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上册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期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期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24小时D. 365天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24小时D. 365天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5.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 0°B. 23.5°C. 66.5°D. 90°6.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7. 地球公转产生的最显著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8.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双曲线9.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A. 15°/小时B. 15°/分钟C. 15°/秒D. 15°/天10.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是()A. 15°/小时B. 15°/分钟C. 15°/秒D. 15°/天1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不包括()A. 昼夜交替B. 地方时差异C.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D. 四季变化12.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中,不包括()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3.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完全相同D. 完全相反14.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分别是()A. 1天和1年B. 1年和1天C. 1天和365天D. 1年和365天15.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分别是()A. 15°/小时和15°/天B. 15°/分钟和15°/天C. 15°/秒和15°/小时D. 15°/天和15°/小时16.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是()A. 产生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B. 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C. 产生昼夜交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D. 产生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17.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中,不包括()A. 昼夜交替B. 地方时差异C.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D. 四季变化18.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中,不包括()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9.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中,不包括()A. 昼夜交替B. 地方时差异C.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D. 四季变化2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中,不包括()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
高一上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答案:B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1天B. 1年C. 365天D. 24小时答案:B3.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
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直线答案:B4.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变化B. 昼夜长短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C5.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交替B. 昼夜长短变化C. 四季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C6.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
A. 6378千米B. 6357千米C. 6371千米D. 6336千米答案:A7. 地球的极半径是()。
A. 6378千米B. 6357千米C. 6371千米D. 6336千米答案:D8.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 6378千米B. 6357千米C. 6371千米D. 6336千米答案:C9. 地球的表面积是()。
A. 5.1亿平方千米B. 5.1亿立方米C. 5.1亿立方米D. 5.1亿平方千米答案:A10.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
A. 4万千米B. 4万米C. 4万千米D. 4万米答案:A11. 地球的自转速度最快的点是()。
A. 南极点B. 北极点C. 赤道D. 极圈答案:C12. 地球的自转速度最慢的点是()。
A. 南极点B. 北极点C. 赤道D. 极圈答案:A13. 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的点是()。
A. 近日点B. 远日点C. 赤道D. 极圈答案:A14. 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是()。
A. 近日点B. 远日点C. 赤道D. 极圈答案:B15.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A. 23.5°B. 66.5°C. 90°D. 0°答案:A16. 地球的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是()。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地理高一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地理高一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对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D.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答案:B解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并非相互独立,A错误;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B正确;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C错误;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但不一定导致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D错误。
2、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南方温暖湿润,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因素C.纬度位置D.人类活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选项A,海陆位置主要影响的是气候的湿润程度,即距海近的地方湿润,距海远的地方干燥,但本题中描述的是南北方冬季的温度差异,而非湿润程度,故A错误。
选项B,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局部地区,如山脉的阻挡作用、山谷的集热效应等,但本题中描述的是大范围的南北方气候差异,故B错误。
选项C,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
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且降水少;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光热多,气温高且降水多,因此形成了北方冬季寒冷干燥,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差异,故C正确。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第1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
在侏罗纪时期,像百岁兰这样的裸子植物主宰着陆地风景。
百岁兰的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常被撕裂成多个条状;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
图示意百岁兰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百岁兰繁盛的地质年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百岁兰叶上气孔夜间张开,其主要作用是()A.吸收水分B.调节大气成分C.降低风速D.减少水分蒸发2023年10月22日起,京津冀周边地区出现重度雾霾天气,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②、④、⑥依次为()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4.雾霾笼罩时,京津冀地区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与其直接相关的环节有()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④⑤5.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A.①增强B.②增强 C.③减弱D.④增速减弱亚速海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南部海岸外的内陆海,亚速海东北部有多条河流注入,其中以顿河淡水注入量最大,但顿河流域全年降水较少。
下图为亚速海地理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春季是塔甘罗格湾海水盐度最低的季节,其原因最可能是()A.大气降水多B.海水蒸发少C.河水流量大D.海域较封闭7.亚速海南部海域比北部海域更不易结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盐度B.植被C.气候D.光照2021年5月9日至15日是第30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宣传周的主题为“贯彻断发展理念,建设节水型城市”。
水资源对于青岛这个北方沿海缺水城市显得光为珍贵。
多年来引黄济青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共向青岛供水近50亿立方米,为青岛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山东省青岛市高一地理上册2024-2025学年测试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高一地理上册2024-2025学年测试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B. 纬度越高,纬线越长C. 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D.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答案:D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是:A. 赤道B. 纬线C. 经线D. 本初子午线答案:C3.下列地点中,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A. 30°N,160°EB. 30°S,160°WC. 40°N,20°WD. 80°S,120°E答案:A4.在地球仪上,纬度40°,经度180°的地方有:A. 一个B. 二个C. 三个D. 四个答案:B5.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天C.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4分)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多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环境因素历来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C. 婚姻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D. 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促进了人口迁移答案: BCD解析:•A选项错误,历史上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因素逐渐成为主导。
•B选项正确,经济因素如就业、收入、生活水平差异等,对人口迁移有重要推动作用。
•C选项正确,婚姻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个人和家庭因素之一。
•D选项正确,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降低了迁移的成本和难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光照和热量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B. 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C. 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越来越小D.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答案: BCD解析:•A选项错误,水源和土壤条件有时比光照和热量更重要,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高一上册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册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五带划分D. 昼夜长短变化2.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其纬度范围是:A. 0°-30°B. 30°-60°C. 60°-90°D. 90°-180°3.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A. 黑龙江漠河B. 曾母暗沙C. 珠穆朗玛峰D. 帕米尔高原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洞庭湖B. 鄱阳湖C. 太湖D. 青海湖5.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库木库里沙漠6.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黑龙江7.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群岛8.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A. 四川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准噶尔盆地D. 柴达木盆地9.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A. 内蒙古高原B. 黄土高原C. 青藏高原D. 云贵高原10.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11. 我国最大的海峡是:A. 台湾海峡B. 琼州海峡C. 渤海海峡D. 黄海海峡12. 我国最大的湖泊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13. 我国最大的山脉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昆仑山脉C. 天山山脉D. 秦岭14. 我国最大的瀑布是:A. 黄果树瀑布B. 壶口瀑布C. 庐山瀑布D. 德天瀑布15.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A.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B.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C.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D.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16. 我国最大的城市是: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深圳17. 我国最大的港口是:A. 上海港B. 天津港C. 广州港D. 深圳港18. 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海南19. 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A. 东北老工业基地B.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 环渤海工业基地20. 我国最大的农业基地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______,最西端位于______。
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上册

高一地理试题及答案上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1小时B. 1天C. 1年D. 365天答案:B2.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小时B. 1天C. 1年D. 365天答案:C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C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变化C. 昼夜交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答案:B5.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是()A. 0°B. 23.5°C. 66.5°D. 90°答案:B6. 地球上的五带分别是()A.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亚寒带B.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高原气候区C. 热带、温带、寒带、亚热带、温带D. 热带、温带、寒带、高原气候区、极地气候区答案:D7.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的形状D.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答案:B8. 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的形状D.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答案:D9. 地球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是由于()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的形状D.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答案:D10.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以上都是答案:D11. 地球上的洋流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风向B. 地球自转C. 海陆分布D. 以上都是答案:D12. 地球上的降水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以上都是答案:D13. 地球上的植被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气候B. 土壤C. 水源D. 以上都是答案:D14. 地球上的动物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气候B. 食物来源C. 栖息地D. 以上都是答案:D15. 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气候B. 资源C. 经济发展水平D. 以上都是答案:D16. 地球上的农业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气候B. 土壤C. 水源D. 以上都是答案:D17. 地球上的工业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资源B. 交通C. 劳动力D. 以上都是答案:D18. 地球上的城市分布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地形地势B. 交通C. 经济发展水平D. 以上都是答案:D19.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地质构造B. 气候C. 人类活动D. 以上都是答案:D20. 地球上的环境问题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人口B. 资源C. 经济发展水平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周期是________。
高一上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一上地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A. 1天B. 1年C. 365天D. 24小时2.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3.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365天D. 24小时4.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 昼夜长短的变化5.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 昼夜长短的变化6.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A. 6357公里B. 6378公里C. 6371公里D. 6399公里7. 地球的极半径是()A. 6357公里B. 6378公里C. 6371公里D. 6399公里8.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6357公里B. 6378公里C. 6371公里D. 6399公里9. 地球的表面积是()A. 5.1亿平方公里B. 5.1亿平方千米C. 4.9亿平方公里D. 4.9亿平方千米10.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A. 4万公里B. 4万千米C. 4万公里D. 4万千米11. 地球的形状是()A. 正球体B. 扁球体C. 椭球体D. 不规则球体1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A. 每小时15度B. 每小时30度C. 每小时45度D. 每小时60度13.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是()A. 每小时15度B. 每小时30度C. 每小时45度D. 每小时60度14.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A. 每小时15公里B. 每小时30公里C. 每小时45公里D. 每小时60公里15.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A. 每小时15公里B. 每小时30公里C. 每小时45公里D. 每小时60公里16.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365天D. 24小时17.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A. 1天B. 1年C. 365天D. 24小时18. 地球自转的轴是()A. 地轴B. 赤道C. 黄道D. 经线19. 地球公转的轴是()A. 地轴B. 赤道C. 黄道D. 经线20. 地球自转的中心是()A. 太阳B. 月球C. 地心D. 地核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2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下列工程建设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
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②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修建武
汉长江大桥 ④北极“黄河科考站”的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1.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时( B )
A.南亚盛行东北季风
B.北京昼长夜短
C.顺德炎热多雨
D.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22.下列海域中,( )是我国的内海
的图像为(
)
12、计算机成本不断降低,若每隔 3 年计算机价格降
格 为 8100 元 的 计 算 机 , 则 9 年 后 价 格 可 降
为
;
低 1/3,现在价
13、若 f(x)为偶函数,当 x>0 时,f(x)=x,则当 x<0 时,
f(x)=
;
14、老师给出一个函数,请三位同学各说出了这个函数的一条性质: ①此函数为偶函数;
A.提高大气反射能力
B.提高大气逆辐射能力
C.降低大气逆辐射能力
D.降低大气反射能力
11.关于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寒潮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
B.台风多形成于东北太平洋,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
C.洪涝现象只发生于南方地区,且只出现在夏季
D.干旱在各种气象灾害中造成的受灾面积最大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16 分。)
11、
12、
13、
14、
8
9 10
x + 2 (x ≤ −1)
17、(本题 8 分)设 f (x) = x2 (−1 < x < 2) ,
2x
(x ≥ 2)
(1)在下列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f (x) 的图象;
A.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变率大
B.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影响
C.植被遭破坏,涵养水源功能减弱
D.冬季多寒潮,降水多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 2 分,只选一项且对可得 1
分,多选、错选均能得分,共 20 分)
31.从天文含义上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 B.D )
A.气温最高的季节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高一数学试卷 第 2 页 (共 6 页)
19、(本题 8 分)已知函数 f(x)=㏒ a 2x −1 , (a > 0, 且 a ≠ 1),
(1)求 f(x)函数的定义域。 (2)求使 f(x)>0 的 x 的取值范围。
20、(本题 8 分)已知函数 f(x)= 2x (1)写出函数 f(x)的反函数 g(x) 及定义域; (2)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 g(x) =4-x 的近似解(精确度 0.1)
Ⅱ卷
三、综合题:(50 分)
46.(9 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各问: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作者是在黄河_______游的一个地方登高远望的。
C.交通条件 D.沿河道延伸
28.影响青藏高原土地生产力高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光照条件 C.水分条件 D.土壤条件
29.下面的四个居民区现在都不是商业中心,二、三年后最有可能成为商业中心
的是( )
高一地理Ⅰ考试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30.不属于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原因的是( )
8、设 f (x) = loga x (a>0,a≠1),对于任意的正实数 x,y,都有( )
A、f(xy)=f(x)f(y)
B、f(xy)=f(x)+f(y)
C、f(x+y)=f(x)f(y)
D、f(x+y)=f(x)+f(y)
9、函数 y=ax2+bx+3 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则( )
f(1)=-2
f(1.5)=0.625
f(1.25)=-0.984
f(1.375)=-0.260
f(1.438)=0.165
f(1.4065)=-0.052
那么方程 x3+x2-2x-2=0 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 0.1)为( )
A、1.2
B、1.3
C、1.4
D、1.5
7、函数
y
=
2x 2−
,
x
x≥0 ,x<0
A.肥沃的土壤,丰沛的水源
B.暖湿的气候,密集的人口
C.先进的科技,较高的人口素质
D.丰富的矿产,便利的交通
18.地球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 )
A.水的三态变化
B.大气运动
C.重力能
D.太阳能
19.在东半球副热带海区大陆西部的洋流是( )
A.日本暖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阿拉斯加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38、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9.沉积岩的两个主要特征是( ) A.含有古生物化石 B.一般是由变质作用而形成 C.具有层理构造 D.是有岩浆沉积冷却凝结而生成
40.读右图判断( ) A.白天气温:①<④ B.夜晚气温:④>① C.气压:④<③ D.降水:④<③
C.降水最多的季节
D.黑夜较短的季节
32.当东半部全部为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C.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D.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33.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 ( D )
A.长江流域的梅雨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冬季爆发的寒潮
A、{1,2}
B、{1,5}
C、{2,5}
D、{1,2,5}
3、函数 f (x) = x −1 的定义域为( ) x−2
A、[1,2)∪(2,+∞) B、(1,+∞) C、[1,2) D、[1,+∞) 4、设集合 M={x|-2≤x≤2},N={y|0≤y≤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以集合 M 为定义域,N 为值域的 函数关系的是( )
1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 )
A.东风
B.西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13.关于资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森林资源可以再生,故人类可大量开发利用
B.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应禁止开采利用
C.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多
D.台风可以发电,属于自然资源范畴
为
;
96 97 98 99 00(年)
5、三个数 70。3,0。37,,㏑ 0.3,的大小顺序是( )
A、 70。3,0.37,,㏑ 0.3,
B、70。3,,㏑ 0.3, 0.37
C、 0.37, , 70。3,,㏑ 0.3,
D、㏑ 0.3, 70。3,0.37,
6、若函数 f(x)=x3+x2-2x-2 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表:
A.北海
B.渤海
C.黄海
D.红海
23.关于地质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A.地质作用的能量都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质作用因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C.地质作用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D.地质构造形成的动力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
24.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生态平衡失调的关键原因在于 ( )
A.水土流失严重
C .6 月 10 日 14 点
D .6 月 11 日 2 点
9.煤炭在能源中地位下降的原因是 ( )
8.当东京 (东九区) 时间为 6 月 10 日 21 点时,西二
高一地理Ⅰ考试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了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10.利用人造烟幕可以防御霜冻,因为人造烟幕能( )
C.具有“铁饼”状的扁平外形
D.太阳离银心约 2.5 光年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 )
A.冷锋天气
B.暧锋天气
C.地形雨
D.对流雨
4.下列有关地形对公路选线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道路在陡坡上应尽可能的穿越等高线
B.山谷中的道路应取直道
C.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量少占良田
D.平原地区选线时应尽可能多的通过小村庄和大城市
(2)若 g(t) = 3 ,求 t 值;
(3)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在[2, +∞) 时单调递增。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满分 44 分,解答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演步骤。)
15、(本题 6 分)设全集为 R, A = {x | 3 ≤ x < 7}, B = {x | 2 < x < 10},求 CR ( A U B) 及 (CR A) I B
A、b>0 且 a<0
B、b=2a<0 C、b=2a>0 D、a,b 的符号不定
10、某企业近几年的年产值如图,则年增长率最高的 (万元)
是
( )(年增长率=年增长值/年产值)
1000
A、97 年
B、98 年
800
C、99 年
D、00 年
600 400
200
二、填空题(共 4 题,每题 4 分)
11 、 f(x) 的 图 像 如 下 图 , 则 f(x) 的 值 域
16、(每题 3 分,共 6 分)不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