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作文写作指导

合集下载

小学生作文如何写观察日记写作范文

小学生作文如何写观察日记写作范文

小学生作文如何写观察日记写作范文
观察日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法,它的记录的重点是观察的内容,日记的叙述也要贴近实际,让读者能够更深刻的去理解,因此,观察日记的写作也就变得比较重要了。

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学生如何写观察日记:
一、从可观察的细节出发
小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首先要从可观察的细节出发,比如可以先从外表的变化开始,在记录的时候,可以记录比如它的颜色,形状,尺寸等等各种可观察的特征,有助于让人看到它发生变化的过程,让观察者更深刻理解它的特征。

二、运用丰富的形容词
另外小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可以多运用一些形容词,比如说活泼、重要、强烈等等这样的词语,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它的特征,让人能够把它的特点一目了然,而不是平淡无味的叙述。

三、展示自己的想法
观察的日记中,也可以多运用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说可以记录一些自己的见解,比如认为它的形态可以代表什么等等这样的想法,可以让自己的文章更加有感觉,也能够更加准确的描述自己的观察内容。

四、扩充文章内容
最后,小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可以多扩充文章内容,比如可以给出自己的分析,或者是对它的改善等等,可以让文章内容更加
丰富,读起来也更加精彩有趣。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生如何写观察日记的建议,希望这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在写作观察日记的时候,要多积累一些可以观察的特点、运用丰富的形容词,写出自己的想法,扩充文章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写作任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观察日记》习作指导+范文及点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观察日记》习作指导+范文及点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观察日记》习作指导+范文及点评写作指导1. 回顾课文,学习方法。

本组课文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知道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吗?(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2)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2. 确定对象,认真观察。

我们应该如何去观察呢?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在花盆里种几粒种子,观察发芽过程。

观察的法宝:看、听、闻、尝、触、想(1)看,用眼睛看观察对象有什么变化。

(2)听,用耳朵听观察对象的声音。

(3)闻,用鼻子闻观察对象的气味。

(4)尝,用舌头尝观察对象的味道。

(5)触,感受用身体或者手碰到观察对象时的感觉。

(6)想,看到观察对象的变化大脑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什么?观察植物,要观察它的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要用眼睛仔细观察它的花、茎、叶、枝,对这株植物的各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姿态作全面的了解。

还可用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观察动物,就要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惯等特点。

可以写下观察者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如果能附上图画和照片就更好了。

3.认真地进行观察记录。

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新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范文+点评01绿豆“变形”记3月18日星期一晴课堂上郑老师让我们回家写绿豆发芽的观察日记。

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个瓶子泡绿豆,心里祈祷豆子能快点长出芽。

睡觉前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想看看绿豆是否有改变。

我发现豆子居然有了微妙的变化:身体比原来胖了许多,颜色也浅了很多,看上去黄黄的、胖胖的,像个胖小子,可爱极了。

3月19日星期二晴第二天,我回到家一看,豆子身上正中间的部分,裂出了一个小小的口子。

在它的附近,看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芽,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这小芽把外面的豆皮撑得有点儿高。

3月20日星期三多云今天我急急忙忙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一看我的绿豆。

那可爱的小绿豆,就像蝉脱去了外衣,露出了嫩嫩的身体。

长出的嫩芽,就像那刚出生的小娃娃,伸展着它那细细的、软软的小腿,淘气极了!3月21日星期四小雨晚上我做完作业,发现豆芽竟然又长了一大截!豆芽长到接近两厘米长,尾部还有一根长长的细线,就像头发。

优秀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指导培养写作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优秀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指导培养写作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

优秀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指导培养写作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优秀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指导:培养写作的观察力和描写能力作为优秀小学生的培养,五年级是一个关键阶段,尤其是在写作方面。

良好的写作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培养观察力和描写能力是写作的基础,本文将针对这两方面进行指导。

1. 培养观察力观察力是指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细致、全面的观察和感知的能力。

培养观察力有助于学生进行准确的事物描述,能使文章更富有细节和真实感。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多角度、多视角的观察来提升观察力。

例如,在校园中,他们可以观察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建筑物等。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以观察到人们的行为举止、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通过这样的观察,能够培养学生对事物细节的敏感性。

其次,学生可以进行观察练习,例如画画、摄影等。

通过绘画和摄影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加专注地观察细节,并将观察到的事物通过绘画或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和表达。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并培养他们独特的观察视角。

最后,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兴趣。

观察力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学生在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时,会更有动力去观察和记录周围的事物。

2. 提升描写能力描写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文字将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准确、生动的描述的能力。

培养描写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首先,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学生的描写能力。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散文或小说,仔细阅读并注意作家的描写手法。

通过阅读感受作家的用词、句式以及描述事物的方式,从中学习到更多的描写技巧。

其次,学生可以进行写景练习。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的场景或景物,要求他们进行描写。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当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来进行描写,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

最后,学生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复修改。

写作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修炼,学生应该鼓励多写、多改,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提升描写能力。

观察作文教案

观察作文教案

观察作文教案观察作文是一种以观察为主题的作文形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表达。

观察作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因此,设计一份观察作文教案,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观察作文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景物、人物活动、社会现象等,让学生用心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笔去描述。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公园或者社区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亲自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其次,观察作文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描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语言、生动的笔墨来描述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词语、生动的语言来描绘所见所闻。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描述能力,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此外,观察作文教案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观察事物,还要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让他们学会通过观察来获取信息,通过思考来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观察作文教案的设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用恰当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范例,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观察作文教案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描述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词语来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观察作文教案

观察作文教案

观察作文教案
观察作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文教案的设计,对于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观察作文的重要性、作文教案的设计原则以及实施作文教案的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观察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观察周围事物、人物和事件,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从而在作文中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同时,观察作文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真理,从而提高作文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设计作文教案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引导他们多观察、细观察、深观察,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作文教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而不是简单地套用模板和范例。

最后,作文教案要注重个性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进行表达,不拘泥于形式和结构。

最后,实施作文教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首先,可以
通过观察实物、观察图片、观察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

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最后,可以通
过讲解范文、点评作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
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综上所述,观察作文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深观察,设计灵活多样的作文教案,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成长,
在观察中写作。

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观察作文怎么写

观察作文怎么写

观察作文怎么写观察是一种对周围事物的细致、全面的观察和研究,是一种认真倾听、认真观看的过程。

观察作文,就是要通过对所观察对象的深入、全面的观察,写出真实、生动、具体的作文。

那么,观察作文怎么写呢?首先,观察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人、事、物等,但无论观察的是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观察一位老师的一堂课、观察市场上的热闹场景、观察自然界的变化等。

主题的明确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聚焦观察的对象,从而写出更加生动、具体的作文。

其次,观察作文要注重细节。

观察作文的魅力在于细节,只有通过对细节的观察和描述,才能使作文更加生动、具体。

比如,观察一位老师的一堂课,可以观察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学生的反应等细节,从而写出一篇真实、生动的观察作文。

另外,观察作文要注重客观性。

观察作文要力求客观,不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要通过客观的观察和描述,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观察市场上的热闹场景,要客观地描述市场上的人群、摊位、商品等,不带有个人的情感色彩,从而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市场的热闹。

最后,观察作文要注重感情的表达。

观察作文虽然要力求客观,但并不是要完全没有感情色彩。

观察作文中的感情表达应该是建立在客观观察的基础上的,通过对观察对象的深入观察,产生对观察对象的感情,从而使作文更加真实、生动。

比如,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可以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从而使作文更加生动、有感染力。

总之,观察作文的写作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注重细节的观察和描述,力求客观,同时要注重感情的表达。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生动、具体的观察作文。

希望大家在写观察作文时,能够按照以上要求,写出优秀的作品。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作文指导及范文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作文指导及范文

语文园地四主题:观察日记要求: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来写,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提示:1、交流过去写过的观察日子。

2、选择自己做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选择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来写。

3、写的过程中注意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4、把写好的习作读给同学听,评一评谁写出了观察中新发现。

范文一鸡是怎样下蛋的张伯伯家养了很多母鸡。

今天爸爸带我去他家玩,使我有幸观察到母鸡下蛋的全过程。

我见他家的老母鸡在下蛋前,总是围着下蛋的窝不安地“咕咕”直叫,觉得完全放心时,才张开翅膀“噗楞”飞进窝里,安静地趴在松软的草窝中。

一会儿,母鸡全身的毛抖动起来,脖子也缩了进去,又过了一会儿,母鸡突然站了起来,我以为蛋已经下出来了,便悄悄地凑到前面看,没想到窝里却是空的。

我正在奇怪,只见母鸡的翅膀架了起来,脖子也伸了出来,鸡冠子也涨红了。

它睁大了眼睛,两腿半蹲,整个身子前高后低。

原来叉开的翅膀又夹紧了,看上去很吃力。

就在这一瞬间,母鸡后半身往后一坠,一个滚圆的大鸡蛋就落在鸡窝里了。

接着,老母鸡用爪子把刚下的蛋拨到肚子底下“掩护”好,生怕谁抢走似的。

同时,它不断地把身边的草叼着往身后扔。

它蹲了一会儿,觉得平安无事了,才肯轻松地离开鸡窝“咯咯嗒,咯咯嗒”地唱起来。

我捡起热乎乎的鸡蛋,心想:看来鸡下蛋也不容易呀!简评:本文作者细致地观察了母鸡下蛋的经过,并生动详细地进行了描写,段落清晰,层次鲜明,不仅生动地进行了动作描写,还淋漓尽致地进行了神态描写,尤其在后边描写母鸡掩护小鸡的细节描写更是栩栩如生,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母鸡生蛋的乐趣。

范文二水蜗牛太阳渐渐西下,像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地走向山下,红色的光也渐渐地溜走。

吃完晚饭,我和姥姥、姥爷到大舅姥爷家串门。

到了他家,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我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大舅姥爷家,在大厅里我看见了一个长方形的鱼缸。

鱼缸里面养着许多水草,小热带鱼们披着一身漂亮的鳞片快乐地游着。

我无意中发现一只带着贝壳的动物。

写作文先学会观察观察的三种方式

写作文先学会观察观察的三种方式

写作文先学会观察观察的三种方式
1、学会跟踪观察
跟踪观察(也可以叫做追踪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个事物或者自己周围的某一个人物,进行连续的、多次的、反复的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是一次两次能够完成的),从而获取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

这是学会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最初始的阶段。

比如同学们经常吃某种蔬菜(或水果),但不见得就能很好地把它写出来。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这种蔬菜(水或果)不是真正了解、熟悉。

要想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就需要对它的生长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做到观察一次就及时地如实记载一次。

若生长过程太长,要作好计划,定期观察,并一一记下这种蔬菜(或水果)不同阶段的外形、颜色等。

这样,就为写好这种蔬菜(或水果)做了充分的准备。

2、学会定向观察
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有重点的观察),就是对生活中的诸多人物或事物,进行有方向、有选择、有重点的观察,从而获得具体、详实的作文素材。

这是继“跟踪观察”之后,学习观察,养成留心生活习惯的第二个阶段。

例如,要同学们写《我尊敬的一个人》,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家庭成员、亲戚邻里、学校教职工等广大人群中,进行有选择的、有重点的观察,进而发现和积累足以表现这一人物某一方面品质的作文素材。

3、学会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就是在自己的生活领域内,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及时捕捉生活中各个方面的人物,各个角落事物、景物,及偶然看到的、听到的,并由此想到的事件。

随机观察,事先不可能有什么准备,也不可能有什么专门的目的、方向。

因此,这种观察是比较难做到的,是学会留心生活、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最高阶段,当然也是同学们应该全力追求以及努力达到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作文写作指导
一、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的特点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象是毫无知觉一样。

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了的竹林。

突然一声雷鸣,倾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

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

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

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

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2)铺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

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铺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二、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
景物描写往往离不开抒情,但是,景物描写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呢?
要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首先要寻找适合自己感情抒发的景物。

感情的抒发除了要选好有关景物外,在描写时还要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读者。

要做到情景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抓住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景物特点进行描绘。

为了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还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描绘的景物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较好地使抒情和写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三、看清画面,理解图意
看图作文,顾名思义,就是要看图画或照片来写文章。

要使文章能准确地反映图意,看清画面是不可忽视的。

要能看清画面,一是总观全画,看全貌,并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二是观察背景和人物。

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份、年龄、活动情况等。

三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对一幅画的主题抓得准,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

这样,我们就要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他(她)在画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他要说明什么?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图溶化在画面之中的?
四、抓住重点,展示图意
图画与文章一样,内容上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

一般说,画面上处于主要地位和突出地位的,是主要内容,属于重点;而处于非主要地位或非突出地位的,是次要内容。

看图作文,就是要抓住重点,把重点写详细,写具体,从而展示图意。

抓住重点,并不是说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不要写。

围绕重点,有选择地描写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可以起到绿叶扶持红花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