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危机决策质量的影响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自我感受,还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个人生活中的个别选择,还是组织决策中的重大决策,情绪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并尝试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解析其中的原因。
1.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影响决策过程和结果。
首先,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过程。
当我们处于情绪高涨的状态时,比如愉快、兴奋或愤怒,我们往往更加倾向于冲动和冒险。
这导致我们在做决策时更容易冲动、忽视细节和权衡所有选择的利弊。
相反,当情绪低落或沮丧时,我们可能更加谨慎小心,过度思考和拖延决策,容易陷入无法做出决策的困境。
其次,情绪还会对决策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表明,正面情绪对创造性决策有积极的影响。
积极情绪能够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活性,使我们更有可能做出与众不同的决策。
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导致我们在面对重大决策时变得拘谨和保守,错失一些可能带来更好结果的机会。
2. 情绪对决策的原因为了更好地理解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我们需要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探索其中的原因。
首先,情绪与认知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情绪可以改变我们对待信息的方式。
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中时,我们更容易处理信息,更有可能出现正面的认知偏差。
而当我们处于消极情绪中时,我们对信息的处理更加谨慎,更容易出现负面的认知偏差。
这种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我们决策的质量和结果。
其次,情绪具有情绪传染性。
在集体决策中,个体的情绪可以通过情绪传染对整个团队决策产生影响。
当一个人的情绪传染给其他人时,这种情绪将在团队内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团队的决策。
例如,当一个团队中的成员情绪低落时,整个团队的决策可能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导致悲观和保守的选择。
3. 应对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了解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后,我们也可以采取措施来应对这种影响,提高决策的质量。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意识到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我们可以积极寻求情绪调节的方式,比如通过休息、锻炼、与他人交流等来平衡情绪,使情绪处于一个较为平静的状态。
情绪与决策的关系

情绪与决策的关系情绪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而且会引导我们对决策信息的处理方式。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决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一、情绪对决策的启发与影响情绪可以为我们的决策提供启发和指导。
当我们面临一个决策时,积极的情绪可以提升我们的自信心,增强我们对于决策的信心。
相比之下,消极的情绪如焦虑或恐惧可能会对我们的决策有所阻碍。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下的决策更倾向于冒险与探索,而消极情绪下的决策更偏向于保守与回避风险。
此外,情绪还可以影响我们对决策信息的处理方式。
积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系统1型思考方式,即直觉判断;而消极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系统2型思考方式,即更为理性的思考。
这种情绪对认知方式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对相同决策信息的不同处理结果。
二、情绪对决策的扭曲效应我们的情绪状态可能导致一些常见的决策偏差,即情绪扭曲效应。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情绪影响和损失厌恶。
情绪影响指的是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程度。
一项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下的个体对于正向决策信号更为敏感,而消极情绪下的个体对于负向决策信号更为敏感。
这意味着我们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决策结果受到非理性影响。
损失厌恶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扭曲效应,指个体在面对损失时的强烈的情绪反应。
研究表明,对于同等数额的损失和收益,个体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要大于对收益的好感程度。
这种损失厌恶可能导致我们在决策中过度回避风险,而选择不符合最优决策的行为。
三、情绪调节对决策的影响情绪调节可以减小情绪对决策的负面影响。
研究显示,情绪调节能力较强的个体更能在情绪激动时保持理性的思考,从而降低情绪对决策的扭曲效应。
一种常见的情绪调节策略是情绪表达。
将情绪表达出来可以减少情绪的积累,避免因情绪过度激动而做出非理性决策。
此外,积极情绪可以通过身体活动、放松等方式进行调节,从而提升我们的决策质量。
四、情绪与决策的应用充分理解情绪与决策的关系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过程至关重要。
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
一、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1.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有时会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例如,在情绪激动时,我们往往会做出冲动的决策,而在情绪低落时,我们可能会过于悲观,导致做出保守的决策。
2.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决策速度
情绪还会影响我们的决策速度,有时会导致我们做出过于迅速或过于缓慢的决策。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我们可能会过于匆忙地做出决策,而在情绪低落时,我们可能会过于犹豫,导致错失良机。
3.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质量
情绪还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质量,有时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例如,在情绪激动时,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些重要的信息,而在情绪低落时,我们可能会失去创造性,导致无法做出最优的决策。
二、应对策略
1.意识到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意识到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努力控制情绪,以避免情绪对决策产生不良影响。
2.寻求他人的意见
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可以寻求他人的意见,以获取更多的信
息和建议。
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并使决策更加客观和正确。
3.使用冷静思考的策略
冷静思考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将情绪切换到不同的事物上,或者使用一些冷静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
情绪对决策的偏差影响

情绪对决策的偏差影响情绪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心理体验之一,而决策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行为。
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潜在影响。
事实上,情绪会引起决策偏差,导致我们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情绪对决策的偏差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情绪对决策的偏差影响表现在决策过程中的情绪驱动。
当我们处于愤怒、焦虑或悲伤等负面情绪状态时,这些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决策思考和判断能力。
研究表明,愤怒情绪会导致我们过度冒险和冲动,从而做出不明智的决策。
焦虑情绪则可能使我们过于谨慎,陷入无法做决策的困境。
悲伤情绪会导致我们过度关注负面信息,而忽视正面信息。
因此,当我们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时,需要更加警惕其可能对决策产生的偏差影响。
其次,情绪对决策的偏差影响还体现在信息加工过程中。
人们在特定情绪状态下对信息的解读和加工方式常常发生变化,这可能影响我们对风险和回报的评估,进而影响决策结果。
例如,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人们更可能接受高风险的机会,冒险行事。
然而,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避免风险,选择保守的决策。
因此,在进行决策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情绪可能导致我们对信息的加工方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决策的质量。
第三,情绪对决策的偏差影响还可体现在个体对风险的态度上。
个体的情绪状态在面对风险时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偏好,从而导致决策结果的偏差。
例如,当我们处于愤怒情绪状态下,通常会对风险持更为乐观的态度,更倾向于选择高回报但伴随较高风险的决策。
而在焦虑情绪状态下,我们可能更偏好选择低风险、但回报较低的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情绪的影响,尽可能避免情绪对风险态度的过度干扰。
应对情绪对决策偏差影响有许多可行的方法。
首先,要保持理性和冷静的思维。
在做决策之前,我们应该尽量摆脱情绪的干扰,通过理性思考,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其次,我们可以寻找心理安慰与支持。
与他人交流、寻求建议或倾诉情绪,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情绪的负面影响,从而减少决策偏差。
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

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情绪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情绪不仅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还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一、情绪对决策的影响1. 情绪对信息处理的影响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我们的注意力和思维灵活性,使我们更加乐观和开放。
这种情绪状态下,我们更容易接受新的信息,更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和策略。
相反,消极的情绪会导致我们的思维受限,难以接受新的信息,容易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
2. 情绪对决策风险的影响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对决策风险的态度。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下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更容易做出冒险的决策。
而消极情绪下的人更加谨慎,更倾向于选择安全的选项。
这是因为积极情绪下的人更加乐观,对未来更有信心,而消极情绪下的人更加悲观,对未来更加担忧。
3. 情绪对决策的偏见情绪还会导致我们在决策过程中产生偏见。
例如,愤怒情绪会导致我们做出冲动的决策,而焦虑情绪会导致我们过度谨慎和犹豫不决。
此外,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加权和评估,使我们更容易受到情绪相关的信息的影响。
二、情绪对决策结果的影响1. 情绪对决策质量的影响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决策质量。
积极情绪下的人更加乐观和自信,更容易做出决策,但有时会忽视一些重要的信息和风险。
消极情绪下的人更加谨慎和悲观,更容易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和后果,但有时会过度担心和犹豫不决。
因此,在决策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情绪的平衡,避免情绪对决策的干扰。
2. 情绪对决策满意度的影响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对决策结果的满意度。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下的人对决策结果更加满意,更容易接受失败和挫折。
而消极情绪下的人对决策结果更加不满意,更容易陷入情绪低谷。
因此,在决策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积极的情绪,以提高对决策结果的满意度。
三、如何有效管理情绪1. 意识情绪的存在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情绪的存在,并认识到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压力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

压力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普遍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情绪的困扰。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因素对我们的决策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
本文将探讨压力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应对策略。
一、压力对决策能力的影响1.影响决策速度压力往往会给人带来紧迫感和加快处理问题的需求。
然而,过高的压力会导致决策速度过快,容易出现粗心和错误,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因素。
此外,压力还可能导致决策时的偏差,使人更倾向于寻求即时解决方案,而不是权衡利弊。
2.威胁合理决策压力会引发恐慌和焦虑,这种情绪状态下,人们的判断力和理性思考能力会受到影响。
一些研究发现,压力会使人更容易偏向于冒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3.干扰注意力和思维高压环境下,人们常常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维会变得散漫。
此外,压力还会影响工作记忆和注意选择,导致决策时容易偏离主要目标,陷入琐事。
二、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1.情绪倾向的决策情绪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心理状态,而不同情绪对决策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积极情绪往往会使人更加乐观和冒险,而负面情绪则容易使人保守和谨慎。
因此,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情绪对判断的潜在影响,并尽量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取得平衡。
2.影响信息加工和判断不同情绪状态下,人们对信息的加工和判断也会产生差异。
例如,愉快的情绪会增加人们对刺激的注意力,提高信息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而消极的情绪则可能导致信息过滤和选择性忽视。
因此,情绪对决策能力的影响要根据情境进行合理的调控和管理。
3.情绪传染的决策情绪具有感染性,某一人的情绪状态常常会影响周围人的情绪。
这种情绪传染也存在于决策中,当领导者或关键决策者受到正面情绪的影响时,整个团队的决策能力可能会提高;相反,消极情绪的传播可能导致决策偏差和效率下降。
三、应对策略1.有效管理压力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我认知,明确自己对压力的反应方式和极限。
其次,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例如运动、休息和调整生活方式。
情绪管理对决策能力的影响

情绪管理对决策能力的影响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而如何管理情绪对于决策能力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压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情绪管理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情绪管理策略。
1.情绪管理与决策–了解情绪的作用在探讨情绪管理对决策能力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
情绪可以激发我们的注意力,影响我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并在决策过程中引导我们的选择。
然而,情绪也可能使我们过于冲动或者过于保守,从而干扰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积极情绪管理–促进创造性决策积极情绪管理对于决策能力的提升具有正向的影响。
通过有效地管理情绪,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压力,维持积极的心态,从而促进创造性的决策。
积极情绪管理的策略包括积极思考、积极表达、积极行动等。
例如,当面临挑战或困难时,我们可以培养乐观的态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积极方案,并采取行动来实现目标。
3.负面情绪管理–避免冲动决策负面情绪管理同样重要,也对决策能力产生影响。
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中时,可能会做出冲动的决策,从而忽视重要的信息和风险评估,导致决策的错误和后悔。
因此,及时识别和管理负面情绪是提高决策能力的关键。
一些有效的负面情绪管理策略包括深呼吸和冥想来缓解压力,寻求社交支持以获得情感安慰,以及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决策前的情绪调节–优化决策质量在做出决策之前,情绪调节对于决策的质量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当我们处于情绪激动或情绪低落的状态时,往往会影响决策的判断。
因此,在决策前进行情绪调节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包括情绪表达、健康生活方式的维护、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
5.培养情绪智力–提高综合决策能力情绪智力是指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培养情绪智力可以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和个人成长。
情绪智力包括对情绪的认知,情绪调节和情绪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训练和提升情绪智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更好地管理情绪,以及更好地认识他人的情绪,进而在决策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和合作。
决策中的情绪情绪对决策的影响

决策中的情绪情绪对决策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进步,决策模型的精度和准确度越来越高,然而,我们依然面临人类天性中的情绪因素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常常作为决策的因素之一起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探索如何将情绪纳入决策过程中,并查看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结果。
情绪的作用决策中的情绪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决策方式:情绪能够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注意力集中的焦点。
如果我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我们更可能关注积极方面的信息,而在消极情绪状态下,我们可能专注于消极信息。
这个差异会影响我们的决策方式。
2. 影响风险决策:情绪能够影响我们面对风险时的决策。
例如,在焦虑情绪的影响下,我们可能会对未来风险采取保守的决策;而在兴奋情绪下,我们也可能更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
3. 影响决策的速度:情绪还能够影响我们做出决策的速度。
例如,在高度兴奋和焦虑的状态下,我们可能更倾向于迅速做出决策,从而忽略了重要的信息。
如何将情绪纳入决策过程中情绪被纳入决策可以提高其精度和准确度。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将情绪因素考虑在内:1. 意识到情绪的作用:作为决策者,理解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可能处于何种情绪状态,并尝试理解其影响。
2. 分析风险:当面对风险时,我们需要分析我们的情绪状态,以确保我们在决策中权衡风险时采取更加明智的决策。
3. 采取多样化的决策方式:不同的情绪状态影响我们的决策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做决策,例如,采用专家意见、数学模型,还可以考虑借鉴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尽量减少情绪的干扰。
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决策结果情绪可以在决策结果中产生许多效应:1. 偏差效应:情绪可以导致偏差效应,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
例如,情绪可能导致我们选择与我们自己的观点相似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
2. 禀赋效应:情绪还可以导致禀赋效应,即我们倾向于高估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报 2009,Vol 141,No 16,481-491 Acta P sychol ogica S i n icaDOI :10.3724/SP.J .1041.2009.00481481收稿日期:2008-04-06通讯作者:郑建君,E 2m ai:l ji an j unzheng @yahoo .cn*事件分类的具体表述参阅国务院2006年1月8日颁布的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
情绪对危机决策质量的影响杨继平1郑建君2,3(1山西大学心理学研究室,太原030006) (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北京100875)(3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摘 要 为探究情绪在危机情境下对决策质量的影响,研究通过影片诱发实验情绪,运用实验室实验考察了以情绪变量为主导、包括性别和任务难度等在内的相关因素对危机决策的作用机制。
结果发现:(1)随着危机决策任务难度的增加,个体用于决策的时间显著增长,且性别与情绪类型间存在显著的二次交互作用;(2)在危机情境下,男性的产生新方案率明显高于女性;(3)男性被试对危机决策过程的自信程度显著高于女性,且情绪与难度变量之间交互作用显著;(4)个体对于自身危机决策结果的满意程度,在性别、情绪和难度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次交互效应。
关键词 情绪;任务难度;危机决策;危机决策质量分类号 B842.61 问题提出从震惊世界的美国纽约9#11恐怖事件,到2003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典0恐慌、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的冻灾、雪灾和四川汶川/5#120大地震,各种类型的突发危机事件可谓层出不穷,且其破坏性和持续性都呈上升趋势。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上升期,同时也是各类型社会突发性事件的频发期。
面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危机决策主体除了要有面对危机的勇气之外,更需要有全面处理危机事件的决策能力。
为此,加强危机决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决策研究领域的理论成果积累,更能够为日后各类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
危机决策作为决策科学领域新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已渐渐被国内外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所关注。
作为一种非程序化决策,危机决策是指决策主体在有限时间、资源、信息和人力等条件下对危机做出判断和快速行为的过程(Billings ,M ilbur n,&Schaa l m an ,1980;Carol y ne &Ilan ,1977;Quarante ll,i 1988;Sayegh,Anthony ,&Perre we ,2004;Sta w ,Sande lands ,&Dutton ,1981)。
与常规决策相比,危机决策作为一次性的非例行决策活动,它符合Si m on(1986)所说的决策模式,即在危机情景下决策者并不具备有关危机的全面信息,其可利用的时间和资源有限,难以在短时间内识别危机的根源,由于危机状态下的特殊情境进而影响了个体的决策质量。
依据我国制定的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6,我们可以将引起危机决策事件的来源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研读目前国内外一些研究可以发现,许多学者常常把危机决策和风险决策视作同一概念使用。
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是混淆了两个概念的涵义,更重要的是无法细致探究两类性质决策任务的具体过程。
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真正厘清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以便于今后研究者准确判别研究问题和选用研究方法。
风险决策是指在能够估计或预测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情况下,选择预期效果最好的方案的决策,并且其选择过程与决策后果具有不确定性(K ahne 2man ,2003;Kahne man&Tversky ,1979)。
该类型决策通常在两种情况下进行:一方面决策主体可依据相对充分的信息与资料,借助风险模型的构建与计算技术来推断出发生不确定性事件的可能性;另一种情况是在信息掌握或资料占有非常不充分的情形482心理学报41卷下,依据决策主体以往的经验与判断来估计出不确定性事件出现的概率。
危机决策与风险决策相比,风险系数更高、不确定因素也更多,具有高风险性和紧迫性;面对突发性事件时进行危机决策的主体其掌握的相关信息和占有的资源要少于风险决策,而危机决策的主体由于其面临的决策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大于风险决策的结果,因而其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较大(Billi n gs,M ilbur n,&Schaal m an,1980;H uy,1999;Q uarantell,i1988)。
危机决策主体在决策当中经历了较高的情绪和身体压力,并且在紧张、惊吓与恐惧中对危机做出最快速度的反应,以避免高度的个人威胁(Carolyne&Ilan,1977);同时,危机决策与危机事件的发生基本处于同一时间序列,而风险决策和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时是在不同的时间序列,即风险决策与风险事件可以间隔的时间更长。
从决策的角度分析,危机的构成一般需要具备三个因素:第一,决策事件发生、发展的突然性和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快速做出决策(B illi n gs,M ilbur n,& Schaa l m an,1980;Quarantell,i1988);第二,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Sta w,San2 delands,&Dutton,1981),而创造性的提出新观点对于顺利开展危机管理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So m2 mer&Pearson,2007);第三,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组织、决策个体的根本利益,但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因而决策者的决策效能又会直接影响其信息加工过程,进而影响其决策的结果(Kate,2008; Sayegh,Anthony,&Perre we,2004)。
因此,可以说危机事件的实质是非程序化的决策问题。
基于危机的定义和危机决策的特点,在本研究中将/危机决策质量0的定义表述为:个体在危机情境下就突发性危机事件做出决策所用的时间、整合信息的效率及决策主体自身对决策的自信程度与对决策结果的满意程度。
伴随着决策科学从标准化范式的完全理性观点到心理学家推崇的描述性范式、再到最新的进化决策研究取向(G i g erenzer,2004;Kahne man&Tver2 sky,1979;Si m on,1986),情绪因素在决策研究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成为未来决策研究领域需要重点关注的16个问题之一(H asti e,2001)。
早期的决策理论没有将情绪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予以关注,Si m on提出的有限理性观点弥补了传统完全理性观点的不足,但他并没有把情绪纳入决策分析框架讨论,而只是阐述了对情绪和理性关系的认识。
受其影响,后期的研究虽然把决策研究建立在有限理性的理论基础上,但往往认为情绪和理性是不相容的,因此很少把情绪和理性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E lster,1998)。
直到20世纪末,随着神经生物学、神经系统科学和脑科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情绪的认识日益深入,一些学者才开始把情绪和理性结合起来研究,试图找到对决策行为更为准确的解释(A i m ee&M ary,2004;Da m asio,1995)。
在此期间,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也得以不断推进, C l o re等人(1994)将情绪作为影响决策的信息线索提出/情绪信息等价说0;Me llers等人(1999)在情感判定理论和主观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观预期愉悦理论;还有学者提出了风险即情绪模型,用以描述决策时体验到的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Loe wenste i n,W eber,H see,&W e lch,2001)。
最新的研究显示,在决策过程中情绪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决策:决策过程和决策问题的表征性。
前者主要是通过影响信息的处理来实现;后者主要是通过影响信息的吸引性来实现(Finucane,Peters,& Sl a vic,2003)。
从上述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决策领域中情绪因素的作用已经得到相关研究的证明,同时其进程正在朝向更为深入的领域拓展,以探究情绪在决策中的具体影响机制。
神经科学中的有关研究已经发现,情绪不仅在人类思维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而且一个良好的决策与判断也多依赖于情绪的作用(Bechara, Da masi o,Trane,l&Da masi o,1997)。
情绪在常规性直觉决策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成分,更成为危机决策过程中的本质要素。
基于危机决策的独特性质,情绪在其进行过程中不但具有认知资源的补充作用,同时也对信息加工具有调节作用(H uy, 1999)。
Kate认为,危机决策主体的作用受到大量支持危机决策行为信息的影响。
其中,作为决策者重要任务之一的制定应急计划,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危机的识别、良好的沟通和决策者之间的合作,而此过程中情绪在个体评估信息和认知加工中的作用对应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至关重要(K ate,1995)。
此外,Joanne等人(2006)通过对15个危机事件的决策过程图式的分析,就危机事件发生时的决策过程进行了研究。
研究显示:危机决策者主要依靠对已有非冲突的解决方案进行连续性的评估来进行决策,这一过程主要是依据个人判断在监测能力不足、对先前相关行为反馈缺乏的情况下做出的;同时也指出个人判断过程中对既有情境的情绪反应将影响到危机管理的绩效以及其对危机决策的作用程度。
6期杨继平等:情绪对危机决策质量的影响483K ate(2008)在应对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突发性消极事件的危机决策理论,该理论充分整合了应对、健康行为和决策理论,构建了三段式的危机事件决策进程模式,即事件危机程度评估、反馈选择的确定和反馈选择方案的评估;而不管是事前情绪还是事中情绪均会对危机决策的三段进程产生影响,进而决定危机决策的质量水平。
目前所开展的有关各类因素在危机决策中的研究,主要以理论探讨为主,相关的实证研究也多集中在常规决策和风险决策研究领域,其研究结果并未在危机决策的研究中得以充分证实。
因此,有必要在危机决策的研究中予以关注;且已有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测量变量多为在决策过程中认知加工形态的偏好模式或计数数据描述,并未考虑决策测量的实用性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研究结果的实用性转化。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就情绪对危机决策这种特殊类型的非确定性决策任务的影响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由此提出假设。
H1:危机决策主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其危机决策的质量差异显著。
目前,关于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大多集中于任务的复杂性、决策者的情绪状态或反应方式对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方面(Luce,Bett m an,& Payne,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