是希望讲台下的每位同学,都能全情的投入,积极地思考。
然而,总是事与愿违,在课堂教学中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同学让你的设想落空。
这时你才会发现“一把尺”实在难以全面衡量每位同学的需求,只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能真正使每位同学有所提高。
如何去了解每位同学的真实学习水平,了解每位同学的学习需求,如何有效地组织分层教学却往往使许多教师无从下手。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而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学活动的展开必须围绕着学生的发展展开,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因为每位同学对学习的要求是不同的,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教学要求的表达方式是晚秋不同的。
有的同学会选择主动提问,有的同学则截然相反,会选择沉默是金,将所有的疑惑留给自己。
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学会主动地去捕捉、去交流,善于倾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出的点滴信息。
记得2007年10月的一天,我在初三年级学习能力最差的一个班级上课时,在完成课堂巩固练习——压强计算部分时,平时在课上一向沉默寡言的王某同学,冷不丁冒出这样一句话来:“怎么又是压强计算?”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也许我在分析压强计算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疏漏,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完全领会。
果然,当我在练习过程中,巡视全班时,与王某同学一样,还有几位同学对压强计算仍然似懂非懂。
这时的我便因势利导,逐个找到这些同学,询问他们学习压强计算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第二天,当又一次来到该班上课时,我有意识地将这几位同学在压强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重新分析了一遍,并在课后训练5分钟的课堂练习时,分成A、B两组,当其他同学完成A卷时,这几位同学再一次训练了上节课中同样类型的B卷压强计算题,基本使每位同学真正掌握了压强计算题。
还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难忘的是2007年12月的一天,在学习电路故障分析时,一向不爱学习的丁某同学突然叫道:“这个实验真好玩,我喜欢。
”这时我发现,原来丁某同学对电路实验非常感兴趣。
课后,我单独将丁某同学留在了实验室,又让他单独做了另一个电学实验。
可是无论他怎么做都没法成功完成。
这时我恰到好处的和他聊起了这个电学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告诉他要想成功进行实验,必须了解其中
的物理知识。
在这以后的连续好几节课,我都会带着一套实验器材,进丁某同学的班级上课。
当其他同学完成课堂练习时,我就单独为他复习已学的电学知识,教他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逐渐逐渐地便给他复习电学计算、电路分析,不到一个月他的学习成绩竟然有了明显提高,并在电学测试中第一次及格了。
学生是多元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必须是精细化的,必须将教学目标的制定落实到每一位同学。
而有效地去倾听每位同学对课堂教学的真实想法,已经成为了提高课堂分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