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与健康论文
喝酒的危害高中议论文作文800字

喝酒的危害高中议论文作文800字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
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数各不相同。
酒精度数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约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条是“如饮酒应限量”,并有一段文字说明过量饮酒的害处。
少量饮低度酒并不一定有害,但过量饮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那么究竟可以饮什么酒?又如何限制饮酒的量呢?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大量数据提示,如果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4克乙醇,即相当于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则危险性降低。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是纯热能食物之一。
在体内可分解产生能量。
但不含任何营养素,过量饮酒第一减少了其它含有多种重要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的摄入.其次,可使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减少,以及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肠黏膜,影响肠对营养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
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
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
乙醇减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于膳食脂质的储存,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
酗酒还可引发暴力事故等,对个人健康及社会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们常常谈到果酒的有益作用。
法国有一项报告发现某些饮酒地区的冠心病较其它地区少。
但是,心脏病危险性的减少不能全都归因于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因为在法国红酒消费量高的地区,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较高。
这些资料表明是饮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烟较少,蔬菜,水果消费量高等)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减少。
饮酒与健康

饮酒话健康——谈谈饮酒对健康的影响作者:董丽专业:单位:目录摘要与关键词序言一 . 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二.少量饮酒有益健康 (1)三.大量酗酒损害身体 (3)四. 让酒成为健康的助手 (5)参考文献摘要酒是一种特殊饮品。
它作为一种文化,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酒的利与弊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许多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适量饮酒,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减轻心理负担,预防心血管疾病;还能加速血液循环,有效地调节和改善机体内的生物化学代谢和神经传导,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同时,长期过量饮酒则对人体各器官组织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使人的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质量下降,同时给家庭、子女和社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
科学文明饮酒,减少酒精对人体的损害,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饮酒利弊健康科学序言酒,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在世界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着一种独特的底蕴。
从中国的白酒到西方的红酒,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谓深远。
但是,对于健康而言,酒的利弊就凸显出来了,褒贬不一的看法使得嗜酒如命的人们对如何饮酒产生了质疑,真是“酒意从来高难问”呀大凡喝酒的人和主张喝酒的人,都能说出一大堆喝酒的好处;而不喝酒的和反对喝酒的人,也会扳着指头给你数出一大堆喝酒的坏处来。
其实,古往今来,不论是医药学家还是文人骚客,对饮酒的益与害,都早有诸多论述了。
比如,《内经》中就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人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酒之味苦性热,饮之则令人色赤气粗,息怒如狂,烦渴呕吐,皆热证也”。
《本草纲目》告诫人们:“酒,天下美禄也。
曲面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本草求真》认为,酒“温饮和胃,怡神壮色,通经和脉”。
《养生集要》说得更明白:“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节其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
饮酒与健康论文:酒之功过

饮酒与健康论文:酒之功过饮酒,对于健康而言,少则有益,多则受害。
酒,“让我欢喜让我忧”。
因此,喝酒要掌握“科学、健康、适度”的基本原则。
一、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少量饮酒有益于人体健康。
1有营养:WHO的一项调查表明,法国人喜欢吃牛排,肉类,尤其是脂肪的摄入量,是美国人的数倍;然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却远远低于美国人。
究其原因,竟是法国人得益于红葡萄酒。
研究表明,红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原青花素、多酚等植物化学物质,能抗氧化、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防衰老,可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病,抗癌症。
红葡萄酒中还含有维生素B、C及钙、钾、镁、硒等无机盐及微量元素。
啤酒被称为“液体面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维生素;优质白酒被称为“液体蛋糕”;黄酒则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大量维生素B。
100毫升黄酒含1.2-1.6克蛋白质,可提供120千卡热量。
总之,酒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2开胃口:许多地区有“开胃酒”、“加饭酒”之说。
那么,喝酒为什么能开胃、加饭呢?是因为:酒中所含的维生素和酸性物质,能增加唾液、胃液的分泌量,并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因此,可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故有“开胃”、“加饭”的作用。
3提性致:喝酒,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融合剂,能提精神,助兴致,调氛围,增乐趣。
亲朋聚会,同事会餐,商务洽谈,外交活动,“无酒不成席”,无酒无氛围,喝酒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所以,中国人一年能喝一个西湖水的酒,成年男性的饮酒率达42.2%。
4壮胆量:酒能壮胆量,增豪气。
武松就凭着一顿豪饮,胆壮如牛,豪气冲天,才在景阳冈一顿拳脚,把一只凶猛的老虎打死。
3杯下肚,不敢说的话敢说了;不敢做的决策,一锤定音;踟蹰不前的脚步迈开了。
然而,事物总是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如果饮酒过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超过一定的量之后,对人体就有损害。
二、大量酗酒损害身体酒由粮食或水果酿造而成;危害人体的是其中的酒精。
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饮酒与人体健康

饮酒与人体健康摘要:有利就有弊,万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又在矛盾之中获得平衡,喝酒亦是如此,适度饮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精神放松;但如果过度饮酒,便会引发智力衰退、肝硬化、慢性胰腺炎、食道癌、高血压等疾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伤害。
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控制,适度饮酒。
关键词:酒;营养;健康;效用;酒精肝;酒精中毒;酒精依赖;精神障碍。
说到酒,大家都非常熟悉。
我国是一个酿酒历史非常丰富的国家,酒的品种繁多,效用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酒当成是放松心情,舒放自我的良药以及宴请宾客的必备之物,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及焦延寿的“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孔融的“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陶潜的“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等等。
可见酒确实有其迷人之处,这些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研究发现酒精为亲神经物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饮酒后有松弛温暖感觉,能够消除紧张解乏和减轻不适感或疼痛。
但是凡事都是有度的,少量或适度饮酒有利于身体健康,过度饮酒则对身体有害,造成酒精中毒、酒精肝等一系列疾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揭开酒的神秘面纱。
存在即合理,酒之所以存在时间如此之久,如此的深入人心,便一定有其合理之处。
酒的效用多种多样,合理应用对人体来说无不裨益。
首先,酒是一种营养物。
适量饮酒可丰富营养、增进健康,不少酒中都含有许多良好的营养素和强壮剂,可以适当补充人体健康需要的营养。
比如,两瓶啤酒可以产生425大卡热量,相当于5~6个鸡蛋、300克牛肉、250克面包或者800毫升牛奶所产生的热量,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约0.025毫克、维生素B:约0.26毫克、维生素H约0.0075毫克、烟酸约6毫克、泛酸约1.2毫克、叶酸约0.3毫克。
因此啤酒被人们誉为“液体面包”、“液体维生素”、“液体蛋白质”。
酒还可以药用,如《黄帝内经》中说:“经络不通,病人于不仁(即神经肌肉麻痹),治之以按摩醒药。
饮酒与健康

饮酒与健康一、中国酒文化我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饮酒作为一种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套礼俗。
在我国作为社会交往、婚丧嫁娶和庆贺活动中一种不可缺少的方式。
从“无酒不成席”中可以体会到,饮酒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遇到节假日、喜庆还有婚宴,另外还有同乡聚会,享受温馨浪漫的时候,饮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式。
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无酒不成席”可以体会到,饮酒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二、我国居民的饮酒情况目前,酒精消费量的增加和过度饮酒所导致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世界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来自于中国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我国 1978 - 2002 年我国酒产量从 247 万吨上升到 3142 万吨;到 2011 年白酒的产量达到大约 102 亿升。
在我国 15 岁以上居民人年均纯酒精消费量,从 1980 年 1.7 升上升到 2009 年的 5.17 升,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酒精的消费量是日益增多的。
(幻灯5)显示了我国 15 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情况,这些数字来自于2002年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健康状况调查,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2002年我国15岁以上居民平均的饮酒率是21.0% ,其中男性饮酒比例为39.6% ,女性为4.5% ,男性高于女性。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不同的人群他的饮酒率是不同的,其中45-59岁这个年龄段人饮酒率是最高的,其次是18-44岁,再其次是60岁以上,饮酒率最低的年龄段是在15-17岁。
2002年调查中显示,我国酒精消费者人群的平均每天饮酒量为22.8g,其中男性为25.1g(折合高度白酒约为50ml),女性为8.2g;有8.4%的男性已经超过了25克,有0.8%女性的饮酒量已经超过了15克。
在酒精消费者人群中男性过量饮酒率则为51.5%,女性过量饮酒率则为32.1%。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更是个值得关注的新问题。
三、我国居民饮用酒种类在我国酒的种类繁多,我国人常喝的有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药酒等,通过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白酒,农村高于城市;无论男女,随着年龄增大,饮酒率增加。
酒文化与健康论文[大全5篇]
![酒文化与健康论文[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ce6750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f.png)
酒文化与健康论文[大全5篇]第一篇:酒文化与健康论文“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论文中国古今的酒文化与健康姓名:班级:学号:电话:中国古今的酒文化与健康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历史渊源源远流长。
且不说中国各类文化琳琅满目,单单就拿酒来说,在文化历史中漫长中发展,不论古今占有了举足轻重重要地位。
酒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象征。
参加了酒文化与健康课程,让我对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于酒的来源,酒的发展文化历程,酒的的制作工艺,酒的分类,饮酒器皿,酒的礼仪,以及饮酒健康等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不论在古今,酒因它的香甜与醇厚,因为它对人身心有益,深得大众喜爱,并享有“玉液琼浆”等美誉。
酒因它的特性,对我们有着深深影响,从而在中华历史上源源不断的发展,酒文化因此诞生。
关键词:酒文化酒的发展酒与健康酒,别称杜康、醍醐、欢伯、曲秀才等。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其他一些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
人们日常的饮用酒,酒精纯度一般在60度以下,对酒的进一步提纯至75度可以作为医用酒精用。
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
但是过量饮酒对身心有害。
随着科技发展,酒在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都有着重要作用。
好奇心我想是人人都有的。
总有那么些人,见识到了酒的好,会问:酒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通过查阅书籍会发现,酒是由粮食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中国是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
也许在当代我们可以查阅书籍,然而在古老的中国并无书籍查阅的情况下,是谁最早发现酒的呢,酒又是如何来的。
于是,酒的来源就有了传说。
酒的起源说[1]1.1 仪狄造酒说仪狄是夏禹的一个属下,《世本》相传“仪狄始作酒醪”。
公元前二世纪《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
汉代刘向的《战国策》说:“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遂疏仪狄而绝旨酒”。
1.2 杜康造酒说杜康属于夏朝时代的人,东汉《说文解字》中有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杜康作秫酒”。
如何预防青少年饮酒论文

如何预防青少年饮酒论文引言青少年饮酒问题是一个严重影响社会健康和稳定的现象。
青少年饮酒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会导致社会问题和行为不良的增加。
因此,预防青少年饮酒是一个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如何预防青少年饮酒问题,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了解青少年饮酒问题的原因青少年饮酒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情感压力、家庭环境、社交影响等。
了解这些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1.1 情感压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种种压力。
情感压力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其中包括滥用酒精。
1.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行为和价值观的影响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是否饮酒,家庭教育方式等因素都会对青少年的饮酒行为产生影响。
1.3 社交影响青少年的社交圈子也对其饮酒行为有明显影响。
同伴之间的饮酒行为和态度会对青少年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2.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饮酒的重要途径之一。
以下是一些家庭教育的措施:2.1 建立明确的家庭价值观家庭应该有明确的价值观,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可取的行为。
这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2.2 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他们的感受、需求和困难。
通过积极的沟通,可以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和减轻情感压力。
2.3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他们应该成为良好的行为示范。
在家庭中避免饮酒行为,并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影响孩子。
3. 提供正确的教育信息提供正确的教育信息对青少年饮酒问题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推广正确教育信息的途径:3.1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少年饮酒问题的教育,包括饮酒的危害和负面后果,以及如何拒绝饮酒的方法。
3.2 媒体宣传媒体可以通过广告、电视节目、社交媒体等方式向青少年传递正确的饮酒知识和信息,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3.3 社区活动组织一些青少年参与的社区活动,提供有关饮酒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观念。
酒与人的健康的论文怎么写1000字

酒与人的健康的论文怎么写1000字篇一:饮酒与健康论文饮酒与健康学生姓名:袁丽莎学号:202130010125系别:外国语系专业:英语(翻译)摘要:在饮酒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我们应该科学饮酒,这有利健康。
关键词:饮酒;健康;药酒;科学饮酒;饮酒注意事项前言“酒”,是一种古老而又永远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饮品,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与标志之一。
无论是白酒、啤酒、葡萄酒都含乙醇,凡是乙醇的饮料都叫酒精性饮料,统称为酒。
后世有人说酒是上天所造.把酒称为“天之美禄”。
中国是世界上造酒最早的国度之一,是造酒王国,也是喝酒的王国。
常云道:“有酒才有宴,才有佳肴,也才有宴饮文化”,所以,酒对于中国饮食文化而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千秋功过:酒有功于人类文明,但也为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甚至还有灾难。
从历史发展看,酒自从它被酿造出来的那一天起,它的双重效果就已注意到了。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酒呢?一、科学饮酒有利健康“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夫沉淀物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躯殒命,其害可胜言哉。
”——李时珍《本草纲目》(一)酒要适量而饮人类自发现、发明了酒,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古以来,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可见酒对人类的健康确是有益的。
据专家们对各种酒类的研究分析后发现,在各类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外,尚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酯类、糖分、微量的高级醇和较多的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酒对人类的健康确是大有裨益的。
1.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据日本科学家发现,喝酒人血液中出现大量尿激酶及其前驱体蛋白质,不喝酒的人,血液中只有极少数的尿激酶,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原因是人体中可以溶解血栓的尿激酶等纤溶酶减少,故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2.妇女适量饮酒可大大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病的发病率据美国哈佛大学对87000位34~59岁护士调查研究发现,每天适量饮酒的中年妇女,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比那些滴酒不沾的妇女低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与健康学生姓名:袁丽莎学号:0125系别:外国语系专业:英语(翻译)摘要:在饮酒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我们应该科学饮酒,这有利健康。
关键词:饮酒;健康;药酒;科学饮酒;饮酒注意事项前言“酒”,是一种古老而又永远散发着青春气息的饮品,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与标志之一。
无论是白酒、啤酒、葡萄酒都含乙醇,凡是乙醇的饮料都叫酒精性饮料,统称为酒。
后世有人说酒是上天所造.把酒称为“天之美禄”。
中国是世界上造酒最早的国度之一,是造酒王国,也是喝酒的王国。
常云道:“有酒才有宴,才有佳肴,也才有宴饮文化”,所以,酒对于中国饮食文化而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千秋功过:酒有功于人类文明,但也为人类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甚至还有灾难。
从历史发展看,酒自从它被酿造出来的那一天起,它的双重效果就已注意到了。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健康饮酒呢一、科学饮酒有利健康“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若夫沉淀物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躯殒命,其害可胜言哉。
”——李时珍《本草纲目》(一)酒要适量而饮人类自发现、发明了酒,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古以来,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可见酒对人类的健康确是有益的。
据专家们对各种酒类的研究分析后发现,在各类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外,尚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酯类、糖分、微量的高级醇和较多的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酒对人类的健康确是大有裨益的。
1.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据日本科学家发现,喝酒人血液中出现大量尿激酶及其前驱体蛋白质,不喝酒的人,血液中只有极少数的尿激酶,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原因是人体中可以溶解血栓的尿激酶等纤溶酶减少,故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2.妇女适量饮酒可大大降低患心脏病和中风病的发病率据美国哈佛大学对87000位34~59岁护士调查研究发现,每天适量饮酒的中年妇女,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比那些滴酒不沾的妇女低40%。
3.适量饮酒能延寿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可使胃液分泌增加,有益消化;可以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降低冠心病发生率。
经常适量饮酒的人血液中α-脂蛋白含量高,而α-脂蛋白高的人寿命比一般人长5~19年。
(二)过量饮酒的危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酒也不例外,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并能带来欢乐与享受。
但要长期过量饮酒,则会伤气耗血、损肾之精、生痰动火、损害健康,并带来种种灾难。
研究表明,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
特别是现在,人们的交际应酬越来越多,而因醉酒驾驶而发生的种种交通事故严重危害到他人与自身的安全。
另外,大量的长时间的喝酒,既会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又会发生心肌病,引起心脏肌肉组织衰弱并且受到损伤,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同时,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长期多量饮酒有害。
尤其对青少年及孕妇。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酒精的危害更为敏感。
因此青少年不能饮酒或少饮。
乙醇对孕妇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儿发育,甚至诱发胎儿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妇绝对禁止饮酒。
更有甚者,长期大量的喝酒,会引起酒精中毒,严重危及到自身的的生命安全。
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适度饮酒,这样机会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又能从中获得快乐。
(三)不宜饮酒的人群1.患有感冒者如果喝酒,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会使感冒更加严重原因是感冒病人,尤其是严重者,多半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偏高、升高,也就是俗称的发烧。
医生必然要开退烧药服用,一般多是扑热息痛。
如果一旦饮用了白酒、烈性酒,两者产生的代谢物对肝将产生严重损害,直到完全坏死。
2.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人是绝对禁止喝酒的,包括啤酒。
至于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在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酌量喝点啤酒是可以的,因为啤酒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同时啤酒里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因此适量饮啤酒对改善慢性肝病病人的食欲与营养状况有益。
但一般一天不要超过半升。
3.吸烟或者饮酒之后打着鼾度过夜晚的人,是在冒着脑损伤的危险。
这一危险主要是来自血液中的含氧量太低。
尤其是60岁以上嗜烟酒的打鼾人,所冒风险最大。
这一类的人群,最好滴酒不沾。
在任何酒中,都含有一种特定的成分-乙醇,乙醇在人体内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构成人体活动的能源。
酒既可以安神镇静,又可以做兴奋剂,它可以直接刺激食道和胃壁,反射地刺激大脑,从而使血液循环恢复正常,起到恢复意识的作用。
饮用含乙醇10%左右的低度酒,还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食欲;但是乙醇浓度一旦超过20%,则相反地会抑制胃液分泌,减弱胃蛋白酶活性;40%以上的高度酒则对胃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致慢性胃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
酒是一种食品,也是一种美好的饮料,更是一种特殊的饮料。
因为它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所以饮酒贵在“适量”。
二、饮酒应该注意的事项(一)避免空腹饮酒空腹时酒精吸收快,人容易喝醉;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在喝酒之前,先行食用油质食物,或饮用牛奶,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以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这是饮酒不醉的主要诀窍。
因为这样可使乙醇在体内吸收时间延长。
(二)饮酒宜慢不宜快。
饮酒后五分钟乙醇就可进入血液,30至120分钟时血中乙醇浓度可达到顶峰。
饮酒快则血中乙醇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
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产生量就少,不易喝醉。
(三)酒不可与咖啡同饮酒精能毒害人体的一切细胞。
而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适当的饮用,具有兴奋、提神和健胃的作用,过量同样可造成中毒。
如果酒精与咖啡同饮,犹如火上烧浇油,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极大地增加心血管负担,造成的危害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
(四)酒不可与碳酸饮料同饮碳酸饮料,如可乐、汽水等,不能与酒一起喝,这类饮料中的成分能加快身体吸收酒精。
这样,会很容易醉。
(五)酒后不宜服药凡酒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酗酒是有害的,酒后服药,更是害多。
有上百种药物在酒后服用,可以增加毒性副作用。
如酒后服痢特灵、优降灵等药,就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反应;又如酒后服镇静药、催眠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降压药等,一方面可增加对大脑的抑制效应,而另一方面又使药力徒增,超过人体正常耐受量,致使发生危险。
特别是年老体弱或患有心、肝、肾疾病的人更应避免酒后服药。
(六)酒后不宜喝茶有的人喝酒后习惯饮茶,这样做对身体有害无益。
因为人喝酒后80%的酒精由肝脏将其逐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酒作用。
这种分解作用一般需2~4个小时,如果酒后立即饮茶,会使酒中的乙醛通过肾脏迅速排出体外,而使肾脏受到损伤,而降低肾脏功能。
同时,过多饮茶,入水量过多,也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于患有高血压、心绞痛的冠心病人更为不利。
所以,酒后最好吃点梨、西瓜之类的水果为宜。
(七)酒后勿急于看电视酒使眼睛充血,故易伤目。
若饮酒过多,酒中的有害成分则对眼睛有较重的损伤,能使视神经萎缩,严重的甚至可导致失明。
看电视可使视力衰退,而饮酒又损害视神经,二者同时进行,等于火上浇油,对视力大有损伤。
因此,饮酒后切勿急于看电视,老年人尤应注意。
三、中医药酒(一)药酒的历史药酒,古代同其它酒统称“醪醴”,在中医方剂学上又称为酒剂。
所谓药酒,顾名思义就是指酒与中药相配制而成的。
通常是把药物或食物按照一定比例系数浸泡在白酒、黄酒、米酒或葡萄酒中等。
(二)酒的药用价值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酒既是兴奋剂,又是较高级的药物。
它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寒滞、开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等。
(三)饮用药酒要讲究许多家庭在购选成品药酒的同时,还喜欢自己动手配制药酒,保持着每年配制饮用的习惯。
自行配制的特点,除较为经济实惠外,还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特点选用药物,这样更有针对性,收效更加显着。
(四)药酒服法与禁忌药酒一般以温服为好,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其剂量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各人饮酒的习惯来决定,一般每次服用10~30毫升,每日早、晚饮用,或根据病情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及浓度而调整。
(五)泡服药酒注意事顼药酒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极广,在民间,许多家庭都要自备一点药酒。
大家知道,药是有副作用的,同样,药酒也是一样,而且不是万能的,千万不能乱泡制。
有关专家认为,乱用药物泡酒,百害而无一益。
酒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特殊的物质,我们因理性的去认识或去喝酒。
饮酒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饮酒利弊主要在于饮酒的量。
适量的饮酒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但长期大量饮酒或酗酒对人体损害是非常大的,甚至会危害到生命安全。
因此,我们应注意科学饮酒,以维护人类健康,减少或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