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CD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ICD-9与ICD-10区别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
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
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
其次,ICD-10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
I 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
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
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
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
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
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ICD-10.ICD的分类原理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
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
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基础知识

按症状、体征等组成的章节: 第18章症状、体征和临床实验室异常所见,不
可分类于他处者
12
三位数类目表
章节名称
类目范围
1、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A00-B99
2、肿瘤
C00-D48
3、血液病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
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
D50-D89
4、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E00-E90
18
特殊组合章的分类顺序
特殊组合章的 分类顺序
表示的章节
分类要求
强烈优先分类 章
第15章、第16章
只要向产科就医就有分类于本章, 其他章的情况只能做附加编码。
一般优先分类 章
第1章、第2章、 第5章、第17章、 第19章
除第15章、第16章外,分类时优 先于其它章。
最后分类章 附加编码章
第18章、第21章
一个小数点。如:S02.011 顶骨开放性骨折。
21
残余类目(剩余类目):指亚目标题中的“其他” 和“未特指”,大多数用-.8和-.9表示,用于分 类那些不能归类到该类目其他特指亚目的疾病。
例如: K81.0 急性胆囊炎 K81.1 慢性胆囊炎 K81.8 其他的胆囊炎 K81.9 未特指的胆囊炎
同义词:卒(cu)中[中风](脑)(麻痹性)I64 指示短语:第一卷中编码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交搭 跨越恶性肿瘤的损害C47.8下方括号[见注释5,第144页] 注释短语:葡萄胎O01[水泡状胎块] 卷一 P578
33
圆括号:圆括号中的词为辅助性的修饰词(补充用词) 规则:不管它是否出现在一个诊断当中,都不影响其编码
3
时间
1893年 1900年 1909年 1920年 1929年 1938年 1948年 1955年 1965年 1975年 1989年 2005年 2015年
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

人住院的原因。当一个住院病人存在多个疾
病时,要按有关规则进行选择。
附加编码:又称次要编码,指除主要编码以
外的其他任何编码。包括损伤、中毒和肿瘤
形态学编码。
合并编码:当两个疾病诊断或一个疾病诊断
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被分类到一个编码时,
这个编码就被称之为合并编码。
手指切伤等,可归类于其他相应的身体系统
或操作章节。产科破伤风,HIV感染不分于
此章,归属传染病章。
五、分类原则与编码方法
4.1强烈优先分类章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 O99.216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E05.900
❖ 流产 自然流产 O03,
❖
包括完全性、不完全性、难免流产。
❖
人工流产
❖
根据人工流产的不同目的进行详细分类
K81.001胆囊脓肿
K81.00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K81.00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K81.006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K81.007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
K81.100慢性胆囊炎
K81.101慢性残余胆囊炎
K81.800特指胆囊炎
K81.801胆囊周炎
K81.900胆囊炎
五、分类原则与编码方法
❖ 但也有少数例外,如K86.1特指慢性胰腺炎
❖ D13.101
❖ D13.200
❖ D13.500
❖ D13.600
❖ D13.700
❖ D13.701
❖ D13.900
❖
食管良性肿瘤
胃良性肿瘤
贲门良性肿瘤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肝外胆管良性肿瘤
胰良性肿瘤
胰岛良性肿瘤
国际疾病分类教材(ICD10基础)

国际疾病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基本原则
分类依据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 现和解剖位置等特征进行分类。
方法
采用逐级分类,将疾病分为大类、中 类和小类,每一类都有明确的定义和 标准,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02
ICD-10基础知识
ICD-10编码系统简介
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疾病分类系统,用于对疾病进行分类和编码。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医院ICD-10编码实践
总结词
编码准确性
详细描述
某医院在ICD-10编码实践中,通过加强培训和规范操作,显著提高了编码准确性,减少了编码错误率,为医疗数 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案例二
总结词
流行病学研究效率
详细描述
某地区利用ICD-10进行流行病学研究,通过统一编码标准,简化了数据收集和处理流程,提高了研究 效率,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它提供了统一的疾病分类框架,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信息能够进行比较和分 析。
ICD-10将疾病分为不同的章节和类别,每个类别都有唯一的编码,方便信息检索和 交流。
ICD-10的分类原则和方法
疾病分类原则
ICD-10按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分
类。
疾病分类方法
采用线性和分层分类方法,先按照 主要病因和病理生理特征进行分类, 再按照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进行细 分。
诊断编码
ICD-10为全球医疗系统提 供统一的疾病诊断编码, 有助于医疗机构进行病历 管理和数据统计。
医疗费用核算
ICD-10编码可用于核算医 疗费用,帮助医疗机构进 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医疗质量评价
icd—10 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CD-10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一、传染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如流感、肺炎、疟疾、艾滋病等。
诊断标准包括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二、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肺癌、乳腺癌、胃癌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四、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肺炎、哮喘、慢阻肺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
五、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肠炎、肝炎、胰腺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检查)、内镜检查等。
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包括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卵巢囊肿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尿常规检查、超声检查等。
七、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炎、脑膜炎、帕金森病、癫痫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脑电图、CT或MRI等。
八、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心理评估等。
九、眼和耳疾病包括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中耳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视力检查、耳镜检查等。
十、皮肤疾病包括湿疹、银屑病、荨麻疹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皮肤活检等。
十一、骨骼肌肉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包括骨折、韧带撕裂、风湿性关节炎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X线检查、CT或MRI等。
十二、先天畸形、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疾病包括唐氏综合症、血友病、白化病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遗传学检查等。
十三、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包括发热、疼痛、水肿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
十四、外部原因包括创伤、中毒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病史等。
十五、损伤和中毒的后果包括后遗症、并发症等。
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病史等。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2.2 前4位编码为ICD-10亚目码。4位亚目 码是3位码的亚分类,同样具有统计分类意 义,例如:急性阑尾炎伴腹膜脓肿 K35.1。
2.3 第5-6位数为扩展码。 5位代码为细目编码。ICD-10细目码是选择性使 用的编码,出现在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 缔组织疾病)、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 某些其他后果)、第二十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中。为避免条目过多,本标准仅在第十九章中表 示开放性或闭合性的细目编码使用。即第十九章 的5位代码具有特定意义,其他章节5位代码没有 特定意义。 医疗机构疾病分类编码应当到6位数,每一个编码 代表一个具体的疾病,例如:原发性单侧髋关节 病 M16.101。
4.2一般优先分类章
第一章 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二章 肿瘤; 第五章 精神和行为障碍; 第十七章 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 第十九章 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 上述这些章在分类时,通常优先于其他章。 例如,传染病作为疾病的病因 时,往往会引起一 些临床症状,涉及身体的某个系统,这时分类要 么是采用星剑号编码,要么干脆只有第一章的编 码,淋球菌性尿道炎A54.0,而不分于泌尿生殖 系统N编码中。
但也有少数例外,如K86.1特指慢性胰腺 炎
4、特殊组合章
第三章至第十四章(除外第五章)是按解 剖系统分类,其他章节为特殊组合章。
4.1强烈优先分类章
第十五章妊娠、分娩、产褥期,不管同时 伴随有任何其他疾病,只要是向产科求医, 或主要医疗操作有产科医师参与的就要分 类到本章中。对于微小的的伴随疾病,如 皮炎、手指切伤等,可归类于其他相应的 身体系统或操作章节。产科破伤风,HIV感 染不分于此章,归属传染病章。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CD-10)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一、ICD-10介绍1、ICD是什么,ICD是分类疾病的国际统一标准ICD,10是用英文字母加数字的办法来表示一个疾病或一疾病如: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 I21.3ICD,10根据疾病的重要程度和疾病的发生频率将疾病分类成: 亚目: E10.0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伴有昏迷类目: E10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节:糖尿病章,系统,: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2、ICD的历史国际疾病分类的历史可追朔到1891年~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起草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由耶克伯蒂隆任主席。
1893年耶克伯蒂隆在国际统计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分类系统~包括三个死亡原因分类方案~第一个44条~第二个99条~第三个是161条。
这个分类系统就是ICD 的原始。
3、ICD的修订制度1898年在渥太华会议上提出的十年修订制度。
修订次数4、世界共有十个分类中心澳大利亚,英语,英国 ,英语,美国 ,英语,中国,中文,法国,法语,瑞典,负责北欧,巴西,葡萄牙语,俄罗斯联邦,俄语,委内瑞拉,西班牙,科威特,阿拉伯语,二、ICD的作用:国内与国际交流意义医疗、研究与教学统计管理医疗付款美国2000年的财政年度医疗保险,medicare,估计错误赔付率是6.8%~合119亿美元,年度共1736亿美元,。
1999年是错误赔付率是8%~合135亿美元。
1996年错误赔付率是14%~合232亿美元。
美医疗财务管理局,Health Care Financing Administration,希望到2002年错误赔付率可以降至5%。
这些错误根据美国监督总局,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报告~全部是医师提供医疗信息有误和编码有误的结果。
三、ICD与临床医师的关系1、病案首页的填写各级临床医师对疾病诊断书写都负有责任~经治医师负责诊断填写~是直接责任人。
上级医师对青年医师负有严格要求和指导的责任~科主任负有检查、审修的责任。
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了全球统一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编码而制定的标准。
它包括了广泛的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以便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士能够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精神疾病。
以下是ICD-10中一些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1. 抑郁障碍(F32-F33):- 持续性情绪低落和丧失兴趣或愉悦感- 显著体重减轻或增加,或食欲明显减少或增加- 明显睡眠障碍- 明显疲劳或丧失精力- 自责或无价值感- 注意力和集中力减退- 反复出现有关死亡的想法或自杀意念2. 焦虑障碍(F40-F41):- 反复出现与特定对象、场景或活动有关的强烈恐惧或焦虑 - 强迫症状,如重复检查或清洗- 恐慌发作,伴有心慌、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社交恐惧症,表现为对社交场合的极度恐惧- 广泛性焦虑性障碍,长时间、无明显原因的严重焦虑和担心3. 精神分裂症(F20-F29):- 实质性思维紊乱- 妄想观念、幻觉或语言紊乱- 感知和认知功能的显著障碍- 消极症状,如情感淡漠和社交退缩- 具有明显且持久的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4. 双相情感障碍(F30-F31):- 双相I型障碍,交替出现抑郁和躁狂发作- 双相II型障碍,交替出现抑郁和轻度躁狂发作-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躁狂状态或高度兴奋,并伴有过分活跃、冲动、自信等行为5. 食欲障碍(F50):- 贪食症,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伴有对体重和体形的异常担忧- 厌食症,极度限制摄入食物,导致显著体重减轻- 嘔吐症,故意引发嘔吐或使用泻药、利尿剂等控制体重以上仅是ICD-10中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部分示例。
每种疾病都有更为详细的诊断标准和附加特征,以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
这些诊断标准的参考内容对于评估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程度、制订治疗计划以及进行临床研究都非常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综合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来确定最终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
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 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 CD-10
ICD-9与ICD-10区别
首先,分类的名称由“国际疾病分类”改为“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全书由二卷改为三卷。
增加了分类章节,扩大了核心内容,由原来的l7章变为2l章。
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病,各章的排列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
其次,ICD-10首次引用了字母编目,由原来的“纯数字编码”改为“字母和数字的混合编码”。
ICD-10另一个革新是在某些章接近末尾的类目设立操作后的疾病。
再次,ICD-9每章开头的不包括“注释”,在ICD-10扩展用于解释各章的某些内容。
ICE-10中将星号信息归纳为82个单纯星号的三位数类目中数供选择使用。
ICD的发展历史
ICD已有110年的发展历史,早在1891年为了对死亡进行统一登记,国际统计研究所组织了一个对死亡原因分类的委员会进行工作,1893年该委员会主席Jacques Bertillon 提出了一个分类方法《国际死亡原因编目》,此即为第一版。
以后基本上为10年修订一次。
1940年第6次修订版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该工作,首次引入了疾病分类,并强调继续保持用病因分类的哲学思想。
1994年在日内瓦第10次修改版本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就是目前全球通用的ICD-10.
ICD的分类原理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
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
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内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ICD的使用方法
(1)ICD的分类编码查找
疾病分类编码的操作方法,基本上可分为4个步骤:
(1)首先要确定主导词,相当于在图书馆中检索时所用的主导词。
(2)确定主导词后,在字母索引中(第三卷)查找编码。
(3)把查到的编码在类目表中(第一卷)核对编码,看是否正确。
(4)对于肿瘤的编码操作,由于要求有两个编码,所以要再次操作。
(2)主导词的选择
主导词的确定是编码操作环节中重要的一步,其选择方法有以下几条:
(1) 疾病的主导词主要由疾病诊断中的临床表现担任,常常位于诊断术语的尾部,如日光性皮炎的皮炎,子宫直肠瘘的瘘字。
(2) 疾病的病因,常常可以作为主导词。
如结核性脑膜炎的结核性即为主导词。
但“细菌”、“病毒”不能作为主导词,此时还应以临床表现为主导词,如细菌性肺炎,肺炎是主导词。
(3) 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疾病或综合征,可以以人名或地名为主导词,如克山病、马方综合征。
(4) “综合征”可以为主导词,但修饰词不含人名或地名,如胫前综合征。
(5) 寄生虫病的主导词要以查“侵染”。
(6) 以“病”结尾的诊断,首先按全名称查(去除明显的修饰词),如果查不到,可以将“病”作为主导词。
(7) 第l5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是对其并发证的分类,从时间上讲分为三个阶段:妊娠阶段的并发证,以“妊娠”为主导词;分娩阶段的并发证,以“分娩”为主导词;产后阶段的并发证,以“产褥期”为主导词。
损伤的编码:如果指出了损伤的类型。
以损伤类型为主导词。
如脱位、撕裂等;如果指出是砍伤、穿刺伤,属开放性伤口,以“伤口” 为主导词;如果没有指出损伤的类型,以“损伤” 为主导词,如眼损伤。
解剖部位一般不能作为主导词,但当解剖部位前有修饰词时,可以作为主导词。
如马蹄型肾、游走性睾丸等。
ICD使用注意事项
ICD一10时应注意的几点
(1) ICD一10使用的英文26个字母没有用U;在分类编码中注意I和0不要和阿拉伯数字1和0混淆。
(2) 星号及剑号在前,星号在事,例如:B26.1^C,02.0*;NOS为未特指,分类在9;NEC为其他(不可归类在他处)分类在8。
(3) 囊肿和息肉不是肿瘤性;高山病=高原病=高原适应不全,海拔30O0米以上称高原地区;剖腹产改为宫产;齿改称为牙,臼齿改磨牙,出牙称为萌牙。
(4) 瞬间死亡,指发病后几分钟内甚至几秒钟内的死亡;猝死,指24小时以内的死亡。
(5) 第20章疾病和死亡的外因不能作为主要编码,但可作为第l9章(及其它章)的附加编码,来说明损伤、中毒的外因。
(6) 第2l章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不能用于国际比较或作为主要死亡编码。
ICD的应用与意义
标准化:ICD使得疾病名称标准化、格式化。
这是医学信息化、医院信息管理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应用基础。
共享性:ICD使得疾病信息得到最大范围的共享,可以反映国家卫生状况,还是医学科研和教学的工具和资料。
有利于管理:ICD是医院医疗和行政管理的依据。
有利费用管理:疾病分类是医疗经费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
ICD-10编码查询(国际疾病分类编码)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A99.999 B00-B99.999
第二章肿瘤C00-C97.999 D00-D48.999
第三章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患D50-D89.999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E00-E90.999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F00-F99.999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G00-G99.99.999
第七章眼和附器疾病H00-H59.999
第八章耳和乳突疾病H60-H95.999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I00-I99.999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J00-J99.999
第十一章消化系统疾病K00-K93.999
第十二章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L00-L99.999
第十三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M00-M99.999
第十四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N00-N99.999
第十五章妊娠、分娩和产褥期O00-O99.999
第十六章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P00-P96.999
第十七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Q00-Q99.999
第十八章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R00-R99.999
第十九章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S00-S99.999、T00-T98.999
第二十章疾病及死因的外因V00-V99.999、W00-W99.999 、X00-X99.999、Y00-Y98.999 第二十一章影响健康状态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Z00-Z99.999
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