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而有讲义效的常识管理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1.2帮助读者认识常识
常识其实并不真那么平常,常识是我们赋予一连串用逻辑推演出来的结论的最高礼赞。
我诚心诚意的相信,唯有透过推论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的学习;直接把最后的结论摆在我们眼前。(P九)
1.3帮助读者认识系统及限制理论
高德拉特认为应该把企业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及妥善处理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TOC(限制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导企业如何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地方,以求我们应该运用苏格拉底的方式来编撰教科书。我们的教科书不应该提供我们一堆最后的解答,而应该引导读者自己经历整个推论的过程。(P九)
育。科学谈的不是大自然的奥秘,或甚至真理,科学只不过是我们用来尝试推敲出基本假设的方式,透过直截了当的逻辑推演,这些假设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为何存在。(P七)
科学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理解。(P十九)
我们不需要花费额外的脑力来建构新的科学,我们只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矛盾。(P八)
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著名指导方法是: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印证、最后找出答案来。(P十五)
2.生产力是什么?
每个能让公司更接近目标的行动都是有生产力的行动,每个不能让公司更接近目标的行动都没有生产力。(P45)
激活资源(activating)并不等于有效利用资源(exploiting)。
我们绝对不可以试图把系统中的每一种资源都发挥到极致。追求局部效益的系统绝对不是好的系统,而是非常没有效率的系统。(P304)(请参阅P60之案例)
3.经营目标是什么?
公司是否赚钱的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作者简介高德拉特(Eliyahu M.Tolerate)、科克斯(JeffCOX)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管顾问,他与科克斯合着《目标》,大胆地藉着小说的手法,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而红。
《目标》迄今已翻译成十九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三百多万册。
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说。
《目标》这本书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
高德拉特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为了说明软件的功能,他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独创的“制约法”(TOC,Theory 0f Constraints),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青睐。
他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管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一本书的。
”高德拉特不气馁,利用商展和各种机会,自己推广这本书。
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准休假。
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给北河出版社(North RiverPress),一本畅销书于焉诞生,连品管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
这部小说中不断指点主角的导师钟纳可说是高德拉特的化身。
高德拉特二十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一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发表演说。
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Y Goldratt Institute)来推广观念,训练人才。
辅导对象除了通用汽车等大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等各行各业的人才。
高德拉特的其他企管小说包括《绝不是靠运气》 (It's Not Luck)和《关键链》(Critical Chain)。
译者简介齐若兰台大外文系毕业,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硕士,曾经任职于时年出社,及《天下杂志》、《康健杂志》。
管理常识五十条

管理常识五十条一、管理须知1、经常自我反省,检视一下,在管辖范围内的人、时、地、物、有没有浪费资源,或无效运用的状况2、不要在下属面前抱怨工作,数落上司及公司的不对。
3、接受上司交待任务时,在没有尝试执行之前,绝不说“不可能”、“办不到”。
4、每天找出一件需要突破,创新的事物,并动脑筋想一想,有无改善创新的方法。
5、当工作未能顺利完成时,对上司要能一肩承担所有责任,不在上司面前数落部属的不是。
6、做任何事物以前,先花些时间思考一下目标与方向是否正确。
7、找出在个人管理范畴内,有哪些原理与原则是不可违背的。
二、组织管理的原则1、除非特殊状况,交待事项只对下一级的直属部属,而不跨级指挥。
2、除非事先已协调有共识或遇紧急状况,否则不指挥其它平行单位的员工。
3、接受上级跨级指挥时,必定要及时回报直属上司,让其了解状况。
4、交办员工工作或任务分配时,能多花点时间沟通,了解他对工作的想法同时让他了解工作的重要性与意义,想办法唤起他内心执行的愿意。
5、交待部属工作时,尽量思考如何给予他更多的空间发挥。
6、下达指示时,着重要求目标的完成,对过程不需要太多的限制。
三、计划与执行1、做事以前,一定要先想一想,做好应有的计划,绝不冒然行事。
2、在计划阶段,要多参考别人的意见,借用别人的经验与智慧,做好必要的协调工作,绝不可以闭门造车。
3、工作之前,一定要先明确的订定或确认目标,把握正确的方向。
4、做计划时,要从人、事、时、物、地各方面来收集相关事实、信息、详细分析研判,作为计划的参考。
5、不单凭直觉判断事情,凡事要以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
6、要尽力让部属了解状况,与大家信息共享,不要存在“反正叫你去做就对了”的观念。
四、控制与问题掌握1、在工作计划阶段,就要先想好可能的状况,事先拟订对应措施。
2、当提出问题时,一定要能明确指出它的“目标”、“现状”以及差距所带来的影响。
3、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客观的找出原因,不可凭主观的直觉来判断。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读书考试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读书考试管理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
无论您是从事商业、科技、医疗、教育还是其他领域,管理技能都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管理读书考试是许多人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读书考试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第一步: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是准备考试的第一步。
您需要确定考试时间和地点,然后安排学习时间表。
考虑您的现有时间表和日常工作,为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学习。
在学习计划中,您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阅读和理解课本和其他参考书籍。
2. 完成练习题和模拟考试。
3. 确保您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计划保持一致。
4. 定期复习和总结。
第二步:阅读和理解教材阅读和理解教材是准备考试的关键步骤。
您需要仔细阅读教材,并理解每个章节的重点和概念。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教材,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阅读教材时,使用笔记本记录您的想法和疑问。
2. 与同学或老师讨论教材中的概念和重点。
3. 使用图表、图像和案例研究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概念。
4. 使用颜色和标记来凸显重点和关键信息。
第三步:完成练习题和模拟考试完成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是准备考试的有效方法。
这些练习题和模拟考试可以帮助您了解考试的类型和难度,并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考试。
以下是一些完成练习题和模拟考试的技巧:1. 完成练习题时,注重您的答案是否正确,并注意您的时间管理。
2. 完成模拟考试时,模拟考试环境,确保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
3. 完成模拟考试后,仔细分析您的答案,并确定您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参加模拟考试后,与同学或老师讨论您的考试成绩和答案。
第四步:定期复习和总结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准备考试的重要步骤。
您需要定期复习您学习的内容,并总结您的学习成果。
以下是一些定期复习和总结的技巧:1. 定期复习您的笔记和教材。
2. 定期与同学或老师讨论您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3. 定期总结您的学习成果,并确定您的弱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作者:高德拉特(Eliyahu M. Goldratt)1.作者为何要写这本书?1.1帮助读者认识科学目标」这本书谈的是科学与教育。
科学谈的不是大自然的奥秘,或甚至真理,科学只不过是我们用来尝试推敲出基本假设的方式,透过直截了当的逻辑推演,这些假设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为何存在。
(P七)科学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理解。
(P十九)我们不需要花费额外的脑力来建构新的科学,我们只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矛盾。
(P八)1.2帮助读者认识常识常识其实并不真那么平常,常识是我们赋予一连串用逻辑推演出来的结论的最高礼赞。
我诚心诚意的相信,唯有透过推论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的学习;直接把最后的结论摆在我们眼前。
(P九)1.3帮助读者认识系统及限制理论高德拉特认为应该把企业视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准确掌握及妥善处理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整个系统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TOC(限制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指导企业如何集中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整个系统中最重要的地方,以求达到最大的效益。
(P十二)1.4帮助读者认识学习我们应该运用苏格拉底的方式来编撰教科书。
我们的教科书不应该提供我们一堆最后的解答,而应该引导读者自己经历整个推论的过程。
(P九)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著名指导方法是:只问问题,不提供答案,要学生自己思考、摸索、假设、以行动印证、最后找出答案来。
(P十五)2.生产力是什么?每个能让公司更接近目标的行动都是有生产力的行动,每个不能让公司更接近目标的行动都没有生产力。
(P45)激活资源(activating)并不等于有效利用资源(exploiting)。
我们绝对不可以试图把系统中的每一种资源都发挥到极致。
追求局部效益的系统绝对不是好的系统,而是非常没有效率的系统。
(P304)(请参阅P60之案例)3.经营目标是什么?公司是否赚钱的三个重要指针:净利、投资报酬率和现金流量。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感想1242010059 杜莹礼物流2班读《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这本书最大的心得就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解决问题抓住关键点;我们的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复杂而且多变的问题,这时候我们如果把目光紧紧盯在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上,而忽略了全局的思考就有可能陷入被动。
《目标》这本书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复杂的问题越需要简单的解决方法!所谓提纲挈领就是这个意思,千头万绪之中如何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解决之,不仅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能力,也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却经常陷入诸多复杂的流程和惯例之中不能自拔。
一种情况就是典型的本位主义,整个公司的目标与每个部门和单位的目标不一致,导致局部最优却不能保证全局最优。
另一种情况就是复杂问题的复杂化,甚至简单问题的复杂化。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把目标量化和分解为具体的衡量指标,也许最初的量化指标是比较能反映目标的需要的,但是随着组织本身的变化和组织所处环境的变化,这些量化指标对组织目标的反映就逐渐背离,久而久之这种量化的指标逐渐变形,以至于演化到最后,量化指标已经与目标背道而驰了。
这种情况就是目标这本书中罗哥最初所面对的问题,也是钟纳为他指出的第一个问题。
一个组织中每个局部环节的最优不一定意味着全局的最优!罗哥的工厂里使用了机器人之后,确实在个别工序中得到了优化,但是钟纳却不客气地指出,这不但不能带来全局性的优化,凡而会损害整体的最优。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整个流程中效率最低的工序(瓶颈工序)决定着整个流程的产出,局部最优不能解决瓶颈工序的效率,从而也不能解决整个流程的效率,对整体的产出不会有什么改善,同时机器人的引入势必使局部最优,局部产出增加,却不能被瓶颈工序有效消化,于是大量库存产生,库存是要支付成本的,于是机器人的引入不但没有增加整体的产出,反而因为增加了固定成本而影响了整体的效率。
一个并不复杂的问题却困扰了罗哥很久。
有谁敢很明确地说在自己的组织中不存在这种充分优化局部却忽略全局的愚蠢行为呢?最后,通过《目标》阅读,我最深的体会是不能盲目地死抱“金科玉律”,必须以崭新、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企业的现象,寻找它们背后的规律、法则和秩序。
管理常识知识点总结

管理常识知识点总结管理常识是指在管理实践中积累的一些常见经验和智慧,这些知识点在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管理常识包括管理原理、方法、技巧、工具等内容,其目的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有效地解决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常识知识点1:管理的定义和作用管理是指组织、计划、协调、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中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作用包括:1. 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使得企业能够朝着确定的目标发展。
2. 提高组织效率:管理者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增加生产力。
3. 优化资源配置:管理者通过管理资源的配置,使得组织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 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管理者通过推动组织的创新,推动组织的发展。
5. 提高员工满意度:管理者通过良好的管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管理常识知识点2: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经营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上运作的方式和方法,是企业在市场上活动的基本方式,包括企业的业务范围、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
经营策略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所采取的一系列战术和措施。
经营模式包括:生产型经营模式、销售型经营模式、服务型经营模式、创新型经营模式。
经营策略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多角化战略。
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以确保企业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管理常识知识点3: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各个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是组织中的权力和责任的分配方式。
管理体系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虚拟型组织结构。
管理体系包括:ISO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者需要设计和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以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精编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作者简介高德拉特(Eliyahu M.Tolerate)、科克斯(JeffCOX)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管顾问,他与科克斯合着《目标》,大胆地藉着小说的手法,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而红。
《目标》迄今已翻译成十九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三百多万册。
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说。
《目标》这本书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
高德拉特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为了说明软件的功能,他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独创的“制约法”(TOC,Theory 0fConstraints),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青睐。
他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管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一本书的。
”高德拉特不气馁,利用商展和各种机会,自己推广这本书。
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准休假。
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给北河出版社(North River Press),一本畅销书于焉诞生,连品管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
这部小说中不断指点主角的导师钟纳可说是高德拉特的化身。
高德拉特二十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一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发表演说。
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Y Goldratt Institute)来推广观念,训练人才。
辅导对象除了通用汽车等大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等各行各业的人才。
高德拉特的其他企管小说包括《绝不是靠运气》 (It's Not Luck)和《关键链》(Critical 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