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报告范文
地质课题报告模板范文

地质课题报告模板范文地质课是大自然奥秘的探索之旅。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质构造与岩石、地质历史与地质事件等知识。
为了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高我们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我们进行了一次地质课题的调研与报告。
本次课题是研究地球上的一种重要岩石:花岗岩。
花岗岩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火成岩,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一直备受地质学家的关注。
本次报告旨在了解花岗岩的形成机制、成分特征和地质分布等方面,并应用已学知识对花岗岩进行简要分析。
在调研中,我们首先通过资料查阅和实地观察了多个花岗岩的产地。
我们发现,花岗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但其中一些区域尤为丰富。
比如,欧洲和北美洲是花岗岩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花岗岩常见于高山地带和地壳上升活跃的地区,其形成与地壳演化和板块作用有密切关系。
花岗岩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幔物质部分熔融后上升,进一步冷却凝固而形成的。
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中的矿物质逐渐结晶,逐渐形成花岗岩。
花岗岩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大块、颗粒明显的矿物粒子,并且晶粒大小与岩浆冷却速度相关。
花岗岩中最常见的矿物是石英、长石和斜长石等。
花岗岩除了在构造地质学中的重要作用外,还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既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装饰材料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由于花岗岩的坚硬和耐磨性,它还常用于路面的铺设和水坝的建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某些地方,花岗岩还被开采为宝石原料,用于珠宝和装饰品的制作。
通过对花岗岩的研究,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地球深处的奥秘。
地质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与地理、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有着紧密关系。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深化研究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地球,揭示出更多的地质奥秘。
总之,本次地质课题报告使我们更加了解了花岗岩的形成机制、特征及其重要应用。
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所学地质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并继续探索地质学这一广阔的科学领域。
同时,我们还将继。
地质课题报告范文

地质课题报告范文
尊敬的老师:
我在这里荣幸地向您提交我在地质课题研究中所得出的报告。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分析探讨我们周围地质现象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以期增进对地球的深入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我选择了一处位于本地区的山地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通过地质地貌实地考察和采集岩石标本,我完成了岩石的鉴定和分析工作。
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并存在构造错动现象。
这些发现表明该地区曾经历过巨大的地壳运动,这可能与板块构造活动有关。
此外,我还进行了地质实验研究。
通过模拟实验,我探究了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与火山喷发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岩浆在地下形成,并经过断层、裂缝等地质构造作用进一步上升至地表形成火山。
这一过程进一步验证了板块构造理论,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
除了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我还查阅了相关地质文献和资料,并参与了地质学术研讨会。
这些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地质知识,还使我深入了解了国内外地质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
通过这项研究,我不仅增加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还进一步认识到地质科学在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地质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还能帮助我们预测和
防范自然灾害。
因此,我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地质学,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由衷感激您对我的鼓励和指导,并为能够向您展示我的研究成果而感到自豪与荣幸。
愿我的努力和研究成果能够对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一点微小的贡献。
谢谢!
您的学生
XXX。
地质勘查工作年度报告范文

地质勘查工作年度报告范文概述本年度地质勘查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深入开展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勘查,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地质信息保障。
我们秉持科学、务实、高效的原则,以精细化勘查为方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升勘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工作内容区域地质调查针对本地区的地质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地质调查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1. 地质地貌调查:对区域内地貌类型、地貌演化、地貌发育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后续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 土壤调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成分分析,为农田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3. 地质灾害调查:重点调查了本地区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情况,为防灾减灾措施制定提供参考。
矿产资源勘查本年度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矿产调查和评价: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等各种勘查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发现了多个潜在的矿产资源点,并制定了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计划。
2. 矿藏勘探:在潜在矿产资源点进行了详细的矿藏勘探工作,包括钻孔、地质测绘、矿石采样等。
通过勘探工作,进一步了解了矿床规模、品位和储量等关键参数。
3.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结合勘查结果,对各个矿产资源点进行了开发利用评价,确定了开发方案和产值预测。
数据整理与分析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勘查数据,提高资源勘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主要工作包括:1. 勘查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核查和清洗,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地质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勘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绘图,为后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数据存储与共享:建立起数据库,将整理的勘查数据进行存储和共享,方便相关部门的查询和利用。
工作成果今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 发现了多个潜在的矿产资源点,补充了本地区的矿产资源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工程建设前的必要步骤,旨在了解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便项目方能够做出合理的决策和安排。
二、勘察区域概况该工程项目位于某市某区,总用地面积约XX平方米。
周边地区主要为居民区和商业区,地形起伏较小,土地利用较为集中。
勘察区域内有部分已有建筑物,需进行拆除和改建。
勘察区域的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调查。
三、地质勘察方法本次地质勘察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勘察、地质钻探、岩土实验室测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我们获得了大量的地质数据和相关信息,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地质情况描述1.地层情况根据钻探数据和岩土实验室测试结果,勘察区域地下主要由XX层、XX层和XX层组成。
其中,XX层为砂土层,层厚约为X米,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XX层为黏土层,层厚约为X米,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差的承载能力;XX层为砾石层,层厚约为X米,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较高的承载能力。
2.地下水情况根据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勘察区域地下水位平均深度约为X米,地下水位相对稳定。
地下水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3.地震活动情况勘察区域属于XX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但多为小震。
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分析,该区域未发生过大规模地震,属于低地震烈度区。
五、地质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工程设计要求,对勘察区域的地质风险进行了评估。
主要风险包括地基沉降、地下水渗流和地震影响等。
为降低风险,建议采取相应的地质处理和加固措施,如地基加固、防渗处理和抗震设计等。
六、结论与建议根据对勘察区域的地质情况分析,我们认为该工程项目在地质条件上具备可行性。
但需要注意地下水位对施工的影响,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和采取防渗措施。
此外,应根据地震烈度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七、参考文献1.某市某区地质调查报告2.某市地震局地震资料八、致谢在本次地质勘察调查工作中,我们得到了相关单位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

地质勘察报告范文地质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地质勘察,并提供详细的地质情况、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及相应的建议措施。
通过本次勘察,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工程的安全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勘察区域概况1. 地理位置勘察区域位于某省某市,地理坐标为XX度XX分XX秒北纬,XX度XX分XX秒东经。
2. 地形地貌该区域地形起伏较大,主要由山脉、河流和平原组成。
山脉分布较密集,海拔高度在XXX米至XXX米之间变化;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山脉之间,地势相对平坦。
3. 气候条件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为XX摄氏度,年降水量为XX毫米。
三、地质勘察结果1. 勘察方法本次地质勘察采用了野外调查、钻探取样、地质剖面观测等多种方法。
2. 勘察结果(1)地层构造:勘察区域地层主要由XXX、XXX、XXX等层组成,形成了一定的地质构造。
(2)岩性特征:岩石主要为XXX、XXX、XXX等类型,具有一定的物理力学性质。
(3)地下水情况:根据勘察结果,该区域地下水位较浅,水质优良,可供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历史灾害数据分析,该区域存在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等。
具体的风险评估结果见附表1。
四、地质灾害防治建议1. 滑坡防治(1)加强监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质体变形和地下水位变化。
(2)加固措施:对潜在滑坡点进行加固,采取土工措施,如护坡、加固墙等。
(3)合理规划:在土地利用规划中,避免建设在潜在滑坡区域,合理规划建设项目。
2. 泥石流防治(1)疏导水流:清理河道,保持河道通畅,减少泥石流形成的可能性。
(2)建设防护设施: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防护堤坝、拦挡坝等设施,减轻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危害。
(3)加强预警: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周边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2023关于地质实习报告范文七篇地质实习报告篇1一、前言1、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岩性及其构造、沿途出现的地质构造就这样结束了,原本打算把实习当游山玩水的我却发现有收获,这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还要感谢老师的细心指导。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对要考察的对象要事先做一定的了解,事先做好准备,就不至于到时不知所措。
、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沉积岩构造等,这是一次地质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熟悉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质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
通过短期的野外实习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出用地质观,在实习中,观察分析褶皱、断裂特征,学回了辨认分析河流地质作用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地质的地位以及与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对地质科学的爱好;充分熟悉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书本上的内容结合,加深对一些地质构造的认识与理解,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矗同时,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
共同完成地质实习任务。
作为实习的第一天,首先进行的是实习前的动员,师傅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了解了很多不良地质现象,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使我们不用外出就了解了各种地质现象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后果,还了解了一些预防这些地质现象发生的措施和方法,使我们增强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2其实是一个岩石群,板块形状不一,但错落有致,岩性为棕红色砂岩,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上部有植物覆盖,岩石上出现了水平节理,垂直节理,倾斜节理,还有波浪型节理,有的节理几乎贯穿了整个岩石群。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工程地质勘察调查是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地区位于山脉腹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页岩组成。
地表地貌以起伏的山地为主,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震活动频繁,属于高地震烈度区。
三、勘察范围和方法本次勘察范围包括工程建设区域及周边500米范围内。
采用的勘察方法包括现场地质调查、岩石和土壤取样、地下水勘查、地球物理勘测等。
通过对勘察区域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获取了大量的地质数据。
四、地质情况1.岩石特征勘察区域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岩性坚硬,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
地下存在一些断层和节理,需要在设计和施工中加以注意。
2.土壤情况勘察区域的土壤主要分为黏土、砂土和砾石土。
黏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液化现象;砂土排水性较好,适宜作为基础填料;砾石土孔隙率大,透水性好。
3.地下水情况勘察区域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良好,水量充足。
地下水受地层裂隙和断层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利用和控制。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历史数据和地震活动情况,对勘察区域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滑坡、崩塌和地震等地质灾害风险,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工程建议根据勘察结果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以下工程建议:1.地震设计要求:根据地震烈度和建筑物重要性等级,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地基处理:根据勘察结果和土壤工程性质,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地质灾害防治:根据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固边坡、设置防护网等,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结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调查结果表明,勘察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存在地震和地质灾害等风险。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行性。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3篇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3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篇1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山山脉向东北经丰顺、梅县、大埔进入福建的华安南靖一带;向西南:至海丰、惠东宝安各县分别于大亚湾、深圳湾如南海,又复出于万山群岛、高栏列岛。
广东境内长约500km,宽20至40km,局部60km。
深大断裂为一条强烈挤压破碎带,共有120多条断层组成,分东西两断层束,向东南有13条主干断层,向西有14条主干断层。
此带动力热力变质作用强烈(属低中压型变质),可寻找到铅、锌、铜、钨、锡等矿藏。
是重要的导岩构造,中酸性岩浆发生多次裂隙式多间歇性喷发,深断裂内,岩体达100多个。
为内生金属矿床成矿带。
地层:侏罗系上统称高基坪群(为陆相中酸性火山岩),该群为一套复杂的陆相火山岩系,由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和沉积岩夹层组成,厚度巨大。
早上10左右,我们土木工程专业的几个班搭着校车到了莲花山,上山的路比较陡,但沿途的风景不错,一路鸟语花香,忍不住想快点下车,去好好的欣赏。
终于到了山顶,下了车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名胜。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望海观音,其规模宏大,气势非常壮观。
望海观音金像高四十多米,这观音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据说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此时正恰夕阳西斜,观音像头顶佛光灿灿。
望海观音右侧的就是观音阁了,是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
于第三层阁顶高处有“莲花禅寺”之牌匾。
大殿门前置大型香案,香客善信们虔诚焚香礼拜,祈求福缘。
沿着石阶往下走,就到了狮子岩了,它是傲然挺立的一块石头,像头雄狮,估计是由此得名吧,据说它是莲花山的标志之一。
这块石头是由古代的海潮侵蚀而成的,看来千万年前这里是水位还是很高的,石头的岩性为沉积岩的棕红色砂岩,层理构造明显,极容易被风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1.1 拟建工程概况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拟在厂区内现有生产线的西侧,建设两条生产规模为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
拟建场地位于芜湖市以南约40公里,距繁昌县城区约10km左右的繁阳镇代冲村。
境内有繁昌-荻港、繁昌-新港的公路,向北4 km左右为芜铜公路,向西10 km左右即为长江,水运上至武汉、重庆,下至芜湖、南京、上海,交通较为便利。
主要建(构)筑物有窑尾、窑中、窑头、均化库、立磨、废气处理、熟料库、原煤预均化堆场、辅料预均化堆场、石灰石预均化堆场、联合储库、石灰石破碎、砂岩破碎、余热发电等。
1.2 勘察目的与要求1.2.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属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目的是为了对拟建场地的建(构)物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
1.2.2勘察要求(1)勘察工作应遵守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的要求,提供设计工作所需的各种岩土工程资料及技术参数。
(2)查明建、构筑物范围内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并对各建(构)筑物的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提出建议。
(3)查明场地内有否不良地质现象,并请注意查明拟建场地内是否有采坑、井巷,提出评价与整治不良地质现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建议。
(4)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深度、水位变化规律及地层的渗透性。
判定环境水和土对建筑材料和金属的侵蚀性。
对地下水在建、构筑物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影响做出评价,并提出防治建议及计算参数。
(5)按灌注桩(人工挖孔和机械钻孔)提供各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极限端阻力,并对桩型及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提供建议。
(6)对深基坑开挖提供稳定性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和评价基坑开挖、降水等对邻近工程的影响。
(7)确定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岩土的地震稳定性,给出场地的卓越周期等地震参数,判别并确定液化等级、液化程度和提出处理方案。
(8)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应钻至岩层,并应穿透溶洞等不良地质层或风化层进入新鲜岩体不少于5m。
一般性钻孔应穿过风化层进入新鲜岩体不少于3m,同时应穿透溶洞等不良地质层。
(9)所有钻孔要求提供总图座标。
1.3 勘察工作的依据本次勘察执行下列国家和行业及地方标准:(1)、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5)、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8)、《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三期2×12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岩土工程详勘要求》(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编制)1.4 勘察工作概述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二级工程,场地等级属二级场地,地基等级属二级地基,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
勘察工作以钻探和原位测试结合的方法进行,并进行土样和岩样室内测试工作。
勘探孔位布置由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提供。
本次勘察的外业工作于2009年5月13日进场施工,先后调进XY—150型工程钻机5台,至6月20日完成全部外业工作。
于6月20日转入内业资料整理,编写报告。
实际完成工作量见表一。
表一实际完成工作量统计表本次勘察过程中,余热发电孔位定位进行了变更,变更前ZK142、ZK143两孔已施工结束,其工作量为43.25m。
在本次勘察以钻探为主,并进行原位测试和岩土样试验工作,现将各项工作分述如下:1.4.1、钻探根据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提供的钻孔布置平面图。
共布置钻孔144个。
本次勘察钻探孔采用全孔取芯回转钻进并进行泥浆护壁,为确保取样和原位测试的精度和分层的准确性,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回次进尺在1.5-2.0m。
孔深和岩芯采取率均达到了规范的要求。
1.4.2、原位测试根据拟建场地内地质条件,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粘性土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含角砾粘土中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试验间距符合要求,每一主要土层不少于6次。
1.4.3、岩土样为查明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的岩土层均取样进行测试,试验项目粘性土为常规项目,碎石土进行颗粒分析,岩样进行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另外选取了部分土样进行了三轴试验和渗透系数测试。
岩土样由芜湖实验测试研究所完成。
取样间距符合要求,每一主要土层样品数量不少于6组。
1.4.4、波速及地脉动测试为提供拟建场地各岩土层的剪切波速,划分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测试场地的卓越周期,选择了ZK07、ZK28孔进行了单孔波速测试,在场地选择了两处进行了地脉动测试。
波速测试采用WZG-24工程地震仪和井中三分量检波器。
在离钻孔1m处放置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并使之与地面紧密耦合,用铁锤分别侧击长方形木板的两端,进行人工激发剪切波,经地层向下传播,在孔内不同深度处依次用检波器接收,用检测仪完成振动信号的采集并记录。
试验间距1.0m。
地脉动测试使用WZG-24工程地震仪进行采样计算。
1.4.5、工程测量本次勘察所有钻探孔采用NTS202全站仪,依据各勘探孔的坐标进行放样定位。
同时测得各钻探孔孔口标高。
少数孔由于地形影响,有所位移。
钻孔位置见附图1-1、1-2,孔位坐标及孔口高程及钻孔地下水深度见附表1。
本次勘察采用的坐标为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为1956黄海高程系。
1.4.6、室内工作本次勘察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其它相关规范、规程要求进行。
原始资料均进行自查、互查、审查,确保数据真实、齐全、完整,在此基础上,进行数理统计,编写报告。
成果资料由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审核、审定。
2、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及附近地貌单元属皖南低山丘陵区,地貌形态为低山丘陵,沟谷发育,地形起伏较大,拟建场地位于山间洼地,其周围山顶多为浑圆状。
部分场地已整平,局部有填土,现状地形与原始地形有较大变动,地面标高14-40米。
2.2 地层拟建场地及附近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其岩性特征如下:1、二叠系(P2)主要为二叠系大隆组及龙潭组:(1)、龙潭组(P2L):岩性上部为粉砂岩、页岩夹煤层,中部长石石英细砂岩夹黑色粉砂岩及页岩,下部含生物碎屑硅质页岩、页岩。
⑵、大隆组(P2D):岩性为含放射虫硅质岩夹硅质页岩,底部夹透镜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2、三叠系(T1)主要为三叠系下统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南陵湖组(T1n):⑴、殷坑组(T1y):上部微晶灰岩、砾屑灰岩、夹钙质页岩,下部页岩、泥岩夹泥灰岩。
⑵、和龙山组(T1h):上部微晶灰岩,含白云质砾屑灰岩,下部条带状岩夹微晶灰岩及砾屑灰岩。
⑶、南陵湖组(T1n):上部鲕状灰岩,下部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灰岩。
3、第四系拟建场地为第四系地层覆盖。
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Q2dl +el)残坡积堆积层及第四系全新统(Q4al)冲积层。
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含角砾粘土、粘土。
此外,拟建场地及附近还零星分布中酸性小岩体,呈岩脉产出。
据一期和本次勘察揭露主要为闪长玢岩。
2.3 地质构造拟建场地区域构造位于淮阳山字型前弧东翼,一级褶皱为铜陵—繁昌复向斜,呈北西—南东向,长约70 km,宽约30 km;拟建场地位于二级褶皱桃冲向斜的北东端,靠近轴部,轴向北东向。
断层构造以北北东向和北西向二组断层为主,北北东向断层长约2公里,为正断层,初勘物探证实有异常,但深度较深;北西向断层为逆断层,为区域性断层。
2.4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气候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6℃,最高温度达41℃,年平均降雨量1197mm,雨量多集中在6-8月,无霜期234天。
据区域资料和本次勘察资料,拟建场地及附近地下水类型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岩裂隙岩溶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三个类型。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全新统及中更新统地层中,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含水贫乏,富水性差,碳酸岩裂隙岩溶水主要赋于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灰岩中,场地大部分布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灰岩,地表岩溶较发育,主要为溶沟、溶槽等,地下岩溶主要为溶洞、溶隙,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在岩溶发育地段,富水性较好。
在勘察施工中大部分钻孔漏水较严重,单井涌水量一般在300~1000t/d。
据简易抽水试验,单井最大涌水量为1140t/d。
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页岩中,富水性贫乏。
2.5 不良地质作用拟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主要有:2.5.1岩溶拟建场地及附近基岩主要为三叠系下统灰岩,岩溶发育,地表主要表现为溶沟、溶槽等,地下岩溶主要为溶洞、溶隙,本次勘察近1/3钻孔(共有34个)见有溶洞,为中等岩溶发育区,部分地段岩溶发育。
岩溶是本工程最主要的不良地质作用,对拟建工程的稳定有所影响,其稳定性评价及处理措施建议见表二。
2.5.2、土洞本次勘察未发现土洞。
2.5.3、断层安徽第二水文工程勘察院初勘地质调查时,发现有6条断裂构造,分布在拟建场地外围,倾角近直立,带内岩石强度较高。
均不是活动断裂,对场地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本次勘察未发现断裂构造。
2.5.4、小煤窑采空区根据《芜湖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春谷分厂拟建场地小煤窑采空区勘查报告》,在本次勘察的砂岩破碎和联合储库场地,有张村煤矿的开采井口,其井口附近的巷道顶板埋深较浅,取巷道宽度3m,估算临界深度H0为36m,按主巷道倾角42°推算,在距井口60m 的范围内,其巷道埋深小于54m,并小于1.5 H0(临界深度)。
其顶板稳定性较差,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可采用桩基础或回填处理。
该小煤矿开采巷道延深至三期拟建场地废气处理地段,在该地段开采巷道埋深较深(一般大于200m),对拟建工程稳定性影响不大。
2.5.5、滑坡和崩塌据调查和访问,未发生灾害性滑坡,分析场地自然边坡是稳定的。
岩石边坡为中—微风化石灰岩,岩石较稳定,一般不会形成崩塌。
如有人工开挖,形成陡坡,若岩石破碎,可能会形成崩塌。
3、岩土层划分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根据本次勘察资料,拟建场地内可分为8个岩土层,为与二期岩土层统一,其编号表二溶洞稳定性评价治理措施建议一览表一致,本次勘察⑤层缺失,具体分布情况和工程地质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层素填土(Q4ml):灰黄色、灰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