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几种有神经症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产蛋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断与防治

通过免疫调节剂或免疫增强剂,激发病鸡的免疫反应,提高其对病毒的抵抗力。
免疫疗法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新型治疗策略,如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定位并修复病毒感染的基因,达到治疗目的。
基因疗法
一旦发现疑似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病鸡,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确保病例得到及时处置。
病例发现与报告
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饲养场所进行封锁,防止病毒扩散。
目前对于产蛋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断方法尚不够灵敏和特异,可能导致漏诊或误诊。
诊断困难
针对该疾病的疫苗研发进展缓慢,现有疫苗保护效果不佳,急需改进和创新。
疫苗研发
在养殖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疾病的传播,对养殖管理技术和人员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养殖管理挑战
投入更多资源研发准确、快速的诊断方法,如基因诊断、免疫学诊断等,以提高疾病诊断效率。
神经组织损伤:病毒在神经组织中复制并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病鸡出现共济失调、震颤、瘫痪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
产蛋下降:受感染的产蛋鸡产蛋量明显减少,蛋的质量也下降。
病变特征脑部病变:病鸡脑组织充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脊髓病变:脊髓灰质和白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脊髓完全横断。以上内容提供了对产蛋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全面概述,包括其定义、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与发病机制以及症状与病变特征。这些信息有助于养殖户和兽医更好地了解和识别该病,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04
CHAPTER
治疗方法与应对措施
针对病鸡出现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降温、止痛、消炎等。
对症治疗
通过输液、补充营养等方式,增强病鸡的免疫力,提高其抵抗力。
有神经症状的疾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毒的扩散,如加强饲养管理 、消毒等。
监测与净化
对鸡群进行长期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逐步净化鸡群。
04
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提高鸡群免疫力,预防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发生 。
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鸡场生物安全管理,定期消毒鸡舍、饲料和水源,减少病毒传 播的风险。
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脑脊髓液、 脾脏、血液和粪中,具有很强的传染 性。
疾病的症状
感染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鸡会出 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羽毛蓬
乱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会出现共 济失调、瘫痪、震颤等神经症状
。
部分病鸡会出现头颈扭曲、转圈 等行为,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疾病的传播方式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主要通过接 触感染,病毒经消化道或呼吸 道进入鸡体内。
易感动物
鸡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不同品种、年龄的鸡均 易感。
病理过程
潜伏期
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2周 。
病程
病程通常为1-2周,但也可 能长达数月。
病变发展
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 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液化溶解,并出现炎症细 胞浸润和脑膜出血。
病变特征
脑膜与脑实质小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及血栓形成,血管周围套式细胞浸润;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加强病原学研究
疫苗研发
深入研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变异规律, 了解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为新药研 发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病毒变异的特点,研发新型疫苗,提 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免疫持久性。
免疫机制研究
综合防控措施研究
深入探讨鸡的免疫应答机制,了解免疫逃 避机制和免疫抑制因素,为免疫策略的制 定提供依据。
鸡病快速诊断指南

鸡病快速诊断指南(一)鸡病的诊断方向鸡病的诊断方向主要症状与病变可能有关的疾病出现神经症状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维生素E和硒缺乏症、大肠杆菌病(脑炎型)、肉毒中毒、食盐中毒、叶酸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鸡冠和面部肿胀鸡霍乱、禽流感、鸡痘、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鸡衣原体病、鸡败血霉形体病、肿头综合症皮肤出血、坏死等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马立克氏病、鸡痘、维生素PP 缺乏症、维生素H缺乏症、泛酸缺乏症、锌缺乏症呼吸困难鸡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鸡败血霉形体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出现肝炎及肝脏病变鸡霍乱、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大肠杆菌病、鸡结核病、鸡弯曲菌肝炎、组织滴虫病、包涵体肝炎、鸡淋巴白血病、马立克氏病、鸡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鸡败血霉形体病、鸡曲霉菌病肺脏及气囊病变鸡白痢、鸡败血霉形体病、鸡大肠杆菌病、鸡结核病、鸡曲霉菌病肾脏出现肿胀和花斑病变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痛风、鸡病毒性肾炎产畸形蛋、软皮蛋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1976)、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鸡蛔虫病、鸡绦虫病、笼养蛋鸡疲劳症、维生素D缺乏症、锰缺乏症引起关节肿胀、腿骨发育异常等运动障碍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滑液囊霉形体病、病毒性关节炎、关节痛风、胆碱缺乏症、叶酸缺乏症、锰缺乏症、维生素PP缺乏症、锌缺乏症肠炎、下痢鸡新城疫、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禽轮状病毒感染、鸡结核病、大肠杆菌病、坏死性肠炎、鸡组织滴虫病、鸡球虫病、鸡白细胞原虫病、鸡白痢、鸡伤寒、溃疡性肠炎、链球菌病、绿脓杆菌病(二)鸡病快速诊断指南1、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病名相似点区别点鸡新城疫(肺脑型)四肢进行性麻痹,共济失调;因肌肉痉挛和震颤,常引起转圈运动。
有呼吸道症状,剖检见十二指肠降支、卵黄蒂后3-4厘米、回肠前1-3厘米处淋巴滤泡肿胀、出血、溃疡;腺胃乳头顶端出血或溃疡;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鸡呈神经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

血
丙 沙 星 、 氟 沙 星 饮 水 投 药 : 原 体 感 氧 支
染 时可 用 氧 氟 沙 星 、 泰乐 菌 素 、红 霉
素 、 原 净 等 药 。 其 中氧 氟 沙 星 高 效 、 支
细 菌性感 染时 可用恩诺 沙 星 、 环
1 . 传 染性 脑 脊髓 炎 4 本 病 一 年 四季 都 可 能 发 生 .尤 其
任 何 季 节 、任 何 日龄 鸡 都 可感 染 该 病 , 导 致较 高 的 发 病 率 和 死 亡 率 。 并
是 育 雏 的高 峰 月 份 . 见 于 3 龄 以 内 多 月
2 3 做 好 疫 苗 的 预 防 接 种 .
更 多 技 术 资 和 产 品 资 讯 敬 请 登 陆www—c msc r ss . n o
注 意 的 是 , 好 养 鸡 生 产 , 防疾 病 发 搞 预
生 的 关 键 是 要 始 终 如 一 地 坚 持 贯 彻
鸡呈神经症状疾病的鉴别诊断
文章 编 号 :0 8 0 1(0 11- 0 9 0 10 — 4 42 1)0 05 — 2
位 可分 为神 经 型 、 内脏 型 、 型 和 皮 肤 眼 型 四种 神 经 型 鸡 马立 克 氏病 外周 神
经 麻 痹 或 不 全 麻 痹 坐骨 神经 麻痹 的 鸡 表 现 为 一 只腿 向前 .一 只腿 向后 姿
1 病 毒 病 11 新城 疫 .
还 表 现 嗉囊 麻 痹 或 扩 张 .有 的 发 生 喘
息。
V ,以增 加 粘 膜 细 胞 的 屏 障 功 能 和 促 D,
雏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诊治

定期清洁鸡舍,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 件,确保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
合理控制鸡群密度,避免过于拥挤,减少 疾病传播的机会。
严格执行消毒Leabharlann 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定期对鸡舍、饮水、饲料等设施进行消毒 ,消灭病原体。
在必要时可适当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 继发感染。
治疗措施
及时隔离
发现雏鸡出现传染性脑脊髓炎症状时, 应立即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播。
02
病原学
病原体的类型与特点
病毒
雏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属于肠道病毒科。
特点
该病毒具有高变异性,容易产生抗药性,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病原体的传播方式
垂直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使雏鸡在出生前就已经感染。
水平传播
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在雏鸡之间进行水平传播。
防治措施
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疫苗接种、 生物安全措施等来预防和控制。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疫苗研发 进一步研发高效、安全的疫苗, 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免疫持久 性。
疾病监测与风险评估 加强对雏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监 测和风险评估,及时预警和控制 疾病的传播。
分子生物学研究 深入探究雏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 分子生物学机制,为研发新的防 治策略提供理论支持。
病原体的变异与进化
要点一
变异
雏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的病原体容易发生变异,产生新 的病毒株。
要点二
进化
病毒的进化速度较快,新的病毒株可能具有更强的致 病力和传播能力。
03
临床症状与诊断
临床症状表现
雏鸡精神萎靡、嗜睡、食欲不振等; 头颈震颤、眼球震颤等神经症状;
常见鸡病的症状及防治

鸡的常见病治疗如下1、鸡新城疫(ND)鸡新城疫俗称为亚洲鸡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家禽中以鸡最敏感。
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的病鸡、死鸡。
该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眼结膜、泄殖腔和损伤的皮肤进入体内。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和任何品种的鸡。
主要症状和病变:鸡群突然发病,死亡率高,发病鸡精神萎顿,减食或停食,口鼻中蓄积多量粘液,呼吸困难,常发出咕噜声,排黄绿色或白色稀便。
产蛋母鸡产蛋急剧下降或产软壳蛋。
病程较长的亚急性或慢性病鸡常出现神经症状,腿、翅膀麻痹或头颈歪斜,动作失调。
剖检可见腺胃粘膜乳头有出血点、出血斑或溃疡,小肠粘膜集结腺肿大、出血,胸腺、小胸肌、直肠、盲肠、扁桃体出血等。
防治:①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②切实搞好预防接种;③发生本病后须立即封锁、隔离发病鸡群,并彻底消毒;④病死鸡的尸体及粪便、垫草等应进行焚烧、深埋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的传染病,具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带毒的中间媒介而扩散,入侵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为突然发病和死亡,病鸡精神萎顿,无食欲,排软便或白色水样便,翅膀下垂,呆痴,病重的鸡因严重衰竭而死亡,部分病鸡经数日后康复,但发育增重缓慢。
剖检可见法氏囊肿大,色泽变为黄白色或灰白色,粘膜出血,严重时呈“紫葡萄”状。
有时大腿及胸部肌肉有点状出血。
肾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堵塞。
防治:①搞好疫苗免疫;②对发病初期鸡群迅速注射高免蛋黄液;③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防疫措施;④控制继发感染。
.3、马立克氏病(MD)马立克氏病为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鸡,其易感性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病鸡和带毒鸡为主要传染来源,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病鸡羽毛而传播。
主要症状和病变:①神经型:腿麻痹,呈“劈叉”姿势,翅膀下垂,虹膜混浊,消瘦,可见坐骨神经或翅神经肿大,横纹消失。
②肿瘤型:皮肤形成结节或内脏器官如肝、肾、心脏等处有肿瘤,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突然死亡。
鸡神经症状疾病的诊治

鸡神经症状疾病的诊治鸡出现振颤、瘫痪、扭颈等神经症状的原因较多,大致可归为三类:病毒侵害、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
此外,也可见某些中毒病及钙磷代谢障碍、机械性损伤等。
一、病毒侵害此类疾病一般无特效治疗药物,处理上常采用淘汰或扑杀,应在平时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
搞好综合防控。
1、鸡新城疫多发生在疫病后期及强毒感染早期。
病鸡表现为扭头、震颤、转圈、角弓反张等。
区别症状:伴有呼吸症状,如张口呼吸、摇头频咽,剖检可见腺胃乳头出血或溃疡,十二指肠降支、卵黄蒂后起3~4厘米、回肠前1~3厘米处淋巴滤泡胀、出血、溃疡。
2、马立克氏病神经型马立克氏病以麻痹症状为主要特征,病毒侵害神经系统,神经组织上形成肿瘤。
患鸡出现头、颈、翅下垂、跛行,重者瘫痪,呈“劈叉”姿势。
区别症状:特征性“劈叉”姿势;剖检见腰椎神经从、臂神经从、坐骨神经肿大变粗。
二、细菌感染大肠杆菌病。
病鸡呈垂头,昏睡状,有的鸡有歪头、斜颈、共济失调、抽搐症状。
区别症状:脑膜充血、出血、小脑脑膜及实质有许多针尖大出血点;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治疗方法:氟哌酸0.6克/公斤饲料,连喂4~5天;或环丙沙星,每公斤水加入0.2-0.5克,连饮4~5天。
三、维生素缺乏1、维生素B缺乏症表现多发性神经炎,消化不良。
病鸡起初趾的屈肌发生麻痹,进而腿、翅、颈的伸肌发生痉挛,头向背后极度弯曲。
瘫痪,倒地不起。
区别症状:呈特征性“观星”症状,剖检可见皮肤水肿,生殖器官萎缩,肾上腺肥大,胃、肠道萎缩。
右心扩张、松弛;雏鸡多为突然发生,成年鸡发病缓慢。
治疗方法:饲料中加硫胺素20毫克/公斤,连用1~2周;重症肌注维生素B,雏鸡2毫克,成年鸡5毫克,每日用2次,连用数日。
2、维生素B缺乏症患鸡足根肿胀,趾爪向内卷缩,两腿麻痹。
以飞节着地,常展翅以平衡。
病至后期,两腿伸开铺地而坐,不能走动,往往吃不到食物而饿死。
区别症状:卷爪麻痹症,成年鸡产蛋量下降明显。
剖检可见坐骨、肱骨神经鞘显著肥大,其中坐骨神经变粗为维生素B缺乏症典型症状。
鸡脑部疾病鉴别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方法。 2、新城疫 由新城疫病毒侵害脑组织引起的。
主要症状为歪脖、麻腿、角弓反张、转圈等。
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有非 化脓性脑炎变化。此外,作为鉴别诊断的特点, 鸡患新城疫后常表现气管环状出血,十二指肠枣 核样出血,盲肠扁桃体、直肠出血。亦可用 hI 试验帮助诊断。
病雏具有头颈震颤等典型症状,死亡率 10%~30%,产蛋鸡仅表现一过性产蛋下降,带 毒蛋孵出的雏鸡出现典型症状。 本病肉眼上见不到特征性病变,病理组织学 变化有诊断意义,主要是脑干,特别是延脑神经
细胞发生中央染色质溶解,具有非化脓性脑炎变 化,形成细胞浸润的血管套,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在某些内脏器官,如心肌、腺胃、肌胃可见淋巴 滤泡增生。可通过发病日龄、典型的头颈震颤等 神经症状作出初步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 诊断,必要时可通过分离病毒确诊。种鸡群免疫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3、代谢性脑病——Se-Ve缺乏引起的脑 软化症 Se-Ve缺乏性脑病主要侵害 2-4 周龄 鸡。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两腿痉挛、头向后方 或向下顿或边拍翅边向后倒或前冲,最后痉挛而 死。
剖检可见大小脑、延脑水肿、出血,脑实质 肿胀并软化,呈淡黄色,严重者呈绿色。剖检除 脑部变化外,常见胰脏坏死,皮下黄色胶冻样水 肿,胸肌白色条纹状坏死。
某些影响,你的衣着不但会影响人对你的认识,某些时候
如果及时停喂霉变饲料和化学药物,并给予 大量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病情会很快减轻。
2fc0f2c7b 全讯网/
剖检变化、临诊症状与大肠杆菌性脑炎相 似。镜检可检出 G-杆菌。用 S.S 培养基培养,
长出白色小菌落,生化试验鉴定,属鸡白痢沙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几种有神经症状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刘振伟
(江苏铜山县禽病门诊部)
鸡出现神经症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病毒侵害引起,有细菌感染引起,有维生素缺乏引起,也有钙磷代谢障碍及药物中毒等原因所致。
一、病毒侵害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1、马立克氏病
典型神经症状表现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肿瘤引起的头颈歪斜,臂神经丛肿瘤引起的单侧或双侧翅翼下垂及坐骨神经肿瘤引起的单腿或双腿麻痹,侧卧或一前一后状。
2、新城疫
神经症状常发生在新城疫病后期及强毒感染早期,病鸡表现为转头、震颤、陈发性角弓反张等,剖检结果不仅有典型新城疫的内脏病变,还表现为小脑水肿,一部分鸡脑充血,少部分鸡小脑萎缩。
3、鸡脑脊髓炎
引起母雏鸡瘫痪。
除流行病学调查有大批鸡同时发病,追溯母鸡有产蛋下降病史可基本判断此疾病外,剖检病鸡无任何实质性意义。
二、细菌感染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主要包括大肠杆菌感染和沙门氏菌感染等,此类细菌侵害脑部后,引起脑炎症状,其典型症状多呈偏瘫状,根据笔者对大量门诊此类病例的分析,总结出除极少量成年母鸡有瘫痪症状外,95%以上的病例发生于25-22日龄雏鸡,且在蛋雏公鸡要占总病例量90%以上。
剖检变化突出的病变是严重的小脑水肿,点状或弥漫性脑髓质血管出血。
无其他临床症状。
三、维生素缺乏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1、VB1缺乏
引起的头颈旋转,俗称观星状。
2、VB2缺乏
引起的肢爪软痹俗称搂腿。
3、VE缺乏
引起的雏鸡脑软化症,表现为头颈震颤。
这些疾病主要发生在养鸡业初步开发的地区,且以雏鸡发病为主要特点。
剖检变化上VB1、VB2缺乏常见臂神经丛轻度水肿及腿部皮肤粗糙,VE缺乏在脑剖检时可见脑髓的化脓性变化。
很少情况下有小脑出血发生。
四、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严格地说应表述为软骨病,它以龙骨变形,肋骨无力扩张,双腿质脆易折为特点,发病鸡行走无力呼吸困难,握之无挣扎感,即常见于雏鸡,在笼养的各种鸡群中也易于发生。
造成钙磷代谢障碍的原因除钙磷比例不协调外,其他如维生素A和D3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病理剖检最常见的病变是肋骨椎增生及肋骨与软骨结合部严重畸形。
五、药物中毒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1、痢特灵中毒
痢特灵中毒为蓄积中毒,鸡死亡之前无采食、粪便等异常症状,仅仅在濒临死亡的短暂时间里有狂叫、狂奔、惊厥症状,最后迅疾死去。
剖检能见到肝淤血,肾肿,输尿管沉积大量黄色痢特灵代谢物。
2、马杜拉霉素中毒
马杜拉霉素为新型聚醚类离子型抗球虫药,用量要求极严,中毒是因药物干扰体内各组织水盐代谢引起。
其表现的神经症状主要是迅速持久的瘫痪并排绿色稀便,病史常达10天或半月左右。
剖检内脏可见肠粘膜有少量斑点状出血,肝淤血,双腿骨骼肌与骨骼连续处呈现出弥漫状或小点状出血。
由此笔者认为是肌束炎症导致了神经传导障碍引起的瘫痪。
有神经症状病鸡群的处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病毒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如马立克氏病、脑脊髓炎病要坚决淘汰病鸡。
对所引进的新鸡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并应注意疫苗的选择、免疫次数、时间、方法等。
脑脊髓炎免疫主要从父母代鸡入手,要求提前免疫,强化免疫,可用冻干苗也可用油佐剂苗,并要注意避免疫苗毒对鸡场环境的污染。
免疫时间要求在开始孵化使用种蛋前50-60天进行。
新城疫引起的神经症状,在确定鸡群病情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考虑淘汰隔离零星病鸡,如鸡群神经症状鸡仍继续发展增多,则要进行新城疫弱毒苗饮水或油佐剂苗注射,具有较好效果,并可同时配合抗菌素和免疫增效剂饮水。
2、细菌和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神经症状疾病
要求采取抗菌消炎补多维的方法进行。
笔者最常用的方法是阿莫仙和环丙沙星混合饮水,同时配合亚硒VE拌料,使用剂量是阿莫仙(或阿莫西林)每瓶配水50斤,亚硒VE每袋配料300-500斤,对维生素B1、B2缺乏症鸡群另外增加维生素B1、B2在饲料中的用量。
3、钙磷代谢障碍造成神经症状的疾病(软骨病)
要强调在饲料中使用高含量的多维素和优质骨粉,对使用浓缩料或预混料出现同样问题的鸡群也要及时补充VA、VD3或骨粉,尽可能减少鸡群不应有的损失。
4、中毒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
要充分进行调查分析,在对整个鸡群作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剖检变化和鸡群发病规律作出正确的诊断。
要求立即停用引起中毒或怀疑引起中毒的药物,并于饮水中添加电解质或葡萄糖,必要时配合轻泻药物如人工盐、硫酸钠等。
总之,鸡神经症状疾病的出现,虽然有时是个别或少量发生,但它对广大养鸡户的影响却很大,处理不当还会造成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