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政治部编版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中,符合亲社会行为要求的是(B )

①克服“看客”现象以及对社会的冷漠情绪②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③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④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要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需要我们青少年( A )

①与同伴交往②听取老师的教诲③接受父母的抚育④接受社会的关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17年12月8日,电影《巨额来电》首映引起人们关注。影片反映了近年来多起“中奖、倒卖个人信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手段的电信及网络诈骗。影片对我们的警示( A )

①我们要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②上网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③网络诈骗扰乱社会秩序④网络诈骗属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我们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应该( B )

①服务社会、乐于助人②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④关心社会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对中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看法,下面正确的是( D )

A.中学生学习紧张,参与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B.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不应参与社会实践

C.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益于出名

D.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应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6.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 C )

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②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③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7.近几年移动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读者可借助无线网络,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图书馆网站,享受检索查询图书馆纸本资源,下载阅读图书馆数字资源等服务。这说明( A )

A. 网络使倌息传递更加快捷

B. 网络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

C. 网络让生活更加丰茁多彩

D. 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空间限制

8.当今社会是网络信息时代,微信、QQ等无处不在,它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与远地的亲人朋友瞬间相连、互通信息。这充分说明( D )

A. 网聊可以实现我们一切交友的愿望

B. 网络交友将成为现代社会的交友主流

C. 网络世界充斥着不可预知的风险

D.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

9.2017年12月3日—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镇举行。本届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邀请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技术社群和民间团体的互联网领军人物,围绕数字经济、前沿技术、

互联网与社会、网络空间治理和交流合作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交流。全球各界人士广泛关注互联网是因为( B )

A. 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要

B. 互联网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C. 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取代其消极作用

D. 互联网交往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

10.青少年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打开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社会经验。这是因为( A )

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实践

②学习书本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③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11.治理雾霾,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一个公民的努力。政府出台淘汰产能落后企业等措施,每一位公民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这说明( C )

政府是公共利益最大的提供者与守护者②每个人都可以为维护公共利益尽一份力量

③维护公共利益要看自己的心情④空气污染与全人类的公共利益相关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是因为( B )

A.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B. 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密不可分

C. 每个人的思想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状况

D. 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13.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青少年已达1.7亿,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近13%,而90%的青少年经常使用手机上网。遵守网络规则,争做好网民,是每一个青少年的责任。下列同学的行为属于遵守网络规则的是( D )

A. 鹏鹏喜欢转发时尚好奇刺激的内容

B. 亮亮把朋友的微信号码送给了做生意的邻居

C. 小刘和朋友一言不合就出言不逊

D. 梅梅坚持网络要诚信友好交流

14.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讲到:“我们每个人最好都不要离开社会,在社会中,有诸多便利,离开社会,有很多不便”你认为老师这句话的意思是( C )

A 个人绝不可能离开社会

B 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

C 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D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15.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每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成长,逐渐社会化才能(C )

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②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③真正实现由“生物的我”向“社会的我”的转变④失去与他人的交往机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简答题

16.情境: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嘈杂之声。“喂,你挤着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斗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1)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体现了哪种亲社会行为?

(2)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并请举两项实例说明。

答案:(1)谦让、宽容等(言之有理即可)

(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例子:参加劳动体验,进行研学旅行,参加公益活动等

17.2017年(第十六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13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广连接新活力融实业”,围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分享经济、产业互联网、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等热点领域,举办了20余场特色论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新融合发展。

阅读材料后,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阐述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积极影响。

(2)请谈谈互联网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案:(1)①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网络促进民主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三、材料分析题

18.材料一:互联网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只要有网络,家用电器、数码产品、日用品等经常在网上购买;点开手机就可以获取各种最新信息;QQ视频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实现“面对面”聊天.但一些低俗、暴力等不良信息也伺机利用互联网传播.

材料二: 2017年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提出“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规定强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对亙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两种常见的互联网安全问题。(两方面)

(2)出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目的何在? (两方面即可)

(3)结合材料回答,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三方面即可)

答案:(1)网络黑客攻击系统;网络泄密;网络诈骗;利用网络窃取个人信息;网络谣言;网络色情、凶杀、暴力;利用网络散布危害国家主权、安全、荣誉的言论。(应具体)

(2为了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维护网络秩序;为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提供法律根据; 依法保障公民和其他组织的网络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目的:“为了”或者直接写)

(3)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学会辨别网络信息,发现网络谣言、暴力色情、网络诈骗等网络安全问题,要及时举报;参与网络等现代媒体上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利用微博、博客等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利用“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知识,结合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