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失业.ppt
合集下载
就业者失业者非劳动力人口ppt课件

工会工人赚的收入比不属于工会的类似 工人高出10%-20%。
工会对经济是好事还是坏事?
批评者认为,工会所引起的劳动配置既是 无效的,又是不公平的。
➢ 高于竞争水平的工资减少了劳动需求量,造成 失业。
➢ 一些工人的获益是以一些工人的损失为代价的。
工会对经济是好事还是坏事?
工会的支持者辩护说,工会是与雇佣工人的企 业市场势力抗衡所必需的。
不算在劳动力的
全职学生、退休者 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
18
失业率衡量了我们想要衡量的内容吗?
区分失业者与不作为劳动力的人是困难 的。
丧失信心的工人—— 想要工作但在寻找 失败之后放弃了寻找工作的工人,他们 并没有表示在失业统计中。
其他一些人可以称自己为失业者,目的 是为了得到经济帮助,尽管他们并没有 寻找工作。
小结
失业的第三个原因是工会的市场势力。 效率工资理论提出了失业的第四个原因。 高工资可以改善工人健康状况、降低工人
流动率、提高工人努力程度,并提高工人 素质。
他们还声称,工会对帮助企业有效地对工人的 关心作出反应也是重要的。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 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 企业经营会效率更高。
效率工资理论
因为以下原因,企业也许倾向于支付高于均衡 水平的工资:
➢ 工人的健康:工资高的工人吃营养更丰富的饮食, 身体更健康,因此生产率更高。
四个基本问题:
如何衡量失业? 失业率衡量了我们想要衡量的内容吗? 一般情况下失业者没有工作的时间会有
多长? 为什么总会有一些人是失业者?
如何衡量失业?
衡量失业是劳工统计局的工作。 它每月调查6万个随机挑选的家庭。 这种调查被称为当前人口调查。
工会对经济是好事还是坏事?
批评者认为,工会所引起的劳动配置既是 无效的,又是不公平的。
➢ 高于竞争水平的工资减少了劳动需求量,造成 失业。
➢ 一些工人的获益是以一些工人的损失为代价的。
工会对经济是好事还是坏事?
工会的支持者辩护说,工会是与雇佣工人的企 业市场势力抗衡所必需的。
不算在劳动力的
全职学生、退休者 留在家里照顾孩子的父亲
18
失业率衡量了我们想要衡量的内容吗?
区分失业者与不作为劳动力的人是困难 的。
丧失信心的工人—— 想要工作但在寻找 失败之后放弃了寻找工作的工人,他们 并没有表示在失业统计中。
其他一些人可以称自己为失业者,目的 是为了得到经济帮助,尽管他们并没有 寻找工作。
小结
失业的第三个原因是工会的市场势力。 效率工资理论提出了失业的第四个原因。 高工资可以改善工人健康状况、降低工人
流动率、提高工人努力程度,并提高工人 素质。
他们还声称,工会对帮助企业有效地对工人的 关心作出反应也是重要的。
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 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如果工资高于均衡水平, 企业经营会效率更高。
效率工资理论
因为以下原因,企业也许倾向于支付高于均衡 水平的工资:
➢ 工人的健康:工资高的工人吃营养更丰富的饮食, 身体更健康,因此生产率更高。
四个基本问题:
如何衡量失业? 失业率衡量了我们想要衡量的内容吗? 一般情况下失业者没有工作的时间会有
多长? 为什么总会有一些人是失业者?
如何衡量失业?
衡量失业是劳工统计局的工作。 它每月调查6万个随机挑选的家庭。 这种调查被称为当前人口调查。
就业失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演示PPT课件

就业失业登记证年检 就业失业登记证变更
就业失业登记证申请
※ 保存后,个人基本信息不可修改
就业失业登记证审核
就业失业登记证审批
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打印
就业登记
2、就业失业管理
失业登记
失业保险待遇登记
(
(
(
社
街
区
区
道
级
帐
帐
帐
号
户
号
)
)
申
审
审
请
核
批
)
就业信息登记 快速查询工具栏
PS:在快速查询工具栏输入查询条件后,回车, 查出发放证件信息
业务角色授权菜单
根据不同的业务角色,授予不同的业务权限。
业务用户建立流程图
业
务
2、组织机构
用 户
帐
号
3、业务角色
1、行政区划
4、业务角色授权
业务用户菜单
业务用户维护窗口
`
※注意: 1、用户帐号按用户名命名规则填写。 2、业务用户要选择对应的组织机构。 3、选择相应的业务角色。
填写业务用户的基本属性和扩展属性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业务用户选择对应的业务角色
完成业务用户的建立
业务用户建立流程图
业
《就业与失业》PPT课件

(2)我国就业统计的演变〔2〕
目前的统计口径:就业〔从业〕人员指: 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
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已办理离休、退休、退职手续,又再次
从业的人员 注意:从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
学生。
(3)充分就业的含义
凯恩斯: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承受这 种工资的人都能得到工作,也就非自愿失业为 零。
〔3〕我国对失业概念的规定〔3〕
登记失业无法真实的反映失业的实际情 况。
调查失业人员:常住城市人口,16岁以 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周内未从事有 收入劳动,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 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
存在问题:下岗人员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如何对待的问题。
〔4〕自然失业率界定
最早由弗里德曼提出〔通胀率为零〕 到达充分就业时பைடு நூலகம்失业率 又称均衡失业率,是指整个劳动力市场
〔3〕我国对失业概念的规定〔2〕
登记失业人员:失业人员中到职业介绍机构登 记的方式寻找工作的称谓登记失业人员,必须
城镇登 是 无记 非 业失 农 而业 要业 城 户 求率口就镇,业从在,业一并城 人定在镇 员年当登 人城 龄地记 数镇 内就失,业登业有 效记人 劳 劳失员 动 机业能 构人力 的员, 登1人 00%数 记的求职人员。
就业弹性 经 就济 业增 增长 长% %率 率 ) )( ( 就业弹性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单位变动率所引起
及治理
10.1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10.1.1就业的度量 10.1.2失业的度量 10.1.3研究就业与失业的重要意义 10.1.4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10.1.1就业的度量
(1)就业的含义和统计 (2)我国就业统计的演变 (3)充分就业的含义
(1)就业的含义和统计〔1〕
《就业失业登记办法》课件(标准版.PPT文档61页

《就业失业登记办法》课件(标准版.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谢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第十三章 失业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 一定程度的失业,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正 常现象。存在适度的失业人口,对经济会产 生以下一些积极的作用。
❖ 1.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 2.有利于增强厂商的竞争力 ❖ 3.有利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 4.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三、失业的衡量
❖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
(2)为了寻找其他工作而离职,在找工作期 间作为失业者登记注册的人。
(3)被暂时辞退并等待重返工作岗位而连续 7天未得到工资的人。
(4)被厂商解雇而且无法回到原工作岗位的 人,即非自愿离职者。
(二)失业的必然性
❖ 经济中造成失业的原因是难以克服的,劳动 力市场总不是十分完善的。
❖ 失业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要的, 还是可能的。
❖ 总需求价格取决于社会对产品的购买数量, 也就是取决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大小。
国民经济就业量的决定
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的均衡决定了社会就 业量
(三)就业的衡量
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其计算公式是:
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
(四)充分就业
❖ 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是指一切具 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劳动者,在现行工 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都得到了工作。
❖ 流动偏好的动机有三个: ❖ (1)交易动机 ❖ (2)谨慎动机 ❖ (3)投机动机
❖ 三大心理规律作用,使总需求不足,生产急 剧下降,价格水平下跌,经济萧条,从而引 起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发生。
二、劳动市场与失业
❖ 劳动市场的动态属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是 产生失业的原因。
❖ 劳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即厂商信息和劳 动者信息的不完全性。
宏观经济学第讲就业与失业

1、失业人群
社会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
2、失业的持续时间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相当大一部分(近2/5)的失
业是短期失业(<5周)(1996年);长期失业则 很少,<1/5。
欧洲 长期失业达50%(90年代中期),引发社会
问题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
施祖麟
13
以美国为例,按口统计分组的失业情况
经济学家A.W.菲利浦斯(Phillips)对英国100多年的失业 和货币工资的数据进行了仔细观察。
发现:失业与工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变动关系。 原因:在可选择的工资较少时,人们要求增加工资的愿望
不那么强烈,而且当利润较低时,企业也会拒绝工人增加 工资的要求。 隐含一种重要的用于通胀的计算:假定劳动生产率年增1% (稳定),平均工资上升4%,那么平均劳动成本将上升 3%;这就是说,价格也将上升3%。(价格与劳动成本同 步变化)
失业持续时 (周间1,99年 6 )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
施祖麟
15
七、失业的治理
1、对摩擦失业的治理:
摩擦失业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信息不完备;劳动力流 动需要一定时间。
解决方法:提高信息流通和传播: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 务机构。
2、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分 组
不同组别的失业率(占 不同组别在全部失业中的 该组劳动力的百分比) 分布(占总失业的百分比)
衰退(1982 繁荣(1989 衰退(1982 繁荣
年)
年) 年)
(1989年)
按年龄
23.2
14.7
18.5
17.7
社会因素: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族。
2、失业的持续时间
美国的劳动力市场,相当大一部分(近2/5)的失
业是短期失业(<5周)(1996年);长期失业则 很少,<1/5。
欧洲 长期失业达50%(90年代中期),引发社会
问题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
施祖麟
13
以美国为例,按口统计分组的失业情况
经济学家A.W.菲利浦斯(Phillips)对英国100多年的失业 和货币工资的数据进行了仔细观察。
发现:失业与工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变动关系。 原因:在可选择的工资较少时,人们要求增加工资的愿望
不那么强烈,而且当利润较低时,企业也会拒绝工人增加 工资的要求。 隐含一种重要的用于通胀的计算:假定劳动生产率年增1% (稳定),平均工资上升4%,那么平均劳动成本将上升 3%;这就是说,价格也将上升3%。(价格与劳动成本同 步变化)
失业持续时 (周间1,99年 6 )
宏观经济学讲义第12讲
施祖麟
15
七、失业的治理
1、对摩擦失业的治理:
摩擦失业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信息不完备;劳动力流 动需要一定时间。
解决方法:提高信息流通和传播: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 务机构。
2、对结构性失业的治理: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市场分 组
不同组别的失业率(占 不同组别在全部失业中的 该组劳动力的百分比) 分布(占总失业的百分比)
衰退(1982 繁荣(1989 衰退(1982 繁荣
年)
年) 年)
(1989年)
按年龄
23.2
14.7
18.5
17.7
劳动经济学之就业与失业(PPT 44张)

计划经济时期就业统计办法的问题: 以计划,而非以是否有报酬的社会劳动为依据
缺少劳动时间长短的界定 以稳定的收入保障做标准
(三)充分就业的内涵 凯恩斯的充分就业概念 - 无“非自愿失业”就算达 到了充分就业 理论界的充分就业概念 - 总失业率=自然失业率 统计学界的充分就业概念-80年代以来,失业率不超 过6%就是充分就业 供求方面对充分就业的界定-供求均衡就达到了充分 就业状态
二、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 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 现象.表现在技能结构失衡﹑文化结构失衡﹑区域结构 失衡﹑年龄结构失衡等许多方面。
产生的主要原因 1:经济结构变化与劳动力结构变 化不匹配 2:求职者与工作空缺地理位置不 匹配
特点:1.具有明显的群体性 2.失业周期较长
一、研究就业结构的意义 (一)就业结构的界定
概念:就业结构是指社会劳动力在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 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 特点(1)历史性 (2)功能性 (3)复杂性
(二)就业结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就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 而使产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 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 济结构的其他方面。 就业结构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就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日本
日本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20 1936 1963 年代 第二产业 1980 1998
就业人数比列
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
美国
美国 80
就业人数比例
60 40 20 0 1900 1920 1940 年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60 1979 1998
第十章 失业 《劳动经济学》 PPT课件

(三)我国对失业的界定
1.我国对失业的认识: (1)待业与失业 (2)下岗与失业 (3)我国失业的新概念
2.中外对失业统计的差异 (1)失业统计的口径不同 (2)失业数据的来源不同 (3)对失业年龄规定的不同 (4)对失业统计的指标体系完善程度不同 (5)对劳动者从业时间来确定失业规定不同 (6)对失业人数及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确认的及时性不同
失业人数/总劳动力 资源(不含军人)
英 调查日中无工作,有工作能力者,失业保障所提供 职业介绍机构 申请失业救济者/总
国 救济的申请者(失业保险、补助免交保险金)。 业务统计
劳动力资源
日 本
劳动力在调查周内无工作,并进行求职活动,有工 作能力的15岁以上者,包括等待衩召回和求职活动 未结果者。
劳动力调查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劳动力 市场还处在发育过程中,具有断裂和残缺 的特征;我国的失业保障体系也正处于建 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具有起步晚、资金渠 道单一、覆盖面窄和救济标准低的特点。
(一)要将增加就业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制订有关失业、再就业的法规
♣ 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 ♣ 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六)实施有利于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社会经济政策
发达国家治理失业的措施,主要针对的是 显性失业,是以他们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失业 保障体系为背景的。而我国,存在着严重隐性 失业问题,伴随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 构性失业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压力大,并且由 于社会制度不同。因此,在借鉴的过程中,要 注意避免不加分析、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的错 误倾向。
2.失业持续期 3.离职率(解雇率) 4.就业增长率 5.失业率分布
(二)对隐性失业的测度
1.直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