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班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俗;2. 研究中秋节的相关诗词和歌曲;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PPT和投影仪;2. 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材料;3.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和手工制作材料。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了解中秋节(10分钟)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俗,包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活动。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3. 研究诗词和歌曲(15分钟)研究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和歌曲,如《静夜思》、《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通过朗诵和唱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音乐感知能力。
4. 制作手工艺品(20分钟)提供中秋节的手工制作材料,如月饼模具、彩纸、剪刀等,让学生动手制作中秋节的相关手工艺品,如月饼盒、灯笼等。
通过制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和展示(10分钟)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意义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的完成度和质量;2. 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3. 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庆祝中秋节,并回顾班会课的内容;2. 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相关的绘画比赛或歌曲朗诵比赛;3. 在其他课程中融入中秋节的元素,如数学课上用月饼模具进行几何图形的制作。
以上为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一、班会主题。
“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以及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民间传说。
2、让学生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庆贺丰收和团圆的节日。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学生懂得各种形状的月亮的名称。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活动建议。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在内容的设置上由浅入深。
主要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通过尝一尝月饼,画一画学生心中的中秋节等动手操作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民俗节庆课的兴趣。
2、建议让学生可以回家做适当的准备,通过询问父母等查询方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3、在课后拓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内容和习俗的了解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学生画一画心中的中秋节,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挑选后布置在教室的展示板进行展示。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1、歌曲:《但愿人长久》。
2、学生事先收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
3、学生进行才艺准备。
4、学生带好月饼。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主持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首先以歌曲《爷爷为我打月亮》引出班会主题;2、师生谈话引入八月十五中秋节;3、学生交流今年中秋节的活动安排。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一)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甲: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请听故事《中秋节的来历》(同学说中秋节的来历)乙:噢,原来中秋节是这样来的,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二)听故事《嫦娥奔月》甲:中秋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乙: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同学来介绍一下,请听故事《嫦娥奔月》(同学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甲:嫦娥真是个善良的仙女,为了百姓,情愿自己受难。
乙:中秋吃月饼也是为了纪念朱元璋月饼起义,希望嫦娥一家团圆的民间传说。
2024中秋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2024中秋节假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秋节期间常见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安全防范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识别风险、预防事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中秋节期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居家安全及防火防盗知识的教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所学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在无成人监护时的自我防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假期安全事故的新闻视频或动画,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中秋节假期安全的重要性。
提问引导:让学生思考中秋节期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交通安全:讲解节日期间交通拥堵情况,强调遵守交通规则,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乘车系好安全带或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食品安全: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避免食物中毒;讲解月饼等节日食品的正确食用方法。
居家安全:介绍用火用电安全常识,禁止玩火,正确使用电器;提醒注意防盗,外出时关好门窗,不随意给陌生人开门。
3.案例分析(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中秋节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4.小组讨论(15分钟)分组让学生讨论“我在中秋节期间如何保护自己及家人安全”,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安全建议。
5.情景模拟(10分钟)设计几个模拟场景,如遇到陌生人搭讪、家中突发火灾等,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应对过程,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视频、图片等直观材料增强教学效果。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本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范本
主题:中秋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
目标:通过学习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重要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中秋节的主题,通过提问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和认识。
2. 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中秋节的时间和习俗。
二、知识传递(20分钟)
1. 分小组进行中秋节的背景知识分享,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简要介绍。
2. 教师通过PPT或者图片展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玩灯笼等,并进行解释和讲解。
3. 引导学生讨论中秋节的意义和价值,如团圆、感恩等。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秋节的文化。
三、互动交流(15分钟)
1. 设置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自行策划一场中秋节的庆祝活动,可以设计游戏、制作手工、编排节目等。
并要求小组成员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意义。
2.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四、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性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继承传统、弘扬文化。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对家庭团圆、亲情友情的珍惜和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各种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氛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难点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怎样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家庭团圆、亲情友情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多媒体展示法四、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中秋节的图片、视频、故事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月饼、水果等食品,营造节日氛围。
3、准备制作灯笼的材料,如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如中秋晚会的片段或有关中秋团圆的温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视频里播放的是什么节日吗?”引导学生回答出中秋节。
3、接着问:“那你们对中秋节了解多少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中秋节的信息。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1、中秋节的由来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可提到古代帝王的祭月活动以及农业生产与月亮的关系。
强调中秋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2、中秋节的传说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嫦娥、后羿等人物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
简单介绍“吴刚伐桂”和“玉兔捣药”的传说,增加学生对中秋节神话色彩的了解。
3、中秋节的习俗展示图片或实物,介绍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玩花灯等习俗。
讲解每种习俗的寓意和象征,如月饼象征团圆,赏月寓意寄托思念等。
(三)小组讨论(10 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 4-6 人。
2、给出讨论话题:“你最喜欢中秋节的哪个习俗?为什么?”“中秋节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中秋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

中秋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中秋节班会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和意义。
2.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班级凝聚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中秋节的习俗和意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知道马上要过什么节了吗?对啦,中秋节!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特别的中秋节班会。
(二)讲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师:那老师先给大家讲讲中秋节的由来哈。
传说呀,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都干裂了,老百姓生活得可苦啦。
后来有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用神弓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大家。
后羿有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有一天,后羿得到了一包长生不老药,可他不想一个人吃,就交给嫦娥保管。
结果呢,嫦娥不小心吃了这药,就飞到月亮上去啦!从那以后呀,人们就开始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对着月亮思念嫦娥,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那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大家说说看。
(学生回答)对,有吃月饼、赏月,还有玩花灯呢!(三)活动环节1. 月饼分享会师:现在呀,我们来进行一个月饼分享会,大家把自己带来的月饼都拿出来,一起分享,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
(同学们纷纷拿出月饼,开始分享,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班也搞了月饼分享会,当时有个同学带了一个超级大的月饼,大家都惊呆了!那个同学还很大方地把月饼切成小块,分给大家吃,那场面可温馨了。
2. 猜灯谜活动师:吃完月饼,我们来玩猜灯谜吧!我这里有好多有趣的灯谜哦。
(开始读灯谜,同学们积极参与猜谜)(四)总结师:今天的班会大家开心吗?通过这次班会,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习俗,还一起分享了月饼,玩了猜灯谜。
希望大家以后都能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把这些美好的习俗传承下去。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班会,学生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

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一、引言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代表着团圆和和谐。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对中秋节的认识和热爱,我们特此举办“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活动。
二、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为“月满中秋,情满校园”,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活动目的1. 增进同学们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2. 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 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时间活动定于XX年XX月XX日(农历八月十五),下午14:00-17:00进行。
五、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或指定教室)。
六、参与人员1. 主办方:校团委、学生会2. 参与对象: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加3. 活动工作人员:校团委、学生会成员及志愿者七、活动准备1、宣传准备(1)制作宣传海报、活动日程表,提前一周在校内张贴和宣传;(2)利用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本次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参与热情;(3)邀请校领导、老师及同学们参加活动,并提前通知活动时间和地点。
2、物资准备(1)活动道具:灯笼、花灯、猜灯谜材料、月饼等;(2)活动奖品:学习用品、小礼品等;(3)布置场地所需物品:桌椅、音响设备、话筒、投影仪等。
3、场地准备(1)提前一周预定活动场地,确保活动当天正常使用;(2)根据活动流程,合理布置场地,包括灯笼展示区、猜灯谜区、互动游戏区等;(3)检查场地设施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八、活动内容1. 月饼制作体验- 邀请专业师傅现场教授月饼制作工艺,同学们亲手制作并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 准备不同口味的馅料和模具,让同学们体验多样化的制作乐趣。
2. 灯笼制作与展示- 开展灯笼制作活动,同学们可以利用彩纸、竹签等材料,创作属于自己的中秋灯笼。
2023年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

2023年小学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节日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在中国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学校,我们应该通过班会这种形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和认识中秋节,并且重温中秋节的习俗,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主题:传承中华文化——中秋节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明确节日的意义和价值;2.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及其寓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3.让学生认识和爱护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进班级凝聚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播放有关中秋节的短片,介绍中秋节的来源和历史,让学生了解到中秋节不仅是一个传统民俗节日,更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文化符号。
二、谈论圆月和拜月,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形状和月相。
二、知识讲解一、通过老师的讲解,介绍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
二、介绍中秋节的四大习俗,即赏月、吃月饼、玩灯笼、赏桂花,并让学生了解每个习俗的传统由来与寓意。
三、参与绘制中秋节的海报,绘制作品的主题以“中秋节”为主,体现出中秋节的美好寓意,让孩子们把中秋节的文化深深地印在心中。
三、活动设计一、学校通过“中秋走进家庭”的形式,一天之内,各班级利用午餐休息时间,在教室内开展了中秋文化欣赏的环节。
二、组织学生参加中秋拼图比赛,以时间为限制,谁先完成,谁就是胜者。
三、举办“中秋小诗会”,选出班级中最生动形象的诗歌进行朗读。
四、组织学生进行化妆比赛,比赛规则以原创为主,深度挖掘中秋节文化的多面意义。
四、总结环节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谈谈参加中秋班会的收获。
二、激发学生对中秋节的热爱,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三、让学生了解到,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珍惜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文化精髓。
五、教学评价:本次主题班会既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进了班级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班中秋节主题班会教
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颂亲情、思团圆主题班会教案
----二(2)班庆中秋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
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队员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
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
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
传统节日。
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
“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
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
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齐背《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着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
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
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
(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
(对称、均衡)
(2)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
)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送月饼。
②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
得月楼前先得月。
猜一字(棚)
2、重逢。
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
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
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老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级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