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共5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内科学: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内科学: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病例4
患者4岁,感冒后心动过速4天,由外院转 入附属医院,曾经使用利多卡因、乙胺碘 呋酮、心律平、艾索洛尔等药物无效。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折返机制是基础!
射频消融术前术后心电图
心律失常三维标测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历程
PTCA阶段 裸支架时代 药物支架时代 可吸收支架时代。。。。。。
2.束支或分支水平阻滞,间歇发生二度II型房室阻滞,有症 状者。
3.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经常低于50次/分, 有明确的临床症状者,或间歇发生心室率<40次/分;或有长 达3秒地RR间期,虽无症状,也应考虑植入起搏器。
4.颈动脉窦过敏引起的心率缓慢,心率或RR间期达到上述 标准,伴有明显症状者。
1927年,MarmorStein报道了经静脉途径成功地刺激右房和 右室。 1928年,澳大利亚的麻醉医生Lidwill与物理学家Booth合作 用这种方法成功地抢救了一名心脏骤停的新生儿。 Hyman在1932年设计制作了一台由发条驱动的电脉冲发生 器,该装置净重达7.2kg,脉冲频率可调节为30次/min、 60次/min、120次/min,Hyman将之称为人工心脏起搏 器 1981年Scheinman等首次经导管应用直流电消融房室结交 界区获得成功 1987年Borggrefe等应用射频电流消融人的房室旁路获得成 功
原因不明的晕厥,在心电生理检查时能诱发的显著血流 动力学改变的室速或室颤; 心肌梗死所致的LVEF<35%,NYHA心功能II级或III级 (心肌梗死后40天以上); 心肌梗死所致的LVEF<30%,NYHA心功能I级(心肌梗 死后40天以上); 心肌梗死后非持续性室速,LVEF<40%,且心电生理检 查能诱发出室颤或持续室速; LVEF ≤35%的非缺血心肌病患者;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技术

定义
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通过导管等器械,在影像设备引 导下对心脏血管和心脏结构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发展历程
自20世纪60年代起,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经历了从单纯球囊 扩张到支架植入,再到药物涂层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发 展历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病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心 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导管定位
通过影像引导,精确调整 导管位置,确保治疗器械 准确到达病变部位。
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
球囊扩张
将带有球囊的导管送至狭 窄部位,通过充气球囊扩 张狭窄血管,改善血流。
支架植入
在球囊扩张后,将金属支 架植入狭窄部位,支撑血 管壁,保持血管通畅。
术后处理
撤出导管,压迫止血,观 察患者生命体征和穿刺部 位情况。
方法进行治疗。
心脏并发症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选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治疗;对于心 力衰竭,可采取强心、利尿等措
施改善心功能。
感染并发症处理
局部感染可加强换药、清创等治 疗;全身感染需选用敏感抗生素 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支持
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
04
患者选择与术前评估策略
患者选择标准制定
心脏病类型
01
优先选择单一、局限且适合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等。
年龄与身体状况
02
通常选择中老年患者,但需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合并症情况

意愿与配合度
03
患者需对介入治疗有充分了解,并具备较高的治疗意愿和配合
度。
术前检查项目清单
常规检查
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等,以评估心脏功能及结构 。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增加蔬菜、 水果、全谷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 食品的摄入。

《心介入治疗》课件

《心介入治疗》课件
复合治疗模式的探索
结合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感谢观看
THANKS
注意事项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严 格掌握适应症和操作规范。
04
心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与预 防
血管并发症
血管损伤
在进行心介入治疗时,可能会对血管造成损 伤,如血管破裂、夹层等。
血管炎症
介入操作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引发炎症 反应。
血栓形成
由于导管或导丝在血管内操作,可能会引起 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血管栓塞。
02
心介入治疗的过程
术前准备
01
02
03
04
评估病情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 心脏病变情况,确定介入治疗
的必要性。
制定方案
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介入治疗方案。
准备材料
准备手术所需的各种导管、导 丝、支架等介入器材。
告知风险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风 险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充分
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支架在完成支撑作用后可被人体自 然降解,减少长期留存可能带来的 并发症。
介入性基因治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病变部位进 行精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学的结合
基因检测与心介入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技术,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为患者提供更精 准的治疗方案。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
利用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MRI、CT等,对病变部位进行精准定位 ,提高手术成功率。
生活质量评估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了 解患者在术后是否能够正 常工作和生活。
心理支持
对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的 心理问题进行支持和疏导 ,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 平。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ppt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ppt

RV
LAO
-
10
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病窦、房室 传导阻滞等。安装永久起搏器。
-
11
起搏系统
各部分与人体 组织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脉冲发生器
电源或电池
电极和导线
阴极(负电极) 阳极(正电极)
人体组织
电极
脉冲 发生 器
阳极
阴极
-
12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皮二 尖瓣球囊扩张术。已经逐步被二尖 瓣置换取代。
阴极
20
冠心病介入治疗
-
21
越来越多的人离我们远去
-
22
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官腔狭窄→ 心肌 缺血缺氧
-
23
-
24
薄的纤维帽 脂质核
-
25
破裂的斑块
血栓
炎症 细胞
少量平滑肌 细胞
激活的巨噬细胞
-
26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1
---指导治疗
不稳定心绞痛:
-
28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2
---明确诊断
不典型胸痛 上腹部症状,无消化系统体征、药物治疗无效 心绞痛样症状,但运动试验(-) Holter及/或运动试验(+),但无临床症状 ECG有非特异性ST改变或 T 波异常,需除外冠 心病 成功复苏的卒死患者 特殊职业需除外冠心病
-
29
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征-3
-
38
我院心脏介入的发展
-
39
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
2007年26例。
2008年96例。
2009年44例(C 臂反复故障及出现并发症后 医疗纠纷有关)。

心脏介入治疗实用资料ppt

心脏介入治疗实用资料ppt
胸闷、血压下降、心率出快转慢,应高度怀疑心包填塞。
②术中观察患者发生心绞痛,可能因大头导管送入左室时, 很容易误入冠动状脉,要及时地撤出,如在冠脉内放电, 可导致冠脉痉挛、血栓形成。
③术后卧床12小时,弹性绷带压迫腹股沟穿刺口6小时,穿刺侧 下肢保持伸直。
④静脉滴注抗菌素预防感染。
六⑤、主观动脉察动腔伤内支口架植有入术无出血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体皮肤颜色以及温
⑥静滴抗菌素以防止感染
度等。 采用经静脉双面伴伞堵塞或钮扣式双盘堵塞。
③拔出鞘管护理配合:拔鞘管前、后除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外,还应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下肢端皮肤温度、颜色等下肢血液
三、经皮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 循环情况,嘱患者平卧24小时,弹性绷带加压包扎20小时并保持术肢伸直。
④在传送堵截塞装置过程中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低血压等,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变化、做好记录。 ②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备皮,术前禁食4小时。来自五、经皮球囊导管瓣膜病的介入治疗
有一定的并发症,切口疤痕形成与术后远期影响等问题,因此, 心肌消融术有可能出现室间隔穿孔、心传导阻滞等并发症,术后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
四、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经导管关闭房、室间隔缺损一直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性治疗研 (一)概述:用股动脉穿刺方法将带膜支架植入夹层破口或动脉瘤处,从而避免血液对动脉瘤的高压冲击,预防主动脉动破裂或夹层

究的热点。采用经静脉双面伴伞堵塞或钮扣式双盘堵塞。 ④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①术后15分钟心脏B超检查,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及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测定,以观察堵塞效果。
(二)观察护理 ⑤滴注抗菌素菌素预防感染。
一、经皮导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介入ppt课件

心脏介入ppt课件
77
血管栓塞术
适应症
1.控制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 2.治疗血管性疾病 3.肿瘤的栓塞治疗 4.功能性器官栓塞
78
栓塞物
明胶海绵 碘化油 螺圈或弹簧圈 聚乙烯醇A) 可脱球囊 无水酒精
79
栓塞后反应
栓塞后综合征:包括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组织器官坏死 异位栓塞 感染
并发症:肺动脉栓塞是主要并发症
51
上腔静脉支架
纵隔肉瘤复发
52
上腔静脉支架
53
门脉高压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
TIPPS
54
适应症
门脉高压症 难治性腹水者 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移植术前预防消化道出血
55
禁忌症
严重的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重度肝功能异常及肝性脑病前兆 合并靠近第一、二肝门部位的肝癌 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异常 严重的肾功能障碍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衰竭 感染及败血症,尤其是胆系感染者
AAA漏
44
静脉病变血管成形术
45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适应症:
有BCS的临床表现,下腔静脉膜性或节段 性梗阻,或肝静脉开口部的膜性或节段性梗阻
46
禁忌症:
导丝或穿刺针无法通过的下腔静脉 肝静脉完全闭塞 下腔静脉内有游离血栓,经静脉治疗血栓不溶解 肝静脉广泛狭窄、闭塞
3
蒙片
DSA图像
4
5
穿 刺 针
needle
6
导管鞘
sheath
7
导管
catheter
8
导 管 头
9
导丝
guide wire
10
术前准备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共58页文档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共58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

心脏病介入治疗

心脏病介入治疗

第二十章心脏病介入治疗第一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是目前以及将来相当长时间内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改善心肌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

该技术由Gruentzig于1977年首先发明和应用,即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

)。

我国在1984年开展了第一例PTCA,到九十年代冠脉介入治疗进入了快速稳定发展阶段,1999年完成8 000例,2000年完成1.2万例,2001年1.6万例,每年以35%~50%的速度增长。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冠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以及新型支架释放技术的改进,使介入治疗的操作简易化,进一步降低并发症。

其他新技术如:定向旋切术(dieectional atherectomy)、高频旋磨术(high frequency rotational atherectomy)、激光成形术(laser angioplastry)、超声消融术(ultrasound angioplastry)、经皮血管内切吸导管(transluminal extraction catheter)、切割气囊导管(cutting balloon catheter)等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原来无法治疗的病变得以合理的治疗。

上述治疗技术统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称PCI。

一、PCI指南简介为了规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2002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参考了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2001年修订的PCI 指南,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订了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按照这一治疗指南,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实际上是平衡PCI的收益和风险,收获>风险是相对适应症,反之就是相对禁忌症。

平衡收益和风险需要考虑诸多因素:①患者的全身情况能否耐受操作;②心缺肌血的严重程度;③手术操作成功的可能性;④处理并发症的能力;⑤远期效果;⑥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