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油的营养对比表
五种食用油的营养分析

五种食用油的营养分析五种食用油的营养分析五种食用油的营养分析食用油是每餐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吃什么样的油才能使宝宝更聪明、更健康,一直是很多妈妈关心的问题。
花生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亚油酸、亚麻酸、花生油四烯酸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调节人体机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及预防疾病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微量元素锌的含量是食用油中最高的,每百克花生油含锌元素8.48毫克,是菜籽油的16倍,豆油的7倍。
它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而花生油中所含有的脑磷脂、卵磷脂和胆碱也可以有效地改善记忆,对宝宝的智力发育益处多多。
煎炒烹炸,200℃以下的高温皆可。
猪油、鸡油因为猪油、鸡油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不适宜孩子长期或过多食用,偶尔食用即可。
如果要食用这些油,通常采取蒸、煮和炒的方式较好。
猪油、鸡油不宜用于凉拌和炸食。
用它调味的食品要趁热食用,放凉后会有一种油腥气,影响食欲。
橄榄油橄榄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低密度胆固醇,不会伤害到人体的其他有益成分。
橄榄油被认为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
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还可以防止许多慢性疾病,而且由于橄榄油在生产过程中未经过任何化学处理,其天然的营养成分保持得非常完好,很适合宝宝食用。
无论煎炸、爆炒、烧烤、煮炖都可以。
粟米油粟米油又称玉米胚芽油,由玉米胚芽精炼而成。
医学研究表明,它不含胆固醇,而含有62%的亚油酸,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保护血管。
粟米油还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补充体内的必需脂肪酸,孩子可长期食用。
既可用于凉拌,也可用于炒菜和煎炸。
调和油调和油是由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和而成。
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
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
它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且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
食用油哪种最好?看看营养师的推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食用油哪种最好?看看营养师的推荐
导语:豆油、菜油、生油、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调和油,超市里五花八门的食用油常让人挑花了眼,都夸自家的品牌油保健且富含营养,那么究竟哪种食用油最好?
如今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食用油上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选择增多了,但是这些玲琅满目的产品种类,对于平时炒菜做饭到底有什么差异,在选择的时候有没有什么方法呢?
食用油哪种最好?看看营养师的推荐
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用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用油,食用油有什么营养价值。
人体正常生命的维护需要热量的支持,热量的来源主要有三个,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
食用油中的脂肪,就是脂类的一部分。
食用油中的不同脂肪酸构成,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不同的影响。
脂肪酸构成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亚油酸和亚麻酸。
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引起三高疾病,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某种条件下具有降脂降压的作用等等。
我们建议大家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用油,这样更有利于健康。
既然这样,那常见的食用油该如何选择呢?营养师给您一个表格看:常见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比例
可以看出,像橄榄油、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等等都是属于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油品,人们经常吃这类食用油最好!那么不同的油又什么营养价值呢?
11种常用油的营养价值:
1、花生油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植物油与动物油的成分对比

植物油与动物油的成分对比植物油和动物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油脂类食品,它们在烹饪和烘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成分进行对比,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一、脂肪酸含量对比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酸,但它们在脂肪酸组成上有所不同。
植物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例如富含在橄榄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富含在亚麻籽油和芝麻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而动物油则主要富含饱和脂肪酸,例如牛油中的棕榈酸和鼠李糖酸。
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植物油相对而言更为健康。
二、维生素含量对比植物油和动物油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但种类和含量也有所差异。
植物油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动物油中富含维生素E,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保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损害。
一些植物油,如向日葵籽油和大豆油,还富含维生素K,对血液凝结有促进作用。
相比之下,动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D,这两种维生素与动物油中的脂肪一起存在。
三、营养成分对比植物油和动物油的营养成分对比主要体现在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上。
植物油中几乎不含胆固醇,而动物油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
由于胆固醇对人体健康不利,人们通常在饮食中推荐使用植物油。
此外,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患心脏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
总结:植物油和动物油在脂肪酸成分、维生素含量和营养成分上存在差异。
植物油富含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E和K,并且不含胆固醇。
而动物油富含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和D,并且含有胆固醇。
因此,在选择油脂类型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合理选择。
在健康饮食中,推荐多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适量摄入动物油,并注意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虽然植物油和动物油在成分上存在差异,但在食用时需要注意适量摄入,以保持均衡的饮食。
此外,烹调时也要注意控制油的使用量,以免过多的油脂摄入对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棕榈油营养成分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棕榈油营养成分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棕榈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烹饪和日常生活中。
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质的营养成分而闻名。
棕榈油是从棕榈树的果实中提取出的,因此也被称为棕榈果油。
它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的食用油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并探讨其在饮食中的意义和应用。
深入了解棕榈油的营养成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的优点,还能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先对棕榈油进行基本的介绍,包括其来源、生产方式和市场地位。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包括脂肪含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等。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棕榈油在食品领域的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棕榈油的基本情况和营养成分,为选择和使用棕榈油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于棕榈油的重视,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棕榈油的营养价值吧!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展开,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介绍了本文将要讨论的主题:棕榈油营养成分。
文章结构部分说明了本文的整体构架,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即通过详细探究棕榈油的营养成分,进一步了解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棕榈油的基本介绍和棕榈油的营养成分两个小节。
在棕榈油的基本介绍中,会对棕榈油的来源、制作方法、用途等进行简要介绍,为后续的营养成分分析提供基础。
在棕榈油的营养成分小节中,会详细列出棕榈油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并介绍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包括脂肪酸含量、维生素含量等。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和对棕榈油的意义和应用的展望两个小节。
总结部分将对前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出棕榈油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炒菜用什么油比较好?不同油的优缺点对比

炒菜用什么油比较好?不同油的优缺点对比炒菜用什么油比较好?不同油的用法对比1、花生油用于炒菜白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山东大花生历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用此榨取的花生油自然成为山东人最主要的食用油之一。
优点:花生油中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其中还富含维生素E,这种维生素能减轻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整体来说,花生油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
缺点:花生油中欧米伽6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达37%,但基本不含欧米伽3脂肪酸。
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特别容易溶于油脂。
吃油建议:购买花生油一定要选择大品牌的优质产品,尽量不买小作坊产品,以防黄曲霉毒素超标。
从烹调方面来说,花生油稳定性较好,可用于日常炒菜,但不适合用于爆炒或油炸需要提醒的是,花生油搭配欧米伽3脂肪酸丰富的食用油如核桃油、杏仁油、紫苏籽油食用,更有利于健康。
2、山茶油可代替橄榄油山茶油又名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子。
在湖南、江西等地的丘陵地带,漫山遍野都是油茶树,山茶油几乎成为中南乡土文化的美丽符号。
优点:山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5%~97%,高于任何油脂,而且油酸(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升高其中的好胆固醇,对控制血脂有益)含量达80%左右,甚至比橄榄油还要高。
山茶油在营养价值、食疗功能方面并不逊色于橄榄油,并且价格便宜,算得上物美价廉,因此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山茶油耐热性较好。
缺点:山茶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低。
吃油建议:目前,一些小型榨油作坊采取土法热压榨方法制油,可能存在杂质多、营养损耗大、易霉变等问题,建议尽量购买大品牌山茶油。
山茶油适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凉拌菜。
山茶油适合与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3、大豆油适合炖煮大豆油是由黄豆压榨加工而来的,主要生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各区域。
优点:大豆油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含有少量alpha;-亚麻酸,饱和脂肪酸非常少。
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alpha;-亚麻酸较为有益。
豆油成分含量表

豆油成分含量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豆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它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豆油对身体有许多好处,如降低胆固醇、维持健康的心血管系统等。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豆油的成分含量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豆油是一种植物油,其主要成分是脂肪。
主要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这些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益,而饱和脂肪酸应该少量摄取。
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
除了脂肪酸外,豆油还含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成分,如维生素E、磷脂和蛋白质。
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自由基的含量,预防细胞氧化损伤。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重要构成物质,具有维持身体功能正常运转的作用。
在食用豆油时,我们需要注意其中的成分含量,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
下面是一份关于豆油成分含量的表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成分| 含量(每100克)|| ----------- | ---------------- || 脂肪| 100克|| 饱和脂肪酸| 16克|| 不饱和脂肪酸| 59克|| 多不饱和脂肪酸| 25克|| 维生素E | 2毫克|| 磷脂| 5克|| 蛋白质| 0克|通过这份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豆油中主要的成分含量。
脂肪是豆油中的主要成分,包括一定比例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豆油还富含维生素E、磷脂和少量的蛋白质,这些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益。
第二篇示例:豆油,又称豆子油或大豆油,是一种常见且古老的食用植物油。
它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油脂,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健康功效。
豆油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烹饪、烘焙和食用油中。
豆油的主要成分包括脂肪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油脂的营养价值

❖ (2)特点:因含有较高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 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隐患,但芥酸较高需要 精制脱酸处理,稳定性较差。
❖ (四)葵花油
❖ 葵花油脂肪酸中亚油酸高达60%,其次是油酸、软 脂酸、硬脂酸等。
❖ 葵花油十分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调节血压和降低 血清胆固醇。
❖ .脂肪提供能量。约1/3,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可以贮存较多的能量, 为人体在运动量大及进食少时提供能量。
❖ .脂肪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人体内的脂肪缺乏时将会影响人 体的生理机能。
❖ .人体主要器官表面均有薄薄一层脂肪组织,可以对器官所受到 的外力起缓冲作用,保护器官免受外力伤害。人体的皮下脂肪除 起缓冲作用外还起保持体温的作用。
抗氧化: α<β<γ<δ 精炼油低于毛油,小麦胚芽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 4.植物甾醇 降血脂,化学结构与胆固醇接近,不皂化物内,精炼油低。 米糠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
5.二十八烷醇 存在于油的蜡中,增进耐力,精力,反应灵敏性等。
6.MCT(中碳链甘油三酯) 易消化,迅速提供能量,8-10碳,与普通油甘油三酯在
❖ 长期使用可以延缓衰老,使肌肤润泽有弹性,达到 由外到内的自然美容效果;有利于预防皮肤炎、支 气管扩张、夜盲症,并有一定抗癌作用。同时,葵 花油易被人体吸收,称得上是高级保健营养油。
❖ 同时葵花油不含芥酸、不含胆固醇、不含黄曲霉素, 优质葵花籽油澄清透明、色泽浅淡,拌、炒、煎、 炸均宜,葵香淡雅,自然爽口,色味诱人,不油腻, 口感特佳。极少油烟经AOM质安性测试显示,葵花 籽油在110摄氏度的高温下,油质可保持25小时不 变,而一般的油类只能保持3至6小时。
油莎豆油的营养分析

油莎豆油营养分析1 、从上表可以看出虎坚果油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当日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因化学分解而再次被影响增大),其比例组成非常接近人体所需的4:1的比例组成,优于其他三种油品。
油酸(OA)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具降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水平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1999年有专家报道:膳食脂肪供能为34%,其中OA等MUFA供能18%~21%的膳食,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压(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保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不降低。
因为LDL不但含大量的甘油三酯,并为携带胆固醇的主要载体。
故血浆中LDL浓度高,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HDL,它含甘油三酯少而含蛋白质高,估计它在血中浓度高有保护作用。
亚油酸(LA)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它是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脂肪酸(EFA),它不能为机体合成,一定要从食物中摄取,是目前唯一被肯定的EFA。
虽然亚麻酸(ALA)、花生四烯酸(AA)也有必需脂肪酸的活性,但在机体内可由LA合成。
缺乏LA时,线粒体的渗透性改变,发生肿胀现象,在细胞膜的磷脂中,其脂肪酸的构成也改变,因而也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LA又是脂类和胆固醇代谢中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运转方面。
实验动物若长期不给予含LA的膳食,其肝脏就会异常大量的堆积胆固醇、磷脂以及甘油三酯等。
缺乏LA对某些细胞的形成受影响。
例如精细胞的生成受干扰,以至引起动物不育。
LA是具有激素样功能的前列腺素的前体,故LA摄入量的多少可以直接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量,而前列腺素是否正常,对机体有多方面的影响[5]。
多不饱和脂肪酸又可分为ω-3脂肪酸(主要为亚麻酸)和ω-6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这些是人体所必须的且人体又不能自身合成的脂肪酸。
所以也叫做必须脂肪算,据世界医学界数十年对人体的必须脂肪酸的研究证明:当人体的必须脂肪酸含量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的比例为1:4时,各种疾病很难入侵人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A、D 健康人群 热食
54 10
36
健康人群 热食
31 21
48
健康人群 热食
原料 类别
优势
陆上 动物 类
规模饲养、量大 、香、常食肉就 伴随食用
13
55
7
25
卵磷脂 大豆异 黄酮
广泛 女性
烹饪
10 10 10 60
80 30 A、E
高血脂人 群老人、儿 童
烹饪 煎炸
14
63
5
63
胡萝卜 素
广泛
油品
猪油 牛油 羊油 鸡油 大豆油 菜籽油 玉米油 葵花籽油 花生油 芝麻油
南瓜籽油
橄榄油
茶树油
亚麻籽油
棕榈油
常用食用油综合指标分析对比表
饱和 脂肪 酸%
亚油 亚麻 单不 酸 酸 饱和 ω-6 ω-3 脂肪 % % 酸%来自微量 元素适宜人群
适用方法
41 11 0.1 47 A、E 健康人群 热食
52 7
1
84
A、D E、K
老年、儿 童
烹饪、凉拌 直饮美容
天然环境生长 无
10
12
1
A、B 孕婴、儿 77 D、E 童、中老
蛋白质 年
烹饪、煎炸
木本 植物
施肥农药 无溶 剂残留 营养 价值高 人体需
求匹配
8
15
59
18
亚麻酸
孕妇、老 人
低温烹饪、 凉拌、直饮
42 12
44
慎用
工业、食品 加工
木本 植物
热带木本植物 量大便宜
烹饪
草本 植物
规模化种植 工
业化生产 产量
大
经济实
惠
消费习
惯契合
19
41
0.1
38
淄醇、 胆碱
广泛
15
46
0.3
38
维E、 铁、钙
广泛
烹饪 凉拌
规模化种植 工
业化生产 产量
草本 大
经济实
植物 惠 香味好
亲民产品 消
儿童、孕
费习惯契合
12 49 5 34 富含锌 婴、中老 凉拌更佳
年女男性性、中
11
4
对比表
劣势
容易致高血脂及 动脉粥样化,人 工饲养,激素危 害健康 环境影响较大 施肥农药残留 转 基因成份 浸 出发化学溶剂 易 氢化、致癌
环境影响较大 施肥农药残留 转 基因成份 浸 出发化学溶剂 易 氢化、致癌 霉变黄曲霉毒素 强致癌
不能规模种植 产量小价格高 消费认知需培养 香味独特需适应 消费习惯需引导
营养成分不均衡 不适合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