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名师加强版—郭亮—资料分析(讲义)
资料分析刷题讲义(2013年国考)

资料分析刷题讲义2013 年国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的题目。
2011 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3763.00 亿元,实现增加值896.31 亿元。
增加值同比增长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11.64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32%。
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的增加值如下图所示: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增加值饼形图(单位:亿元)116、2011 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为多少?A. 11.64%B. 19.10%C. 30.74%D. 42.38%=(30.74-11.64)%=19.1%117、2010 年前十一个月,该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为多少亿元?A. 2972B. 3540C. 3865D. 4373=(896.31/25.32%)/(1+19.1%)≈(896.31*4)/1.2=3585.24/1.2或≈896.31/3<3000118、2011 年前十一个月,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实现增加值与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新材料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增加值总和的比约为:A.3︰5B.3︰4C.5︰6D.9︰10=319.31 : (152.34+125.23+109.54)= 319.31 : 387.11=0.8X119、若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同样的增长速度。
则2012 年前十一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0 年同期约增加多少亿元?A. 210.7B. 486.3C. 275.5D. 685.6=896.31*(1+30.74)%- 896.31/(1+30.74)≈1174-690=484或 =896.31*30.74%+(896.31*30.74%)/(1+30.74)≈900*0.31+(900*0.31)/1.3≈270+200=470或≈200++200+≈400+120、关于该省高新技术产业各领域增加值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增加值超过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6B.光机电一体化领域与新材料领域增加值之和大约是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2C.航空航天领域实现的增加值可能不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3D.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与电子信息领域增加值之和不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4(超1/4)2011 年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0 万件,涉及土地5.0 万公顷(耕地1.8 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5.8%、11.0%(耕地下降2.4%)。
第六套【资料分析】讲义(1)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所给出的图、表、文字或综合性资料均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一、根据下面材料,回答1~5题。
2011年1-6月,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45亿元,同比增速32.9%,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但仍然保持自2010年以来的高位增长态势,其中,累计完成商品住宅投资18640.67亿元,同比增长36.1%;办公楼投资1067.92亿元,同比增速26.2%,较去年同期下降23.5个百分点,降幅显著;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147.49亿元,同比增长38.6%;经济适用住房投资471.78亿元,同比增速8.9%,延续1季度良好的增长势头。
1-6月,全国房地产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为21909.8万平方米,同比上升18.4%,较1季度回落14.3个百分点,降幅明显。
1-6月,全国累计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40573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6%,较1季度回落3.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10795.17万平方米,增长30%;办公楼施工面积12848.27万平方米,增长31.2%;商业营业用房施工面积45089.77万平方米,增长31.3%。
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0990.87亿元,同比增长21.6%,较1季度上涨3个百分点,结束连续4个季度下滑的趋势。
其中,企业自筹资金16462.97亿元,同比增长32.7%;利用外资438.42亿元,同比增长75.5%,较1季度上涨近30个百分点;国内贷款7022.68亿元,同比增长6.8%;定金及预收款为10235.87亿元,同比增长26.9%。
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4419.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较上年同期增幅收窄2.5百分点。
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较上年同期增幅收窄20.3个百分点。
9月24日第五次讲课内容

3.1992 年具有合法选举权的女性占合法选举人的 百分比约为: ( ) A. 36 B. 53 C. 64 D. 68 解析:选择1992年合法选举人纵列与女性 横列。女性合法选举人÷合法选举人 =7207÷13617=53%。 简捷推断方法是: 7.2÷13=55.3%,寻找子题干最贴近项,即B项。 答案为B。
(2)当数据的位数不同,计算其比值时, 可取其相同位数的大数进行计算。例如(一) 题的第2题。 A.上海:49/19=2.57 B.辽宁:50/14=3.57 C.北京:42/11=3.81 D.广东:105/35=3 答案为C。
( 3 )当计算年平均增长率较为繁琐的题例 时,可先排除异常数据。例如(二)题第 9 题。 A.(1+25%)5=3,1540×3=4620,排除A; B.(1+10%)5=1.6,1540×1.6=2464,排除B; C.(1+20%)5=2.4,1540×2.4=3696,排除C。
( 4 )当计算总和为 1 的多个比重值时,可 先计算子题项的累计值是否为 100%。例如(二) 题第10题。 A项∑=100.9%,B项∑=101%,排除A、B项。再验 算其中一项,77/(1-0.5%)=77.39, 77.39/2933=2.64%。 答案为C。
1. 下面哪一组公民在 1988 年参加选举的百分比最 高? ( ) A. 18—24岁组 B. 女性 C. 25—44岁组 D. 男性 解析:选择 1988 年纵列,其中:A,50%;B, 66%;C,67%;D,70%,以D男性为最高。在1988 年中,尚有河东区71%;45~64岁75%比男性更高, 别混淆。 答案为D。
4. 根据表中数据,对以下各项的正确判断是: ( ) (1)不同年龄组中以45—64岁年龄组的投票率最高 (2)该乡镇的少数民族中以满族人数居多 (3)河西区的居民中以少数民族居多 A.只有第1)项正确 B.只有第(2)项正确 C.第(1)(2)两项正确 D. 第(2)(3)两项正确 解析:根据第1项要求,查对四个年龄段(横行)与 纵列(1984、1988、1992)的12个数据,其中以1984年 的45~64岁76%,其次为1988年的75%及1992年的71%的投 票率最高。根据第(2)项要求,少数民族中,满族1984 年比例为90.6%;1988年为90.1%;1992年为86.3%,根据 第(3)项要求,表中未列出河东区、河西区的居民中少 数民族的比例,即以少数民族居多不成立,排除D 项。 答案为C。
众博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名师讲义(含范文)

第[1]页
一、分析的双重维度 ..................................................................................................... 16 二、分析的方法 ............................................................................................................. 16 1、齐头并进——递进分析法 ............................................................................... 16 2、主次有序——主客分析法................................................................................ 17 3、内外有别——内外因分析法 ........................................................................... 19 4、继往开来——历史现实分析法 ....................................................................... 20 第八讲 由表及里——原因分析............................................................................................ 21 一、负面原因分析 ......................................................................................................... 21 1、直接原因分析 ................................................................................................... 21 2、深层次原因分析 ............................................................................................... 23 二、正面原因分析 ......................................................................................................... 24 第九讲 等级分明——影响分析............................................................................................ 25 一、意义分析 ................................................................................................................. 25 二、危害性分析 ............................................................................................................. 25 第十讲 运筹帷幄——提对策的方法 ................................................................................... 26 一、对策的写法 ............................................................................................................. 26 二、提出对策的方法 ..................................................................................................... 26 1、摘抄关键词 ....................................................................................................... 26 2、从问题到对策 ................................................................................................... 28 3、套用模式 ........................................................................................................... 29 第十一讲 有的放矢——对策分类解析................................................................................ 31 一、宏观对策 ................................................................................................................. 31 二、微观对策 ................................................................................................................. 32 三、综合对策 ................................................................................................................. 35 第十二讲 中规中矩——公文写作........................................................................................ 35 一、上行文..................................................................................................................... 35 二、下行文..................................................................................................................... 36 第十三讲 主观与客观之间——字词解释 ............................................................................ 39 一、单一词字解释 ......................................................................................................... 39 二、复合字词解释 ......................................................................................................... 41 第[2]页
2013事业单位精讲课程讲义-资料分析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第 1 页共 208 页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第三部分 资料分析
第一章 常考概念
第一节 增长
一、基础知识
二、经典例题
例 1. 2010 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919 元, 剔除价格因素, 比上年实际增长 1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实际增长 7.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 支出的比重为 41.1%,城镇为 35.7%。按 2010 年农村贫困标准 1274 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 人口为 2688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909 万人。 2010 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5673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123 万人。其 中参保职工 19374 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 6299 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 43206 万人,增加 3059 万人。 1.截至 2009 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少万人? 2.相比 2009 年年末,2010 年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增幅为百分之几? 例 2.某市增值税 0.75 亿元,增长 3.2%,占全区财政收入的 10.8%,拉动财政收入增长 0.4 个百分点。 1.该地区去年的增值税为多少亿元? 例 3. 2003-2009 年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一览表 (单位: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目录
目录 .................................................................................................................................................. 1 第一部分 数字推理............................
2013华图公务员考试全套课程

2013【华图】公务员考试高清课件!
独家免费发布!
下载地址:
名师模块班--数量关系:
名师模块班--言语理解与表达:
名师模块班--判断推理:
名师模块班--资料分析:
名师模块班--常识判断:
名师模块班--申论:
基础精讲班--数量关系:
基础精讲班--言语理解与表达:
基础精讲班--判断推理:
基础精讲班--常识判断:
基础精讲班—申论:
强化提高班--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
强化提高班--言语理解与表达:
强化提高班--判断推理:
强化提高班—申论:
高频考点班--数量关系:
高频考点班--言语理解与表达:
高频考点班--判断推理:
高频考点班--资料分析:
高频考点班--常识判断:
高频考点班--申论:
高分实战班--数量关系:
高分实战班--言语理解与表达:
高分实战班--判断推理:
高分实战班--资料分析:
高分实战班--常识判断:
高分实战班--申论--阅读概括:
高分实战班--申论—分析提炼:
高分实战班--申论—对策执行:
高分实战班--申论—文章写作:
冲刺预测班—行政能力测试:
冲刺预测班--申论:
高分密卷班—行政能力测试:
高分密卷班—申论:。
资料:·13(13年912联考)资料分析讲义

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1年全国共举办展览6830场,比2010年增加9.2%;展出面积为812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8.5%;50人以上专业会议64.2万场,比2010年增加17.4%;万人以上节庆活动6.5万场,比2010年增长3%;出国境展览面积60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3.8%,实施项目1375个,参展企业4万家;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980万人次;直接产值3016亿元,比2010年增长17.7%,占全国GDP的0.64%,占全国第三产业的13%。
根据统计分析,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增长幅度较大,三个城市共举办展览1380场,比2010年增长33.8%,占全国的20%;展览面积为2523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13.4%,占全国展览面积的31%,在世界商展百强排行榜中,中国占14席,其中北京4席,上海4席,广州3席,香港2席,深圳1席。
从展会的类型分析,经贸的占70%,消费品的25%,文化展示类的5%,从组展商分析,国有、集体、股份、联营等占30%,民营及其他内资企业占25%,港澳及外商投资企业占5%,行业商(协)会占25%,政府或事业单位占15%。
2011年Z省共举办展会696场(列全国第一),展览面积为734万平方米,50人以上企业会议2.85万场,万人以上节庆活动452场,出国境参展面积25.9万平方米,出省参展面积34.5万平方米,提供社会就业岗位122万人次,会展业的直接收入327亿元,占全省GDP的1%,占全省第三产业的23%。
1、2011年,从展会的类型分析,消费类的比文化展示类的多少场:A1707 B1528 C1366 D11242、2011年全国第三产业产值约为多少亿人民币:A47125 B32584 C28956 D232003、2010年平均每场展览展出面积约为多少平方米:A11000 B12000 C13000 D140004、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举办的展览场次占全国的比重与2010年相比约:A增加了4个百分点B减少了4个百分点C增加了8个百分点D减少了8个百分点5、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2010年全国万人以上节庆活动场次不到6万B在世界商展百强排行榜中,中国上榜城市中有一半为北方城市C从组展商分析,2011年国有、集体、股份、联营以及政府或事业单位比例超过一半D2011年,Z省出国境参展面积占全国比重超过40%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2013国考资料分析解析

2013 年资料分析解析116. 【答案】B 。
第一步,标记“同比增长”。
第二步,定位文段,2011 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 11.64 个百分点。
第三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0.74% -11.64%=19.1% 。
因此,选择 B 选 项。
117. 【答案】A 。
第一步,标记“2010 年前十一个月”。
第二步,定位文段,2011 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 896.31 亿元, 同比增长 30.7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 11.64 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25.32%。
第三步,根据整体值= 部分值,可得 2011 年前十一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比重896.31≈ 900 ⨯ 4 = 3600 亿元。
由基期量= 25.32% 现期量 1+增长率,得“2010 年前十一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 3600 ≈ 3600= 3000 亿元(上一题已计算 19.1%)。
因此,选择 A 选项。
1 +19.1% 1.2118. 【答案】C 。
第一步,标记“总和”、“比”。
第二步,定位饼图,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增加值为 319.31 亿元,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 域为 152.34 亿元,新材料领域为 125.23 亿元,电子信息领域增加值为 109.54 亿元。
第三步,比值为 319.31 ≈ 319.31≈ 0.82 。
将选项转化为小数形式,A 选152.34 + 125.23 + 109.54 390项3: 5 = 0.6 ,B 选项3 : 4 = 0.75 ,C 选项5 : 6 ≈ 0.83 ,D 选项9 :10 = 0.9 。
因此,选择 C 选项。
119.【答案】B 。
第一步,标记“同样”、“2012 年前十一个月”、“2010 年同期”、“增加”。
第二步,定位文段,2011 年前十一个月,某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 896.31 亿元, 同比增长 30.7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客服电话:400-678-1009
公考、招教、考研等视频专营
QQ2635034324 倒卖者封号无后续
/783374070/
名师模块班(加强版)
试题综述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 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 1~5 个问题,报考者需要 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公考、招教、考研等视频专营
QQ2635034324 倒卖者封号无后续
/783374070/
名师模块班(加强版)
资料分析
(全二十二讲)
主讲:郭亮
公考、招教、考研等视频专营
QQ2635034324 倒卖者封号无后续
/783374070/
6 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 111.46,与 5 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 7.42 点。1~6 月份, 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 8187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40.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 20 个百分点。
6 月份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 108.47,比 5 月份上升 2.4l 点,比去年同期上升 4.68 点。1~6 月份, 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达到 5723 亿元,同比增长 4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 13.4 个百分点。
1.2002 年的 1~6 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的增幅是()。 【解析】关键词“房屋竣工面积”
2.2001 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 【解析】关键词“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例题 2】 2010 年上半年,全国原油产量为 9848 万吨,同比增长 5.3%,上年同期为下降 1%,进口原油
名师模块班(加强版)
目录
试题综述............................................................................................................................................ 2 第 1 讲:正视资料分析.................................................................................................................... 2 第 2 讲:高频术语讲解.................................................................................................................... 6
从题型上看,资料分析主要包括三种题型: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其中统计图又可分为 条形统计图(柱状图)、坐标趋势图(曲线图)、圆形百分比图(饼图)、网状图等。近些年来资料分 析一直在加大对于混合题型的考查,即文字资料、统计表和统计图混合出现的题目。这便对考生阅 读资料,把握资料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国内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 .......................................................................................... 6 二、进出口和贸易顺逆差 .................................................................................................. 6 三、平均数和中位数 .......................................................................................................... 7 四、五年计划 ...................................................................................................................... 8 五、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 .............................................................................................. 8 六、比重和增长率 .............................................................................................................. 8 七、百分数和百分点 .......................................................................................................... 9 八、倍数和翻番 ................................................................................................................ 10 九、指数 ............................................................................................................................ 10 第 3 讲:增长率五大考点.............................................................................................................. 12 第 4 讲:计算技巧.......................................................................................................................... 15 第一节单步计算 ................................................................................................................ 15 第二节多步计算 ................................................................................................................ 17 第三节比较大小 ................................................................................................................ 19 第四节插值法和放缩法 .................................................................................................... 22 第五节其他计算技巧 ........................................................................................................ 24 第六节本讲当堂练习 ........................................................................................................ 25 第 5 讲:实战技巧.......................................................................................................................... 28 第 6 讲:精选题目讲解.................................................................................................................. 40 精选套题一 ........................................................................................................................ 40 精选套题二 ........................................................................................................................ 44
第 1 讲:正视资料分析
===基础知识=== 资料分析并不可怕。 资料分析是可以提高的。 做好资料分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建立自信心。
做题顺序:先易后难。 阅读方法:圈阅法;表格关系;图例与单位
===例题精讲=== 【例题 1】
2003 年 6 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 107.04,比 5 月份上升 0.76 点,比去年同期上升 2.39 点。 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
6 月份新开工面积分类指数达到 108.91,比 5 月份上升 0.17 点,比去年同期上升 3.44 点。1~6
第[2]页客服电话:400-678-1009
公考、招教、考研等视频专营
QQ2635034324 倒卖者封号无后续
/783374070/
从内容上看,资料分析主要是由数据性、统计性的材料构成。“数据性”是指资料分析中数据含 量大,数据关系复杂的特点,由于资料分析中的数据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数字,经常要精确到 小数点后两三位,有效数字很多,这对考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统计性”是指资料分析 中会出现的各类统计性名词,甚至包括某些领域的专业术语,比如“国房景气指数”、“基尼系数”等, 这些生僻的词汇充斥在庞杂的数据中,会加重考生阅读资料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