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说明书

合集下载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艺设计说明书铸造⼯艺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机械⼯艺课程设计设计题⽬:底座铸造⼯艺设计班级:机⾃1103设计⼈:学号:指导教师:张锁梅、贾志新前⾔学⽣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机械制造⼯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上⼯作岗位进⾏⼀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它要求学⽣全⾯地综合运⽤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零件加⼯⼯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的是:(1)培养学⽣综合运⽤机械制造⼯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实习、⽣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艺规程的能⼒。

(2)培养学⽣能根据被加⼯零件的技术要求,运⽤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步提⾼结构设计能⼒。

(3)培养学⽣熟悉并运⽤有关⼿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

(4)进⼀步培养学⽣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独⽴思考和独⽴⼯作的能⼒,为毕业后⾛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录⼀、⼯艺审核 (1)1.数量与材料 (1)2.图样 (1)3.零件的结构性 (1)⼆、成形⼯艺设计 (1)1.确定⼯艺⽅案 (1)(1)浇注位置的选择 (2)(2)分型⾯的选择 (2)2.确定铸造⼯艺参数 (4)(1)机械加⼯余量和铸出孔 (4)(2)浇注位置的选择 (5)(3)拔模斜度 (5)(4)铸造收缩率 (6)3.砂芯设计 (6)4.浇注系统的设计 (6)5. 冷铁的设置 (6)三、⼼得体会 (7)⼀、⼯艺审核1、数量与材料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较简单,但是形状不是很规则,⼯作条件⼀般以承受压⼒为主,故要求该零件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该底座零件为单件⼩批量⽣产,另外材料选⽤灰铸铁HT200,流动性较好,适于铸造。

2、图样该零件图给出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3个视图。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一、引言铸造工艺设计是针对特定铸件的生产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确保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该过程的要点。

二、铸造工艺设计的目标铸造工艺设计的目标是实现高质量的铸件生产。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适宜的材料:根据铸件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2. 设计合理的结构:在铸造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铸件的结构特点,合理设计铸件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在铸造过程中易于铸造和冷却。

3. 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通过合理选择浇注温度、保温时间、浇注速度等工艺参数,以确保铸件的成形质量。

4. 确保铸件的表面质量:通过采用适当的除砂、除气和清洁工艺,确保铸件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三、铸造工艺设计的步骤铸造工艺设计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铸件设计分析:在铸造工艺设计之前,需要对铸件的结构和形状进行分析。

通过对铸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模具结构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等,确定铸造工艺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2. 模具设计: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模具设计。

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分型面设计、模腔和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3. 工艺参数确定:根据铸件的特点和模具设计,确定适宜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保证铸件成形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4. 检验和调整:在铸造工艺设计结束后,需要进行试验验证和工艺调整。

通过对铸件进行质量检验,查找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最终生产的铸件质量达到要求。

四、铸造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在铸造工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特性:铸造工艺设计需要充分了解所选材料的特性和性能,确保其适用于特定的铸件要求。

同时,需要根据材料的熔化温度和流动性,合理选择浇注温度和浇注系统。

2.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需要兼顾铸件的结构特点和生产效率。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工艺分析 (1)1、审阅零件图 (1)2、零件的技术要求 (1)3、零件的技术要求 (1)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1)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1)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1、铸造方法的选择 (1)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2)3、浇注位置的确定 (2)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2)5、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2)三、砂芯设计 (2)1、水平砂芯设计 (3)2、凹槽处采用自带型芯 (3)四、工艺参数的确定 (3)1. 加工余量 (3)2.起模斜度 (4)3. 铸造圆角 (4)4. 铸造收缩率 (4)5. 最小铸出孔 (4)6、机械加工余量的选取 (4)五、浇注系统设计 (4)六、冒口及冷铁设计 (5)七、铸造工艺图和铸件图 (6)八、小结 (7)九、参考文献 (8)一、工艺分析1、审阅零件图查看零件图的具体尺寸与图纸绘制是否正确。

零件名称: 套筒座工艺方法:铸造零件材料:HT250零件重量:3.1955kg毛坯重量:4.3303kg生产批量: 100件/年,为小批量生产2、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在铸造方面的技术要求:未铸造圆角半径:R=2~3 mm;时效处理。

3、选材的合理性套筒座选用的材料是HT250,为灰铸铁。

灰铸铁铸件的壁厚不应太薄,边角处应适当加厚,防止出现白口组织使该处既硬又难于加工。

此零件用于支承,只要求能够承受抗压即可,选择材料HT250可以满足要求。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由于零件属中型零件小批量生产,形状比较简单、壁厚比较均匀,且该材料为灰铸铁,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采用砂型铸造具有生产周期短,灵活性大、成本低的优点。

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铸件轮廓尺寸为162x134x133mm,查表得砂型铸造的最小壁厚为6mm,套筒座的壁厚符合其要求。

在套筒座中最小壁厚为6mm,最大铸造壁厚为15mm。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1、铸造方法的选择由于套筒座的年产量为100件,属小批量生产,且零件结构简单,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由于铸件的高度为133mm,浇注位置上没有较大的壁厚、材料为HT250不需要冷铁。

铸造工艺手册

铸造工艺手册

铸造工艺手册【最新版】目录一、铸造工艺手册概述二、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三、铸造工艺的种类及特点四、铸造工艺的流程与操作五、铸造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六、铸造工艺的发展趋势正文一、铸造工艺手册概述铸造工艺手册是一本详细介绍铸造工艺的工具书,涵盖了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种类、操作流程以及优缺点等内容,旨在为广大从事铸造行业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铸造工艺的基本原理铸造工艺是一种通过熔化金属,将其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使其凝固成所需形状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金属在高温下的流动性,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中,待其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

三、铸造工艺的种类及特点铸造工艺主要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铸、熔模铸造等,各种铸造工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1.砂型铸造:砂型铸造是利用砂型模具进行铸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2.金属型铸造:金属型铸造是利用金属模具进行铸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铸件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但成本较高。

3.压铸:压铸是利用高压将熔融金属注入模具的一种铸造方法,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铸件强度高,但适用范围有限。

4.熔模铸造:熔模铸造是利用熔融金属在模具中凝固成形的一种铸造方法,其优点是铸件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但成本较高。

四、铸造工艺的流程与操作铸造工艺的流程一般包括模具制作、金属熔化、浇注、凝固、脱模、清理等环节。

操作时需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以保证铸件的质量。

五、铸造工艺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铸造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零件。

缺点是铸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较低,且容易出现气孔、砂眼等缺陷。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建筑等行业。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2012.9.19至2012.10.15目录一、铸造工艺分析 (1)二、砂芯设计 (3)三、冒口设计 (5)四、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7)五、沙箱铸件数量的确定 (10)六、参考数目、资料 (11)一、铸造工艺分析1.确定铸型种类和造型、制芯方法此铸件是铸钢件,铸件最大三维尺寸270x110x220 mm,为中小型铸件,铸件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加工面,其他非加工面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采用温型普通机器造型,砂芯外形简单,采用热芯盒射芯机制芯。

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方案1:将铸件放置于下箱,分型面选取如图2所示,采用顶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简单,不用翻箱操作;但是浇注时金属液对型腔冲刷力大,难以下芯,不便设置冒口进行补缩。

容易产生夹砂、结疤类缺陷,补缩困难会形成缩孔、缩松结晶等缺陷。

方案2:将铸件放于上箱,分型面选取如图3所示,采用底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相对复杂,下芯方便,可以将冒口设计在顶部,补缩效果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选择方案2较为合理。

上下上下图2 图3图5六棱柱体积计算:S1=652×652√3×12×12=3659mm2,V1=S1×h1=3659×20=73180 mm3圆柱的体积计算:S2=πR2=πX(1402)2=14315mm2,V2= S2×h2=14315X30=429450 mm3V总=S1+S2=73180+429450=502630 mm3六棱柱侧面积S侧1=752X20x6=4500mm2,圆柱侧面积S侧2=πdh2=3.14X140X30=13188mm2S总=S侧+2 S2+ S1- S1+ S侧2=4600+2X14315+13188=46481mm2M C=V总S总=50263046481=11mm=11cm,Mr=1.2Mc=1.32cm②确定体收缩率、冒口形状、尺寸、能补缩的最大铸件体积铸件材料为ZG25,化学成分:Wc%=0.25,W Mn=0.8%,由表6——2得ξ=4.4%,ξv=4.4+0.0585=4.5%,由表3—33查得d=65mm,h=105mm,V R=0.36L,G R=2.5Kg,Vc=0.8L,G c=6.5Kg。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

铸造⼯艺设计说明书铸造⼯艺设计说明书⽬录1. 零件结构分析 (3)1.1. 零件信息 (3)1.2. 技术要求 (3)2. 铸造⼯艺⽅案分析 (5)2.1. 铸造⽅法的确定 (5)2.2. 分型⾯的选择 (5)2.3. 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7)3. 铸造⼯艺参数 (9)3.1. 铸件尺⼨公差 (9)3.2. 铸件重量公差 (9)3.3. 机械加⼯余量 (9)3.4. 铸造收缩率 (9)3.5. 起模斜度 (9)3.6. 最⼩铸出孔及槽 (10)3.7. ⼯艺补正量 (10)3.8. 分型负数 (10)3.9. 反变形量 (10)3.10. 砂芯负数 (11)3.11. ⾮加⼯壁厚的负余量 (11)3.12. 分型负数 (11)4. 砂芯设计 (12)4.1. 砂芯的概念 (12)4.2. 芯头设计 (12)5. 浇注系统设计 (16)5.1. 浇注系统设计原则 (16)5.2. 浇注系统位置确定 (17)5.3. 浇注系统类型确定 (17)5.4. 浇注系统尺⼨计算 (17)6. 冒⼝及冷铁 (22)6.1. 冒⼝补缩原则 (22)6.2. 冒⼝及冷铁位置个数的选择 (22)6.3. 冒⼝种类选择及参数计算 (23)6.4. 铸件成品率 (25)1. 零件结构分析1.1. 零件信息产品名称:⽀架材料:铸钢外形尺⼨:91×42×66cm 3 质量:463Kg g 463000cm 58983cm g 85.7v m 33=≈?=?=ρ⽣产批量:成批⼤量⽣产。

造型⽅法:⼿⼯造型其零件⽰意图如下图1.2. 技术要求铸件重要的⼯作表⾯,在铸造是不允许有⽓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2.铸造⼯艺⽅案分析2.1.铸造⼯艺的确定铸造⼯艺包括:造型⽅法、造芯⽅法、铸造⽅法及铸型种类的选择2.1.1.造型⽅法、造芯⽅法的选择根据⼿⼯造型和机器造型的特点,选择⼿⼯造型2.1.2.铸造⽅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各参数,对照表格中的项⽬⽐较,选择砂型铸造。

铸造工艺说明书.

铸造工艺说明书.

箱体的铸造工艺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

减速器是机动车辆中的重要部件,其箱体的结构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轮毂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箱体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编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设计是对蜗轮蜗杆减速器箱体进行铸造毛坯工艺设计。

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结构特点、生产批量,结合工厂现有设备等进行铸造工艺分析,确定了铸造方法、造型及造芯方法、凝固原则及浇注位置、分型面、砂箱中铸件数量、砂型数量等,完成了砂芯、浇注系统、冒口及冷铁、相关工装设备等设计。

关键字:砂型铸造,工艺分析,工艺设计,箱体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铸造工艺设计.. (4)§1.1 零件概述 (4)§1.1.1 零件信息 (4)§1.1.2 技术要求 (4)§1.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5)§1.2.1 造型、造芯方法及铸型种类的确定 (5)§1.2.2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 (5)§1.2.3 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艺参数的选择 (7)§1.3.1 铸造收缩率 (8)§1.3.2 机械加工余量 (8)§1.3.3 拔模斜度的确定 (8)§1.3.4 铸造圆角的确定 (8)§1.3.5 最小铸出口 (8)§1.4 浇注系统的设计 (8)§1.4.1 浇注系统的概述 (8)§1.4.2 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 (9)§1.4.3 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0)§1.4.4 出气孔的设计 (10)§1.5 砂芯的设计 (11)§1.5.1 砂芯的概述 (11)§1.5.2 砂芯数量的确定 (11)§1.5.3 芯头的设计 (11)§1.5.4 壳芯的制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锻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序言3本设计的意义3本设计的目的3本设计的意义3本设计的技术要求 4本课题的发显现状 4本事域存在的问题 4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5本设计拟解决的重点问题52设计方案5部件的材质剖析6支座工艺设计的内容和要求7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9浇注地点的选择与分型面的选择9浇注地点的选择9分型面确实定11砂箱中铸件数量确实定133设计说明14工艺设计参数确立14最小铸出的孔和槽14铸件的尺寸公差15机械加工余量16锻造缩短率16起模斜度17浇注温度和冷却时间18砂芯设计18芯头的设计19砂芯的定位构造19芯骨设计20砂芯的排气20浇注系统及冒口,冷铁,出气孔的设计20 浇注系统的种类和应用范围20确立内浇道在铸件上的地点、数量、金属引入方向20决定直浇道的地点和高度 21计算内浇道截面积21计算横浇道截面积22计算直浇道截面积23冒口的设计234锻造工艺装备设计24模样的设计24模样资料的采纳24金属模样尺寸确实定25壁厚与增强筋的设计25金属模样的技术要求25金属模样的生产方法25模板的设计25模底板资料的采纳26模底板尺寸确立26模底板与砂箱的定位26芯盒的设计26芯盒的种类和材质26芯盒的构造设计26砂箱的设计26砂箱的材质及尺寸265结论错误!不决义书签。

道谢错误!不决义书签。

参照文件281前言本设计的意义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以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以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质的训练,所以,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据有重要的地位。

本设计的目的锻造工艺课程设计是学完了锻造工艺基础课程后,对锻造工艺过程进一步认识的练习惯的教课环节,是学习深入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的能力培育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达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切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绘制相关图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查型腔尺寸;
5.不使砂箱过高;
6.受力件的分型面的选择不应加工量。
该铸件的分型面的选择如图1-1所示
图1-1铸件的分型面
1.2工艺参数
1.2.1机械加工余量
GB/T6414-1999《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中规定,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适用于整个毛坯铸件,且该值应根据最终机械加工成品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和相应的尺寸范围选取。
1.1.2分型面的确定
铸造分型面是指铸型组元间的接合面。合理地选择分型面,对简化铸造工艺、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铸件质量等都有直接关系。分型面的选择应尽量与浇注位置一致,尽量使两者协调起来,使铸造工艺简便,并易于保证铸件质量。
1.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半型内;
2.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
3.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1铸造工艺设计
1.1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1.1浇注位置的确定
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浇筑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浇注位置是根据铸件的结构特点、尺寸、重量、技术要求、铸造合金特性、铸造方法以及生产车间的条件决定的。
正确的浇注位置应能保证获得健全的铸件,并使造型、制芯和清理方便。
该铸件浇注位置应在铸件边缘,内浇道应在分型面上。
内浇道参数如图1-2所示:
图1-2内浇道
横浇道参数如图1-3所示:
图1-2横浇道
直浇道参数如图1-4所示
图1-3直浇道
2铸造工艺装备
2.1模样
模样的工作尺寸是模样所有尺寸中最重要的尺寸,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摸样的工作尺寸可按式(2-1)计算:
式(2-1)
式中: —模样的工作尺寸(mm);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有10级,称之为A、B、C、D、E、F、G、H、J和K级共10个等级。
查表,可知灰铸铁加工余量等级E~G级,可知,加工余量为3.0mm。
1.2.2铸件线收缩率与模样放大率
铸件线收缩率又称为铸件收缩率或铸造收缩率,是指铸件从线收缩开始温度(从液相中析出枝晶搭成的骨架开始具有固态性质时的温度)冷却到室温时的相对线收缩量,以模样与铸件的长度差除以模样长度的百分比表示:
计算 :
所以:
浇注时间可由表1-1求出:
表1—1最小液面上升速度与铸件壁厚关系
铸件壁厚 /mm
/
>40,水平位置浇注
>40,上箱为大平面
>10~40
>4~10
1.5~4
0.8~1.0
2.0~3.0
1.0~2.0
2.0~3.0
3~10
由此可得出:
流量损耗系数 可由表1-2查出:
表1-2铸铁件的 值
铸型种类
式中 :模样长度;
:铸件长度。
铸件的线收缩率 是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之后的铸件的实际收缩率,它不仅与铸造金属的收缩率和线收缩起始温度有关,而且还与铸件的结构、铸型种类、浇冒口系统结构、砂型和砂芯的退让性等因素有关。
综合考虑:可选灰铸铁线收缩率1.0%。
1.2.3起模斜度
当铸件本身没有足够的结构斜度,应在铸件设计或铸造工艺实际是给出铸件的起模斜度,以保证铸件的起模。起模斜度可采取增加铸件壁厚的方式来形成。在铸件上加起模斜度,原则上不应超出铸件的壁厚公差要求。
最小铸出孔和槽的尺寸,和铸件的生产批量、合金种类、铸件大小、孔处铸件壁厚、孔的长度和直径有关。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该铸件有2个半径为2.75mm的退刀槽不能铸出。
1.3砂芯的设计
砂芯设计的基本原则:
1.尽量减少砂芯的数量;
2.复杂砂芯可分块制造;
3.选择合适的砂芯形状;
4.砂芯烘干支撑面最好是平面;
5.具有挡渣、溢流能力,净化金属液;
6.浇注系统结构应当简单、可靠,减少金属液消耗,便于清理。
1.4.2灰铸铁浇注系统尺寸的确定
浇注面积可由式(1-1)阻流截面法确定:
式(1-1)
式中: —浇注系统最小截面积 ;
—流经 截面的金属液总重量(Kg);
—流量损耗系数;
—浇铸时间(s);
—平均净压力头高度(cm)。
5.砂芯的分盒面应尽量与砂型的分型面一致;
6.便于下芯、合型;
7.沿高度方向的分型砂芯选择砂芯的划分面时,应力求使同层砂芯组合后的上面为平面,以利于测量组装后的砂芯尺寸。
8.被分开的砂芯每段要有良好的定位条件,要尽量避免靠芯撑支承,尤其是压力容器铸件,防止因芯撑融合不好造成铸件渗漏。
该铸件需2个砂芯。
铸型阻力大
铸型阻力中
铸型阻力小
湿型
干型
0.35
0.41
0.42
0.48
0.5
0.6
可取 =0.6
最小剩余压力头
式中: —最小剩余压力头高度(mm);
L—金属液的流程,即铸件最高最远点至直浇道中心线的距离(mm);
—压力角。
可取: =170mm
所以:
因为:
所以:
查表可获得内浇道、横浇道、直浇道标准值。具体数值如图1-2,1-3,1-4所示:
根据零件要求,起模斜度 。
1.2.4最小铸出孔槽
机械零件上往往有很多孔、槽和台阶,一般应尽可能在铸造时铸出。这样既可节约金属、减少机械加工量、降低成本,又可使铸件壁厚比较均匀,减少形成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的倾向。但是当铸件上的孔、槽尺寸太小,而铸件的壁厚又较厚和金属压力较高时,反而会使铸件产生粘砂,造成清理和机械加工困难。有的孔、槽必须采用复杂而难度较大的工艺措施才能铸出,而实现这些措施还不如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制出更为方便和经济。有时由于孔距要求很精确,铸出的孔如有偏心,就很难保证加工精度。因此在确定零件上的孔和槽是否铸出时,必须既考虑到铸出这些孔和槽的可能性,又要考虑到铸出这些孔和槽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1.4浇注系统的设计
1.4.1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1.引导金属液平稳、连续地充型,避免由于湍流过度强烈而造成夹卷空气、产生金属氧化物夹杂和冲刷型芯;
2.充型过程中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可以控制,保证铸件轮廓清晰、完整;
3.在合适的时间内充满型腔,避免形成夹砂、冷隔、皱皮等缺陷;
4.调节中心的温度分布,有利于强化铸件补缩、减少铸造应力、防止铸件出现变形、裂纹等缺陷;
—产品的铸件尺寸(mm);
—零件铸造工艺附加尺寸(mm)。
2.2砂箱
砂箱是铸件生产中必备的工艺装备之一。手工造型所用砂箱一般要求比较简单;半机械化造型对砂箱要求要严格一些;近年来,随着高压、气冲等高效率、高比亚造型设备的普遍应用,对砂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正确的设计和选择合适铸造生产需要的砂箱,对日益发展的铸造产业,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