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发展电力新技术讲义

合集下载

《能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2

《能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2

问题: 我们每天要吃饭,用什么来煮饭呢? 回答: 煤,煤气,柴草、天然气……
问题: 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 什么呢? 回答: 汽油或者柴油、煤油等
问题: 煤,煤气,柴草、天然气、汽油、煤油或者柴油 等它们在起什么作用? 回答: 它们在以上工作的作用就是提供能量.
能量是守恒的,一种能量消失另一种能量就
会产生,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呢?
举例
1、如:冰箱需要消耗电能。消耗的
电能变成内能,这个内能还能不能 被回收利用呢?
2、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
化成了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 这些消耗的能量还能不能再自动地 用来驱动汽车
3.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
的空气,供人取暖;到了春天,能 否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起来,来年 再用?
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 性、不可逆的,消耗的内能不能被收集 起来再利用。
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
的,人们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 利用能量。但是有的能量是不可以利用 的。 能量的利用有条件,能源是有限的,所 以需要节约能源。
人类在消耗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对环
境造成影响。
化石能源产生了大量的内能,其中一部
分没有被利用,从而造成热污染。 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剧了地球的 温室效应。 燃料里的杂质在燃烧的时候生成二氧化 硫等有害物质。 燃料不完全燃烧能生成粉尘和一氧化碳 形成酸雨
能量的利用要考虑可持续发展,既要满
问题: 还有什么可以提供能量吗?
回答: 江河里的水流、流动的空气、电、太阳光.
什么是能源?
像煤、天然气、汽油、水流、风、 电、太阳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 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能源.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培训ppt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培训ppt
风能并网技术
研究如何将风力发电系统接入电网 ,实现风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生物质能技术
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
生物质燃料乙醇
将生物质燃料直接燃烧产生的热能转 化为电能。
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料乙醇,用于替代 化石燃料。
生物质气化发电
通过生物质气化产生的燃气驱动燃气 发电机组发电。
地热能技术
地热发电
利用地热资源中的热能,通过地 热发电站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能源安全
发展新能源技术有自给率。
经济发展
新能源技术产业具有巨大 的市场潜力和经济效益, 能够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 展,促进经济增长。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新能源技术经历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商业化应用的历程,各国 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 广。
对未来发展的期许与建议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加 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和支持 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
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 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 全挑战。
期望建立健全可持续能源发展 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促进 新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
2023-2026
END
THANKS
维。
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和朋 友,共同探讨和推动新能源技术
的发展。
个人行动计划与目标
深入研究新能源技术的前沿动态,不 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可行的实施 方案,推动所在单位或组织在可持续 能源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积极参与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政策支持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课件ppt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精品课件ppt
这个项目利用废弃的木材和农作物残渣等生物质能作为燃料,为美国提供了可再生能源的 同时,也解决了废弃物的处理问题。
中国新能源项目案例
青海的太阳能发电站
这个项目是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之一,通过大规模的太阳能 电池板和能量储存技术,为青海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江苏的风电场
这个项目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之一,通过大规模的风力发电 技术,为江苏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 能力。
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社 会公正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能源消费方式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如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氮氧 化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浙江的水电站
这个项目利用水能资源,通过水电站的建设,为浙江提供了大量的 清洁能源。
企业能源管理案例
英特尔公司的智能能源管理
这个案例介绍了英特尔公司如何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实时监 测、分析和优化,降低了能源成本,提高了能源效率。
通用电气公司的能源金融服务
这个案例介绍了通用电气公司如何通过能源金融服务,为其他企业提供能源管理 方案和资金支持,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现有技术支持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技术,以及能源储存、能源联 网等关键技术。
瓶颈分析
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储存技术还需进一步提高,能源联网技术有待完善,同时需 要解决大规模能源储存和能源调度等问题。
新技术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三、优化经济发展模式(3/6)
o中国产业现状
• 以高耗能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只占33%,不到美、日一半 1999年美国、日本、中国不同产业的产值、能耗比重,%
国家
美国 日本 中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产值比 重
1.62
能耗比重 产值比重

24.93
能耗比 重
36.7
1.48

32.13 47.1
17.63
13.9 135 30.9 10.3 45.0
16.5 140 31.5 11.8 52.4
30.0 195 37.0 15.4 81.1
50.0 243 42.0 20.6 119.0
中国 0.91 1.01 1.08 1.27 2.14 3.33
tce 世界 2.05 2.14 2.22 2.29 3.10 3.74
3.67
12.03
3.42
2.14
1.67
29.35
10.20
4
一、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3/5)
o浪费严重,需求量大
•需求量大
能源需求预测
年份
1996 2000 2002 2004 2020 2035
能源总量
亿tce
%
中国 世界 美国 中/世 中/美
11.4 124 29.0 9.2 39.0
12.8 131 30.3 9.8 42.2
4.7
49.42 69.7
第三产业
产值比 重
73.45
能耗比 重
63.3
66.39 51.0
32.95 21.2
• 冶金、化工、建材,产值不足工业总产值20%,耗能超过60%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课件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课件

水能:利用水流进行发电
地热能:利用地热进行发 电
生物质能:利用生物质进 行发电
核能:利用核反应进行发 电
19世纪初,太阳能、 风能等新能源开始
得到应用
20世纪初,核能开 始得到研究和应用
20世纪50年代, 太阳能电池开始商
业化生产
20世纪70年代, 风能、太阳能等可 再生能源开始大规
模应用
21世纪初,电动汽 车、储能技术等新 能源技术开始快速
技术瓶颈等
水能技术未来发展方 向:提高发电效率、 降低成本、减少环境
影响等
生物质能技术是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发电、 供热、制冷等能源转换的技术。
生物质能技术发展现状:全球生物质能发电 装机容量逐年增加,生物质能供热、制冷等 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生物质能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 生物质能发电效率将不断提高,生物质能供 热、制冷等应用领域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现 状:目前,太阳能技 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 进展,包括太阳能电 池、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0
0
1
2
太阳能技术的发展趋 势:未来,太阳能技 术将继续朝着更高效、 更环保、更经济的方 向发展,包括提高太 阳能电池的效率、降 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 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 节能效果等。
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 完善新能源产业标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新能源产业人才队伍素质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参与度
稳定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发展电力新技术讲义PPT(37张)

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发展电力新技术讲义PPT(37张)

629/215
2050 ~176/60.0 ~15 117.4 1013/346
4.0 6.0 7.9 10.0 9.8 14.7 16.3 17.3
0.37 0.61 0.87 1.07 1.02 1.70 2.41 4.0
13.0 13.3 5.31 2.27 1.45 1.22 0.96 0.51
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体系与发展电力新技术
严陆光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六日
1
目录
一、引言 二、廿一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可持续
发展体系的构想 三、积极构建的主要建议 四、努力发展电力新技术 五、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2
一、引言
3
保证能源供应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本世纪初,基于对化石能 源开始耗竭比较清晰的分析和大量使用化石能 源引起的环境污染与气候变暖日益明显与严重, 全世界已普遍认识到,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能 源生产与利用效率,清洁、有效地利用各种能 源,在较长时期内向着减小化石能源份额,增 大可再生能源份额的方向,逐步建立可持续发 展能源体系。这些工作应该积极起步,在本世 纪上半叶要取得明显进展,为过渡奠立可靠基 础。
万亿元 EJ/ 亿tce
占世界 总能耗 的比例
%
全国人 均能耗 tce/人 年
万元GDP 能耗 tce/万 元
1950 0.94/0.32 5.44
0.06
1960 8.8/3.02 6.95 0.146
0.43
20.7
1970 8.6/2.93 8.0 0.225 218/74.5
1980 17.6/6.03 9.9 0.452 301/103
9
我国能源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 与特点是: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培训ppt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技术培训ppt

地热能技术培训
地热能开发原理与技术
培训学员了解地热能开发原理、地热能利用方式及地热发 电技术。
地热资源评估与选址
培训学员掌握地热资源评估方法、地热能项目选址技巧。
地热能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培训学员学习地热能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技能。
05
可持续发展技术培训
节能技术培训
节能技术原理
介绍节能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热能回收、建筑节能设计等。
循环经济实践案例
分享循环经济实践案例,包括企业、园区和城市层面的实践。
生态修复技术培训
生态修复原理
介绍生态修复的原理和应用,包括土壤修复、水体修复等。
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学习生态修复的技术和方法,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
生态修复工程案例
分享生态修复工程案例,包括矿山修复、湿地修复等。
06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政策 与法规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 持续发展技术在市场上的 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推 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节能环保
包括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 开发利用,节能建筑、节能交
通等。
资源回收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等。
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旅 游等。
节能设备操作与维护
培训如何正确操作和维护节能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 等。
节能评估与监测
学习如何进行节能评估和监测,掌握节能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标准 。
循环经济技术培训
循环经济理念
介绍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包括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智能化和互联网化将进一步提高能效
随着智能化和互联网化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能源管理将更加高效和精细化。通过智能化设 备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的使用情况,实现精准节能。
对个人的启示与思考
积极宣传和推广清洁能源
我们应该积极宣传和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提高公众对清洁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清洁能源产业的扶 持力度,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能源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温室气体排放
能源消费过程中,如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 、甲烷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能源转型与减排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快能源转型,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04
能源政策与法规
国际能源政策与法规
全球能源治理
01
国际能源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
提高个人的能源意识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个人的能源意识,采取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例如,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 步行出行;合理使用家用电器和水资源等。
积极参与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例如,可以了解和关注电动汽车的相关信息和使 用技巧;积极推荐和分享电动汽车的使用经验等。
能源的发展历程
传统能源时代
以化石燃料为主,如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时代
逐步发展太阳能、风能、 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能源时代
强调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
02
可持续能源
可持续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可持续能源是指那些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能够持续供应 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发展研究”,
(2005年4月—2007年1月)
➢“钍的核能利用研究”(2006年 2月—2007年2月)
➢ 国际科学院委员会“向可持续能源发展过渡”的咨询研
究(2005年4月—2007年7月)
➢ 中美科学院、工程院“中美能源与空气污染合作研究”
(2005年2月—2007年7月)
1990 28.9/9.87 11.3 1.89 366/125
1995 38.3/13.1 12.2 5.80 386/132
2000 38.0/13.0 12.7 8.95 389/133
2005 65.2/22.3 13.1 18.23 445/152
2020 ~102/35.0 ~14.5 36.6
~10
~4
12
表2 我国电力的发展与展望
年代 年总发电 总装机容量

亿千瓦/%
亿度
煤电容量 亿千瓦/%
气电容量 亿千瓦/%
水电容量 亿千瓦/%
核电容量 亿千瓦/%
非水可再 生发电容
量 亿千瓦/%
1950 46
0.019/100 0.017/90.9
/
0.0017/9.1
/
/
1960 594
0.12/100 0.10/83.7
2020 ~60000 ~ 12/100 ~ 7.5/62 2050 ~120000 ~ 24/100 ~ 9.6/40
0.70/6.0 2.6/22 1.2/5.0 3.6/15
0.4/3.3 2.6/11
0.8/6.7 7.0/29
பைடு நூலகம்13
表3 我国石油的发展与展望
年代
1950 1980
2000
2005
积极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体系与发展电力新技术
严陆光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六日
1
目录
一、引言 二、廿一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可持续
发展体系的构想 三、积极构建的主要建议 四、努力发展电力新技术 五、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2
一、引言
3
保证能源供应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本世纪初,基于对化石能 源开始耗竭比较清晰的分析和大量使用化石能 源引起的环境污染与气候变暖日益明显与严重 ,全世界已普遍认识到,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 能源生产与利用效率,清洁、有效地利用各种 能源,在较长时期内向着减小化石能源份额, 增大可再生能源份额的方向,逐步建立可持续 发展能源体系。这些工作应该积极起步,在本 世纪上半叶要取得明显进展,为过渡奠立可靠 基础。
629/215
2050 ~176/60.0 ~15 117.4 1013/346
4.0 6.0 7.9 10.0 9.8 14.7 16.3 17.3
0.37 0.61 0.87 1.07 1.02 1.70 2.41 4.0
13.0 13.3 5.31 2.27 1.45 1.22 0.96 0.51
9
我国能源体系发展的主要趋势 与特点是:
1.能源需求仍将快速增长 2.一次能源结构将开始发生明显变化 3.保障石油供应是能源安全的突出矛盾 4.电力发展更加迅速,电源结构也将改变
10
表1A 我国一次商品能源耗量的发展和展望
年代
年总能耗 EJ / 亿 tce
全国总 人口 亿人
全国总 世界总能 GDP 耗
万亿元 EJ/ 亿tce
占世界 总能耗 的比例
%
全国人 均能耗 tce/人 年
万元GDP 能耗 tce/万 元
1950 0.94/0.32 5.44
0.06
1960 8.8/3.02 6.95 0.146
0.43
20.7
1970 8.6/2.93 8.0 0.225 218/74.5
1980 17.6/6.03 9.9 0.452 301/103
4
全国上下对能源都十分重视与关心,拟定了2020年能 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学部组织了有关院士及专家,进行了 研究、探讨 :
➢“我国核能(裂变能)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3月—
2006年1月)
➢“我国中远期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发展战略研究”
(2005年4月—2006年11月)
/
0.019/16.3
/
/
1970 1159
0.24/100 0.175/73.8
/
0.0623/26.2
/
/
1980 3006
0.66/100 0.456/69.2
/
0.204/30.8
/
/
1990 6213
1.38/100 1.02/73.9
/
0.36/26.1
/
/
1995 10068 2.17/100 1.63/75.0
/
0.52/24.1 0.021/0.9 0.001/
2000 13685 3.19/100 2.37/74.3
/
0.794/25.0 0.021/0.6 0.005/0.1
2005 24707 5.08/100 3.72/73.2 0.12/2.4 1.17/22.7 0.068/1.32 0.02/0.4
5
6
这些研究的特点是:(1)立足国情,放眼 长远,从我国能源现状,前瞻2050年及长远的 需求出发来考虑能源的发展。(2)综合资源、 环境、技术、经济、管理多方面的因素,研究 能源结构的调整,充分重视并逐步建立可持续 能源供应体系。
7
二、廿一世纪上半叶我国 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 的构想
8
1850-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结构的变化
注: 1 tce(吨标准煤)= 29.27 GJ
11
表1B 我国一次商品能源构成的发展和展望

能源结构

化石 合计
%
煤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 核电
%
非水能的 可再生 %
195 97.6 96.3 0.7
/
3.0
/
0
196 98.5 93.9 4.11 0.45 1.54
/
0
197 96.5 80.9 14.7 0.92 3.53
/
0
198 96.0 72.2 20.7 3.1
4.0
/
0
199 94.9 76.2 16.6 2.1
5.1
/
0
199 93.9 74.6 17.5 1.8
6.1
/
5
200 93.2 66.1 24.6 2.5
6.8
/
0
200 93.4 69.6 21.1 2.7
6.6
/
5
202 ~86 ~60 ~20 ~6
2020
2050
年总耗量 亿吨 %
0.93/100 2.27/100 3.17/100 4.5/100 ~8.0/100
年产量 亿吨 % 0.002/ 1.06/
年进口量 亿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