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分析

合集下载

典型零件尺寸标注(附图详细说明)

典型零件尺寸标注(附图详细说明)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1.轴套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

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

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

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

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

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

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

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

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

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在标注叉架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安装基面或零件的对称面作为尺寸基准。

零件图

零件图
功能:轮一般用来传递动力和扭矩;盘主要起支
撑、轴向定位以及密封等作用。
零件结构:主体一般也为回转体,轴向尺寸小而
径向尺寸较大;零件上常有安装孔、轮辐、筋 板、键槽等。
加工:卧式车床上加工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视图选择
主视图:轴线水平的非圆形图形、全剖 其他视图:外形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叉架类零件
轴承支架
托架
轴套类 轮盘类 叉架类 箱壳类 其它类:薄板弯制件、镶合件等
2. 按标准化程度分
绘 制 图 样
标准件:各类紧固件、连接件、滚动轴承等
常用件:各类齿轮、弹簧等 非标准件:针对特定机器、部件设计的非标准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轴套类零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轮盘类零件
泵盖
端盖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轴承盖
叉架类零件
轴承支架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工艺基准:为便于零件的加 工、测量和装配而选定的一 些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例:
设计基准: X向—Ⅸ Y向—Ⅹ Z向—Ⅹ 工艺基准: X向—Ⅶ 轴上的圆柱面Ⅺ 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统一最佳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Ⅺ
Z向 Y向

X向


功能尺寸
影响零件在机器中位 置和装配精度的尺寸 功能尺寸应从设计基准 出发直接注出,而不是 从其他尺寸推算出来
零件图
§1
§2
§3 §4 §5
零件图的基本知识 零件图的分析
零件图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简介
江科大张家港校区
总目录
§1 零件图的基础知识
视频

机械制图-零件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
B、C.D:非加工面
8
8
34
48
A
B
C
D
A
B
C
D
8
34
48
42
合理
不合理
*
铣工保证的尺寸
车工保证的尺寸
*
分散标注—不好
集中标注—好
*
内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外 部 结 构 及 尺 寸
*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块; 6. 机械加工。(如有特殊要求,要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B-B
⑶ 选其它视图
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主体外形特征、左侧方板形状及内孔的结构等。
俯视图: 表达整体形状及顶部扇形结构形状。
*
*
基本视图
辅助视图
*
⑴ 分析零件
功用: 箱体壁是传动轴的轴承孔系,用来支承蜗杆蜗轮轴、圆锥齿轮轴的轴承,箱内还盛放一定量的润滑油。
形体结构: 箱壁四周是轴承孔,其上有油标螺孔、排油螺塞孔。箱体顶部的四个螺孔用于连接箱盖。底部有底板,上有四个安装孔。
轴承孔
*
⑵ 选择主视图
投射方向
主视图
比较A.B两方向
A
B
*
⑶ 选其它视图
选择移出断面表达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还需选择什么视图呢?
全剖的左视图
选择B向视图表达底板的形状。
B
A-A
A
A
B
视图方案一
*
视图方案二:
俯视图:B-B剖视,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的形状。
B-B

零件图怎么画系列1·2-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布置(免费)

零件图怎么画系列1·2-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布置(免费)

主视图轴线水平放置既符合零件视图选择的特征原则,也与其工作位置和加工位置一致。
五、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轮盘(盖)类零件
轮、盘、盖类零件包括端盖、法兰盘、手轮、皮带轮等形状扁平的盘状零件。 轮类零件一般传递动力,盖类主要起支撑、轴向定位、密封等作用。 1、结构特点:轮、盘、盖类零件的主体部分多为同轴回转体,也有主体为 方形和其他形状的,径向尺寸较大,轴向尺 寸较小。零件上常有轴孔、沿圆周分 布的孔、肋板、槽和齿等结构,如图所示。
之四、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
/view/0572ae19336c1eb91a375d59.html
之五、基准符号的标注实例
/view/9230e5566c85ec3a87c2c558.html
本系列目前只有五集,主要是针对《机械制图》教材 中较少涉及的内容而作。
五、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箱体(壳体)类
2、视图选择:箱体类零件结构复杂,加工工序复杂,每个工序加工位置不尽 相同。在选择主视图时一般按其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来确定。为表示出箱体复杂
的内部形状和外部形状,要有足够数量的视图、剖视图。细部结构可用局部视图
和局部放大图来补充表示。
五、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箱体(壳体)类
四、零件的分类
一、轴类零件 二、轮盘类零件(也叫盘盖类)
三、叉架类零件
四、箱(壳)体类零件 五、其它类
五、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包括轴、套筒、衬套、套管、螺杆等 。它们一般起支承转动零 件、传递动力的作用。 1、结构特点:主要由大小不同的圆柱、圆锥等回转体组成,常带有键槽、 轴肩、轴环、螺蚊及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等结构。
之五、基准符号的标注实例
/view/9230e5566c85ec3a87c2c558.html

11-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PPT模板

11-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PPT模板

3.叉架类零件 (1)结构特点
叉架类零件包括拔叉、连杆、摇臂、杠杆和各种支 架等。叉架类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主要起操纵、连接、 传动或支承等作用,零件的毛坯多为铸件和锻件。
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复 杂且不规则,形式多样,但 多数由支承部分、工作部分 和连接部分组成。连接部分 通常是倾斜或弯曲的、断面 有规律变化的肋板结构,用 以连接零件的工作部分与支 承部分。支承部分和工作部 分常有圆孔、螺孔、沉孔、 油槽、油孔、凸台、凹坑等, 如图所示。
【例7-4】根据右 图所示支架立体图, 分析并确定其零件图 的表达方案。
观察例图所示 立体图,初步选用 主、俯、左这三个 基本视图来表达该 支架。其中,主视 图表达支架各组成 部分的基本形状特 征;左视图采用两 个平行剖切平面形 成全剖视图,以表 达安装油杯的螺孔、 加强筋及底板上开 口槽的形状。
此时,只有肋 板、底板、底板上 两个开口槽的形状 及距离、加强筋的 截面形状,以及安 装油杯处的凸台需 要进一步表达,故 俯视图可采用单一 剖切平面形成的全 剖视图,表达肋板 的横截面、底板及 开口槽的形状;用 一个局部视图表达 安装油杯处的凸台 形状;用一个移出 断面图表达加强筋 的截面形状。支架 的零件图如图所示。
4.箱体类零件 (1)结构特点
箱体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中的主要零件,常见的箱 体类零件有减速器箱体、泵体、阀体、机座等,在传动 机构中起容纳和支承传动件的作用,同时又是保护机器 中其他零件的外壳,利于安全生产,如图所示的减速器 箱体。
箱体类零件多为铸件,内、 外结构比较复杂,通常有一 个薄壁所围成的较大空腔和 与其相连供安装用的底板; 箱体壁上有多个向内或向外 伸延的供安装轴承用的圆筒 或半圆筒。此外,箱体上还 有很多细小结构,如凸台、 凹坑、拔模斜度、铸造圆角、 螺孔、圆角等。

很全的机械零件尺寸标注

很全的机械零件尺寸标注

必须将各部分大小完全确定,不允许遗漏尺寸,也不要重复。为此应先进行形体分析,逐个标注各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它们的定位尺寸。由于每个基本形体的尺寸只有少数几个,较易做到既不遗漏尺寸,也不会无目的地重复标注
二、视图上的尺寸注法
常见单个基本体的定形尺寸
二、 视图上的尺寸注法
3)定位尺寸的标注① 定位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长、宽、高每个方向各有一个主要基准,同时可有一个或几个辅助基准 基准一般选择: 对称中心面 重要回转体的轴心线 重要平面(底面、顶面、端面)

70
注意:相贯线和截交线不注尺寸
←轴承座的定形尺寸分析 轴承座的定位尺寸分析→ 标注总体尺寸,避免重复,作适当调整 分析并标注定位尺寸 将轴承座分析成五个基本形体,逐个注出定形尺寸 尺寸标注步骤
尺寸标注步骤
形体分析
选择尺寸基准
注底板定形尺寸
零件上的尺寸是制造、检验零件的依据。
在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完整、正确、清晰的标注以外,还应满足零件的设计、工艺等要求,便于加工和检验。即合理的标注尺寸。
五.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尺寸注法国家标准
1、基本规则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上所注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图样中的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零件图
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内容
零件分类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的工艺结构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零件分类
齿轮轴
螺钉
右端盖
泵体
左端盖

传动齿轮
垫圈
螺母
★ 轴类
★ 盘盖类
★ 箱体类

零件的视图选择

零件的视图选择

§10—3 零件的视图选择零件的视图选择,是在考虑便于作图和看图的前提下,确定一组零件的结构形状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并力求绘图简便。

零件的视图选择(或者说表达方案的确定),包括:( 1 ) 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 2 ) 主视图的选择;( 3)其他视图的选择。

一、零件视图选择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主视图间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一组图形中最主要的视图,而且画图和看图也通常先从主视图开始,主视图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其他视图的选择、配置和看图、画图是否方便,甚至也影响到图幅能否合理利用。

因此,应首先选好主视图。

1、方向的选择GB/T17451—1998中指出,表示零件信息量最多的那个视图应作为主视图,通常是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或安装位置。

这就是说,首先主视投射方向应满足这一总原则,即应以反映零件的信息量最大,能较明显时反映出零件的主要形状特征和各部分之际间相对位置的那个投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简称为“大信息量原则”或“特征性原则”。

如图10—23所示的轴和图10—24所示的尾架体,按A投射方向与按B投身方向所得到的视图相比较,A投射方向反映的信息量为大,形状牲征明显。

因此,应以A投射方向所得到的那一视图作为主视图。

这是必须首先满足的原则。

2、件安放方位的选择主视图其投射方向确定后,零件主视图其方位仍没有完全被确定,例如图10—23所示的轴,固然A投射方向牲征明显,但在不改变这一原则下,还可以斜放或竖放或调头,需进一步确定安放方位,依不同类型零件及其图样的着眼点而定,一般有两种原则,即“加工位置原则”或“工作位置(安装位置)原则”。

(1)加工位置原则是指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的装夹位置。

主视图方位与零件主要加工工序中的加工位置相一致,便于看图、加工和检测尺寸。

因此,对于主要是在车床上完成机械加工的轴套类、轮盘类等零件,一般要按加工位置即将其轴线水放置来安放主视图。

如图10—25b所示的轴作为主视图,其安放方位是符合图10—25a所示在车床上的加工位置的。

零件图尺寸标注

零件图尺寸标注

在车床上进行
常用表达方法及常选尺寸基准
高度方向尺寸基准 宽度方向尺寸基准 长度方向主 要尺寸基准
技 术 要 求
1.调质220-250HB; 2.未注圆角R1。
主 制图 审核

比例 数量
材料 图号 (校名)
2.盘盖类
基本形状 主要加工方法
扁平的盘状结构(多数属于回转体) 车床或需多道工序加工
常用表达方法及常选尺寸基准
3)标注尺寸要考虑设计要求
1)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标注尺寸要考虑加工、测量、装配的要求
3)标注尺寸要考虑设计要求
4. 典型零件的分析
从零件结构特征分析,可以将零件分为4类:轴套 类、盘盖类、叉架类、箱体类下面我们逐类讨论。
1.轴套类
基本形状 主要加工方法
同轴回转体(轴向尺寸远大于径向尺寸)
3.叉架类
基本形状
一个或多个圆筒加上板状体支撑或连接形成
主要加工方法 铸造或需多箱体类
基本形状
内空呈箱状,结构较复杂。箱壁常有支撑运动 件的孔、凸台等结构。 多数是铸造成型或需多道工序加工
主要加工方法
常用表达方法及常选尺寸基准
第三节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中: 图形确定零件结构形状、尺寸确定零件大小
零件图尺寸标注的要求: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1. 零件图尺寸标注怎样做到合理 2. 零件图尺寸标注举例 3. 零件图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4. 典型零件的分析
1. 零件图尺寸标注怎样做到合理
1)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标注尺寸要考虑加工、测量、装配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讲8-4 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分析
教学目标:1、掌握零件图的制图选择原则;
2、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方法;
教学重点:视图选择原则和尺寸标注方法
教学难点:尺寸标注
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讨论,课堂讲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零件的种类很多,结构形状也千差万别。

通常根据结构和用途相似的特点及加工制造方面的特点,将一般零件分为轴套、轮盘、叉架、箱体等四类典型零件。

1、套类零件(参阅图8-27)
(1)用途
轴套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轴和套。

轴主要用来支承传动零件(如带轮、齿轮等)和传递动力。

套一般是装在轴上或机体孔中,用于定位、支承、导向或保护传动零件。

2、结构特点
轴套类零件结构形状通常比较简单,一般由大小不同的同轴回转体(如圆柱、圆锥)组成,具有轴向尺寸大于径向尺寸的特点。

轴有直轴和曲轴,光轴和阶梯轴,实心轴和空心轴之分。

阶梯轴上直径不等所形成的台阶称为轴肩,可供安装在轴上的零件轴向定位用。

轴类零件上常有倒角、倒圆、退刀槽、砂轮越程槽、键槽、花键、螺纹、销孔、中心孔等结构。

这此结构都是由设计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所决定的,多数已标准化。

2、视图选择
a)(1)主视图
1) 轴套类零件主要在车床上加工位置将轴线水平安放来画主视图。

这样既符合投射方向的“大信息量(或特征性)原则”,也基本符合其工作位置(或安装位置)原则。

通常将轴的大头朝左,小头朝右;轴上键槽、孔可一并朝上,表示其形状和位置明显。

2) 形状简单且较长的零件可采用折断法;实心轴上个别部分的内部结构形状,可用局部剖视兼顾表达。

空心套可用剖视图(全剖、半剖或局部剖)表达。

轴端中心孔不作剖视,用规定标准代号表示。

b)(2)其它视图
1)轴套类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是同轴回转体,在主视图上注出相应的直径符号“Ø”,即可表示清楚形体特征,故一般不必再先其他基本视图(结构复杂的轴例外)。

2)基本视图沿未表达完整清楚的局部结构形状(如键槽、退刀槽、孔等),可另用断面图、局部视图和局部放大图等补充表达,这样,既清晰又便于标注尺寸。

(二)轮盘类零件(参阅图8-28)
1.用途
轮盘类零件包括各种用途的轮和盘盖零件,其毛坯多为铸件或锻件。

轮一般用键、销与轴连接,用以传递扭矩。

盘盖可起支承、定位和密封等作用。

2.结构特点
轮类零件常见有手轮、带轮、链轮、齿轮、蜗轮、飞轮等,盘盖类零件有圆、方各种形状的法兰盘、端盖等。

轮盘类主体部分多系回转体,一般径向尺寸大于轴向尺寸。

其上常有均布的孔、肋、槽和子耳板、齿等结构,透盖上常有密封槽。

轮一般由轮毂、轮辐和轮缘三部分组成,较小的轮也可制成实体(辐板)式。

3.视图选择
(1)主视图
1)轮盘类零件的主要回转面和端面都在车床上加工,故其主视图的选择与轴套类零件
相同,即也按加工位置将其轴线水平安放画主视图。

对有些不以车削加工为主的某些盘盖类零件,也可按工作位置安放视图。

其主视投射方向的形状特征性原则应首先满足。

2)通常选投影非圆的视图作主视图。

其主要视图通常侧重反映内部形状,故多用各种剖视。

(2)其他视图
1)轮盘类零件一般需两个基本视图。

当基本视图图形对称时,可只画一半或略大于一半;有时也可用局部视图表达。

2)基本视图未能表达的其他结构形状,可用断面图或局部视图表达。

如有较小结构,可用局部放大图表达。

(三)架类零件(参阅图8-29)
1、用途
叉架类零件包括各处用途的叉杆和支架零件。

叉杆零件多为运动件,通常起传动、连接、调节或制动作用。

支架零件通常起支承、连接等作用。

其毛坯多为铸件或铸件。

2、结构特点
此类零件有形状不规则,外形比较复杂。

叉杆零件常有弯曲或倾斜结构,其上常有肋板、轴孔、耳板、底板等结构,局部结构常有油槽、油孔、螺孔、沉孔等。

3、视图选择
(1)主视图
一般1)叉架类零件加工部位较少,加工时各工序位置不同,较难区别主次工序,故是在符
合主视投射方向的特征原则的前提下,按工作(安装)位置安放主视图。

当工作位置是倾斜的或不固定时,可将其下方画主视图。

2)主视图常采用剖视图(形状不规则时用局部剖视为多)表达主体外形和局部内形。

其上的肋剖切时应采用规定画法。

表面过度线较多,应仔细分析,正确表示。

(2)其他视图
1)叉架类零件结构形状(尤为外形)较复杂,通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多用局部剖视兼顾内外形状来表达。

2)叉杆零件的倾斜结构常用向视图、旋转视图、局部视图、斜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

此类零件应适当分散地表达其结构形状。

(四)箱体类零件(参阅图8-30)
1、用途
箱体类零件一般是机器的主体,起承托、容纳、定位、密封和保护等作用。

其材料多为铸件。

2、结构特点
箱体类零件的结构形状复杂,尤其是内腔。

此类零件多有带安装孔的底板,上面常有凹坑或凸台结构。

支承孔处常设有加厚凸台或加强肋。

表面过度线较多。

3、视图选择
(1)主视图
1)箱体类零件加工部位多,加工工序也较多(如需车、刨、铣、钻、镗、磨等),各工序加工位置不同,较难区分主次工序,因此这类零件的主视图在其投射方向应在符合形状特征性原则的前提下,都按工作位置安放。

2)主视图常采用各种剖视图表达主要结构。

(2)其他视图
1)箱体类零件内外结构形状都很复杂,常需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以适当的剖视表达主体内部的结构。

2)基本视图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可用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

对加工表面的截
交线、相贯线和非加工表面的过度线应认真分析,正确图示。

二、零件尺寸标注的步骤及举例
[例8-1] 参照齿轮泵的轴测装配图(图8-1)和它的主动齿轮轴零件图(图8-2)或图8-37,试分析该零件尺寸的标注步骤。

如图8-45,其尺寸标步骤如下:
(1)分析零件
按照题给的几个相关图,分析该主动齿轮轴的结构形状和作用,弄清它与其他他零件之间的联系及其加工方法。

(2)选择基准
如图8-45a, 图中处设计基准,B和为工艺基准。

(3)标注功能尺寸
如图8-45b,,将认定的功能尺寸优先注出
(4)标注其余尺寸
如图8-45c,将其余的非功能尺寸注全。

[例8-2] 参照齿轮泵的轴测装配图(图8-1)和泵体表达方案(图8-26),试分析泵体零件尺寸的标注步骤。

如图8-46,其尺寸标注步骤如下:
(1)分析零件
泵体是容纳传动零件(主、从动齿轮轴等)的箱体零件,泵体在主动齿轮轴的伸出端有填料盒,用压盖紧;另一端有泵盖等零件。

泵体结构由内部空腔(啮合腔)、进出油口、支承及填表料盒、底板等腰三角形组成。

并没有按结构在求、设计在求和制造工艺在求合理标注尺寸。

(2)选择基准
如图8-46所示,长度方向的主在基准是泵体对称平面(基本对称),辅助基准是进、出油口处凸台端面;宽度方向的主在基准是泵体的前端面(与泵盖的结合面,辅助基准是后部填料盒端面;高度方向的主在基准是泵体的前端面(与泵盖的结合面),辅助基准是后部填表料盒端面;高度方向的主在基准是泵体底平面,辅基准是啮合腔两轴孔的轴线。

(3)标注功能尺寸
泵体的功能尺寸如图中已注出尺寸数值的尺寸,应从设计基准(主在基准)出发直接注出。

(4)标注其余(非功能)尺寸
按工艺要求标注其余尺寸(如图中末注出尺寸数什的尺寸)。

其中非加工尺寸按形体分析法标注。

注意同一方向的主在基准与辅助基准之间联系尺寸应直接注出。

(5)检查调整
检查调整, 补遗删多, 完成尺寸标注。

作业:P125 8-3 P126 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