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地铁4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浅析地铁车站与城市道路衔接问题

浅析地铁车站与城市道路衔接问题

Academic Forum442浅析地铁车站与城市道路衔接问题陈爱英(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无锡 214072)摘要:随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地铁在很多大中城市成为了公共交通的主角。

如何处理好地铁车站与城市道路的衔接,也是一个需要系统考虑的问题。

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将城市道路与地铁车站间需要衔接的方面、内容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地铁车站;城市道路;衔接十二五以来,城市地铁快速发展,在很多大中城市已经构建了综合立体交通。

在地铁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其车站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处理,决定了车站周边景观、综合换乘、人流组织及服务效果等。

下面就如何处理地铁车站与道路衔接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汇总分析,通过车站主体、出入口、出地面结构等各个组成部分,从平面和高程等方面对衔接进行分析,提出对地铁车站的设计要求。

1 地铁车站平面布置需结合道路进行综合考虑1.1 车站主体布置要求车站主体一般布置在道路下方,结构规模相对较大,施工工期较长,对道路交通及敷设在道路上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故车站主体在布设时应系统考虑地铁换乘功能与车站建设对交通、市政工程的影响,合理的位置也可以保证车站建设顺利进行。

建议车站主体尽量平行道路布设,并应避开大管径(高电压)城市管道,或使维护结构避开大管径(高电压)城市管道。

如,无锡3号线盛岸站应避让道路南侧敷设的d1200污水管及110KV电力管廊。

1.2 出入口布置要求出入口作为车站集散客流的门户,往往布置在道路交叉口4个象限内,更有商业出入口与地块或商业空间相结合设置。

对于出地面的出入口,需要永久占用土地,故而其位置布设对市政影响更大。

对出入口布设要求如下:(1)不得侵入规划及现状道路红线出入口出地面结构(含装修完成面及挑高低于2.5米的出入口上盖投影)应在道路红线以外,红线按照现状及规划双重控制。

同时,应全面考虑与出入口相配套的地徽等出地面设施的布置空间和基础埋设空间,以确保出入口配套设施的合理布置和实施。

无锡市轨道交通衔接导则

无锡市轨道交通衔接导则

无锡市轨道交通衔接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根据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至远景年2050 年,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将以主城区为核心,由三主两辅”5 条线构成放射环形线网,其中1 号线、2 号线、3 号线为骨架线路,三线呈放射状,4 号线、5 号线为辅助线路。

规划线网总长157.77 公里,设车站111 座。

2. 换乘站点设置:在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网中,设置了多个换乘站点,以便乘客在不同线路之间方便快捷地换乘。

例如,1 号线与2 号线在无锡火车站、万象城站等站点实现换乘。

3. 衔接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与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之间的衔接至关重要。

无锡市轨道交通条例规定,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应设置公交换乘站点,并与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形成便捷的换乘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4. 步行和自行车道衔接: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应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乘客步行或骑自行车前往目的地。

同时,鼓励市民使用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5. 停车场规划:为方便市民驾车换乘轨道交通,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应设置适量的停车场。

停车场规划应考虑交通便利、停车位充足、收费合理等因素,以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6. 交通枢纽建设:在无锡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规划了一批交通枢纽,如无锡火车站、无锡东站等。

这些交通枢纽将汇集轨道交通、公交、长途汽车、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7. 特殊人群出行衔接:为方便特殊人群如老年、残疾等乘客出行,轨道交通站点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如电梯、残疾人专用通道等。

同时,加强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的衔接,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8标项目总体施工方案策划报告

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8标项目总体施工方案策划报告

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8标总体施工技术方案策划报告编制:黎浩昀复核:李学友审核:何开伟审批: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8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七年四月目录1.策划依据及适用范围........................................................................................................ - 1 -1.1策划依据.................................................................................................................. - 1 -1.2适用范围.................................................................................................................. - 1 -2.工程概况............................................................................................................................ - 1 -2.1项目概况.................................................................................................................. - 1 -2.2设计简介.................................................................................................................. - 2 -2.3施工环境条件.......................................................................................................... - 3 -2.3.1地形地貌情况 ............................................................................................. - 3 -2.3.2工程地质 ..................................................................................................... - 4 -2.3.3水文地质 ..................................................................................................... - 5 -2.3.4地震效应 ..................................................................................................... - 5 -2.3.5周边建筑构物情况 ..................................................................................... - 6 -2.4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难点...................................................................................... - 9 -2.4.1工程特点分析 ............................................................................................. - 9 -2.4.2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其对策措施 ............................................................. - 9 -3.总工期目标及阶段目标.................................................................................................. - 12 -3.1总工期目标............................................................................................................ - 12 -3.2主要施工进度指标................................................................................................ - 13 -4.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方案(含需经济比选的专项施工方案)...................................... - 14 -4.1总体施工方案........................................................................................................ - 14 -4.2主要施工方案........................................................................................................ - 16 -4.2.1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 - 16 -4.2.2SMW工法桩施工方案.............................................................................. - 16 -4.2.3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 - 16 -4.2.4基坑开挖及支撑方案 ............................................................................... - 17 -4.2.5明挖主体结构施工 ................................................................................... - 17 -4.2.6结构防水施工方案 ................................................................................... - 18 -4.2.7盾构机吊装及拆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 18 -4.2.8盾构始发施工技术方案 ........................................................................... - 18 -4.2.9盾构区间掘进方案 ................................................................................... - 18 -4.2.10盾构到达施工技术方案 ......................................................................... - 19 -4.2.11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方案...................................................................... - 19 -4.3拟进行经济比选的施工技术方案........................................................................ - 19 -5.方案编制审批计划表...................................................................................................... - 19 -6.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20 -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无锡地铁4号线项目总体施工技术方案策划报告1.策划依据及适用范围1.1策划依据(1)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2)无锡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8标段招标图设计文件;(3)公司标准化管理文件;(4)施工调查报告;(5)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印发《施工技术方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股司科[2014]270号)。

车辆段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

车辆段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

车辆段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
一、背景
既有线是指已经建成并运营的铁路线路。

在新修建的铁路线路与既有线交汇处,需要进行衔接,称为临近既有线。

在临近既有线施工中,需要考虑到车辆段周边的道路、设施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方案确保运行安全。

二、施工方案
1.设立临时出入口
为了避免施工给周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可以在车辆段周边设立临时出入口,
方便施工人员进出。

同时,设立交通标志、路障等物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2.分时段施工
一般采取分时段施工方式,预留夜间作业时间段,减少对白天道路交通的影响。

可以根据周边交通情况和施工工期,对作业时间做具体规定。

3.封闭道路避免危险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设置隔离带将施工区域与道路隔离开来,避免人员和车辆
进入施工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可以在隔离带内进行施工,确保安全性。

4.清晰提示标识
在车辆段周边的道路上设置醒目的提示标识,向交通参与者提前进行告知,避
免造成交通拥堵或者安全事故。

例如设置路标牌、标志等,以指示交通参与者如何绕行和调整道路行驶方向。

5.合理安排车辆停放位置
考虑到施工期间大量车辆的存放问题,应该在车辆段周边合理规划车位,合理
安排车辆停放位置。

可以在摆放之前先预留好位置,避免车辆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安全。

三、总结
通过以上车辆段临近既有线施工方案,可以有效的保障交通安全,并且对临近
既有线的衔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施工方案选择上综合考虑车辆段周边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保障施工人员和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无锡地铁 规划调整方案

无锡地铁 规划调整方案

无锡地铁规划调整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探讨无锡地铁的规划调整方案。

无锡地铁作为无锡市的主要城市交通工具,对于市民的日常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现有地铁线路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些规划调整方案,以完善无锡地铁网络并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现状分析当前无锡地铁拥有两条线路:1号线和2号线。

1号线全长31.2公里,共设有28个站点,覆盖了无锡市的东西向主干道。

2号线全长38.9公里,共设有27个站点,覆盖了无锡市的南北向主干道。

然而,随着无锡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扩建的推进,现有地铁线路已经日渐拥堵,乘客出行体验较差。

规划调整方案为了完善无锡地铁网络并提升乘客出行体验,需对现有地铁线路进行调整,并增加新的地铁线路。

下面是具体的规划调整方案:1. 地铁线路调整1.1号线延伸:将1号线西端延伸至无锡北站,与2号线实现无缝换乘。

这样做可以缓解1号线的拥堵情况,并方便乘客从无锡北站乘坐地铁进入市区。

2.2号线延伸:将2号线南端延伸至机场,方便市民从无锡机场乘坐地铁进入市区。

同时,将2号线北端延伸至太湖乐园,以满足市民对于太湖旅游的出行需求。

2. 新地铁线路建设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本方案还计划增设两条新的地铁线路:1.3号线:3号线将从无锡市中心向西南方向延伸,沿着主要城市道路线路,覆盖重要的经济区、居民区和商业中心。

这将大大方便市民从西南地区进入市中心。

2.4号线:4号线将从无锡市中心向东北方向延伸,覆盖新开发的城市区域和居民区。

这将有助于分流现有地铁线路的客流,并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上述地铁规划调整方案,需要制定以下实施计划:1.方案讨论与研究:召集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方案的深入研究和讨论。

考虑城市规划、现有交通状况以及项目可行性等因素。

2.设计与审批:确定各条地铁线路的具体路线和站点设置,并进行设计和审批工作。

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无锡地铁4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方案研究

无锡地铁4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方案研究

无锡地铁4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方案研究
李彦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13(016)006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段是不可缺少的设施.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等相关方案的设计对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有着重要影响.结合无锡地铁4号线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车辆段出入段线接轨宏观方案、出入段线入段方案、出入段线连接及接轨配线等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车辆段出入段线接轨优化推荐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节约土地资源、节省工程费用、方便运营管理.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李彦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430063,武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21.32;U231
【相关文献】
1.地铁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探讨 [J], 齐杰;梁广深
2.地铁场段出入线设计及接轨方案研究 [J], 贺万里
3.大连地铁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综析 [J], 张鹏
4.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南头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研究 [J], 顾晓东
5.轨道交通车辆段上盖开发消防设计研究——以无锡地铁4号线具区路车辆段消防设计为例 [J], 刘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车辆段接轨站出入段作业能力与运营组织分析

车辆段接轨站出入段作业能力与运营组织分析

车辆段接轨站出入段作业能力与运营组织分析宋周敏; 刘葛辉; 张晨曦【期刊名称】《《山东科学》》【年(卷),期】2019(032)006【总页数】10页(P79-88)【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出入段作业; 能力分析; 车辆段; 接轨方式; 运营组织; 发车间隔【作者】宋周敏; 刘葛辉; 张晨曦【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 U291.69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列车开行密度的调整需要通过列车出入段作业来实现,其效率取决于出入段作业的速度。

提高出入段作业速度对于提高运营效率、节约列车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出入段作业能力主要受车辆段和接轨站形式限制,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形式下的出入段作业能力进行研究。

既有研究多从车辆段角度出发,探讨咽喉区作业能力、不同作业模式或设备条件下出段能力及出入线设计方法。

张雄等[1]、李桂桂[2]基于车辆段出入线设计方案和作业流程,采用区段划分法将出入段能力划分为段内和出段两个区段能力,并将作业流程分为列车出库、制式转换、出入线运行和列车进站四个过程,进一步通过计算给出具体的出入段能力,但主要关注段内区段的作业能力。

丁建中等[3]、张芸芸[4]、覃定明等[5]、张建华[6]从列车控制系统和设备布局角度分析车辆段出入段能力,并分别针对具体案例提出了扩能的方法。

王粉线等[7]、陈福贵[8]、方杰伟[9]、尹舒郁[10]分别从接轨位置及形式、收发车作业组织方法上探讨车辆段接轨站的配线方案和作业难点,并总结了不同接轨形式的优缺点。

以往的研究对出段区段作业能力研究较少,特别是忽略了接轨站不同作业组织方案对其作业能力影响。

而出段区段作业过程对于全部出入段能力和正线作业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出段区段作业能力为核心展开研究,针对不同接轨站形式和出入段作业方案,分别提出加车和收车过程的用时计算模型,确定各出入段方案下的能力。

地铁车辆出入段线施工方案

地铁车辆出入段线施工方案

地铁车辆出入段线施工方案简介地铁车辆段是指在地铁路线上专门用于车辆停放、维修、保养等车辆保障工作的一段线路。

由于车辆段在运营期间无法供车辆通行使用,因而在地铁运营期间对车辆段进行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地铁车辆出入段线施工方案进行讨论。

背景车辆段在地铁运营期间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修、维护和更新工作。

这些工作通常涉及车辆的拆装和维修,需要在地铁正常运营时间以外进行。

由于车辆段的位置和长度限制,车辆段的施工方案通常比较困难,需要进行精细的规划和组织。

施工方案地铁车辆出入段线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时间规划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铁运营时间的影响,施工时间应当在晚高峰期进行。

通常施工时间为晚上10点至次日早上6点。

为方便施工人员进出车辆段,必须在地铁运营的空隙期间进行出入段的操作。

2. 安全管理车辆段施工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资质、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

同时需要专人监控整个施工过程,及时解决发现的安全问题,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设备调试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机械、电器等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运行良好。

同时还需要对车辆段的排气系统、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调整。

对于车辆段内的设备进行测试和检查,确保设备故障率降到最低。

4. 环境保护在进行车辆段施工时,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保护。

针对车辆段内的噪音和粉尘问题,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使用化学药品等润滑油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车辆段的施工对于地铁的维护和养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施工方案的制定上,需要充分考虑时间规划、安全管理、环境保护、设备调试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和方案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对地铁运营造成的影响,确保地铁的运营安全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站—吴越路站)线路 长 22.4km,全 为 地 下 线 路,设 16座车站、1个车辆段和1个停车场 。 [2]
车辆 段 设 于 4 号 线 一 期 工 程 终 点、二 期 工 程 起 点附近。由于4号 线 一、二 期 工 程 交 界 处 位 于 城 市 发展重点区域,因 此 车 辆 段 选 址 尤 为 困 难。 车 辆 段 段址 原 考 虑 位 于 周 潭 地 块,占 地 约 22.5hm2,其 出 入段线长约4.7km。 此 后 经 过 与 规 划 部 门 的 协 调 研究,改选在谢 家 桥 地 块 设 车 辆 段。 该 地 块 原 规 划 为居 住 用 地,车 辆 段 段 址 占 地 约 21hm2,出 入 段 线 长 约 2.25km。 虽 然 车 辆 段 在 谢 家 桥 占 用 了 居 住 地 块 ,但 是 通 过 物 业 开 发 不 但 可 以 还 原 地 块 属 性 ,还 可 以为无锡地铁公司 增 加 收 入,故 经 业 主 认 可 选 用 谢 家桥地块为段址。考虑到车辆段的设置对线路运营 的重要影响,而且车 辆 段 的 建 设 需 要 大 量 土 地 资 源 和建设资金,是整 个 地 铁 工 程 的 重 点,因 此,需 要 对 其出入段线与接轨 方 案 进 行 研 究 和 梳 理,以 便 科 学 决策。
图 9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优 化 推 荐 方 案 示 意 图
图 6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方 案 1 示 意 图 图 7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方 案 2 示 意 图
3 结 语
研究好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等相关方案对轨 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管理都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就无 锡地铁4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等相关方案进 行了研究,并给 出 了 推 荐 方 案。 研 究 车 辆 段 出 入 段 线与接轨方案需要 综 合 考 虑 各 种 因 素,要 求 各 个 专 业 共 同 配 合 ,灵 活 结 合 周 边 规 划 ,最 终 提 出 符 合 土 地 资源节约、工 程 费 用 节 省、运 营 便 利 等 条 件 的 优 质 方案。
车 辆 段 体 量 巨 大 ,为 了 减 少 征 地 与 投 资 ,在 满 足 洪水水位要求的 前 提 下,其 场 坪 标 高 不 宜 过 高。 由 于出入段线从地下 至 地 面 的 引 线 距 离 较 短,使 得 立 信 大 道 需 抬 高 1.6 m,关 家 桥 河 须 改 迁 ,工 程 实 施 的 难度很大,可行 性 也 不 大。 出 入 段 线 入 段 顺 接 方 案 纵断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 4 出 入 段 线 入 段 顺 接 方 案 纵 断 面 示 意 图
为 了 规 避 上 述 难 点 ,结 合 线 路 拆 分 的 方 案 ,对 一 期工程的车辆段采 用 反 向 逆 接,出 入 段 线 下 穿 具 区 路然后拐入车辆段(见图 5)。二期工 程 拆 分 后 的 线 路沿棠甘路下穿规 划 路 进 入 段 内,设 车 场 平 行 于 一 期车辆段。一期和二期的出入段线在场内立交。
综合上述 3 个 方 案 ,站 台 宜 采 用 岛 式 车 站 ,且 要 保证实现列 车 在 出 入 段 线 双 线 、双 方 向 运 行 。 因 此, 综 合 各 方 案 的 优 点 ,提 出 了 如 图 9 所 示 的 优 化 后 的 推 荐方案。在推荐方案中,站前设1条单渡线,站后设2 条折返线兼出入段线。该方案的特点为:折返线具有 双折返能力;车站长度约400m,车站规模相对适中。
综 合 上 述 分 析 ,推 荐 出 入 段 线 入 段 逆 接 方 案 。 2.3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配 线 方 案 研 究
基于 线 路 拆 分 与 出 入 段 线 入 段 逆 接 方 案,考 虑 立 信 大 道 站 为 4 号 线 一 期 工 程 (远 期 独 立 成 线 运 营 ) 终 点 站 ,且 立 信 大 道 站 为 地 下 站 ,研 究 了 3 个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方 案 (见 图 6~ 图 8)。
1 工 程 概 况
无锡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由5条线路组 成,总长158km,车 站 111 座。 无 锡 地 铁 4 号 线 起 自 惠 山 新 城 的 刘 潭 ,是 一 条 环 状 线 路 ,串 联 了 无 锡 市 太 湖 新 城 、锡 西 新 城 、锡 东 新 城 、蠡 湖 休 闲 中 心 、科 技 新城等城市重点建 设 区 域,是 无 锡 市 拟 建 的 一 条 重 要的轨道交通线[1]。4号线全长43.34km (其中 高 架 线4.7km),设30 座 车 站 、1 个 车 辆 段 和2 个 停 车 场。4 号 线 将 分 2 期 实 施。 其 中 一 期 工 程 (刘 潭 · 88 ·

6期
图2)。拆分后,线路相交处设 换 乘 站。 同 时 为 了 更 好 地 设 计 物 业 开 发 方 案 ,增 强 地 铁 服 务 范 围 ,在 车 辆
研究报告
段段址处增设车站 立 信 大 道 站,接 轨 站 也 转 至 新 设 车 站 ,出 入 段 线 长 度 也 大 为 减 小 。
图 1 车 辆 段 接 轨 宏 观 方 案 比 较 示 意 图






研 究
2013 年
无锡地铁4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方案研究
李 彦
(中 铁 第 四 勘 察 设 计 院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430063,武 汉 ∥ 工 程 师 )
摘 要 在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系 统 中 ,车 辆 段 是 不 可 缺 少 的 设 施。车辆段出入段线与接轨等相关方案的设计对轨道交通 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有着重要影响。结合无锡地铁4号线的 实际情况,分析了车 辆 段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宏 观 方 案、出 入 段 线 入段方案、出入段线 连 接 及 接 轨 配 线 等 方 案,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提出了车辆段出入段线接轨优化推荐方案。该方案的优点 是 节 约 土 地 资 源 、节 省 工 程 费 用 、方 便 运 营 管 理 。 关 键 词 地 铁 ;车 辆 段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方 案 中 图 分 类 号 U 121.32:U 231
图 3 出 入 段 线 入 段 顺 接 方 案 示 意 图
图 5 出 入 段 线 入 段 逆 接 方 案 示 意 图
· 89 ·

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 究
2013 年
在 逆 接 方 案 中 ,通 过 改 变 入 段 方 向 ,避 免 了 立 信 大道的抬高,也规 避 了 关 家 桥 河 道 的 改 迁;同 时,延 展线路长度,增 设 了 立 信 大 道 站。 这 不 但 增 强 了 地 铁对客流的吸引力,也 大 大 提 升 了 车 辆 段 开 发 物 业 的 品 质 ,地 铁 与 道 路 公 交 等 其 他 交 通 方 式 结 合 ,可 以 使 其 具 备 交 通 、集 散 、休 闲 、商 业 、信 息 、景 观 等 功 能 , 并 通 过 高 效 的 管 理 和 空 间 利 用 ,进 而 实 现 捷 运 化 、信 息化、集 约 化、人 性 化 和 生 态 化。 此 外,通 过 纵 断 面 优 化 ,实 现 二 期 拆 分 线 路 的 车 场 段 址 资 源 共 享 ,使 得 轨道工程建设更为集约。
2 车 辆 段 出 入 段 线 及 接 轨 方 案 研 究
2.1 车 辆 段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宏 观 方 案 研 究 车辆 段 位 于 4 号 线 线 路 中 部,接 轨 一 期 工 程 的
终点为吴越路站。考虑到运营组织及能力的提升, 可以远期接轨二期 工 程 的 起 点 商 务 中 心 站,从 而 形 成“八 字 线 ”接 轨 方 案 (见 图 1)。 当 不 设 “八 字 线 ” 时 ,全 线 车 辆 通 过 吴 越 路 站 出 入 车 辆 段 ;设 “八 字 线 ” 时,需增加约1.8km 出 入 段 线 工 程,且 商 务 中 心 站 规模因接轨线设 置 而 相 应 增 加。 当 出 入 段 线 呈 “八 字线”布置时,列车 出 入 段 可 自 动 完 成 调 头 功 能,可 避免设 置 回 转 线,能 有 效 解 决 车 辆 的 偏 磨 问 题 。 [4] 经综 合 考 虑,4 号 线 车 辆 段 宜 预 留 远 期 接 入 二 期 工 程 的 商 务 中 心 站 ,以 形 成 “八 字 线 ”的 条 件 。 随着城市发展 情 况 的 变 化,无 锡 市 轨 道 交 通 线 网规划进行了新的 修 编,其 中 4 号 线 一 期 工 程 为 南 北向,二期工程为 东 西 向,在 线 网 中 呈 环 线 状,总 长 度超过40km。 故 车 辆 段 接 轨 按 线 路 拆 分 考 虑 (见
参考文献
图 8 出 入 段 线 接 轨 方 案 3 示 意 图
在 方 案 1 中 ,站 前 设 一 条 单 渡 线 ,折 返 线 兼 为 入 段 线 ,分 别 与 正 线 左 右 线 连 通 ,出 段 线 单 独 设 置 。 该 方 案 的 特 点 为 :折 返 线 与 出 入 段 线 可 以 物 理 隔 断 ,更 加安全可靠,但列 车 在 出 入 段 线 无 法 完 全 实 现 双 方 向 运 行 ;由 于 通 常 终 点 站 均 将 配 线 设 于 站 内 ,故 此 方 案 中 车 站 长 约 600 m,规 模 相 对 较 大 ;整 个 配 线 设 置 相对复杂。
列车在出入段 线 可 实 现 双 线 、双 方 向 运 行 ;车 站 长 度 约580m,规模相对较大;交叉渡线维修保养繁琐。
在 方 案 3 中 ,车 站 改 为 侧 式 站 台 ,站 前 设 一 条 单 渡 线 ,折 返 线 兼 为 出 入 段 线 ,直 接 与 正 线 贯 通 。 该 方 案 的 特 点 为 :折 返 线 兼 为 出 入 段 线 ;侧 式 站 台 换 乘 较 不 便 ,也 不 利 于 终 点 站 大 量 的 客 流 集 散 ;配 线 设 置 较 简 洁 ,车 站 长 度 约 300 m,规 模 相 对 较 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