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专题复习 第13篇 陋室铭
2020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答案版)

2020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一)《论语》十二章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可/以/为师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陋室铭(刘禹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灵:神异(3)斯是陋室斯:这(4)惟吾德馨惟:只(5)谈笑有鸿儒鸿:大(6)可以调素琴调:调弄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练习题:诗词名句默写115题(5天特训版)(人教部编版)

中考语文诗词名句默写 115 题--5天特训版 第1天1,欲穷千里目, 。
(王之涣《登鹳雀楼》)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孟子〉两章》) 3,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4,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6,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7, ,可以为师矣。
(《论语》)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9,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10,明代书法家文徵明有诗句“乌啼不复当时境,依旧钟声到客舟”,这是化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 (或者“夜半钟声到客船”)(写出相关的一句即可)11,关关雎鸠, 。
(《诗经·周南》)12,蒹葭苍苍, 。
(《诗经》)13, ,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4,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16,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1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19,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 ,往来无白丁 。
” 这表明他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
20, ,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其五)》)22,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23,欲把西湖比西子,第2天24,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5,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26,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27,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8,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
(韩愈《马说》)29,年岁虽老而壮心不减,这样的情怀古诗词里常有体现。
比如诗句:, 。
/ , 。
/ , , 。
/ , 。
30,山河破碎风飘絮, 。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一、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 ____________ 。
2 .斯是陋室, 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以下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 _____调素琴 ______鸿儒 _______案牍 _____西蜀 _______苔痕()三、解说以下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说笑有鸿儒(鸿:)⑺来往无白丁(白丁:⑻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四、以下句子,朗诵停留区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以下各句不属于骈( pi án)句(多用字数同样、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六、译句:⑴说笑有鸿儒,来往无白丁。
译: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⑸孔子云:何陋之有译:七、按要求回答下边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要旨句)。
和起点睛之笔作用的句子。
答:3.写山川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4.①用自己的语言归纳陋室的特色。
②谈谈本文表过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日,你如何对待作者的这类道德情操答:①②5.作者描绘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6.“能够素琴,金”与“无竹之乱耳,无案之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一样答:7.领会以下加点在表情达意上的好。
“苔痕上,草色入帘青。
”..答:8、作者是“ 笑有儒,来往无白丁”,你种交友之道行的剖析。
陋室铭中考知识点归纳

陋室铭中考知识点归纳陋室铭中考知识点归纳导语:《陋室铭》是中考语文重点文言文篇目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主题《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2.作品作者简介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
选自《全唐文》作品《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题目解释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
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
4.重点字词解释(1)在:在乎、在于,动词。
(2)名:名词作动词,著名。
(3)灵:名词作动词,灵异,神奇,也有灵气的意思。
(4)斯:指示代词,这。
是:判断动词。
陋室:简陋的屋子。
(5)惟:只有,只要,唯独。
(6)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觉得有什么简陋的了)。
德馨:品德高尚。
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吾,我,这里指作者,陋室的主人。
(7)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蔓延。
(8)鸿儒:即大儒,学识渊博的人,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
鸿:同“鸿”大,学识渊博。
儒:旧指读书人。
(9)白丁:原指没有官职的人,平民百姓,这里指没有学问的浅薄无知的`人。
(10)调(tiáo)素琴:调,弹奏;素琴,没有任何装饰的琴。
(11)金经:泛指佛经。
(12)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这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3)乱耳:扰乱耳朵。
乱,扰乱。
(14)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15)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16)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呢?之,助词,无实意,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对比整合

《虽有嘉肴》:全篇共五句话,前三句均为对偶句式。形式整齐,增强表意效果。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全文以叙述为主体,语言质直雅正,纯乎为史家笔法。其间,杂以情景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六、劝谏篇
篇目
《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送东阳马生序》《孙权劝学》《诫子书》
相同点
都有劝说的目的。《出师表》诸葛亮反复劝勉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的遗志,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还陈述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诚和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邹忌讽齐王纳谏》记叙了邹忌从自身经历联想到国家,类比劝谏君主纳谏,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送东阳马生序》宋濂通过讲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刻苦攻读,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孙权劝学》孙权用自己的状况和吕蒙的状况做对比来反驳他的托辞,使吕蒙没有理由不学习;《诫子书》文短意长,言简意赅,意在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虽有嘉肴》:类比(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类比“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送东阳马生序》:对比(余、同舍生、太学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
行文特点
《〈论语〉十二章》:语录体形式,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和节奏感;句式丰富,表达多样,富有哲理。
《诫子书》:先立论(“静以修身”),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不“静”则“淫慢”“险躁”)。逻辑严谨,前后相承。
《岳阳楼记》: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先将天气、湖景、心情进行对比,再与下文古仁人之心进行对比,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观点。
《湖心亭看雪》:①采用描写手法,以简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绝妙的西湖夜雪图,使人如临其境;②大景与小景的衬托,白色雪景与其他景物的衬托,展现出天地的阔大。
八年级陋室铭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陋室铭重点知识点篇1:八年级《陋室铭》重点知识点一、原文、译文【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
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二、文学常识积累1、刘禹锡(772——842),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2、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生字读音。
馨(xin) 鸿儒(rú) 调(tiáo)素琴案牍(dú)四、重点字词解释。
1、①有仙则名(出名)(名词作动词) ②有龙则灵(显灵)(形容词作动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
【惟】只【德馨】香气。
这里指品德高尚3、鸿儒【鸿儒(rú)】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4、【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调】调弄、弹琴。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6、【金经】指佛经。
7、【丝竹】: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8、【案牍(dú)】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
形,形体,身体。
9、【何陋之有?】何:什么。
五、一词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无实义)③水陆草木之花(的)六、古今异义。
1、谈笑有鸿儒鸿:古义:大今义:鸿雁①可以调素琴(调弄、弹奏)②宜乎众矣(应当)七、课文理解内容梳理、内容及写法理解一、【内容梳理】1、用“//”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文言文阅读 第陋室铭 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文言文阅读第陋室铭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文言文阅读第陋室铭含答案文言文阅读是中考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其中第陋室铭是一篇非常常见的文言文文章,在阅读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第陋室铭的详细讲解。
一、文章阅读1、作者和朝代:南北朝时期儒学家褚师仁所著。
2、整篇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房屋的简陋;第二部分谈及住户的志向;第三部分点明世人行止的应该做到的品质。
3、阅读理解:文中的“尝陈酒”是指褚师仁曾担任官职,后来隐居山林。
二、翻译练习第一篇:楚王好问医,问于张仲景,仲景曰:“此病易治。
然必先得水牛之胆,始能治之。
”翻译:The king of Chu was fond of asking about medical problems. He once asked Zhang Zhongjing, who replied,"This disease is easy to cure. But we must first obtain the gall ofa water buffalo, in order to cure it."第二篇:边城儿女,岁月无情;勇士将命,敌人已至。
翻译:The children of the frontiers and the years are merciless; the brave warriors are ready to die, and the enemy has already arrived.三、文章解析1、第一部分篇章特点:简短而有节奏感主旨:褚师仁的居所很简陋翻译:周处旧隐,今赋故居;此两处,特以名世。
须臾之际,感慨万千。
下车即至,凡胸中之所喜者皆见。
然则天下之言乐及讽刺也,未有如此者。
虽曰“紫檀高几案,绿绮软舒鞅”的丽语烜赫,亦褒亦贬;尝陈酒,殆不可口;紫箨澄泉,不能饮。
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

中考必考文言文24篇1、《陋室铭》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宋代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送东阳马生序》明代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阅读
专题二课标文言文21篇阅读
第13篇陋室铭
[唐]刘禹锡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22课◎语文版:七年级(下)第22课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严格依据课下注释及教
参)
教参段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
名山。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
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
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
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说说笑笑的是
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不会有没有什
么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
浏览珍贵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
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事文书使身
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
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
简陋的呢?
第一层:开头运用
类比立论,以“斯
是陋室,惟吾德
馨”概括全文主
旨。
第二层:写陋室环
境之清幽宁静、室
内生活情趣之高
雅,表达室主人超
尘绝俗的胸襟。
第三层:连举三位
古人来证明“陋
室”不陋。
[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哲学家。
著有《刘宾客集》(又称《刘梦得文集》)。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全文中心]这是作者贬至和州时所作的一篇骈文。
作者通过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写作特色]①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
②句式整齐,骈散结合,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音乐美。
③巧妙地运用对比、白描、隐喻、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现实意义]文中彰显了这样一种思想:尽管陋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力量。
启示我们在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应做到不慕虚荣、不附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