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词义的演变与流行新词

合集下载

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趋势

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趋势

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趋势
近几年,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改变
着一些流行词语词义的演变趋势。

在当下,网络语言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同时也导致一
些特定词语的发展及改变。

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当代流行词语词义演变趋势吧。

首先,最明显的是“帅”的概念的演变,从原本只泛指 gentleman 的男士,发展到
不仅可以指“做事认真又有担当”的人,也可以指一个美丽新颖又让人倾倒的女性。

其次,“萌”最初泛指小东西很可爱或者萌萌哒,而现在可以指出开心、可爱人或物,甚至有几
分犀利的批评意味在里头。

此外,“怪”的概念的演变也是明显的。

从原本的古怪的异样
的概念变成可以指有雅量又有个性的人,也有正能量传播的一种概念。

此外,“靓”的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相比较于原本的“华贵”、“富丽”等意思,现在也可以指美好的外表,把能够被大家接受的美观概念带到大众之中。

另外,“抠”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本指抠门,说话抠字,变成了泛指抠门般的理财意识,教人们过上更
萧瑟有度的消费生活。

最后,“惨”也从原本的意思变成了一种开玩笑的说法,指一种吃亏的状态,表示主
角可能出现的不堪的境遇,用来调侃朋友的搞笑之外,也暗指着一种人生态度,勇敢接受
挫折,继续前行。

总而言之,从上文可以发现,当代流行词语的演变趋势也反映出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有的词语用来表达“例外”的状态,有的词语可以用来调笑一下朋友,有的词语又可以表
达有血性的真实情感。

像上文所提到的,当代流行词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思维
及影响,也就是说,社会的变化及发展也是关乎着语言的变化的因素之一。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与词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与词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与词义演变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它们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思想而存在,还承载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社会的发展。

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的新造和词义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词汇新造和词义演变,以及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一、词汇新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现代汉语中不断产生新的词汇。

这些新造词的形成多由社会需求、科技创新或文化变迁引起。

首先是社会需求带来的词汇新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特定事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这些新事物,人们创造了一批新的词汇。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许多新词汇,如微信、博客、朋友圈等,这些词汇既表达了社交网络的特性,也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

其次是科技创新带来的词汇新造。

科技的不断进步,催生了大量新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名词。

例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词汇成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汇。

这些新词汇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科技的探索。

最后是文化变迁带来的词汇新造。

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词汇的新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本土文化的传承,促使新的词汇不断产生。

例如,韩流文化的传播使得许多与韩国文化相关的词汇进入了现代汉语中,如“韩剧狂热”、“韩妆”等。

这些词汇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并反映了文化的多元性。

二、词义演变词义演变是指词汇在长时间使用中产生的意义转变。

由于社会语境的改变、人们的主观认知或语言交流的需要,一些词汇的意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是词义的拓展。

词义的拓展是指原本狭义的词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

例如,“舞蹈”原本指的是一种艺术形式,但现代汉语中也用于形容某些动作和姿势,如“机器人跳舞”、“花草舞蹈”的说法。

其次是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原本广义的词汇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缩小到特定范围。

例如,“剧团”原本指的是戏剧演出的组织单位,但现代汉语中也用于指代其他演出团体,如“曲艺剧团”、“杂技团”等,词义逐渐缩小为特定类型的演出团体。

新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

新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

新词语词义演变的认知分析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同客观世界的联系最为密切。

客观世界的每一个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变化都会在词汇中反映出来。

人们观念的改变会导致词语发生一系列变化,词义变化便是其中之一。

标签:新词语词义主观动因客观原因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同客观世界的联系最为密切。

客观世界的每一个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变化都会在词汇中反映出来。

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推动词义发展演变的第一个动因,也叫客观动因;第二个动因是人的主观世界,包括思想观念、心理因素等,也叫主观动因;第三个动因是语言本身的发展,也叫语言动因。

除此之外,观念是词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的感情态度、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

观念的变化可以导致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以及词义的变化。

有些词语的概念意义没有改变,但观念的变化却能引起词义的隐含意义的变化。

要反映上述变化,人们一是创造新词语;二是为旧词赋予新义;三是给既有词语增加新义项。

这就会引起词义演变,也是语言经济原则的重要体现。

一、社会发展变化的动因语言是时代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变化以新词的产生最为敏感、最有特征。

新词语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的不断涌现。

新词语的产生不仅改变了汉语词汇系统,而且最大限度地反映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成为人们生活、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新词语的产生直接导致新概念的出现。

例如:过劳死:因过度劳累而死动车:指自身装有动力设备的轨道车辆代孕:受他人委托,用人工辅助生育的方式为他人怀孕生子车贷:以购车为目的,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草根:指平民百姓,普通群众农民工:指进城务工的农民网购:动词,网上购物,即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网店:名词,网上商店的简称代驾:由其他司机代为驾驶(车辆)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直接导致标记它们的新词语的产生,新词语的产生就意味着这些新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所认识的某一类客观对象的全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一切复杂的联系和关系”。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与现实中出现新的事物有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新词。

例如:卡车、轿车、赛车、越野车、面包车等等都是语言中出现的新词。

旧词消亡的一个原因是旧事物的消亡。

例如:甲长(若干户编作一甲,甲设甲长)、保长(若干甲编作一保,保设保长)。

旧词消亡的另一个原因是词汇系统的变动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在上古,汉族人对某些现象的划分很细,同类的事物稍有不同就给以不同的名称。

例如马这种牲畜,只要肤色不同就有不同的名称:前右脚白的马叫“启”,前左脚白的马叫“踦”(qī),后右脚白的马叫“骧”,后左脚白的马叫“馵”(zhù),前两脚白的马叫“騱”(xī),后两脚白的马叫“翑”(qú),四只蹄子都白的叫“騚”,身子黑而胯下白的叫“驈”(yù),白毛黑鬃的叫“骆”(luò),纯黑色的叫“骊”(lí),黄白相间的叫“皇”,红黄色的叫“騂”(xīng)等等。

“马”作了这样的区分,猪、羊、牛等也有类似的区分。

表示行走的意义,只要走的场合和方式稍有不同,也各有不同的说法:在室中漫步走叫“跱”,在堂上小步走叫“行”,在堂下举步徐行叫“步”,在中庭快步走叫“走”,在门外快步走叫“趋”,在大路上疾行叫“奔”,在草丛、山林中走叫“跋”,在水中走叫“涉”。

表示事物性质的词语也是如此。

例如表示白的颜色也是因所表示的事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说法:日白为“晓”,月白为“皎”,霜雪白为“皑”(ái),草花白为“皅(pā)”,玉石白为“皦”(jiǎo),人白为“皙”,鸟白为“”(hé)。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越来越多,如果继续给每一类新事物、新现象起一个单音节的名称,这必然增加人们记忆的负担,不便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后来,人们把事物的小类归成大类:不同颜色的马都归为马,不同场合和方式的走都是走,不同事物的白都是白。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流行的语言之一,其流行词汇更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涌现。

旧词新义现象更是汉语流行语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本文将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旧词新义现象。

旧词新义指的是原本词义的使用逐渐减少,而新的词义在语言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在汉语中,一些古老的词汇在语境的变化下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了时下流行的词汇。

比如“炒鱿鱼”原本指的是一种烹饪方法,现在却被用来形容被解雇或被开除的意思;“老司机”原本指的是老练的驾驶员,现在则用来形容在某一领域经验丰富的人;“躺枪”原本指的是被打中了子弹而倒地,现在则用来形容无辜受到责备或批评。

这些词汇都是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当下社会和语境中流行的词汇。

那么,旧词新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语言是活生生的,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古老的词汇在新的语境下产生了新的含义,成为了流行的词汇。

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一些古老的词汇无法完全表达新的概念和事物,于是就需要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含义。

再则,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些词汇在汉语中得到了新的意义,成为了流行的词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流行词汇的更新换代也愈发迅速。

旧词新义现象在汉语流行语中的现象更是多种多样,给我们的语言和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元素和亮点。

我们要不断关注和学习这些新的流行词汇,来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要注意在使用这些流行词汇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情境来进行恰当的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困扰。

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语言变化,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社会和文化,也为我们的语言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1. 引言1.1 现象概述汉语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是指一些传统词语在社会发展和语言变迁的过程中,经过重新解释和再创造,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和用法。

在当今社会,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汉语流行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

随着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们对语言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旧词新义现象的出现正是对这种需求的回应。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汉语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使得词语之间可以进行巧妙的组合和转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表达方式。

与传统意义相比,旧词新义不仅扩大了词语的适用范围,也更具时代性和趣味性,成为人们交流中的新亮点。

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文化的推动下,旧词新义现象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

人们通过熟悉的词语加入新的语境,创造出更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方式,增强了交流的趣味和吸引力。

这种现象的流行也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为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注入了新的动力。

1.2 特点分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创意性强: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形成往往需要创作者对词语的重新解构和运用,通过赋予旧词新的含义和语境,从而产生新型的词语表达方式。

这种创意性的表达方式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二、时代感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语言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旧词新义现象往往能够抓住当下社会热点和时代特征,反映出人们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这种时代感的引入也会让流行语更加接地气和贴近生活。

三、传播力强: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形成和传播往往依靠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用户传播和分享,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形成舆论热点。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也使得旧词新义现象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的特点既包含了创意性和时代感的表达方式,又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也体现了人们对于语言表达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浅析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新词现象

浅析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新词现象

浅析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新词现象
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的新词现象令人称奇,新词种类繁多,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除了外来语拼接出的词外,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诸多新概念所致,更是加速现代汉语新词的诞生率,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储备。

2019年,37个新词更新到学术新词词典。

包括‘小龙虾肿瘤’,专指一种瘤状微生物寄生在虾体表层的寄生虫病;‘飞马号’,指由中国地震局研制的震源机器人,其通过无人机专业传感器装备生态监测;还有‘非礼之仇’,形象比喻指不容任何性侵、性虐等非礼行为,要维护有关的司法秩序,保护受害者的权利。

另外,一些俗语或表情话、引申义也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的新词。

比如,‘商
场盲流’,指因买东西精英购物症状而变得无法自拔;‘成长股’,指越往后期产品和服务越成熟,收入能力更强大的公司;‘互联网+’,指通过互联网技术支持,实现
了信息、知识、人员、资源和服务的融合,为传统行业提供新的模式、产品及服务。

要正确运用新词,学习者除了要掌握词语的含义、用法外,还要特别注意语境的作用,特别是特殊场合(比如正式场合)不能随意使用俗语或表情话。

新词更有助于汉语中的科技术语的修辞,丰富表达准确的语言修辞手段,更助于汉语的发展。

综观新词现象,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概念促成习语演变,汉语开始结合部分外来语,以及利用新词特别是表情语将熟悉的词语丰富,从而使汉语得以更加丰富多采。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

浅析汉语流行语中旧词新义现象汉语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指的是某些词语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含义,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流行词汇。

这种现象在汉语中非常常见,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变化,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也在不断涌现。

本文将就此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

一、原因分析旧词新义现象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变革引发的语言变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等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革必然会对语言产生影响。

一些与社会现实相关的词汇会因为社会变革而产生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2.科技进步带来的词汇更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事物、新概念不断涌现,这些新事物和新概念需要新的词汇来命名和描述,有时也会借用已有的词汇,并赋予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3.文化交流导致的词汇融合。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外来词汇和本土词汇会在交流中产生融合,并产生新的含义,成为流行语。

以上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旧词新义现象的产生。

二、特点分析旧词新义现象在汉语流行语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源于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

流行语作为日常口语的一部分,通常是直接源自人们的生活实际需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2.使用范围广泛。

一旦某个词语成功演变为流行语,它通常会被大量使用,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流行,甚至成为固定的词语搭配。

3.更新换代较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事物、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因此流行语的产生和更新换代速度相对比较快,之前的流行语很快就可能会被新的流行语所取代。

4.语言创新和变化的体现。

流行语中的旧词新义现象,可以说是语言创新和变化的体现,它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的方式,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个体的思维方式。

三、对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旧词新义现象对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词义的演变与流行新词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社会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从语言的词义演变和产生的流行新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变化动态及其给我们带来的多元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本文通过介绍语义变化类型、变化因素,对近年出现的来自网络和生活中的英汉流行新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归纳了词汇发展所遵循的规律及特点。

关键词:词义演变变化因素新词发展规律
1.引言
正如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一样,任何语言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变化的。

词语的意义在一个时间段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每个时间断都会有所变化,或产生新的词汇。

在经过多年之后,同一种语言甚至会发生重大变化。

语言承载着文化,是对文化的表达,而流行新词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

下面将结合词义演变类型对新词进行分析和说明,并找出这些新词所遵循的发展特点和规律。

2.词义的演变
语言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变化中,语音和语法的变化相对比较缓慢,而语义的变化最快。

随着科技、经济、政治的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语义变化的原因和形式多种多样。

英语的词义变化是最为迅速和显著的语言之一。

纵观历史,英语经过了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以及现代英语时期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发语词、拉丁语词、希腊语词和斯堪的纳维亚语词等的大量涌入,英语的词汇越来越丰富。

(田喜腾,单翔燕,张苹:2011)现代使用的英语词汇中,有2/3以上是在近300年中产生的。

(赵露:2001)
词汇的发展主要分为词义的变化和新词的产生两方面。

词义的变化,是指词本身内部结构形式不发生变化,而意义发生改变的现象。

这使得词汇在表达和运用上更加灵活和多样。

2.1演变类型
束定芳在《现代语义学》(2000)中提到,词义变化类型分为两种。

一是词义范围发生变化,二是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词义范围的变化包括词义的扩大(extension of meaning)和词义的缩小(restriction of meaning)两种情况。

语言反映着时代的变化,旧词随着时代变迁会产生新的意义,从而扩大了语义。

如mouse一词,以前只是一种动物的名称,而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随着电脑的普及,mouse有了“鼠标”的含义,词义得到了扩大。

又如paper一词来自希腊语,本意是一种植物,而现在paper一词在字典里具有“纸”“论文”“报纸”“文件”等多种解释。

词义的缩小,是指一个原来词义广泛的词演变成了比较狭窄的、含特殊意义的词。

(田喜腾,单翔燕,张苹:2011)词义缩小的现象也很常见,如accident 原指“发生的任何事件”,现在只指“事故”。

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包括词义的扬升(amelioration)和贬降(deterioration)。

词义扬升,是指原来具有负面意义的、贬义的词演变成了含义较好的词。

如《西游记》中的白骨精,本是邪恶的妖精,现代被解读为“白领、骨干、精英”,即词义的扬升。

词义的贬降,与词义的扬升相反,指原来具有正面意义的词变为具有负面意
义的词。

一些含义较好的词,或中性词一旦用于不好的事物,它正面的含义就有可能会被慢慢挤掉,从而变成一个负面的词,如gay,intercourse等。

2.2演变因素
导致语义变化的因素有很多。

束定芳在《现代语义学》中将语义变化的原因分为:语言学原因、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外国文化的影响、新事物的诞生等六个方面。

科技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新事物的产生、生活的需要等都会促使新词汇的产生。

而其语义变化常用的辞格有:比喻、借代、仿词、引申、摹声、移用、限制、简缩、用典等等(朱广春,2004:7)。

下面将对近年出现的流行新词做简要分析。

2.2.1网络热词
网络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沟通交流平台,无论年龄大小、身份职位、所处地点,人们都离不开网络。

而网民中大部分是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因此网络群里成了最多产的新生词汇发源地。

不断涌现的新词甚至来不及被收入工具书,就已经被新一批新词淘汰掉。

例如,网络上经常会有人用“汗”这一个字来表达惭愧、无可奈何之意。

其衍生词有:暴汗、大汗、汗死、瀑布汗等。

这一简单的名词不但有了新的词性,还更加简洁而又生动地表现出了当事人的无奈。

又如2011年因一位海归女孩在电视节目中夸张的装扮和英语腔调而流行起来的“hold住”一词,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被迅速扩散,广为流传。

很简单的一个动词被人用来表达“挺住、抗住、控制住全局”之意。

2.2.2外国文化的影响
另外一个产生新词的重要因素是外国文化的传入。

各国之间的频繁交流、媒体的传播、便捷的互联网都是全球一体化的最佳体现。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求学与工作甚至定居,更多的人能接触到到国外的电影、动漫、报刊、游戏等,这些都会导致语言信息的交融与碰撞,引入一些外来词。

现在追求影星、歌星的追星族们已经不叫“某某迷”,而改称“粉丝”这一源自英语“fans”的词。

而“粉”这一原表示食物的名词也因此衍生出了动词词性,“记得在微博上粉我哦!”
2.2.3新事物的诞生
新事物的诞生也会导致大量时尚新词出现。

美国苹果公司发布其高科技产品iPod、iPhone、iPad之后,这些产品直接成为了此类音乐播放器、触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代表,这些产品名称也成为大众无所不知的词汇。

此外,随着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有了“蚁族”、“蜗居”、“裸婚”、“团购”等词,生动形象且通俗易懂地将这些生活特点表达了出来。

参考文献:
[1]田喜腾,单翔燕,张苹.语义变化与时尚新词.科技信息,2011(25).
[2]束定芳.现代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0-61.
[3]赵露.关于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6).
[4]朱广春.当今青年流行语.演讲与口才,2004:7.
[5]安颜.浅析英语单词词义的变迁.魅力中国,20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