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
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

我们这个时代的悖论Paradox of Our Times我们居住的房屋越来越宽敞,家庭却越趋小型化。
可以享受的生活便利日益增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却日渐减少。
我们获得了一张又一张学位证书,却愈加茫然于常识之中;知识增多了,判断力却低了。
专家越来越多,问题却也日渐增加;药物越吃越多,健康却每况愈下。
我们花钱太疯,笑容太少,开车太快,怒气太盛,熬夜太晚,起身太累,书读得少,电视看得勤,却难得祷告。
我们不断聚敛财富,却逐渐丢失了自我价值。
我们的话语太多,真爱太少,谎言泛滥。
我们掌握了谋生手段,却不懂得生活真谛;我们让年华付诸流水,却不曾将生命倾注其中。
我们的住房越来越高,脾气却越来越糟;我们的道路越来越宽阔,眼光却越来越狭隘。
x我们付出很多,可获得的很少;我们购办了很多,可未有物尽其用。
我们能够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却不乐意穿过马路向新邻居问好。
我们可以征服外层空间,却慑于走进内心世界。
我们可以击碎原子,却不能突破思想偏见;我们写得很多,可学到的很少;计划多多,可完成的很少。
我们懂得追赶时间,却没学会耐心等待;我们的收入越来越高,道德品格却越见低俗。
我们用很多计算机储存大量讯息,复制无数信息,但人与人间相互交流沟通却稀疏。
我们拥有的是数量,缺乏的是质量。
这是吃快餐却消化迟钝的时代;身躯高大但性格侏儒的时代;名利高踞而人情浅薄的时代。
我们的闲暇多了,乐趣却少了;食品种类多了,营养却少了;双职家庭多了,厮守终生的少了;居处装修华丽了,家庭却破碎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身处充满悖论的时代。
This is the paradox of our times today.因此我奉劝大家,在当今这个时代,不必为某个特别时刻保留什么,因为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特别时刻。
探索知识,遨游书海,坐在门廊前欣赏眼前的景色,把所有烦恼抛诸脑后。
留出更多时间与家人朋友一起,吃爱吃的东西,去你爱去的地方。
生命是由快乐时光组成的链条,而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关于无聊的时代悖论

关于无聊的时代悖论文|黎荔从数量上看——如果无聊可以数得出来的话——现在的无聊一定要比从前的无聊多得多。
这是因为,从前人们的工作,至少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根本无法想象大家不把热情灌注在工作上。
如余华所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对于从前的人们来说,很少有“所谓生活的意义”这样的问题。
很自然地,意义和他们在一起。
在作坊里、田地里、店铺里日复一日劳作,这就是他们安然接受的一种生存方式。
为什么说现在的无聊要比从前的无聊多得多呢?从前的无聊可以忍受,现在的无聊难以忍受。
为了摆脱无聊,人们不得不去做更多无聊的事情,来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变成了一个环节和片段,变成了生产机器上一个小小齿轮。
对有些人而言,工作和劳动或许只是养家糊口的手段,他们很难意识到明显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意义。
因此,我们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与不感兴趣的人在一起,生产着不感兴趣的东西。
不生产时就消费,仿佛生命的目标就是拥背景提示6ZXSBK·YQC观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有更多的东西、消费更多的东西——这是一种特别能生成烦闷和制造无聊的生存状态。
此外,我们被越来越多的空洞无聊的节目包围,如综艺网剧、名人八卦、广告营销以及其他一些享乐主义的琐碎事情。
在互联网环境中,无聊几乎是一种无法逃避的宿命。
而无聊之所以让人难以忍受,是因为其中隐含着放弃。
数字海啸带来令人眼花缭乱的海量选择,导致我们的注意力极其分散,不断切换,频繁更迭。
一个人感觉无聊时,其实感知到的是机会成本的上升。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当你因为做某件事时,不得不放弃其他事情能带来的好处。
打个比方,如果只有一个网络游戏,你能玩得很投入,但如果有1000个网络游戏排山倒海而来,那么你在玩其中某一个的时候,就意味着放弃了另外999个。
信息时代的8大管理悖论

信息时代的8大管理悖论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交通工具和路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应用,只是让自行车变成了汽车,但是却不能使弯路变成直路。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互联网的迅速勃兴,将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推进至信息时代,企业群落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竞争阶段。
今天,信息和知识的范围、形式、规模、获取、储存以及传送,都已经或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它使得全球经济活动管理规则在彻底变革,企业对世界的认知图式和价值判断方式在逐步渐变,企业原有的生存和发展模式也正在发生着相当大的变化。
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在新的时代特征和背景下来改进甚至重构自己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如果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变化并驾驭之,要么被铺天盖地的信息狂浪席卷得无影无踪,要么只有在守成的井里坐以待毙。
相比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具有以下颠覆性特征:1、信息传播打破物理空间上的有形界限,变得更加迅速、便捷;2、各类信息量以几何级数增加,知识爆炸;3、传统仅靠人脑记忆和纸媒记录的知识积累手段被彻底改变;4、信息处理与传递的高度现代化,使得用信息化的系统来实施企业管理成为现实;5、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其决策过程也将越来越复杂;6、网络应用的商业化倾向正在考验传统企业家的神经。
信息时代让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造成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很多行业的重新大洗牌,也为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了可能。
另外一方面,信息时代也迫切要求企业的组织、业务、管理等采用新的模式、新的战略。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会带来各种麻烦,这些麻烦会破坏企业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达不到预想的管理效果,这就使得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同样面临很多管理上的矛盾。
悖论1:信息数量增加VS信息质量下降信息时代让企业可以掌握的信息量增加了,比如,国内每天就有2000多种报纸出版,每月有近万种杂志出版,每年有10多万种图书出版,还有广播、电视、手机等工具等你选择,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把全球50多亿人联系在一起,只要你打开计算机,无穷无尽的信息就向你袭来。
关于悖论的论文悖论的形态论文(5篇可选)

关于悖论的论文悖论的形态论文(5篇可选)一、悖论存在与否悖论是以一种什么形态来存在:首先是否存在,是要通过解析才能说明它的存在,因为它确实是有,并且能推动逻辑、数学等学科的发展;但是它是不存在,是因为它是我们思维构造出来的一种形式,它的形态是语言、是文字或是其他。
但是在客观世界中,确实是一种大家认为荒谬不存在的认知。
悖论是真实存在的。
首先质疑的不存在,是因为反应的事实不存在,如“白马非马”。
但是悖论的定义就是推出的结论似是而非。
推理本身并没有错,推理的过程也是合乎逻辑,只看重推理本身的有效,抛开结论的真假,有效的推理得出结论,当然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如果只是认为结论的不真实性,不确定或是荒谬,从而认为整个悖论都不存在,是否定整个推理的过程。
我们本身就只是研究推理的有效而忽视结论,但是如果认为悖论不存在,那是从结论的有效来决定整个推理的有效,这是和逻辑研究、悖论研究的初衷相悖的。
(一)不能因为结论的真假来断定推理(悖论)的存在根据推理的定义可以知道:由已知的判断为前提,来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思维过程就是推理。
其作用就是要从己知的知识,来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但是如果这个前提是错误的,那结论就可能是正确的、错误的或是不可确定的;如果是有意或无意以一个错误的前提去推出结论,那悖论也就存在了出现的条。
但是,不可否认,推理是我们思维认识的最好的工具。
逻辑学作为研究思维的学科,在悖论的研究上更注重的是推理的有效,而不研究结论的有效。
1)既然是一个有效的推理,推理过程是合乎逻辑的,尽管可能前提不同,但是这个推理是有效的,是真实存在的当然悖论也是存在的。
2)悖论的定义:它本来就是一个看上去合理,得出的结论却充满矛盾的命题。
就更加不能因为其结论的多样性而直接否定整个命题不存在。
3)既然是一个有效的推理,推理过程是合乎逻辑的,尽管可能前提不同,但是这个推理是有效的,是真实存在的当然悖论也是存在的。
如1+1=2,这是一个正确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1+1=3,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的错误不能说这个推理就不存在,否则既然是不存在的,无意义,不可证明之类的东西,还有对错之分吗?综上所述,悖论指可以经过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往往跟我们由正确的认识而得出的结论不同,甚至这个悖论的命题形式,自己都能推翻自己。
互联网八大悖论

互联网八大悖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社交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互联网这个看似无所不能的工具,也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言说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互联网带来的悖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在如今社会中的影响。
悖论一:联络与孤独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社交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等方式,轻松地与朋友、家人、甚至是陌生人进行交流。
然而,互联网交流的方式往往是虚拟的,缺少了真正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沟通方式甚至对人们的社交能力和亲密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
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建立在短暂的情感和表面的联系之上,令人们感到孤独的同时,也让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了。
悖论二:知识与无知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捷途径,它上面充斥着各种知识和学问,吸引了大量的用户。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互联网上的信息存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问题,确保真假信息的分辨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缺乏分辨能力的用户来说,甚至可能误导或者对自己造成损害。
悖论三:自由与限制互联网让人们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大社交平台也开始对言论实施管理和控制,很多用户开始感到自己的言论自由被限制了。
事实上,网络空间需要一定程度的管制和管理,否则就会演变为无序和混乱。
悖论四:方便与侵犯互联网带来了极高的便利性,如今可以通过网上购物、网银转账等方式轻松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易和操作,但这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问题。
网络黑客、病毒等安全问题时常出现,让人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安全担心。
悖论五:快乐与痛苦互联网拥有极高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甚至让人们忘记时间和忧愁。
然而,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虚拟的世界也有着让人难以自拔的魔力,许多人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重心。
类似的问题在社交媒体上也十分常见,不少人在成瘾于社交媒体的同时,却失去了真正的快乐。
王尔德经典悖论

除了诱惑之外,我可以抵抗任何事物。
(I can resist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生活里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
(There are only two trage dies in life:one is not getting what one wants and the other is getting it.)邪恶是好人发明出来说明那些奇异而有魅力的人的神话。
(Wickedness is a myth invented by good people to account for the curious attractiveness of others.)每个伟人现今都有有信徒,而传记总由叛徒来写。
(Every great man nowadays has his disciples,and it is always Judas who write the biography.)教养良好的人处处和他人过不去,头脑聪明的人处处和自己过不去。
(The well bred contradict other people.The wise contradict themselves.)当神想惩罚我们的时候,他们实现我们的祈祷。
(When the gods wish to punish us ,they answer our prayers.)一个好的名声,就像好的意向一样,在很多个举动的形成,在一个举动中推动中失去。
(A good name,like good will ,is got by many action and lost by one.)一个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东西的价格,不知道任何东西的价值。
(A cynic is a man who knows the price of everything and the value of nothing.)把人分成好的与坏的是荒谬的,人要么是迷人要,或者乏味。
浅谈后真相时代新闻伦理的困境、悖论及规制研究

后真相时代新闻伦理的困境、悖论及规制研究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媒体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他们不仅成为了社会舆论的引导者,还承担起着“传递真相”的使命。
但是,在这个被称为“后真相时代”的时代,新闻伦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一、后真相时代的困境所谓“后真相时代”,是指现代社会中真相、信息的真实性已经被淡化,相应地,“虚假陈述”的出现已经变得普遍。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过滤真假信息。
新闻媒体的谎言追求者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收取有偏见的信息,这使得公众开始怀疑媒体的真实性,不再抱有信任。
此外,新闻媒体目前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在报道时保持公正。
现在,很多新闻媒体被收购或受到政府干预,其报道往往存在政治性。
这使得某些新闻媒体已不再被认为是一个不可偏离的源头真相。
新闻媒体的利益也不再完全符合公众的利益,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和对事实真相的信任都在下降。
二、后真相时代的悖论在后真相时代,媒体一方面面临着公正公正报导的要求,另一方面,他们需要考虑到自身的生存。
媒体选择成为公正各方观点的平台,成为保护平民基本权利的攻守战士。
这个观点很好,但实际上它并不总是可持续的。
媒体需要收入,广告商也需要广告让企业生存,这些利益需要满足才能保证新闻的长期传递。
如果媒体不利用战略性撕票机制,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收入来保证生存。
这是一个悖论。
公正也是本着立场的,媒体同时必须考虑到独立和收入的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媒体就不能存在,无法施展他们的报导力量;如果忽视独立,那媒体的权威度就会下降。
三、健全媒体规制体系的必要性我们认为,在后真相时代,媒体规制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媒体的所有者要意识到,他们的目标首先是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只追求利益。
此外,应探索一些新的办法,以改善媒体行业的现状。
在资源投入方面,目前数字化媒体和新的技术创新投资者居多。
试论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多重悖论

试论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多重悖论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处在一个双重悖论中:国家之间既拥有共同的利益和未来,同
时又面临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
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和了解的影响深刻。
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国家之间的经济和政治领域日渐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在此进程中,
前任解决国际问题的机制和模式已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协调、合作和共同发展,
以寻求共同利益。
例如,2015年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就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放在全球范围内,国家之间为了共同解决该问题而展开了积极的合作。
另一方面,尽管全球化时代提升了国家之间的互动,但其利益的理解和实现在不同的
国家、文化背景下仍然存在着重大分歧。
其一,各国在发展战略上存在不同,对于世界各
地的企业来说,如何在不同地区实施全球战略常常让多个国家之间发生调节和相互冲突。
其二,国际关系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复杂,国家间的关系往往以战争的形式表现,这使
得任何统一的解决办法都难以付诸实施。
因此,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处在两重悖论中,一方面,国家之间拥有共同的利益和
未来,同时又因利益冲突而面临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
当前,各国在解决国家间复杂矛盾
上需要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家之间的力量和特色,互相弥补,形成合作,实现真正的协作
和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寻求共同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們這個時代的悖論Paradox of Our Times
我們居住的房屋越來越寬敞,家庭卻越趨小型化。
Today, we have bigger houses and smaller families;
可以享受的生活便利日益增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卻日漸減少。
More conveniences, but less time;
我們獲得了一張又一張學位證書,卻愈加茫然於常識之中;
We have more degrees, but less common sense;
知識增多了,判斷力卻低了。
More knowledge, but less judgment.
專家越來越多,問題卻也日漸增加;藥物越吃越多,健康卻每況愈下。
We have more experts, but more problems; more medicine, but less wellness.
我們花錢太瘋,笑容太少,開車太快,
We spend too recklessly, laugh too little, drive too fast,
怒氣太盛,熬夜太晚,起身太累,
get to angry too quickly, stay up too late, get up too tired,
書讀得少,電視看得勤,卻難得禱告。
Read too little, watch TV too often, and pray too seldom.
我們不斷聚斂財富,卻逐漸丟失了自我價值。
We have multiplied our possessions, but reduced our values.
我們的話語太多,真愛太少,謊言氾濫。
We talk too much, love too little and lie too often.
我們掌握了謀生手段,卻不懂得生活真諦;We've learned how to make a living, but not a life;
我們讓年華付諸流水,卻不曾將生命傾注其中。
We've added years to life, not life to years.
我們的住房越來越高,脾氣卻越來越糟;We have taller buildings, but shorter tempers;
我們的道路越來越寬闊,眼光卻越來越狹隘。
Wider freeways, but narrower viewpoints.
x
我們付出很多,可獲得的很少;我們購辦了很多,可未有物盡其用。
We spend more, but have less; we buy more, but enjoy it less.
我們能夠往返於地球與月球之間,卻不樂意穿過馬路向新鄰居問好。
We've been all the way to the moon and back,
but have trouble crossing the street to meet the new neighbor.
我們可以征服外太空,卻懾於走進內心世界。
We've conquered outer space, but not inner space.
我們可以擊碎原子,卻不能突破思想偏見;We've split the atom, but not our prejudice;
我們寫得很多,可學到的很少;計畫多多,可完成的很少。
We write more, but learn less; plan more, but accomplish less.
我們懂得追趕時間,卻沒學會耐心等待;We've learned to rush, but not to wait;
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道德品格卻越見低俗。
We have higher incomes, but lower morals.
我們用很多電腦儲存大量訊息,複製無數資訊,但人與人間相互交流溝通卻稀疏。
We build more computers to hold more information, to produce more copies,
but have less communication.
我們擁有的是數量,缺乏的是質量。
We are long on quantity, but short on quality.
這是吃快餐卻消化遲鈍的時代;身軀高大但性格侏儒的時代;名利高踞而人情淺薄的時代。
These are the times of fast foods and slow digestion; tall men and short character;
steep profits and shallow relationships.
我們的閒暇多了,樂趣卻少了;食品種類多了,營養卻少了;More leisure and less fun; More kinds of food, but less nutrition;
雙職家庭多了,廝守終生的少了;居處裝修華麗了,家庭卻破碎了。
Two incomes, but more divorce; Fancier houses, but broken homes.
這就是我們今天身處充滿悖論的時代。
This is the paradox of our times today.
因此我奉勸大家,在當今這個時代,不必為某個特別時刻保留什麼,
因為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特別時刻。
That's why I propose, that as of today, you do not keep anything for a special occasion, because every day that you live is a special occasion.
探索知識,遨遊書海,坐在門廊前欣賞眼前的景色,把所有煩惱拋諸腦後。
Search for knowledge, read more, sit on your front porch and
admire the view without paying attention to your needs.
留出更多時間與家人朋友一起,吃愛吃的東西,去你愛去的地方。
Spend more time with your family and friends, eat your favorite foods,
and visit the places you love.
生命是由快樂時光組成的鏈條,而不僅僅是為了活着。
Life is a chain of moment of enjoyment, not only about survival.
舉起你那水晶酒杯開懷暢飲吧! 不要吝惜你最好的香水,只要想用就盡情地用吧!
Use your crystal goblets.
Do not save your best perfume, and use it every time you feel you want it.
將「今後某一天」這類的話語從你的詞彙中刪除,
當下就把你想在「今後某一天」寫的信件寫了寄出。
Remove from your vocabulary phrases like "one of these days" and "someday".
Let's write that letter we thought of writing "one of these days".
不要把對家人和朋友的愛深藏心中,大膽地告訴他們。
Let's tell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how much we love them.
對於能給你的生命增添快樂的事情,不要押後拖延。
Do not delay anything that adds laughter and joy to your life.
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分鐘都是特別的。
你怎麼知道這不會是你的最後一刻?
Every day, every hour, and every minute is special.
And you don't know if it will be your last.
如果你因為太忙而無暇
將這段文字傳達給你所愛的人,總以為“今後的某一天”會有時間發出,
那麼想想吧…
“今後的某一天”
你可能沒機會再發這封信了。
If you’re too busy to take the time to send this message
to someone you care,
and you tell yourself you will send it
“one of these days“,
just think …
“one of these days“
you may not be here to send it!
謝謝瀏覽Thank you for watching Edition 2010-10-31 by Herbert K. L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