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演变的分析

合集下载

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

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

浅谈英语词义演变的原因和主要方式摘要:词语的意义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历经千百年后,则会发生一定的甚至是重大的变化。

英语经历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及现代英语时期三个阶段的发展,法语词、拉丁语词、希腊语词和斯堪的纳维亚语词等的大量涌入,英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

可以说,词汇的变化最快,也最显著。

这一方面表现在新词汇的产生和旧词汇的消亡,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词义的不断演变。

本文将讨论词义演变的诸多起源以及其主要方式。

关键字:词义的扩大,缩小,升格,降格等班级:07外国语学院教育3班学号:072725030姓名:黄滢作为语言的载体,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工具,词和词义都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变化。

根据语言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一个词常常会被赋予一些新的含义,或发生一些意义上的变化。

因此,词义的变化就是原有词义的改变和新词义的产生。

由于有的事物之间在功能、形状、动作等特征方面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那么命名该事物的词就可以从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转指成为另一种事物、现象、行为的名称,这是词义的改变和新词义产生的基础。

一词义演变的主要原因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多,一位早期的语义学家把词义变化的原因归纳为三十一条。

词义变化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引起词义变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有:1.历史因素。

英语的历史起源于公元五世纪上半叶盎格鲁、撒克逊和裘德人所使用的语言,后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英国历史上两次外来入侵者的统治,加剧了词义的变化。

2.社会因素。

社会是在不断发展中进步的,语言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会给词赋予新的含义,原本是普通含义的词可能会变成专业术语,反之亦然。

3.语言因素。

词义的变化常常是由于语言的发展而造成的,语言的发展总是朝着一定的规律而动的,如词的省略(ellipsis),使得原本需要几个词表达的含义转到一个词上,使词义发生了变化。

4.心理因素。

这点主要是通过委婉语,夸张语及讽刺语的使用而改变着某些词的含义。

词义演变社会原因

词义演变社会原因

词义演变社会原因
词义演变是指词语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其含义发生改变的现象。

词义演变的社会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因此,一些词语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演变。

2.社会变革: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阶层的变动都会对词义演变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一些原本具有封建意义的词语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3.文化交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也会导致词义演变。

当不同文化间的词汇相互影响时,词语的含义可能会发生改变。

例如,中西文化交流导致了一些中文词汇的含义演变,如“银行”原指存放贵重物品的机构,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演变为指银行业务。

4.时代变迁:时代背景的变迁也会对词义演变产生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价值观可能发生改变,因此一些词汇的含义也会随之改变。

总之,词义演变的社会原因是多方面的,与社会的发展、变革、文化交流和时代变迁密切相关。

举例分析说明词义演变的类型

举例分析说明词义演变的类型

举例分析说明词义演变的类型
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

我国古代人〃坐〃的姿态和现在不同,是〃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跟跪着差不多。

后来出现了椅子、凳子之类的坐具,坐的姿态发生了变化,是臀部着地或接触坐具,因而〃坐〃这个词的意义也就随之改变。

学生了解了这点,就不会错误理解伍子胥〃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战国策》)的意思了。

二、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引起词义变化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三、一个词的意义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和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的变化
词义的扩大,即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

如汉语的“江”“河”原来只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⑵词义的缩小,即演变后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

如“臭”原指一切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现在只指臭味。

⑶词义的转移,即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象。

如“步”原来指“行走”,现在指“跨出一脚的距离”。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

古今词义的演变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指一个词的意义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词义的引申”不完全相同。

“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

“古今词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古今词义演变的一般情况从词义演变的结果上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汉语词汇在由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词的意义基本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例如:山、水、风、雨、雪、人、牛、马、羊、茶、酒等。

这类词大都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它们对于保持汉语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不多的,我们不要看到这些词大都是基本词汇,就反过来认为基本词汇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变化。

事实上,基本词汇中的许多词,由古到今,意义上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这类词,在字形上古今是相同的,但意义上却看不出任何联系。

它们或者原来就是两个不同的词,但也可能原来是同一个词,由于意义几经辗转,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它们在词义上的联系,因此,暂时作为同一个词处理。

“抢”这个词在元明以前,都只有“碰”、“撞”的意思,《战国策·魏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元明之交,才有了“抢夺”的意思。

“绸”这个词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素绵绸杠。

”郭璞注:“以白地绵韬旗之杆。

”郭氏的意思是说,所谓“绸杠”,就是用白底子的绵把旗杆缠裹起来。

今义则指“绸缎”。

这类词古今意义完全不同,阅读古书时照今义去理解就不通。

这对初学者来说是有困难的,但它常常逼得你去查问,也就不容易弄错了。

而且,这类词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对阅读古书来说问题不是很大。

(三)古今词义同中有异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是,绝大多数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同之点又有某些不同之处。

有些时候,某词用今义去理解,好像能够讲通,其实并不准确,甚至把意思全弄反了。

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

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

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
英语单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主要指的是源于古英语以及中古英语
期间英语单词义的变化以及演变趋势。

英语单词的义史越来越深远,
不同的语言文化对单词的义的演变也不完全相同。

一般来说,英语单
词的义的演变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拓展增广、渐次而变弱和改变义义
和词类。

首先,拓展增广也就是语意的拓展。

它是指单词在原有语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语义,从而使得词法得以发展和扩展。

拓展增广可能是一
个专业用词对普通人开放出来,也可能是一个普通词汇被扩展到全新
的语义。

其次,渐次而变弱代表词义渐次而又被弱化。

一个现象是,有些原本
表达低层含义的英语单词,语义很快被弱化为了表达较高级的概念。

英语单词一般来说,语意越层次深,也就越可能被弱化为了表达较高
的概念。

最后,改变义态和词类指的是单词的义态和词类发生改变。

它是指单
词通过改变语义而变为不同的词类,从而构成英语词汇的新的意义结构。

改变义态和词类的概率较低,但也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
了单词语义的演变。

总之,英语单词义的演变及其规律,是我们研究英语演变及其发展的
重要内容。

它不仅包括词义的拓展增广、渐次而变弱和改变义态和词
类,而且这也是英语习得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英语单词的熟悉及其扩充语义。

词义的演变名词解释

词义的演变名词解释

词义的演变名词解释词义的演变——从词汇到文化的映射引言: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而词义是构建语言意义的基本要素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词义也不断演变。

本文将以不同领域的名词为例,探讨词义演变的过程,旨在展示词汇的多重层次含义与文化联系。

一、文化象征的演变1. 花朵:在植物学中,花朵是指植物生殖器官中负责繁殖的部分。

然而,在文化上,花朵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被赋予了美丽、浪漫、祝福和纪念等含义。

比如,“送花”象征着爱情,而“鲜花凋谢”则意味着美好逝去。

这种词义的演变与人们对美和情感的不断追求有着密切关系。

2. 社交:原本指人们相互交流、合作和交换信息的行为。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现代社交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沟通外,还包括虚拟社交网络上的交流、关注和点赞。

这一演变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交际方式的深远影响。

二、领域扩展的演变1. 银行:最早指的是存放金银财宝的地方,后来扩展到了金融交易和储蓄的机构。

如今,银行的词义又涵盖了金融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贷款、投资、理财等。

这种演变体现了金融领域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金融服务需求的改变。

2. 手机:最初用来指代移动电话,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

如今,手机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还包括了游戏、社交媒体、音乐、摄影等多种功能。

这种演变源于科技的革新和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的不断需求。

三、语义演变的功利性1. 部分名词的词义演变是出于实用或经济的考虑。

比如,“海豚”原本指的是一种生物,但现代人工智能产业中,海豚也是一种行业术语,指的是在竞争中以高价收购股票来逼迫价格上涨,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

2. 同样,词义演变也可以迎合社会风气的变化。

比如,“网红”一词原本指的是在互联网上走红的人,但如今,这个词又扩展到了指代一种社会现象。

网红不仅仅是个体的现象,更是一种代表了社交媒体时代文化特征的符号。

结语:词义的演变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发展,更折射了社会、文化、科技的变迁。

词义的演变与名称的改换

词义的演变与名称的改换

总结词
品牌名的变迁反映了市场定位、消费者需求 和品牌形象的变化。
详细描述
品牌名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 场的变化,许多品牌名也经历了变迁。例如, 可口可乐最初是一款治疗头痛的药水,后来 转型为饮料品牌;而苹果公司的品牌名则从 “苹果电脑公司”简化为“苹果公司”,以 突出其多元化的产品线。
感谢您的观看
扩大
词义所指的概念外延扩大,如“菜” 原指“荤菜”,现泛指“所有菜品”。
转移
词义所指的概念转移,如“涕”原指 “眼泪”,现指“鼻涕”。
词义演变的原因
社会变迁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 词义也随之演变。
语言内部因素
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也会 促使词义发生变化。
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
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也可能导致名称的改换, 例如为了符合某种政治立场或意 识形态,某些词汇可能会被视为 不适当或带有负面含义。
名称改换的规律
语音规律
名称的改换通常遵循语音规律,如音节、音 韵的变化等,以确保新名称的发音与原名称 相似或一致。
语义规律
名称的改换也需遵循语义规律,确保新名称能够准 确地表达原名称的含义,避免歧义和误解。
实例二:人名变迁
总结词
人名变迁反映了社会习俗、价值观和家 庭期望的变化。
VS
详细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名字的寓意和 期望也在不断变化。例如,过去人们喜欢 给孩子取名“建国”、“爱华”,以表达 对国家的热爱;而现在则更倾向于取名 “梓涵”、“浩宇”,寓意着宽广的胸怀 和远大的志向。
实例三:品牌名变迁
THANKS
名称改换
当词汇的含义发生变化时,人们可能会选择用新的名称来代替旧的 名称,以反可能无法准确反映事物的本质或特征, 因此需要改换名称以适应新的认知和理解。

简述词义演变的原因

简述词义演变的原因

简述词义演变的原因词义演变是指一个词语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其最初的意义。

这种演变是语言发展的重要体现,在语言学和文化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探讨词义演变的原因。

一、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响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语言不断地发生变化,词义演变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例如,甲骨文中的“田”原指“农田”,到了汉代“田”不仅指田地本身,还有了“田产、土地所有权、财富、财产等”词义,这就是由于社会制度变革中土地的地位变化引起的词义演变。

二、交流积累的影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地涌现出新的词汇和新的用法,这就需要不断的交流积累。

以“电子邮件”为例,这个词最初是指通过电信沟通传递的信件,在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发展中,它的具体含义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演变成现在人们在网络上进行电视传递和沟通的一种方式。

三、文化传承的影响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集体智慧和传承,同时也是词义演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清华”最初意为清华园,是康熙皇帝为太子闵郁修建的园林。

经过多年的文化传承,与清华大学的相关性愈发密切,同时,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中国优秀大学也在相应地演变了“清华”这个词的含义。

四、时代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思潮不断变化,词义演变也在不断地发生。

例如“软件”,在计算机技术出现的早期时代,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而现在,“软件”既包含了电脑游戏、网页浏览器、手机应用等的含义,而也涉及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总之,词义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影响着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这种演变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语言的一大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演变的分析
小姐”词义演变的简单分析
摘要:“小姐”作为对女性的一个常见的称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使用范围和含义也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本文从社会学、心理学及语言学三个角度探究了“小姐”称呼语词义变化的轨迹,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称呼语“小姐”;词义变化;原因
一、“小姐”词义的历史演变
“小姐”一词从最初产生到现在,其含义已发生了很多变化,了解这一称呼语的发展轨迹有利用更好的讨论它变化的原因。

“小姐”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此时的“小姐”专指歌舞艺人(如南宋洪迈撰《夷坚志》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

”)、使女或宫女(如宋代钱惟演撰《玉堂逢辰录》记载:“掌茶酒宫人韩小姐”)、妓女(如苏武创作的《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等从事低贱侍奉职司的女性。

据清代文史家赵翼《陔余丛考》称:“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这时,“小姐”之称遂为大家闺秀所忌讳。

关于贬义的指称,在明代的《警世通言》和清代《称谓录》等不少著作中都可以得到佐证。

“小姐”一词从低贱摇身变为尊贵,大约是在元、明代初期的时候,特指官僚缙绅豪门富家里还未出嫁的少女,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在《楔子》里有云:“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

”此后,大凡侯门千金,大家闺秀,堂楼闺阁,富豪娇女之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可以统统敬称为“小姐”而不辱身份。

五四时期指代思想开放的青年知识女性五四运动时期,西方文化涌进中国。

许多出国留学的人特别青睐“小姐”这一称呼语。

此时受英语称呼语Miss的影响,“小姐”一词多用于指代思想开放、反封建的年轻知识女性。

她们渴望接受新知识,实践先进的思想。

这时的“小姐”是对年轻女性的尊称。

解放后,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因“左”的意识形态操纵,“小姐”与“少爷”一起,在大陆被涂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贬为对女性异己分子的贱称,成为好吃懒做的女剥削者的代名词。

“资产阶级小姐”的说法,艳羡之中又带有轻蔑的成分。

此时,“小姐”的褒义缩小到只用来尊称外国的年轻女性。

改革开放初期,“小姐”又恢复了解放前的“尊贵”身份,多用作服务员的代称,年轻女士亦称“小姐”,中性。

在商务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这种称呼一度显得新鲜时尚而又文雅礼貌,被称为“小姐”者也无不觉得声声入耳,自我感觉不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更赋予了“小姐”特别的色彩,如果对“小姐”不加限定(如空中小姐、礼仪小姐等)或在特殊场合(如电视节目主持、明星颁奖晚会之类的艺术界)使用的话,“小姐”一词几乎是“妓女”的代名词。

二、“小姐”词义演变的简单分析
词义演变的原因常常是多个动因交互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学、心理学及语言学三个角度简单探究“小姐”的词义演变轨迹及原因。

(一)社会学角度
1、社会制度变革
近代革命时期,称呼语“小姐”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多用于指代上层阶级及封建官僚资
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年轻女性,所以此称呼为受压迫的贫苦中下层人民所痛恨,并且成为好吃懒做的女剥削者及女性异己分子的贱称。

因此,词义的演变是受社会制度影响的。

2、文化因素
五四时期,称呼语“小姐”受大量涌入中国的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其语义向英语中的miss靠近,这一时期它象征着思想开放、收到过良好教育、追求独立自主的年轻女性。

这种语义的变化时受到文化因素影响的。

(二)心理学角度
1、思想观念
“指称人的一类义位随着思想观念而升降”,从另一个角度讲,思想观念也反映出社会制度的变化,正是由于文革期间“小姐”被抹上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为异己女性的代名词,人们在思想上接受了这种观念才引起“小姐”词义的新变化。

所谓“强烈的感情促使词的超常使用,因而引起词义的演变”正可以用这种观点来解释。

2、心理感情
人有多种多样的心理欲望:求新、求美、求省、求雅等等。

在语言使用中每一个欲望都是义位演变的永不停止的动因。

“小姐”一词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由褒义词降格为中性词(我们在此取一个委婉的说法,尽管小姐在现代社会中还用于指称未婚的年轻女性,但是其中性的义位层面往往需要特殊的语境或场合才能使它不为大众理解为“妓女”,其贬义层面正在接近该词的核心地位,中性层面正在为如今满大街乱飞的称呼语“美女”所替代,因而我们觉得“小姐”偏重于贬义层面,是贬义倾向较重的词语)我们拟定其过程是这样的:由于时代不断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日益多样化,人们对从事桑拿、洗发、按摩、浴足、三陪等带有色情服务的女性要采取委婉的称呼,一方面直呼“三陪女”、“野鸡”、“妓女”过于粗俗露骨,另一方面对于嫖客自己也未免有失身份。

这样干脆对这一行业服务人员一视同仁,采用了大众称呼年轻女性的“小姐”一词来委婉指称从事色情服务的女性。

这样原本正正经经的“小姐”便带有了卖淫女的含义,加之人们对这类行业的心理敏感性,其贬义层面渐渐让越来越多的人心领神会,久而久之“小姐”的“从事色情服务的女性”意义层面在大众中形成了一种约定,由此也完成了一个词义的演变过程。

(三)语言学角度
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下语用因素对“小姐”词义演变的影响。

孔子说“修辞立其诚”,“小姐”之所以演变出“从事色情服务的女性”这一意义,究其本初是语用因素的影响,最初当一个人用“小姐”代指妓女并在小范围内为大家所心领神会,其理解的凭据就是语境,也就是“小姐”这个词的语言使用环境。

如今“小姐”具有双重性质,怎样区分它的意义也要凭借其语用环境。

例如“徐丽想试穿那件红色的衣服,售货小姐劝阻了她”这里的小姐是一般性的礼貌称呼语。

“我本是一个农村姑娘,十五岁那年背井离乡南下打工,开过饭店发廊,也在歌舞厅当过坐台小姐”这里的小姐暗指其曾经从事过色情服务。

如果“小姐”不加限定词语,多数情况下偏向于贬义层面,用于交际往往会让对方反感,至少让人觉得你不会说话
三、结语
词义演变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称呼语“小姐”的语义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社会制度、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都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