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
《地球和地图》复习课课件

GIS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 、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
监测等领域。
GIS可以用于地图制作、空间 查询、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等方 面,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GIS的发展对于促进地理信息 产业的发展和推动数字中国建
设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地图是人们日常出行、旅游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规划路线、了解目的地信息。 在工作中,地图可以用于展示数据、分析市场、制定营销策略等,提高工作效率。
地图还可以用于教育、科研等领域,帮助学生和学者了解地理信息和空间关系。
地球和地图在科学探索中的作用
地球和地图是地理学、地质学、气象 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科学 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地图还可以用于研究人口分布、城市 化进程、经济发展等社会经济现象, 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地图可以研究地球的构造、地貌、 气候等自然现象,了解地球的演变历 程。
美国
首都华盛顿
英国
首都伦敦
俄罗斯
首都莫斯科
中国
首都北京
日本
首都东京
世界主要山脉、河流和湖泊
山脉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 落基山脉等。
河流
亚马逊河、尼罗河、长江、 密西西比河等。
湖泊
里海、贝加尔湖、五大湖 等。
04
地球和地图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01
02
03
04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 用于处理、分析和显示地理数
非洲
人口最多的洲,拥有丰富的矿 产资源和野生动物。
美洲
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拥有广 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
亚洲
面积最大的洲,拥有世界上最 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和最 大的河流(长江)。
地理专题复习六 地球与地图

地理专题复习六:地球与地图一、主干知识(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球体。
证据:2、大小:平均半径千米、最大周长千米、地球表面积平方千米项目纬线(纬度)经线(经度)示意图长度纬度越低,纬线越______ 相等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形状圆圈半圆度数划分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北各分为90°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为180°表示方法北纬___;南纬___ 东经___,西经____度数变化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从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特殊经纬线1、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
2、回归线、极圈:五带分界线。
3、30°纬线;60°纬线:低中高纬度分界线1、0°经线:_____分界线。
2、__________:东西半球分界线4、利用经纬网定位5、方法点睛①度数向北变大是北纬,向南变大是南纬;向东变大是东经,向西变大是西经。
②东西半球半球判断:小于20°,在东半球;大于160°,在西半球,20°—160°之间,看符号,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1、自转和公转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____时针。
南极上空看呈___时针)自西向东周期约24小时或1天1年产生现象①__________②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_____的差异,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__③太阳东升西落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季节变化等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纬线昼夜情况季节春分 3.21前后昼夜等长春季夏至 6.22前后北半球_________,此时北寒带为____现象夏季秋分9.23前后昼夜等长秋季冬至12.22前后北半球__________,北寒带为极夜现象冬季根据直射点判断昼夜长短口诀: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白昼时间长;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白昼时间变长;高频考点:1、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判断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或节气。
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

⾼中地理复习专题⼀《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专题⼀地球与地图【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经纬⽹运⽤地球仪,说明地球的形状和⼤⼩,熟悉经纬⽹的特征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内容:经纬⽹侧重考查特征(长度、形状、⽅向);地图三要素侧重考查⽅向;等⾼线地形图侧重考查判读与应⽤;地形剖⾯图侧重考查判读考查频率:等值线概率更⼤考查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经纬⽹:突出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形状、⽅向、长度、分布规律地图三要素:侧重地图在⽣活中的应⽤等⾼线地形和地形剖⾯图:侧重考查等值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活、⽣产中的应⽤,如区位选址等地图三要素运⽤资料,学会运⽤地图三要素等⾼线地形图运⽤资料,学会判读等⾼线地形图地形剖⾯图运⽤资料,学会绘制、判读、应⽤地形剖⾯图【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经纬⽹甲、⼄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同为60°,甲、⼄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结合下图完成下⾯两题。
1.甲地位于⼄地的()A.东⽅B.西⽅C.西北⽅向D.东南⽅向答案 A2.甲、⼄两地的距离⼤约是()A.20 000千⽶B.15 000千⽶C.10 000千⽶D.5 000千⽶答案 D知识2地图三要素加拿⼤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分简洁,由49°N、60°N(近似)、102°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若M、N图上距离7.4 cm,两地地⽅时相差4分钟,则上图⽐例尺约为()A.1∶750 000B.C.⼆⼗五万分之⼀D.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74 km答案 A知识3等⾼线地形图读我国某区域等⾼线简图,该区域东⾯临海,据此完成下⾯三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答案 A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冬季看不到海上⽇出的是()A.甲村B.⼄村C.丙村D.丁村答案 C3.图中陡崖顶部P点()A.海拔可能为450⽶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C.可直视丙村D.距丁村的⽔平距离约为600⽶答案 B知识4地形剖⾯图下图为等⾼线地形图,a、b、c、d为等⾼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线的⼀直线,虚线表⽰河流,图中等⾼距为200⽶。
2023年安徽中考地理总复习专题:专题一:地球和地图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概况
项目 方向 周期
绕转中心 地理现象
自转特点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天(24小时) 地轴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三.地球的运动
(2)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三.地球的运动
2.地球的公转:
(1)概况
项目
公转特点
方向
自西向东(逆时针)
周期
一年(365天)
绕转中心 地理现象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B 2.图中四段迁徙路线中,用时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
(2022·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图示意小明所在学校和火车站周边的道路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在从学校去火车站的路上,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
A 他拍摄照片的位置可能位于( )
D.420米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小结:小小为东(东经小于160°E,西经小于20°W在东半球)
小结:只要是北纬(N)就在北半球,只要是南纬(S)就在南半球。
大大为西(东经大于160°E,西经大于20°W在西半球)
二.地球仪
6.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甲:(40°W, 20°N) 乙:(0°, 20°W) 丙:(40°E, 20°S)
A.①
B.②
C.③
D.④
B 6.如果②地的气温为30℃,此时⑤地的气温约是( )
A.25.2℃
B.25.8℃
C.34.2℃
D.34.8℃
(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在北京延庆赛区举行。读延庆赛区冬奥村附近等高线 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球与地图》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球与地图》(2024·全国新课标)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等值线图判断聚落分布特征)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024·福建)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
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A.①B.②C.③D.④(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
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
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
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等值线图判读/水文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透明度B.流量C.营养盐D.流向4.(等值线图判读/水文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A.底泥扰动上浮B.水位涨落携带C.表层水流汇集D.河川径流输入(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
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
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地球与地图(2024年7月)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地球与地图(2024年7月)一.选择题(共16小题)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
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
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
如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1﹣2题。
1.F岛的位置可能是()A.12°N,61°W B.12°N,121°WC.20°N,61°W D.20°N,121°W2.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3.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
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4.如图示意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温、降水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据图表述正确的是()A.中生代比新生代生物多样性丰富B.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与气温降低有关C.古生代比新生代的降水量波动小D.中生代全球气候特征是暖干5.2023年12月31日21时55分(世界时),太阳爆发了一次大耀斑。
据此,回答第3题。
大耀斑()A.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B.改变地球对流层高度C.爆发时北京市正值早高峰D.影响了太阳运动周期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
早期研究认为该地层是元古宙古老大陆的一部分;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为认识该地层的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如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上溪群地层岩石的形成先后经历了()A.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B.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变质作用D.变质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7.根据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推测上溪群地层区()A.属于太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B.由寒武纪早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C.属于元古宙时期形成的古老大陆D.由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而成潮差是指潮水的一次涨落过程中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之差。
中考地理专题复习一:地球和地图

再见
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 线,
节气为 冬至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 线,
此时北半球昼 长 夜 短 。 北极圈以内出现 极昼 现象
D 北半球昼 短 夜 长 。 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现象
9、10、11月 为北半球秋季
C
C: 9 月 23 日, 12、1、2月为
节气为 秋分
, 北半球冬季
太阳直射在 赤道 ,
此时全球 昼夜平分 。
经线
形状
圆圈
半圆
长度特点 指示方向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缩短
东西方向
等长 南北方向
度数划分 赤道为0°,向北、 向南各划分90°
本初子午线为0°,向东、 向西各划分180°
字母代号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半球的划分 南北半球:赤道 东西半球:20°W和160°E
纬线和纬度
60° N 30° N 0° 30°S
五带的划分
学习使用分层设色地形图
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
平原
你能够总结出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A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还是断开的? 闭合 B 等高线上的数值是海拔高度还是相对高度? 海拔高度 C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数值是否相等? 相等 D 在图中相邻等高线高度差是否一致,一致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
A
昼夜平分
极昼
B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C
极夜
昼短夜长 D
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及其变化情况的判断:
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夏至(6.22)后到冬至(12.22)
春分(3.21)后到秋分(9.23)前, 前,昼变短,夜变长;
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2 读甲、乙、丙、丁四幅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E、 F、G、H八点的经纬度坐标: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D________; E________ ; F________ ; G________;H________。 (2)若图丙中自转方向与现在 相反,则E、F两点的经纬度坐 标 : E____________ ; F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一单元 │ 知识框图
知识框图
第1讲 │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讲 │ 考纲考向 考纲考向
【考纲概览】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考向定位】 1.以经纬网图切入,考查方向的判读、两点间距离的 计算、最短航线的确定。 2.以区域经纬网图切入,考查空间定位、区域地理特 征。
第1讲 │ 要点探究
例 5 [2010· 长 春 模 拟 ] 2010· 长 春 模 拟 从 甲 地 (70°N,80°E)到乙地(70°N,15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 最近的走法是( ) A.一直向正东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一直向东北走
第1讲 │ 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
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与范围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 约是111千米,如右图中AB 。若 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 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 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 φ千米 (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一、考点透析与典型例题<一>、地理空间定位及经纬网知识的应用重要纬线及其穿过的地方重要经线及其穿过的地方重要国家陆地的经纬度范围和位置特征附:我国南/北极科考站地理位置长城站(66°13´S,58°58´W)位于乔治王岛上,中山站(69°22´S,76°22´E)位于拉兹曼丘陵,黄河站(78°55′N,11°56′E) 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经纬网知识的应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经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如右图,为南半球,我们先画出A、B两点间的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根据上述法则,A在西,B在东,B在A的东方。
典型例题例一、读图,判断A在B的方向。
有一架飞机从美国费城(75°W、40°N)起飞,以每小时1110Km的速度向北匀速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飞行一周。
因故在中国四川内江市(29.5°N)降落。
(1)、内江市的经度是。
(2)、飞机飞行了小时。
(3)、飞机途径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和中国。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飞机是沿经线圈在飞行,即费城和内江市各自所在的经线就组成了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两经线数字之合为180。
又因为飞机是沿经线在飞行,所以遵循每飞过1°对应的实际距离是111Km,故本题得解。
答案:(1)、105°E(2)、时间t=(50+60.5)*111/1110≈11小时(3)、俄罗斯、蒙古<二>、地图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 其比例值愈大 , 比例尺愈大。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际面积越小,图中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在经纬网地图上 ,可利用纬度差来计算两点间实际距离 ,再求算比例尺。
一般说来,画一幅小范围、内容要求详细的地图,一般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缩放:放大2倍1/100 ×2 = 1/50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高凸谷低凸脊缓坡稀陡坡密陡崖密成线一条,鞍部两山头好似眼镜桥。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绘制方法:⑴作剖面图的水平基线;(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 ,画纵坐标;(3)量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交各点距离 ,并平移到坐标图上;(4)用平滑曲线连结各点。
判读方法:(1)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地形部位;(2)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关键点;(3)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 ,在剖面图上是否反映。
4、典型例题例一、读下面地形图、完成以下要求。
(1)、图中等高线所表示的地形种类是,判断理由是:海拔高度在米以上,以下;相对高度在米以下。
(2)、河流的大致流向为;图中A、B两点的距离是1厘米,地面实际距为米。
(3)、图示流域降水丰富,计划修建一个小水电站。
仅此地形考虑,比较C、D、E 三处在处建坝工程量最小,估计坝高不超过米。
分析: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
第一问要通过判读海拔高度和估算相对高度判定该等高线图表示的是丘陵地形,其海拔最高低于500米(3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70米。
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南向北流。
注意河流的南段所在河段是从南向北下降(等高线向高程更高的地方弯曲表示出谷)。
A、B两点的图上距离1厘米,则实际距离是1除厘米,即400米。
第三问有关水库坝址的选择,关键是要选择地形最峡窄的河谷、同时上游有较大范围流域的集水区域,故应选择D点最适合。
坝高的估测应考虑整个上游流域最低点和最高点的海拔,以及坝址处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海拔。
坝过高则溢水,坝过低则库容不充分。
此坝高不应超过20米,主要是D处东南面海拔高度的限制。
例二、读图A,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A中标注出该区域的最高点(以400040001图B图AH表示),该点海拔约米。
(2)在图B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3)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
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4)在图示区域内,拟修建一个小型水库。
从地形特点考虑,选择水坝的最佳位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取取信息判断地形起伏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评价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第(1)主要考查等高线数值的判断。
图中有四个较大的山头,以300米等高线为基线,数一数它到四个山顶间相隔几条等高线,相差最多的地势最高。
第(2)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一般步骤是:①在绘制地形剖面图的长方形方框左侧作高度表;②把AB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转绘在地形剖面图的基线上并画出相应的对应点;③在地形剖面图上把各垂直对应点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绘图。
第(3)主要考查学生对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了解。
根据地形坡度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案,地势陡峭处宜植树造林,坡度较大处宜种植经济林,平缓处宜发展种植业。
从等高线图上可以看出350米和250米是较为明显的分界线。
第(4)具体考查水库坝址的选择,选址的基本要求是:工程量尽可能小,库容量尽可能大。
【答案】(1)H位置见图C, 600—649 (2)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正确(见图D)(3)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见图D)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
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
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
(4)见图C例三、读断崖图,回答下列问题。
(1)、断崖E的高度是。
(2)、断崖顶部的高度为。
分析:本题的两个问题很容易混淆,要认真区分。
断崖E的高度是指崖顶到崖底的相对高度,断崖顶部的高度是指海拔高度,但都是一个取值范围,不是固定的数值。
断崖的高度可以根据公式“(n-1)d≤△H<(n+1)d”进行计算,其中n指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指等高线间距。
断崖顶部的高度是指重合等高线中数值最大的等高线到下一个较大数值等高线之间的部分。
答案:(1)、150≤△H<250(2)、250≤h<300<三>、时间计算1、地方时图D 图CH(1)、地方时定义:地方时是把当地当天太阳升到最高的时刻定为正午(12:00),并以此为标准的时间。
**注意:同一经线上各地地方时相同。
(2)、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晚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②、地方时的换算关系是:1h/15°;4m/1°;4s/1′。
“东加西减”③、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④、根据经度差计算地方时时为了减少计算失误,常常采用回避180°经线的办法,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计算:最晚最早180°W 90°W 0° 90°E 180°E(3)典型例题:已知10°W的地方时为5:00,则75°E的地方时为分析:从上图可知10°W的时间晚,75°E的时间早。
只要要求出两地间距,再根据“地方时换算关系”换算就可以得到两地的时间差,即:(10+75)°×4m/1°=时间差,再把这个结果加在10°W的时间上就得到答案。
所以,答案为:5:00+[(10+75)°×4m/1°]=10:40。
区时(1)、时区的划分①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
②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7.5°与西经7.5°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 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7.5°,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
(2)、区时的计算时区的计算:某地经度除以15所得结果四舍五入便得答案。
中央经线的计算:所求时区中央经线=时区数×15°。
区时的含义:区时是本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与地方时计算方法相同,只是在计算的时候把地方时改为区时就行了。
涉及飞机分行时间的两地区时的计算:目的地区时=出发地区时±两地时区差×1h +飞行时间3、国际标准时间以0°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的世界性时间。
4、日期分界线(1)、日界线人文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2)、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日期的变化规律:东12区——→西12区减一天西12区——→东12区加一天**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3)、典型例题例一、一艘轮船,于2004年1月25日上午10点从,上海港起航,经过90整天后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西八区),问到达地是几月几日几点钟?,分析:已知从某时区出发的区时、到达地的时区和行程时间,求到达地的时刻,可归纳为如下公式: (出发地的区时+行程时间)±两地相隔的时区数× 1小时=到达地的区时。
2004年是闰年,二月份有29天(三月份是大月,有31天)。
按出发地的时刻计算,90天后是四月二十四日上午10点。
但是上海使用东八区的区时,圣弗兰西斯科是西八区的区时,按其在上海西面的方法来计算,要迟16个小时,所以到达地的时刻是四月二十三日18点。
解此题要注意下面的问题:①换算区时题中有行程时间时,要统一归算成出发地(或到达地)的区时,并加行程时间。
②出发日期和到达日期是跨月份的,要注意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是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各月是30天)的天数,二月份要注意平年(28天)或闰年(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