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文字和书面语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文字和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文字和书面语
来困难。 4、拼音化会中断我们的文化传统。
语言学概论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和物质形式,文字不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 口语用词范围窄,句子短,结构简单,可以重复、脱节、颠 倒、不说,也可以有口头禅。书面语用词范围广,句子复杂 ,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
语言学概论
三、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意音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 拼音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或音节。
语言学概论
1、拼音文字
只通过字母记录一个语言的音节或音位。不同的语素或词,只要读音 相同,字形都相同。
2、意音文字 (1)意音文字的特点
意音文字也必须记录语言的语音,不过意音文字除了记录语音,还要 通过象形和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即使 两个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一样,只要是不同的语素或词,通常都必须通过 形体区别开来
结绳记事
符号记事
岩画
刻木记事
语言学概论
二、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
表意 表意兼表音(意音) 表音
语言学概论
二、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 1、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表意字
·
语言学概论
2、表音字的出现
语言学概论
实例文字。主要 有3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
语言学概论
3、意音文字 表音字和表意字的结合
古 埃 及 圣 书 文 字
钉古 头美 字索
不 达 米 亚
中 美 洲 玛 雅 文
古 代 汉 字
语言学概论
(二)文字发展的脉线
1、造字方式的发展过程 记事图画——表意字——纯表音字——意音字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自考(一到九章)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

语言学概论[文字]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温习

语言学概论[文字]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温习

第七章文字1.文字与文字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相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克服了时空对有声语言的限制,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语言决定文字,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在文字的起源上,一般以为文字起源于图画,但文字不等于图画。

按照文字与所记录的语言单位的音义关系不同,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与意音文字。

文字学是指研究文字的起源、发展、性质、特点、形音义关系、改革、体系等内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文字学的研究有利于文字改革、创造文字、规范文字书写、服务语言、计算机信息处置等。

2.文字的大体类型表音文字是指通过利用一套完整的字母来标记音位或音节从而拼写语言中词或语素的文字体系。

按照表音文字字母所表示的读音单位的不同,它可以分为音节文字与音位文字两种。

表音文字利用方便,看到字就可以够读出音来,勤学、好认、好记、好写。

它又叫拼音文字,以英语、法语、德语、俄语、阿拉伯语为代表。

表意文字是指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它不标记声音,它的数量庞大,笔画复杂,字形里面有表示意义的结组成份。

一般以为古代埃及的圣书文字、苏美尔的楔形文字与中国的指事、会意字都属于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是指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所创造的文字体系。

意音文字的字体结构中既有表示字义的成份,又有表示字音的成份。

中国的形声字是其典型代表。

拼音文字,广义上讲就是指表音文字,狭义上讲是专指音位文字。

音节文字是指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

日本的化名、梵文是其代表。

音位文字是指以音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一个音位的文字。

英、法、俄、意、德等文字是其代表。

自源文字是指从创建文字起就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

它是从文字形体来源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它的形体、体系都源于自身,是独创性的。

古代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体系而成立起来的文字。

(可能是)清华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 第五章 文字和书面语

(可能是)清华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概论课件 第五章 文字和书面语
《碾玉观音》
四、几种重要的字母
东支:阿拉伯字母、梵文字母 腓尼基字母 拉丁字母 西支:希腊字母 神 的 石 板
腓尼基字母
希腊字母
ΑΒΓΓΔΕΖΘΗΚΛΜΝΞΟΠΡ΢ΣΤΦΥΦΧ Αβγδεδεζηθικλμνπξοζηπθρςσ
‫ت بة ئا إ ؤ أ آ‬ ‫زرذدخحجث‬ ‫طضصش س‬ ‫لمن ك ق ف غ ظع‬ ‫ي ى هو‬ ‫‪阿拉伯字母‬‬
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1、书面语的保守性 (1)文字写成的书面语可以长久保留。 (2)书面语写成的经典人们不敢轻易改动。 结果:书面语与口语脱节 2、书面语的改革 (1)书面语与口语统一,“我手写我口”。 (2)形成本民族书面语,替代借用的书面语。
苏美尔人几乎和埃及人同时发明了文字。他们用 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写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 烘干,成为泥板。这种刻在泥版上的文字因它的形态 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由于它被广泛 使用,人们称它为“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纳西族东巴经
甲骨文
东巴文
东巴文与甲骨文的比较
二、文字的发展 1、成为文字的条件 2、造字的方法: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3、文字发展的阶段: 表意字——意音文字——表音文字
(4)文字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但并不 代表每一种文字都必须经历这个三个阶 段,也不是说拼音文字体系就是文字发 展的最高阶段。一种文字体系只要能满 足记录民族语言的需要,能够很好地完 成交际的功能,那么这种文字体系就是 完善的。
崔宁听得浑家是鬼,到家中一问丈 人、丈母,两个面面相觑,走出门,看 看清湖河里扑通地都跳下水去了。当下 叫救人,打捞,便不见尸首。原来当时 打杀秀秀时,两个老的听得说,便跳在 河里,已自死了。这两个也是鬼。

语言学概论6文字

语言学概论6文字

(2)汉字具有超方言的功能。 (3)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 (4)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遗产。 3、汉字仍须改进 汉字仍须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 做到“ 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 字有定序” 字有定序”。使汉字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 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体。 汉语书面语可以直接引用古代的说法。还可以推 广到不同的方言地区。 书面语也可以见于口语。 书面语和口语应该两条腿走路,同时并用。
纯表音文字 (1)音节文字(日文字母) (2)音位文字 (1)音节文字 (1)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2)音素(位)文字 (2)音素(
定义: 以音素( 为书写单位, 定义: 以音素(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 一个音素( ).它又分两个小类: 一个音素(位).它又分两个小类: 1 辅音文字 音素(位)文字只表示辅音,不 音素( 文字只表示辅音,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这种文字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2 元音辅音文字 这种文字的字母有表示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不再靠附加符号表示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现代印欧语系中的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三.问答题1.简述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文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

(2)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

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创造性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变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人类能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丰富的文化艺术。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

(3)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4)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通过文字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同时我们又可以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古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也必然在文字中有所反映。

2.简述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异。

1、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音位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英文、俄文就属于这种文字.而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2、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拼音文字为表音文字,它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仅仅同语音相联系,做为字符来讲,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的.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是独体的表意字,与语音没有联系.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但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称为意符单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3、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文字体系中拼音文字属于表音体系,是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汉字是表意体系,指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3.简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文学]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_OK

[文学]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_OK
4、拼音化会中断我们的文化传统。
语言学概论-6
29
文字和书面语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和物质形式,文字 不是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6
30
文字和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
口语用词范围窄,句子短,结构简单,可以重复、脱节、颠倒、不说,也可以有口 头禅。书面语用词范围广,句子复杂,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
2
文字和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文字有两个意思:单个的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 一、文字的作用 1.克服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隔千山万水的人也可以相互进行交际,交流思想, 协调彼此的行动。也可以谈论过去和未来的事情。
2.记录了前人的经验。 人类的知识,前辈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经验也
可以大量地、系统地流传下来,使后辈能够在前辈所取 得的全部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语言学概论-6
3
• 文字和3、书促面进语 了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了素质,充分发挥潜能。 仅仅只有语言,人类大脑这个“加工厂”的材料来源只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和口耳
相传的间接经验,信息量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它的潜力,因而人类也只能应付一些生 存所必需的事情。有了文字,中外古今的人类实践的各种经验都可以成为大脑加工的 原料,这样就可以利用人类知识的总和对大脑的思维能力进行再训练,以改进和提高 它的素质,充分发挥它的潜力。
语言学概论-6
9
文字和书面语
持有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是: (1)绝大多数的汉字都必须和汉语中的词相对应,才能准确地知道它的含义。 (2)有极少数的汉字的形体就能表达一定的意义,但这种意义绝大多数是提示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语言迁移: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叫语言迁移。

2.音位: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3.书面语:书面语是文字产生以后才出现的语言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4.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音标,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1.元辅音分析法: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音节结构可氛围V、C-V、V-C、C-V-C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2.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3.义项: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

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因而是两个义项4.外语教学的听说法: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

1.语言获得:主要是指掌握一种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过程。

2.双语现象:指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3.借词:是指音和义都是借自外语词,又叫外来词。

4.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1.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言特征叫区别特征。

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音位的辩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书又称“鬼书”、“反书”, 基本上是汉字的反写,倒写或改变 汉字字型。水书和汉字是世界上使 用的文字当中唯一的非拼音文字。
由于其结构多为象形,所以被誉 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彝文文字
彝族至今仍通行的表意文字,是一种原生 的古老文字。
目前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 有关研究表明,古彝文可以与中国甲骨文、 苏美尔文、埃及文、玛雅文、哈拉般文相并 列,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可以代表世界 文字一个重要起源。
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 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 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 数码记录。
水族文字。由水书先生代代相传, 其形状类似甲骨文和金文,主要用 来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 民俗、伦理、哲学等文化信息。
3、汉字的字形和汉语的读音不是直接联系的,读音改变 而字形可以不变。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Nhomakorabea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的产生
1、文字创造的方式 2、文字创造的早期形态
结绳记事
符号记事
岩画
刻木记事
二、文字的发展
(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
表意 表意兼表音(意音) 表音
二、文字的发展
中美洲的玛雅文:中美洲玛雅民族的古文字。 用毛发制笔,用树皮制纸。玛雅文约有270个符号, 常用的170来个。其中有表示整个词义的“意符”, 但是大多数符号是不表意义、只表声音的“音 符”。
音符分为:①元音的音素符号(V型),②元音 和辅音的音节符号(VC型),③辅音加元音或只表 辅音的音节音素符号(CV或C型),④辅音加元音加 辅音的音节符号(CVC型)。此外,还有少数只有规 定的辨别功能的“定符”。
碑铭体的符号外形好象图画,实际大都早已失 去象形功能。以前把“圣书字”译为“象形文 字”,并且扩大含义作为同类型文字的统称。
楔形文字(cuneiform):来源于拉丁语, 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状)两个单词 构成的复合词。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 ”,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 (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 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 承至今的文字。
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 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 称东巴文。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 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 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的苏美尔 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渐渐的这 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
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 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形符号转了90°, 从直立变成横卧。
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 的文字体系。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 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 。
三、意音文字和拼音文字的根本区别
意音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语素。 拼音文字记录的是语言中的音素(音位)或音节。
1、拼音文字
只通过字母记录一个语言的音节或音位。不同的语素或词,只要读音 相同,字形都相同。
2、意音文字 (1)意音文字的特点
意音文字也必须记录语言的语音,不过意音文字除了记录语音,还要 通过象形和会意等表意方式把不同的语素或词区别开来,也就是说,即使 两个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一样,只要是不同的语素或词,通常都必须通过 形体区别开来
玛雅文字似汉字。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 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各自独 特的发音。这类似于日语中的汉字与假名的关系。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 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 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 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 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 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 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 楷书。
3、意音文字 表音字和表意字的结合
古 埃 及 圣 书 文 字
钉古 头美 字索
不 达 米 亚
中 美 洲 玛 雅 文
古 代 汉 字
(二)文字发展的脉线
1、造字方式的发展过程
记事图画——表意字——纯表音字——意音字
2、文字体系的发展过程
记事图画—— 意音文字体系—— 纯表音文字体系(音节文字体系、音位文字体系)
如:长、常、场、尝、肠、偿
(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 1、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表意字
·
2、表音字的出现
实例
埃及5000多年前第一王朝创始的文字。主要 有3种字体:碑铭体、僧侣体和大众体。
碑铭体起初是雅俗通用的。后来成为雕刻在金 字塔和神庙石壁上,以及绘写在石器和陶器等 器物上的庄严字体。古埃及人把文字叫作“神 文”。希腊人把埃及文字的碑铭体称为“圣书 字”,同时也是 3种字体的总称。
第六章 文字与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第三节 书面语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文字的作用
1、文字的发明克服了语言交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使一发即逝的语言可以“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2、文字通过书面语能更好地记录人类的文化活动。 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截至2008年12月底,考古工作者已在中国 29个省、市、区考古发现或陆续出土了大量 刻画在陶、石、骨器、岩画、服饰上的古夷 (彝)文字,即“刻画符号”。
这些文字早期被考古发现时,都一直被认为 是“难以解释的文字”,或被说成是“史前 文明留下的文字”,甚至有国外考古专家称 其为“外星人留给地球人的信息密码”。
二、文字同语言的关系
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
2、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具有一定的书写要素 和书写规则。
3、不同的语言可以采用相同的文字形式,同一语言也可以 采用不同的文字体系。
三、汉字和汉语
1、汉字有明确的读音,但从字形上一般不能判定一个字的 具体读音。
2、汉字往往可以通过字形确定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