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实验题

合集下载

物理比热容热值实验专题练习

物理比热容热值实验专题练习

比热容和热值专题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并收集了数据如下表所示:AB(1)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A/B )的高度。

实验中用搅拌器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3)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较多。

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

(5)分析第 1、4次,实验数据,江涛同学认为: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说明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位同学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请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第____________次(选填序号)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7)通过比较第 1、4 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______________吸热升温的速度更快,___________吸热能力更强。

(8)江涛想到了,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很热但海水却很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2)质量(3)煤油水(4)吸收相同的热量(5)不正确他们的加热时间不同(6)1,2,3(7)种类煤油水(8)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大2、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1)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比热容复习题

比热容复习题

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此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 ( )A.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 B.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C.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 D.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2、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 B.温度 C.比热 D.质量3、两个质量相同的、但温度不同的物体,降低相同的温度,则()A.原来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密度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C.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D.传热本领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4、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铜<c铁),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A.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B.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确定5、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使它们接触,这时铁块将(c铁>c铜) ( )A.吸热 B.放热 C.不吸热也不放热 D.无法判断是否有热传递6、已知铝的比热大于铁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取出,再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这时比较铝块的末温t铝与铁块的末温t铁( )A.t铝>t铁B.t铝<t铁C.t铝=t铁D.无法确定7、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材料不同的两个金属块,放在沸水中加热较长时间,取出后立即放在0℃的大冰块上,能使冰块熔化较多的金属块应具有()A、较大的体积B、较大的密度C、较大的比热容D、较高的熔点8、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铜、铁、铝三种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终温的高低是(c c c>>铝铜铁)()A、铜最低B、铁最低C、铝最低D、都相同9、铜的比热容是酒精的1/6,取铜块质量为酒精的6倍,设初温相同,使它们分别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把铜块放入酒精中,则()A、铜块向酒精传热B、酒精向铜块传热C、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0、甲、乙两块铁,温度相同,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A.甲的内能减少B.乙的内能减少C.它们的内能都不变D.无法判断11、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把铁块投入水中,则()A.热从铁块传给水B.热从水传给铁块C.铁块与水间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一、选择题1、烹制油炸食品时,如果不慎将水滴溅入烧热的油锅中,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同时油花四溅。

比热容实验题(1)

比热容实验题(1)

一、比热容实验题1.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水和沙子。

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1)在实验前要控制水和沙子的__________相同。

(2)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它们各自升高的温度。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6)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她利用双休日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在中午同一时刻测量了各个测试点的气温,并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从图中你发现“城市热岛效应”。

请找出一个造成热岛效应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何减少城市环境的热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20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沙子.(2)在实验中,应不停地用搅拌棒搅动水和沙子,其目的是:.(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4)可以推想,如果给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则 (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些.(5)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4)的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3.在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

初三物理比热容实验练习题

初三物理比热容实验练习题

初三物理比热容实验练习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比热容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烧杯、温度计、热敏电阻式温度计、匙子、水和沙子。

实验步骤:1. 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为m1。

2. 加入一定质量的水,称量后质量记为m2。

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并记录为t1。

4. 在实验室桌面上铺上一层沙子,将烧杯放入沙子中。

5. 将烧杯加热,同时用温度计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6. 当水的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如增加10℃),记录水的末温t2。

7. 实验结束后,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为m3。

实验数据:m1 = 50.0g,质量称量误差为±0.1g;m2 = 100.0g,质量称量误差为±0.1g;t1 = 20.0℃,温度计测量误差为±0.2℃;t2 = 30.0℃,温度计测量误差为±0.2℃;m3 = 60.0g,质量称量误差为±0.1g。

数据处理:1. 计算水的质量,即实验中所用水的质量:m = m2 - m1。

2. 计算水的热容量:C = m * c,其中c为水的比热容。

3. 计算水的吸热量:Q = C * Δt,其中Δt为水的升温量,即Δt = t2 - t1。

4. 计算比热容:c = Q / (m * Δt)。

实验结果:按照上述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计算得到:m = 50.0g;C = m * c = 50.0g * c;Δt = t2 - t1 = 10.0℃;Q = C * Δt = (50.0g * c) * 10.0℃;c = Q / (m * Δt) = (50.0g * c) * 10.0℃ / (50.0g * 10.0℃) = c。

实验讨论:1. 实验中使用烧杯的质量是50.0g,烧杯不仅带有其自身的热容,还会与周围环境发生热交换。

因此,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减去烧杯的质量和热容。

2. 温度计的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但仍需记录测量误差范围。

(完整)比热容精选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完整)比热容精选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3节比热容精选练习题一、选择题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乙的比热容大,是水C.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3.小阳从下面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中,分析归纳出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从节能角度考虑,烧开水用铝壶比铁壶好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都不一样D.测量小质量物体的温度时适宜用水银温度4.如图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获得了它的温度—时间曲线为实线A,若其它所有条件都不变,仅仅将水的质量减小,则减小质量后将水冷却并重新加热,则获得的水的温度-时间曲线应为图中的()A.A曲线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5.暑假去植物园游玩,同学们的感受与物理知识的联系不正确的是()A.在园内散步时闻到花香,是升华现象B.中午坐公园的椅子感觉很烫,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C.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D.同学们感到植物园是避暑的好去处,是因为园内树木多且有人工湖,起到调温作用6.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7.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或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慢8.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9.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的热量多少与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10.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A.夏天,人们洒水来降温 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C.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D.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11.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3∶4 B.4∶3 C.1∶3 D.3∶112.初温相同,质量也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已知:c水>c铜)()A.铜块放热,水吸热 B.铜块吸热,水放热C.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二、填空题13.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水=4。

比热容、热值、物态变化综合实验题

比热容、热值、物态变化综合实验题

比热容【2 】.热值.物态变化分解试验题1.在探讨“冰的融化特色”的试验中,如图所示是根据试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光关系图象.已知冰=2.1×103J/(kg•℃)]的质量为150g[C冰(1)物资在第6min具有的内能第8min时的内能.(选填“大于”或“小于”)(2)若雷同时光内物资接收的热量雷同,则BC阶段物资共接收了J的热量.(3)在图所示中,AB段与CD段的竖直程度不同,这是因为.2.如图所示,A.B.C三个试验装配完整雷同,燃料的质量都为10g,烧杯内液体的质量都雷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个装配,比较不同物资的比热容应选择两个装配(选填装配序号A.B.C).(2)在“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的试验中,经由过程不雅察温度计的比较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若干.已知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10g酒精完整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寄义是.3.小夏在探讨“物资的放热才能与哪些身分有关”时,分离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试验,并用图象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试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雷同时光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剖析图象可以得出:物资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4.分离用两个完整雷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雷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光变化的图象如图7所示,由图可以看出,A.B液体的初温(填“雷同”或“不雷同”),液体的温度升高的较快,液体的比热容较大.5.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由一段较长时光,它们的温度随时光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且牛奶的质量与热水雷同.(1)个中(选填“甲”或“乙”)代表牛奶温度变化的图象.(2)若疏忽热量向空气的散掉,从图象可以发明,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之比为.6.为了探讨某物资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才能,宗诚用酒精灯平均加热0.4kg该种固体,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图所示.经由过程查阅材料已知该物资液态(BC阶段)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1)该物资是(晶体或非晶体),在B点时的内能(大于/小于/等于)在A点时的内能;(2)该物资从第6min到第10min共接收J热量,该物资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J/(kg•℃);(3)经测量BC阶段消费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0g(酒精完整燃烧),则在BC阶段的热转化效力为.7.两个同样的烧杯,内装温度.质量雷同的水和某种液体,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1min记载一次它们的温度,测得如下数据:时光/min012345水的温度/℃202224262830202326293235某种液体的温度/℃答复下列问题:(1)在加热时光雷同的前提下,升温快的是;(2)假如它们升高雷同的温度,接收的热量多;(3)由此可根据公式,推出c水c液(填“>”“<”或“=”)(4)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c液=.8.如图甲是探讨“冰融化时温度变化纪律”试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试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2)由图乙可知,冰在融化进程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下降”),冰的熔点是℃,第7分钟处于态.(3)试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A”或“B”).A.查找广泛纪律 B.减小试验误差.9.小华同窗运用图甲所示装配对l00g冰加热,隔雷同时光记载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他根据记载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光变化的图象.(C冰=2.1×103J/(kg.℃),C水=4.2×103J/(kg.℃));根琚图象可知:(1)在BC阶段物资处于状况.(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2)试管内物资在B时刻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时刻具有的内能.(3)将装有冰的试管放人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如许做的目是.(4)图丙是小明同窗在完成统一试验时绘制的图象,先生以为小明的CD段数据有问题.对比图乙,请你说说先生做出如许断定的根据.10.在“探讨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纪律”的试验中,试验装配如图甲所示:(1)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烧杯中装有适量水,按图甲组装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碎冰充分接触,但不要碰着(2)图乙是根据试验记载绘制的冰融化时温度随时光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BC段的物资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3)试管中的冰完整熔解后,若中断加热,在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象中的DE段,这段时光内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是因为11.小明在常温下用图甲.乙装配分离探讨“冰和白腊融化的特色”,如图所示.(1)甲装配缺乏酒精灯加热是的(选填“可行”或“不可行”);(2)采用乙装配加热方法的目标是;(3)图丙为冰的融化图象,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根据图象断定冰的比热容与水的比热容比.12.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配“比较不同物资吸热升温特色”.(1)在两个雷同易拉罐平分离参加雷同的沙子和水,用雷同酒精灯进行加热,使水和沙子的加热方法,从而可以经由过程比较,就可以比较两种物资接收热量的多与少.(2)试验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标是:.(3)小明经由试验,记载数据如下:加热时光/min01234温度/℃沙子2022242628水2021222324①根据试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沙子和水温度随时光变化的图象.②剖析图象,小明发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个中升温快;它们升高雷同温度,接收的热量多.13.在冬季大雪后,道路被冰雪笼罩,经常可以看到环卫工人不辞辛劳劳碌的身影,为尽快消除积雪,他们会在冰雪笼罩的道路上洒大量的“融雪盐”.小亮同窗猜想:含盐浓度不同的冰,融化特色与纯冰可能不同.为此,小亮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雷同加热前提下测量三者的温度随时光变化情形,并画出三条图象,如图所示(个中:纯冰对应①.淡盐冰对应②.浓盐冰对应③).根据图象信息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其比热容越(选填“大”或“小”),融化前升温越(选填“快”或“慢”);并能在更(选填“高”或“低”)的温度融化.14.为了比较水和石油的比热容,小明在家里做了下面的试验:在两个雷同的塑料瓶内分离放入质量雷同.初温都是室温的水和石油.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1)不雅察到的现象是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2)气球膨胀的大小决议于水和石油的.(3)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雷同,应对加热的时光长些.(4)此试验表明比的比热容大些.15.如图所示是“探讨不同物资的吸热才能”的试验装配.(1)为了得到质量雷同的水和石油,应选用的器材是和;(2)为了比较水和石油的温度变化情形,应选用的器材是;(3)为了使水和石油,运用雷同的酒精灯给水和石油加热雷同的时光;(4)试验中,可以不雅察到石油的温度升高得较快,这说清楚明了的水和石油,接收雷同的,升高的温度是不同的;(5)为中断验证不同物资的吸热才能不同,应当停滞对石油加热,而中断对水加热,直到水和石油的雷同;(6)为了表示物资在这种性质上的差异,引入的物理量是,本试验采用的探讨问题的办法是.2017年09月16日1044569的初中物理组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小题)1.小于;3.15×103;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2.BC;AB;示数变化;3.0×105;1kg水温度升高(或下降)1℃所接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二.试验探讨题(共9小题)3.甲;2.1×103;4.雷同;A;B;5.乙;2:1;6.晶体;大于;4.8×104;1.5×103;16%;7.某种液体;水;Q=cm△t;>;2.8×103J/(kg•℃);8.3;不变;0;固液共存;A;9.固液共存;小于;物体受热平均,且便于掌握温度;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雷同的冰和水接收雷同的热量,水升温应当较慢;10.试管底或试管壁;固液共存态;小于;试管中的水不能中断吸热;11.可行;受热平均;晶体;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三.解答题(共4小题)12.质量;雷同;加热时光;使沙子和水受热平均;沙子;水;13.小;快;低;14.盛有石油的;升高的温度;水;水;石油;15.天平;烧杯;温度计;接收雷同的热量;质量雷同;热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掌握变量法;。

冰比热容的例题计算带答案

冰比热容的例题计算带答案

冰比热容的例题计算带答案1、小亮观察200g冰熔化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收集数据后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1)根据图象判断:冰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33min-37min内,烧杯内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为8400J.[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分析:(1)分析图乙的温度-时间图象得出答案;(2)利用吸热公式Q吸=c水m冰△t可求200g水从33min到37min吸收的热量,即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解答:解:(1)由图乙看出,冰在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2)冰的质量m=200g=0.2kg,即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为4200J/(kg?℃),从33min到37min温度升高10℃,即Q吸=c水m冰△t=4200J/(kg?℃)×0.2kg×10℃=8400J.故答案为:不变;8400J.2、已知冰的比热容为0.5卡/(克?℃)[2.1×103焦耳/(千克?℃)],冰的熔解热为80卡/克[3.36×103焦耳/千克],水的比热容为1卡/(克?℃)[4.2×103焦耳/(千克?℃)].把质量为10克、温度为0℃的冰和质量为200克、温度为100℃的金属块同时投入质量为100克、温度为20℃的水中,当它们达到热平衡时,它们的共同温度为30℃.若不计热量损失,求金属块的比热容.分析:质量为10g的冰熔化成0℃的水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之后从0℃升高到30℃吸收热量,质量为100g、温度为20℃的水从20℃升高到30℃吸收热量.质量为200g的金属块从100℃降低到30℃放出热量.不计热量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列出等式求出金属块的比热.解答:解:质量为10g、温度为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吸收的热量为:Q熔=0.01kg×3.36×103J/kg=33.6J,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熔化成水之后,质量为10g,水从0℃升高到30℃吸收热量为:Q1=c水m水1△t1=4.2×103J/(kg?℃)×0.01kg×(30℃-0℃)=1260J,质量为100g、温度为20℃的水从20℃升高到30℃吸收热量为:Q2=c水m水2△t2=4.2×103J/(kg?℃)×0.1kg×(30℃-20℃)=4200J,质量为200g的金属块从100℃降低到30℃放出热量为:Q=cm△t=c×0.2kg×(100℃-30℃),不计热量损失,Q=Q熔+Q1+Q2,所以,c×0.2kg×(100℃-30℃)=33.6J+1260J+4200J,所以,c=0.3924×103J/(kg?℃).答:金属块的比热容为0.3924×103J/(kg?℃).。

比热容测试题(含答案)

比热容测试题(含答案)

⽐热容测试题(含答案)⽐热容⼀、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由,关于同⼀种物质的⽐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倍,则⽐热容增⼤⼀倍B.若质量增⼤⼀倍,则⽐热容减⾄⼀半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倍,则⽐热容增⼤⼀倍D.⽆论质量多⼤,⽐热容都⼀样答案:D解题思路:⽐热容是物质的⼀种特性,它的⼤⼩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升⾼的多少等因素⽆关。

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热容的概念2.关于物质的⽐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化成⽔,⽐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热容⼀定⼤C.⼀杯煤油⽤去⼀半,它的⽐热容减为原来的⼆分之⼀D.“暖⽓”⽤⽔做介质,利⽤了⽔的⽐热容⼤的特性答案:D解题思路:(1)⽐热容的⼤⼩与物体的状态有关,⽔的⽐热容为4.2×103J/(kg?℃),冰的⽐热容为 2.1×103J/(kg?℃),所以⼀块冰化成⽔后,其⽐热容增⼤,故A 选项错误;(2)⽐热容是物质的⼀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低、质量的⼤⼩都没有关系,故选项B、C错误;(3)因为⽔的⽐热容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屋⼦⾥更暖和,所以,北⽅楼房中的暖⽓⽤⽔做介质,利⽤了⽔的⽐热容较⼤的特性。

故D正确。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热容的概念3.⽤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由图可以看出( )A.甲的⽐热容⽐⼄⼤B.甲的⽐热容⽐⼄⼩C.甲和⼄的⽐热容相同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的⽐热容为零答案:B解题思路:相同电加热器,则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可知甲的温度升⾼的快,利⽤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得快,它的⽐热容⼩;所以,甲的⽐热容⼩,⼄的⽐热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小东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分别组装了三个相同的实验装置,取相同质量的水、酒精和沙子,分别装入试管中。
(1)在实验过程中,小东用___________反映物质吸热的多少。
(2)实验时收集到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判断三种物质中哪种物质吸热能力最强、哪种物质吸热能力最弱。写出具体的分析过程。
3)根据上面的实验结论,请你解释:夏天,在同样的太阳照射下,你赤脚分别走在沙滩和海水中,为什么沙子会很烫,而海水却较凉呢?
10
20
10
4200
煤油
0.05
12
17
5
525
0.05
12
22
10
1050
0.10
12
22
10
2100
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分析:
1)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写出两点即可)


为了进一步描述物质的这一特性,你认为表格内项目栏中应添加的一项内容是:
3.(15市模)图为同学们探究水和沙石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所用测量仪
35
47
68
根据晓彤的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为研究不同物质的某种特性,小明选取水、煤油两种物质做实验,下表记录了实验测量的数据以及老师帮助小明求得的有关数据。
质量m/kg
初温t0/℃
末温t/℃
升高温度(t-t0)/℃
吸收热量Q/J

0.05
10
15
5
1050
0.05
10
20
10
2100
0.10
1.1.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分别用同一酒精灯给水和铁砂加热。
(1)在准备实验材料时,需要控制的物理量是;实验中需要控制的物理量是。
(2)在实验正确的情况下,晓彤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热时间/s
0
30
60
90
120
温度/℃

20
23
30
39
55
铁砂
20
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专题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
一、知识回顾
实验思路
①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用同一酒精灯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

实验材料
实验表格
材料
质量m/g
初温T0/℃
升高5℃所需时间t1/s
升高10℃所需时间t2/s
升高15℃所需时间t3/s

铁砂
练习题
器是相同的.
⑴实验中能说明被加热的物体内能增加了的现象是.
通过对比来比较两种物质吸热的多少?
⑵若试管中盛沙石过少,用同一酒精灯加热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给实验带来的不便是.。
⑶选择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写出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②设酒精灯一秒内供给的热量为q,加热过程中能量损失不计.结合升高5℃所用时间一列的数据,分别计算出“lkg的水和沙石升高1℃吸收的热量”填在表二中,并根据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计算结果中含有q)
1.小峰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和水升高温度的关系”的两个实验中,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在该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次实验中,三次实验(填实验序号),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的关系。
(3)小峰说:“在这两个实验探究中,没有第3次实验是不行的。”那么第3次实验数据在两个实验探究中的特殊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探究的结论分别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