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用水质量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工艺用水取样操作规程

工艺用水取样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以规范相应的操作。

2.范围:适用于本厂工艺用水的取样工作。

3.责任:质量管理科科长、中心化验室主任、合成车间主任、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 取样点原水取样点:原水储罐或者水井口。

◆纯化水取样点:供水站纯化水储罐总送回水管、生产车间纯化水使用点。

4.2 取样频率◆原水至少每半年要求防疫站检验一次,并出具检验报告单。

◆纯化水生产过程中,供水站每2小时检查一次。

◆ QC检验室每周对总进水口、纯化水储罐和总回水口全检一次,其余各用水点每周至少全检两个,一个月内各使用点全部全检完。

4.3 取样方法◆取样前准备工作●QC取样员收到纯化水取样通知单后,做好准备工作。

●每次取样,取样量为检验量的3倍。

●准备取样工具,到纯化水使用点进行取样。

●纯化水取样容器:500ml具塞磨口三角瓶(无菌)。

4.4 取样程序◆将水阀门完全打开,放水2~3分钟,以排除管道内积存的死水。

◆打开三角瓶塞(注意瓶塞不要碰任何物品和手掌),将瓶口对准管口水流,使水直接落入瓶内(注意瓶内水面与塞底部应留有一段空隙,以便在检验时可充分振摇混合水样),接水量大约为检验量的3倍后,移开瓶口,立即盖紧瓶塞,关闭阀门。

◆填写标签:内容包括取样地点、编号、时间、检验项目、取样人,贴在瓶外,将瓶放在具盖的样品箱内。

4.5 取样原则在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取几个水样时,用作微生物学检验的水样应先采取。

以免取样点被污染。

4.6 储存◆一般从取样到检验必须在2小时内进行,条件不允许立即检验时,应冷藏保存,但不能超过6小时。

◆用于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应在取样后立即进行微生物检验或者采用冷藏的方法保存检测时为止。

4.7 取样器具的清洁、干燥、贮存取样器具的清洁、干燥、贮存按《取样容器具管理规程》执行。

5.附件:附件1:《纯化水取样点一览表》附件1:纯化水取样点一览表。

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细菌总数
≤500 CFU/ml
总大肠菌群
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技术文件
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1.纯化水质量标准TS-308-001
2.饮用水质量标准TS-308-002
技术文件
题目:纯化水质量标准
编号:TS-308-001
版本:01
制定人:
制定日期:
页数:共1页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411页
汉语拼音
Chunhuashui
英文名
Purified Water
取样规程
SOP-09-001
检验操作规程
TS-408-001
贮藏
密闭保存。
质量标准内容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清液体;无臭,无味。
检查
酸碱度
应符合规定
硝酸盐
不得更深(0.000 006%)
亚硝酸盐
不得更深(0.000 002%)
yinyongshui
英文名
/
取样规程
SOP-09-001
检验操作规程
TS-408-002
质量标准内容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
感观性状
臭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一般化学指标
pH值
6.5~8.5
硫酸盐
≤250 mg/L
氯化物
≤250 mg/L
总硬度
(以碳酸钙计)
≤450 mg/L
生物学限度

不得更深(0.000 03%)

工艺用水管理规程

工艺用水管理规程

1.目的加强对工艺用水质量的管理,确保工艺用水的制备和使用不对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工艺用水的制备、检测、使用和设备维护。

3.职责3.1.设备工程部负责工艺用水设备的维修。

3.2.生产部负责工艺用水的制备、使用及设备保养与维护。

3.3.质保部3.3.1.负责工艺用水的取样、检测。

3.3.2.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4.规程4.1.定义工艺用水是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或接触的水的总称,以饮用水为源水,主要包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还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分析实验室用水等。

工艺用水主要用于:可作为产品的组成成分;可用于试剂的配制;可用于零部件、半成品或外协件、成品、包装材料的清洁;可用于产品的检验;可用于洁净环境的清洁;可用于洁净室(区)内直接接触产品的工装、工位器具、设施设备的清洁;可用于洁净室(区)内工作服及人员的清洁等。

4.2.工艺用水的分类根据《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YY0033-2000以及我公司生产的产品需要,我公司的工艺用水分为饮用水和纯化水两种。

4.3.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求4.3.1.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4.3.2.纯化水应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中纯化水的有关规定。

4.4.工艺用水的用途(具体见产品工艺规程)4.4.1.饮用水:非洁净区所有生产工序用水、制备纯化水的水源。

4.4.2.纯化水:洁净区内设备、工装、工位器具、工作服的清洗;清洗液、消毒液和试剂的配制用水。

4.5.工艺用水的制备或来源4.5.1.饮用水:直接取自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

4.5.2.纯化水:以饮用水为原水,经过二级反渗透方法去除水中杂质、离子、悬浮物等后得到的符合标准要求的水。

4.6.工艺用水设备要求4.6.1.工艺用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应能确保生产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文件机密等级:一般机密绝密分发单位:物控部生产部品管部行政部 业务部表示文件等级及分发单位文件生效日期: XXXX 年X 月XX 日工艺用水、生活饮用水及实验室用水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目录1.目的:明确工艺用水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工艺用水的检验。

2.适用范围:工艺用水的检验。

3.责任者:品管员。

4.1内容:4.1.1 工艺用水:生产中用来制造、加工产品以及与制造、加工工艺过程有关的用水。

结合公司产品要求,参照(中国药典)纯化水标准、GB5749-2022标准要求,特制定工艺用水标准。

4.1.2工艺用水内控应监测项目为: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电导率、菌落总数。

4.1.3 内控指标检验方法4.1.3.1臭和味取100mL水,置于250mL锥形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

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放入口中,不要咽下,品尝水的味道。

原水煮沸后,再按上方法检测臭和味。

要求无异臭、异味。

4.1.3.2肉眼可见物将水摇匀,在光线明亮处迎光直接观察,记录所观察到的肉眼可见物。

要求无肉眼可见物。

4.1.3.3 pH 将pH电极放入已准备好的水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该显示值即为被测溶液在显示温度下pH值要求5.5-7.5。

4.1.3.4电导率将测定仪浸入事先准备好的水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该显示值即为被测溶液在25℃时的电导率。

电导率不得大于5.1μs/cm。

4.1.3.5菌落总数,依照GB5750.12方法测定,菌落总数要求不得超过50cfu/ml。

4.1.4检测频率:正常生产时,每半个月全检一次。

停产一周后再开机时,全检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

4.1.5贮藏密闭不锈钢罐中保存。

注:公司生产用水包括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各自建立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因考虑到实际操作,工艺用水和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均采用GB5750.12方法测定。

工艺用水每年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按(《中国药典2020》)委外做检测。

工艺用水监控标准管理规程

工艺用水监控标准管理规程

工艺用水监控标准管理规程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目的:建立工艺用水的质量监控规程,保证水处理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工艺用水。

2、适用范围: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3、责任者:质量部、生产部、各制水部门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管理规程4.1 取样容器的准备和要求4.1.1 所有的取样容器均需清洁处理:取样用的三角瓶或玻璃瓶应先放置于重铬酸钾硫酸清洁液中浸泡后、再用自来水多次冲洗干净后、最后用注射用水反复冲洗,用牛皮纸扎口或其它适当的包装包好,烘干后备用。

4.1.2 洁净室用水点取样的容器要经过热压灭菌处理后方可带入。

4.1.3 用于盛装做细菌内毒素检查水样的容器,要做除菌除热原处理。

4.2 取样方法4.2.1 每次取样前,必须开启一段时间出水口(放流3~5分钟),将管内部分水放出,冲洗出水口,且保持该流速进行取样。

4.2.2 取样时,用被取样的水质先冲洗容器2~3次,将冲洗液倒出后,再盛装水样。

4.2.3水样取好后要立即封口,防止污染,贴上标识并及时送至QC实验室检测(TOC应立即完成检测)。

4.3 饮用水4.3.1 饮用水来自于乐平市自来水公司提供的饮用水。

4.3.2 取样与检验:每半年由乐平市卫生防疫站取样进行全检,每月质量部按企业内控标准检验一次。

4.3.3 取样量:样品数量为(2500ml+500ml)3000ml。

4.4 纯化水取样4.4.1 取样与检验:纯化水制水工序每运行2小时抽查一次,检测氨、pH、电导率、易氧化物项目。

每周对制水点、总送水、总回水、贮罐取样一次由质量部做全检;其它各用水点每月取样一次检验微生物指标,并确保每周有一个用水点同时检验相关化学指标。

4.4.2 取样量:每点全检1000ml,其中化学指标检验900 ml、微生物指标检验100ml。

4.5 注射用水取样4.5.1 取样与检验:注射用水制水工序每运行2小时抽查一次,检测pH、电导率项目。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

工艺用水检查指南

医疗器械工艺用水检查指南工艺用水是许多医疗器械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而其制备、检测、储存等影响工艺用水质量的过程,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

医疗器械行业中所使用的工艺用水更由于医疗器械产品本身及其生产工艺的特性而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

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工艺用水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工艺用水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

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工艺用水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制备方法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可作为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核发、变更、换证等现场检查、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考核、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医疗器械生产监督检查等各项涉及工艺用水检查的参考资料.二、检查要点及流程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

(一)现场观察企业工艺用水制水设备及制备环境对于以下的检查内容,检查人员应进行适当的记录。

1。

询问制水设备的生产厂家名称;2.询问制水人员制备的工艺用水种类(纯化水或/和注射用水或/和实验室分析用水等);3.询问制水人员工艺用水的制备方法和流程;4。

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材质和结构组成;5.现场查看制水设备设置的采水监测点,出水点至少应设置在进入纯化水储罐前、在线消毒设备前后、进入注射用水储罐前(如涉及)、各个涉及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使用点以及总进水点、总回水点;6。

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状态标识(正常、维护、停用);7。

现场查看洁净区(室)内工艺用水输送管道的布局情况,使用工艺用水的功能间是否均设置了出水点;8。

现场查看制水设备的输送管道的水种和流向标识,分别使用多种工艺用水时,输水管道上应明示工艺用水种类以及流向;9。

工艺用水质量监控规程

工艺用水质量监控规程

1目的明确工艺用水的分类、用途,建立工艺用水质量监测的频次、检验项目、取样点的设置及异常情况的处理,保证工艺用水质量和产品质量,避免工艺用水对药品造成污染。

2范围适用于工厂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质量管理。

3责任纯水制备人员、质检部、品保部、设备部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4.1定义:药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水称为工艺用水。

本公司工艺用水包括生活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4.1.1生活饮用水:指经净化、消毒的自来水。

4.1.2纯化水:以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为水源,经蒸馏或离子交换或反渗透等处理制得的水。

本公司采用的是二级反渗透装置制备的纯化水。

4.1.3注射用水4.2工艺用水的水质要求与用途见下表4.3水质监控4.3.1对工艺用水的水质要定期检查,由QC负责人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工艺用水取样和检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品质保障部和生产部,及时纠偏,确保生产用水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

4.3.2生活饮用水的质量监控说明: 1.生活饮用水由质量检验部每一个月按照公司的《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全检一次。

2.生活饮用水每半年由品质保障部取样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检一次。

4.3.3纯化水的质量监控说明:电导率为在线检测,岗位人员应每两个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

4.3.4注射用水的质量监控4.4纠偏措施4.4.1微生物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a)警戒限度:指微生物某一污染水平(一般为纠偏限度的一半),监控结果超过它时,表明制药用水系统有偏离正常运行条件的趋势;b)纠偏限度:指微生物污染的某一限度,监控结果超过此限度时,表明制药用水系统已经偏离正常运行条件,应当采取纠偏措施,使系统回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4.4.2纯化水4.4.2.1微生物项目1)纯化水纠偏限度设为100CFU/ml,警戒限度为50CFU/ml。

2)微生物项目监测结果超过警戒限度,应及时通知工程部门加以注意,必要时可采取一定措施;3)微生物项目监测结果超过纠偏限度a.应立即通知生产部各使用点停止用水,并通知工程部门,工程部应检查纯化水运行记录,分析原因,同时由QC人员进行复检;b.若复检仍不合格,则相应的纯化水不得用于生产,并调查原因,采取相应纠偏措施(必要时对水系统进行消毒),直至合格为止;c.微生物限度超标时,密切注意相关批次产品的微生物检验结果,必要时可扩大取样量以供检验。

工艺用水管理规程

工艺用水管理规程

规范工艺用水的质量监控及使用管理,确保生产用水符合GMP要求,保证药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含纯蒸汽)的质量管理。

3职责各车间制水岗位、质量管理部、生产制造部遵照执行。

4内容4.1水源饮用水水源:城市生活饮用水供水纯化水水源:饮用水经软化注射用水水源:纯化水纯蒸汽水源:纯化水4.2工艺用水质量标准4.2.1饮用水应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4.2.2纯化水、注射用水(含纯蒸汽)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

4.3在线检测4.3.1纯化水制水操作人员每2小时检测一次储罐及混床出口或EDI出水口(二、三车间纯化水间)的电导率、酸碱度,每天检测一次总送水口和总回水口的电导率、酸碱度,每周检测一次活性炭过滤器后取样口的余氯,并做记录。

二、三车间纯化水间在线监测原水电导率和温度、一级淡水电导率和温度、二级淡水电导率和温度、EDI出水电阻和温度,储罐总回水电导率。

制水在岗人员每2小时记录一次总回水流量和循环泵运行状况。

4.3.2注射用水a.制水岗位每2小时检测一次储罐及蒸馏水机出口的电导率、pH值,每天检测一次总送水口和总回水口的电导率、pH值,并做记录。

一车间注射用水系统无TOC在线监测,加测易氧化物项,在线监测总回水口的温度;二、三车间注射用水系统在线监测原料水(纯化水)的电导率、温度,蒸馏水机出口的电导率和温度、总回水口的TOC、温度、电导率。

制水在岗人员每2小时记录一次总回水流量和循环泵运行状况。

b.QA在当日用水前检测配液用水点细菌内毒素。

4.3.3纯蒸汽在线监测原料水(纯化水)的电导率,纯蒸汽发生器的电导率和温度。

制水岗位每天开机、关机时各一次检测纯蒸汽冷凝水的易氧化物和pH值。

4.4QC检测4.4.1检测周期4.4.1.1饮用水供水站要每月一次提供饮用水全检合格报告,至少每年送疾病控制中心全检1次。

4.4.1.2纯化水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储罐每周全检一次;各用水点轮流取样,但需保证每个用水点每四周全检不少于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3.4氯化物、硫酸盐、钙盐 取本品,分置三个试管中,分别加50ml。第一管中加5滴硝酸与1ml硝酸银试液。第二管中加入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中加入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混浊。
1.6.3.5硝酸盐 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水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二苯胺硫酸溶液0.1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ugNO3)]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6%)
1.6.3.12细菌总数检查 细菌总数 ﹤100个/ml
1.6.3.12.1原理
每种细菌都有它一定的生理特性,培养时应用不同的营养条件及其它生理条件(如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去满足其要求,才能分别地将各种细菌培养出来,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完全做到。一般是根据测定要求而采用常用方法进行细菌总数的测定,所测定的结果,只包括在所使用的条件下生长的细菌总数。
1.6.3.12.4.2待冷即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朝上面向下,置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24小时,再进行菌落计数,即为水样1ml的细菌总数。
2 炉水 总硬度应符合生产要求,即总硬度10小于毫克当量/L。
2.1总硬度检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容量法)
2.1.1原理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在PH值为10的条件下,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生成无色可溶性铬合物。铬黑T指示剂则与钙生成红色络合物。用EDT-2Na滴定钙、镁离子至终点时,钙、镁离子全部与EDTA-2Na络合而使铬黑T游离,溶液由紫红色变成蓝色。
1.6.3.12.2仪器
1.6.3.12.2.1高压蒸汽灭菌器
1.6.3.12.2.2干热灭菌器
1.6.3.12.2.3电冰箱
1.6.3.12.2.4恒温培养箱
1.6.3.12.2.5放大镜
1.6.3.12.2.6吸管及直径9厘米的平皿、刻度吸管。
1.6.3.12.3培养基
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琼脂10-20g蒸馏水1000ml。
1.6.3.6亚硝酸盐 取本品10ml,置钠氏比色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ml,摇匀即得(1ml相当于1µgNO2)]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02%)。
1.6.3.7氨 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溶解并稀释成1000ml)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03%)。
1.6.3.8二氧化碳 取本品25ml置于50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摇,放置,1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纯化水项下的规定执行。
1.2纯化水的抽样部位及取样容器要求
取样时应弃去初制部位及已停制部的水。取样容器应用所抽样的纯化水洗涤干净,取样后立即严封。
1.3纯化水监测周期:每批制造的纯化水均应按标准检验,符合规定的方能使用。
1.4纯化水的贮藏:在室温条件下,应贮存于不锈钢罐或符合纯化水质贮备要求的容器中密闭保存,且贮存期限不得超过三天。
1.5纯化水贮存容器的清洗和消毒:贮存纯化水的容器,输送管道至少每周清洗一次。消毒一次。清洗可先用1%NaOH溶液或稀HCL溶液洗涤干净后(不锈钢容器、管道用75%酒精消毒后)再用新鲜纯化水冲洗干净;胶塑容器管道要用煮沸消毒法;玻璃容器用洗涤液处理后用饮用水冲洗干净,再用新鲜的纯化水冲洗干净即可。
1.6纯化水的检验
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值至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经121℃灭菌20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1.6.3.12.4步骤
1.6.3.12.4.1以无菌操作法用无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的平皿中,倾注约15ml融化的并冷至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
即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做一平衡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1.6.1纯化水的质量检验及操作规程
1.6.2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
1.6.3[检查]
1.6.3.1电导率应不得大于4.3μs/cm(20℃)
1.6.3.2pH值应在 5.0-7.0
1.6.3.3酸碱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
文件名:纯化水检验操作规程
制定人:
制定日期:
分发份数:5
审核人:
审核日期:
颁发部门:GMP办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分发至:质量保证部、质监科、质量检验中心
1 纯化水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用于药品配制、作湿润剂、包衣料配制、容器用具设备管道精洗、药瓶精洗等以及其他规定必须要用纯化水的均需使用纯化水。
1.1纯化水的质量标准
2.1.2仪器
2.1.2.1 125ml三角瓶
2.1.2.210ml或25ml滴定管
1.6.3.9易氧化物 取本品100ml,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全消失。
1.6.3.10不挥发物 取本品100ml,置于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的残渣不得过1mg。
1.6.3.11重金属 取本品40ml,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ml与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2.0ml加水3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