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公度性理论在股市走势预测中的运用
证券分析读书笔记

证券分析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证券分析的重要性和基础知识 (4)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5)1.3 研究方法和预期贡献 (6)二、财务报表分析 (7)2.1 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8)2.2 财务比率分析简介 (9)2.3 现金流量分析的重要性与方法 (10)2.4 财务报表中的异常现象与分析 (12)2.5 案例分析 (13)三、公司基本面分析 (14)3.1 公司概况与行业定位 (15)3.2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17)3.3 同业竞争分析与市场份额评估 (18)3.4 宏观经济与行业周期性影响 (19)3.5 宏观政策与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1)四、定量分析与决策支持 (22)4.1 预测模型应用的原理与方法 (24)4.2 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 (25)4.3 金融工程在证券分析中的应用 (27)4.4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技术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28)4.5 投资组合理论在多资产配置中的应用 (30)五、技术分析框架与工具 (31)5.1 技术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32)5.2 技术分析的主要工具与图表 (33)5.3 技术指标的使用与定制 (35)5.4 交易策略设计与风险控制 (36)5.5 实证研究与技术分析的案例分析 (38)六、投资者情绪与市场心理学 (40)6.1 投资者情绪理论基础 (42)6.2 市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43)6.3 群体行为与股票市场现象 (44)6.4 情绪指标在决策中的应用 (46)6.5 应对市场情绪波动的策略 (47)七、可持续性与社会责任投资分析 (49)八、总结与展望 (50)8.1 证券分析的综合应用与效用评估 (51)8.2 未来证券分析研究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52)8.3 证券分析研究对投资者与市场的影响测试 (54)一、内容综述《证券分析》一书主要围绕证券分析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内容涵盖了证券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市场预测、风险管理以及投资心理等方面。
可公度性理论

可公度性理论是已故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先生独创的一种预测理论体系。
翁先生运用可公度性理论成功预测出了:1982年到1983年在华北地区发生的大旱;1991年长江、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1991、1993、1994年美国、日本的多次地震。
由于翁文波先生在远程预测地震、洪涝、干旱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因而被科学界誉为中国天灾预测的“开山大师”。
翁文波先生主要是用由可公度性理论而建立的可公度性公式来预测天灾的发生时间的,常用的公式有三个:公式[1]:N=A+(B-C)公式[2]:N=A+B+(C-D)公式[3]:N=A+(B-D)+(C-E)公式中A、B、C、D、E为以前的重要历史数据,N为预测的未来时间。
如预测股市,A、B、C、D、E则为以前形成顶部或底部的时间,N就为预测的形成重要转折点的时间。
沪市历年形成全年顶部的时间分别为:[92.05.25];[93.02.16];[94.09.13];[95.05.22];[96.12.11];[97.05.12];[98.06.03]沪市开市日[F90]为90年12月19日,我们先计算历年顶部距开市日[F90]的天数:F92=[92.05.25]-F90=523天F93=[93.02.16]-F90=790天F94=[94.09.13]-F90=1364天F95=[95.05.22]-F90=1615天F96=[96.12.11]-F90=2184天F97=[97.05.12]-F90=2336天F98=[98.06.03]-F90=2723天F99=[99.06.30]-F90=3115天发现运用92年到97年的历史数据就可计算98年全年顶部及其它重要高点的形成时间。
98年有二个重要的高点:[98.06.03]和[98.11.16],这两个时间分别能在公式[2]或公式[3]中用历史数据准确计算出来。
应用公式[2]:N1=F93+F94+(F96-F95)=2723天应用公式[3]:N2=F92+(F96-F93)+(F97-F94)=2889天从上文可知,[98.06.03]距F90的天数为2723天,通过计算[98.11.16]距F90的天数则恰为2889天下面再用公式[2]看99年6月30日全年顶部能否用历史数据推算出来。
怎样运用数理分析股票的几点思路

怎样运用数理分析股票的几点思路大家在这段时间对股票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能否再深入下去?我们提几条思路,供大家讨论时作作参考。
我们偏向于运用数理的方法来分析股票,如同四柱类的分析法。
四柱类的分析法有个优点,就是可以反复分析推敲,而六爻梅花类的分析则须一气呵成,不能再推敲,又不能重复起卦分析,因为前一卦是否正确,不能用后一卦来检验;如此检验,会使分析陷入无穷后退的死循环。
所谓运用数理分析,我们指的自然是易学中的数理,如河图、洛书之数。
不过,如果要运用易学数理,我们还有几个工作要做。
第一,股票数据是如何形成的?第二,怎样寻求易学数理与股票数据的联系?先分析第一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股票数据是不停地上下振荡的图形,而造成这种上下振荡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股票有一个内在的、潜在的范畴数存在。
我们不妨举例说明:有一组无限大的自然数系列,或大家已经熟知的费波那契级数,很显然,这种数据如果画成坐标图,它们只是一条直线或曲线。
但是,如果我们给予它们一个区间范畴,比如,我们以“300”这个数作为最大极值数,简单地说,上述自然数或极数的最大数不准超过300,如果超过300则除以300取其余数(大家学过易学,梅花起卦就是除8取余),这些余数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上下振荡的坐标图。
大家可能会问,股票为什么会有一个范畴数在内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任何具体事务都有其从生到死的过程,而一个上市公司有其发展的极限,这就是一个范畴,体现在股票上就是一种范畴数。
世间具体的事物莫不如此。
明白这层道理,我们是不是可以径直去寻找那个潜在的范畴数呢?不行的!那个范畴数虽然一直存在于“某个地方”,但却不能找到。
原因在于,不同的股票数据,因其为同类,所以产生数据的方法(即算法公式)是相同的,而它们的区别则来自于范畴数的不同。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范畴数是一个常规的、固定的数,它可以是一组数、一个数、一个方程、一个公式,或几个联合数组等等。
范畴数虽然具体地存在于某个地方,但它本身却可能是动态变化的,也就是说常规的、机械的思维是把握不到范畴数的。
百年老师的全息未来线

个人总结-关于百年老师的全息未来线-第一部分(2012-07-04 12:27:48)标签:百年一人全息未来线分类:Stock部分内容由于容量限制有删减。
2012-07-04《结构精蕴》(转帖)在技术分析领域中,结构分析是戴在波浪、趋势等技术分析之上的金冠~!上面刻满了自然的法则和神奇的语句,如果没有虔诚的信仰和超然的思维而是用平俗的眼光和言语来评价的话,你就很难摘取这颗桂冠~!5、在对结构进行空间与时间分割时,必须用速率的概念去定义你所框定的区域,如此,你才会发现一种简练并精确的同时又能融合江恩角度线精神的法门,如此你才会发现波动的峰与谷的联动漂移规律。
6、结构演变的过程永远是从V到N再到W或M的次序,当你选定历史的三个点来分析未来的第四个点时,就必须回头寻找历史上的第四个点;任何一个结构结束的条件同样也是一个新结构开始的条件——即我始我终。
本文来自:鼎砥论坛作者:奔流金字塔几何结构与市场预测模型的建立天文学的发展最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何学的发展,最早的天文学家往往都是几何学家。
托勒密的地心说发展到最后将一圈一圈的轮子旋转了甚至上百圈,最终因复杂而被哥白尼的日心说代替。
再次证明简单是美的一个原则。
化繁为简导致了科学史上很多重大理论突破。
金字塔伫立在那里几千年,无数人在探索其背后隐藏的秘密。
我认为那完美图案的背后应该蕴藏了宇宙的某种秩序,因此,在研究市场的最初就对金子塔的几何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将奔流先生发表在鼎砥论坛上(/viewthread ... tra=page=1&page=1)关于金子塔的几何上的一些推导推荐给大家。
江恩的轮都可以看做金子塔的局部俯视图。
请看图例:1、圆与几何结构2、金字塔的几何这里似乎蕴涵了无数未探索发现之迷!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总结出了有关金字塔与事物链接的五大结论:1、高度的平方与其四面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2、金字塔里的黄金分割(Golden section)=1.618。
凯利公式在股市的运用

凯利公式在股市的运用凯利公式是一个在股市中被广泛应用的数学公式,它可以帮助投资者计算出在某个投资机会中应该投入多少资金,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收益并降低风险。
下面将介绍凯利公式的原理及其在股市中的运用。
凯利公式是由贝尔实验室的数学家约翰·凯利于1956年提出的,它是基于概率论和信息论的原理。
凯利公式的核心思想是,投资者在某个投资机会中应该把资金投入的比例应该与该机会的概率和收益率成正比。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投资机会的概率越大,收益率越高,那么投资者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反之,如果概率较小,收益率较低,投资者应该减少投资。
在股市中,凯利公式可以用来帮助投资者确定每次交易中应该投入的资金比例。
首先,投资者需要计算出该股票的赢率(即投资成功的概率)和赔率(即投资成功后的盈利与投入资金的比例)。
然后,根据凯利公式的计算公式,投资者可以得出一个最优的资金投入比例。
凯利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f = (bp - q) / b其中,f代表投资者应该投入的资金比例,b代表赔率,p代表赢率,q代表输率。
通过凯利公式的计算,投资者可以得出一个最优的资金投入比例,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收益。
然而,凯利公式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它假设投资者可以准确地估计出投资机会的概率和收益率,但实际上市场是非常不确定的,投资者很难预测未来的走势。
其次,凯利公式没有考虑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来说,可能不愿意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一个投资机会中。
在实际运用中,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情况来调整凯利公式得出的资金投入比例。
如果投资者对市场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并且能够承受较大的风险,可以适当提高资金投入比例;反之,如果投资者对市场走势不确定或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可以适当降低资金投入比例。
除了在股市中的运用,凯利公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赌博、期货等。
在这些领域中,投资者同样可以根据凯利公式来计算最优的资金投入比例,以最大程度地增加收益。
可公度性理论

可公度性理论是已故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先生独创的一种预测理论体系。
翁先生运用可公度性理论成功预测出了:1982年到1983年在华北地区发生的大旱;1991年长江、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1991、1993、1994年美国、日本的多次地震。
由于翁文波先生在远程预测地震、洪涝、干旱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因而被科学界誉为中国天灾预测的“开山大师”。
翁文波先生主要是用由可公度性理论而建立的可公度性公式来预测天灾的发生时间的,常用的公式有三个:公式[1]:N=A+(B-C)公式[2]:N=A+B+(C-D)公式[3]:N=A+(B-D)+(C-E)公式中A、B、C、D、E为以前的重要历史数据,N为预测的未来时间。
如预测股市,A、B、C、D、E则为以前形成顶部或底部的时间,N就为预测的形成重要转折点的时间。
沪市历年形成全年顶部的时间分别为:[92.05.25];[93.02.16];[94.09.13];[95.05.22];[96.12.11];[97.05.12];[98.06.03]沪市开市日[F90]为90年12月19日,我们先计算历年顶部距开市日[F90]的天数:F92=[92.05.25]-F90=523天F93=[93.02.16]-F90=790天F94=[94.09.13]-F90=1364天F95=[95.05.22]-F90=1615天F96=[96.12.11]-F90=2184天F97=[97.05.12]-F90=2336天F98=[98.06.03]-F90=2723天F99=[99.06.30]-F90=3115天发现运用92年到97年的历史数据就可计算98年全年顶部及其它重要高点的形成时间。
98年有二个重要的高点:[98.06.03]和[98.11.16],这两个时间分别能在公式[2]或公式[3]中用历史数据准确计算出来。
应用公式[2]:N1=F93+F94+(F96-F95)=2723天应用公式[3]:N2=F92+(F96-F93)+(F97-F94)=2889天从上文可知,[98.06.03]距F90的天数为2723天,通过计算[98.11.16]距F90的天数则恰为2889天下面再用公式[2]看99年6月30日全年顶部能否用历史数据推算出来。
马尔可夫链模型在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马尔可夫链模型在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分析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股票市场成为了人们最为熟悉的金融市场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于股票市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不断有新的算法以及模型被引入到预测股票市场的研究中。
其中,马尔科夫链模型就是一种经典的预测模型,在股票市场预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马尔科夫链模型的概念及工作原理马尔可夫链模型是指一种有限状态机模型,它满足马尔可夫性质,即下一个状态只与当前状态有关,与前面的状态无关。
在预测股票市场中,我们把股票市场的变化看作一个状态序列,每个状态都对应着一段时间内的股票市场状况。
根据这个状态序列,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马尔科夫链模型。
马尔可夫链模型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马尔科夫链的状态。
在预测股票市场中,通常我们将市场波动分为三种状态:上涨,下跌,持平。
接着,我们通过统计历史数据,计算出每种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即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
最后,我们通过当前的状态,根据转移概率计算出下一个可能的状态,从而得到股票市场的未来走势。
二、马尔科夫链模型在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在股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预测股票价格的涨跌趋势。
我们可以通过构建马尔科夫链模型,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和历史数据,计算出未来市场的走势。
通过对马尔科夫链模型进行优化和调整,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预测股票价格的涨跌趋势,从而帮助投资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
除了股票价格的涨跌趋势,马尔科夫链模型在股票市场预测中还有其他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马尔科夫链模型来预测股票市场的波动范围,从而制定更加具体的交易计划。
同时,马尔科夫链模型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市场的风险和机会,并基于此制定出相应的投资策略。
三、马尔科夫链模型的优缺点尽管马尔科夫链模型在股票市场预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优缺点。
首先,马尔科夫链模型的预测精度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股票市场的变化过于复杂,所以马尔科夫链模型无法考虑所有相关的因素。
股票市场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角度出发,从各角度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对股市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和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研究的不足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地阐述.在参考一定的资料后,分析关于货币供应量,利率,财政支出,还有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
关键词: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股票市场;目录1.引言。
...。
..。
.。
.。
.。
.。
..。
..。
..。
....。
.。
.。
.。
.。
..5 1。
1问题的提出..。
.........。
.。
..。
.。
..。
.5 1。
2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
.。
.。
.。
.。
.。
.。
....。
. (6)1.3对于宏观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动态观点.。
...。
....。
.。
.6 1。
3.1国外专家对于宏观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观点.。
.。
.....。
61。
3。
2国内知名学者对于宏观现象对股票市场的观点。
.。
.。
62。
不同宏观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机制.。
......。
..。
.。
72.1货币供应量。
.。
.。
..。
.。
.。
.。
.。
.。
..。
.。
.。
....。
(7)2.2财政支出。
.。
.。
.。
.。
.。
..。
.。
..。
.。
.。
...。
(7)2.3利率变化...。
...。
.....。
....。
.。
..。
..。
...。
..。
.。
.8 2。
4国债..。
.。
.。
..。
.。
..。
.。
.。
..。
.。
.。
...。
...。
.。
..9 2.5税收.。
..。
.。
.。
.。
...。
..。
..。
.。
...。
.。
.。
...。
.。
.。
...。
93。
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股票市场研究的不足。
.。
..。
.。
.。
.9 4.结论。
.。
..。
..。
.。
.。
...。
..。
..。
.。
..。
..。
..。
.9 4。
1财政政策.。
.。
.。
..。
.。
.。
.。
.。
.。
.。
.。
.。
.。
..10 4.2货币政策。
..。
...。
.。
...。
.。
.。
.。
.。
.。
.。
..105.结语。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公度性理论在股市走势预测中的运用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可公度性理论在股市走势预测中的运用+时空波动理论可公度性理论是已故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预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翁文波先生独创的一种预测理论体系。
翁先生运用可公度性理论成功预测出了:1982年到1983年在华北地区发生的大旱;1991年长江、淮河流域的特大洪涝灾害;1991、1993、1994年美国、日本的多次地震。
由于翁文波先生在远程预测地震、洪涝、干旱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因而被科学界誉为中国天灾预测的“开山大师”。
翁文波先生主要是用由可公度性理论而建立的可公度性公式来预测天灾的发生时间的,常用的公式有三个:公式[1]:N=A+(B-C)公式[2]:N=A+B+(C-D)公式[3]:N=A+(B-D)+(C-E)公式中A、B、C、D、E为以前的重要历史数据,N为预测的未来时间。
如预测股市,A、B、C、D、E则为以前形成顶部或底部的时间,N就为预测的形成重要转折点的时间。
沪市开市日[F90]为90年12月19日,我们先计算历年顶部距开市日[F90]的天数:笔者发现运用92年到97年的历史数据就可计算98年全年顶部及其它重要高点的形成时间。
应用公式[2]:N1=F93+F94+(F96-F95)=2723天应用公式[3]:N2=F92+(F96-F93)+(F97-F94)=2889天下面再用公式[2]看今年6月30日全年顶部能否用历史数据推算出来。
笔者计算出最靠近6月30日的是计算值N3,N3=F92+F95+(F97-F94)=3110天99年6月25日距F90的天数为3110天,从沪市K线图上可以看到,6月25日距全年收盘指数最高的6月29日仅二个交易日,距1756点全年顶部6月30日也只相差三个交易日。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可公度性公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沪市的顶部形成时间的规律,同样该公式也对判断沪市底部形成时间也有较高的准确性.时空波动理论波动:物质是运动的,只有不断的波动,系统才能吸收或析放能量。
先有能量再有波动,故能量可用波动的长度表达。
空间:用于表现多空双方力量的强弱,多头力量大,则表现为向上扩展空间,空头力量大,则表现在向下扩展空间。
空间的运作遵守阻力最小原则,故上帝在空间图形上早已构造某种完美的图形。
时间:时间的作用就是累积能量,在某种多头力量占优的空间形态下,时间就是用来补充多头的力量,在某种空头力量占优的空间形态下,时间就是用来补充空头的力量。
多空双方的能量累积用资金量来表示,只有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变盘才会发生。
时空波动的长度:指的是周期A-B-C过程中波动幅度的总和。
与周期内的最高点最低点之波动动有分别。
例,一天内价格高点为6,低点为5,若以日线为周期,时空波动长度则为:6-5,若以小时为周期呢若当天价格做了4个来回的波动,从6到5再到6再到5,一直,此时,时空波动长度为:6-5+6-5+6-5。
所以,最精确的波动算法是计算每一笔(最小周期的波动)的波动,此时,大周期的时空波动长度不能以日线高低点为准而是按分笔高低点为准,也就是说,若取日线为最小周期波动,若大周期波动的计算也需以日线为准而不能以周线为准,大小波动周期的时空波动长度计算周期必须一致。
由于时空波动的作用是用来吸收能量或析放能量,所以,在平衡市中(多空力量相等),时空波动吸收了多少能量就会析放多少能量。
在多头市中,时空波动吸收的能量大于析放的能量。
一直到时空波动吸收的能量等于析放的能量,此时,变盘马上出现。
技术分析不能作精确的预测,别走火入模,在此,不想作更多的解析:人类不可能超越自然。
只能跟随自然,跟着上帝走。
周期:指点是物质从原点出发再回到原点所用的时间。
也就是波动吸收的能量从0到10再从10开始析放能量到0所用的时间。
变盘点:用时空波动的长度来解析就是,在多头市中,时空波动吸收的能量大于析放的能量。
一直到时空波动吸收的能量等于析放的能量,此时,变盘马上出现。
在空头市场中,时空波动所析放的空头能量大于时空波动所吸收的多头能量,一直到析放的能量等于吸收的能量,此时变盘马上会发生。
利用和原理,可得出两个变盘点:攻击波的变盘点,调整波的变盘点。
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变盘,时间周期会告诉我们:时间永远先于时空波动进行突破或结束。
(允许个人有所保留)空间上时空波动变盘点的算法:取三个点ABC。
1,若C为低点,算出时空波动的长度S:S=B-A+B-C,算出攻击波的变盘点:C+*S,也就是说若多头力量大于空头力量,第一波AB能推动后面某种级别波上涨的话,则可攻击到C+*S才会出现变盘,算出调整波的变盘点:C+*S,也就是说若多头力量小于空头力量,第一波AB不能推动后面某种级别波的上涨,则涨到C+*S位置,ABC所吸取的多头能量已经消耗完毕。
2,若C为高点,S=A-B+C-B则同样可算出多空双方力量大小的变盘点:C+*S,C+*S. 关于取点的问题,需要取三个点,因为三个点才能确定一个波动周期,这三个点在图形上为明显的高低点,必定包括一个上涨和一个下跌过程,也就是这三个点构成V型或反V型。
关于攻击点和调整点的计算,遵守以下规则:大周期决定小周期,当两者相等时(指的是大周期的调整点等于小周期的调整点或攻击点,大周期的攻击点等于小周期的攻击点或调整点),将出现变盘。
第一步:取最大的一个波动周期。
上证现在最大的一个波动周期就是93年的1558点,94年的325点,2001年的2245点。
第二步,算出最大周期内的攻击点和调整点。
调整点为:2245-(2245-325+1558-325)*=,攻击点:2245-(2245-325+1558-325)*=66。
由此可知,若后市多头力量大于空头力量的话,则大盘会于调整点1270点上下止跌,若后市发展空头力量大于多头力量的话,则后市空头会攻击到:66点上下。
也就是说若1270点不能止跌的话,表明大周期1558-325-2245波动吸收的多头能量完全死去,大盘将跌到66点再度建立一个更大周期的多空平衡:-2245-66点。
第三步,取最小的一个波动周期(越小越准确,实际上,市场不可能精确预测,所以,取日线上的小周期就行了)如取1649-1307-1783这一周期,算出调整点:1783-(1783-1307+1649-1307)*=1530,再算出攻击点:1783-(1783-1307+1649-1307)*=1217,第四步,与大周期对比,发现小周期的攻击点与大周期的调整点差不多,记住:要变盘!向下或向上向下则到66点,向上呢可由325-2245-1259这个周期算出攻击点。
前面的算法是在1259点还没走出来的算法。
现在,1259点走出来了,再取日线上一个最小的周期:1783点为A点,1259点为B点,1496点为C点,则构成一个周期的时空波动,算出下一周期多头力量大于空头力量的点位:1496-(1783-1259+1496-1259)*=1261,(是不是越来越接近于1270点)则相对于1783-1259-1496这一周期,若后市在1260上下止跌的话,可表明多头力量大于空头力量。
所以,个人认为大盘允许跌破1290点但不允许跌破1259点。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的方法只适合于大多数人参与的市场,也就是人为明显的控盘品种不适宜用这种方法判断。
波动和周期是市场重要的两个概念,对于控盘个股,注意其波动(分时的波动,日线的波动,周线的波动)总有一天,你会紧跟着其波动,与其波动融为一体,一旦发现波动与平常不一至,你要小心:变盘马上要发生啦。
若有朋友从这文章里能悟到什么的话,我也很知足了。
市场只能*自己。
论坛好玩就在可以说说笑,吹吹牛,嘿嘿,天天研究也没意思,人类能长命百岁么另,我是谁朋友,关于空间的平衡和空间的完美理论,我就不再多说了,是懒得说。
要点:多头建立一个平衡,空头就会相对于多头建立的这个平衡再建立一另一个平衡。
与黄金分割差不多的,你去看看黄金分害律吧。
平衡点:,完美点:。
例:a10-b50-c20,算空间长度:b50-a10+b50-c20=70,取一半:70*=35,算平衡点:c20+35/(常常为第三浪目标),算完美点:c20+35/(常常为第五浪目标)上涨过程中。
下跌过程则可用:,。
有些东西不能解析得太明白,这文章就让悟者自悟吧,也希望朋友不必多问,有些东西不是说了就能明白的,需要时间。
如周易这本书,看了明白,但真正明白的人有多少需要时间,时间不到,谁也明白不了。
==============================================================原理:一赢二平七亏,这是实际调查的说法,理论上为:赢,平,亏,嘿嘿,这是神数,告诉你了。
理论上亏损的人为,不亏损的人为。
=-啊,俺不能对你说得太明白。
波动:用来消耗或吸收能量。
时间:用来累积多空双方的能量。
多头力量永远大于空头力量,一场多空战争结束后,总有%的人会死去,%的人会活下来,这是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周期:包括一个上涨和一个下跌所需的时间。
==============================================================设指数由A到B,再由B到C点,可算出一个周期内时空的波动长度为S:A-B+C-B,也就是指数从A到B再到C点所游走过的长度。
第一,C点为高点,若后市发展多头力量仍大于空头,则止跌点位为:C-*S,若后市发展空头力量大于多头力量,则止跌点位位于:C-*S。
第二,C点为低点,若后市发展多头力量大于空头,则上涨目标可达:C+,若后市发展空头力量大于多头,则上涨目标位于:C+。
也就是说为攻击波的神数,为调整波的神数。
(嘿嘿,信不信由你)以2245为C点再从90年到2001年中取两个点A,B两点,注意:若C点不是高点,则A点一定要是相对的高点,B点则为相对的低点,从中算出调整波的点位和攻击波的点位,很容易知道若A=1558,B=325点,则可算出其调整波点位于:1259附近(是多少,自己去算才行)其实,也只有这一组数符合条件。
也找不到符合攻击波的AB两点。
每一个周期,都可以这样算。
大周期时空的长度包含小周期时空的长度。
算算A=1259点,B=1496点,C=1289点这一时空长度的调整波和攻击波在那里攻击波:1289+=1595。
调整波:1289+=1426,也就是说,若大盘在1426点做头的话,则表明1289到1426点不是某级别波的一个攻击波,很可能是下跌过程中的调整波,若在1595点上下做头,则表明1289到1596肯定是某级别的攻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