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课件(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丝绸之路课件(共39张PPT)

“李崇之印信” 奎玉克协海尔古城(轮台古城)遗址
在新疆沙雅县出土 ,铜质方形。李崇 是王莽末年最后一 任西域都护。
位于新疆省轮台县,就是传说 中的乌垒城,汉代西域都护府 的治所,即官邸所在地。
新疆自古以来 就一直是中国领土的 一部分!
西汉
战国
秦西朝汉
古道新途
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 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大力推进“一带 一路”建设,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 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共同体。
(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 ②大学产生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分析: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的兴起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为大学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而希腊、罗马古典著名和阿拉伯文化则成为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③大学的兴起及其发展历程 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分析: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创办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 “大学”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院系,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和现代大学的学科设置以及学位制度基本相同。 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分析:教师私人办校要取得授权许可证,相当于今天的教师资格证。随着人数的扩张,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所有的教师联合成特殊的组织,也就是教师行会,相当于现代大学的院系;学生则组成同乡行会,双方各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④著名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 1087年,意大利建立了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它是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随后,欧洲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学。巴黎大学最初是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1200年,法王承认巴黎大学的学者具有合法的牧师资格,有司法豁免权。1215年,教皇特使为巴黎大学制定了第一个章程,取消圣母院对巴黎大学的控 制权,巴黎的教师协会获得了合法团体的资格,成为被法律承认的大学。1168年巴黎大学的学者们来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牛津大学部分学者分离出来创办了剑桥大学。13世纪的牛津大学,是当时欧洲的科学中心,也是西方近现代的科学的萌芽之地。 中世纪大学按领导体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引导学生阅读P44“相关史事”)以最早兴起的博罗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学生大学”,由学生主持校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时限和授课的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欧洲南部的大学,如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多属此种类型。以法 国巴黎大学为代表的称为“先生大学”,由教师掌管校务,欧洲北部的大学,如英格兰、苏格兰、瑞典、丹麦、德国等地的大学,则多属此种类型。 ⑤大学的自治地位: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⑥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⑦大学的教育自主权: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⑧大学课程的设置及其评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22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22张)

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 东汉明帝
目 的 :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结 果 :他 得 到 西 域 各 国 的 信 任 , 长 期 留 守 西 域 。
班超在西域时派部下 甘英出使 大秦 。到达安息后受阻,此行开辟 了 通 往 西 亚 的 路 线 。 他 的 儿 子 _班_ _ _勇_ _ _ 再 次 出 使 西 域 。
2
张骞通西域 张骞
汉武帝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3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张骞一共几次出使西域? 在西域和汉朝的交往中,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主 要有哪些表现?
4
张骞通西域
你能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

洲 西 亚
新疆地区
长安
前138年
5
张骞通西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119年)
6
张骞通西域
18
对西域的管理
西域都护的设立
时 间: 公 元 前 6 0 年
作 用: 西 汉 政 府 管 理 西 域 的 最 高 长 官 。 意 义: 西 域 都 护 的 设 置 , 标 志 着 西 域 开 始 正 式 归 属 中 央
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 、以南的广大地区。
19
对西域的管理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 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 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成果之一: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9
张骞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之路
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 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 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 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 筑长城,为来往使团、 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 安全保护,形成贯穿东 西的交通要线。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ppt(37张PPT)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ppt(37张PPT)
不忘初心,
爱爱国国敬业的精敬神业;
不屈不挠,
坚勇诚韧 于信不探拔索的,意友志;善
开拓进取的品质。
1.陆上丝绸之路
(德)李希霍芬:丝绸之路 (Seiden Strassen)
1.陆上丝绸之路
终点

西




起点
西 域
河 西

长 安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史记·大宛列传》
1.说出卡片上的图 案是什么?
汉武帝 目的?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zhi) 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 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
——《史记·大宛列传》
这目时的汉武:帝联问投络降大的匈月奴人氏,夹他们击都匈说匈奴奴攻
打并战胜月氏王,用他的头骨当饮酒的器皿。月氏 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没有朋友和他们 一块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想攻打匈奴,听到这些 说法,因此想派使者去。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郑间彭的年相《丝互绸了之解路与全往史来》;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 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 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
开辟了丝绸之—路—。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2【.材班料超一经】营张西骞域使团所到之处,宣扬汉朝的威德,传
成果: 解和往来
对未知领域的探险
凿空?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 外国,张外骞国第由一是次信打之通。中”原—通—往《西汉域书的·道张路骞传》
“张骞凿空西域后,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称张 骞博望侯,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因此而信 任他们。”
“凿空”的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37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共37张PPT)

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在马来西亚发掘汉代 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 ,在印度尼西亚出现 广东沿海的港口出发 了汉代钱币和陶器。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 什么问题?
马来 半岛
印度半岛南 端和斯里 兰卡岛
孟 加 拉 湾
穿过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
马六甲 海峡
现 代 丝 绸 之 路
亚欧大陆桥:
今天的第二亚欧大陆桥东 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
知识模块三 西域都护的设置
自主阅读课本P65内容,完成第4 题。 4.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管理权 限,意义。
1.组内交流:
(1)由组长或检查自学成果; (2)相互质疑不明白的问题并进行交流,然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
学案上,在展示完毕后可向展示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2.组内预展:
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各小组明确展示的内容。小组
内先预展,由组长分配任务给组员,确定展示的方式 和成员,在组内预展;合作分工时具体明确,做到人 人有事做。
在疏勒 ( 今新疆喀什 ) 一间丝绸店里,老板向
我们炫耀:店里有一种丝绸——古罗马执政官凯
学习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 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2.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
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3.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通过学习张骞、班超为 报效祖国勇于冒险的精神,强化爱国思想和开拓 进取意识。
【学习重点】
目的
成果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26年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他(张骞)是一个冒险 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 ,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 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 物也。” ——翦伯赞(历史学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
张骞通 西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公元前 138年
公元前 126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张骞出使西域的影响
张骞通 西域
虽未能联络大月氏攻打匈 奴,但使得汉朝了解到了 西域的具体情况。
丝绸之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石 榴
核桃
哈哈,你 知道这些 物品哪些 是我从西 域驮回来 的?哪些 是从中原 驮过去的
吗?
良种 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丝绸之路
良种马 葡萄 石榴 苜蓿mùxu 核桃

响 材料一:丝据《绸汉之书》路记载的,张影骞响通西:域后,丝绸之
路呈现繁荣状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金器、漆
器、丝银绸器源之源不路断传是入古西方代,西东方的西香方料、往珠宝来、的皮货
、 大药动材也脉不断,运对到中于国。中国同其他国家和
材料二:中国的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西传,为人类
文 地明区发展的作出经巨济大贡与献。文西化方的交各流种宗,教:起佛教到、了基
2、班超经营西域 (甘英东出汉使)大秦
➢ 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 罗马帝国)。
意义: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
对西域的 管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21张PPT)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课件)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 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凿空”,张骞第一次 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 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之举。
时间
张骞通西域 目的
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 继续管理:13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 域长史府,继续行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课后活动 1.尝试从多个角度说说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一方面,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 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 系,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另一方面,张骞通 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经 济文化的交流。
新课展开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概念
汉朝人把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 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
玉门关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张骞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第一次出使西域 (1)时间:前138年 (2)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路线:长安(前138年)→楼兰→龟兹→大宛
课堂小结
西域
沟通中 外文明 的丝绸
张骞通
时间 目的
西域 意义
路线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交流 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
之路 对西域 西汉

的管理 东汉
课堂练习
1.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B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优质PPT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优质PPT课件(含视频)
的作用(难点)
03 了解开通西域后对其进行的管
理措施(重点)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62-66,用笔划出关键词
01
找出张骞两次通西域的时间 、过程、结果和影响?
02
说说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 )的内容?
汉朝政府是如何对西域进行 03 管理的?
一地、一人、一路的那些事儿 话题一:西域——一片神秘的地域
张骞通西域之路
身边的历史: 这些宝物都是
图中物品哪些是中原我原千辛万苦从西 有的的?,哪些是西域传域入感运核谢过桃我来吧的!。丝绸
小 麦
锄头
葡 萄
汗 血 马
苜蓿mùxu
水 稻
石 榴
视频: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新疆
西亚
长安 河西走廊 敦煌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大秦
海上丝绸之路
名 岛
屿国
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 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 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 大的促进作用。
知识拓展
新闻播报
丝绸之路是以前的全球化,古代的互联网,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把丝绸之路称作“对话之路”,中国人称 它为“开放之路”。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由 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 路项目通过审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 项目申遗成功,必将进一步扩大三国之间的合作,进 而密切全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导入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黄河远上白云间, 渭城朝雨浥轻尘, 一片孤城万仞山。 客舍青青柳色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 劝君更尽一杯酒, 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多彩,让学生体会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通过了解宋朝传统节庆习俗,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培养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以及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西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第一篇章: 通丝路
•凿空西域第一人•
3、过程
qiān
张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欧洲 西亚 中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第二篇章: 探丝路 1、陆上丝绸之路
欧洲

西亚
中亚


河西
走廊



今新疆地区


欧洲
西亚
中亚 今新疆地区 河西走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第一篇章: 通丝路
张骞通西域之路
4、意义
丝绸之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 (共37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丝绸之路
印度半岛
孟加拉湾沿岸(印 度洋)
马六甲海峡
东南沿海港口
中 南 半 岛
三、对西域得管理
1.西汉采取得措施:
公元前60年,设立西 域都护
匈 奴
新疆成为中国领土得一部分!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战国 西汉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 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得时候,突然丢 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张骞那样,在战 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 得小事中浪费生命呢!”
三、对西域得管理 2.东汉采取得措施: 班超经营西域
时间: 东汉明帝时 结果: 重新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
对西域得管理
设置西域 都护
(西汉)
时间: 公元前60年 职责: 管理西域 意义: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时间: 东汉明帝时
班超经营西域 (东汉)结来自: 重新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知

丝绸之路
两汉时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得地方,称为西 域。
时间 目的 成果
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
第二次
张骞通西域
接龙比赛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得时间是? 2、谁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得目得是什么? 4、大月氏国王有没有答应张骞得请求? 5、张赛第一次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得影响? 6、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得时间是? 7、你认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得目得是?


张骞通西域
开辟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一条交流之路
设置西域都护 班超经营西域
管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新篇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构想得提出, 让千年丝路焕发新得生机; 一带一路成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得合作共赢之路, 一带一路成为增进信任、加强交流得和平友谊之路。
公元前138年 汉武帝
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 没有
了解了西域 公元前119年
8、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产生了怎样得历史意义? 加强与西域各国得联系
沟通了西域
张骞通西域
时间 目的 成果
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了解西域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加强与西域各国得联系
沟通西域
张骞凿空西域
合作探究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捉住,被扣留了10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 我们从张骞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得“丝绸之路”
山东省高密市立新中学 宋秀芝
学习目标
1、识记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
域得史实,丝绸之路得路线。 01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
02
流中得作用。
3、学习张骞坚强得意志,顽强不放弃得精
03
神。
张骞通西域
“西域”在哪儿?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西方 葡萄 核桃 石榴
陆上丝绸之路地位和作用
地位:是古代东西方往来得
大动脉。
经济上: 中国
瓷器、铁器、茶叶…… 石榴、宝石、胡椒……
西方
文化上: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中国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西方
作用:促进了东西方得
经济交流、 文化交流。
中国
我来当导游: 提示:可介绍背景、路线、沿途风景、意义等
坚持不懈........ 勇于开拓........
不屈不挠…… 敢于冒险........
张骞像
他是一个冒险家, 又是一个天才得外交家,
同时又是一员战将, 真可谓中国历史上 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史学家)翦伯赞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欧 洲
西域
河西走廊
中亚
西亚
长安
欧洲
中亚、西亚
西域
河西走廊
长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