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放射性肺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研究

合集下载

中医治疗肺纤维化有优势——访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宇教授

中医治疗肺纤维化有优势——访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宇教授

专家访谈据媒体报道,某大型医院住进了7名因不明病毒感染肺炎的女患者。

她们大部分是因为咳嗽和呼吸困难被诊所诊断为肺结核、肺水肿或心脏功能不全等。

辗转来到大医院后,被诊断为“感染不明病毒而出现肺纤维化”。

患者中,36岁的王某在怀孕期间患感冒来到该医院接受诊治,在吃药治疗之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被安置在监护病房,但随后该患者出现了快速的肺纤维化现象,并且还出现脑出血,于两天后死亡。

肺纤维化是什么病?怎么这么快就夺人性命?笔者就此采访了苏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宇教授。

陈宇教授介绍,目前肺纤维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国内外都在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但都未能确定具体的发病因素和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只能以控制病情为主。

因其难以治愈,肺纤维化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其起病隐匿,病程发展快,预后不良,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近几年来,肺纤维化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攀升,肺纤维化发病年龄多在40~75岁,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研究表明,健康人的肺,肺间质水分恒定,与肺泡处于理想的湿润状态,以利于完成人体的气体交换功能。

当患有肺纤维化时,多因一种或多种基因缺陷引起的肺泡间结缔组织变厚、变硬,挤占了肺泡的常规空间,使胶原蛋白过度沉积,降低了氧气交换能力,而导致呼吸困难。

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错过最佳治疗期,致使肺泡空间越来越小,无法正常实现氧气交换,使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肺纤维化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最初往往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引起的肺损伤,如肺泡炎、间质性肺炎等,最终都可能引起肺泡上皮受损成纤维细胞增生,肺间质及肺泡结构改变,发生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是由何引起的?病因有哪些?陈宇教授介绍,中西医对这种病的看法略有出入,西医认为药物反应性肺间质纤维化是第一病因,如各种抗肿瘤药物、抗生素、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等,长期服用都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还有一种是结缔组织疾病,如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并发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纤维化有增多趋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观察
为 本证 反 复 发 作 , 致 肺 气 日益 耗 散 , 累及 脾 肾 , 宿 痰 的 产 导 并 而
近期 与 远 期 的有 效控 制 。
参 考 文 献
[ ] 叶任 高 . 科 学 [ ]5版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0 5 3 . I 内 M . 北 人 2 0 :4 [ ] 陈志 斌 . 医 治疗 气 道高 反 应 性 的 思 路 与 途 径 []福 建 中医 学 报 , 2 中 J.
放 射 性 肺 炎 ( P 是 放 射 治 疗 的 常 见 并 发 症 。 发 生 率 达 R ) 其 5 1 %, 部 放 射 学 改 变 的发 生 率 则 高 达 1%~ 0 %…, 终 %~ 5 肺 5 10 最
可 发 展 为 肺 纤 维 化 。 使放 疗 总剂 量 受 到 限 制 , 响 治 疗 效 果 及 常 影
[ ] 沈 自尹 . 阳 片 预 防 支 气 管 哮 喘 季 节 性 发 作 及 其 原 理 研 究 [] 中 3 温 J.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9 8 6 1 :7 2 . 18 , ( ) 1— 0
[ ] 孙 国 杰 . 灸 学 [ ]5版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0 0:3 4 针 M . 上 上 20 4 一
采 用 滋 阴清 热 化 瘀 中药 联 合 激 素 抗 生 素 , 照组 单 纯采 用 激 素 、 生 素 治 疗 ; 疗 前 后 观 察 放 射 性 肺 炎 评 级 对 抗 治 情况 、 西医症状疗效 、 中 x线 胸 片 疗 效 、 测 治 疗 前 后 患 者 血 清 肿 瘤 坏 死 因 子 0(N —r, 化 生 长 因 子 B 检 【 F o)转 T ( G — 水 平 。 果 治 疗 后 治疗 组 放 射 性 肺 炎 等 级评 价 , 西 医症 状 治 疗 效 果 均 明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疗 后 两 T F B) 结 中 治 组 血 清 T F 0 T F 8均 有 不 同程 度 下 降 , 疗 组 下 降 更 显 著 。 论 中西 医 结合 治疗 放 射 性 肺 炎 疗效 确切 , N 一L G 一 、 治 结 较 之 单 纯 西 药 治 疗 效 果更 明显 。

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研究进展胡芳【摘要】肺纤维化是由多种弥慢性肺间质疾病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对损伤的过度修复,晚期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该文回顾近年来有关肺纤维化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认为中医药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日趋成熟,取得一定的进展,对临床和实验防治肺纤维化有效的药物和方法进行了总结.【期刊名称】《医药导报》【年(卷),期】2011(030)011【总页数】4页(P1471-1474)【关键词】中药;肺纤维化【作者】胡芳【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21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6;R563肺纤维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间质性肺疾病,可由多种疾病及药物或放射线等引起,是许多疾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病理过程,预后较差。

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日趋增长,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1 发病机制肺纤维化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发病机制包括自由基损伤、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肺泡上皮细胞过度凋亡、炎性递质作用等。

中医认为肺纤维化的主要病机为热毒、痰瘀阻滞肺络,肺失清肃。

病之初以邪实为主,后期则以正虚为关键。

治疗多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肺益气养阴之法。

2 中药提取物2.1 葛根素陈珍旭等[1]经实验研究发现,葛根素可抑制炎症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表达,并可减少肺胶原纤维的形成,起到抑制和延缓实验大鼠肺纤维化的作用。

2.2 昆布提取物J201张正寿等[2]研究显示,多糖类药物J201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及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型跨膜糖蛋白(fatty acid synthase ligand,FasL)、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 teinase-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 proteinase-2,TIMP-2)的表达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研究

放 疗 的 面积 、 量 及 速 度 , 而 降 低 了 肿 瘤 扩 散 控 制 率 及 放 剂 进 疗 后 患 者 的 生存 质 量 , 以有 效 解 决 放 射 性 肺 损 伤 成 为 胸 部 所 肿 瘤 放 疗 中 至关 重 要 的 问 题 。笔 者 对 2 0 06年 1 至 2 0 月 0 7年 6月 在笔 者 所 在 医 院 门 诊 及 住 院 接受 放 疗 的 8 肿 瘤 患 者 4例
肿 瘤 的患 者 , 接 受 放疗 , 需 无放 疗 禁 忌 证 , 疗 巾 或 放 疗 后 诊 放
断有 放 射 性 肺 炎 , 射 剂 量 4 照 5~7 y ( ) 者 年 龄 >2 0G ;2 患 0 岁 ;3 机 体 状 况 良好 ,P () K S评 分 i6 > 0分 ;4 参 照 R O () T C急 性
历 随机 分 为 两组 。对 照 组 (2例 ) 予 抗 生素 及 激 素 进行 常 规 治疗 ; 察 组 ( 2例 ) 4 给 观 4 在西 医常 规 治 疗 基 础 上 加 用 百 合
固金汤治疗 , 连续用药 2 。结果 1d
两组比较 ,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 0 叭) P< . 。结论
均 4 两组 在年龄 、 8岁 性别 、 临床症状 、 程等方 面差 异无 病
统 计 学 意 义 ( 0 0 ) 有 可 比性 。 P< .5 , 14 治 疗 方 法 . 观 察组 与对 照 组 均 常 规 使 用 头孢 类抗 生 素
静点 , 同时做痰细 菌培养及 药敏试 验 以调 整用药 , 配合地 塞
两组疗效 比较 见表 1 。表 1显示 , 观察 组 总有 效 率 为
( ) 为经 病 理 检查 , 诊 为胸 部 恶 性 1均 确
1 1 病 例 选 择标 准 .

放射性肺炎中医干预研究现状

放射性肺炎中医干预研究现状

肺 炎的临 床疗效 , 果痊 愈 l例 , 转 l例 , 效4 , 结 9 好 3 无 例 总有 效率 为8 .9 8 8%, 提 示采用 内服、 雾化吸 入内 外兼治之 法 , 强化 中药治疗 放射 性怖炎 , 体疗 整
效 较满 意 。
等 用 自拟润肺 清热方 随证 加减 治疗本 病6例 , 睬 0 痰湿 蕴肺 加半 夏 、 陈皮 、 厚朴 、 ; 苍术 痰热郁肺加 桑白皮 、 黄芩 、 栀子 、 仁、 薏苡 知母 ; 犯肺加 丹皮、 肝火 蛤壳 、 黛 ; 阴亏耗加 沙参 、 青 肺 麦冬 、 西洋参 , 合 ; 咯血量 多加 服三 七粉。 百 若
苓、 山药 ; 淮 盗汗 者加 白术芍 、 味子 ; 血 明显者 加赤芍 、 参 五 瘀 丹 经治疗 , 患 者 临 床症 状 明显 减轻 , 片示 肺部炎 症 消失 。 胸
22 辨 病 论 治
221 汤剂 李海 “观察射 干麻 黄 汤治疗 放射 性肺 炎顽 固 咳嗽患 者9 . 0 l 例, 组总 有效率 比较经 × 检验差 异有统 计学意 义( P<00)治疗 组疗效 优 .5, 于对 照组 。 张德 ”观察当 归六黄 汤对 放射 性 肺炎 的治疗 作 用 , 痰热 盛者
结果总有效率8 . %。 33 王建中 认为, 3 放射性肺炎是卫气营血并病 , 治疗
上应 突破 常规 , 温病 经典 方银 翘散 、 将 白虎汤 、 营汤 、 角地黄 汤合 方加 清 犀 减 , 组服 用上方 同时予 常规 西 医治疗 , 治疗 其近 期疗 效明 显优于 单纯 常规 西 医治疗 。 洪亮 教授[认 为放射 性 肺炎是 导致 远期 肺间 质纤 维化 、 吸 郑 7 1 呼
3 1 2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 ekMe i l dA kT e dc e 0 1 第 9 dc An s h Me i n 2 l 年 a i 卷 第 1 期 l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48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48例临床观察
后, 炎症不断吸收消散 , 渐 形成 了不 同程 度 的进行 性血 管硬 逐
方法治疗 本 并发症 4 8例 , 与用 西 药 治疗 的 4 并 8例 作 对照 观
察, 现报告 如 。
1 临床 资料
化及肺实质 的纤维 化。肺纤维化 可在照射 后 6个 月逐渐加 重 , 防止和
1 1 一般资料 : 组 9 . 本 6例均 为我院住 院患者 。原 发肿瘤 包括 肺癌 4 9例 , 食管癌 2 , 8例 乳腺癌 1 , 9例 均经 组织病理学或细胞
学检查确诊 ( 断标 准参 照新 编 常见 恶性 肿瘤 诊 治规 范 ) 诊 。
减轻肺纤维化 的形成 。本期 为气 阴 两虚 , 失宣 降 , 肺 兼血 淤之 象 。症见胸痛 胸闷 , 咳喘憋气 , 口干咽燥 , 短乏力 , 气 神疲纳 呆 , 舌淡红 、 白, 苔 脉细数 或 细弱 。治 以补气养 阴 , 肺止 咳 , 宣 养血
sy K ) k ( S 评分 : 0分 9例 ,0~7 >7 5 0分 1 , 0分 2 7例 <5 2例 ;
沙参 、 生地黄 、 百合 、 蒌各 1g 当归 、 瓜 5, 桔梗各 1 g 苏木 、 2, 川芎各
1g 生 甘 草 6 。 0, g
13 观察指标 : j要 观察总有效 率以及病变进 展率 ; 毒 副 . ① 三 ② 反应 情况 : WH 按 O抗 癌药 物 毒 性 反应标 准评 判 , 分为 0~Ⅳ 度 ] 主要观察恶心 、 吐、 , 呕 白细胞 F降 、 肾功 能 异常等 主要 肝 症状 及实验室检测异 常 的发 生率 。③ 生 活质 量情 况 : K 以 s评 分标 准为依据 。
14 疗效标 准 : . 显效 : 临床 症状 在 1 月 内完 全控制 , 个 胸部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孔祥鸣吴稚冰张爱琴赵亚珍【关键词】放射性肺损伤发病机制中医药治疗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部分肺组织因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

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

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5%~10%。

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发病率限制了肿瘤的放疗总剂量,从而使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下降,部分重度放射性肺损伤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1 发病机制研究表明,电离辐射所致的肺组织损伤不仅仅是单一靶细胞损伤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有多种细胞参与、有多种细胞因子调控的复杂过程。

目前认为,电离辐射可引起肺内效应细胞即肺泡巨噬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启动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裂,导致胶原蛋白的大量合成,最终形成肺间质的胶原沉积,血管壁增厚闭合进而发生肺组织的纤维化[1]。

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被公认是与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介导因子。

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血浆TGFβ的基础浓度有关,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血浆TGFβ含量在放疗结束时持续升高[2]。

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火热毒邪”,而肺为娇脏,放疗之邪毒侵袭,热灼肺津与痰浊相搏,阻塞肺络,肺络损伤,痰热内蕴,日久余热留恋,耗伤正气,气阴两虚,气虚无以鼓动血脉,血行不畅,瘀血内生,致瘀血内阻。

故放射性肺炎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 阴伤、气虚、血瘀、热毒是病机要点[3]。

2 西医治疗由于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放射治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因素,且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故处置放射性肺损伤的关键在于预防。

一旦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

放射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放射性肺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疗上应 突破常规, 临床采用 温病学治疗温热毒邪分别在卫分 、 气
分、 营分 、 血分 的四个经典方加减合方 , 5 将 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2 5例 , 治疗组采用银翘散 、 白虎汤 、
清 营 汤 、 角 地 黄 汤 四方 合 方 加 减 , 时予 常 规 西 医 治 疗 。 取银 犀 同
见干咳少痰等气虚 阴虚燥咳之象。 如病情迁延不愈, 更加耗伤肺
气,气虚无力 推动血行,复加久病入络,则可呈 现气虚血瘀之
候。
治予益气养阴 、 润肺健脾 , 方选麦 门冬汤合百合知母 汤加减 ;2 ()
放 射 治 疗 后 合 并 肺 内感 染 者 , 以痰 热 郁 肺 为 主 , 实证 , 以清 属 治 热解毒 、 痰止 咳, 化 方选 桔 梗 汤 合 千 金 苇 茎 汤 加 减 ;3 未 行 手 术 ()
瓜蒌; 泄泻 者加 山药 、 茯苓; 盗汗者加白术 、 白芍 、 味子; 五 有瘀血
表现者加丹参 、 赤芍 。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 , 胸片示肺部
炎症 消 失 。 4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西洋参 。 治疗效果明显。 王建中等 认为, 放射治疗属于一种“ 以
毒攻毒 ” 的疗 法。 对机体而言, 放射线是一种外来火热毒邪, 与温 病理论 中外感 温热毒邪颇有相似之处 ,但与温病 外感温热毒邪 循经卫 、 营 、 由表人里, 气、 血, 逐层入 侵的常规途径不同, 放射性 损伤表现为机体照射野表里 内外 同时受邪的特殊状态。从温病 学卫气营血辨证的原理来看, 可以说是卫 气营血并病 。因此, 治
2 辨 证治 疗 刘 良丽等 [认 为肺 、 、 2 1 脾 肾三 脏 气 阴 亏 虚 、 失 濡 润 为 其 发 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放射性肺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研究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放射性肺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pulmonary fibrosis,RPF)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经中医辨证确诊为属气虚血瘀、痰湿内阻的RP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免疫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方化纤方治疗。

根据圣乔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The 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评价疗效,分别进行治疗前评分和治疗3个月后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肺功能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时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PF临床疗效优于单一西医治疗,可以改善RP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引起的非感染性病变,发生率约为11%[1]。

肺的放射性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 pulmonary fibrosis,RPF)是放射性肺损伤的晚期表现,约在放射治疗后60~200 d发生。

进展较缓慢,呈隐匿发展,在放疗1~2年后趋于稳定。

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限于非特异性抗炎,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但是在临床上这些治疗方法都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或延长其生存期[2-4]。

因此大多数患者具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尤其是心理上的悲观失望情绪带来的失落感和负疚感,使其生活态度随之改变,生活质量下降。

根据中医理论认为:气虚血瘀、痰湿内阻是该病的基本病机表现,临床运用中药复方化纤方配合西药治疗RPF,取得了一定成果[5-7]。

现将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RPF 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RPF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自2012年6月-2013年12月以来在放疗病房就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对自己的病情知情并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100例R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48~82岁,平均(65.1±8.99)岁。

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

治疗组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4.5±8.91)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4.6±8.8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2年拟定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1)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史,隐匿起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喘息、气短、干咳、憋喘,病程≥3个月,双侧听诊可闻及吸气性爆裂音;(2)杵状指和/或紫绀;(3)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活量(VC)减少,而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正常或增加和/或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动脉血气示低氧血症或运动后低氧血症;(4)胸部高分辨CT表现为:双下肺和胸膜下为主的网状改变或伴蜂窝样改变,可伴有极少量磨砂玻璃样阴影;(5)经支气管肺活检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示肺间质病变[8]。

1.3 方法(1)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的同时,视情况加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

对伴发热、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T有急性渗出性改变者根据病原体检查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优先推荐口服强的松,症状较重或病情较急时静脉使用地塞米松。

强的松0.5 mg/(kg·d)(理想体重),口服4周,然后每天0.25 mg/(kg·d)(理想体重),口服8周,之后减量至0.125 mg/(kg·d)(理想体重)口服,维持1~1.5年。

(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中药复方化纤方。

化纤方组成:柴胡24 g,黄芩9 g,党参15 g,法半夏12 g,天花粉12 g,桂枝12 g,五味子15 g,干姜6 g,瓜蒌仁15 g,香附12 g,炙甘草6 g,浙贝母12 g,麦冬15 g。

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所有患者均建立管理档案,定期随访,并进行健康宣教教育活动。

1.4 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圣桥治医院呼吸问题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该问卷参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和《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制定,包括50道问题,可划分为5个能区:呼吸症状(咳嗽、咳痰、气喘发作等),活动受限(爬坡、穿衣、游戏、家务等),疾病影响(焦虑、痛苦、不安全感、失望),肺功能检查(改善、有效、恶化),胸部X线或HRCT显示(减轻、加重)[8-9]。

在检查的当天调查表由患者独立完成,不允许任何代替,并由观察者检查是否有遗漏。

根据调查问卷统一规定进行评分并记录,具体评分方法分为每一部分的分值和包括所有问题在内的总分分值。

每一部分的分值等于该部分阳性选项的得分之和与该部分总预计分比值的100倍,总分分值等于所有阳性选项的得分之和与全部问题总预计分比值的100倍。

分值范围为0~100,分值越低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值比较两组治疗前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复方化纤方可以改善RPF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FV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3.14、4.67、9.33,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2.97、3.68、7.17,P<0.05),治疗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胸部X线变化胸部X线或HRCT显示,治疗前双侧肺纹理增多、紊乱,双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呈磨玻璃样、云雾状或蜂窝肺改变,双下肺和胸膜下为主的网格条索状改变,有的还伴有肺气肿,双侧胸膜增厚以及少量胸腔积液,由于肺纤维收缩牵拉,气管、心脏、膈肌移向患侧,肋间隙变窄,膈肌抬高。

治疗后,虽然双肺仍见纹理增多、紊乱,但磨玻璃样、云雾状、甚或蜂窝状改变明显减轻,有的减轻十分显著,并且都往双下肺、靠近胸膜处局限,胸膜增厚的变化改善明显,胸腔积液全部吸收,肺气肿的改善对于病程短的可以全部不见,病程长者无明显改变。

3 讨论放射治疗是胸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放射性肺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副反应[10]。

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发生放射性损伤,其改变主要是逐步发展的纤维化,以肺泡间隔有弹性纤维和胶原沉积使之增厚,肺泡缩小塌陷,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血管壁有胶原沉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阻塞,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疾病,基础肺病将加重损伤[11-13]。

本组试验中观察到:(1)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胸部X线及肺功能变化均显示治疗组有较好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加用复方化纤方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复方化纤方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抗免疫损伤作用,不仅明显改善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抑制肺泡炎症,减少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和动脉氧分压,使病情进展的肺纤维化患者病情趋于稳定。

由于本病病理属于难以逆转型,病机特点又是因虚致病,因虚致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中以气虚血瘀、痰湿内阻为基本病机表现,并贯穿疾病始终,病机复杂,预后不佳,所以无论中医、西医均认识到治疗上不能追求解剖学的复原,而应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14-15]。

医学的研究不仅只是针对疾病本身,而是对患者整体,只有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均处于完善状态才是健康[16]。

结合肺纤维化的病机演变过程和疾病分期,进行辨证施治。

早期以复方化纤方散结为主,中期在此基础上配合化痰清瘀,晚期则增加补肾纳气或温阳利水。

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化纤方可以缓解RPF 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安全有效,与单用西药的对照组比较,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1]白友贤,汤俊凡.肺部疾病的X线病理诊断[M].北京:金盾出版社,1988:106-109.[2]支开叶.肺纤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12):23-24.[3]陈萍,李素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38例[J].光明中医,2009,24(3):505-506.[4]孙增涛,封继宏,李小娟,等.益气活血散结法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07,48(10):907-908.[5]赵丽丽,韩磊,鲍文华.参芎葡萄糖在治疗肺纤维化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3):13-14.[6]于永江,李树民,鲍文华,等.TH17细胞、IL-21在鼠肺纤维化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176-1179.[7]鲍文华,李树民,穆晓春,等.TH17细胞、RORyt在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75-1079.[8]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387-389.[9]朱文峰.国家标准应用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86.[10]马铁英,辛炜,霍志峰.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与三维立体放疗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3-16.[11]易智明,向太梅,向旭东.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肺癌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5):122-123.[12]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120-1124.[13] Katzenstein A L,Myers J L.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clinical relevance of pathologic classific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8,157(4 Pt 1):1301-1315.[14]尹同利.益气化瘀法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07-109.[15]邓生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153-154.[16]肖义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