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

合集下载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说明书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说明书

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说明书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成份】门冬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

1 单位(1U)相当于 6nmol,0.035 mg 不含盐的无水门冬胰岛素。

本品以间甲酚和苯酚作为抑菌剂,每 100 ml 本品中加入间甲酚 0.172 g 和苯酚 0.15 g。

其他成份:甘油、氯化锌、二水合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盐酸和/或氢氧化钠(pH 值调节剂)、注射用水。

【适应症】用于治疗糖尿病。

【规格】3 ml:300 单位(特充)【用法用量】本品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更快,作用持续时间更短。

由于快速起效,所以一般须紧邻餐前注射。

必要时,可在餐后立即给药。

由于作用持续时间较短,所以本品导致夜间低血糖发生的风险较低。

本品的用量因人而异,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

一般应与至少每日一次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联合使用。

成人和儿童:胰岛素需要量因人而异,通常为每日每公斤体重 0.5-1.OU。

在针对餐时的治疗中,50%-70% 的胰岛素需要量由本品提供,其他部分由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提供。

本品经皮下注射,部位可选择腹壁、大腿、上臂三角肌或臀部。

应在同一注射区域内轮换注射点。

腹壁皮下注射后,10-20 分钟内起效。

最大作用时间为注射后 1-3 小时,作用持续时间为 3-5 小时。

像所有胰岛素一样,剂量、注射部位、血流、温度和运动量均会影响其作用时间。

所有胰岛素从腹壁皮下给药均比从其他注射部位给药吸收更快。

但是,无论从任何部位进行注射,本品均比可溶性人胰岛素起效快。

如有必要,本品可由专业医务人员经静脉给药。

本品可经胰岛素泵给药,进行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

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应选择腹壁作为注射部位,并轮换输注点。

在使用胰岛素泵输注本品时,不能与其他胰岛素混合使用。

当本品用于胰岛素泵输注时,患者应得到全面的相关指导,包括如何使用胰岛素泵以及使用合适的储药器和管路。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说明书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说明书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说明书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成份】活性成份:地特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

1 ml 溶液含有 1D0 单位(U),相当于 14.2 mg 的地特胰岛素。

1 支含有 3 ml 溶液(相当于 300U 的地特胰岛素)。

1 单位(U)地特胰岛素相当于 1 国际单位(IU)人胰岛素。

【适应症】用于治疗糖尿病。

【规格】3 ml:300 单位(笔芯)【用法用量】.本品是可溶性的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其作用持续时间长达24 小时。

..与其他胰岛素制剂相比,地特胰岛素用于基础-餐时治疔方案时不引起体重增加。

..与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NPH 胰岛素)相比较,本品引起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较低,因而用于基础-餐时方案治疔时,可以进行更为积极的剂 M 调整以实现血糖达标。

..以空腹血糖作为评价指标,地特胰岛素较人 NPH 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地特胰岛素可以作为基础胰岛素单独使用或者与餐时胰岛素联合使用。

还可以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使用。

..与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联合治疗时,推荐采用地特胰岛素毎日一次给药,起姶剂量为 10U 或 0.1-0.2U/kg。

地特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化需要进行调整。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可使用以下剂量调整指南。

.成人 1 型和 2 型糖尿病患者的剂量调整指南:【如何注射本品】.本品皮下注射。

注射技巧请参照注射系统使用说明。

..在从皮下拔出针头之前,应始终按住注射推键。

注射后针头应在皮下停留至少 6 秒。

以确保胰岛素完全注射入体内。

..每次注射后必须卸下并丢开针头,否则药液可能会漏出,导致剂量不准确。

.【不良反应】安全性概况摘要.患者使用本品时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与胰岛素药理学作用有关,据估计,大约有 12% 的患者在使用本品治疔时会发生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治疗时,最常见报告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请见以下 C 节。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简介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简介

胰岛素分类及作用机制简介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在机体内发挥着调节血糖水平的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分类以及其作用机制。

I. 胰岛素分类1. 依源泵分析-自源性胰岛素与外源性胰岛素自源性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内源胰岛素,其合成、储存和分泌均由机体自身调节。

而外源性胰岛素则是由外部补充的胰岛素,通常以注射剂的形式使用。

2. 依工艺分类-天然胰岛素、合成胰岛素与基因重组胰岛素天然胰岛素是从动物(如猪、牛)的胰腺中提取得到的,与人体胰岛素结构相似。

合成胰岛素则是通过人工合成得到,结构与天然胰岛素一致。

基因重组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胰岛素基因导入微生物或细胞表达,然后进行纯化和合成。

II. 胰岛素作用机制胰岛素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机体血糖水平,下面将介绍其作用机制:1. 促进葡萄糖转运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体的激活,增强葡萄糖进入细胞内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 促进糖的合成与储存胰岛素能够促进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糖原的合成与储存,将多余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存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3. 抑制葡萄糖生成胰岛素通过抑制肝脏中糖异生相关酶的活性,降低葡萄糖的合成速率,从而减少肝脏对血液中糖的贡献。

4. 促进脂肪合成与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能够刺激脂肪细胞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并抑制脂肪分解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组织中游离脂肪酸的产生。

5. 蛋白质合成与氨基酸吸收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组织对氨基酸的吸收和利用,同时抑制蛋白质降解,维持良好的氮平衡。

总结:胰岛素根据来源和工艺可分为自源性胰岛素和外源性胰岛素,以及天然胰岛素、合成胰岛素和基因重组胰岛素。

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转运、促进糖的合成与储存、抑制葡萄糖生成、促进脂肪合成与抑制脂肪分解,以及促进蛋白质合成与氨基酸吸收等多种机制来调节血糖水平。

了解胰岛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其重要性及临床应用。

胰岛素的生产工艺

胰岛素的生产工艺

胰岛素的生产工艺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培养、发酵、分离纯化等多个步骤。

首先,胰岛素的生产通常采用基因重组技术。

这是因为胰岛素的结构比较复杂,由两个多肽链(A链和B链)组成,每个链上都有多个二硫键相连。

因此,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将胰岛素的基因序列插入到细菌或酵母等表达宿主中,将其作为生产胰岛素的工具。

第二步是细胞培养。

将经过基因重组的表达宿主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细菌或酵母细胞能够扩增并表达大量的胰岛素前体。

第三步是发酵。

在合适的温度和pH条件下,细菌或酵母细胞产生的胰岛素前体会被分泌到发酵液中。

发酵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进行控制和调节,确保细胞健康和胰岛素产量的最大化。

第四步是分离纯化。

通过离心、过滤、柱层析等分离技术,将胰岛素前体从发酵液中纯化出来。

这一步对胰岛素的纯度和活性至关重要,需要利用不同的色谱柱和分离介质进行精确分离。

第五步是结构修饰。

胰岛素前体分离纯化后,需要通过化学和生物学方法进一步修饰其结构,包括截断中间连肽和氨基酸链的连接,形成成熟的胰岛素分子。

这些修饰步骤可以使用酶和化学试剂进行。

最后一步是制剂和包装。

生产出的胰岛素需要经过灭菌处理,并根据不同剂型的需求制备成注射液、冻干粉、片剂等不同的制剂形式。

制剂后的胰岛素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纯度、活性、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查。

总的来说,胰岛素的生产工艺是一个严格的过程,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工艺参数设置,以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胰岛素产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胰岛素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与改进,使其更加高效、稳定和经济。

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导读:人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怎么样?人胰岛素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相同,且纯度比较高,治疗糖尿病的功效比较明显。

那么,人胰岛素的具体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关于人胰岛素的说明吧。

*【主要成份】活性成份:人胰岛素。

非活性成份:甘油、间甲酚。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为重组人胰岛素的无菌水溶液。

本品pH 值范围在7.0~7.8之间。

*【药理作用】本品是利用重组DNA 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与天然胰岛素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可调节糖代谢,促进肝脏、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葡萄糖转变为糖原贮存于肌肉和肝脏内,并抑制糖原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药动力学】本品皮下注射,因个体差异药物的起效和持续时间差异较大,一般注射后30 分钟起效,1~3 小时达高峰,持续约4~8 小时。

*【用法用量】因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使用胰岛素的剂型、剂量、注射时间也不同,另外胰岛素的用量也受食物、从事的工作或运动量的影响,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不良反应】1、脂质营养不良皮下注射胰岛素很少引起脂质萎缩或脂质增生。

如发生上述情况,必须告知医生,改变注射技巧可能对此有所改善。

2、胰岛素过敏症①局部过敏反应:患者偶有注射部位红肿、瘙痒现象称为局部过敏,通常在几天或几周内消失,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而与注射胰岛素无关。

如皮肤消毒剂的刺激、注射技术不佳等,如有局部反应发生,立即告知医生。

②全身过敏反应:这种机会发生较少,一旦发生则病情严重,是对胰岛素的全身过敏。

症状包括:全身皮疹、呼吸短促、气喘、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多汗、严重病例可危及生命。

如果有上述反应,必须立即通知医生。

3、低血糖反应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

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

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

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基因重组技术是一种将不同物种的基因进行组合,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技术。

这项技术在医学、农业、工业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基因重组实际应用的例子:1. 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制造的疫苗。

通过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插入酵母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诱导人体产生抗体的乙肝疫苗。

2. 人胰岛素: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生产人胰岛素。

通过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通过发酵生产的胰岛素。

3. 转基因植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植物可以抵抗病虫害、耐受干旱、抗草甘膦等。

例如,通过将农杆菌的基因插入玉米中,制造出可以抵抗昆虫侵袭的玉米。

4. 人类生长激素:人类生长激素是一种可以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药物。

通过将人类生长激素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通过发酵生产的人类生长激素。

5. 乳腺癌药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乳腺癌药物。

例如,通过将人类单抗基因插入小鼠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的药物。

6. 血友病治疗药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血友病治疗药物。

例如,通过将血友病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基因插入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用于治疗血友病的药物。

7. 畜禽疫苗: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畜禽疫苗。

例如,通过将禽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插入病毒携带的病毒载体中,制造出可以用于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8. 软骨修复药物: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软骨修复药物。

例如,通过将人类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插入小鼠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用于治疗软骨损伤的药物。

9. 蛋白质纯化: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蛋白质纯化。

例如,通过将目标蛋白质基因插入大肠杆菌的基因组中,制造出可以通过发酵生产的蛋白质。

10. 疫苗生产: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用于疫苗生产。

例如,通过将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基因插入病毒携带的病毒载体中,制造出可以用于预防流感的疫苗。

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

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

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介绍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它在调节血糖水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胰岛素的生产曾经面临着供应不足的挑战,然而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科学家们成功地生产了大量的胰岛素,从而满足了临床需求。

本文将介绍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的过程和意义。

胰岛素的生产过程对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的理解首先需要了解传统的生产过程。

传统方法中,胰岛素是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得到的。

这种方法存在着供应不稳定、产品纯度不高以及与人体胰岛素之间存在差异等问题。

而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则是通过将人类胰岛素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中进行生产。

下面是具体的步骤:1.获得胰岛素基因:从人类胰岛细胞中获得胰岛素基因的DNA序列。

2.构建基因重组载体:将胰岛素基因插入到合适的基因重组载体中,如质粒或病毒。

3.转导宿主细胞:将构建好的基因重组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4.培养和表达: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促使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转录,从而表达胰岛素基因并产生胰岛素蛋白质。

5.纯化和提取:通过分离和纯化的步骤,得到纯度较高的胰岛素。

基因重组技术的意义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胰岛素具有许多优势和意义:1.提供稳定供应: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胰岛素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供应,解决了传统生产方法中供应不足的问题。

2.提高纯度: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实现胰岛素的高纯度生产,减少了杂质的存在,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

3.与人体胰岛素相似: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胰岛素与人体胰岛素在结构和功能上更为接近,减少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和风险。

4.降低成本: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实现胰岛素的大规模生产,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售价,使胰岛素更加可负担。

应用领域和前景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胰岛素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主要包括:1.糖尿病治疗: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药物,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胰岛素可以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

2.研究工具: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胰岛素可以作为研究工具,用于研究胰岛素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

重组人胰岛素氨基酸序列

重组人胰岛素氨基酸序列

重组人胰岛素氨基酸序列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人类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负责调控血糖水平。

它是由两个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别为A链和B链。

这两个链的氨基酸序列在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重组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人类胰岛素的A链包含有21个氨基酸,而B链包含有30个氨基酸。

两条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成熟的胰岛素分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利用重组DNA技术成功地将人类胰岛素的基因插入细菌或真核细胞中,使它们能够产生胰岛素蛋白质。

这种重组人胰岛素的制备方法彻底改变了胰岛素的生产方式,使得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重组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与自然胰岛素完全一致,因此它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和生物效应。

在临床上,重组人胰岛素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帮助他们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重组人胰岛素还被用于研究胰岛素的结构与功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重组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真性和稳定性,这使得它可以长时间保存而不失去生物活性。

在药物生产和贮存过程中,重组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可以确保胰岛素的药效不受影响,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还在研究改变重组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以提高其生物活性和生物效应。

通过修改氨基酸序列,可以产生更稳定、更有效的胰岛素分子,提高其在治疗糖尿病中的疗效。

重组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是其生物活性和生物效应的关键。

通过对氨基酸序列的研究和改变,科学家们不断提高重组人胰岛素的质量和效果,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希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组人胰岛素的研究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医学领域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重组人胰岛素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人类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激素,主要负责调节血糖水平,帮助细胞吸收葡萄糖并转化为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D 5’—AGGAGGU——AUG—— UCCUCCA 16S rRNA3’
① SD序列距离AUG的距离影响翻译
② mRNA-rRNA互补区域长短影响基因的翻译
5’-UAAGGAGG-3’ > 5’-AAGGA-3’
③ SD序列后面的4个碱基
5’-AGGAGGU-3’
????
如果是A(T),翻译效率最高; 如果是G(C),效率只有50%或25%。
Shine-Dalgarno(SD) sequence
翻译起始阶段,与核糖体16sRNA的3’端相互作用, 正确定位起始密码子
SD 5’—AGGAGGU——AUG—— UCCUCCA 16S rRNA3’
SD序列距离AUG的距离影响翻译
3. 转录终止子 在表达载体克隆位点的下游一般设计一 段转录终止子,mRNA转录终止信号。
四、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部位
1. 细胞质中表达
包涵体(inclusion body)
是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种不溶性蛋 白质聚集折叠而成的晶体结构物。
① 优点
使重组蛋白易于分离、免受蛋白酶降 解、不损害寄主细胞
②缺点
回收的蛋白生物活性差。
例: 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人生长激素 (human growth hormone, hGH)。
ATG cro ATG cro ATG cro ATG cro ATG cro ATG cro ATG cro ATG cro ATG cro S-D距ATG的距离
0.0012 pTR182 0.0006 pTR190
Cro的表 达水平
载体
4. 转录终止区对表达效率的影响
转录终止区的存在保证载体不会转录非必须基 因,不必浪费资源和能量、不会干扰正常表达。
(2)起始密码AUG AUG左侧的三个碱基也有影响 -半乳糖苷酶的mRNA中: AUG左侧如果是UAU或CUU时,最 为有效; 是UUC、UCA或AGG时下降20倍。 AUG右侧的三个碱基也有影响。
3. 启动子与外源基因之间的距离
BamH I lac P S-D lac
1.63 0.085 1.00 0.65 0.54 0.85 pTR213 pTR199 pTR214 pTR188 pTR194 pTR210
五、影响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因素 1. 启动子的结构对表达效率的影响
(1)一致顺序
-35 Box 和 -10 Box
5’ TTGACA
17bp TATAAT 转录起始位点
核糖体结合位点
(2)-35区与-10区之间的距离
间隔为17bp时,启动子最强。
(3)-35区和-10区的碱基顺序
一致顺序 5’-TTGACA lac 5’-TTTACA trp 5’-TTGACA PL 5’-TTGACA
第一节 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
用原核生物作宿主
原核或噬菌体启动子 SD序列 MCS 终止子
A dividing E. coli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特点 1. 只有一种RNA聚合酶 识别原核细胞的启动子,催化所有的 RNA合成。 2. 以操纵子为单位 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 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
(3)提高mRNA的稳定性
如:在外源基因的下游插入“重复性基
因外回文序列
2. 翻译水平的优化 (1)1. 外源基因不能带有内含子
为何?
2. 一般用cDNA,不能直接用真核基因组DNA 3. 必须利用原核细胞的强启动子和 SD序列等调 控元件控制外源基因的表达 4. 利用宿主细胞的调控系统,调节外源基因的 表达,防止外源基因的表达对宿主菌的毒害
三、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大肠杆菌基因表达载体基本结构特征
1. 启动子
是DNA上的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并能起始 mRNA合成的序列。 大肠杆菌的所有启动子中都有两段一致 顺序(consensus sequence)。
-35 Box 和 -10 Box
5’ TTGACA
17bp TATAAT 转录起始位点
核糖体结合位点
2. 核糖体结合位点( RBS)
2. 周质中表达
周质(periplasm)
革兰氏阴性菌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的 细胞结构部分。
优点:
容易被浓缩和纯化、有利于正确折叠、 被降解的少。
3. 胞外表达
使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表达的外源蛋白 分泌到细胞外的培养基中。 用溶血素基因构建分泌性融合蛋白
或与细菌素释放蛋白共表达
由于需要穿过两层膜,大肠杆菌只能分 泌极少的蛋白质到培养基中,效果都不太 理想。
3. 转录和翻译偶联、连续进行。
4. 不含内含子,缺乏转录后的加工系统 5. 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上
6. mRNA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上,含有SD序列
Shine-Dalgarno(SD)sequence:
位于mRNA的起始密码AUG的上游5~10 个碱基处,同核糖体16S rRNA3’末端序列 互补,帮助从起始AUG处开始翻译 。
第七章 克隆基因的表达
克隆基因的表达:
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 外源基因
表达载体 提取蛋白 在宿主细胞中 表达出蛋白质
导入宿主细胞
重组载体
宿主细胞: 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
常见表达系统的类型
原核生物基因 表达系统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芽孢杆菌表达系统 链霉菌表达系统
真核生物基因 表达系统
酵母表达系统 丝状真菌表达系统 昆虫表达系统 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 植物生物反应器
越接近一致顺序,启动子越强。 -35box -10box
TATAAT TATGTT TTAACT GATACT TATAAT TATAAT TTTAAT
recA tac I tac II
5’-TTGATA 5’-TTGACA 5’-TTGACA
2. 翻译起始序列对表达效率的影响
(1)SD序列
翻译起始阶段,与核糖体 16sRNA的 3’ 端相互 作用,正确定位起始密码子
5. 载体拷贝数及稳定性对表达效率的影响
增加载体的拷贝数会增加转录出的 mRNA 数目,增加表达效率。 但过度的外源基因的表达会影响宿主的正常生长
6. 外源蛋白在菌体中的稳定性对表达效率 的影响
六、提高表达水平常用的方法
1. 转录水平的优化
(1)使用强启动子或诱导型启动子
(2)强终止子,或将两个终止子串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