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聋哑试验教材第十三册语文教科书
《蝙蝠和雷达》教案13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6 蝙蝠和雷达人教部编版《蝙蝠和雷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蝙蝠和雷达》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十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介绍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出了蝙蝠夜晚能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
对于聋校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生活经验不足,所以要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发,弄清蝙蝠夜晚能安全飞行的道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终于”、“难道……吗?”造句。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4、了解飞机夜航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要理解课文内容正确认识蝙蝠和雷达(飞机夜行)的关系,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蝙蝠的飞行原理,所以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里是怎样飞行的;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关系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综合以上情况,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预计要三课时来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步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深入体验,精读感悟。
第三课时:巩固知识,积累语言。
第一课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是可以在夜晚飞行的?从而引出“飞机为什么能在夜晚安全飞行?”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以“飞机夜行和蝙蝠夜行的秘密是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文,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预习情况,初步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然后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三、再读课文: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飞机夜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的,从而理清课文的思路,初步了解各段大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蝙蝠在夜晚飞行的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泉州市盲聋哑学校11月48日教学进度一览表(听障)

班级
学科
使用教材
进度
1
聋学前班
语训
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标准 课程
声母b及有关短句
2
聋一年级
语文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科书 第一册
uan,ian,uan, en,un , in,un , yin, yun
3
聋二年级
语文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科书 第三册
《锁》 《一盒蛋糕》
4
聋三年级
语文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科书 第六册
语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 科书八年上册
《背影》《老王》
10
聋初三年级
语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 科书九年上册
《傅雷家书两则》
11
聋咼一年级
语文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 一第三单元
《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 一次演讲》
12
聋咼二年级
语文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必修 四第一单元
《窦娥冤》
13
聋高三年级
语文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
基础训练3《螳螂》
5
聋四年级
语文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科书 第九册
《小青蛙》 《小虾》
6
聋五年级
语文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科书 第十二册
《我家还缺啥》《三棵银杏树》
7
聋六年级
语文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科书 第十五册
《田忌赛马》 《只有一个地球》
8
聋初一年级
语文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 科书七年上册
《古诗诗歌四首》
9
聋初二年级
28
聋初一年级
英语
新目标人教版义务教育 实验教科书七年上册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二册-语文

一年级 项楠
看图说词语
看图说句子
这是什么?
这是 1. 这是书包。 2. 这是铅笔。 3. 这是橡皮。 4. 这是尺子。 5. 这是蜡笔。
看图学句
句式1
文具盒 里有 铅笔 。 (文具盒)里有( 橡皮 )。 (文具盒)里有( 尺子 )。
看图学句
句式1
( 书包 )里有( 课本 )。 ( 教室 )里有( 桌子 )。 (
铅笔 放在 文具盒 里。 ( 橡皮 )放在(文具盒 )里。 ( 尺子 )放在(文具盒 )里。
看图学句
句式2
文具盒 ( )放在( 书包 )里。 ( 课本 )放在( 书包 )里。 练习本 ( )放在( 书包 )里。
写一写
说一说
演一演
1. (
2. (
)里有(
)放在(
)。
)里。
我们要学会
1.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2.使用时爱惜它们,不乱放、不乱丢, 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作业
1.练习说句子。 2.用两个句式分别写三个句子。
《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特点解析

《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特点解析●郑宇一、教科书基本情况《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针对盲生与低视力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的不同,分类编排了供盲生使用的盲文教科书和供低视力学生使用的大字本教科书。
教科书以整合的方式组织内容,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单元。
二年级教科书每册由8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3—4篇课文(含课后练习)和1个语文园地。
承接一年级教科书的编排体例,“快乐读书吧”编排在第一单元的后面。
每册教科书后附8篇自读课文。
大字本教科书后面还附有识字表、写字表和词语表。
二、教科书编排的主要内容(一)课文:双线编排,引导积累课文按双线结构进行编排,盲文教科书和大字本教科书在内容上基本一致。
需要说明的【摘要】《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的编写遵循盲校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系结构与一年级教科书保持一致,内容编排兼顾盲生和低视力学生的不同需要,表现出“注重文化传承,涵养品格”“体现盲文和汉字学习的不同规律”“增大阅读量,倡导自主的阅读实践”“夯实基础,发展语言”“关注方法、策略,鼓励发现、探究”“重视迁移、拓展与运用”等特点。
【关键词】盲校;二年级;语文教科书;特点【中图分类号】G761课标与教材责任编辑:吴浩奥秘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春天读出恰当的语气和重音大自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关爱读句子,想画面儿童生活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传统文化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家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童心运用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思维方法能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办法能根据课文内容说简单的看法伟人能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自然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相处能借助提示,复述课文改变能用自己的话说故事的内容想象发挥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世界之初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两册教科书的具体内容是,二年级上册“大自然”单元和二年级下册“传统文化”单元在大字本教科书里是识字单元。
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5课《北京》教学PPT模板下载

4 (4)、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5 (5)、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1)、请替换 1
自己的演示内 容
(2)、请己的演示内 容
4 (4)、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5 (5)、请替换
自己的演示内 容
1.学习第三自 1
然段
2.学习第四自 2
然段。
03 三、教学环节
02 二、目标确定
一、分析教材
1.结构严谨。
2.选择精炼。
二、目标确定
1
1.知识目标:
2
2.操作目标:
3
3.情感目标: 感受北京的美
丽,激发学生
热...
4 4.能有表情地
朗读课文,背 诵和默写课文。
5 5.能按要求预
习课文。
(1)了解我 国首都北京 是一座美丽 的大城市...
(2)、请替换自 己的演示内容
(1)、请替换自 己的演示内容
(3)、请替换自 己的演示内容
三、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组织 教学。
(二)立足课本,总领 全文。
(三)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
(四)优化练习,达成 目标。
(1)、请替换 1
自己的演示内 容
(2)、请替换 2
自己的演示内 容
3 (3)、请替换
(2)了解北 京名胜古迹 的名称。
(1)能正确朗读课 文3、4、5自然段。
(2)阅读课文第3自 然段,能按方位顺序
介...
(3)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第4自然段,正 确诵...
(4)仿照第5自然段 句型说话。
(1)、请替换 1
自己的演示内 容
(2)、请替换 2
自己的演示内 容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第十三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照顾全体学生
结束
让我们一起学习科学 造福人类
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总结的学法自学课文并仿照作出雷达的探路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展延伸创意无限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把学习兴趣由课内引向课使飞机在夜间飞行十分安全
2、通过搜集资料,你还知道人们从什么地方得到了启示,发明了什么?
扩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把学习兴趣由课内引向课外。
六
分层作业
课外练习:
1、想象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儿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说什么呢?
2、观察题:课后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想想从它的身上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并写下来。
3、夜航指飞机夜间航行,难么在黑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善于提问题的能力。
过
渡
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呢?下面我们学习第三自然段。
鼓励学生多动脑
三
深入 分析
探究原因
1、蝠蝙在夜间能安全飞行吗?说明什么?
2、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在你的导学案里画出来。
3、由此,科学家们产生了什么疑问?(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3、教师板书并复述(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就立刻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4、同学们,科学家的这一发现,看似简单,其实简单吗?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中感受到的?(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三年级语文-聋教版-第六册第5课《送雨衣》课程教学设计.docx

《送雨衣》第一、二课时教学设计李凯敏基本信息课题名称(出自教材、单元、课程、课时)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第5课第一、二课时教材分析《送雨衣》是看图学文。
讲的是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心警卫战士的故事。
学情分析三年级有13名学生,其中9名学生可以坐在教室里正常上课的,尤其是六名女同学上课比较认真,但大部分同学都很难一节课始终都专心的,特别是四名男生,一节课基本没一刻是可以坐定的,而且还搞各种动作,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
不过全班同学都比较喜欢教师的奖励,如果方法得当,是可以正常上课的。
教学目标1、学会各生字的书写、笔顺、笔画。
2、学会各生字的拼音,能基本正确地拼读。
3、理解各生字的意思,能用各生字组词(不局限于课文里的词)。
4、能用新词说、写句子(个别只要掌握课文里的原句意思即可)。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会各生字的书写、笔顺、笔画。
2、理解各生字的意思,能用各生字组词(不局限于课文里的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1、放视频:一名解放军战士在雨中站岗,无论雨多大,解放军战士都坚守岗位,一动不动地站着。
问:1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解放军战士)2他在做什么?(这个问题可能学生不会回答,教师可以告诉学生)3下雨了,这名解放军战士为什么不跑去避雨?(这个问题教师讲给学生知道:因为屋里有国家领导人1、注意力一下子被老师吸引过来,抢着回答2、好奇地想知道解放军战士为什么下雨了还在那里认真站岗。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提高上课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几个问题有意在开课之初提出,吸引学生的兴趣,对课文充满好奇,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3、这两步的导入针对三年级聋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大概要用1分钟左右,调动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积极性了,有助于以后的学习。
在那,为了保证领导的安全,所以解放军战士在那站岗,防止坏人来伤害领导)学习新知1、这名解放军战士是位负责任的战士,冒雨为领导站岗,那同学们知道屋里是哪位领导人吗?这位领导人在做什么?是不是睡觉了,忘记了这名解放军战士还在站岗?出示让学生带着疑问跟教师一起边打手语边有感情(表情)读课文。
聋校语文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文

1、我们的学校1、这是我们的学校。
走进学校门,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大花坛后面,是整洁明亮的教学楼。
穿过教学楼,是一片宽阔的操场。
最后面是一排宿舍楼,宿舍楼旁边是食堂。
2、学校里种了许多树木花草,像个美丽的花园。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的很愉快。
2、拔河1、操场上,六(1)班和六(2)班的同学正在举行拔河比赛。
2、哨子声响了,双方比赛的同学都蹬住脚跟,抓紧绳子,用力向后拉。
3、同学们站在旁边,高兴地挥动着双手,大声喊着:“加油!加油!”3、这是我应该做的1、有一次,李小鸥被石块半倒了。
2、王小芳看见了,马上跑过去,把李小鸥扶起来。
李小鸥对王小芳说:“谢谢你!”王小芳说:“不用谢!”3、老师在班级里表扬王小芳,同学们热烈鼓掌。
王小芳:“这是我应该做的。
”4、我选我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前几天,他转到别的学校上学了。
2、今天开班会,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
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3、大家都愣住了。
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说说吧,你为什么选自己?”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
他爱劳动,爱集体。
我要像他一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4、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5、蒋小芸洗手帕1、蒋小芸的手帕脏了。
2、她端来了一盆水,先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湿,再在手帕上擦肥皂,用力搓手帕,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最后将手帕拧干。
3、洗完手帕,蒋小芸把手帕晾在竹竿上,用夹子夹住。
6、我自己做1、上课了,秦老师叫大家做六道数学题。
韩小宁做好了五道题,还有一道题没做出来。
2、放学了,韩小宁还在做数学题。
郑敏花看见了,说:“韩小宁,我做好了,你抄我的吧。
”韩小宁说:“不,我自己做。
”韩小宁认真地看了题目,想了又想,就做出来了。
7、好朋友1、严良和陆英俊是同桌同学。
他们互相帮助,进步很快。
2、有一天,陆英俊生病了,不能来上课。
放学后,严良到陆英俊家去,帮助他补习功课。
3、有一次,严良上课玩东西,陆英俊看见了,马上叫他不要这样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聋哑试验教材第十三册语文教科书
《绿色的办公室》教案设计
驻马店特殊教育学校常冰瑶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绿色办公室”的深刻含义。
2、能力目标:
“以读文本,读中感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运用问、划、读、议等方法。
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升华,获得思想的陶冶。
3、感情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坚定、执着、顽强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列宁为革命吃苦的精神。
2、体会作者对列宁取得的成就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绿色办公室”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看课题质疑
这是谁的办公室?它位于什么位置?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二、感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列宁在简陋、艰苦的环境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三、品读感悟
(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题中“绿色”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
(二)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作批注,写出感受。
(三)读中品,品中悟。
1、介绍:(1)十月革命
(2)列宁
2、理解课题
(1)观图:讨论列宁的办公室是一间真正的办公室么?
(2)理解:“绿色办公室”为什么加引号。
3、了解绿色办公室
让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列宁的办公室是什么样的?
板书:
屋顶----蔚蓝的天空
地板----碧绿的草地
椅子----一截树桩
卧室----草棚
厨房----树枝支起的铁锅
4、参观完了列宁的办公室,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谈感受。
5、老师做补充,使学生对列宁当时工作环境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四)取得成就
1、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列宁是怎样工作的?
2、划出列宁工作是动作、神态的词句,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讨论列宁取得的成就。
四、升华感情
学习完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谈谈从课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总结全文
六、拓展延伸
认真阅读课文,细心理解品味,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绿色的办公室
屋顶----蔚蓝的天空
绿色的办公室地板----碧绿的草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椅子----一截树桩
卧室----草棚
房----树枝支起的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