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计算公式总结
工程测量前后视距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前后视距计算公式在工程测量中,前后视距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测量点的前后两个观测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前后视距,以便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校正。
本文将介绍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公式如下:前后视距 = 观测点高差 / tan(仪器垂直角)。
其中,观测点高差指的是观测点的前后两个位置之间的高度差,而仪器垂直角则是指测量仪器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观测点的前后视距,从而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校正。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前后视距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前后视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前后视距过大,那么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地形起伏的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差。
因此,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其次,前后视距的计算也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任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测量点的地形起伏,从而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另外,前后视距的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测量点的布设和观测。
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我们需要对测量点进行布设和观测,以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
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测量点的地形起伏,从而合理地布设和观测测量点,提高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公式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前后视距,我们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和校正,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以及进行测量点的布设和观测。
因此,掌握前后视距的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非常重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工程测量前后视距的计算有所帮助。
工程测量常用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常用计算公式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用于确定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标高、线路、面积、体积等参数。
在测量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各种计算公式来求解测量结果。
下面是一些工程测量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勾股定理:用于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度。
勾股定理的公式为:c²=a²+b²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
2.直线距离计算公式:用于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直线距离计算公式为:d=√[(x2-x1)²+(y2-y1)²]其中,(x1,y1)和(x2,y2)为两点的坐标,d为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3.高程差计算公式:用于计算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高程差计算公式为:Δh=h2-h1其中,h1和h2为两点的高程,Δh为两点之间的高程差。
4.面积计算公式:用于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面积计算公式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1/2*b*h其中,b为底边长,h为高。
-矩形面积计算公式:S=a*b其中,a和b为矩形的两条边长。
-圆面积计算公式:S=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
5.体积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立体图形的体积。
体积计算公式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立方体体积计算公式:V=a³其中,a为立方体的边长。
-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V=π*r²*h其中,r为圆柱的底面半径,h为圆柱的高度。
-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V=1/3*π*r²*h其中,r为圆锥的底面半径,h为圆锥的高度。
6.坡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坡度或坡角。
坡度计算公式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坡度计算公式:m=(h/l)*100%其中,h为垂直高度差,l为水平距离。
- 坡角计算公式:α = arctan(h / l)其中,α为坡角,h为垂直高度差,l为水平距离。
以上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计算公式,不同的测量方法和工程类型还会涉及到其他的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计算

h1
hAB h a b
水准测量手簿
日期 天气 仪器 地点 观测 记录
测站 Ⅰ Ⅱ Ⅲ
测点
BMA TP1 TP1
BMA
TP1 TP1 TP2 TP2 TP2 TP2 BB
水准尺读数 后视(a) 前视(b) 1467 1.467 1124 1.124 1385 1.385 1021 1.021 1869 1.869 0943 0.943
四、水准测量的实施
如下图所示,当欲测的高程点B距水准点A较远或高差较大时,安置一次仪器不 能测出A、B两点间的高差,就要分段和连续地进行测量工作。
1、踏勘选点建立标志; 2、拟定水准路线; 3、观测记录
a3 b2 b1
TP2
b3 B
Ⅲ
a2 a1
TP1
h3
hAB
Ⅱ
h2
Ⅰ
A
h1 a1 b1 h2 a 2 b2 h3 a 3 b3
往
593.391
返
593.400
往
491.360
返
497.301
•••
••• ••• ••• ••• ••• ••• ••• •••
11o3249
118.780 1.440 1.502 0.022 +118.740
11o3306
-118.829 1.491 1.400 0.022 -118.716
O D
(2)下半测回
倒镜成盘右,逆时针依次观测A,D,C,B,A。
同理各测回间按1800/N的差值,来配置水平度盘。
B C
零方向 A O D
3.计算、记录
(1)半测回归零差: J2 ≤ 12 " ;J6 ≤ 18 " 。 (2)2C值(两倍照准误差):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一测回内2C互差:J2≤18 " ;J6不作要求。
工程测量坐标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坐标计算公式在工程测量中,坐标计算是一项核心任务。
通过测量仪器和先进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测算出各点的坐标值,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1.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测量方法。
它基于三角形的几何性质,通过测量已知边长和夹角,计算出未知边长和角度,并进而确定点的坐标。
三角测量法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以下几种:1.1 正弦定理正弦定理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已知边长a、b和夹角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夹角A和B的正弦值:sinA / a = sinB / b = sinC / c1.2 余弦定理余弦定理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关系。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已知边长a、b和夹角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夹角A和B的余弦值:cosC = (a^2 + b^2 - c^2) / (2ab)1.3 正切定理正切定理用于计算三角形的角度关系。
对于任意三角形ABC,已知边长a、b 和夹角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出夹角A和B的正切值:tanA = (b * sinC) / (a - b * cosC)2. 直角坐标系转换在工程测量中,常常需要将已知点的直角坐标系转换到其他坐标系。
以下是常见的坐标系转换公式:2.1 极坐标系转直角坐标系对于平面上的点P,已知其极径r和极角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x,y):x = r * cosθy = r * sinθ2.2 直角坐标系转极坐标系对于平面上的点P,已知其直角坐标(x,y),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在极坐标系下的坐标(r,θ):r = √(x^2 + y^2)θ = atan2(y, x)其中,atan2函数是一个带有两个参数的反正切函数,可以避免参数带来的符号问题。
3. 平面直角坐标系旋转在工程测量中,有时需要将已知点的坐标系进行旋转。
以下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绕原点逆时针旋转α度后的旋转公式:x' = x * cosα - y * sinαy' = x * sinα + y * cosα其中,(x,y)是原坐标系下的点坐标,(x’,y’)是旋转后的坐标。
工程测量计算公式总结

工程量计算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满堂基础垫层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⑵、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 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⑶、素砼体积的计算:基础垫层与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基础子目;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⑷、垫层模板的计算: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3、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计算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的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满堂基础1、满堂基础工程量如图所示,1、满堂基础的体积2、满堂基础模板4、满堂基础梁体积5满堂基础梁模板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⑴、满堂基础的体积①计算方法之一: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带的体积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积三角带的体积=斜坡中心线周长×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积②计算方法之二:满堂基础顶面积×满堂基础底板的厚度+梯形带的体积满堂基础顶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积-斜坡宽度的面积梯形带体积=斜坡中心线长度×梯形截面面积③计算方法之三: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未起边的厚度+起边棱台体积2、满堂基础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满堂基础模板按满堂基础砼以体积计算;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满基外边线的长度×满基外边线的高度+满基斜坡中心线周长×满基斜坡斜长;3、满堂基础梁①满堂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满堂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②满堂基础梁的模板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基础梁模板按满堂基础梁砼以体积计算;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梁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长×梁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高+梁头面积;3、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计算满堂基础的体积时,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部分区域、斜坡宽度部分区域等的中心线的长度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⑵、基础梁的净长计算,必须考虑相交梁之间的相互扣减问题;⑶、满堂基础梁的模板的计算,必须考虑满基以及相交梁之间的相互扣减问题;条形基础1、条形基础工程量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工程量2、灰土垫层工程量3、砼垫层工程量4、砼垫层模板5、条形基础工程量: 砖基; 砼条基6、砼条基模板7、地圈梁工程量8、地圈梁模板9、基础墙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体积11支挡土板工程量11槽底钎探工程量2、条形基础计算方法1素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2灰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3砼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4条形基础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①砖条形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②砼条形基础按分层净长线计算有些地区天津计算规则规定,条形基础以地圈梁顶为分界线,这就造成了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加上+以下的高度;而且一个工程条形基础同时出现不同标高的圈梁时候,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区分出墙的底标高,对手工造成了麻烦;5、砼垫层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垫层模板按砼垫层以体积计算;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垫层模板=砼垫层的侧面净长×砼垫层高度6、砼条基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条基模板按砼条基以体积计算;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条基模板=砼条基侧面净长×砼条基高度 .7、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8、地圈梁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地圈梁模板按地圈梁以体积计算;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地圈梁模板=地圈梁侧面净长×地圈梁高度9基础墙工程量外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外墙基础墙中心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内墙基础墙的工程梁=内墙基础墙净长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10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截面面积×基槽的净长度外墙地槽长度按外墙槽底中心线计算,内墙地槽长度按内墙槽底净长计算,槽宽按图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宽度计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计算;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11支挡土板工程量支挡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12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3、条形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⑴条形基础各层实体的净长线很难算⑵计算条形基础各层实体的净长线时,要考虑与外墙相交的情况,同时要考虑与内墙相交的情况,内墙横向部分通常计算,竖向部分分断计算,这样条形基础各层单元实体净长度算起来很麻烦;⑶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烦;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工程量1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2独立基础体积3、独立基础垫层基模板4、独立基础模板5基坑的土方体积6槽底钎探工程量2、独立基础手工计算方法⑴、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⑵、独立基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⑶、独立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⑷、独立基础模板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6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2、独立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①异形独立基础体积不好计算;②独立基础与其他基础相交时扣减量不好计算;③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烦;承台基础1、承台基础工程量1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2承台基础体积3、承台基础垫层基模板4、承台基础模板5基坑的土方体积6槽底钎探工程量2、独立基础手工计算方法⑴、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⑵、承台基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⑶、承台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⑷、承台基础模板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6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3、承台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①异形承台基础体积不好计算;②承台基础与其他基础相交时扣减量不好计算;③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烦;桩1、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制作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长度按包括桩尖的全长计算,桩尖虚体积不扣除;2、喷射混凝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3、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钻孔和泥浆运输的体积按室外自然地坪至桩底的长度乘以桩断面面积以体积计算;4、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灌注混凝土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与设计超灌长度之和乘以桩断面面积以体积计算;5、打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工程量,按桩断面乘以全桩长度以体积计算,桩尖的虚体积不扣除;混凝土管桩空心部分体积应扣除,混凝土管桩不包括空心填充所用的工料;6、送桩工程量,按桩截面乘以送桩深度以体积计算;送桩深度为打桩机机底至桩顶之间的距离;按自然地面至设计桩顶距离另加50cm计算7、水泥搅拌桩的体积,按设计桩长乘以设计桩截面面积以体积计算;8、地下连续墙的混凝土灌注按照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土方回填、运土1、土石方回填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1场地回填:回填面积乘以平均回填厚度;2室内回填:主墙间净面积乘以回填厚度;3基础回填:挖方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基础体积包括基础垫层及其他构筑物;4管沟回填:挖土体积减去垫层和直径大于200mm的管沟体积;2、挖地槽原土回填的工程量,可按地槽挖土工程量乘以系数计算;一立方混泥土有好重1立方钢筋混凝土重量是25KN,即约为2551公斤素混凝土一立方一般按吨计。
测量计算公式范文

测量计算公式范文测量计算是指通过测量和计算来确定物体的大小、形状、重量、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过程。
在各行各业中,测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科学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关的实例分析。
1.长度测量计算对于直线段的长度测量,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长度=常数×读数其中常数是由测量仪器的刻度决定的,读数是用刻度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直接读取的数值。
例如,一把刻度为0.1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出的长度为5.8厘米,则:长度=0.1厘米×58=5.8厘米2.面积测量计算对于矩形或正方形的面积测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面积=长度×宽度其中,长度和宽度是直角边的测量值。
例如,一个矩形的长度为3.4米,宽度为2.5米,则它的面积为:面积=3.4米×2.5米=8.5平方米3.体积测量计算对于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测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体积=长度×宽度×高度其中,长度、宽度和高度是测量得到的数值。
例如,一个长方体的长度为2.5米,宽度为1.8米,高度为1.2米,则它的体积为:体积=2.5米×1.8米×1.2米=5.4立方米4.重量测量计算对于物体的重量测量,可以使用以下公式:重量=密度×体积×重力加速度其中,密度是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物体的自由下落加速度。
例如,一个物体的密度为7.8克/立方厘米,体积为10立方厘米,则它的重量为:重量=7.8克/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9.8米/平方秒=764.4克(约等于0.764千克)5.温度测量计算对于温度的测量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32)/1.8其中,℃表示摄氏度,℉表示华氏度。
例如,将华氏度转换为摄氏度,如果给定的华氏度为77℉,那么摄氏度为:℃=(77-32)/1.8≈25℃总结:测量计算是物体大小、形状、重量、温度等物理量确定的过程,常见的测量计算公式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和温度等的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坐标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坐标计算公式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准确的坐标计算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坐标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践中。
一、坐标计算的基础知识在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直角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以某一点为原点,建立笛卡尔坐标系,用x、y、z三个轴线表示空间位置。
大地坐标系则以地球为基准,通过经度、纬度和高程来确定点的相对位置。
二、坐标计算公式1. 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计算公式在直角坐标系中,常用的坐标计算公式有:- 两点间距离计算公式:设A点坐标为(x1, y1, z1),B点坐标为(x2, y2, z2)。
则两点间的距离d计算公式如下:d = √((x2-x1)^2 + (y2-y1)^2 + (z2-z1)^2)- 点到直线距离计算公式:设点A的坐标为(x1, y1, z1),直线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
则A点到直线的距离d计算公式如下:d = |Ax1 + By1 + Cz1 + D| / √(A^2 + B^2 + C^2)- 点到平面距离计算公式:设点A的坐标为(x1, y1, z1),平面方程为Ax + By + Cz + D = 0。
则A点到平面的距离d计算公式如下:d = |Ax1 + By1 + Cz1 + D| / √(A^2 + B^2 + C^2)2. 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计算公式在大地坐标系中,常用的坐标计算公式有:- 两点间距离计算公式:根据两点的经纬度计算其球面距离,公式如下:d = R * arccos(sinφ1*sinφ2 + cosφ1*cosφ2*cos(λ2-λ1))其中,R为地球半径,φ为纬度,λ为经度。
- 两点间方位角计算公式:根据两点经纬度计算其中一点相对于另一点的方位角,公式如下:α = arctan((sinΔλ * cosφ2) / (cosφ1*sinφ2 -sinφ1*cosφ2*cosΔλ))其中,φ为纬度,λ为经度,Δλ为两点经度差。
工程测量边长计算公式

工程测量中计算边长的具体公式取决于所测量的几何形状和具体测量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测量边长的计算公式:
矩形或正方形的边长:
对于矩形,边长可以通过测量矩形的两条相邻边来计算。
对于正方形,边长是四条边中的任意一条边的长度。
圆形的直径和周长:
对于圆形,直径是通过测量圆形的两个直径端点之间的距离来计算的。
直径与边长的关系为:直径= 2 ×半径。
周长是圆形的边长,可以通过测量圆形的周长来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为:周长= π×直径。
三角形的边长:
对于三角形,边长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来计算。
多边形的边长:
对于任意多边形,边长可以通过测量多边形的各个边的长度来计算。
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可能因测量设备和测量精度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工程测量中,使用准确的测量设备(如测距仪、卷尺等)和遵循适当的测量方法是确保获得准确边长计算结果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量计算土建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公式汇总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 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1)、清单规则: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方法一、利用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
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算(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算或者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算。
)方法二、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 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如下图S下=底层的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括工作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S中和S下3、挖土方计算的难点⑴、计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基础垫层1、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2、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方法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⑵、灰土垫层体积的计算:利用棱台的计算公式:灰土垫层体积= 1/6×H×(S上+ 4×S中+ S下)计算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⑶、素砼体积的计算:基础垫层与混凝土基础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基础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⑷、垫层模板的计算: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3、满堂基础垫层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计算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的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算“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不好计算。
⑶、重叠地方不好处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满堂基础1、满堂基础工程量如图所示,(1)、满堂基础的体积(2)、满堂基础模板(4)、满堂基础梁体积(5)满堂基础梁模板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方法⑴、满堂基础的体积①计算方法之一: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带的体积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积三角带的体积=斜坡中心线周长×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积②计算方法之二:满堂基础顶面积×满堂基础底板的厚度+梯形带的体积满堂基础顶面积=建筑面积+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的面积-斜坡宽度的面积梯形带体积=斜坡中心线长度×梯形截面面积③计算方法之三:满堂基础最大面积的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未起边的厚度+起边棱台体积(2)、满堂基础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满堂基础模板按满堂基础砼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满基外边线的长度×满基外边线的高度+满基斜坡中心线周长×满基斜坡斜长。
(3)、满堂基础梁①满堂基础梁的体积计算方法:满堂基础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②满堂基础梁的模板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基础梁模板按满堂基础梁砼以体积计算。
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满堂基础模板=梁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长×梁高出满基的侧面净高+梁头面积。
3、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的难点⑴、计算满堂基础的体积时,外墙外皮到满堂外边线部分区域、斜坡宽度部分区域等的中心线的长度算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基础梁的净长计算,必须考虑相交梁之间的相互扣减问题。
⑶、满堂基础梁的模板的计算,必须考虑满基以及相交梁之间的相互扣减问题。
条形基础1、条形基础工程量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工程量(2)、灰土垫层工程量(3)、砼垫层工程量(4)、砼垫层模板(5)、条形基础工程量: 砖基; 砼条基(6)、砼条基模板(7)、地圈梁工程量(8)、地圈梁模板(9)、基础墙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体积(11)支挡土板工程量(11)槽底钎探工程量2、条形基础计算方法(1)素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2)灰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3)砼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基础=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4)条形基础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①砖条形基础按内墙净长线计算②砼条形基础按分层净长线计算有些地区(天津)计算规则规定,条形基础以地圈梁顶为分界线,这就造成了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个工程条形基础同时出现不同标高的圈梁时候,计算墙体时候必须区分出墙的底标高,对手工造成了麻烦。
(5)、砼垫层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垫层模板按砼垫层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垫层模板=砼垫层的侧面净长×砼垫层高度(6)、砼条基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砼条基模板按砼条基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砼条基模板=砼条基侧面净长×砼条基高度 .(7)、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8)、地圈梁模板①计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预算基价地圈梁模板按地圈梁以体积计算。
②计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地圈梁模板=地圈梁侧面净长×地圈梁高度(9)基础墙工程量外墙基础墙的工程量=外墙基础墙中心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内墙基础墙的工程梁=内墙基础墙净长线的长度×基础墙的截面积(10)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截面面积×基槽的净长度外墙地槽长度按外墙槽底中心线计算,内墙地槽长度按内墙槽底净长计算,槽宽按图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宽度计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计算。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11)支挡土板工程量支挡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12)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3、条形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⑴条形基础各层实体的净长线很难算⑵计算条形基础各层实体的净长线时,要考虑与外墙相交的情况,同时要考虑与内墙相交的情况,内墙横向部分通常计算,竖向部分分断计算,这样条形基础各层单元实体净长度算起来很麻烦。
⑶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烦。
独立基础1、独立基础工程量(1)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2)独立基础体积(3)、独立基础垫层基模板(4)、独立基础模板(5)基坑的土方体积(6)槽底钎探工程量2、独立基础手工计算方法⑴、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⑵、独立基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⑶、独立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⑷、独立基础模板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基坑底面积应以基坑底的长乘以基坑底的宽,基坑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
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6)槽底钎探工程量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2、独立基础工程量的计算难点①异形独立基础体积不好计算。
②独立基础与其他基础相交时扣减量不好计算。
③土方量计算时考虑工作面及放坡,计算扣减比较麻烦。
承台基础1、承台基础工程量(1)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2)承台基础体积(3)、承台基础垫层基模板(4)、承台基础模板(5)基坑的土方体积(6)槽底钎探工程量2、独立基础手工计算方法⑴、承台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⑵、承台基础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⑶、承台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⑷、承台基础模板独立基础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体积应按基坑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