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结构的极限荷载

第12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12.1 概述
结构分析方法 弹性分析 塑性分析
结构设计方法 弹性设计 塑性设计
结构的弹性分析和设计:
基本假定:第一,结构的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第二,结构的变形和位移都是微小的。
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都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弹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σ max
≤ [σ ]
=
σy
ky
材料屈服极限
偏于保守!
容许应力
安全系数

12.1 概述
结构的弹性分析和设计:
弹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σ max
≤ [σ ]
=
σy
ky
材料屈服极限
偏于保守!
容许应力
安全系数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设计:
塑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FP
≤ [FP ]
=
FP u ku
结构极限荷载
更合理、经济
容许荷载
安全系数
充分估计由弹塑性材料组成的超静定结构在超越材料屈服极限 以后的承载能力。

12.1 概述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设计:
结构塑性分析 的主要任务
塑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FP
≤ [FP ]
=
FP u ku
结构极限荷载
更合理、经济
容许荷载
安全系数
极限状态与极限荷载: 结构变形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当荷载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不
再增加荷载变形也会继续增大,这时结构丧失了进一步的承载能 力,这种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此时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

12.1 概述
? 弹性阶段:OA段应力与应变成
本章塑性分析假定:
正比,σ=Eε;
变形和位移都是微小的; ? 塑性阶段:AB段,应力达到屈
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服极限σy,应变达εy=σy/E时;
AB平行于ε轴,应力σ=σy为常
量而应变ε可无限增长。
? 卸载规律:塑性阶段的某一点
C卸载,相应的路径如图中平行
于AO的虚线CD所示,即卸载的
规律与弹性阶段相同。
? 残余应变:当应力减至零时,
注:材料拉、压状态的 应力应变关系完全相同
材料有残余应变,如图中OD。

12.1 概述
本章塑性分析假定: 变形和位移都是微小的; 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
可见,对于弹塑性材料: 应力和应变并非一一对应; 必须了解加、卸载的全部“历
史”,才能确定应力应变
注:材料拉、压状态的 应力应变关系完全相同
为进一步简化分析:
本章还采用比例加载的假定: 所有的荷载均为单调增加,
不出现卸载现象; 在加载过程中,所有的荷载
均保持固定的比例,因而可以用 同一个参数(荷载因子)的倍数 来表示。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 承受纯弯曲作用的等截面梁,且截 面有一根对称轴,弯矩M作用在梁的 对称面内。 ? 随着弯矩的增大,梁的各部分逐渐由弹性阶段发展到塑性阶段。
? 实验表明,在梁的变形过程中,无论弹性阶段还是塑性阶段,梁的任一 横截面始终保持为平面,即在塑性阶段仍然可以沿用 “平截面假定”。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弹性阶段
弹塑性阶段
(1) 弹性阶段,如图(b)所示: σ = My 中性轴与形心轴重合。
I
(2) 弹塑性阶段,如图(c)、(d)、(e)所示:
My =
Iσ y
ymax
= Wσ y
9 弯矩增加到屈服弯矩My后,上边缘开始屈服;
9 随着M继续增大,弹性区逐渐缩小,塑性区逐渐扩大;
9 在这一过程中,中性轴逐渐偏离形心轴而下移;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弹性阶段
弹塑性阶段
极限状态
(3) 极限状态,如图 (f)所示: 弯矩增加的极限状态是弹性区全部消失,上下两个塑性区
连成一片,整个截面上正应力的绝对值都达到了屈服极限。极 限状态的弯矩是截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记作Mu,称为极限 弯矩。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极限弯矩
设极限状态截面受拉区和受压区面积分别为A1和A2,由平衡条件可知
σ y A1 ? σ y A2 = 0
A1 = A2 = A / 2
在极限状态下,截面的受拉区面积和受压区面积相等,中性轴重合于截
面的等面积轴,可得极限弯矩:
Mu = σ y (S1 + S2 ) = σ yWs
S1和S2分别为受拉区面积A1和受压区面积A2对等面积轴的静矩; WS称为截面的塑性抵抗矩;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1极限弯矩
截面的形式系数 α = M u = WS
My W
反映截面在弹性阶段之后抵抗更大弯矩的潜力
对于宽度和高度各为b和h的矩形截面,
W = bh3 12
h = 1 bh2 26
WS
=
2 × (bh 2
?
h) 4
=
1 4
bh2
α = WS = 1.5
W
矩形截面的极限弯矩 为屈服弯矩的1.5倍
对于圆形截面,α=1.70;对于常用的在腹板对称面内 受弯的工字形截面,α可以统一地取为1.15。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2 塑性铰的概念
极限状态 在极限状态下,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均达到了屈服极限,因此不能继续增大。 但是,在极限弯矩的作用下,截面各点的正应变却可以在符合平截面假定的条 件下继续增大,从而使得截面两侧的杆件绕着这个截面发生有限的相对转动, 类似于杆件在该处铰接的情况,
称称该截面处出现了一个塑性铰。

12.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
12.2.2 塑性铰的概念
在极限弯矩的作用下,截面各点的正应变却可以在符合平截面假定的条件下继 续增大,从而使得截面两侧的杆件绕着这个截面发生有限的相对转动,类似于 杆件在该处铰接的情况。
塑性铰
普通铰
塑性铰与普通铰的区别: ? 塑性铰能传递弯矩,普通铰不能; ? 塑性铰在卸载时会消失,普通铰不会; ? 塑性铰是单向铰,截面两侧只能在 ? 塑性铰随荷载分布而出现于不同截面, 极限弯矩方向上发生相对转动,普通 普通铰的位置则是固定的。 铰可以自由发生相对转动。

12.3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弹性阶段:FPMy=Wσy=bh2σy/6,Mu=WSσy=bh2σy /4
弹塑性阶段:FPy塑性区从 跨中向两端扩 展,从上、下 边缘向中性轴 扩展,但上、 下两个塑性区 尚未连成一 片,弹性区仍 是连续的。

12.3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塑性阶段:FP =FPu=4Mu/l 破坏机构
计算静定梁极限荷载的步骤: ? 确定塑性铰的数量。静定梁出 现1个塑性铰即形成破坏机构; ? 确定塑性铰的位置。静定梁的 塑性铰总是出现在M/Mu取得最大 值的截面; ? 利用平衡条件求该截面的弯矩 并令其等于极限弯矩,就可以求 得极限荷载。

破坏机构
M = q ( 6 ? 2)(3 ? 6)l 2 2
=
Mu =
6Mu0 2
12.3 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例12-1 已知变截面简支梁的极限弯矩为
Mu(x)=Mu0(1+0.5x/l),梁受全跨均布荷
载作用,求荷载集度的极限值qu。
梁各截面的弯矩 M (x) = 1 qx(l ? x) 2
d dx
[M
(
x)
/
M
u
(
x)]
=
0
x2+4lx-2l2=0
x = ( 6 ? 2)l ≈ 0.4495 l
qu
=
Mu0 l2
(5 +
2
6
)

9.899
Mu l2
0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2.4.1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梁端部的弯矩绝对值最大,因此最先达到屈服值My
qy l2 12
= My
qy
=
12M y l2
随着荷载增大,两端部先形成塑性铰 但结构并未形成破坏机构!
荷载继续增大,直至跨中形成塑性铰
结构形成破坏机构,极限状态!
qu l 2 8
=
Mu
+ Mu
qu
= 16M u l2
qu = 4M u = 4 α
qy 3M y 3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2.4.1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梁端部的弯矩绝对值最大,因此最先达到屈服值My
qy l2 12
= My
qy
=
12M y l2
对于矩形截面,α=1.5,则极限荷载为屈服
荷载的2倍,可见:超静定梁在弹性极限后 的承载潜力很大。
逐渐加载法(增量法)
qu l 2 8
=
Mu
+ Mu
qu
= 16M u l2
qu = 4M u = 4 α
qy 3M y 3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2.4.1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如果仅仅要求计算极限荷载,则无须追踪上述过程,而只要考 虑极限状态下的平衡条件,直接求解。
? 静力法:由问题的对称性极易判断破坏机构 中三个塑性铰的位置,并画出极限状态下的弯 矩图,利用平衡条件便可求得极限荷载。
破坏机构
qu l 2 8
= Mu
+ Mu
qu
= 16M u l2

12.4 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2.4.1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如果仅仅要求计算极限荷载,则无须追踪上述过程,而只要考 虑极限状态下的平衡条件,直接求解。
? 虚功法(机动法):与静力法相同,首先 判断塑性铰的位置,确定破坏机构图。然后 假设虚位移状态:
破坏机构
∫ ∫ We
=2
l/2
0 qu ydx = 2qu
l 0
/
2θxdx
=qu
?
l 2θ
4
Wi = ?(M uθ + M uθ + M u 2θ ) = ?4M uθ
qu ? l2θ ? 4M uθ = 0
4
qu
=
16M u l2

12结构的极限荷载

第12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12.1 概述
结构分析方法 弹性分析 塑性分析
结构设计方法 弹性设计 塑性设计
结构的弹性分析和设计:
基本假定:第一,结构的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第二,结构的变形和位移都是微小的。
内力计算和位移计算都可以应用叠加原理
弹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σ max
≤ [σ ]
=
σy
ky
材料屈服极限
偏于保守!
容许应力
安全系数

12.1 概述
结构的弹性分析和设计:
弹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σ max
≤ [σ ]
=
σy
ky
材料屈服极限
偏于保守!
容许应力
安全系数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设计:
塑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FP
≤ [FP ]
=
FP u ku
结构极限荷载
更合理、经济
容许荷载
安全系数
充分估计由弹塑性材料组成的超静定结构在超越材料屈服极限 以后的承载能力。

12.1 概述
结构的塑性分析和设计:
结构塑性分析 的主要任务
塑性设计时的强度条件:
FP
≤ [FP ]
=
FP u ku
结构极限荷载
更合理、经济
容许荷载
安全系数
极限状态与极限荷载: 结构变形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当荷载达到某一临界值时,不
再增加荷载变形也会继续增大,这时结构丧失了进一步的承载能 力,这种状态称为结构的极限状态,此时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

结构的极限荷载

极限荷载 一、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图示等截面梁发生塑性极限破坏时,梁中最大弯矩发生在:( ) A .梁中点a 处; B .弹性阶段剪力等于零的b 点处; C .a 与b 之间的c 点处; D .a 左侧的d 点处。 q 2、图示单跨变截面梁,已知M u2>3M u1,其极限状态为:( ) a a a M u1 3、图示四种同材料、同截面型式的单跨梁中,其极限荷载值最大的为:( ) A . P/l l B . /2l /2 l C ./2 l /2 l D .l 4、图示等截面梁的截面极限弯矩M u kN m =?120,则其极限荷载为( )。 A .120kN ; B .100kN ; C .80kN ; D .40kN 。 3m 3m 5、塑性截面系数W s 和弹性截面系数W 的关系为: A .W W s =; B .W W s ≥; C .W W s ≤; D .W s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W 。

三、填充题:(将答案写在空格内) 1、对图示工字形截面来说,极限弯矩是屈服弯矩的_________倍。已知b =30cm ,t =10cm 。 b t t 2、图示简支梁,截面为宽b 高h 的矩形,材料屈服极限y σ。则梁的极限荷载__________=u P 。 l l l /3/3/3 四、计算题: 1、图示梁各截面M u 相同。求P 的最不利位置,亦即x 为何值时,P u 最小。 2、用静力法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P u 。 12m 2m 3、试计算图示结构在给定荷载作用下达到极限状态时,其所需的截面极限弯矩值M u 。

《结构力学习题集》(下)-结构的极限荷载习题及答案

. 第十一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一、判断题: 1、静定结构只要产生一个塑性铰即发生塑性破坏,n 次超静定结构一定要产生n +1个塑性铰才产生塑性破坏。 2、塑性铰与普通铰不同,它是一种单向铰,只能沿弯矩增大的方向发生相对转动。 3、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影响。 4、结构极限荷载是结构形成最容易产生的破坏机构时的荷载。 5、极限荷载应满足机构、内力局限和平衡条件。 6、塑性截面系数s W 和弹性截面系数W 的关系为W W s 。 二、计算题: 7、设u M 为常数。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M 及相应的破坏机构。 l M 8、设极限弯矩为u M ,用静力法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

. 9、图示梁各截面极限弯矩均为u M ,欲使A 、B 、D 三处同时出现塑性铰。确定铰 C 的位置,并求此时的极限荷载u P 。 l 10、画出下列变截面梁极限状态的破坏机构图。 ( )b l /3 l /3 l /3 ( )c ( ) a 11、图示简支梁,截面为宽b 高h 的矩形,材料屈服极限y σ。确定梁的极限荷载 u P 。 l l l /3/3/3 12、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为m kN 90u ?=M ,确定该梁的极限荷载u P 。 2m 2m

. 13、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m kN 90u ?=M ,求极限荷载u P 。 2m 4m 14、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P 。已知极限弯矩为u M 。 l 15、图示梁截面极限弯矩为u M 。求梁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出相应的破坏机构与 M 图。 0.5l 0.5l 0.5l 0.5l 0.5l 16、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q 。 2 17、求图示结构的极限荷载u P 。A C 段及C E 段的u M 值如图所示。 P 2m 2m 2m 2m

结构力学极限荷载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超静定梁中的极限荷 载的研究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 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班级:1433111 姓名:李渊 学号: 1143310120

摘要:大多数工程材料,特别是钢材,受力后发生变形,一般都存在线性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强化阶段。因此,随着荷载的增加,结构截面上应力大的点首先达到屈服强度,发生屈服,结构将进入弹塑性状态。这时虽然截面部分材料已进入塑性状态,但尚有相当大的部分材料仍处于弹性范围,因而结构仍可继续加载。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结构中进入塑形的部分不断扩展直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导致结构崩溃(或倒塌)。因此研究结构极限状态下的极限荷载,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结构安全储备的考虑的依据提供有重要意义。 正文: 一、极限荷载的有关意义 定义:结构出现塑性变形直到崩溃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称为极限荷载,它是考虑结构安全储备设计依据的因素之一,且按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比弹性设计更经济。 通过对弹性设计方法及其许用应力设计法的研究,并在其方面进行了探讨,得到弹性设计方法及其许用应力设计法的最大缺陷是以某一截面上的max σ达到[σ]作为衡量整个结构破坏的标准。事实上,由塑性材料组成的结构(特别是超静定结构)当某一局部的max σ达到了屈服应力时,结构还没有破坏,还能承受更大的荷载。因此弹性设计法不能充分的利用结构的承载能力,是不够经济的。 塑性分析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其强度要求以结构破坏时的荷载作为标准: max []Pu P p u F F F k ≤= 其中,Pu F 是结构破坏时荷载的极限值,即极限荷载。u k 是相应的安全系数。 对结构进行塑性分析时仍然要用到平衡条件、几何条件、平截面假定,这与弹性分析时相同。另外还要采用以下假设: 图1 (1)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其应力与应变关系如图所示。(图1) (2)比例加载:全部荷载可以用一个荷载参数P 表示,不会出现卸载现象。 (3)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都很小。 从应力与应变图中看出,一旦进入塑性阶段(AB 段),应力与应变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 s σσ

结构力学习题集——结构的极限荷载

第十一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一、判断题: 1、静定结构只要产生一个塑性铰即发生塑性破坏,n 次超静定结构一定要产生n +1个塑性铰才产生塑性破坏。 2、塑性铰与普通铰不同,它是一种单向铰,只能沿弯矩增大的方向发生相对转动。 3、超静定结构的极限荷载不受温度变化、支座移动等因素影响。 4、结构极限荷载是结构形成最容易产生的破坏机构时的荷载。 5、极限荷载应满足机构、内力局限和平衡条件。 6、塑性截面系数s W 和弹性截面系数W 的关系为W W s 。 二、计算题: 7、设u M 为常数。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M 及相应的破坏机构。 l M 8、设极限弯矩为u M ,用静力法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 2l /3 l /3 9、图示梁各截面极限弯矩均为u M ,欲使A 、B 、D 三处同时出现塑性铰。确定铰C 的位置,并求此时的极限荷载u P 。 l 10、画出下列变截面梁极限状态的破坏机构图。

( )b l /3 l /3 l /3 ( )c ( ) a 11、图示简支梁,截面为宽b 高h 的矩形,材料屈服极限y σ。确定梁的极限荷载u P 。 l l l /3/3/3 12、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为m kN 90u ?=M ,确定该梁的极限荷载u P 。 2m 2m 13、图示等截面梁,截面的极限弯矩m kN 90u ?=M ,求极限荷载u P 。 2m 4m 14、求图示梁的极限荷载u P 。已知极限弯矩为u M 。 15、图示梁截面极限弯矩为u M 。求梁的极限荷载u P ,并画出相应的破坏机构与M 图。 0.5l 0.5l 0.5l 0.5l 0.5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