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

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环境样品的测试方法是在现代分析化学各个领域的测试技术和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的性质、来源、含量、分布状态和环境背景值。
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除经典的化学分析、各种仪器分析为环境分析监测服务外,一些新的测试手段和技术,如色谱-质谱联用、激光、中子活化法、遥感遥测技术也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中,为了及时反映监测对象和取样时的真实情况,确切掌握环境污染连续变化的状况,许多小型现场监测仪器和大型自动监测系统也获得迅速的发展。
一、化学分析法是以特定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分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两类。
重量法操作麻烦,对于污染物浓度低的,会产生较大误差,它主要用于大气中总悬浮颗粒、降尘量、烟尘、生产性粉尘及废水中悬浮固体、残渣、油类、硫酸盐、二氧化硅等的测定。
随着称量工具的改进,重量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例如,近几年用微量测重法测定大气飘尘和空气中的汞蒸汽等。
容量法具有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费用低的特点,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较多应用,但灵敏度不够高,对于测定浓度太低的污染物,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它主要用于水中的酸碱度、NH3-N、COD、BOD、DO、Cr6+、硫离子、氰化物、氯化物、硬度、酚等的测定,及废气中铅的测定。
二、光学分析法是以光的吸收、辐射、散射等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具有仪器简单、容易操作、灵敏度较高、测定成分广等特点的常用分析法。
可用于测定金属、非金属、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等。
在国内外的环境监测分析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在待测元素的特征波长下,通过测量样品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谱线吸收的程度,以确定其含量的一种方法。
此法操作简便、迅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测定元素范围广,是环境中痕量金属污染物测定的主要方法,可测定70多种元素,国内外都用作测定重金属的标准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化学技术,用于测量样品中特定元素的浓度。
这种技术能够提供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分析结果,因此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生物医学和矿产资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能够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元素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来实现分析,从而可以得到目标元素的浓度信息。
1. 深入探讨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基于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线激发下发生能级跃迁的现象。
当原子处于基态时,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会使得原子中的电子跃迁到高能级,形成激发态;而当电子从高能级跃迁回基态时,会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线。
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量,就可以得到目标元素的浓度信息。
2. 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光源、样品室、光谱仪和信号处理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相互配合来实现的。
光源会产生特定波长的光线,并经过样品室中的样品后被光谱仪检测。
光谱仪会将不同波长的光线进行分离,并通过信号处理系统转换成对应的吸收量。
通过比对吸收量和标准曲线,就可以得到目标元素在样品中的浓度。
3. 应用领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在食品安全领域,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微量元素;在生物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中,可以用于体液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中,也可以用于矿石中目标元素的测定。
4. 总结与展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技术,为各个领域的分析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该技术也将更广泛地应用于新的领域,并为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带来更多的益处。
个人观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技术,对于解决实际中的分析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对这一技术深信不疑,并且认为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已经在日常环境监测中广泛使用。
简述了AAS常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重点阐述了背景扣除对于原子吸收光度法的意义以及近年来AA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度法;环境监测;应用引用随着仪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加上各国学者广泛深入的研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已成为痕量和超痕量成分测试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监测分析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之所以得到如此巨大的推广与应用,无疑是因为其本身的几大主要特点:(1)灵敏度高;(2)原子吸收谱线简单;(3)操作简单快速;(4)测量精密度好,准确度高;(5)测定元素多。
1.最佳测试条件的选择选择最佳的仪器测试条件,能获得最好的灵敏度、稳定性、重现性和良好的线性范围。
不同的仪器,最佳的测试条件也会有所不同。
分析工作者在平时的操作当中要善于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优选。
1.1吸收波长(分析线)的选择准确地设定测量吸收波长是头等重要问题。
通常选用共震吸收线为分析线,测量高含量元素时,可选用灵敏度较低的非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如测Zn时常选用最灵敏的213.9nm波长,但当Zn的含量较高时,为保证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可改用次灵敏线307.5nm波长进行测量。
1.2狭缝宽度的选择狭逢宽度影响着光谱通带的宽度和检测器接受的能量。
不引起吸光度减少的最大狭缝宽度,即为应选取得适合狭缝宽度。
1.3试液提升量的选择试液提升量受吸入毛细管的内径、长度、压缩空气的压强及试液的粘度等因素的影响,应仔细的调节和选择。
二、原子吸收化法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前首要工作是调试仪器状态、配置样品及标准溶液,根据不同重金属,通常使用0.2~1%光谱纯硝酸溶液或盐酸溶液作为试剂,样品消解方法不尽相同,方法有高温干灰化法、低温干灰化法、湿法消解法、酸浸提法等,一般根据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所示方法进行消解即可。
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化学分析方法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化学分析方法是环境监测的关键环节,在评价环境质量和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等工作中必须从环境分析中获得的信息,而在此背景下,化学分析的规范化将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化学检测中,需对环境标准物质的理化性能进行检测,并对其组成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所获取的数据具有科学性,为此后的环保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分析方法;环境检测;应用引言通过化学分析,分析生态环境状况,检测和准确识别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制定更可行的环境优化和保护方案,为人类正常的生活和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一系列工作流程推进过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方法就是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在使用时,能够精准的识别周遭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含量,并且在环境检测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数据精准程度是其他检测方式所不具备的,这是化学分析方式的使用优势。
正因如此,环境检测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化学分析法的不断优化和运用,进一步提升环境检测工作的质量。
1化学分析概述在实践中,通过化学测试技术的应用,可以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特别是化学发光法在化学分析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这种传统分析手段的分析效率和可靠性,可以合理地应用于工业和科研领域。
标准化化学分析在环境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规范化的化学分析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收集到有关环境的信息,从而为今后的环保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成分比较复杂,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测量手段,以确保环境监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成效。
化学分析法属于基础和传统的分析技术,相对于仪器分析对人员技能的要求较高,取得检测信息的过程比较复杂。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进行环境监测时,主要是依赖于专用的仪器,而化学分析技术的使用范围很小。
但是化学分析方法的优点并不是其他方法可以完全取代的。
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现代检测技术手段的应有,坚持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化学分析方法,而不是忽略或放弃。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使用分析

18畳爱龛ZHILIANG ANQUAN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使用分斬平顶山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崔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即原子吸收光谱仪,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光谱仪器,可应用于食品、农产品、医药卫生、环保、化工、地质等各个领域相关元素的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其主要原理为朗伯-比尔定律。
即利用高温火焰或高温石墨炉,将样品中的元素加热原子化,利用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特征谱线的选择性吸收,对该元素进行定量测定,定量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其吸收强度A与原子化程度成正比,而原子化程度与试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C成正比。
即A=-\曲o=-\gT=KCL。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不同,结构也有区别,但大致都由4个部分组成,即光源(提供待测元素的共振吸收光)、原子化器(将样品待测元素原子化,形成基态自由原子)、光学系统(形成稳定精细的单色光)和检测器(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O 光源一般有锐线光源和连续光源,最常用为空心阴极灯(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最常用的原子化技术为火焰法和石墨炉法。
光学系统由单色器和一系列透镜、反射镜及狭缝组成。
检测器使用最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光电倍增管。
—、光源使用前确认待测元素,选择对应元素的空心阴极灯,进行灯的安装(更换),最好是在关机条件下进行,避免带电操作,保障仪器及人员安全。
开机运行程序后在软件中点击光谱仪器图标,点击灯座进入界面确认灯的位置、灯元素类型等信息。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灯架为8只灯旋转灯架,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在软件中设置各灯位置。
建立分析方法后,选择光谱仪器图标,在数据来源中选择载入方法元素,并在预热灯位置选择所需要预热的灯(可不选),然后点设置点亮灯,在能量菜单下进行灯位置及自动增益控制的调节,然后点击转移到方法,点击关闭。
如需对灯的性能进行查看,可点击能量扫描,进行能量扫描看灯能量是否稳定等。
二、波长校正波长校正是指对整台仪器的波长进行校正,理论上仪器应每6个月进行1次波长校正。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引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分析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析技术。
通过测量原子或分子在特定波长的吸收光强,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特定元素含量。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设备和应用。
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于原子或离子对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有选择性地吸收的原理。
其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样品预处理:样品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溶解、稀释、过滤等,以消除干扰物质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2.原子化:将样品中的元素原子化,一般常用火焰、石墨炉等方式。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样品通过火焰中原子化,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则将样品蒸发到石墨管中进行原子化。
3.吸收测量:将原子化的样品通入光束中,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来推断样品中的元素浓度。
吸收光强和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4.校正和数据处理:为了准确测量样品中元素的浓度,常常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的方式包括空白法和标准曲线法。
同时,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如峰高、峰面积的计算等。
仪器设备原子吸收光度法需要一系列的仪器设备来实现测量过程,主要包括:1.光源:常用的光源有正常辐射源和中空阴极灯。
正常辐射源可以发射广谱的光,而中空阴极灯则可以发射特定波长的光。
2.分光仪:分光仪可以将光束分成不同波长的光,使得样品在特定波长处被测量。
3.比色池:比色池用于保持样品的恒温,并作为样品吸收光的量度。
4.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用于仪器的控制和光强的测量。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品、冶金等领域,可用于检测和分析各种元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实例:环境监测•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和分析。
•大气中微量元素的监测,如铅、汞等。
食品安全•果蔬中重金属残留量的测定。
•食物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如铁、锌等。
药品分析•药物中金属离子的测定。
•药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测量。
冶金工业•矿石中金属元素的检测和分析。
•金属合金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总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其原理简单、准确性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aas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是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简称AA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测定化学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它基于原子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时发生能级跃迁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溶液中金属元素的吸收光强度,可以计算出其浓度。
AAS的原理相对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的灵敏度。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形成溶液。
然后,通过样品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发生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利用光源发射出的波长与金属元素的吸收波长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吸收光的强度与金属元素的浓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量,可以建立浓度与吸收光强度之间的标准曲线,从而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AAS的优点之一是其高度的选择性。
由于每种金属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吸收波长,因此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来测定特定的金属元素。
这使得AAS在多金属元素混合物的分析中非常有用,可以准确地测定每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此外,AAS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测定很低浓度下金属元素的含量,通常可以达到ppm(百万分之一)甚至更低的级别。
AAS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使用AAS测定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重金属含量,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在食品安全领域,AAS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金属元素,如铅、汞和镉等。
在药物分析中,AAS 可以用于测定药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然而,AAS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AAS只能测定金属元素,不能用于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其次,由于样品溶液的制备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要求,所以分析过程相对繁琐。
此外,AAS还受到样品基质的影响,可能需要进行前处理步骤,以消除基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AAS在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702-2014

一、概述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是一种用于检测金属元素浓度的分析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医药、食品等领域。
2. 经过多年的发展,AAS技术在国内不断取得进步与成熟,为保证AAS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14年发布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hj702-2014》标准,对AAS分析方法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和规定。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hj702-2014》的制定背景1.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于金属元素浓度的监测需求日益增加。
2. 为了规范AAS分析方法的使用和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积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hj702-2014》标准。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hj702-2014》的主要内容1. 标准的范围和适用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环境、医药、食品等领域中金属元素浓度的测定。
2. 术语和定义:对AAS分析中常用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详细说明,便于标准的理解和适用。
3. 仪器和设备:对AAS分析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进行了规定,包括各种技术参数的要求,保证了分析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样品的处理:规定了样品的采集、保存、前处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保证了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5. 分析方法:对AAS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操作步骤、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确保了AAS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
6. 报告结果:对分析结果的表达方式、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规定,提高了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hj702-2014》标准的意义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hj702-2014》的发布,进一步规范了AAS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金属元素浓度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标准的制定,为AA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保障,促进了AAS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scpi cpe a i r ils,p roe a d e mno to so x o io r n lzd b tmi b o p o p cmp o mer n tef l f n up s n o ln meh d fep st n weea aye y ao c a s rt ns e t h t tyi ed o i i o h i e vr n e tl n lssa piain . n io m na ay i p l t s a c o
Xu Ha t g,Ling L a ii n a ing
( n aCt,H H n jn r ic n i n e t r et nB r u A d 54 0,C ia A d i y e o g agPo n eE v o m na Po c o ue , n a1 10 i v r l ti a hn )
第 3 卷第 7 5 期 21 00年 7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 RONM ENTAL SCI ENCE AND MA NAGEh踟 I
V0 5 L3 No 7 .
J l 01 uy2 0
文章编 号 :6 4- 19 2 1 )7— 12— 3 17 63 (0 0 0 03 0
原 子 吸收 分 光 光度 法在 环 境分 析领 域 中的应 用
徐海 亭, 梁亮
( 黑龙江省安达市环境保护局 。 黑龙江 安达 110 ) 54 0
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 原子吸 收光谱分析方 法问世 已有 5 年的历 史。 O余 中国从 16 9 5年开始 引进这 一新技 术 , 发展十分迅速 , 现 已成为一种 日 常惯用的分析手段 。通过对其基本原理 、 用途和常用方法的阐述 , 总结分析 了原子 吸收分光光 度 法在环境 分析领城 中的应 用。
Ab ta t Atmi b op o p crmer to a e n ao n o 1r h n5 e r f i oy hn rm 9 5 t - sr c : o c a s r d ns e t o tymeh d h sb e ru dfrⅡ0eta 0 y aso s r .C iafo 1 6 oi h t n
现已广泛用于冶金、 地质、 采矿、 石油、 轻工、 农业、 医 药、 卫生 、 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常量及微痕量原 素分 析 。 (
不 如 火焰 法 。
收稿 日期 :0 0— 3— 2 2 1 0 2
级 。其 氢 化 物 发 生 器 可 对 八 种 挥 发 性 原 素 汞 、 、 砷 铅 、 、 、 、 、 等进行微 痕量测 定 。 硒 锡 碲 锑 锗 因原 子 吸收光 谱 仪 的灵 敏 、 确 、 便 等特 点 , 准 简
1 基本 原 理
原理及 用途 :
( ) 理 : 器 从 光 源 辐 射 出具 有 待 测 元 素 特 1原 仪
征谱 线 的光 , 过 试样 蒸 气 时 被蒸 气 中待 测 原 素基 通
态 原子所 吸 收 , 由辐 射 特征 谱 线光 被 减 弱 的程 度来
测 定试样 中待 测原 素 的含量 。
n d c i e tc n l g ,d v l p d v r p d y a O e o o u e t s n w h o o y e e o e e y r i l ,h s n W b c me蚰 e e y a .i o e u u la a y i .I h s p p r t h e a v r d y me r ft s a n l s B h s n t i a e ,i s
前 言
原子 吸收在 环境 领 域 中 的应 用 始 于六 十 年代 , 随着仪器 的发 展 和商 品 化 以及 使 用 技 术 水 平 的 提 高 , 十年代发 达 国家 已形 成 原子 吸 收 的环境 分 析 七 标准监 测方 法体 系 。现 已广 泛 应 用 于冶 金产 品 、 地 质探 矿 、 石油工 业 、 品检 验 、 食 农业 、 环境保 护 、 生物 、 化工 等各个领 域 。原 子 吸收法 可分为火焰 和非 火焰 原子 吸收 法。火焰 原子 吸收法 的缺点是 试样 利用效 率低 , 子 化程 度低 , 子 在 吸 收区贮 留时 间短 , 原 原 使
() 2 用途 : 原子吸收光谱仪可测定多种元素 , 火
焰 原 子吸 收光谱 法可 测到 l / 一 / l 量级 , Ogml 9gm 数
石 墨炉 原子 吸 收 法 可测 到 1 / 一1 / l数 量 0 g ml 3 g Ⅱl
火焰法的灵敏度提高受到限制 ; 用于贵金属分析工 作 的非火 焰法包括 目前 己采用 的碳 丝 , 石墨棒 , 墨 石 炉, 石墨皿等电加热法 , 他们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具体 的分析对象选择控制试样 的分解灰化及原子化温 度, 在所选择 的原子化条件下 , 原子蒸气密度 比较 大, 相对来说灵敏度 比较高 , 与火焰法相比, 其绝对 灵敏 度能够 提高 2— 4个数 量级 , 但是测定 的重 现性
Ke r s: t mi b o to p cr me r y wo d a o c a s r i n s e to t p y;c mmo l s d meh d;e v r n e tla ay i f o ny u e t o n io m n a n l ss o
关键词 : 原子吸收; 新型技术 ; 环境分析 中的应用
中圈分类号 :80 2 X 3 .
文献标识码 : B
Atmi s r t n S e to h tmer n t e F ed o vr n na ay i o c Ab op i p cr p oo t i h il f o y En i me tlAn l s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