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竹胶板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资料
JGT3026-95竹胶合板模板

中国建筑资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竹胶合板模板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竹材为原材料的竹胶合板模板 以下简称竹胶合板 的术语 符号 标记 分类 规 格 代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产品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施工用的竹编成席组坯 竹席与竹帘组坯 竹片组坯等多种结构 以及竹材与 木片等其他材料组合的竹胶合板模板 也可用作其他结构的板材
箱中 干燥 取出试件在室温下放置
再放到试验机上进行荷载试验 测定方法按
条的规
定进行
结果表示
每件试件的保存静曲强度 按公式 计算 精确至
式中
保存静曲强度
试件破坏荷载
支座距离
试件的宽度
试件的厚度
各试件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为该批竹胶合板模板的保存静曲强度 精确至
表面耐磨性能应按
中的规定进行测定
耐老化性能应按 附着力应按
头必须与试件长度中心线重合 见图
中国建筑资讯网
1 5
3 4
25
25h
h 2
25
荷载压头 滚动铰支座 百分表 固定铰支座 竹胶合板试件
图 静曲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加荷应缓慢均匀 至试件破环前至少分 级加载 记录各级荷载及相应挠度值 并记录破坏荷
载 荷载值精确至 挠度值精确至
试验结果整理
绘制荷载 挠度曲线 确定曲线斜度 根据测试的荷载及挠度值 以荷载 为纵坐标 挠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竹胶合板模板
中国建筑资讯网
发布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 布
目
次
前言 范围 引用标准 术语 符号 产品分类 代号和规格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附录 标准的附录 试验仪器和设备要求 附录 标准的附录 试样和试件的制备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胶合板与竹胶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503-2007)

5-3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胶合板与竹胶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503-2007)‘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先竖向结构施工后水平结构施工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模板:木胶合板与竹胶板常用规格见表2.1.1-、标2.1.1-2混凝土模板用木胶合板规格尺寸(mm ) 表2.1.1-1 模数制非模数制 厚度 宽度长度 宽度 长度 6001800 915 1830 12.0 15.0 18.0 21.09001800 1220 1830 10002000 915 2135 1200 2400 1220 2400 竹胶合板模板规格尺寸(mm ) 标2.1.1-2宽度长度 厚度9151830 9.0 12.0 15.0 18.0 12201830 10002000 9152135 12202440 15003000 注:引自《竹胶合模板》JG/T3026-19952.1.2木胶合板与竹胶合板物理理学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8和《竹胶合模板》JG/T3025的要求2.13木方:规格、100mm x 100mm 木方,50mm x100mm 木方。
2.1.4 支撑件:柱箍、冷弯矩形空心型钢(俗称方钢管)2.1.5 隔离剂(脱模剂):竖向结构模板可采用水质隔离剂或油质隔离剂,水平结构模板不得采用油质隔离剂。
2.2 主要机具斧子、电锯、电刨、手锯、刨子、扳手、电钻、线坠、2m 靠尺、方尺、锤子、卷尺、水平尺、撬棍等。
2.3 作业条件2.3.1 框架机构先施工柱子,水平施工缝一般设在梁下50mm 处:剪力墙结构先施工墙,水平施工缝设在模板底标高上3~5mm 处。
2.3.2 模板设计(1)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晋兴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就为组装和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等。
1、竹木胶合板模板

3 竹木胶合板模板3.1 材料要求3.1.1 竹木胶合板模板材料应包括竹木胶合板、柱箍、冷弯矩形空心型钢、钢管等。
3.1.2 竹木胶合板物理学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8和《竹胶合模板》JG/T 3026的规定。
3.1.3 支撑模板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的规定。
3.1.4 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3.1.5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型螺纹》GB/T 5796.2、GB/T 5796.3 的规定。
3.2 主要机具3.2.1 主要机械应包括塔吊、汽车吊电锯、电刨、电钻等。
3.2.2 主要机具应包括手锯、刨子、扳手、线坠、2m靠尺、方尺、锤子、卷尺、水平尺、撬棍等。
3.3 作业条件3.3.1 模板型号、规格、数量及零配件的规格、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模板表面应平整,无油污、破损、变形,焊缝应无明显缺陷。
3.3.2 模板进场前,施工现场应有平整的堆放场地,模板堆叠堆放高度不得超过2m。
3.3.3 模板施工前应完成轴线控制线、墙边线、柱边线、楼层标高线和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梁位置线的引测,并应通过预检。
3.3.4 模板应按设计图加工、制作完成,模板企口缝连接紧密,强度、刚度及形状尺寸应符合施工要求,通用性强的模板宜制作成定型模板。
3.3.5 施工前应预埋地锚筋和拉环,用于固定模板。
地锚筋宜采用Φ25钢筋,插入混凝土楼板中,上端宜伸出楼板面50mm~100mm。
3.3.6 后浇带处的模板支撑体系应与周边水平结构模板分开,单独设立。
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见图3.3.6。
图3.3.6 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1-楼板2-多层板3-木方4-钢管扣件连接5-后浇带3.4 施工工艺3.4.1 柱模板施工宜按图3.4.1规定的流程进行:定位放线→贴密封条→安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杆→模板加固校正→柱模板验收图3.4.1 柱模板施工工艺流程3.4.2 剪力墙模板施工宜按图3.4.2的流程进行:定位放线→安装窗洞口模板→贴密封条→安一侧模板→安装另一侧模板→模板加固校正→剪力墙模板验收图3.4.2 剪力墙模板施工工艺流程3.4.3 梁模板施工宜按图3.4.3的流程进行:放线、找平→铺设垫板→支架搭设→安装梁底模板→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梁模板校正→梁模板验收图3.4.3 梁模板施工工艺流程3.4.4 楼板模板施工宜按图3.4.4的流程进行:铺设垫板→支架搭设→调整立柱高度→铺设楼板模板→标高较正→模架加固→楼板模板验收图3.4.4 楼板模板施工工艺流程3.4.5 楼梯模板施工宜按图3.4.5的流程进行:铺设垫板→支架搭设→铺设楼梯底模→标高较正→绑扎钢筋→安装楼梯侧模及踏步侧板→楼梯模板验收图3.4.5 楼梯模板施工工艺流程3.4.6 模板拆除宜按图3.4.6的流程进行:模板拆除前期准备→柱模板拆除→墙模板拆除→楼板、梁模板拆除→模板清理图3.4.6 模板拆除流程3.4.7 柱模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模板安装前应按施工图纸中柱位置放线定位,并应在柱内四边的预留地锚筋上焊接支杆,防止模板发生移位;2 放线定位后,应沿柱外沿5mm处粘贴密封条;3 柱模板安装应先安装楼层平面的两边柱,经校正、固定,再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按柱子大小,可预拼成一面一片,就位后可先用铅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再用木钉将两侧模板连接紧,安装完两面后,再安装另外两面模板;4 柱箍可用方钢、角钢、槽钢、钢管等制成,也可以采用钢木夹箍。
竹胶板胶合板行业标准

竹胶板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竹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竹胶合板模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竹胶合板模板(以下简称模板)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代号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施工用的竹模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 14732-1993 木材工业胶粘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GB/T 17657-1999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LY/T 1574-2000 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竹胶合板模板Plybamboo form由竹席、竹帘、竹片等多种组坯结构,及与木单板等其他材料复合,专用于混凝土施工的竹胶合板。
3.2竹席bamboo woven-mat竹篾经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席子。
3.3竹帘bamboo curtain竹篾经非塑料线或绳编扎织成的帘子。
3.4竹片bamboo strip竹材除去竹青、竹黄后经刨削加工而成的片材。
3.5组坯assembly require根据竹模板的结构设计,胶合前将各层材料按要求配置的组合。
3.6竹篾bamboo skin竹材经劈刀纵剖而成的簿竹条。
3.7素面板unteated face plybamboo form表面未经处理的竹模板。
3.8复木板plybamboo form covered by veneer表面复贴木单板的竹模板。
3.9涂膜板coated plybamboo form表面敷有涂膜层的竹模板。
3.10复膜板plybamboo form covered by saturate paper表面复有浸渍纸的竹模板。
3.11表板face竹模板的表层材料,又分面板和背板。
胶合模板的技术标准与进场验收规范

胶合板模板的技术指标与进场验收建筑工程中砼用木胶合板模板,参考标准是国标《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08、《人造板的尺寸测定》GB/T19367-2009。
一、种类:木胶合板模板一般有三种1、未经表面处理的胶合板模板(简称素板);2、经过树脂饰面处理的胶合板模板(简称涂胶板);3、经过浸渍胶膜纸贴面处理的胶合板模板(简称覆膜板)二、要求:1、尺寸和公差要求:1)、胶合板模板的规格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
规格尺寸(mm)表1注:1、其他规格尺寸由供需双方协议;2、本章提到的模数是指建筑模数(constructionmodule),建筑设计中,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用M表示,即1M=100mm2)、对于模数制的模板,其长度和宽度公差为0—3mm,对于非模数制的模板,其长度和宽度公差为±2mm。
模板的长与宽的测量方法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平均值与公称尺寸的差值即为公差(见下图1)。
3)、模板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厚度公差(mm) 表2公称厚度平均厚度与公称厚每张板内厚度最大厚度检测方法:用测微仪(或游标卡尺)在距板边24mm和50mm之间测量胶合板模板的厚度,测点位于每个角及每个边的中间,既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平均值与公称厚度之差为偏差(见上图1)。
4)、胶合板模板对角线长度允许偏差及翘曲度限值见表3及表4胶合板模板翘曲度限值表412㎜以上不得超过0.5% 不得超过1%示。
①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②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对角线长度允许偏差及翘曲度限值见表3及表4。
5)、板的垂直度不得超过0.8mm/m。
把直角尺的一个边靠着胶合板模板的一个边,测量其垂直度(见附图2),在距板角(1000±1)mm处,通过测量直角尺另一臂与板边间的间距(见附图2)。
胶合板模板

8-4-1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混凝土模板用的胶合板有木胶合板和竹胶合板。
胶合板用作混凝土模板具有以下优点:(1)板幅大,自重轻,板面平整。
既可减少安装工作量,节省现场人工费用,又可减少混凝土外露表面的装饰及磨去接缝的费用;(2)承载能力大,特别是经表面处理后耐磨性好,能多次重复使用;(3)材质轻,厚18mm的木胶合板,单位面积重量为50kg,模板的运输、堆放、使用和管理等都较为方便;(4)保温性能好,能防止温度变化过快,冬期施工有助于混凝土的保温;(5)锯截方便,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6)便于按工程的需要弯曲成型,用作曲面模板。
(7)用于清水混凝土模板,最为理想。
我国于1981年,在南京金陵饭店高层现浇平板结构施工中首次采用胶合板模板,胶合板模板的优越性第一次被认识。
目前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高层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胶合板模板已有相当的使用量。
8-4-1-1 木胶合板模板木胶合板从材种分类可分为软木胶合板(材种为马尾松、黄花松、落叶松、红松等)及硬木胶合板(材种为锻木、桦木、水曲柳、黄杨木、泡桐木等)。
从耐水性能划分,胶合板分为四类:I类——具有高耐水性,耐沸水性良好,所用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粘剂(PF),主要用于室外;II类——耐水防潮胶合板,所用胶粘剂为三聚氰胺改性脉醛树脂胶粘剂(MUF),可用于高潮湿条件和室外;III类——防潮胶合板,胶粘剂为脉醛树脂胶粘剂(OF),用于室内;IV类——不耐水,不耐潮,用血粉或豆粉粘合,近年已停产。
混凝土模板用的木胶合板属具有高耐气候、耐水性的I类胶合板,胶粘剂为酚醛树脂胶,主要用克隆、阿必东、柳安、桦木、马尾松、云南松、落叶松等树种加工。
1.构造和规格(1)构造模板用的木胶合板通常由5、7、9、11层等奇数层单板经热压固化而胶合成型。
相邻层的纹理方向相互垂直,通常最外层表板的纹理方向和胶合板板面的长向平行,因此,整张胶合板的长向为强方向,短向为弱方向,使用时必须加以注意。
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检测 LT-T 1574-2000

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行业标准LT/T1574-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LT/T1574-2000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plybamboo for concrete-form前言我国竹材加工行业根据竹材本身强度大、韧性好、耐磨损等特点,研制开发出供混凝土模板用的多种竹材胶合板,并已在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标准。
为加强混凝土建筑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竹片、竹帘、竹席为主要构成单员,经施胶、热压制成的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纹。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4979-1985页状砂纸砂布GB/T10111-1988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7657-1999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3.1竹片bamboo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以“专心、专业、专注“为宗旨,致力于实现研究和应用的对接,从而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竹材经过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片材.3.2竹篾bamboo skin竹材剖开后劈篾而成的薄竹条。
3.3竹帘bamboo curtain竹片或竹篾用线纺织成的帘子。
3.4竹席bamboo woven-mat竹片或竹篾经纵横交错纺织而成的席子。
3.5浸泽胶膜纸贴面竹材胶合板overlaid plybamboo with resin-impregnated paper以专用纸浸渍树脂,交互式干燥至一定的挥发物含量后(固化程序),铺装在竹材胶合板或板坯的表面(板坯或竹胶板表面亦可加一层木质单板再铺装浸渍纸),经热压胶合而成的板材。
建筑工程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木(竹)胶合板模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用竹木、竹胶合板做侧模和底模,用木方、钢管或型钢做龙骨和支撑体系的现浇混凝土柱、墙、梁、板的木(竹)模板工程。
2 引用标准、术语2.1引用标准《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2.2术语竹胶合板——是以薄竹片按照相邻层垂直交错的顺序排列,用酚醛胶或其它胶体作粘结剂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木胶合板——是以单板按相邻层木纹方向互相垂直的顺序排列,用酚醛胶或其它胶体作粘结剂热压而成的人造板材。
次楞-—直接支承竹、木胶合板面板的小型楞梁,又称小梁或次梁,常用次楞如:50×100 mm的木方。
主楞-—直接支承次楞的结构构件,又称主梁,常用主楞如:Ф48×3.6mm钢管.对拉螺杆——拉接混凝土结构两侧模板并使其承受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专用螺杆。
3 施工准备3。
1 材料及主要机具:3.1.1 木(竹)胶合板:木胶合板(含覆膜板)规格为915×1830×(9、12、15、18)mm、1220×2440×(9、12、15、18)mm,竹胶板规格为915×1830×(9、12、15、18)mm、1000×2000×(9、12、15、18)mm、1220×2440×(9、12、15、18)mm。
3。
1.2木方(50×100 mm或100×100 mm等),对拉螺栓.3.1.3支撑系统(支架):次楞,主楞,可调底座,顶托,用作立杆、纵横向水平杆、斜撑、垂直和水平剪刀撑的钢管。
3。
1。
4 机具: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提式电锯、钻床、压刨、方尺、水平尺、钢卷尺、线坠、铁锤、铁钉、撬棒、空压机、吊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胶板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竹胶合板模板行业标准竹胶合板模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竹胶合板模板(以下简称模板)的术语与定义、分类、代号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施工用的竹模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 14732-1993 木材工业胶粘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GB/T 17657-1999 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LY/T 1574-2000 混凝土模板用竹材胶合板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竹胶合板模板Plybamboo form由竹席、竹帘、竹片等多种组坯结构,及与木单板等其他材料复合,专用于混凝土施工的竹胶合板。
3.2竹席bamboo woven-mat竹篾经纵横交错编织而成的席子。
3.3竹帘bamboo curtain竹篾经非塑料线或绳编扎织成的帘子。
3.4竹片bamboo strip竹材除去竹青、竹黄后经刨削加工而成的片材。
3.5组坯assembly require根据竹模板的结构设计,胶合前将各层材料按要求配置的组合。
3.6竹篾bamboo skin竹材经劈刀纵剖而成的簿竹条。
3.7素面板unteated face plybamboo form表面未经处理的竹模板。
复木板plybamboo form covered by veneer表面复贴木单板的竹模板。
3.9涂膜板coated plybamboo form表面敷有涂膜层的竹模板。
3.10复膜板plybamboo form covered by saturate paper 表面复有浸渍纸的竹模板。
3.11表板face竹模板的表层材料,又分面板和背板。
3.12折减系数reduction factor因含水率的增加竹模板静曲弹性模量降低的系数。
4 产品分类、代号和规格4.1 产品分类、代号4.1.1 按组坯结构分类:4.1.1.1 竹席模板代号ZX;4.1.1.2 竹帘模板代号ZL;4.1.1.3 竹帘模板代号ZP;4.1.1.4 竹席竹帘模板代号ZXL;4.1.1.5 竹席竹帘模板代号ZXP。
4.1.2 按表面处理分类:4.1.2.1 素面板按4.1.1代号续加S;4.1.2.2 复木板按4.1.1代号续加M;4.1.2.3 涂膜板按4.1.1代号续加T;4.1.2.4 复膜板按4.1.1代号续加F;4.1.2.5 复膜复木板按4.1.1代号续加FM。
4.2 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竹模板规格(单位为毫米)长度宽度厚度1830 915 9、12、15、181830 12202000 10002135 9152440 12203000 1500注:竹模板规格也可根据用户需要生产。
4.3产品型号由产品代号、特性代号和主参数代号3个部分组成,按下列顺序排列:□ ·□ △↓名称代号↓特性代号↓主参数代号示例1: ZXL· 2F2400x1200x15↓竹席竹帘模板↓双复膜↓板长,单位为毫米(mm) ↓板宽,单位为毫米(mm) ↓板厚,单位为毫米(mm)示例2:ZX·SF2000x1000x12↓竹席模板↓反面素面,正面复膜(即单复膜)↓板长,单位为毫米(mm) ↓板宽,单位为毫米(mm) ↓板厚,单位为毫米(mm)5 要求5.1 材料要求5.1.1 竹、木材应采用无霉变、无腐朽、无虫蛀的原料。
5.1.2 胶粘剂应采用性能符合GB/T 14732-1993要求的酚醛树脂胶或其他性能相当的胶粘剂。
5.2 组坯要求5.2.1 竹席模板应由多层竹席组坯。
5.2.2 竹帘模板或竹片模板应由层数不少于连的竹帘或竹片对称组坯。
其表层竹帘的竹篾或竹片的长度方向应与成品板长度方向一致。
同张板内,各对称层竹帘或竹片厚度应相同。
5.2.3 竹席竹帘模板或竹席竹片模板,除应按5.2.2要求组坯外,其两表面各为1层以上的竹席表板。
5.3 板边封边处理要求产品出厂时,竹模板的四边应采用封边处理。
封边涂料应防水并涂刷均匀、牢固,无漏涂。
5.4 尺寸偏差5.4.1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竹模板厚度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厚度等级优等品合格品9、12 ±0.5 ±1.015 ±0.6 ±1.218 ±0.7 ±1.45.4.2 长度、宽度的允许偏差为+2mm。
5.4.3 对角线长度之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竹模板对角线长度之差(单位为毫米)长度宽度两对角线长度之差1830 915 ≤21830 1220 ≤32000 10002135 9152440 1220 ≤43000 15005.4.4 竹模板的板面翘曲度允许偏差,优等品不应超过0.2%,合格品不应超过0.8%。
5.4.5 竹模板的四边不直度均不应超过1mm/m。
5.5 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5.6 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5.7 表面处理板的外观质量与性能要求。
5.7.1 涂膜板外观质量与性能除应满足表4、表5的要求外,还应符合表6的规定。
5.7.2 复膜板外观质量与性能除应满足表4、表5的要求外,还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4 竹模板外观质量要求项目检测要求单位优等品合格品表板背板表板背板腐朽、霉斑任意部位― 不允许缺损自公称幅面内mm2 不允许≤400鼓泡任意部位一不允许单板脱胶单个面积20mm2~500 mm2 个/m2 不允许 1 3单个面积20mm2~1 000 mm2 不允许 2表面污染单个污染面积100mm2~2 000 mm2 个/m2 不允许 4 不限单个污染面积100mm2~5 000 mm2 2凹陷最大深度不超过1mm单个面积mm2 不允许10~500 10~1500单位面积上数量个/m2 不允许 2 4 不限表5 竹膜板物理力学性能要求项目单位优等品合格品含水率% ≤12 ≤14静曲弹性模量板长向N/mm2 ≥7.5x103 ≥6.5x103板宽向N/mm2 ≥5.5x103 ≥4.5x103静曲强度板长向N/mm2 ≥90 ≥70板宽向N/mm2 ≥60 ≥50冲击强度kJ/m2 ≥60 ≥50胶合强度mm/层≤25 ≥50水煮、冰冻、干燥的保存强度板长向N/m m2 ≥60 ≥50板宽向N/mm2 ≥40 ≥35折减系数一0.85 0.8表6 涂膜板外观质量与性能要求项目单位优等品合格品涂层流淌不平一不允许涂层缺损mm2 不允许≤400涂层鼓泡一不允许表面耐磨性g/100r ≤0.03 ≤0.05耐老化性一无开裂耐碱性一无裂隙、鼓泡、脱胶无明显变色或光泽变化无裂隙、鼓泡、脱胶表7 复膜板外观质量与性能要求项目单位优等品合格品浸渍纸破碎一不允许浸渍纸缺损mm2 不允许≤400复膜面缝隙与鼓泡一不允许表面耐磨性g/100r ≤0.07 ≤0.09耐老化性一无开裂耐碱性一无裂隙、鼓泡、脱胶无明显变色或光泽变化无裂隙、鼓泡、脱胶6 试验方法6.2.2.1 含水率按GB/T 17657-1999中4.3含水率测定规定进行。
6.2.2.2 静曲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按GB/T 17657-1999中4.9静曲强度和静曲弹性模量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但试验机可以为其他万能力学试验机,试件长度为250mm+1mm,宽度为75mm+1mm,试件厚度小于15mm时,两支座间距离固定为150mm;试件厚度等于大于15mm时,两支座间距离固定为180mm。
6.2.2.3 冲击强度按GB/T 17657-1999中4.19冲击韧性性能测定规定进行,试件尺寸长为300mm+1mm,宽为20mm+0.5mm。
6.2.2.4 胶合性能按GB/T 17657-1999中4.17浸渍剥离性能测定规定的I类薄板的试验方法进行。
6.2.2.5 水煮、冰冻、干燥的保存强度按GB/T 17657-1999中4.26水煮(浸)-冰冻-干燥处理后静曲强度测定规定的I类薄板的试验方法进行。
但试件长度为250mm+1mm,宽度为75mm+1mm,试件厚度小于15mm时,两支座间距离固定为150mm;试件厚度等于大于15mm时,两支座间距离固定为180mm。
6.2.2.6 折减系数6.2.2.6.1 原理试件的静曲弹性模量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
6.2.2.6.2 仪器应符合GB/T 17657-1999中4.9.2的规定,但试验机可以为其他万能力学试验机。
6.2.2.6.3 试件按6.1.2规定数量沿板长向制取,试件长度为250 mm+1mm,宽度为75mm+1mm,按均布原则分为3组,其中任取1组为对照组,另2组为试验组,做好编号。
6.2.2.6.4 方法a) 所有试件在(20+2)oC、相对湿度(65+5)%条件下放置质量恒定;测量试件的宽度和厚度,宽度在试件长边中心处测量,厚度在试件长边中心距边10mm处,每边各测一点,计算时采用两点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01mm。
b) 将试验组的试件放入瓷盘中用水完全浸没的湿毛巾上,放置24h+5min。
c) 按6.2.2.2测量静曲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的方法分别进行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试件静曲弹性模量的测定,试验组应在浸水到时后30min内进行,浸水面为受压面。
6.2.2.6.5 结果计算a) 对照组和试验组静曲弹性模量分别计算,取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N/mm2。
b) 折减系数按式(1)计算,精确至0.01。
A=E? (1)式中:A-折减系数E?-试件组弹性模量,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 mm2);E?-对照组弹性模量,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 mm2)。
6.2.2.7 表面耐磨性能按LY/T 1574-2000中5.3.6表面耐磨性能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
6.2.2.8 耐老化性按GB/T 17657-1999中4.45耐老化性能测定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试件宽为75mm+1mm。
6.2.2.9 耐碱性6.2.2.9.1 原理确定试件表面耐碱的变化强度6.2.2.9.2 试剂浓度为1%的NaOH溶液(将1g NaOH溶于99mL蒸馏水中)。
6.2.2.9.3 试件边长为75mm+1mm的正方形试件2块。
6.2.2.9.4 方法将试件水平放置后,在试件表面滴1%的水溶液约5mL,加塑料布盖48h后,立即用水冲洗,然后在室温下放置24h。
6.2.2.9.5 结果判定用眼观察试件表央有无裂隙、鼓泡、脱胶及有无明显变色或光泽变化的现象。
7 检验规则7.1 检验分类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