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2.2《人大代表职责》教案(1)(沪教版必修3)
沪教版政治高二上《第三课 国家机关 以民为本》word教案

高二政治第三课国家机关,以民为本一、国家权力机关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全国人大的地位——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①.全国人大代表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独立地行使国家主权或统治权。
②.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③.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在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职权分工的基础上,确立具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司法审判制度和检查制度,规范他们之间的关系。
2.全国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行使的权力,是国家的最高权力,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都不能超越它。
)①.最高立法权即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基本法律。
②.最高任免权即选举、决定和任免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③.最高决定权即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置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④.最高监督权即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1.性质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
②.在全国人大的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规定,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2.概况①.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
②.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
③.组成人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④.委员长、副委员长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每届任期5年。
⑤.常委会行使职权到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止。
3.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国家权力。
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1.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是从属关系2.全国人大常委会从属于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高二政治人大代表职责1

第二课人大制度造福人民第二节人民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第二框人民代表的职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理解人民代表职责与义务及其之间的关系,了解人民代表依法享有的权益,了解人民代表职责履行的质量与人大工作开展间的关系,理解支持人民代表履行职责的重要性;初步知晓人大代表工作,与人大代表联系的基本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堂学习讨论以及社会调查,能够列举人民代表职责与义务,通过查找,掌握获取代表信息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调查、分析人民代表履行职责与义务的现状,体验人民代表履行职责与义务对人民利益维护的意义,进而培养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1)、分小组开展调查采访活动,了解各地加强人民代表工作的新举措(2)由学生代表走访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工作人员和学校、所在社区人民代表,了解人大与人民代表履行职责和任务情况,并写出小调查报告(3)、准备《宪法》、《代表法》、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公报等资料;2、教师准备:(1)收集关于人大会议、活动和代表工作的典型事例(2)、制作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先请同学汇报分小组开展的调查采访活动,介绍人民代表的工作情况。
并把调查采访活动情况填出表格,在全班交流、分析。
【教师】:人民代表是通过履行代表职责来完成人民重托的。
人民代表严肃认真地执行职务,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同时也关系到自身代表价值的实现。
人民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
一、人民代表在本级人大开会期间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板书】【教师】:现行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1、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的权利;2、提出人事罢免案的权利;3、提出质询案和进行询问的权利;4、在全国人大召开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5、在大会开会或闭会期间,非经许可,不受逮捕和刑事审判;6、对围绕人大审议议题及有关内容,有视察的权利;【归纳与辨析】:归纳:人民代表依法行使有与会权、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询问权、质询权、罢免权、调查权、表决权、建议、批评权和意见权以及提议权等。
第九课 《 人民代表的责任》

第九课《人大代表的责任》第一课时人大代表人民选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2)了解人民代表的资格、产生程序和组成结构。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人民代表的敬意和自身的国家主人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教学过程:一、教材梳理:1.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县、乡(镇)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市、省、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年。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原因:(2)含义:选举权指被选举权指(3)重要意义:(4)资格:①具有中国;②年满;③没有被剥夺3.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1)(2)(3)(4)(5)4.为什么要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原因: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项;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既保证了每个选民能,又使得人人都有二、拓展:为什么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
②公民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选举比较满意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公民也有被选举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依照法律程序监督和罢免其代表的权利。
公民通过这些活动保证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真正代表选民的利益,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三、讨论交流:如何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材P103习题四、教师点拨: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资格、意义2、为什么要珍惜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五、能力提升:1、人民代表是通过人民选举产生,为此,()①人民代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充分反映民意②人民代表必须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③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④人民代表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要完全依附于人民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充分体现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人民代表忠诚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据此回答4、5两题3、上述材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A、任免权B、选举权C、监督权D、立法权4、该法的修正,因为城乡“同票同权”等诸多亮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高中政治: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素材(沪教版必修3)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考点导航1.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人大代表的产生4.人大代表的职责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6.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二、知识网络性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作用我国的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产生的方式与任期制度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力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政体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某某集中制人大和人民的关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表现人大与其他国家机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及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三、考点疏理〔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宣称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3〕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①立法权:制定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省、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备案。
②决定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依法决定国家和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的权力。
③任免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力。
④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的权力。
〔4〕常设机构: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高二政治上册 2.1.3 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1 沪教版

第二课人大制度造福人民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三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性质和程序,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
(2)通过教学了解社情民意,向人民代表建议的活动,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深化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提建议、服务社会等活动,真切地感受和体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培养学生政治敏感性、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积极关心、支持和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的工作。
二、教学重点: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2、如何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难点:如何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课前准备:1、分小组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每小组写好社会调查报告,每人根据了解到的社情民意,设计好一条建议。
2、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设计一道题目,由小组长汇总,再由课代表整理好知识竞赛题,落实好知识竞赛活动的主持人。
3、学生上网收集我区人大和上海人大的近期工作的有关新闻。
四、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视频播放:《800万选民投下神圣一票》现场一:少数民族盛装投票现场二:百岁老人选女代表现场三:七旬党员拄拐排队现场四:选民像走星光大道现场五:国外友人现场“取经”问题:通过观看这些片断后,你有哪些感受呢?(学生交流)略。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
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因此,我们青年学生要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高二政治人大代表职责

高二政治人大代表职责第二课人大制度造福人民第二节人民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第二框人民代表的职责(B)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民代表职务的主要内容以及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刊、采访等途径,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人民代表的主要职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锻炼政治参与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支持、监督人民代表的工作。
二、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收集有关人民代表职责的资料,准备问题采访人大代表。
2、教师收集有关人民代表活动的资料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学生时政演讲【导入新课】:今年参加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27 人。
他们肩负着13 亿人的重托,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北京,圆满地完成了人大代表开会期间的任务。
那么,人民代表是怎样完成人民的重托的呢?我们来共同学习:【课题】:人民代表的职责(板书)【多媒体视频】:人民代表会议期间的有关活动。
视频一:人民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修改和通过。
表明人民代表对政府工作享有审议权、监督权。
视频二:人大代表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说明人民代表享有选举权。
【多媒体展示材料】有关人民代表就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议案。
1、关注社会公平,缩小社会差距。
2、杜绝教育乱收费,警惕教育腐败。
3、建立健全社会医保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4、降低房价,解决百姓住房问题。
5、解决欠薪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6、加强立法,严惩腐败,反腐关口要前移。
7、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8、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9、推进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
10、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说明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且提案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
视频四:人民代表对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视察,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表明人民代表享有质询权,询问权。
视频五:人民代表罢免不称职的代表。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大代表为人民)教案一、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当家作主的责任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商量分析实践,能够掌握参与民主治理的方法与途径。
(知识目标)了解人大代表产生的流程,人大代表所具有的职权,以及正确参与民主治理,建言献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大代表产生的流程,人大代表所具有的职权,正确参与民主治理,建言献策。
(难点)树立当家作主的责任意识,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多媒体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学生思考:听完歌曲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并答复。
教师引导: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唱出了人民对于新生活到来的喜悦之情,代表着受压迫的人民从此挺直腰板,迈向新的道路。
那人民是如何在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国家。
顺势导入今天的新课(人大代表为人民)。
环节二:新课讲授1.人民选出的代表活动一:寻线索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全国人大代表的产生)人民选出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思考:我国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说出具体步骤。
教师总结:全体选民选出各自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在由县级、乡级选出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再由市、自治州人大代表选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选出全国人大代表(间接选举)。
全部选举均要进行以下四步,第—步:选民登记;第二步: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第三步:投票;第四步:公示中选的人大代表。
2.责任在肩人民在心活动二:小侦探PPT出示行程表:人大代表多尔衮叔叔的行程表上午9:00-12:00:外出调研,了解民情、社情下午2:00-6:00:接待来访群众晚上8:00-9:00:撰写打算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议案和建议学生思考:(1)多尔衮叔叔的工作内容有什么特点(2)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教师总结: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高中政治2.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案沪教版必修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教学理念与课标分析:1.教学理念: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采取循循善诱、释疑解惑等教学方式,在合作探究与民主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2.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引述宪法规定,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内容与知识结构:(1)教材地位、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核心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的实现首先要有一系列的政治制度作保障。
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2)本课知识结构:本课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的知识推进线索是“谁当家(国体),如何当家(政体),为什么选择这种政体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进行,其中穿插了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
虽然线索清晰,但是知识构成复杂,因而要在短短的40分钟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让他们真正深入了解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2、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学、阅读分析、综合归纳教材的能力;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判断能力(3)思想觉悟方面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对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的认识,确认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优越性,感知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性,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树立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人大制度造福人民
第二节人民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
第二框人民代表的职责(B)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民代表职务的主要内容以及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2、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报刊、采访等途径,收集有关资料,了解人民代表的主要职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锻炼政治参与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支持、监督人民代表的工作。
二、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收集有关人民代表职责的资料,准备问题采访人大代表。
2、教师收集有关人民代表活动的资料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
学生时政演讲
【导入新课】:
今年参加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927人。
他们肩负着13亿人的重托,从全国各地汇聚到北京,圆满地完成了人大代表开会期间的任务。
那么,人民代表是怎样完成人民的重托的呢?我们来共同学习:
【课题】:人民代表的职责(板书)
视频一:人民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修改和通过。
表明人民代表对政府工作享有审议权、监督权。
视频二:人大代表选举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说明人民代表享有选举权。
【多媒体展示材料】有关人民代表就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议案。
1、关注社会公平,缩小社会差距。
2、杜绝教育乱收费,警惕教育腐败。
3、建立健全社会医保体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4、降低房价,解决百姓住房问题。
5、解决欠薪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6、加强立法,严惩腐败,反腐关口要前移。
7、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8、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9、推进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
10、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说明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且提案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
视频四:人民代表对政府,法院,检察院工作视察,协助宪法和法律实施,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表明人民代表享有质询权,询问权。
视频五:人民代表罢免不称职的代表。
说明人民代表享有罢免权。
【学生采访】采访上海市人奉贤区大代表。
设计问题:您是怎样当选为人民代表的?您开会期间的活动我们通过电视和报刊已经有所了解,我们想知道您在闭会期间做了哪些工作?您对当选人大代表的体会或者感悟是什么?
【教师总结】:人民代表通过在闭会期间的这些活动,加强了人民代表和人民的联系,也加强了人民代表与人大常委会、政府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人民代表知情、参政和议政,更好地行使职权,发挥代表的作用。
【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在执行职务时是否享有法律规定的特殊的保障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人民代表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没有本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不得对人民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享受国家给予的补贴和物质上服务的便利等,从而保障人民代表合法地、有效地行使职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这也体现了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那人民代表还要履行哪些义务呢?
【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怎样做人民满意的代表?
【教师归纳】作为人大代表:
首先,必须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并能协助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其次,必须要密切联系人民,反映民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接受人民监督;
再次,协助政府推行工作。
【[课外作业]:完成p84的阅读与思考:帮助人民代表更好地行使职责,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或者办法?
四、教学设计说明:
本框《人民代表的职责》是第一框《人民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的具体体现。
要真正掌握人民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则必须要了解人民代表的职责。
因此,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学生“看得见”的“政治现象”(如人大开会期间的有关活动)入手,来了解人民代表在开会期间行使的各项职权,直观易懂。
闭会期间的活动,设计学生采访区人民代表来了解,这样也能提高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锻炼政治参与的能力。
再通过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人民代表,你怎样做人民满意的代表”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从而了解人民代表应尽的义务,培养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都能真正的参与其中,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