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达尔丢夫形象浅析
浅析《钦差大臣》和《伪君子》中的讽刺手法

浅析《钦差大臣》和《伪君子》中的讽刺手法法学院姜美辰教学号:13140306浅析《钦差大臣》与《伪君子》的讽刺手法《钦差大臣》是俄国作家果戈里的作品,《伪君子》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作品,虽然两者的创作时间相差200年左右,但是两部作品其中运用的讽刺手法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钦差大臣》创作于1863年,讲述的是纨绔子弟赫列斯塔科夫与人打赌输得精光,正一筹莫展,从彼得堡途经外省某市,被误认为“钦差大臣”,在当地官僚中引起恐慌,闹出许多笑话。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正是基于当时俄国的农奴制度下的腐朽的官场现状,果戈里正是通过这样一部喜剧,揭示出农奴制下,俄国官僚制度的落后和弊端。
通过对主人公:赫列斯塔科夫,市长,邮局局长等这样的人物群体的塑造,进一步揭示,讽刺俄国官僚阶层贪赃枉法,谄媚钻营,卑鄙庸俗的本质特征,将其所有的丑恶都暴露了出来。
在这部出色的作品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创作手法,比如,渲染,衬托,对比,反衬,以及及其细腻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整部作品贯穿其中的讽刺手法。
首先,果戈理在情节设定上跳出了传统戏剧的规范,把观众的笑声当作正面形象。
传统的戏剧往往在结尾会惩恶扬善,但《钦差大臣》中,赫列斯塔科夫和市长都没有受到惩罚,作者最后设定了一个一分多钟的“哑场”,让观众在爆笑和沉思中对剧中的人物进行批判。
这正是作品开头说的“自己脸丑,莫怨镜子”,这是最有力的讽刺。
曾经有人评价说:“在果戈理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把俄国官僚的病理解剖过程写得这样完整,他一面嘲笑,一面透视这种卑鄙、可恶的灵魂中最隐蔽的痛苦。
”其次,在情节构思上,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突出其中的讽刺意味,特别是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
如市长把赫列斯塔科夫当作钦差大臣之后,赫列斯塔科夫不断地搜刮钱财并且泰然自若,他的仆人却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担忧并建议他逃走,把仆人的着急和赫列斯塔科夫的不以为意做鲜明的对比,更能表现这些纨绔子弟的傲慢和不可理喻,加强了讽刺意味。
那七分虚伪外的三分贪婪

那七分虚伪外的三分贪婪----- 分析《伪君子》中的答尔丢夫摘要:《伪君子》主要写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里,图谋勾引其妻子并谋取其家财,最后在精明的欧米尔的设计下中了圈套,并锒铛入狱的故事。
在故事中答尔丢夫的虚伪表现得淋漓尽致,满口胡言、信口雌黄,但却让奥尔贡这“一家之主”深信不疑,但是答最后的贪婪却让他身陷囹圄,万劫不复。
在整个故事中,我认为答尔丢夫的虚伪固然可耻,但终究是贪婪要了他的性命,既然如此下面我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向大家展现一个融虚伪和贪婪于一身的教会缩影----答尔丢夫关键字:答尔丢夫、虚伪、贪婪《伪君子》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作家莫里哀最著名的喜剧之一。
高超的写作技巧,崇高的美学价值,使得这出喜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并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戏剧之林。
这部莫里哀的代表作,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典范。
《伪君子》中答尔丢夫伪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的。
这个形象既有历史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他的虚伪拖出了教会荒淫,他骗子精神是当时宗教的本质表露,暴露了宗教的社会危害性,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答尔丢夫的虚伪概括了人性中所不齿的恶行,揭露了道德的危害性。
为什么《伪君子》能成为莫里哀的喜剧中的典范?为什么几百年来社会都在强调重视道德观?在21世界的今天,如何看待答尔丢夫的形象,进而从积极的层面深沉的理解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为现当代人们建设文明社会提供道德上的参阅一、关于七分虚伪和三分贪婪首先,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
答尔丢夫他利用了宗教伪善者的化身来骗取奥尔恭的信任,并居住在奥尔恭家。
即使奥尔贡家人的层层“考验”中露出马脚,但依然用虚伪的外表试图去迷惑大家。
其次,答尔丢夫在奥尔贡家的好吃好喝的招待下不但没有以思图报,还假装虔诚,骗取财产。
在奥尔恭要赶走儿子,把财产继承权给他时,答儿丢夫的那一系列话语堪称经典:“可是,这件事关系着上帝的利益。
浅谈《伪君子》

浅谈《伪君子》莫里哀的《伪君子》是一部十分生动有趣的喜剧,故事篇幅虽短,但语言精辟,内容生动,主题深刻,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中的主人公答尔丢夫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
他的十分“高明”的骗人伎俩使得富商奥尔贡及其母亲对他十分信赖。
奥尔贡对他十分痴迷,他被答尔丢夫的虚伪蒙蔽了眼睛,竟要亲手撕毁女儿已经定下的婚约,要把她重新许配给答尔丢夫。
但答尔丢夫看上的却是奥尔贡的续妻欧米尔,当欧米尔为了女儿的婚事想向答尔丢夫求情时,他对欧米尔诉说了自己的爱恋。
他的虚伪无耻被奥尔贡的儿子达米斯看见,盛怒之下,他把事情告诉了刚好走来的父亲,但答尔丢夫使用苦肉计再一次赢得了奥尔贡的信任。
不仅如此,他还用计谋使奥尔贡赶走了亲生儿子并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
转眼间,他从一个贫困的教士变成了一个富翁,他获得了奥尔贡的全部财产。
最终,欧米尔巧施计谋,使奥尔贡亲眼看见答尔丢夫向自己调情的丑态。
奥尔贡终于醒悟,要把答尔丢夫赶出去。
答尔丢夫终于露出自己的狰狞面目。
为了报复,他把奥尔贡藏匿的政治犯文件向国王告密。
但英明的国王早已看出破绽,他故意假装相信了答尔丢夫,但早已设下布局,在答尔丢夫回去逮捕奥尔贡时命人就地捕捉了他,并赦免了曾经功勋卓著的奥尔贡。
奥尔贡十分感激不计前嫌的瓦赖尔,重新把女儿许配给他。
故事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伪君子》深刻地揭露了教会势力的虚伪和欺骗性。
主人公答尔丢夫即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他披着虚伪的外衣,口中宣扬“苦行主义”。
他时常带着教鞭和苦行衣,但一顿能吃下6个人吃的东西,他养得“又粗又胖,脸蛋子透亮”。
作者在这里巧用笔法,极大地讽刺了答尔丢夫的虚伪。
若是一个真正的苦行者,那日子肯定过得十分清苦,哪来这一身的肥肉?他当众把募捐来的钱施舍给穷人,忏悔不该弄死一只跳蚤,正因为如此,他赢得了奥尔贡的好感,因此才有混入奥尔贡家的机会。
他表面上仁慈正义,但实际上却内心狠毒狡诈。
被揭穿后,他不念恩情,竟狠心报复,想置人于死地。
《伪君子》人物形象分析

表—禁欲:不近女色
答丢夫
伪善里—纵欲:贪恋女色6答丢夫:狡猾贪财
7
厚颜无耻 凶狠阴险
夺人之妻 置人死地
8
答丢夫是一个伪善、狡猾、凶狠的伪君 子,是“伪善者”的同义语。
莫里哀层层深入,剥下其伪善外衣,暴 露其凶恶本质,揭发其罪恶用心和严重危害。
9
答丢夫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揭露了教 会的虚伪性和危害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 教会的民主倾向;也深刻揭示了人性的恶。
《伪君子》人物形象分析
1
《伪君子》是一部五 幕喜剧,讲述的是宗 教骗子答丢夫行骗而 被国王绳之以法的故 事。
2
主要人物
欧米尔:奥尔恭之妻 达米斯:奥尔恭之子 玛丽亚娜:奥尔恭之女 桃丽娜:女仆
奥尔恭: 一家之主
柏奈尔夫人:奥尔恭之 母
3
表:
不念 尘世
答丢夫
伪善
里: 贪吃 贪财 贪色
4
耍手帕
10
11
剥笋法
列举伪善表现 揭发伪善实质
揭露伪善危害性
12 返回
《伪君子》读后感

《伪君子》这部作品,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莫里哀的才华和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这部作品中,莫里哀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伪君子的形象,他的名字就是“达尔丢夫”。
达尔丢夫是一个典型的伪君子形象,他的外表看似高尚,实则内心充满了虚伪和贪婪。
他利用他的伪装,欺骗了许多人,包括他的朋友和家人。
然而,他的虚伪并没有逃过莫里哀的眼睛,他用他的笔,揭示了达尔丢夫的真实面目。
莫里哀的笔下,达尔丢夫的形象生动而鲜明。
他的虚伪和贪婪,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伪装,被揭示得无处可逃。
他的行为,被批评得毫不留情。
他的内心,被剖析得深入骨髓。
这样的描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莫里哀的才华和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同时,我也被莫里哀的勇气所震撼。
在那个时代,伪君子的形象是被社会接受的,甚至被一些人追捧的。
然而,莫里哀却敢于挑战这种社会现象,他用他的笔,揭示了伪君子的真实面目,让人们看到了他们的虚伪和贪婪。
这种勇气,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读完《伪君子》,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莫里哀的才华和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的作品,让我看到了伪君子的真实面目,也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沉。
同时,他的勇气,也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我相信,莫里哀的作品将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思考人性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蔺云洁:谈谈莫里哀的《伪君子》及答尔丢夫形象

蔺云洁:谈谈莫⾥哀的《伪君⼦》及答尔丢夫形象莫⾥哀《伪君⼦》中的答尔丢夫是披着宗教良⼼导师的外⾐,打着上帝旗号进⾏欺骗和掠夺的伪君⼦形象。
虚伪就是他性格主要特征。
作者采取⽅法就是由表及⾥⼀层⼀层撕下他假的外⾐,揭露出他流氓恶棍的本质以及危害。
答尔丢夫表⾯上对⼀切珠宝⽆所谓,但是却尽情的享乐。
世界上⼀切事他看了都⽆所谓,财宝迷惑迷不住他的眼睛的。
但是他⼀顿饭就能吃两只鹌鹑,还有外加半个⽺腿。
舒服的床上安逸的睡觉。
醒来了和四⼤杯葡萄酒。
《伪君⼦》全剧分为五幕。
情节就是以揭穿答尔丢夫伪善⾯⽬的过程,地点就是在奥尔宫家,时间呢?就是不超过24个⼩时,从⽩天到晚上国王派⼠兵来抓⼈。
符合三⼀律要求。
《伪君⼦》的开创被歌德称为现存最伟⼤和最好的开场。
没开场是有两帮⼈在噢尔恭家门⼝说话。
⼀帮⼈就是认为说答尔丢夫是⼀个不好的⼈,另⼀派认为他是⼀个好⼈。
在全剧的每⼀幕之间和每⼀场之间衔接得就⾮常的紧密。
不会给⼈⼀种强烈空间不相容的感觉。
这就让观众感觉情节与看剧时本⾝的时间是⼀致的。
⽐如第⼀幕的第三场⼤家谈话中。
达⽶斯话还没说完,陶丽娜说道,他回来了。
紧接着就是⼆公的出场,构成了完美的衔接,减少时间的流逝感。
全场的开场标明了地点是在巴黎⼆公的家⾥,同样,这⼀地点也是全剧情节发⽣的地点。
⼜在这个现有的空间之中,然后通过⼈物的语⾔来扩⼤了全剧的空间。
⽐如第三场,欧⽶尔说我;“丈夫回来了,她可没看见我,我还是到楼上去等候它吧。
”第三幕第⼆场陶丽娜对答尔丢夫说:“太太,这就下楼到这⾥来请你,允许她和你谈⼏句话。
”⼤家多次谈到楼上观众知道欧⽶尔是住在楼上,给这个平⾯的地点增加⼀个复合的空间,随着剧情进展⾃然就⼈物有地⽅可去,不然就让⼈觉得⼈物全都是在同⼀个⼩地点中等待上场。
英国作家福斯特把⽂学作品的⼈物分为扁平⼈物和圆形⼈物两种。
扁平⼈物就是其特性被创造出来并被⽆限的放⼤,从⽽达到强烈的讽刺批判效果的⼈物。
答尔丢夫就是扁形⼈物的典范。
浅析莫里哀的《伪君子》

《伪君子》的作者莫里哀,原名约翰巴蒂斯特伯克兰,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重要代表作家,也是法国戏剧的奠基人。
伪君子是他重要的代表作。
伪君子主要讲的是奥尔贡和他的母亲柏奈尔夫人,听信了小人答尔丢夫假话,把答尔丢夫当成圣人,并自己的一切秘密及财产交给他。
答尔丢夫不但靠自己的花言巧语令奥尔贡把揭露真相的儿子赶出了家门,而且还骗得奥尔贡把女儿嫁给他。
最后,由于答尔丢夫对奥尔贡的妻子图谋不轨,奥尔贡终于认清了答尔丢夫的真实面目。
可是答尔丢夫已经拥有奥尔贡的房产,并且掌握了能置奥尔贡于死地的证据。
然而英明的王爷发现了伪君子答尔丢夫的阴谋,不但免了奥尔贡的罪,而且还把答尔丢夫送进了监狱。
整个故事至此圆满地结束了。
在这篇文章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宗教骗子答尔丢夫,他表面上道貌岸然,但是实际上鄙俗卑劣。
他假冒为善,冒充心中以慈悲为怀;但是实际上他贪财好色,并由于自己的这些特点而露了马脚。
他通过虚假的“忏悔”和“劝导”冒充虔诚。
使得不幸的奥尔贡上了他的当,并因他的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
他披着宗教的外衣,露骨地表示尊崇上帝,但是实际上他只是靠着上帝的名号来招摇撞骗。
例如在文中,欧米尔——奥尔贡的妻子假意爱上了答尔丢夫并且表示没有勇气违抗上帝做出这种事时,答尔丢夫说:“有一种学问,它可以用动机的纯洁来补救行为上的恶劣。
这里有种诀窍,太太,我可以慢慢教给您;”,又说奥尔贡是“一个可以牵了鼻子拉来拉去的人”,他们的谈话他还认为是给他“增光露脸”。
可见其的不顾廉耻。
从此,答尔丢夫的名字就成为了伪君子一词的同义语。
女仆桃丽娜是剧作中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人物。
也是一个性格十分鲜明的形象。
她眼光锐利,思维敏捷,最早发现答尔丢夫的险恶用心;她作风泼辣,不畏强权,敢于当场揭穿答尔丢夫嘴脸。
在同答尔丢夫的斗争中,桃丽娜是关系胜败的关键人物。
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民主倾向。
文中另一个主要的人物,不是奥尔贡,也不是奥尔贡的儿子女儿。
《伪君子简答题》

《伪君子简答题》
1、莫里哀的《伪君子》是如何揭露答尔丢夫的真面目的?
莫里哀在这部喜剧中着重塑造了伪君子的典型性格——伪善,逐层深入地剥开答尔丢夫的伪装,揭露出他的宗教骗子的真面目的。
喜剧首先剥开他苦行僧的伪装,揭露他贪吃贪喝又贪睡,从不拒绝世俗的享受。
接着通过他在桃丽娜面前耍手帕的细节,以及他追逐欧米尔的行为,揭露了他好色的本性。
然后一步步揭露出他贪财、不信上帝和凶狠毒辣的真面目。
答尔丢夫要置奧尔恭于死地,只是由于国王的英明才使奥尔恭一家免遭毒手。
答尔丢夫是一个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欺骗和掠夺的恶棍。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揭露了宗教骗子的危害性。
2、莫里哀是如何深入揭露“达尔杜弗”的伪君子形象的?
答:首先,莫里哀以简捷的笔法揭露了达尔杜弗的表里不一,指
出这个声称“把世上一切都看成粪土不如”的骗子,贪吃贪喝又贪睡,从不拒绝世俗享受。
继而通过他在桃丽娜面前耍手帕的行动,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好色的本性。
然后让他逐层剥下伪装,他打着宗教虔诚的幌子混进奥尔恭家中,目的却是霸占别人的妻女,夺取别人的财产。
最后,当他的假面被撕破后,他的行动和奥尔恭一家所面临的灾难,更显示了这个伪善者的危害性,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
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地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君子》——达尔丢夫的形象浅析
现代文秘Y131 李梦Y01113121
一、前言
《伪君子》又译为《答尔丢夫》或者《骗子》,代表了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顾名思义,《伪君子》一剧的中心人物就是达尔丢夫。
他是个利用宗教手段,打着上帝的旗号到处欺诈的骗子;他内心卑劣,心狠手辣,奸诈狡猾而又能言善辩。
他以伪善的手段,混进奥尔恭的家,妄图骗取人家的妻女财产;当其伪善面目被撕破后,他完全展露自身丑恶的本质,欲将奥尔恭一家置于死地。
通过这一形象,莫里哀深刻地揭露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与贪婪,突出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达尔丢夫已经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伪君子”的代名词。
二、达尔丢夫形象
(一)假仁假义的宗教伪善者
达尔丢夫在教堂做祈祷,呼天抢地,引人注目。
口口声声说:“把世界上的一切看成粪土不如”实际上,却在奥尔恭家大吃大喝,肥的流油。
故意在奥尔恭面前装虔诚,装作捏死一只跳蚤都会忏悔流泪的教徒,骗取奥尔恭的信任和喜爱。
在达米斯揭露其虚伪,指责他调戏欧米尔时,达尔丢夫装作很温顺的样子,以退为进,反咬一口,很好的离间了奥尔恭父子间的关系。
(二)贪财贪吃贪喝贪色的贪婪者
奥尔恭在教堂遇见达尔丢夫时,他形容枯槁,穷的连双鞋都没有,而现在“他一个人吃下六个人吃的那么多东西”,“一顿饭虔诚地吃了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丁的羊腿”。
现在长得是“又肥又胖,红光满面,嘴唇红得都发紫”。
达尔丢夫表面上把自己伪装成清心寡欲的道德君子,看到访客对欧米尔抛媚眼就认为是大逆不道。
他一出场就碰见身着低胸衣裙的桃丽娜,连声惊叫拿出手帕让她遮住前胸,说什么,不便看见这种引起不洁的念头的东西,暴露了他欲盖弥彰的伪道学本相。
当欧米尔私下里找他商谈女儿婚事时,他立即色相毕露,动手动脚,口口声声“可爱的美人儿呀”,“甜美的宝贝呀”。
充分刻画了达尔丢夫色胆包天的卑劣内心。
(三)忘恩负义的狠毒残害者
在奥尔恭面前,他装作十分感激,每天为其祷告,自动督责其家一切事务。
一边一口一声老兄,一边又干着谋其妻图其财的勾当。
他对欧美尔说:“咱俩说句私话,他是一个可以牵了鼻子拉来拉去的人,咱们这儿谈的这些话,他还认为是给他增光露脸呢,再说,我已经把他收拾得能够见什么都不信了”当伪善面孔被撕破之后,达尔丢夫索性暴露本性,利用契约和密件,反咬一口,欲置奥尔恭于死地。
对待宗教,达尔丢夫利用上帝作为他欺骗别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在他调戏欧米尔时,宗教清规变成他追求肉欲的阻碍,他就把上帝一脚踢开,可见其反复忘恩的嘴脸。
三、总结
小人多生恨,行事已知其邪,故正人得而防患;然而伪君子者,其口密腹剑、满腹经文与道理,事事讲得条条有理,但做来却违背良心,还自以为他是光明坦荡,却在不知不觉中,坠其陷阱,受到极为侮辱的欺骗。
自孔孟之徒已有明训:仁有假仁,义有假义。
行假仁义者,即为伪君子。
自古有云:“不怕真小人,只畏伪君子。
”如若误交真小人危害还较浅,要是误交了伪君子祸害便严重了。
要论及伪君子的可怕,就在于他们的心肠个个都不一样,且极难测,防不胜防。
有固执乖谬的,有偏颇不正的,有心黑如漆的,有心曲如钩的,有心如荆棘的,有心如刀剑的,有狠毒如蝎的,有如狼似虎的,有一心想升官的,有一心想发财的……
在现实生活中,真小人干坏事明刀明枪,一看便明明白白,防之不难。
伪君子表面上看着忠厚老实,满口仁义道德,心里却尽是阴谋诡计。
他们内心想什么你永远猜不透,被他害了还不知是怎么回事。
而且,这些外表看上去是个好人却心怀鬼胎的人,为达到其丑恶目的,又最喜欢与人交朋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伪君子的坏心眼儿更多,他们内心的图谋,任你做梦也想不到。
结交朋友的确要“带眼识人”,倘若遇人不淑误入歧途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