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女神张璐:如何成为优秀的外交翻译
职场英语:女神翻译张璐首谈如何做好一名外交翻译

分享一个免费试听课,名额有限,碰碰运气吧/test/xingzuo.html?tid=16-73675-0昨天“双12“,小编很幸运地亲眼见到了“高冷女神翻译”张璐,近在咫尺啊,那一刻真的真的很激动~~但在昨天的2015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上,她究竟讲了些神马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今天张璐演讲的主题是:如何做好一名外交翻译?1. 要有政治的敏感性政治的敏感性,是做好一名政治和外交翻译的生命。
如果这条线把握不住,无论你语言基础多好、翻译技巧多高,恐怕你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这一点我的体会越来越深。
EXAMPLE或许有人觉得翻译司翻得很死,抠得很死,比如说:今年6月份股市出现了一次波动,“波动”一词究竟用的是哪个词呢?当时外电用的是”erupt, turmoil, volatility”等等,官方主流媒体用的是”unusual fluctuation”,所以我们必须要掂量一下”波动“一词的翻译。
”波动“一词大家都会翻,但是究竟要用哪个词来翻,这就是一个很有学问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政治外交类译员,在现场外电的词哪怕再准确,再地道,也不适合官方使用。
所以我们官方的口译笔译稿件就是按照中文来翻的,看上去似乎有些Chinglish,其实不然,外国人也很关注我们中国领导人是用哪个词来定性事件的。
2. 要吸收新鲜的血液一个翻译要不断地伸出自己的触角去吸收新鲜的血液,这是做口译或笔译都需要的。
EXAMPLE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外国专家的宴会活动,宴会的时候要注意服务对象旁边坐的是什么人。
当时,我服务的领导旁边坐了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而且我服务的领导也有经济学背景,我的心里开始时还是比较有底的,可能是因为平时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知识背景。
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在真正宴会过程中,他们始终没有就经济学问题进行交流,一直谈的是哲学,更是讲到了美国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
如果在学校中没有读过他们的作品,那真的没有概念。
因此无论做翻译做了多长时间,在会议工作中我总是怀着一种敬畏的心。
总理记者会上爆红的美女翻译张璐:优秀,是一种习惯

总理记者会上爆红的美女翻译张璐: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在某国家总理记者会上,一位翻译女孩以她出众的外貌和出色的翻译能力一举成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位美女翻译叫做张璐,她的出现让很多人开始追捧她,纷纷去了解这个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女孩。
张璐,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对于她的出色表现,以及引发的关注,她并没有过多的沾沾自喜,反而用“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来表达她对自己的看法。
从她的表达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她的谦逊和对事业的执着。
除了语言能力,张璐的谈吐和仪态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少人对她的外貌表示赞美,但她并没有被外貌所迷惑,她清楚地知道,踏实做事比漂亮更重要。
她的举止得体、大方得体,时刻保持着良好的仪态。
当她站在总理身边宣读中文,将意识到英语和泰语时,她的自信和亲和力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对此,张璐说道:“一个好的翻译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递信息。
”张璐不仅在翻译方面表现出色,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颇具潜力的。
她曾多次参加各类演讲比赛和辩论赛,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她的清晰逻辑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广泛好评,不仅向着翻译的高峰迈进,也在思辩的道路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她笑着说:“人生就是要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我一直坚信的。
”对于张璐来说,优秀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就,她更加认识到,追求卓越不仅仅是一种心态和习惯,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努力。
在她的世界里,不管是翻译,还是其他领域,只有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激情,才能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己。
张璐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成就,也是对年轻人的一个鞭策和激励。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年轻人应该拥有追求卓越的态度和习惯,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挑战自我。
只有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迎接更大的挑战和更广阔的世界。
张璐:你不必像我一样优秀,做自己就很棒!

对于很多热爱或者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能够做到同声传译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巅峰,从在总理答记者会上爆红网络的张璐,再到后来的周宇,张京等等,她们被奉为“女神”,同声传译是翻译行业中最难的一种,被称为“翻译之冠”,但因为其工作性质的原因,也被网友称之为“最容易人格分裂的职业”。
做完同传,就要大哭一场?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李夏,但是看上去却比同龄人老了很多,特别是头发,不仅有白头发,而且每次洗头时,脱发现象非常严重,之所以会这样,是跟她从事的工作有关,她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现在是一名同传译员,李夏解释道同传不同于一般翻译,在工作时,必须集中所有的注意力。
紧盯着发言人的口形,然后认真聆听讲话内容,并且还要实时做笔录。
然后在3-5秒内翻译出来传递给听众。
多年的同传工作经历让李夏留下很多怪癖,比如睡觉不能有声音,听到别人说话会莫名其妙的重复…….以至于每次工作以后,李夏都要大哭一场,来缓解自己的压力。
同传真的是“日进斗金”?很多人为什么这么热衷于同传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传工作的回报是非常丰厚地,这主要是因为一开始,因为译员的稀缺,导致价格出奇地高,而且做同声传译是按照小时计费,同传译员的价格一般在每小时600-1000元不等,而且一般是4小时起算,一天按照8小时进行计算,这样算下来收入确实不菲,可是近些年随着人才地扩充,很少再有“时薪”这个概念,一般情况下按照3000-8000元不等每天进行计算,而且并不是每天都会有这种需求,所以并没有所谓的“日进斗金”之说,至多也就相当于一个高级主管的收入。
成为同传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同声传译是所有翻译类型中最难的一种翻译,并非人人都能胜任,首先,汉语和外语的基本功必须扎实,这是从事同传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还有就是必须具备反应敏捷,记忆力强,思维清晰,并且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等素质,再者就是心理素质,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比如上场时不能过度紧张,遇到突发状况能够及时调整等等,最后就是对于体能的要求,因为同传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劳动强度非常大,所以体能一定要好。
高中作文:现代人物素材

现代人物素材流浪大师沈巍人物事迹沈巍,上海人,已流浪26年,曾是上海某区审计局公务员,长病假员工,年,曾是上海某区审计局公务员,长病假员工,2626年来,薪酬按相关标准正常发放。
至今未婚,家中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来,薪酬按相关标准正常发放。
至今未婚,家中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
近7年,沈巍多在上海杨高南路地铁站附近栖身,沈巍多在上海杨高南路地铁站附近栖身,沦为流浪汉,沦为流浪汉,沦为流浪汉,画画和读历史之画画和读历史之类的书,因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语出惊人。
面对陌生人的镜头,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讲《左传》普通话讲《左传》《尚书》,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被人录制视频上传到抖《尚书》,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被人录制视频上传到抖音而受到关注。
经多方证实,他为审计专业,有一定积蓄,读书多、脾气好,但是因为喜欢捡垃圾,是因为喜欢捡垃圾,沦为流浪汉是因为与家人不合,沦为流浪汉是因为与家人不合,沦为流浪汉是因为与家人不合,又无法回原单位上班,又无法回原单位上班,又无法回原单位上班,家里家里人给他安排了房子,但因为被邻居投诉,两次被人赶了出来。
从此流落街头。
他个人表示喜欢这样的生活,不想红,喜欢宁静的生活。
个人表示喜欢这样的生活,不想红,喜欢宁静的生活。
捡垃圾是由他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的,并不是受了刺激才捡垃圾。
他认为垃圾分类是国家提倡的,类是国家提倡的,垃圾分类是源头治理,垃圾分类是源头治理,垃圾分类是源头治理,应该针对产垃圾的人。
应该针对产垃圾的人。
应该针对产垃圾的人。
但总因为捡垃圾但总因为捡垃圾被反被嘲笑和误解。
被反被嘲笑和误解。
应用话题环保、理念、初心、读书、不为外物所动,不在乎他人想法,做自己、对梦想的践行、淡泊名利、传统文化传播、媒体发展的弊端、现代人价值观的偏差金句1、自己先学习,把理念端正了。
那个作家,苏联的伟大的教育家是这么说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给孩子。
这是父母最大的,但是没想到他说,这是最大的错误,最可怕的错误。
总理记者会上爆红的美女翻译张璐:优秀,是一种习惯

总理记者会上爆红的美女翻译张璐: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大家好,我是张璐,也许你们对我并不陌生,因为我是那位在总理记者会上爆红的美女翻译。
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我想说的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很多人将优秀视为一种天赋或者别人的福气,认为他们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优秀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种通过积极努力和不断学习而培养起来的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只要我们能够认真思考和努力奋斗,就能够不断进步,逐渐实现自己的梦想。
与此我们也要抱着一颗谦逊和感恩的心态,珍惜每一次机会和成长的机会。
除了语言方面的提升,我们还需要培养其他技能和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全面和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我们也要关注时事动态和各种领域的知识,保持头脑的活跃和全面的认知。
我想分享的是,优秀需要勇于迎接挑战。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是无法避免的。
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更加坚强和成熟。
只有敢于面对困难,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才能真正成长,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工作中,我也面临过很多困难和压力,特别是在总理记者会上,我必须迅速而准确地进行翻译,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我坚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对这些挑战,并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之前的积累和努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决心。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优秀还需要坚持和耐心。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即兴的优秀。
只有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对优秀的追求,不断积累经验和改善自己,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优秀的人。
所以,让我们一起努力,将优秀变成一种习惯。
无论是在工作上,生活中还是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都能够展现出卓越的表现,成为值得尊敬和追求的人。
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正能量。
谢谢大家!。
外交官翻译官记者大会词

外交官翻译官记者大会词她是中国的骄傲,一个令美国胆寒的年轻女子,仅花16分钟就震惊世界,吊打美国外交官,让他们颜面扫地,甚至还让美国国务卿钦佩地说道:应该给她加薪。
她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硬要用实力证明自己,无论在什么场合,她都保持着严肃认真的面容,曾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笑?她的回答让人萌生敬意:我是外交官,代表的是中国形象。
她到底是如何花16分钟给美国难堪的?如此优秀的女子,又是怎么磨练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一战成名的“最美外交女神”——张京。
2021年,中美高层会谈在阿拉斯加举行。
在首场谈话中,美国代表不仅没根据事实说话,而且还严重超时。
为此,我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痛斥道: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打算从实力地位出发与中国对话。
此话字字铿锵有力,非常提气,让美国代表无言以对。
而就在杨洁篪准备让王毅外长讲两句时,我国的美女外交官张京又一次让美国颜面扫地。
原来张京试图翻译刚才杨洁篪说话的内容,杨洁篪笑着看了一眼张京,疑问地说了一句:还要翻吗?这对翻译来说是个考验。
而这确实是个极大的考验。
要知道,此前杨洁篪的发言有16分钟,内容量非常大,并且交传比同传更难,需要等说话者说完后,凭借简单的笔记和记忆进行翻译,准确度较低,很容易疏漏重点。
更何况这还是个重大场合,年纪轻轻的张京很可能会紧张,一旦没翻译好就闹大笑话了。
可张京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她从容地淡定地翻译完刚才所有的内容,吻合度非常高,明明杨洁篪是脱稿发言,张京却翻译得像提前准备好稿子那样,堪称完美。
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听后都忍不住赞叹:应该给她加薪。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之下,美国的紫头发外交官就翻译得吞吞吐吐,而且还出现多次失误。
为此,美国网友都痛斥美方外交官像小丑一样,让美国沦为全世界的笑柄,与此同时还赞誉中国的美女外交官太漂亮了。
然而,美丽只是张京众多优点中最不值一提的,她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绝不仅是颜值,她所付出的努力一般人真的做不到。
“女神”翻译张璐,永远都怀着一种敬畏的心

素材前沿\人物博览作文与考试•初中版66ZUOWENYUKAOSHI □编辑/高明燕关键词•敬畏“女神”翻译张璐,永远都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每年两会,总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的中外记者会,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截至2016年3月,张璐已连续七年坐在总理旁边,担任翻译。
七年里,这位外交部“高翻”,因准确翻译领导人引用的古诗词以及大方得体的形象而广为人知。
六年前的3月14日,“女神”张璐第一次出现在温家宝总理两会记者会上。
高挑的身材,干练的短发,一身深色西装、宝蓝色衬衫,服饰妆容举止大方得体。
那天,张璐上了微博热搜,大批网友称喜欢上了这位声音好听、翻译工作精湛的美女翻译。
面对突如其来的赞誉,张璐有些意外:“其实外交部有很多出色的翻译,只是这次刚好派我去,而一年一度的总理答记者问又备受关注。
”走红以后,张璐表现得很低调。
“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
她把自己现在的工作看得很平常,经常说‘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她的高中同桌说。
在张璐看来,成为一名优秀外交翻译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即使我工作了十几年,即使我可以给领导人做翻译了,那绝对不意味着我可以去吃老本,放弃学习了。
”张璐说,每天早上8点钟她准时打开电视和收音机,收听BBC、VOA、CNN广播,“除非当时有紧急的翻译任务,否则这是我雷打不动的例行程序。
”与电视上翻译们光鲜亮丽地出入各种高端场合、动动嘴就完成工作的形象不一样,实际上,外交部翻译的工作既辛苦又繁重。
对于他们来说,每年的两会总理记者会都是一场“硬仗”,外交部都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翻译。
“大战”前,还要模拟召开记者会,不上场的同事充当陪练,设计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此外,还要进行彩排走场,熟悉灯光和声效。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相对成熟的翻译,出差时间甚至可能接近140至150天。
”除了翻译,张璐曾讲起陪同领导人出访时,还要承担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在一个礼堂,你要扮演多重角色,比如充当人物博览\素材前沿作文与考试•初中版ZUOWENYUKAOSHI67转下页关键词•选择礼宾,这个路线要怎么走,你可能要稍微引领一下。
总理记者会上爆红的美女翻译张璐:优秀,是一种习惯

总理记者会上爆红的美女翻译张璐: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变得优秀,但是很少有人真正能够做到。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好成绩,而有些人却总是一事无成呢?其实,优秀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习惯。
只有培养好习惯,才能成就卓越。
要有正确的心态。
优秀的人不会轻易被困难和挫折打败。
相反,他们会将困难视为挑战,乐于迎接。
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到底,并从失败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而是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一步步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要有明确的目标。
优秀的人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为之努力奋斗。
他们将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计划和行动,并制定出可行的步骤。
然后,他们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不停地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计划,直到达到预定的目标。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而有条理,不断超越自己,追求更高的成就。
要有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优秀的人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他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利用每一分钟。
他们学会分清主次,做到事事有序、有计划、有条不紊。
他们懂得如何利用碎片化时间,让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进步。
他们不会拖延任务,一旦接到任务就立刻行动,不浪费一丝一毫的时间。
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优秀的人懂得自律,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
他们善于倾听,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不轻易发表过激言论。
他们习惯于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他们拥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些都是他们优秀的表现,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要有持之以恒的坚持。
优秀的人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而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他们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
他们会在低谷时保持信心,在成功时保持谦虚,永远不满足于现状,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
他们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保持优秀。
优秀并非天生,而是一种习惯。
只有通过良好的心态、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持之以恒的坚持,我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品质,成就卓越的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外交政治翻译,第一位的是政治敏感性
这是做好政治和外交翻译的生命,如果这条准线把握不住,即使语言基础再好、翻译技巧再高,恐怕也难以胜任。
如何向巴基斯坦翻译“请神容易送神难”?
在现实工作中考验一个翻译政治敏感度的情况,甚至圈内所谓的“陷阱”无处不在,必须格外小心。
比如,一次中方发言人提到中国有句俗语叫“请神容易送神难”,这句话中国人理解起来没有任何困难,翻译起来难度也并不大。
但对方来自巴基斯坦,这是就需要考虑宗教因素的影响,瞬间决定要直译还是意译。
如果打算直译,那么问题来了,这里的“神”该怎么译,是译成God还是Lama?当然都不合适,还是需要结合巴基斯坦当地的宗教信仰进行翻译。
这种场合对翻译就是一种很大的考验,当时译者处理得非常妥当,采用了中性词汇加以代替:divinity。
张璐认为这种情况也虚化、意译一下:It might be easier to invite someone to live inrather than ask him to leave。
因为讲话是有上下文的,所以不必过多纠结于某个句子,考验在于翻译脑海中可能处理了很多相关的信息来决定哪个是最恰当的。
这只是外交翻译的一个缩影。
为何有人说翻译司译文死板?
或许有人觉得翻译司的译文抠得很死,对应得很严密,但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比如今年6月中国股市出现了动荡,外国主流媒体谈及股市动向时用的词汇是volatility、turmoil等,而国内主流媒体则采用了“异常波动(unusual fluctuations)”的表述,于是我们就需要掂量一下“波动”的翻译方法。
所以对现场的翻译来说,即使外电的词再准确,恐怕也不适合使用,因此笔译口译的稿件都是按照中文的异常波动直接对译。
看似比较Chinglish,实则不然,因为外媒也非常关注中国
领导人使用怎样的词汇给事件定性。
又如涉及中美关系时老生常谈的“高度重视”,一般翻译为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但也有人译成attach utmost importance to,显然有些过。
这个短语的翻译体现了你对中国整体的外交政策是否了解,与发展中国家、欧盟、周边国家等的关系如何,这些决定了这个短语的翻译程度。
除了意思上的把握,发言人的观点、逻辑和语气也是翻译的要求。
现在主流媒体经常提及的一个表述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我们是怎样说服其他国家进行产能合作呢?参与其中的企业会给予使用其优质产品的国家以资金支持,在翻译时如果直白地讲As long as China’s equipment is used …,这里的定位就出现了问题,会让外方觉得这是一种“挂钩”,从语气角度不如If/When所引导的句子更易让人接受。
外交辞令就是如此,不能讲得过于直白。
这是一种修为,需要长年实践才能了解到的。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最近常说的经济增长放缓,放缓可以用slow down 这样的中性词。
词义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有的时候服务对象可能不喜欢这个词。
外电里提到的moderation一词就十分好用,世界银行的经济报告和经济预测里也经常使用这个词,避免了直译所带来的Chinglish问题。
以上都是在讲政治敏感性的话题,我觉得是否存在政治敏感意识是评价外交政治翻译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
做翻译始终要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
做翻译无论做了多久还是要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不断伸出自己的触角去吸收新鲜的实物和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不管是做口译还是笔译都是需要的。
我觉得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了,政治外交接触的话题越来越多了,纯外交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比如前不久去维也纳参加伊核六国的谈判,或者参加朝核问题等等,这些是狭义上的外交。
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内涵和外延都拓展以后的外交领域:政治、经济、文化……还有很多前沿的高科技、科技、环境等,要学习的新鲜事物非常多。
大家平时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学习,不然问题随时有可能找上你。
经济学家不谈经济谈哲学怎么办?
记得有一次参加外国专家组织的活动,会见之后有宴会的活动,宴会的时候要注意服务对象周边坐的是什么人。
我研究了一下,这个外宾可能主要跟坐在他右手
边的外宾交流。
这个外宾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我所服务的对象也有很强的经济学背景。
可能平时正好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一开始我心里还是比较有底的。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在宴会的过程中,他们始终没有就经济的任何问题进行交流,一直都在谈哲学。
而且涉及到一些生僻的哲学名词以及美国近现代著名的哲学家。
如果没有在学校里读过他们的专著,或者学习一下他们的观点的话,那真的没有任何概念,比方说“公款主义”,我当时听成了“共产主义”。
结合一下之前讲的,我才大概明白他们讲的是什么。
正巧他提到的一个观点是他获奖的经济学专著里的一个概念,有完全对应的词。
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就很抓瞎。
我只能尽力翻译。
这就是是若干个月之前的事情。
无论做多长时间的翻译,我心里从来都没有想过可以百分之百的拿下,永远都怀着一种敬畏的心,越来越谨慎小心地做这种工作。
其他话题比如说,见到比尔·盖茨,一直在谈4代核电技术。
我们的服务对象对其谈论的领域往往是非常了解的,我觉得知识的更新没有止境。
翻译应该有正确的翻译观
翻译应该有正确的翻译观,说小一点每个人要有sense of progressiveness,要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现场对于翻译的要求,来今天确定今天的角色要扮演到什么程度。
我参加的一些活动有时需要同时担任主持人和口译两种身份,这种场合我需要更lively一点,即使你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说话声音也要大一点,再放的开一些,有时候就是需要安静的做一个翻译。
有一次我给世行代表团做翻译,代表团有一个韩国人,讲话口音非常重。
对那时的我来说,听他我很吃力。
我就需要经常直视他,才能听懂他说的内容。
结果会后中方代表告诉我“今天做的很不好”,说我不应该一直看着那个外国人。
因为我一直看着那个外国人,所以他就一直看着我,反而不再跟中方的代表交流。
虽然我心里有苦衷,但是我听了他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我觉得每个翻译都有自己的style,有些人说的你是赞同的,有些可能不太赞同。
他后来说,我认为一个最好的翻译,讲的每一句话都是掷地有声的,但是你的表
现方式同样至关重要。
我知道在不同的机构,对不同工种的翻译把握度还是不一样的。
我认同他的话,所以我第二天基本没有抬头,但是之后他对我的工作表现比较满意,并称赞我以后将成为一名很好的翻译。
这么多年来我觉得翻译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这不是特别容易的。
全面、准确和生动就是我们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让别人讲的话能够全面、准确、生动的翻译出来,这是服务对象和你自己都希望达到的一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