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息静坐养生法

合集下载

瑜伽静坐调息引导词

 瑜伽静坐调息引导词

瑜伽静坐调息引导词[调息静坐养生法]瑜伽静坐调息引导词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在《上皇帝书》中他详尽地阐释了自己的食疗理论:“人之寿夭在元气……就是吴中食疗者,慎起居饮食,节饮食,制导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独以其品之上,性之荣,可以衣而无毒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

”东坡先生食疗观的要点是培育元气,并使五脏六腑功能强壮,相互协同。

为此,他实行了散步、旅游、弄砖等种种健身法,但秉持最长且颇见成效的还是绝食贷款利率法。

方法如下:时间不减半,选一处安静的地方,端身recommend放宽衣带,并使全身收紧。

两目垂帘,似闭合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弄几次,同时张口吞进浊气,再从鼻孔吐出清气,这样十四五遍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鲮的数次,舌返上腭,静静地数呼或喷的次数,从一数至十,再由十数至百,一定必须专心,凋灵数目。

这样挤的时间越长越不好。

如果不敢再挤,可以先收紧小儿,然后再缓缓转头。

如此长期秉持,必可并使身体健康并无病。

这种静坐调息法是一种很简便而有效的气功,练功者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呼吸之数上,自然就进入了入静状态,全身高度放松,使机体充分休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东坡先生坚持静坐几十年,得以在那么凄苦坎坷的宦途中活到66岁,这实属难得了。

绝食贷款利率功亦属于内家功夫,就是通过绝食调整气息,除去杂念,定神养气,达至健身活动益体的促进作用,久之自JURLIQUE疾回去病。

此功法依佛家参禅入道之法简化而成,现流行多种静坐功法,但均以除虑精心调息为宗旨,大可不必拘于形式,握固形像。

静坐调息是其中之要义。

下面介绍的静坐调息功法,简单又易行,男女老幼皆可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静心、健身的目的。

一、taught静地。

选一安静清洁之地,如无专门的静坐之室,在卧室床榻亦可。

床榻以硬板加褥垫为佳。

早晨行坐要开窗通风,冬季通风后闭窗再坐。

二、凝神定意。

双腿单盘而坐,两手按在膝头,气息缓缓出入,舌尖轻抵上齿,脊椎自然正直,臀部平稳自正,收敛杂虑清心。

古典中医气功调息四法

古典中医气功调息四法

古典中医气功调息四法
引言
古典中医气功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调理身心健康的方法。

通过调息,可以帮助我们平衡气血,调整体内能量流动,提升身体的自愈能力。

本文介绍了古典中医气功的四种调息法,它们简单易学,适合日常实践。

一、腹式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调息法之一。

通过深吸气时腹部膨胀,呼气时腹部收缩,可以有效地调整气息和能量的流动,舒缓紧张情绪,增加肺部容量,并促进新鲜氧气的吸收。

二、闭目静坐法
闭目静坐法是一种通过冥想来调整身心状态的方法。

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尽量让思绪平静下来。

专注于呼吸和身体的感受,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放松,增强专注力和内心平静。

三、按摩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脐下三寸的位置,是调理气血的重要穴位之一。

通过用手指适当按摩气海穴,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

按摩时,要以缓慢、轻柔的方式进行,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和疲劳感。

四、气功五禽戏
气功五禽戏是一种结合动作和呼吸的气功练。

通过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结合对应的呼吸法,可以调整身体的气血循环,增强肌肉和骨骼的柔韧性,增加体内能量的流动。

五禽戏包括鹿猴戏、鸟飞戏、熊伸戏、戏和龙游戏,每种动作都有独特的效果。

结论
古典中医气功调息四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调理身心的方法。

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调息法,我们可以提高自身能量水平,增强免疫力,改善身心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调息法进行练习,享受身心平衡和健康的好处。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静坐冥想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静坐冥想

中医养生养生功法之静坐冥想静坐冥想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重要功法,已经在古代医书中被广泛提及,并被认为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

静坐冥想能够帮助调养气血、舒缓压力、增强免疫力,同时也能提升心智和培养内心的宁静。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医养生中静坐冥想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一、中医养生中静坐冥想的原理中医养生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平衡,主张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和消化吸收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而静坐冥想则是通过调节呼吸和心理状态,使身心得到放松和平衡。

在中医养生中,静坐冥想被看作是调理“心”的方法,通过在内心中专注和沉淀,调整体内能量的流动和神经系统的平衡,以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二、静坐冥想的方法1. 环境营造选择一个安静、通风的空间作为静坐冥想的场所,以确保环境的舒适和无干扰。

可以适当点上香或播放柔和的音乐,营造宁静的氛围。

2. 舒适体位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可以是盘腿坐、跪坐或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的直立和放松,同时放松肩膀和颈部的肌肉。

3. 专注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缓慢而深层次地吸气和呼气。

可以使用腹式呼吸,将呼吸放在腹部,缓慢地吸气使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慢慢收缩。

4. 冥想对象选择一个冥想的对象,可以是内心的某个形象或者是一个特定的词语。

专注于这个对象,让内心保持宁静和集中。

5. 注意力训练静坐冥想需要培养注意力的力量,当杂念涌上心头时,要学会观察并放下,让自己回到冥想对象上。

三、静坐冥想的益处1. 舒缓压力静坐冥想有助于舒缓压力和焦虑情绪,通过让思绪平静,放松身心,从而帮助人们管理和缓解压力。

2. 提升心智通过长期的静坐冥想,可以提升心智的敏锐度和专注力。

研究发现,冥想练习者更容易保持专注和集中注意力。

3. 调理气血中医养生认为,静坐冥想有助于调理气血运行,促进气血的平衡和流通。

通过冥想,可以促进能量的流动和调整体内机体的平衡。

4. 增强免疫力长期坚持静坐冥想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中医养生中的“静坐冥想”有何养生效果

中医养生中的“静坐冥想”有何养生效果

中医养生中的“静坐冥想”有何养生效果在中医养生的广袤领域中,“静坐冥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神秘的光芒。

它并非是一种新出现的时尚潮流,而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古老智慧。

那么,静坐冥想究竟有着怎样的养生效果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索。

静坐冥想有助于调节身心的平衡。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身心常常处于紧张和疲惫的状态。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人际关系的复杂,都如同无形的重担,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而静坐冥想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能够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

当我们安静地坐下,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慢慢地,身心的紧张逐渐得到释放。

我们的肌肉会放松下来,不再紧绷;心跳和呼吸也会变得平稳而有规律。

这种身体上的放松,为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运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心脏不再承受过度的负担,血液循环更加顺畅,从而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静坐冥想对于调节情绪有着显著的作用。

生活中的不如意常常引发我们的愤怒、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如果长期积压在心里,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通过静坐冥想,我们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被它们所左右。

当愤怒来临时,我们可以在内心深处观察它,而不是立刻爆发。

当焦虑出现时,我们能够冷静地面对,而不是被其吞噬。

久而久之,我们的情绪变得更加稳定,心态也更加平和。

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脏腑的关系密切。

过度的愤怒会伤肝,过度的喜悦会伤心,过度的思虑会伤脾,过度的悲伤会伤肺,过度的惊恐会伤肾。

静坐冥想通过调节情志,间接保护了脏腑的健康。

例如,减少愤怒可以保护肝脏的疏泄功能,避免肝气郁结;稳定情绪有助于脾胃的正常运化,促进消化吸收。

静坐冥想还能提高我们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一会儿看看手机,一会儿聊聊八卦,很难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而静坐冥想训练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比如呼吸或者一个特定的意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够更加专注,提高做事的效率。

闭目养神静坐养气的秘诀

闭目养神静坐养气的秘诀

闭目养神静坐养气的秘诀读者互动(有朋友问我如何才能让自己静下来,一旦闭上眼就感觉体内有很多信息在干扰自己。

各种思绪和念头都会随之而来,这种情况都是正常的,今天再仔细给大家分析一下如何让自己更快入静。

身体越好,能量越高的人越容易入静。

这也是启动自愈力的方法)正文开始心静如水,静坐养气,关键不在于如何坐,而在于静。

能够静下来,坐行住卧都是养生。

如果无法让自己静下来,不管你摆些什么姿势都是无用功。

看上去坐的四平八稳的,但内心却总是起伏不定,脑袋里面始终会有信息干扰你,让你胡思乱想无法停止。

身体差的人想要静下来就非常不容易了,体内各种邪气会不断来打扰你,一会让你这痒痒,一会让你那难受的。

要不了一会儿就可以让你放弃继续养气。

虚静就是入道之门,一旦静下来,你的身体会得到天地能量的帮助,快速的修复身体。

只要练习过气功的,都明白生热是首要条件。

只要方法不是错的太离谱,都可以感觉到体内的这种变化。

经络气感,穴道跳动都是在静中出现的。

动为阳,静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

生命就在这一静与一动之间,动的时候身体会消耗能量,静的时候身体也会补充能量。

能量起来了,身体有不通的地方,身体会借助能量把它们全部打通。

自动找病灶,自动清除病灶,自动修复身体。

这也是属于身体的本能,只要还活着都会拥有的一种本能。

要想让这种本能快速帮助身体进行恢复,我们就要控制后天的思绪,让他们不要干扰身体的这种修复程序。

也就是所谓的排除一切杂念,归神入道。

简单讲就是让我们少去胡思乱想,启动身体的自愈程序。

大部分身体差的人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很容易出现胡思乱想。

静坐的时候就自然把这种习惯带入了练习中,这就是他们静不下来的原因所在。

身体比较好,各种关系都比较融洽的人,内心就不会有太多的牵挂,没有什么可以让他焦虑和担心的,所以很容易就能够静下来。

把心安放好,不想事,也不想人,自然能够快速入静。

整天想静静的人一般都不容易入静,就算躲在深山老林里面,也不过就是空气好点,没人打扰。

静坐养生:饮食、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静坐养生:饮食、睡眠、调身、调息、调心

静坐养生:饮食、睡眠、调身、调息、调心静坐时应做到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五个方面。

饮食古人说:“体欲常劳,食欲常少”,这句话极具有意味。

食物不能过于厚味,能够吃些蔬食更好。

凡在吃饮的时候,不宜静坐,通常要在食后经过两小时,方可入坐。

早晨起来,盥洗以后,但饮开水,空腹入坐,也最适宜。

睡眠睡眠必须有定时,有节制,常常令神志保持清明,方才可以入坐。

入坐后,如觉得睡眠还不足,就再睡一下也可。

总之,睡眠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方为合理。

调身端正身体的姿势,叫做调身。

在坐前,应预先把它调和好,这是坐前调身的方法。

到入坐时,或在床上,或在特制的坐凳上,须要解衣宽带,从容入坐。

先安置两脚,两股交叉成三角形,两膝盖必紧着于褥,全身筋肉,好像张弓,不致前后左右倚斜,这是最正确的姿势。

其次,要安置两手,然后把身体左右摇动七八次,就端正其身;接着开口吐出腹中秽气,吐毕,舌抵上腭,由口鼻徐徐吸清气呼浊气三次至七次。

吸气毕,即闭口,唇齿相着。

舌仍旧抵上腭,再轻闭两眼,正身端正,兀然不动。

坐久若微觉身体或有俯仰斜曲,应随时轻轻矫正,这是坐时调身的方法。

调息静坐入手最重要功夫,就在调息。

宜从喉胸而渐达腹部,是为坐前调息的方法。

在入坐时,呼吸极缓极轻,长短均匀。

因调息的缘故,血液流通,周身温热。

坐毕收功时,应该开口吐气,必待体中温热低减,恢复平时常态后,方可随意动作,这是坐后调息的方法。

调心人在未入坐前一言一动,总须要心意平和,集中,勿令驰散,久久自然容易调伏。

这是坐前调心的方法。

至于入坐时,每有两种心象:一是心中散乱,支持不定,二是心中昏沉,容易瞌睡。

大凡初学的人,每患散乱,练习稍久,杂念减少,就容易昏沉,这是用功人通病。

治散乱的病,应当把一切放下,看我的躯体也是外物,不去睬它,专心一念存想小腹中间,自然能够徐徐安定。

治昏沉的毛病,可把这心提起,注意鼻端,使精神振作。

大抵晚间静坐,因白天劳倦,易入昏沉,早晨入坐,就可避免。

(1)静坐神奇养生功效及方法

(1)静坐神奇养生功效及方法

(1)静坐神奇养生功效及方法静坐的四大功效其一,静坐能够强健身体,修复身体的亚健康状态,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

特别对于慢性疾病和顽固症状,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肺病、脑供血不足、偏头疼、身体沉重、四肢寒冷、风湿病、爱出汗、盗汗等,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静坐时思想专注在一物之上,呼吸变得平缓均匀,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的空气总量相对稳定,进入心脏的氧气量也相对稳定,从而利于血压的调节。

静坐时,身体能量的消耗减少,心脏的耗氧量也比平时减少很多,血液循环的力量自然比平时加强了。

有力的血液循环可以帮助我们净化血管中堵塞的物质,让很多“长期休眠”的血管重新恢复生命的活力。

这样的血液循环经过五脏六腑,能帮助脏腑净化积存的“负面能量”,提升脏腑的自愈功能;经过皮下,能帮助皮肤和肌肉净化“负面能量”,改善气色和肌肉的曲线。

所以即便是短期的静坐,人也会感觉到那种从身体深处升起的轻松、舒适的生命能量,就像身体内部被一双温暖的大手按摩过一样。

静坐还能提升下丹田的力量,“下丹田”是生命能量的源头。

静坐的过程中,由于血管的净化、身心气的调和,全身的经络得以疏通,使“气的轨道”恢复正常运转,达到固精培元的效果,元气充盈则百邪不入。

其二,静坐可以提升生命的气质,塑造健康、美丽的体态。

坚持静坐可以使一个人内在的气质沉静下来,使人在举手投足之间呈现出优雅、恬静、柔和的美感,这种气质是身体、情感、精神三种能量综合作用于生命的产物。

内在的精神越柔,身体被净化的越好,情绪越稳定,外在呈现出来的气质也越美好。

特别提出的是:静坐中的双盘坐姿,可以快速地塑造美好体态。

双盘被称为禅坐最稳固的坐姿,不但可以稳定身体内部杂乱的风息,更是可以快速减掉身体的赘肉,疏通堵塞的经络。

练习双盘的人,很容易保持腰部、臀部、大腿和小腿部位的优美曲线,控制身体上半身与下半身的能量平衡。

其三,静坐能缓解压力,释放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的情绪,使整个生命感受到平静、喜悦、自在和安心。

静坐调息增进生命能量——道家养生

静坐调息增进生命能量——道家养生

静坐调息增进生命能量——道家养生可能在大家的心里觉得道家的一些东西是不需要学习的,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其实大家不要这样想,很多时候道家的一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还可以帮助大家缓解压力,也可以达到养生的作用。

道家的静坐调息可以增进生命能量,如果说可以延年益寿,估计大家以为很虚;道家思想文化有助于我们提高精神思想。

废话不多说,主要讲解静坐调息。

道家静坐,主在养生;切忌枯坐,趋于寂灭。

道家丹鼎派要旨,首在肯定人生可以长生不死;而入门之法,重在修炼。

故道家静坐,最要在修炼功夫。

修个小乘,可以却病延年;修个中乘,可以返老还童;修个上乘,可以长生不死,也就是可以超凡入圣,超圣入神,超神入化,超化还虚,而达到人天合一之境界。

故静坐应以超凡入圣而至天人合一为最高主旨,非徒以却病长生为事也。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为“万法归宗”之旨要!古谓“道法三干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

三干六百门中,一切有为法、无为法,总以“合于自然”为第一要义。

本此拣择,万无一失。

静坐之法,从理论上说要在一个静字,静之要诀则是心字,静心是入门的要诀,若心不能清静,则一切修行之法,皆无从落脚生根。

故静坐之要在静心,静心之要则在养心息心,或曰收心炼心。

天玄子曾曰:养心之大法有六,曰:心广、心正、心平、心定、心静。

心火既动,真精必摇。

故当死心以养气,息机以死心。

因为种种念虑皆由心生,故当息心不动,让思虑的心死而无生。

只有思虑之心死而无生,才能显见到我们真心,也就是我们的道心,如若父母未生前的本来之心,如此才能归根于静。

吕祖曾说:无念方能静,静中气自平;气平息乃住,息住自归根;归根见本性,见性始为真。

息心以静的方法,在静功实践中,也可以通过数息或听息的方法锻炼。

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

初下手时只用耳根听不用意识,只要自然觉得一呼一吸就行,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识去支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息静坐养生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调息静坐养生法》的内容,具体内容: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调息静坐养生方法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
调息静坐是中华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历来为儒、道、佛、医所广为应用,我现在就告诉你调息静坐养生方法,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调息静坐养生方法
苏东坡是宋代的大文豪,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在《上皇帝书》中他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养生理论:"人之寿夭在元气......是以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不得已而用药,则择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服而无害者,则五脏和平而寿命长。

"东坡先生养生观的要点在于培养元气,使五脏六腑功能强健,相互协调。

为此,他采取了散步、旅游、搬砖等种种健身法,但坚持最久且颇见成效的还是静坐调息法。

方法如下:
时间不限,选一处安静的地方,端身正坐放开衣带,使全身放松。

两目垂帘,似闭非闭,用舌头在嘴里上下左右搅几次,同时张口吐出浊气,再从鼻孔吸进清气,这样十四五遍后把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叩齿数次,舌抵上腭,静静地数呼或吸的次数,从一数到十,再由十数到百,一定要专心,记清数目。

这样坐的时间越长越好。

如果不想再坐,可以先放松手足,
然后再缓缓起身。

如此长期坚持,必可使身体健康无病。

这种静坐调息法是一种很简便而有效的气功,练功者全副身心都集中在呼吸之数上,自然就进入了入静状态,全身高度放松,使机体充分休息,自我调节,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

东坡先生坚持静坐几十年,得以在那么凄苦坎坷的宦途中活到66岁,这实属难得了。

调息静坐养生功
静坐调息功亦属内家功夫,是通过静坐调整气息,除去杂念,定神养气,达到健身益体的作用,久之自可除疾去病。

此功法依佛家参禅入道之法简化而成,现流行多种静坐功法,但均以除虑精心调息为宗旨,大可不必拘于形式,握固形像。

静坐调息是其中之要义。

下面介绍的静坐调息功法,简单又易行,男女老幼皆可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达到静心、健身的目的。

一、择选静地。

选一安静清洁之地,如无专门的静坐之室,在卧室床榻亦可。

床榻以硬板加褥垫为佳。

早晨行坐要开窗通风,冬季通风后闭窗再坐。

二、凝神定意。

双腿单盘而坐,两手按在膝头,气息缓缓出入,舌尖轻抵上齿,脊椎自然正直,臀部平稳自正,收敛杂虑清心。

三、双盘调息。

单盘凝神片刻之后,杂念已除,可将两腿双盘,双手改为金刚手印(即右手放在左手之下,手心向上微曲,两大拇指尖轻轻相触),置于丹田之处。

先由口中吐出浊气一口,随之自鼻缓缓吸入新气,徐徐咽下均入丹田。

呼气时要稍快,吸气时要稍慢,必须尽呼尽吸,如此行三呼三吸。

四、意守丹田。

调息之后已冥心息念,即可闭口合齿,由鼻中出气一口,沉肩下气,轻合双目,略留线光,意守丹田,切勿抑意,似有似无,鼻呼鼻吸,自然为优。

五、放足收功。

意守丹田约一刻钟左右,可轻放双腿,两足心相对,再以双手扶助两膝,合而相并,缓缓伸直。

双手轻揉面部七次。

如在地上跌坐,揉面后可缓缓站起,身体自然直立收功,如在床榻之上,揉面后可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然后直立收功。

行此功法,可一早一晚各行一次。

早晨行功应在大便后为宜,行功时要宽解腰带。

单盘坐时左脚在下右脚在上。

双盘坐则左脚后跟抵在右睾丸处,右脚放在左脚之上,抵在左睾丸处,女子则相反。

如不能盘坐,不盘亦可。

初习时,行功时间由短渐增,切记不可强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