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一册

合集下载

《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上册)》特点解析及教学思考

《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上册)》特点解析及教学思考

《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上册)》特点解析及教学思考荫全月玲盲校小学一年级音乐教科书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处的统一规划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组织编写的供小学一年级盲生使用的专用教材。

该教材共分为两个版本,一是供低视力学生使用的大字版,二是供全盲学生使用的盲文版。

教材以义务教育一年级音乐教科书为蓝本,注重体现盲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需要。

笔者作为教材编写成员之一,通过对新教材进行梳理,总结新教材编写特色如下。

一、内容体系设计及容量符合低年级视障学生学习特点《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1—6年级音乐课每学年上课35周,每周两课时”,新教材的内容体系是以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为蓝本,以人文主题单元形式呈现,一年级上册由五个人文主题单元和“我的‘音乐园地’”构成,教材容量与课时安排基本相符。

以一二单元为例,一年级上册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如下: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教材在单元内按音乐活动方式的不同划分教学领域,以唱歌、欣赏、学乐器、读童谣、活动等教学形式组织教材内容。

各单元的人文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广泛涉猎了各种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符合盲校音乐教学的要求,凸显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

教材设计了丰富的音乐实践,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摘要】盲校小学一年级音乐教科书参照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体系结构,以人文单元形式呈现,在单元内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凸显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并设计了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将一定的“矫正与康复”功能融入其中。

【关键词】盲校;音乐;一年级;新教材【中图分类号】G761课标与教材责任编辑:吴浩活动学乐器读童谣选唱知识活动知识选唱唱歌欣赏第二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唱歌第一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盲校音乐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结构内容验的基本途径。

如第一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是根据刚入学的一年级盲孩子的特点设计的。

聋校一年级数第一册备课课

聋校一年级数第一册备课课

一.准备课教学要求:1.通过使用挂图和教具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少”、“大、小”、“长、短”、“上、中、下”、“左、右”等常用的词语的含义。

2.通过实物、图片等学具的教学,使学生能通过操作进行简单的分类。

3.通过实物或教具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4.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方法,会写横、竖、拐弯。

5.通过课文插图对刚入学的聋哑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实物、图片等教具的教学,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知道“有”、“没有”、“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方法,会写横、竖、拐弯。

教学时间:15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

教学目的: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聋哑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具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常规教育1.认识同学、老师。

2.说明上课要求:师生问好,上课要坐好,有事要举手,不要随便讲话。

二.带学生参观学校环境三.看图教学图一:1.教师对照书上的插图进行启发,引起学生看图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介绍:这幅图是新学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2.指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

3.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上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图中有几名学生?几名老师?图二: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

2.回答问题:(1)他们都在做什么?(2)数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人?(3)女同学有多少个人?男同学有多少个人?(4)扫地的有几个人?浇花的有几个人?踢球的有几个人?(5)向日葵有几朵?小鸟有几只?月季花有几朵?四.巩固练习1.让学生复述图中的内容。

2.表演图中人物的行为。

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认识大、小。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词语的含义。

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3课 d t n l》

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3课 d t n l》

3 d t n l教学要求:1.掌握声母d、t、n、l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2.学会d、t、n、l的指式。

3.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认识与音节dí、tù、tǎ、ná、lí、lù理解音节配图表示的意义。

4.会看口形和打指语。

5.掌握书写格式,会默写本课的声母。

教学重点:1.掌握声母d、t、n、l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2.学会d、t、n、l的指式。

3.掌握书写格式,会默写本课的声母。

4.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认识与音节dí、tù、tǎ、ná、lí、lù理解音节配图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1.学会用两拼法拼读音节,认识与音节dí、tù、tǎ、ná、lí、lù理解音节配图表示的意义。

2.会看口形写出音节。

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声母d教学要求:1.掌握声母d的发音部位和方法。

2.学会d的指式,认清形,会书写。

3. 学会d与韵母相拼的方法,会拼读音节dí。

教学重点:学会声母d的发音部位和方法,会书写d。

教学难点:学会d与韵母相拼的方法,会书写d。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做好课前准备,拿出铅笔、课本、拼音簿。

2. 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1.复习声母b、p、m、f说一说声母家里住着谁,他和谁一起玩?结合图片复习音节:“mǎ、mù”等。

2.揭示课题。

声母家里有b、p、m、f,还有d,出示课件“d”并板书:声母d。

三、学习新知(一)认识d1.出示图片,学习发音。

教师范读,学生看看口型,跟读。

2.全班一起读。

3.指名学生读,一个一个辅导读。

同桌互读,多种形式互读。

4.检查读并奖励。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阻碍气流,然后突然打开阻碍点放出气流,不送气,声带不颤动。

(二)d的指式过渡:我们用小手也可以说话,小手举起来。

边发d音边打指式。

(三)拼读练习过渡:d是声母,它想要和韵母一起玩。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

目录
第一课:认识分数
第二课:分数的加减法
第三课:认识小数
第四课:小数的加减法
第五课:几何初步认识
第六课: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实践
第七课:质量单位的认识与实践
第八课:时间单位的认识与实践
第九课:综合练习与复习
第一课认识分数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2/3等。

2. 教学过程:
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分数概念,例如分苹果、分蛋糕等。

使用教具或PPT演示如何表示分数。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分数的理解。

3. 课后作业:
请学生回家后找出生活中的分数例子,并记录下来。

布置一些简单的分数计算题,如计算1/2+1/2等。

第二课分数的加减法
1. 教学目标:
掌握分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理解同分母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规则。

2. 教学过程:
通过实例演示分数的加法与减法,如1/2+1/2、1/2-1/2等。

讲解同分母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规则。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纠正错误。

3.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请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分数计算问题,如“我有3/4个苹果,吃了1/2个,还剩多少?”
以上仅是简要的教学计划,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20课 太阳 月亮 星星》4课时

聋校语文第一册一年级《第20课 太阳 月亮 星星》4课时

第20课太阳月亮星星教学目标:1.学会13个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掌握口型、发音。

会读会打指语。

2.学会书写本课的生字,笔顺正确,能默写本课的生字词。

3.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13个生字新词的词义,掌握口型,会书写。

教学难点:会运用13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笔顺正确。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课堂练习本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日历今天教学目标:1.学会“历、今、天”这3个字,掌握口型,会打手语。

2.能正确书写“历、今、天”,理解词义,会在生活中运用。

3.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日历、今天”的词义,掌握口型,会书写。

教学难点:会运用“日历、今天”,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教具、学具:课件、卡片、课堂练习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做好课前准备,拿出铅笔、课本。

2.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1.呼吸训练:唱音练习r,i,an、t、an,j。

出示字母卡片,学生读。

2.同学们都读得认真,老师带来一样礼物。

三、学习新知(一)认识“日历”1.出示日历:问:这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2.学习读音,认识字。

想一想日历的拼音是什么。

课件分别出示“日历”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逐个读生字卡片。

3.出示挂历、台历,请学生说一说,这也是日历。

(二)认识“今天”1.将日历翻到上课的日期,告诉学生: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学习读音,认识字。

想一想今天的拼音是什么。

课件分别出示“今天”及其拼音(先出示拼音,后出示字),师范读;读拼音;小手背后齐读,逐个读生字卡片。

3.巩固音和义。

在日历上,只有今天的日期可以说是今天。

三、巩固练习1.拼音与字相对应,课件出示“历、今、天”或拼音,说一说对应的字或拼音。

2.看、听话写字;看手语或口型,听写。

四、指导书写(1)出示flash动画,学生观察“历、今、天”怎么写。

(2)教师板书“历、今、天”,先写笔顺,写时唱笔画,注意新笔画“撇点”,再在田字格中范写。

聋校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 2 b p m f第五课时

聋校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 2  b p m f第五课时

2 b p m f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爸、妈”等4个生字,会写“木、马”2个字;2.认识偏旁“女字旁”,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3.正确认读“爸爸、妈妈”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打指语,会运用。

教学重点:借助拼音拼读词语,能正确认读“爸爸、妈妈”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会打指语,会运用。

教学难点:会正确书写“木”、“马”2个字,会写“竖折折钩”。

教学准备:挂图;拼音卡片;压舌板。

教学过程:一、语技练习,复习巩固1.鼻吸口呼(小纸条动)2.舌部体操:舌伸出、缩回。

3.口唇训练:(1)交替做m和u的口形(2)交替做b和i的口形4.复习单韵母、复韵母、声母二、学习词语“爸爸”、“妈妈”(一)学习词语“爸爸”1.观察图片,读懂图意。

出示图片,问:这是谁?(爸爸)2.朗读词语“爸爸”(1)出示音节“bà”和“ba”,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跟读。

(3)齐读,逐一指名读,边读边打指语。

(4)齐读,边读边打手语。

(二)学习词语“妈妈”1.观察图片,读懂图意。

出示图片,问:这是谁?(妈妈)2.朗读词语“妈妈”(1)出示音节“mā”和“mɑ”,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跟读。

(3)齐读,逐一指名读,边读边打指语。

(4)齐读,边读边打手语。

(三)巩固出示几张全家福图片,巩固爸爸妈妈的发音。

三、学习词语“马”、“木马”(一)学习“马”1.观察图片,读懂图意。

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马)2.朗读词语“马”(1)出示音节“mǎ”,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跟读。

(3)齐读,逐一指名读,边读边打指语。

(4)齐读,边读边打手语。

(5)出示几张马的图片,朗读巩固。

(二)学习“木马”1.观察图片,读懂图意。

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木马)2.朗读词语“木马”(1)出示音节“mùmǎ”,学生自由拼读。

(2)教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跟读。

(3)齐读,逐一指名读,边读边打指语。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一、二年级)特点简析与教学策略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一、二年级)特点简析与教学策略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一、二年级)特点简析与教学策略荫庄华芬一、研究背景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师生开展教与学的重要依据。

2017年秋学期以来,《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教材”)陆续在小学低年级段投入使用。

这套新教材是遵循《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的课程育人目标编写的,既传承了聋校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保留了原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中适切性的文本及练习编排方式;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聋校教育教学的新变化和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新变化、新课标、新教材都对聋校一线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教师能够深刻把握新课标提出的学科育人新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培养聋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聋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并帮助聋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成长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新教材投入使用后,更需要教师努力吃透新教材,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从新课标出发,结合聋生学习特点,合理、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二、新教材特点简析新课标确定的课程目标遵循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依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总目标之下,按照1—3年级、4—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学段目标,并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语言交往”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其中,对1—3年级(第一学段)提出了具【摘要】2017年秋学期以来,《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陆续在小学低年级段投入使用。

这套新教材是遵循《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提出的课程育人目标编写的,既传承了聋校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保留了原全日制聋校语文实验教材中适切性的文本及练习编排方式;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聋校教育教学的新变化和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为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努力吃透新教材,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从课程标准出发,结合聋生学习特点,合理、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汉语拼音sh》说课稿

《汉语拼音sh》说课稿

《汉语拼音sh》说课稿一、说教材《 sh 》一课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的第九课汉语拼音的教学内容,根据大纲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掌握声母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2、学会声母sh的指式。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shi,会读它们的四声。

4、会拼读音节,理解音节配图所表示的意义,会看口型和打指语。

5、掌握书写格式,会默写声母sh。

6、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s与sh的发音容易混淆,学生对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掌握sh的发音部位、方法及指式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由于本课出现了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区分,这恰恰也是学生的一个发音误区,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清楚地掌握平舌音与翘舌音的发音方法,以及准确、流利地发好这两个音。

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法、图片演示法、模仿演示法、学生动手操作等方法来教学本课。

本课所运用的教具有:鼓、镜子、压舌板、字母卡片、图片、锁、PPT课件等。

三、说学法在学法上,我放手让学生运用演示法、操作法来学习本课,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或奖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把所学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本篇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以下环节来教学本课:(一)复习导入1、学生跟随老师敲的鼓点,做发音训练(舌部训练:伸舌、卷舌、顶舌、咬舌练习;声带放松练习:“嘟”变调练习)。

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发音做准备。

2、因为之前学习的s与本节课教学的sh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出示字母卡片、发音器官图等带领学生复习s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手指语及书写,强调平舌音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导入翘舌音“sh”的学习。

(二)新授1、声母“sh”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教学(1)出示“s”和“sh”的发音器官图,指导学生看图,比较平舌音s与翘舌音sh的不同舌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一).
5 ○ 6 (2)出示点子图(二).
6○5
4.学习6的组成和分解:
你们看到这一组能联想出另一种分法吗? 5.区分基数和序数:
(1)看图回答问题:(看书上54页蝌蚪图) ①图上画有几个瓶子 ? (6个) ②每个瓶子里装的是么? (小蝌蚪) ③找一找,从左数第6瓶里有几只小蝌蚪?(5只) ④再找一找,有6只蝌蚪的是第几瓶? (第4瓶)
4.指导书写数字6: 老师边范写边说:“6”是一笔写成,下边是个圆.起笔在上线中间靠 右一点、往左稍弯、斜下过中线从左向右画半圆. 老师领着学生在书上练习格中描写2~3个6.然后自己独立写6.
四、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P 五、作业: 57. 1、2、3、4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一册
6的认识 执教者:林秀琼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看图写数:
2.填空
3.看卡片口答: 4、课件演示:出现数字苹果。 按从小到大排列: 按从大到小排列: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学习认数6. (1)出示主题图:
(2)拨珠数数:Βιβλιοθήκη (3)摆一摆:2.教学6以内数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三、巩固反馈,形成技能
1.请同学们给这6只小兔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指名一人上前排队.
2.猜一猜:
师说:我手里有6朵花,分两只手拿、我先拿出3朵,(另外3朵藏在 背后)请同学们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花?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再猜, 我先拿出2朵,猜一猜我背后有几朵?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3.找朋友: 老师出示卡片数和学生举出的卡片数合起来是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