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土地改革练习题(最新整理)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解析版)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一、选择题1.欣赏下列“话剧”。

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

”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

”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

”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

”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 1937—1945年B. 1946—1949年C. 1950—1952年D. 1953—l957年2.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 土地改革的背景B. 土地改革的内容C. 土地改革的性质D. 土地改革的影响3.为了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人民政府颁布了()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

”材料表明土地改革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5.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全国粮食总产量比1949年增加44.8%,这主要得益于土地改革()A.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 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6.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1 / 12A. 《中国土地法大纲》B. 《五四指示》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7.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搞好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其内容包括①依靠贫雇农②团结中农③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④发展农业生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8.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历史上的1950年,你能看到的情景是()①街道上有“庆祝西藏和平解放的标语”②到处可见人们欢送志愿军去抗美援朝的热烈场面③政府正在推举民主人士准备进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④农民正在田地丈量土地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9.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题

第3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2.“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老解放区B.新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3.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A.《中国土地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4.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A.有地的富农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有劳动能力的领导人D.无地的工人5.5.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C.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D.农民无地少地,生活困苦6.1952年底,除了哪些地区,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A.部分少数民族地区B.国统区C.老解放区D.新解放区7.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新分到土地的农民有()A.1亿B.2亿C.3亿D.4亿8.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9.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10.毛泽东说:“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将压抑不住。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3课 土地改革

第3课土地改革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

在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总耕地的50%以上,而占全国农户57%以上的贫农、雇农,仅占有耕地总数的14%,处于无地少地状态。

材料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的背景B.土地改革的内容C.土地改革的性质D.土地改革的影响2.右图是1951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发放的土地所有权证。

在当时,此证得以颁发的主要法律依据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1950年(%)1954年(%)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富农、地主14.554.87.98.6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C.实行包产到户D.人民公社化运动4.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5.右图中一个面带微笑正在耕地的农民旁边竖着一块地界碑,上面写着:磨沟村雇农冶金财分得土地二亩五分。

图片说明当时中国实行的是()A.地主土地所有制B.农民土地所有制C.集体土地所有制D.国家土地所有制6.1950年冬湖南省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

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下册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下图所示历史文物见证了()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基本解放C.抗美援朝胜利D.土地改革运动开展2. 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农民分得土地B.土地改革成功了C.土地改革使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3. 2004年以来,中央已连续10年形成了一个传统,即每年发布的第一个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这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A.获得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4. 某班板报出现了如下版块:“政治协商”“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5. 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各族人民大团结C.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D.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6. 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新中国政权的成立B.新中国政权的巩固C.社会主义道路探索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7.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一五计划的完成--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原因是()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D.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9. 1950年新中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其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A.知识分子B.贫穷的工人C.领导干部D.无地和少地的农民10.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同步测验(有答案word)

《土地改革》同步测验出题人:眺知一、选择题1.从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农民来说无疑都是重磅好消息。

1950~1952年中国农民也收到一个重磅好消息,它是()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B.实行土地改革C.推行农业生产合作社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中央政府()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组织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C.有计划地引导农村合并形成人民公社D.鼓励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3.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它”指的是()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改革开放4.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C.农民有功于革命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5.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为巩固新生政权而斗争B.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1950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这次土地()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②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③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④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重视农村工作,其中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下列关于我国1950—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有关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它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C.它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8.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迎来重大突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有答案)

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的农民仍然没有获得土地,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改革在全国展开。

3.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二、选择题5.“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实行了惠农政策,它是( B )A. 三大改造B. 土地改革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 免除农业税6.1949年9月29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必须保护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

”为完成这个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立即着手( C )A.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B.剿灭各地土匪C.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D.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准备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的原因是( B )A.地主阶级被打倒了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C.农村出现了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D.广大农民希望得到土地8.1951年,某地农民领取了“土地居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B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国土地法大纲》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9.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的文件是( B )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0.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

”这件大事应是( B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1.新中国成立朝初期,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 D )A. 西北地区B. 西藏地区C. 东北地区D. 新解放区12.1950-1952年人民政府在农村中开展的重要改革是为了解决农民的( D ) A.工资问题 B.住房问题C.负担问题 D.土地问题13.假如你是生活在1952年的农民,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你可以分到( D )①土地②农具③牲畜④房屋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14.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部编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word 含答案)

部编八下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word 含答案)

1、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彻底摧毁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标志性事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西藏和平解放C. 土地改革完成D. 三大改造完成3、1952年底,我国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他们分到土地的法律依据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

从表中数据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应该是()A.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5、上世纪50年代,我国发生的下列历史事件,未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A. 土地改革运动B. 农业合作化运动C. 对手工业的改造D.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6、新中国实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B. 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C. 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D.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标志着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历史事件是()A. 新中国的成立B. 祖国大陆基本解放C. 抗美援朝运动D. 全国土改基本完成8、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 消灭了地主阶级B.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9、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实行的是()A. 地主土地所有制B.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C. 农民土地所有制D.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10、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 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B.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 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 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1、下列有关我国1950—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 其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B. 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 土地改革使三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D. 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2、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试题

第3课土地改革练习题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典型事例是A.在农村减租减息B.打击地主阶级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免除农民的农业税2.1950~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A.农民土地所有制B.地主土地所有制C.集体土地所有制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3.下面是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占有土地比重对比表。

发生表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三大改造的完成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4.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C.农村停产革命D.农村实行“大包干”5.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A.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D.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6.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是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6年7.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

这次土地改革的完成对经济的影响是()A.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C.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D.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8.穿越时空,回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C.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D.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9.小说《活着》里写道:“我回来的时候,村里开始搞土地改革了,我分到了五亩地…龙二是倒大霉了,他做上地主,神气了不到四年……共产党没收了他的田产,分给了从前的佃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土地改革
【学习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达标练习】
一、轻松入门(必做题,每题10分):
1、下边两幅图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1950~1952年土地改革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西藏和平解放
D、大跃进运动
2、建国后保证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
农民生活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关于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改革前我国农村均是维持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这次土改的指导文件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指导土改的文件之一
D、这一时期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了土改
二、快乐晋阶(必做题,每题10分):
1、如果要了解有关建国后土地改革的历史资料,可以查阅下列哪部作品()
A《暴风骤雨》 B《狂人日记》 C《雷雨》 D《班主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社会理想D.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3、判断对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
削制度,从此,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
4、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四年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巩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
开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
三、生活拓展(选做题,每题10分):
1、右图是1950年秋天浙江省余姚县农民正在拔除
地界碑的情景,当时这里正在进行()
A、土地改革运动
B、国土整治工作
C、划清界碑
D、土地普查工作
2、1950年冬,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
农民,在政府的组织下,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硬上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成了良田,第二年种上花生和棉花,当年喜获丰收。

梅家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的原因是()
①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②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③耕地面
积的增加,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3、阅读下列材料:
2004年3月12日,新浪网报道: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提到税改。

如此具体地明确三大税种的改革方向,在以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很少见的。

三大改革是:“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逐步推行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方案”。

另据新浪网2月14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作为2004年的“一号文件”,国家重点扶持发展农业。

请问:当和人民政府2004年的农业政策与1950年的土地改革政策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
4、请你为本文另起题目:
比较:我的题目特点:
原来题目特点:
5、我想把自己一些理解或感受写(画)下来:
6、我有以下疑问,想通过方式解决: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