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为承水器

盘为承水器
盘为承水器

盘为承水器。商周时期贵族宴会时,宴前饭后要行沃盥礼,沃盥时往往盘、匜配合使用,即用匜浇水于手上,用盘接洗手后的废水。如《礼记·内则》谓:“进盥,少者奉槃,长者奉水,请沃盥。”东汉经学家郑玄注:“槃,承盥水者。”西周中期前段流行盘盉相配,西周晚期到春秋战国多为盘匜相配。战国以后,沃盥之礼逐渐废弃不用,盘也被“洗”代替。

青铜盘出现于殷商早期,但为数不多,至商代晚期才流行起来。商代盘的形制多为敞口、圈足、无耳。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史墙盘以及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逨盘是著名的青铜盘。散氏盘又称夨人盘,西周后期青铜器。高圈足,有二附耳。盘内有铭文375字,记述夨划田给贵族散氏,利用山、川、路、树等自然标志标定田界,并列举见证人,宣誓信守契约。散氏盘是研究西周后期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虢季子白盘是西周中期青铜器。长方形,四面各有二兽首,衔环,四足为矩形。装饰有环带纹,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曾为私人所占有。铭文111字,记录了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西北少数民族猃狁,因有功受到周王赏赐的事情。虢季子白盘铭文为研究西周政治、军事提供了重要史料。墙盘又称史墙盘,西周中期恭王时器。1976年陕西扶凤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与其出土的青铜礼器有一百多件,均属微氏家族器具。圆腹双附耳,圈足。腹饰垂冠分尾长鸟纹,圈足饰窃曲纹。腹内底有铭文284宇,宇体秀美规整。墙盘铭文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做器者是担任吏宫的微氏家族中名墙的人,故名墙盘,或吏墙盘。铭文分为前后两段,前段历数周代文武、成康、昭穆各王,并叙当世天子的文功武德,这在铜器铭文中是不多见的。其中记述的昭王南伐荆楚之事,可以印证和补充历史文献。铭文接着叙述自己祖先的功德,讲述了微史家族的发展史,从高祖甲微、烈祖、乙祖、亚祖祖辛、文考乙公到史墙。铭文颂扬祖先功德,祈求先祖庇佑,是典型的追孝式铭文。人们从微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对殷商遗民采取的政策。盘铭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逨盘是2003年1月29日在陕西眉县出土的27件青铜器之一,盘铭文达372字,比著名的《史墙盘》青铜器铭文还要长,是建国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中记录的周王有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等12代王(时王为宣王),几乎是完整的西周诸王世系表。这个世系和《史记·周本纪》的记载一致,因此,以前学者提出的存在“周公纪年”的观点,就得不到金文材料的支持,有关“共懿孝夷”王序的争论也由此迎刃而解。对研究西周史中的重要问题有重要价值。铭文主要记述单氏在西周八代世系,并记载逨及其父亲因伐戌和治理林泽有功,受周王室册封奖励之事。

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的27件青铜器是2003年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21世纪的重大发现。这批27件青铜器,出土于陕西省眉县杨家村的一个窖藏里,是当地村民取土时发现的。这批珍贵的青铜文物不仅成套,而且件数多。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大规模出土的铭文青铜器。它们主要有鼎、盘、壶、盂、鬲、盉等,其中包括四十二年逨鼎两件,四十三年逨鼎十件,单叔鬲9件,逨盘、逨盉一对,叔五父匜一件,单五父壶两件,(天字型金文)盂一件,铭文共8套。鼎最大者直径约有六七十厘米,部分以大套小地叠放着。这批青铜器造型精美,保存完好,铭文遒劲古朴,且件件都有述事铭文,铭文总数目前统计已达4000余字。这批青铜器属于西周单氏家族的逨、叔五父、单五父、单叔。西周青铜器出土过许多次,但这次出土的青铜器价值是空前的。许多学者都对铭文及反映的历史进行了研究。李零《读杨家村出土的虞逑诸器》《中国历史文物》2003年第3期探讨了作器者的名字、身份、世系,认为其中(天字型金文)盂年代比较早,不是同一家族的铜器,其它都属于一个职官为虞,私名为逨的人所作。作者以“逑”为氏,在铭文中有匹配之意,行辈为“叔”,字“五父”,可能是另一种名、字互训(“五”读为“伍”,伍亦有匹配之意),是单氏家族的一个分支,是“灵伯”和“懿仲”的后代。他还认为,逑的七世祖考,其中的(上彖下皿)是重要人物,其祖父是成王前后的王室大臣益公,可见益氏家族也是从单氏分出。另外,从(上彖下皿)器讲养马的铭文以及文献记载虞的职官来看,马政也由虞官负责。王辉《(从

走旁与)盘铭文笺释》《考古与文物》2003年对逨盘铭文进行考释,以为作器者为,此字读如仇匹之仇。他还对单氏家族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考证。单氏家族的最初封地,前人多不清楚,东周时期的单或说在孟津,但西周时期的单则不清楚,他认为从单氏青铜器大量出土于杨家村一带看,单应在附近,且在周文王时已受封。42年、43年两件逨鼎所记历日也引起学者们的争论:若以常用的公元前827年为宣王元年,则四十二年逨鼎记载的“乙卯”历日不能容入宣王年历系统。因此,有学者据此对以往的西周金文历谱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拟订的西周金文历谱提出新的建议(朱凤翰《陕西眉县出土窖藏青铜器笔谈》《文物》2003年第6期)。对于这一问题,有的学者则认为原来排定的宣王历谱依然适用,很可能是鼎所记历日有误(张长寿《陕西眉县出土窖藏青铜器笔谈》《文物》2003年第6期。)还有学者根据逨器修正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对一些器物年代的判定,并认为器铭中所称王号并非生称而为死谥(李伯谦《陕西眉县出土窖藏青铜器笔谈》《文物》2003年第6期)。

SEW制动器

SEW制动器 一.概述 1. 系统组成:BMG型制动器是直流励磁盘式制动器,由弹簧施加作用力来实现制 动,用电磁力来释放,系统满足失效安全原则:当断电时,制动器自动动作。制动系统主要部件包括:制动线圈框体,其中嵌入抽头线圈(加速线圈+部分线圈=保持线圈)、可移动压力盘、制动弹簧、可在轴上花键套上移动的制动盘组件和制动器端盖。 2. 基本功能:当电磁铁断电时,压力盘由制动弹簧压在制动盘上,BMG的制动盘 压在制动器端盖上,电机于是被制动,制动力矩由制动弹簧的个数和型号来决定。 若制动线圈由合适的直流电压供电,电磁力会克服制动弹簧的作用力使压力盘于制动线圈框体接触,制动盘脱开,电机自由转动。工作气隙对正确的制动作用是十分主要的,它影响释放和制动时所传递的制动力矩和反应时间。由于制动衬层磨损(正常情况下,磨损一般很低),气隙会逐渐增加,因此气隙必须重新调整到最佳数值。 3. 双线圈系统:SEW制动器以双线圈运行,专门的制动整流器BMG起初只是加 速线圈,随后是保持线圈(即整套线圈)引入线路。加速线圈的强力波动磁化会引起一个很短的制动释放反应事件而达不到饱和极限,制动盘释放非常快,电动机在几乎没有制动损耗的情况下起动。 4. 制动整流器:SEW制动释放反应时间特别短,制动器衬垫磨损微不足道,具有 很高的起动频率和长的使用寿命。一旦BMG制动器释放,就立即用电子开关切换到保持线圈,制动器磁体充分磁化,这样吸引状态的压力盘就能足够安全地保持原状态,当线圈再次切断时,去磁很快,制动距离很短,具有很高的重复精度和安全性。 二.接线端子安排 1. 正常制动反应时间,断开交流回路。 ? 当电动机断电时,制动作用延迟,因为在电动机减速期电机端子产生反馈电压。 ? 制动线圈与整流器连接:白线(ws)---1号端子;红线(rt)---3号端子;蓝线(bl)---5号端子。 ? 交流电源始终连接整流器的2号和3号端子。 2. 快速制动反应时间,断开直流回路。 ? 制动线圈与整流器连接:白线(ws)---1号端子;红线(rt)---3号端子;蓝线(bl)---4号端子。 ? 交流电源始终连接整流器的2号和3号端子。 ? 整流器端子4和5经一外部接触器连接,一旦制动器触发,接触器打开,在整流器内并联一个变阻器,保护线圈和开关接触器防止超压。 三.接线图例 1. 使用电机相线电源,正常制动。 ? 关键点:整流器交流电源使用电机相线供电,不需要更改电机制动器接线。 ? 使用场合:没有使用变频器等调速装置,对制动时间没有要求。 ? 接线图如下:

厌氧反应器的运行控制

1、污泥的培养、类型和主要性能 UASB反应器是目前各种厌氧处理工艺所能达到的处理负荷较高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装置,这是因为反应器内以甲烷菌为主体的厌氧微生物形成了粒径为1~5mm的颗粒污泥。不同的水质与环境条件会有不同的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颗粒污泥的类型和性质也会不同。 2、进水基质的类型及营养比的控制 为满足厌氧微生物的营养要求,运行过程中需保证一定比例的营养物数量,一般应控制C:N:P在(200~300)∶5∶1为宜。在反应器启动时,稍加一些氮、磷、微量元素等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进水中悬浮固体浓度的控制 对进水中悬浮固体(SS)浓度的严格控制要求是UASB反应器处理工艺与其他厌氧处理工艺的明显不同之处。对低浓度废水而言,其废水中的SS、COD的典型值为0.5,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而言一般应将SS、COD的比值控制在0.5以下。

4、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①氨氮(NH3-N)浓度的控制:氨氮浓度的高低对厌氧微生物产生2种不同影响。当其浓度在5~200mgL时,对反应器中的厌氧微生物有刺激作用;浓度在1500~3000mgL时,将对微生物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宜将氨氮浓度控制在100mg/L以下。 ②硫酸盐(SO42-)浓度的控制:UASB反应器中的硫酸盐离子浓度不应大于5000mgL,在运行过程中UASB的COD、SO42-比值应大于10。 ③其他有毒物质:导致UASB反应器处理工艺失败的原因,除上述几种以外,其他有毒物质的存在也必须加以十分注意。这些物质主要是:重金属、碱土金属、三氯甲烷、氰化物、酚类、硝酸盐和氯气等。 5、碱度和挥发酸浓度的控制 ①碱度(HCO3-):操作合理的反应器中的碱度一般应控制在2000~4000mgL之间,正常范围为1000~5000mgL。 ②VFA:在UASB反应器中挥发酸的安全浓度控制在500mgL(以HAC计)以内,当VFA的浓度小于200mgL时,一般是最好的。 6、沼气产量及其组分 当反应器运行稳定时,沼气中的CH4含量和CO2的含量也是基本稳定的。其中甲烷的含量一般为65%~75%,二氧化碳的含量为20%~30%。沼气中的氢(H2)含量一般测不出,如其含量较多,则说明反应器的运行不正常。当沼气中含有大量硫化氢气体时,反应器将受到严重的抑制而使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降低。厌氧反应过程中的沼气产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处理工艺的运行状态。

高速列车轮装式盘形制动器的开发_M_Tirovic

?动态?综述? 文章编号:100726077(2001)0120001206 高速列车轮装式盘形制动器的开发 [英国]M.T irovic 摘 要:介绍了高速列车动车轮装式盘形制动器的开发情况。这种制动盘由用螺栓连接到轮毂的两个圆环组成,车轮两侧各装一个。在制动盘的最初设计阶段就大量采用有限元法。这大大缩短了开发时间,并成功设计出在恶劣工况的载荷下使用的制动盘。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对总的热效应进行计算机模拟是形状优化和预测圆盘总体特性最有效的方法,而要确定更详细的设计公差还需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测功试验和装车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有很好的相互关系,并表明这种设计完全能适应所要求的载荷。 关键词:盘形制动器;轮装式;高速列车;有限元分析;制动盘 中图分类号:U260.3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 h 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 en t of a w heel2m oun ted disc b rake fo r the pow er car of a h igh2sp eed train.T he disc design con sists of tw o rings bo lted on to the w heel hub,one either side of the w heel.T he fin ite elem en t m ethod w as u sed ex ten sively from the very beginn ing of the design p rocess.T h is con siderab ly re2 duced developm en t ti m e and enab led the successfu l design of a disc fo r an ex trem ely severe du ty.M odelling of bu lk ther m al effects w as found to be m o st effective fo r shap e op ti m izati on and p redicti on of global disc behavi ou r,w ith m o re soph isticated analyses requ ired to deter m ine m o re detailed design li m its.R esu lts from dynam om e2 ter tests and veh icle trials gave good co rrelati on w ith theo retical resu lts and p roved the design su itab ility fo r the requ ired du ty. Key words:disc b rake;w heel2m oun ted typ e;h igh2speed train;fin ite elem ecn t analy2 sis;b rake disc 1 引言 由于空间的限制,铁道车辆驱动轴的制动尤其困难。动力传动部件占了相当的空间,因而留给装用在从动轴(拖车车轴)上相同制动装置的安装空间常常就很有限了。因此,要安装轴装式盘形制动器,尽管每轴只装一个盘,都是不可能的。通常不大要求对驱动轴实施常规摩擦制动,因为实际上采用的是动力制动。然而,万一动力制动失灵,那么实施紧急制动时对驱动轴摩擦制动器的要求就要高得多。 为了对驱动轴实施有效制动,开发了一系列制动装置,其中有些只适用于如传动闸的某些应用领域,而有些也适用于拖车轴制动,例如,踏面制动装置和轮装式制动装置。 就空间要求而言,最老式的踏面制动装置的优点十分明显。制动装置不需要有旋转部分,因为车轮本身在旋转。这就有了安装空间大的优点,且同时大大节省了成本,减小了质量(重量)。这项技术人人皆知,而其缺点也同样如此,主要缺点有:能量耗散能力有限、车轮踏面磨耗大和车轮损坏快。踏面制动装置与车轮踏面修整有关的另一大缺点是,在轮轨界面产生的噪声。“不良”的车轮表面使得车辆产生的噪声更大,尤其是高速车辆。 传动闸也具有某些优点,因为其旋转速度比车轮速度高,这样就有比例地减少了转矩要求。然而,空间限制、可接近性、高旋转速度以及因传动轴断裂而致使制动器失效,均限制了传动闸的应用。 现在已开发和应用了各种不同型式的轮装式制动装置。除在车轴周围提供更多的空间外,它们的主要优点还有简化了车轴的设计,因为不需要轴“座”。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类型总结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总结 1厌氧生物滤池(AF) 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填有微生物载体(即滤料)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滤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滤料空隙间悬浮生长。污水流经挂有生物膜的滤料时,水中的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并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设备排至池外,所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利用。厌氧生物滤池值所以能够成为高速反应器,是在于它采用了生物固定化技术,是污泥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SRT)极大的延长。 1.1构造 (1)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 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的污水有底部进入,向上流动通过滤层,处理水从滤池顶部的旁侧流出,沼气则通过设于滤池顶部的收集管排出滤池; (2)降流式厌氧滤池 降流式厌氧滤池中,布水系统设于池顶,污水由顶部均匀向下直流到底部,生物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流动可起一定的搅拌作用,因而无需复杂的配水系统,微生物附着在定向排列的滤料上,起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1.2反应器特点 (1)是一种内部填充有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填料空隙间处于

悬浮状态。废水流过被淹没的填料,污染物被去除并产生沼气; (2)AF能承受较高的有机物体积负荷[生产性使用装置的最大有机负荷通常在10~16kgCOD/(m3·d)之间]; (3)AF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较能承受水质或水量的冲击负荷。 (4)出水可不回流,但如果出水回流,可降低进水浓度,减小堵塞的可能性,使填料中生物量趋向于均匀分布; (5)反应器内污泥产率低,运行启动快。 (6)AF具有生物浓度高、微生物停留时间长、耐冲击负荷;停止运行后,再启动容易;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便等优点。 1.3 存在的问题 ①反应器放大设计的相似理论问题;②加强反应器颗粒化规律及生物膜附着过程机理的研究,以缩短启动时间;③加强填料技术的研究,以开发性能更好、价格低廉的新型填料;④从生态学角度深入研究AF中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明了AF性能的本质因素等。 2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 厌氧流化床( Anaerobic Fluidized-bed,AFB)反应器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优越性已为众多研究者证实。 这种反应器的典型结构是圆柱形, 其中充填有载体粒子。载体粒径一般为0.3-3.0mm。构成生物膜的厌氧微生物附着在其上生长而形成生物粒子。污水作为流化介质流经床层使生物粒子克服重力和液体

铝制内浮盘技术指标

内浮盘技术性能及指标 ●浮盘总浮力大于浮盘总重量的两倍(计算密度按 700kg/m3); ●外观质量平整、洁净、无机械损伤,部件组装连接可靠紧固,无有松动现象; ●浮盘结构设计新颖,在使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浮盘强度大、稳定性好; ●浮盘在落底或漂浮状况下,所有的梁和浮筒设置的部位均应能承受不小于2200N(三人在上面行走)的集中载荷; ●采用小尺寸的浮筒且分布均匀,避免因个别浮子的损坏导致出现浮盘倾斜、卡盘; ●所有浮筒均采用不锈钢,浮筒均经过0.2Mpa水压试验合 格,确保焊缝不渗漏;浮力元件本身及浮力元件与其他部 分的连接结构应能承受最大进液时产生的汽液冲击。任何 一个浮筒泄漏后,内浮盘应仍能漂浮在液面上且不产生附 加危害; ●骨架要求采用厚度≥2mm不锈钢型材,外圈边缘侵入储液中≥100mm; ●通气阀要求按API标准H.6.2进行设计,最小开启压力为1000pa; ●浮盘底部要求设置支腿,储罐底部的附属设备不与浮盘上的部件干涉,支腿承载能力要求大于浮盘的临界刚度值;

●浮盘人孔开闭自如,翻盖周边密封,下框浸入储液≥100mm 并配备有供人员上下浮盘的梯子; ●周边密封胶带要求采用丁晴橡胶舌形密封结构,保证正常 情况下使用周期≥5年; ●面板厚度0.5mm,相邻盖板搭接处加条密封,铆接点间距≤30mm; ●浮盘的防转装置在浮盘上下漂浮过程中能有效的防止浮盘转动,防转装置所用钢丝绳等设施在与浮盘接触位置必须与浮盘有效隔绝(防止浮盘上下浮动过程中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并密封好; ●导静电线选用不小于Φ5的钢丝绳, 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 导线,内浮盘上所有导电部分用导线相互连接,并与罐的 外部结构相连; ●浮盘周围的密封带在浮盘落底和漂浮最高位置全程中,任何地方外侧均应与罐臂紧密接触而不漏液; ●浮盘和罐体间应设置静电导出装置,装置符合GB13348标准规定的要求,对罐体电阻<10欧。每台储罐最少应设置2组,沿圆周均布,导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浮盘半径; ●内浮盘上应设置人工计量及取样装置,取样装置采用密闭 式装置。液位计预留位置要保证尺寸符合安装要求; ●内浮盘上应设置导波管穿过的空洞,导波管预留位置要保 证尺寸符合安装要求.

盘式制动器设计说明书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盘式制动器设计说明书 一汽车制动系概述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经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制动。 对汽车起到制动作用的是作用在汽车上,其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在行驶汽车上的滚动阻力,上坡阻力,空气阻力都能对汽车起制动作用,但这外力的大小是随机的,不可控制的。因此,汽车上必须设一系列专门装置,以便驾驶员能根据道路和交通等情况,借以使外界在汽车上某些部分施加一定的力,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这种可控制的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外力,统称为制动力。这样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即成为制动系。 1 制动系的功用: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的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2 制动系的组成 任何制动系都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供能装置——包括供给、调节制动所需能量以及改善传能介质状态的各种部件。其中,产生制动能量的部位称为制动能源。 (2)控制装置——包括产生制动动作和控制制动效果的各种部件。 (3)传动装置——包括将制动能量传输到制动器的各个部件。 (4)制动器——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其中也包括辅助制动系中的缓速装置。 较为完善的制动系还具有制动力调节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压力保护装置等附加装置。 3 制动系的类型 (1)按制动系的功用分类 1)行车制动系——使行使中的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一套专门装置。 2)驻车制动系——是以停止的汽车驻留在原地不动的一套装置。 3)第二制动系——在行车制动系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一套装置。在许多国家的制动法规中规定,第二制动系是汽车必须具备的。 4)辅助制动系——在汽车长下坡时用以稳定车速的一套装置。 (2)按制动系的制动能源分类 1)人力制动系——以驾驶员的肢体作为唯一的制动能源的制动系。 2)动力制动系——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3)伺服制动系——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 按照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又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等。同时采用两种以上传能方式的制动系,可称为组合式制动系。 4 设计制动系时应满足如下主要要求: 1)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行车制动能力是用一定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两相指标来评定的;驻坡能力是以汽车在良好路面上能可靠的停驻

盘式制动器结构和原理

盘式制动器结构和原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盘式制动器结构和原理 2、定钳盘式制动器 如下图所示:制动钳体通过导向销与车桥相连,可以相对于制动盘轴向移动,制动钳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附装在钳体上,制动时,来自制动主缸的液压油通过进油口进入制动油缸,推动活塞及其上的制动块向右移动,并压到制动盘,于是制动盘给活塞一个向左的反作用力,使得活塞连同制动钳体整体沿导销向左移动,直到制动盘右侧的制动块也压紧在制动盘上,此时两侧的制动块都压在制动盘上,夹住制动盘使其制动。 定钳盘式制动器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定钳盘式制动器 3、典型浮钳盘式制动器 浮钳盘式制动器 如下图所示为桑塔纳轿车前轮制动器。 转播到腾讯微博 桑塔纳轿车前轮制动器 制动钳体用螺栓与支架相连,螺栓同时兼作导向销,支架固定在前悬架总成轮毂轴承座凸缘上。壳体可沿导各销与支架作轴向相对移动,两制动块装在支架上,用保持弹簧卡住,使两制动块可以在支架上作轴向移动,但不会上下窜动。制动盘装在两制动块之间,

并通过轮胎螺栓固定在前轮毂上,制动块由无石棉的活塞在制动液压力作用下,推动内制动块压向制动盘内侧,制动钳上的反力使制动钳壳体向内侧移动,从而带动外制动块压向制动盘外侧面。于是内、外摩擦块将制动盘的两端面紧紧夹住,实现了制动。 4、制动间隙自调结构 利用活塞矩形密封圈的弹性变形实现制动间隙的自动调整。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制动间隙自调结构 矩形密封圈嵌在制动钳油缸的矩形槽内,密封圈刃边与活塞外圆配合较紧,制动时刃边在摩擦作用下随活塞移动,使密封圈发生弹性变形,相应于极限摩擦力的密封圈极限变形量应等于制动器间隙为设定值时完全制动所需的活塞行程,解除制动时,密封圈恢复变形,活塞在密封圈弹力作用下退回原位,当制动盘与摩擦衬块磨损后引起的制动间隙超过设定值时,则制动时活塞密封圈变形量达到极限值后,活塞仍可在液压作用下,克服密封圈的摩擦力而继续移动,直到实现完全制动为止。解除制动后,制动器间隙即恢复到设定值δ,因活塞密封将活塞拉回的距离仍然等于原设定值δ,活塞密封圈兼起活塞复位弹簧和一次调准式间隙自调装置的作用。 5、制动块磨损报警装置 许多盘式制动器上装有制动块摩擦片磨损报警装置,用来提配驾驶员制动块上的摩擦片需要更换。下图为应用较广泛的声音式制动块磨损损装置。 转播到腾讯微博

详细介绍IC厌氧反应器工作过程

详细介绍IC厌氧反应器工作过程 厌氧塔又叫厌氧设备厌氧反应器等别名,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和气室,设备内仓留有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活性污泥层。 厌氧塔反应器设备的运行流程: 污水从厌氧设备底部流入污泥中层进行混合反应,中层部分的厌氧生物分解污水中的COD等有机物并转化成气体。产生的气泡不断合并成大气泡,在厌氧塔中上部由于气体的上升产生搅动使较稀薄的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厌氧设备三相分离器,气体碰到分离器下部的挡板时转向挡板的四周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中的气体通过管道排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沼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与污泥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溢流堰上部溢出流入污水处理工艺中的下一道好氧工序。 IC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方法的实质是利用电能的消耗来达到改善废水水质的一种技术措施,因此能、低能耗的厌氧废水处理技术在近代废水处理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厌氧生物处理法有了较大的发展。厌氧消化工艺由普通厌氧消化法演变发展为厌氧接触法(厌氧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厌氧流化床、复合厌氧法等,其中普通消化池法、厌氧接触法等为*代厌氧反应器,生物滤池法、UASB、厌氧流化床等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随着厌氧技

术的发展,由UASB衍生的EGSB和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EGSB相当于把UASB反应器的厌氧颗粒污泥处于流化状态,而IC反应器则是把两个UASB反应器上下叠加,利用污泥床产生的沼气作为动力来实现反应器内混合液的循环。 IC厌氧反应器工作过程: 通过以下的对IC厌氧反应器的描述,您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其所具有的优点的基本原理。 一般可以理解为IC是由上、下两个UASB组成两个反应室,下反应室负荷高,上反应室负荷低,在反应器内部,对应分为三个反应区。 高负荷区 利用特殊的多旋流式防堵塞的布水系统,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均匀进入反应器底部,完成与反应器内污泥的充分混合,由于内循环作用、高的水力负荷和产气的搅动,导致反应器底部的污泥膨胀状态良好,使废水与污泥能够充分接触,如此良好的传质作用和较高的污泥活性才保证了IC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有机负荷。 低负荷区 低负荷区也是精处理区,在这个反应区内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较低,产气量少,产气搅动作用小,因此可以有效的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再处理。 沉降区 IC反应器顶部为污泥沉降区,有机物已基本去除的废水中的少量悬浮物在本区内进一步进行沉降,保证IC出水水质达到规定要求。

浅析内浮顶罐浮盘沉没原因及应对方法

浅析内浮顶罐浮盘沉没原因及应对方法 发表时间:2018-01-03T11:11:54.817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9月下作者:章宇鹏缪军翔杨莹张博钧赵珂[导读] 因此,降低沉盘事件、防止沉盘事件的发生对炼化厂及油罐区的安全稳定生产非常重要[1]。 章宇鹏缪军翔杨莹张博钧赵珂【摘要】内浮顶油罐是安装有浮盘的拱顶罐。浮盘沉降是顶罐工作中较容易产生的事件,连年在炼油厂、油库经常发生。沉盘事件的发生,不但会损耗油品、影响油罐正常工作,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进行恢复。因此,降低沉盘事件、防止沉盘事件的发生对炼化厂及油罐区的安全稳定生产非常重要[1]。【关键词】内浮顶油罐浮盘沉盘原因应对措施 1.内浮盘的结构与组成 1.1内浮盘结构: ①隔式舱:将各个舱室利用隔板分开; ②浮船式:将浮盘做成类似船的样式,以便浮在油液面上; ③浮盘式:也是单层浮盘的简称,就是由一层浮盘和密封装置组成; 1.2内浮盘形式: ①单盘浮盘:由一层浮盘和密封装置以及一些其他的附件构成; ②双盘浮盘:由两层浮盘和密封装置以及一些其他的附件构成; 2内浮盘沉没原因分析 2.1内浮盘自身设计与工艺结构出现问题[2] 内浮顶油罐是从原先拱顶油罐基础上改进过来的,油罐未设置透气装置,致使压力上升,浮盘无法正常上升,所以导致其沉没。施工时浮盘支柱被损坏或者焊在罐底,无法正常上升。或者在焊接时浮盘出现渗漏,进油时油气跑到浮盘之上导致沉没。浮盘受到左右挤压力时,容易变形。在地形容易发生升降沉没的地区,地形的倾斜,导致浮盘受力拉伸,进而发生沉没。浮盘的材料的不合格或是储罐出现瘪罐等特殊情况导致的其沉没。 2.2操作不当 进油液面过高,导致浮盘上部进油,从而导致其沉迷。 收油、转油调和时引起的不当,进油过快,压力流量很大,造成浮盘的抖动,摇晃,使油品窜于浮盘之上,一方面导致浮盘的压迫变形,另一方面是油品的重力压迫导致浮盘的沉降。 温度过低,未能对其进行加热,从而导致油品的凝固,从而影响内浮盘的正常升降。 2.3发生液泛现象 气体和液沫喷溅到浮盘上的进程。一方面油品送到罐内压力降低,使得原来的平衡失效,在常压下达到另一个平衡,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另一方面,对炼油厂油库,由于油料进罐温度可能较高,或油料未经稳定脱气,致使一部分轻组分气化、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油气,在储罐形成泡状体,堆集在浮顶下面和密封圈处,而且进油时油品在罐内强烈晃动,使得内浮顶歪斜、转动,罐壁体与密封圈若在某处有一很小间隙,气体就会在这种微小间隙中产生很大的速度,并带着液沫从间隙中涌出,所带的大部分油品,滴在内浮顶上,并在内浮顶上堆集。如果油品产生的气体很多,涌溅的范围也就很大,所带的液体也就越多,这种迹象也就越严重。加上浮盘又易于堆集液体,抗液泛非常差,本身没有漂浮起来。在输油进程中,不断地产生气体,也就不断是产生液泛。随着储罐进出油频率的提高,产生此现象的数量也上升,使浮顶上积存的液体也越来越多,当积液的重力与内浮顶重力大于浮顶所承受的液体的重力之时,内浮盘就会沉降。 2.4 附件及人员原因[3] 内浮顶油罐多用来储存汽油等易挥发油品,而这些油品容易产生气体,长期的气体冲击浮盘连接处的螺栓,导致螺栓松动,可能发生浮盘松动。 浮盘上的自动通气孔被堵住或者损坏,导致气体无法正常交换,上部气压过大,下部负压,出现瘪罐等,严重导致浮盘沉没。建设人员建造内浮盘不合格;内浮盘检修不认真;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过低,巡检维修未能按期进行等等。 3.浮盘沉没的危害 3.1增大油品损耗[3] 由于浮盘沉没,无法起到本来跟油品自由升降的功能,油品蒸发通过通气孔排到大气中去,增大油品的损耗,若未及时发现,油品长期浸没浮盘,导致浮盘材料受损。 3.2其他危害 除了增大油品损耗,而且可能会造成油气集聚,甚至遇到明火发生炸裂,造成极大的安全危害。 4.预防措施 1.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提高验收质量。 2.定期巡检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对内浮盘的的检查维修,发现渗漏点立刻修复。 3.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工作责任心,增设高液位报警器。 4.增强内浮盘抗液泛能力,尽量保证大部分油气不要跑到浮盘上部,定期检修自动通气阀等。 5.修复方法 5.1浮盘充气倒装法 充气倒装法的工作理论:运用气体浮升的理论,将沉降的浮盘从下部顶起,进而到达原来的地方。按照油罐倒装的方法,将储罐的周围进行封闭,借助大功率的鼓风机将空气吹到到储罐内,当内浮盘的截面上所受到的气体压强大于了本身的浮升的重量时,浮盘沉降事件的内浮盘就会被顶起来。

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盘形制动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和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 1闸瓦不得沾油,使用中闸盘不得有油,以免降低闸瓦的摩擦系数影响制动力。 2在正常使用中应经常检查闸瓦间隙,如闸瓦间隙超过#$$时应及时调整,以免影 响制动力。 3在作重物下放使用的矿井,不能全靠机械制动,这样会使闸盘发热,一旦出现紧急 情况就会影响制动力矩、造成重大事故,应采用动力制动等。 4更换闸瓦时应注意将闸瓦压紧,尺寸不符合时应修配。 5在提升机正常运转时,若发现制动器液压缸漏油应及时更换密封圈。6修理制动盘时应将容器搁在井底或井口的罐坐上(空容器),或将两容器提升到中 间平衡状态进行检修。检修时要有一、二副制动器处于制动状态。 7闸盘粗糙度不够和闸盘端面偏摆量大都将加速闸瓦的磨损,建议重车闸盘。 8提升机在正常运行中发现松闸慢时应用放气阀放气。 9每年或经5×103次制动作用后,应检查蝶形弹簧组。 检查方法:首先使制动器处于全制动状态,再逐步向液压缸充入压力

油,使制动液压 缸内压力慢慢升高,各闸就在不同压力下逐个松开,记录下不同闸瓦的松闸压力,其中最 高油压与最低油压之差不应超过最大工作压力P的百分之十,否则应更换其中松闸油压最低的制动器中的蝶形弹簧。 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1制动器不开闸。原因是液压站没有油压或油压不足应检查液压站。2制动器不能制动。原因可能是液压站或制动器损坏,卡住引起的,应检查液压站 和制动器并修理。 3制动时间长,制动时滑行距离长、制动力小。原因可能是: 3.1超负荷使用、超速使用; 3.2闸瓦间隙太大; 3.3制动盘和闸瓦上有油和水等杂物; 3.4蝶形弹簧有毛病,找出原因对症采取处理措施。 4闸瓦磨损不均匀、磨损太快。原因是制动器安装不正,制动盘偏摆太大,窜动或主 轴倾斜太大,查明原因分别处理。 5松闸和制动缓慢。原因是: 5.1液压系统有空气; 5.2闸瓦间隙太大;

厌氧反应器设备参数

IC厌氧系统技术要求 一、工艺要求 1.1预处理段及IC厌氧反应器进水水质 罐体直径:10.0m 罐体高度:15.0m 单体容积:1175m3 气体压力: 1000毫米汞柱

反应器内件:三相分离器模块 模块支撑系统 进水布水系统(含分水包) 内部管道系统 管道与人孔 径DN250,保温厚度50㎜,保温材质为玻璃丝 棉,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排除内容: 土建基础:钢筋混凝土、表面敷设沥青砂垫层 2.2 反应器壳体材料要求:

?底板: Q235 *12mm ?1-2层板: Q235 *12mm ?3-6层板: Q235 *10mm ?7-10层板: Q235 *8mm ?出水堰:碳钢防腐材质4mm ?母体所属管道及阀门 2)布水系统 布水系统包括: ?布水管

?导流罩/布水罩(δ=4mm) ?支撑 3)三相分离器模块 ?IC三相分离系统由上部和下部三相分离器模块组成,模块由优质聚丙烯(PP)材料制成,三相分离器模块使用插接模式,保证整体牢固、 使用寿命。三角板采用折弯而成。 ?碳钢防腐材质的布水支管 6)气液分离器 位于IC反应器的顶部,它包括: 数量: 4个 ?碳钢防腐材质圆柱形罐体(δ=5mm)

?采用刮刀式视镜(每个气液分离器不得低于两个); 7)顶部平台 ?材质为碳钢防腐材质。 ?主要作为罐顶气液分离器的支撑平台,方便气液分离器的巡检观察; ?罐顶平台踏步为碳钢防腐花纹钢板。 所有机械除锈为St2.0级标准。 3) 调试培训工作 乙方负责设备的调试工作,以及调试所用颗粒污泥等材料物品,直至设备运 行正常。 乙方负责培训甲方操作人员,保证操作人员能独立操作,并能处理运行日常

盘式制动器的发展与现状

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综述) 题目:普通轿车前轮盘式制动器的设计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 07车辆(4)班 姓名:徐玉林 学号: 1608070421 指导教师:李同杰 日期: 2010年12月

盘式制动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车辆工程07级(4)班 学号:1608070421 姓名:徐玉林 指导教师:李同杰 摘要:现今盘式制动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 主要介绍了盘式制动器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并对国外先进的制动器 制造和应用技术进行大体的介绍,同时针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 望。 关键词:现状发展趋势 Pro/E 盘式制动器 一、盘式制动器介绍 盘式制动器又称为碟式制动器,顾名思义是取其形状而得名。它由液压控制,点击放大图片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 盘式制动器由液压控制,主要零部件有制动盘、分泵、制动钳、油管等。制动盘用合金钢制造并固定在车轮上,随车轮转动。分泵固定在制动器的底板上固定不动,制动钳上的两个摩擦片分别装在制动盘的两侧,分泵的活塞受油管输送来的液压作用,推动摩擦片压向制动盘发生摩擦制动,动作起来就好像用钳子钳住旋转中的盘子,迫使它停下来一样。盘式制动器散热快、重量轻、构造简单、调整方便。特别是高负载时耐高温性能好,制动效果稳定,而且不怕泥水侵袭,在冬季和恶劣路况下行车,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令车停下。很多轿车采用的盘式制动器有平面式制动盘、打孔式制动盘以及划线式制动盘,其中划线式制动盘的制动效果和通风散热能力均比较好。盘式制动器沿制动盘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径向尺寸小,制动性能稳定。[1] 结构型式主要有点盘式和全盘式。点盘式:由于摩擦面仅占制动盘的一小部分,故称点盘式。有固定卡钳式和浮动卡钳式两种。为了不使制动轴受到径向力和弯矩,点盘式制动缸应成对布置。制动转矩较大时,可采用多对制动缸。必要时可在中间开通风沟,以降低摩擦副温升,还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以防止液压油温高变质。全盘式:这种制动器结构紧凑,摩擦面积大。 现代轿车的制动器的鼓式和盘式两大类型,它们各有千秋,但随着轿车车速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采用盘式制动器的轿车日益增多,尤其是中高级轿车,一般都采用了盘式制动器。汽车制动简单来讲,就是利用摩擦将动能转换成热能,使汽车失去动能而停止下来。因此,散热对制动系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制动系统经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 迟文涛1, 赵雪娜2, 江翰3, 李伟涛3, 王凯军1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37;2. 天津城建学院, 天津30038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100083 摘要:污水厌氧反应器因其能耗少, 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重点介绍了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并展望了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前景。关键词:厌氧; EGSB 反应器; IC 反应器; 厌氧流化床; 新型反应器 中图分类号:X5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2271(2004 01-0031-03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正面临的两大问题。目前, 我国每年污水排放总量为395亿m 3, 根据预测, 到2050年, 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将高达1200亿m 3[1]。 研制高效低耗并具有多种附加功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工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100多年的历史。1860年法国工程师Mouras 就采用厌氧方法处理废 水中经沉淀的固体物质。1896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座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消化池, 所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 [2] 。1904年德国的Imhoff 将其发展成为 Imhoff 双层沉淀池(即腐化池 , 这一工艺至今仍然 在有效地利用[3] 。在1910年至1950年, 高效的、可

加温和搅拌的消化池得到了发展, 其比腐化池有明显的优势。Schroepfer 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厌氧接触反应器。这种反应器是在出水沉淀池中增设了污泥回流装置, 增大了厌氧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 处理负荷和效率显著提高。上述反应器被称为第一代厌氧反应器。 由于厌氧微生物生长缓慢, 世代时间长, 而厌氧 收稿日期:2003-12-11 作者简介:迟文涛,1977年生, 男, 吉林扶余人, 在读研究生。 消化池无法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分离, 由此造成水力停留时间必须较长, 一般来讲第一代厌氧反应器处理废水的停留时间至少需要20~30天[4]。 2:。(2 反应 。 依据这一原则,20世纪60年代末,Mccarty 和Y oung 推出了第一个基于微生物固定化原理的高速 厌氧反应器———厌氧滤池。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反应器中加入固体填料(如沙砾等 , 微生物由于附着生长在填料的表面, 免于水力冲刷而得到保留, 巧妙地将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与生物固体停留时间相分离, 其固体停留时间可以长达上百天, 这就使得厌氧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停留时间从过去的几天或几十天缩短到几小时或几天。 在相同的温度下, 厌氧滤池的负荷高出厌氧接触工艺2~3倍, 同时有很高的COD 去除率, 而且反应器内易于培养出适应有毒物质的厌氧污泥。1972年, 厌氧滤池首次较大规模地应用于小麦淀粉废水处理。 1974年, 荷兰Wagningen 农业大学的Lettinga

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书

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书 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书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书目录一、性能与用途.1二、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1三、安装与调整..4四、使用与维护..9五、润滑...12六、特别警示...13七、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12附图1:盘式制动器结构图...15附图2:盘形闸结 盘式制动器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性能与用途 (1) 二、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 三、安装与调整 (4) 四、使用与维护 (9) 五、润滑 (12) 六、特别警示 (13) 七、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12) 附图1:盘式制动器结构图 (15) 附图2:盘形闸结构图 (16) 附图3: 制动器限位开关结构图 (17) 附图4: 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图 (18) 附图5: 盘式制动器安装示意图 (19) 附图6: 制动器信号装置安装示意图 (20) 一、性能与用途 盘式制动器是靠碟形弹簧产生制动力,用油压解除制动,制动力沿轴向作用的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和液压站、管路系统配套组成一套完整的制动系统。适用于码头缆车、矿井提升机及其它提升设备,作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之用。 其制动力大小、使用维护、制动力调整对整个提升系统安全运行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安装、使用单位必须予以重视,确保运行安全。 盘式制动器具有以下特点: 1、制动力矩具有良好的可调性; 2、惯性小,动作快,灵敏度高; 3、可靠性高; 4、通用性好,盘式制动器有很多零件是通用的,并且不同的矿井提升机可配不同数量相同型号的盘式制动器; 5、结构简单、维修调整方便。

二、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1、盘式制动器结构(图1) 盘式制动器是由盘形闸(7)、支架(10)、油管(3)、(4)制动器信号装置(8)、螺栓(9)、配油接头(11)等组成。盘形闸(7)由螺栓(9)成对地把紧在支架(10)上,每个支架上可以同时安装1、2、3、4对甚至更多对盘形闸,盘形闸的规格和对数根据提升机对制动力矩的大小需求来 确定。 2、盘形闸结构(图2) 盘形闸由制动块(1)、压板(2)、螺钉(3)、弹簧垫圈(4)、滑套(5)、碟形弹簧(6)、接头(7)、组合密封垫(8)、支架(9)、调节套(10)、油缸(11)、油缸盖(12)、盖(13)、放气螺栓(17)、放 气螺钉(19)、O形密封圈(20)、Yx密封圈(21)、螺塞(22)、Yx密封圈(23)、压环(24)、活塞(25)、套筒(26)、联接螺钉(27)、键(28)及其它副件、标件等组成。 3、制动器限位开关结构(图3) 制动器限位开关由弹簧座(1)、弹簧(2)、滑动轴(3)、压板(6)、开关盒(7)、螺栓M4x45(9)、轴套(11)、盒盖(14)、螺钉M4X10(17)、微动开关JW-11(20)、支座板(23)、导线 BVR(24)、装配板(29)及其它副件、标件等组成。 4、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图4) 盘式制动器是靠碟形弹簧预压力制动,油压解除制动,制动力沿轴向作用的制动器。提升机制动时,图2中碟形弹簧(6)的预压力迫使活塞(25)向制动盘移动,通过联接螺钉(27),将滑套(5)连同其上的制动块(又名闸瓦)推出,使制动块(1)与卷筒的制动盘接触,并产生正压力,形成摩擦力而产生制动。提升机松闸运行时,油缸(11)A腔中充入压力油,活塞(25)再次压缩碟形弹簧(6),并通过联接螺钉(27)带动滑套(5)向后移动(离开制动盘),从而使制动 块(1)离开制动盘,解除制动力(即松闸)。 滑套(5)是由钢套和拉杆组成的装配件,其拉杆承受制动时的切向力。制动块(1)嵌合在滑套(5)的燕尾槽中,并用压板(2)、螺钉(3)将其固定。键(28)防止滑套(5)转动。转动放气螺钉(19),可排出油缸中的存留气体,以保证盘形闸能灵活地工作。盘形闸在密封件允许泄漏范围内,可能有微量的内泄,虽内泄油可起润滑滑套(5)与支架(9)的作用,但时间较长时,内泄油可能存留过多,因此应定期从螺塞(22)处排放内泄油液。 如上所述,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油压松闸,弹簧力制动。如(图4)所示:当油腔Y 通入压力油时,碟形弹簧组(3)被压缩,随着油压P的升高,碟形弹簧组(3)被压缩并贮存弹簧力F,且弹簧力F越来越大,制动块离开闸盘的间隙随之增大,此时盘形制动器处于松闸状态,调整闸瓦间隙△为1mm (注:调整方法见后);当油压P降低时,弹簧力释放,推动活塞、滑套连同其上的制动块(又名闸瓦),使制动块向制动盘方向移动,当闸瓦间隙△为零后,弹簧力F作用在闸盘上并产生正压力,随着油压P的降低正压力加大,当油压P=0时,正压力N=Nmax,在N力的作用下闸瓦与闸盘间产生摩擦力即制动力最大(全制动状态);当P=Pmax时,N=0,△=△max,即全松闸。 由上可以看出盘形制动器的摩擦力决定于弹簧力F和油压力F1,当闸瓦间隙为零后:

§1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1 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选择 除了辅助制动装置是利用发动机排气或其他缓速措施对下长坡的汽车进行减缓或稳定车速外,汽车制动器几乎都是机械摩擦式的,即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间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使汽车减速或停车的。 汽车制动器按其在汽车上的位置分为车轮制动器和中央制动器,前者是安装在车轮处,后者则安装在传动系的某轴上,例如变速器第二轴的后端或传动轴的前端。摩擦式制动器按其旋转元件的形状又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鼓式制动器又分为内张型鼓式制动器和外束型鼓式制动器。内张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一对带有摩擦蹄片的制动蹄,后者又安装在制动底板上,而制动底板则又紧固于前梁或后桥壳的突缘上(对车轮制动器)或变速器壳或与其相固定的支架上(对中央制动器);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固定在轮毂上或变速器第二轴后端的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圆柱内表面与制动蹄摩擦片的外表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在制动鼓上产生摩擦力矩,故又称为蹄式制动器。外束型鼓式制动器的固定摩擦元件是带有摩擦片且刚度较小的制动带;其旋转摩擦元件为制动鼓,并利用制动鼓的外圆柱表面和制动带摩擦片的内圆弧面作为一对摩擦表面,产生摩擦力矩作用于制动鼓,故又称为带式制动器。在汽车制动系中,带式制动器曾仅用作某些汽车的中央制动器,现代汽车已很少采用。由于外束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带式制动器,而且在汽车上已很少采用,所以内张型鼓式制动器通常简称为鼓式制动器,而通常所说的鼓式制动器即是指这种内张型鼓式结构。 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一个垂向安放且以两侧面为工作面的制动盘,其固定摩擦元件一般是位于制动盘两侧并带有摩擦片的制动块。当制动盘被两侧的制动块夹紧时,摩擦表面便产生作用于制动盘上的摩擦力矩。盘式制动器常用作轿车的车轮制动器,也可用作各种汽车的中央制动器。 车轮制动器主要用作行车制动装置,有的也兼作驻车制动之用;而中央制动器则仅用于驻车制动,当然也可起应急制动的作用。 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也有多种,其主要结构型式如下表所示.

SP2型盘形制动单元的作用原理

SP2型盘形制动单元的作用原理 SP2型盘形制动单元的工作状态分为:正常间隙制动位,正常间隙缓解位,过大间隙制动位,过大间隙缓解位。其中过大间隙缓解位又有第一阶段状况和第二阶段状况。 (一)合成闸片与制动盘正常间隙时的作用 制动时压力空气进入制动缸膜板的右侧,推动膜板及活塞向左移,压缩复原弹簧,同时也带动引导挡铁、引导螺母,调整螺母合丝杠一起向左移动,此时,调整挡铁也在调整弹簧的推动下移动了一个距离,[见下图(a)]这时闸片正好与制动盘接触,即完成了制动作用。在此过程中,闸片间隙调整器不发生调整作用。 当制动机缓解时,压力空气由制动缸膜板的右侧排出[见下图(b)],活塞在复原弹簧的伸张作用下,恢复到缓解位置。引导挡铁随着活塞退回到原位。这样,调整挡铁也退回原位,移动的距离正好是标准间隙A值。 (二)合成闸片与制动盘间隙过大时的作用 制动时压力空气进入制动缸膜板的右侧,推动膜板及活塞向左移动的同时,带动引导挡铁,引导螺母,调整螺母和丝杠一起向左移动,所移动的距离超过了标准间隙A值,见下图(c)过大间隙制动位。设闸片与制动盘磨耗后活塞等增加的移动距离为f,即丝杠向左移动了A+f的距离,而此过程中调整挡铁去被导向螺栓挡住,仅移动了标准距离A值,不断继续移动,调整螺母与调整挡铁啮合部分脱开,在调整弹簧的作用下,推动轴承向右旋转的同时,带动了调整螺母在非自锁螺纹丝杠上放置很快与调整挡铁重新啮合,此时,在调整螺母与护管之间形成了间隙f。 缓解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膜板右侧的压力空气排除,活塞在复原弹簧伸长的作用下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引导挡铁和调整挡铁等跟随活塞一起向右移动,所移动的距离为标准间隙A值,见下图(d)过大间隙缓解位的第一阶段。 缓解第二阶段过程中,膜板右侧的压力空气继续排除。活塞在复原弹簧的伸长作用下继续移动。引导螺母与引导挡铁脱开,在引导弹簧的作用下,推动轴承向右旋转的同时,带动了引导螺母在非自锁螺纹丝杠上旋转,很快与引导挡铁重新啮合。在这一阶段丝杠没有移动,消除了闸片和制动盘磨耗后增加的间隙,见下图(e)过大间隙缓解位的第二阶段。 通过这两个阶段的缓解过程,闸片间隙调整器对超出标准间隙值A的f值进行了调整,也就是消除了合成闸片和制动盘的磨耗增大的间隙,使闸片间隙又恢复到了标准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