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能力

合集下载

英语课上如何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英语课上如何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

英语课上如何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代最著名的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教授(negroponte)在他的《数学化生存》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虚拟的故事:“一个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间隧道来到了一间现代的手术室。

所有这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

……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

但是,另一位19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辆时光机器到了现代化的教室,那么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末节的变动外,他可以立刻从他20世纪末叶的同行那里接手教起。

因为,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15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在技术手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停留在同样的水平上。

”(尼葛洛庞帝,1997)长期以来,大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工具被搁置,仅仅作为供领导检查和其它单位参观的摆设,相当一部分教师拒绝使用这些先进的教育手段,并且认为这些“新玩意儿”没有给他们的教学带来多大的改进。

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板书,但黑板有它的局限性,擦了写,写了擦,不能保留,不好转化,耽误教学时间。

即使用小黑板,挂上去,摘下来,给人繁琐、累赘的感觉,对于比较抽象、枯燥的东西,教师很难用一张嘴、一支粉笔说得清楚,学生很难理解。

随着学校电化教具的发展,电视、录像、vcd、投影、幻灯、录音等手段越来越广泛地深入课堂,改变以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简单教学方式,创设了一个完全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如面对英美人交谈的“临场感”,培养了他们听、说、读、写四会能力。

那么,如何运用电化教育这个外语改革的重要“武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与同行共商:一、运用电化教具,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电化教具提供地道的、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用它来范读、领读、朗读课本的标准录音,以替代教师口头传递语言信息。

以弥补教师语音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模仿到地道的英国或美国语音和语调。

练习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台录音机,每天听课文录音,模仿录音10分钟后标出语音符号,让学生掌握句子的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一般读音规则。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电教媒体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将就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电教媒体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而利用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语文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丰富教学内容。

电教媒体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演示实验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比如在教学古诗词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或视频,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可以通过电教媒体进行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4. 提升教学质量。

电教媒体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通过电教媒体可以展示一些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运用:1. 教学资源的选取。

在教学资源的选取上,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课堂展示与演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知识的展示与演示。

比如在教学课文内容时,可以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增强学习的体验感。

语文省奖论文—合理利用电教手段

语文省奖论文—合理利用电教手段

合理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姓名:xxx 单位:xx市xx初中手机:xxxxxxxx 邮箱:xxxxxx@(荣获省三等奖)【内容提要】电教手段走入课堂,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要想使电教手段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还必须注重电教媒体的合理选择以及运用,电教手段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的运用。

本文将就电教手段的合理选择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合理电教手段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现在的素质教育愈来愈重视培养、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语文教学特别需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

但是多媒体的运用,必须适当、合理,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结果的功效。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它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但是,作为一种从传授者到接受者之间包含信息的工具,它的种类较多,有听觉媒体,如广播,录音;有视觉媒体,如幻灯,投影;有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视频;有交互媒体,如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

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性质,这就要求将多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起来,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去传递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适当、合理的媒体选择,其教学功能发挥与教学的需求相一致,可以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不恰当的媒体选择,其教学功能发挥与教学的需求不一致,就如画蛇添足,在语文教学中产生消极的教学效应。

媒体的恰当选择,使获得媒体应用积极效应的重要前提条件。

我们要掌握各种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特点。

电教媒体总体上来看,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而又服从教学内容的特点。

但各种媒体的教学功能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投影利于表现静态的现象,而课件的放映则利于表现动态的过程。

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有 意 识 心 理 和无 意 识 心 理 有 机 地 统一 起
明, 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 , 主要是靠 自己
“ 公鸡说 我可不是一 个人 , 人就在后 猎 边! 公鸡多聪明啊! ”教师再连续演示投
的阅读 实践 , 以阅读 教学要 注意利用 所 电教手段 , 为学生提供 自读 自 、 议 互读互
黪 利用电教 手段 教会参 与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师要注意运用电 教手段教会学生参与的方法, 做到 “ 授人 以渔”。 教师教 《 聪明的公鸡》这节说话 课时, 挂图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活动投影
片 则 能 弥 补 其 不 足 。 一 张 片子 是 公 鸡 第
有声画并茂 、 视听结合 、 动静相宜 、 感染
和 狐 狸 张 嘴 。 师 问 :“ 鸡 回 头看 见 了 老 公
学, 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们思维活跃, 纷纷发
表 自己的想法 , 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在 此基础上再进入课 文, 提出自 学要求。
实 践证 明 , 利用 电教 手 段 , 既给 学生
龟 利 用电教 手段激 发参与的兴趣
“ 猛 ”等重 点 词 读 得坚 定有 力 , 对解 要 把
+ 灯”, 幻 这种 方法简单 , 手段 单一 , 信
息量小 。电化教 学具 有设备 电气化 、 教 材形 声化 、 表现 手法多样化 等特点 , 这 些特点决定 了它对提高教 育质量 、 提高
学 习 效 率 、 大 教 育 规 模 、 进 教 育 改 扩 促 革 等 方 面 , 有 积 极 作 用 。电教 媒 体 具 具
结果怎样?”以此作 为学生自学全文的提 纲。 在学生 自 读课 文的同时, 配以录像让 学生们观察画面, 阅读 文章 ,自 学反馈 。 第一步 , 播放动画片录像激发兴趣 , 让学 生带着 自学提纲 中的问题 整体感 知课 文

采用多种措施搞好小学数学教学

采用多种措施搞好小学数学教学

采用多种措施搞好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搞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巧妙创设教学情境、恰当运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于小学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巧妙运用电教手段1.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能吸引学生注意和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电化教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更有利于直观教学,它使教材变得形象逼真、细腻确切,使死板的教材形象化,枯燥的语音趣味化,单调的教学兴趣化。

电化教学还可减少很多重复劳动,大大节约教学时间,重复重点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学习“得数是5的加法”时,我用投影出示情景: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有4只小白兔,又跑来了一只小白兔(边讲边通过幼灯片抽拉出小白兔)和原来的4只排在一起。

师问: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白兔?生答:有5只。

教师边讲边让学生叙述,然后板书:4+1=5(只)。

后先展示一只小白兔,再推出4只小白兔,让学生叙述并列式:1+4=5(只)。

教师再提出问题:4+1=5,1+4=5算式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都等于5?经过反复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由此可见,运用电教手段可变静态感知为动态感知,它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趣味横生的环境中兴趣盎然地主动探求新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能较好地展示客观事实,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真实的表象,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的认知经验往往和教材的结构情景存在着差异,运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使生活情景与教学情景相互转换,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认知经验之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形成清晰完整的表象,使生活模型向数学模型转化,加深学生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多媒体教学中的即时反馈调节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得到教师的肯定,出现的问题也能及时得到教师的纠正。

电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电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电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的当务之急,必须真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气氛,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

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

因此,必须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电教应用;网络环境;信息技术;资源如今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手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此,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电教手段,以景激情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做到目观其形、耳闻其声,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先用录像播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赞叹不已:到处盖着大白棉被,一片洁白,一片晶莹;那树就像白珊瑚,太迷人了;我真想在上面打个滚;我真想在上面滚雪球、打雪仗。

这时,我再把画面转到春天,冰雪融化,草木发芽,小鹿在消息里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太美了!讲读层层推进:先让学生欣赏视频画面,再去读课文中的文字,这样,图文结合,利于学生的理解。

整节课师生情绪高涨,完全进入意境,赏、读、评融为一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能力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教手段培养能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成了我们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能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即追求思维的独到性。

培养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可以使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向发展。

在教学中,我积极运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

如在教《詹天佑》一课演示“人字形”线路时,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除了“人字形”线路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可能讲:“之字形”及“螺旋”线路。

这些办法会怎么样呢?于是我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其运行结果因车身过长而在岔口处失败。

这样在对比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更深入,理解更贴切,运用更灵活。

再如教《称象》这一课,教师这样问:曹冲真聪明,会想出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我们小学生更聪明,大家动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接着,演示自制光盘,荧屏上出现一只摇头甩鼻的大象,一大群人围着大象或站、或蹲、或坐,一脸愁容。

大象说:“哎!我到底有多重呀?”有趣的画面,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不一会儿,一双小手高高举起。

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划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有多重,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学生想出一系列的办法,引导结合当时的情况,选择可行的办法,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

利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利用电教手段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让学生在观察、猜想、试验尝试中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这是萦绕在许多数学教师头脑中的大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师如何基于教材上的例题,抓住数学本质,对问题重新进行整理、规划,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电教手段,而电教手段的有效利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学生有了大量的数学思维,那么一些数学问题就可以迎忍而解了。

下面我就将电教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面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用过去的传统教法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调动其全部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其注意力。

面对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比较,利用了电教手段后,那些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马上变活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一些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单化,易学易懂,把一些抽象的问题通过活的画面显现出来,在直观有趣的互动过程中,使学生进入自觉、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利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大门。

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感性知识贫乏,学习时注意力容易不集中。

稳定性差,思维直观,不连贯,抽象概括能力差。

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电化教学给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方式和方法。

我们知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思维的创造性程度是衡量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依赖于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与一个人的思维素质、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而这些训练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依靠先进的教学手段——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的直观形象,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生动有趣,不仅能使学生对数学课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开启了他们思维智慧的大门,思维概念在大脑中一旦形成,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慢慢的形成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能力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

例如,在讲《长城》一课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边播放录象,边放录音,让学生思考“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

这样,学生看到长城雄伟壮观的画面,听到豪迈赞叹的声音,就会情绪高涨,踊跃发言。

长城的特点“长而壮观,高大坚固”就会脱口而出。

而且,“长城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学生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深入理解课文,而配以电教手段,使学生能很快获得“最佳”的答案。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起来。

高尔基说过:“想象可以补充事实的链条中不足的和没有发现的环节。

”教材中有些文章言虽尽而意未完,可以引导学
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把它补充出来。

在这里,因为电教手段的使用,学生就能很快地找到满意的答案。

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学生思维整体结构获得优化,向追求“独到”探索“最佳”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二、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

语文课在教象形字、指事字时可以出示画面配合教学,教会意字和形声字时可用幻灯片移动教学。

如“月”字,出示有一轮弯月的画面,教师在旁边加以解释,学生对“月”字便有了很深刻的形象记忆。

教“休”字,只要出示“一棵树的左边倚靠着一个人在歇息”的画面,学生便能牢记此字。

教《长城》这课中的“砖”字,让学生观察特点,知道这个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然后用不同偏旁拼成“传、转”等字,有利于掌握汉字表音、表义的规律,加深理解和识记。

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因为它省时、高效、优质,且给人以美感,深得师生的喜爱。

三、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如《秋天到了》一课对于较入学不久的孩子来说,“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这一句较难理解。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让学生先观察“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在观察“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的情景,学生在比较中自然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又如《刻舟求剑》一文明白找不到剑的原因是教学重点。

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活动幻灯片,让学生观察“船靠了岸”或“船在行驶”而“宝剑”没有随船走,即“船动剑不动”让学生明白“那个人”找不到剑的原因。

电化教育的直观、形象、生动,启发了学生思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

播放朗读录音带,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如《赤壁之战》这一课,教师的朗读与配乐录音朗读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

当录音带放到“黄盖把二十条船芦苇一齐点着火,乘着东南风驶向曹操船队,曹军在铁索连着的船上无法逃脱,哭声、丢盔弃甲声以及周瑜的兵追来的喊杀声、震天的锣鼓声混成一片”,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听完录音后,了解了故事梗概,注意力都比较集中。

让学生附属故事情节,他们也复述得较为完整和生动。

教后启发学生并提问:假如曹操知道黄盖是来假投降,“赤壁之战”结果又将如何?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抢着回答。

学生在这
种音响效果的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想象,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运用电教手段,培养读写能力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运用电教手段可以烘托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声情并茂的读书。

多媒体播放的朗读声音,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

可以让学生跟着练习朗读,有错误之处再加以纠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日月潭》、《黄山奇石》等表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此地的风景录像。

电化教学把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

这样学生再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充沛,有声有色。

综上所述,电化教育以形、声、色、情的优势将教材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受到了美的熏陶,能更好的掌握语文知识。

但也要引起警觉,电教容易使人沉醉于色彩斑斓的画面和赏心悦目的乐海中,绝不能以娱乐而告终。

同时,也有可能使学生减少对抽象的语文符号的兴趣,缺乏独立思考精神,从而产生“电教手段依赖症”。

利用电教手段,旨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才能使电化教育发挥最佳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