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复烤新工艺新技术讲义
打叶复烤新工艺新技术讲义68页PPT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烟叶复烤工艺与技术

烟叶复烤工艺与技术摘要分析烟叶复烤工艺存在的问题,阐述烟叶复烤工艺的发展历程,以为烟叶复烤提供指导。
关键词烟叶复烤;挂杆复烤;打叶复烤烟草种植和使用历史悠久,但对于烟草来讲,较成熟的加工工艺却并没有太长的历史。
几千年来,对于烟草加工都只是简单的晾晒,使其失去水分,以利于烟叶保存,同时在使用时能够轻易点燃。
1839年,烤烟工艺被发明,很快得到普及,后来经过不断地发展,烟叶复烤工艺日臻成熟,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工艺流程[1]。
1 烟叶复烤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发展,烟叶复烤工艺由最初的简单烘烤发展为今日较为成熟的烘烤工艺,而在此期间,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烟叶复烤厂分布不均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复烤厂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不均匀。
在一些省份,复烤能力过剩,在省内复烤厂达30多家,产能明显过剩。
在另外一些省份,复烤厂只有1家,生产能力低下。
虽然复烤厂的分布与烟草种植生产能力密切相关,一些烟草种植大省种植量相当大,复烤厂相对较多。
但复烤厂在一些省份产能过剩,如河南等。
这种分布不均匀直接导致烟叶复烤效率降低,一些复烤厂不能满负荷生产,而一些复烤厂超负荷生产,质量难以保证。
1.2 复烤设备老化陈旧我国一些复烤厂有着悠久的历史,某些甚至有将近100年的历史。
这些复烤厂设备相对陈旧,由于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设备不能及时更新。
有相当一部分的复烤厂仍使用挂杆复烤机,这种机械是欧美国家20世纪初的一种机器的改良,经过多年发展,并未有太多改变。
而其余工序仍为手工操作,这就与卷烟厂先进的自动化机械极不适应。
不仅在生产效率方面难以达到要求,在质量方面也难以保证。
1.3 复烤工艺落后在我国,许多复烤厂仍使用挂杆复烤工艺,这种工艺生产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
在许多复烤厂,工人密集,工作环境恶劣,尘土含量可达170 mg/m3以上,温度可达40 ℃以上。
不仅对工人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烟草质量也难以保证。
烟草中含有大量灰尘,难以用于高品质香烟生产,这也使得复烤厂经济效益低下,进而影响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
打叶复烤技术概述

一、打叶复烤技术概述1.打叶复烤技术基本理论随着卷烟企业研究发展“中式卷烟”,实施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卷烟生产追求高品质、精细化。
随着卷烟工业企业开展特色工艺研究,配方打叶技术成为卷烟工业企业对打叶复烤企业的设备、工艺、产品质量、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过程统计控制能力,提高信息反馈速度,适用不同产区烟叶理化特征的加工工艺成为复烤企业新一轮设备技术改造的重点,如工艺流程设计要满足配方打叶工艺,通过配备在线烟叶化学成分检测装置和在线成品烟箱水分仪等装置加强过程控制能力,加强复烤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改进车间中控系统,增加除杂设备,提高复烤对非烟杂物的控制能力,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等。
根据卷烟特色生产工艺新的技术特点,卷烟生产的部分工序(如原料叶组的一级配方、叶组初级加料等)需要前移到打叶复烤工艺环节来完成,打叶复烤工艺要适应卷烟特色生产工艺的要求。
近几年国内打叶复烤厂新建已基本完成,由于国家局工商分离的政策影响,许多复烤厂面临合并、关闭等局面,一些生产线在6000kg/h 的复烤厂需对设备进行改造,将生产能力提高至9000kg/h 以上,另外国内大部分加工设备是十年前进口或国产设备,到2007 原设备新增已年基本上已到更换或大修期,所以2007 年将是打叶复烤设备更换或大修的高峰期。
现对打叶复烤工艺及设备的发展趋势阐述如下:(1)、预处理段液压式翻箱机(或切尖解把机)→喂料机→控制型电子皮带秤(进行流量控制)→滚筒式热风润叶机(一润)→辊式筛砂机(滚筒筛砂机)→选叶台→储仓式喂料机→电子皮带秤(进行流量控制)→滚筒式热风润叶机(二润)(带闭环控制加水系统)→金属剔除。
进入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原烟满足生产水分后,先在挑选房内人工解把、挑选、分级并装入烟叶推车,经翻箱喂料机进入生产线;第二种:原烟满足生产水分后经在线进行人工铺叶、挑选工序后经切尖解把机进入生产线。
一润前设置喂料机和控制型电子皮带秤,对进入生产线的物料进行计量和控制。
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技术

04
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实践
温度参数优化实践
总结词
温度参数是打叶复烤工艺中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优化温度参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
详细描述
在打叶复烤过程中,温度参数的优化主要涉及干燥、杀虫、除杂等环节的温度控制。通 过调整温度,可以控制叶片的干燥速度和杀虫效果,同时还能减少杂质的产生。在实践 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温度参数,以达到最佳的工艺效果。
未来趋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打叶复烤工艺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实现更加环 保、节能的生产方式。
02
打叶复烤工艺参数
温度参数
温度控制
在打叶复烤过程中,温度参数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可以确保物料在加工过程中 保持适宜的温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加工效果。
湿度范围
选择合适的湿度范围是关键,过 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对产品质 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根 据物料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设 定湿度范围。
湿度均匀性
湿度的均匀分布对于产品质量至 关重要。通过优化湿度控制方案, 确保物料在加工过程中各部位湿 度均匀一致,可以显著提高产品 质量和生产效率。
压力参数
01 02 03
要点二
速度优化
根据物料特性和工艺要求,对速度参 数进行优化是必要的。通过调整速度 参数,可以找到最佳的加工速度,从 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要点三
速度与质量关系
速度参数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在打 叶复烤过程中,合理的速度设置可以 确保物料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从而 提高产品质量。
03
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技术
$number {01}
打叶复烤工艺流程简图课件

改进产品包装材料与工艺
包装材料与工 艺
产品包装材料与工艺是打叶复烤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产 品质量和保质期具有重要影响。
材料选择
选择环保、无毒、阻隔性能好的包装材料,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延 长保质期。
工艺改进
优化包装工艺流程,提高包装效率和包装质量,降低包装成本。同时, 加强包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工艺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物料流量、打叶速度和温度等,优化叶片分 离效果,提高分离效率。
优化温度与湿度控制参数
1 2 3
温度与湿度控制 温度与湿度控制是打叶复烤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 节,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参数调整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温度与湿度控制参数, 如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等,以实现最佳的工艺 效果。
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卷烟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打叶复烤工艺将继续向着高效、 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打叶复烤工艺将不断涌现 出新的技术和设备,为卷烟工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02 打叶复烤工艺流程详解
原料准 备
原料验收
对原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 标准。
原料储存
合理存放原料,保持干燥、通风, 防止霉变。
叶片分离
去梗
使用去梗机去除烟叶主梗。
分级
根据烟叶度回潮,便 于后续加工。
叶片复烤
复烤
将叶片进行复烤,达到所需水分和温度。
冷却
使叶片快速冷却,保持品质。
挑选
打叶复烤工艺技术讲义

打叶复烤工艺技术讲义汪海生2010年6月15日第一部分:新版打叶复烤工艺行业标准制修订情况第二部分:打叶复烤工艺技术研究与分析第三部分:打叶复烤各工序的工艺控制第四部分:国外打叶复烤工艺技术简介第五部分:国内打叶复烤工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第一部分:新版打叶复烤工艺行业标准制修订情况一、新版YC/T146与YC/T147标准的立项与启动本项目于2005年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达,下达计划为国烟科(2005)539号。
背景:《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程》(YC/T146-2001)和《打叶烟叶质量检验》(YC/T147-2001)自2001年4月颁布实施以来,对明确打叶复烤技术改造方向、指导企业生产、规范加工工艺、减少工商双方交接矛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打叶复烤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卷烟加工工艺技术和打叶复烤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打叶复烤工艺管理和质量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标准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工艺流程配置、工艺技术要求与过程控制指标、产品质量检测的先进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主要工作过程:2005年接到国家局下达的项目计划,并于当年10月订立项目工作合同2006年-2007年,以函调形式要求打叶复烤企业和卷烟工业企业对《烟叶打叶复烤工艺规程》(YC/T146-2001)、《打叶烟叶质量检验》(YC/T147-2001)标准的修订意见,汇总分析形成初稿;2008年7月,召开项目研讨会,部署工业验证工作;2008年8月-2009年1月,开展工业验证并进行试验和数据分析;2009年2月,召开标准修订项目验证报告审定会,讨论验证结果,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2009年3月-2009年12月,以函调形式征求打叶复烤企业和卷烟工业企业对修订标准的意见,并汇总分析;2010年1月,召开项目研讨会,研讨并确定标准文本的技术内容2010年3月,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新版YC/T146和YC/T147标准的技术特点1、标准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得到提高,对打叶复烤工艺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切尖打叶复烤工艺流程

切尖打叶复烤工艺流程
切尖打叶复烤是一种茶叶加工工艺,通常用于绿茶的生产。
下
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这个工艺流程。
首先,切尖打叶复烤工艺的第一步是采摘。
茶叶一般在清晨采摘,这时茶叶的鲜嫩度最佳。
采摘时要注意选择嫩叶,避免采摘老叶,这样可以保证茶叶的质量。
接下来是切割。
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进行初步的加工,包括切
割成适当的长度。
这个过程需要使用刀具或机械设备进行,以确保
茶叶的均匀度和长度符合要求。
然后是打捻。
在切割之后,茶叶需要进行打捻,这个过程可以
帮助茶叶释放出更多的汁液,有利于后续的发酵和烘焙。
接着是复烤。
复烤是指将茶叶放入烘干机中进行加热处理,这
个过程有助于茶叶的干燥和杀青,同时也能改善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最后是包装。
经过复烤处理的茶叶需要进行包装,通常是将茶
叶装入茶包或者散装包装,以便于储存和销售。
总的来说,切尖打叶复烤工艺流程涉及到采摘、切割、打捻、复烤和包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这种工艺流程对茶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茶叶加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叶复烤工艺流程简图PPT课件

输送皮带线速度:0.31m/s
切断装置电机功率:2.2kW
切断力转速:500r/min (可调)
整机生产能力:3000Kg/h
烟叶输送速度:0.31m/s
压载链条输送速度: 0.31m/s
下刀线速度:0.408m/s 比烟叶输送速度快33.6%
上刀线速度:0.57m/s 比下刀线速度快39.7%;
(6)每组解把皮带尺寸:13700mm×1800mm;
期的加工方式。 (7)真空回潮回潮容积44m3,铲车尺寸为9900mm×2000mm。 (8)真空回潮机工作循环一次所用时间为:13—17分钟。
2.3 铺叶解把
(1)共分3条铺叶线,共18个工位;每个单边皮带配备4名铺叶工;共安置7 名搬运工进行投料; (2)各线选把剔除的不合格烟叶均集中放置,再进行人工挑选处理; (3)共6组解把刀,每组解把刀共计40块刀片,刀片间距为17cm;
质量控制流程1质量控制流程总图一个半导体功率器件作为开关该器件不断地重复开启和关断使得输入的直流电压在通过这个开关器件后变成了方波该方波经过电感2原烟备料区检验流程及频次分图一一个半导体功率器件作为开关该器件不断地重复开启和关断使得输入的直流电压在通过这个开关器件后变成了方波该方波经过电感3生产现场检验流程及频次分图二一个半导体功率器件作为开关该器件不断地重复开启和关断使得输入的直流电压在通过这个开关器件后变成了方波该方波经过电感4库存检验流程及频次分图三湘西鹤盛先进技术设备介绍一qdasqualitativedataanalysissystem质检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系统此系统由上海创和亿公司自主研发目前已经有10家客户在成功运用
.
11
第3章 叶梗分离工段工艺流程
1、叶梗分离工段工艺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一)原烟分类精细化加工
根据把烟的物理结构特性,将以含梗为主的把 头和以含烟叶为主的叶身分开,采用分类加工 技术对梗把头和叶身进行单独处理。
56
(二)小叶组配方模块打叶
选后烟叶可按一定的等级范围进行分组加工。 根据相应卷烟企业要求的分组模式确定相对稳 定的烟叶模块,采取立体配方库、翻箱喂料及 多组储叶柜实现按比例投料,烤前配备混合振 筛,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对模块配打均质化造成 的影响。
59
环保节能型双面打叶风分机: 采用正反向双面打叶技术,优化打刀结构,提高打 刀的使用效率;控制打叶负荷减少打叶过程烟叶造 碎,改善打叶效果。 采用新型高效风分装置,提高风分效率,减小风分 过程烟叶造碎,提高出片率。 改变物料输送方式采用高速皮带输送抛料,减少风 机数量,降低电能消耗和设备噪音,节能幅度达40% 左右。 优化设备除尘方式,减少生产环境粉尘,满足清洁 生产要求。 优化设备结构,通过改进打刀结构和排布方式、优 化输送网带结构(采用铰接式输送网带)、高速皮 带运行过程状态检测和自动纠偏等措施,提高设备 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54
二、打叶复烤工艺技术发展与探索 核心目标:提升和稳定原料的使用价值 工艺要求:要突出精细化、均质化、轻处理的 特点 途径:通过提高对加工过程的控制能力,减小 烟叶质量波动和减少烟叶中的杂物,降低打叶 复烤过程中的烟叶造碎与损耗,进而保证烟叶 原料加工质量的均匀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发展方向:配方打叶、信息化、智能化、节能 减排 控制模式:由结果控制向过程参数控制转变、 实验室检测指导控制向在线检测自动控制转变、 人工经验控制向信息化、程序化、自动化、智 能化控制转变。
10
2、化学成分在线检测技术
近年来,随着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食品、纺织、 制药、石油、化工和酿酒等行业的品质检测、 控制和相关研究,烟草行业领域的技术人员根 据近红外分析技术的特点,对其在烟叶领域的 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11
目前,国外烟草行业对近红外技术的应用已经 较为成熟,不但用于烟草的烟碱、总糖、还原 糖、总氯、总钾、总氮等化学成分的快速测试, 也用来检测多酚、烟叶陈化和焦油等一些质量 指标。同时还可以用于卷烟质量判断、真假鉴 别等等。
18
(2)杂物来源分析
来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可 能是烟叶原料本身带来的,即在烟 叶生产收购环节由于烟农的不慎而 混入的杂物;另一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能在复烤 加工环节由于相关作业人员不慎而 混入的杂物。
19
可能在烟叶生产环节混入的杂物:
20
21
可能在烟叶打叶复烤加工环节混入的杂 物:
22
两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的杂物:
26
5)转辊筛沙
一般安装在一润后。
27
(4)人工挑选
人工挑选是设备剔杂的重要补充。
28
第三部分:国外打叶复烤工 艺控制特点
29
(1)自动化烟包分拣系统
30
(2)BAT的铺叶工序
31
(3)联一公司铺叶工序碎烟收集系统
32
(4)条形码管理
33
(5)切尖系统
34
(6)风力除杂系统(广泛分布于铺叶、 挑选、打叶等环节)
(16)叶片结构自动取样装置
45
(17)扫描仪测梗长度
46
(18)自动匀样装置
47
(19)ROTAP振筛工作室
48
(20)风门调节装置
49
(21)烘箱校准板
50
(22)水份样品输送方式
51
第四部分:打叶复烤工艺新 发展与探索
52
一、中式卷烟对打叶复烤工艺的需求 为满足中式卷烟的发展需求,打叶复烤 应建立中式卷烟品牌导向的技术体系 。 第一,系统评价打叶复烤工序质量,创 建中式卷烟品牌导向的打叶复烤特色工 艺技术保障体系。
天线
射频读写 RFID
电子标签
架号:______ 客户:______ 等级:______ 重量:______ 验证:√(×) 车号:
液晶电视屏显示 读写器
局域网
称量 Kg
电子磅
烟架
14
条形码(barcode)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 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 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 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 排成的平行线图案。
ISO 筛网叶片 率指标,% 47 83 94
6
2007年10月,“片烟箱内密度偏差无损检测— —离子辐射法”国际标准(项目编号:ISONP12030)项目工作组的专家对该检测法和九 孔取样检测法进行了比对试验。经过对不同部 位的烟叶分别取出若干箱进行测试。得出的结 论是:“经过标定过的无损测试准确度高于传 统的9点取样法”。2010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 发布了此项标准。该密度检测方法是我国提出 的烟草行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填补了国内烟 草行业国际标准的空白。检测方法详见 YC/T236
60
智能控制型叶片复烤机: 采用低温慢烤、干燥过程水分分段控制、干燥过程湿度 检测控制等技术,控制叶片在各干燥阶段的脱水量,控 制干燥速度,降低叶片在干燥过程的收缩率。 采用冷却风温自动控制柔性冷却技术,降低叶片在冷却 过程的收缩率和造碎。 采用汽水混合雾化、高压水雾化、蒸汽雾化、超声波雾 化等多种增湿手段加强叶片的回潮效果,提高回潮后叶 片水份的均匀性。 智能控制配方生产模式,各种调节手段采用参数设定自 动调节控制,参数化配方生产模式,适应不同品种(烤 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和等级叶片的加工要求。智能 控制型叶片复烤机具有烘烤温度调整范围宽,增湿能力 强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加工工艺的要求。 优化干燥、冷却和回潮室的风场分布,网面风速变频可 调,采用导风装置保证网面风速均匀,提高叶片在干燥 和回潮过程的水份均匀性。
0.032"
0.170"
0.093"
4.32mm
2.36mm
0.25"
0.093"
6.35mm
2.36mm
5
菲莫筛网尺 寸,mm*mm 22*22 10.7*10.7 4.35*4.35
ISO 筛网尺 寸,mm*mm 25.4*25.4 12.7*12.7 6.35*6.35
菲莫筛网叶片 率指标,% 58 87 96
7
第二部分:国内打叶复烤新 工艺与新技术
8
目标:无杂物、均质化(批次内、批次 间)
途径:智能化(在线检测、自动控制)
途径:信息化(现代物流) 途径:规模化(配方打叶)
9
1、在线配比自动控制系统 贵州毕节烤厂打叶生产线开发了一套配方信息 控制系统,采用了7 路独立配方单元,利用 LED电子显示屏,配方烟叶按重量控制配比精 度,各配方等级烟叶先经贮柜缓存,再利用电 子皮带秤精确控制各等级烟叶流量,减少人为 因素带来投料误差,提高配方精度,降低管理 强度,提高自动化水平。这种配比系统在铺叶 台配比、储叶柜混匀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
53
第二,系统评价不同类型烟叶配方模块的香气 风格质量特征与中式卷烟品牌风格的配伍性, 建立系统的中式卷烟配方打叶复烤技术体系。 第三,系统考虑卷烟工艺与打叶复烤工艺的关 联性,建立科学的打叶复烤分模块加工技术体 系。 第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再造打叶复烤质量 管理流程,建立和完善打叶复烤数据库、质量 管理分析系统,形成服务于“中式卷烟”的打叶 复烤质量保障体系。
57
(三)烟叶加料工艺 打叶复烤工艺设置加料环节,主要有两 方面作用:一是加入生物制剂,以适当 缩短贮存醇化时间同时使烟叶醇化向更 有利于提高感官品质方面发展;二是加 入功能性料液,以提高烟叶耐加工性能 和内在品质。
58
(四)三大主机发展趋势 环保节能型双面打叶风分机 智能控制型叶片复烤机 定量均质打包机
61
定量均质打包机: 叶片打包要求定量准确、包内物料密度均匀, 满足产品包装规格化、标准化要求。 通过两级均料装置提高烟包的密度均匀性。 液压系统采用软切换技术降低液压振动;采 用集成技术使系统变得简洁、可靠,提高互 换性及维护性。 优化定位方式和结构,确保纸箱定位准确。 优化料箱结构解决料箱漏料及透气问题。
15
片烟成品标签条码( 一打三扫),控 制成品流转,提高产品可追溯性。
一打:复磅时在成品纸标签上打码,帖在烟 箱两端。 一扫:成品出车间时进行扫码,质量合格的 放行。 二扫:成品扫码入库、移库。 三扫:成品发运时扫码出库装车 。
16
8、杂物全面剔除技术 近年来,卷烟企业对叶片的纯净度(特别是一、 二类杂物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烟叶的纯净 程度将直接影响成品烟片、烟梗和碎片的质量。 单一设备或工序无法满足杂物剔除的要求,必 须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完善除 杂工艺。例如:碎原烟单独处理工艺、切把头 单独处理工艺、风选除杂工艺、除麻丝剔除工 艺、光谱除杂工艺、梗抛光工艺、人工在线挑 选(选叶台或选叶皮带)、以及永久磁铁、金 属检测技术等等。 经过各项除杂技术的综合利用和相互补充,现 在已能够基本清除烟草中混入的各类杂物,保 证了后续工序加工原料的纯净度,提升了原料 的内在品质。
1
打叶复烤新工艺新技术
2011年12月
2
2、更加重视杂物控制的有效性。 突出了“人机结合”的杂物控制模式,既 有人工挑选除杂又有设备除杂,有效地 克服了人的随意性和设备的不灵活性, 两者有机结合会大大提高杂物的控制水 平。
3
5、更加强调与国际标准接轨。 一是叶片振动分选筛的筛网规格采用国 际标准。 二是装箱密度检测采用国际标准方法。
17
(1)杂 物 类 型 烟叶打叶复烤加工环节是挑除杂物的一个重要环 节,在这个环节容易产生或发现的杂物是: 鸡毛、地膜、编织带、尼龙绳、泡沫、纸片、 布条、石块、果皮果壳、金属丝、设备螺帽、钢 丝刷、油漆刷、大块金属、手套、化妆镜、木块、 木板、打包带、海绵、输送带、塑料制品、麻绳、 橡胶管、手表、瓦楞纸、电线、清洁工具等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