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判据与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两种投资方式的区别

凯利判据与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两种投资方式的区别
凯利判据与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两种投资方式的区别

凯利判据与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两种投资方式的区别凯利判据虽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并不多。除了量化投资者之外,对凯利判据比较认同的著名投资人只有Legg Mason基金的Bill Miller。在2006年的Wesco股东大会上,有人问芒格是否会用凯利判据确定投资规模的大小。芒格回答说凯利判据无法应用于他所经营的投资中。但是,芒格认为凯利判据的主旨是有道理的,与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很像。

凯利判据的投资方式最大的特点和问题是高度集中投资。当获胜的概率很大,潜在回报超出潜在损失时,依照凯利判据,需要把投资集中于少数几个投资对象上。由于投资高度集中,其波动性也非常大。这对一般投资人很难接受。

与凯利判据的集中投资方式相反,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基于市场有效论的,认为通过分散投资及不同的资产组合(如股票和债券),可以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化的回报。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实现波动最低,收益最高

的有效边界(Efficient Frontier)。

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凯利判据的方式是通过最大化几何平均值实现最高的复利增长。而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是通过最大化算术平均值实现相同风险水平下最高的收益。

学者Estrada通过模型数据探讨了这两种投资组合策略的区别。下图中S代表马柯维茨组合策略,G代表凯利判据组合策略。他发现凯利判据的投资组合高度集中。比如在不同投资的选择中,马柯维茨组合策略只是在4种不同的股票和债券选择中调节比例。而凯利判据的投资组合策略只会选取1-2种投资。根据过去所有的历史数据,凯利判据组合策略在1998年选择美国股票作为全部投资,在2003年选择77.4%的美国股票和22.6%的新兴市场股票。而在2008年,根据历史数据,凯利组合策略选择了新兴市场股票作为全部投资。

通过模型对样本之外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凯利判据组合策略的风险明显高于马柯维茨组合策略。但是,除了不进行再平衡的一种情况外,所有的凯利判据组合策略都取得了更高的财富增长。

从长期看,凯利判据组合策略以更大的波动(风险)实现了更高的财富增长。同样投入100美元,30年后这两种组合策略的差距巨大。马柯维茨组合策略的财富只有凯利判据组合策略的一半左右。

既然凯利判据的组合策略更优,为什么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呢?答案也许在于人们对风险的厌恶和投资的短线。不是所有人都有巴菲特“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的心态,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巴菲特那样的长线资金。一般人宁愿平稳的缓慢增长,

也不愿意过山车式的高速增长。投资者会因为短期的波动而离开。著名投资人Jeremy Grantham曾经由于坚持正确的投资策略而失去了所管理的60%的资产。

巴菲特的投资方式看来更接近凯利判据组合策略:高度集中,波动更大,长期回报更高。巴菲特在早期曾经把所有资产的40%投入美国运通的股票之中。截至2010年3月,可口可乐股票占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组合高达20%左右,而前10大股票约占其全部投资组合的90%左右。

凯利判据的投资策略从理论上证明了巴菲特的投资方式的长期优势。但是,理论上的正确并不代表这种投资方式会得到广泛应用,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厌恶风险与波动,人并不是理性的。

ERP固定资产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ERP软件Ⅰ 实验课所在班09审计1班 班级与班级代码09审计1班092502041专业审计学 指导教师:向晓书 学号:09250204104 姓名:陈佳乐 提交日期:2011-12-12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陈佳乐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交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办公室保存。 用友软件固定资产系统实验报告 ERP财务管理系统实验课程,通过《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实验教程》课程主要以ERP-U8(V8.72)为实验平台,以一个单位的业务贯穿始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用友财务软件的总账系统功能、UFO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薪资管理系统、应收款与应付款管理系统,一共六个子系统的使用,通过掌握其功能特点及应用方式,提高我们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业务处理能力。 固定资产系统是ERP财务管理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子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较为广泛,其部分功能与总账联系较为紧密。本实验报告将选取固定资产系统作为对象,针对综合实验中的固定资产系统作为试验项目重点,介绍固定资产系统从建立固定资产子帐套、基础设置、录入原始卡片、修改固定资产卡片、增加固定资产、计提本月折旧并制单、生成增加固定资产的记账凭证、对账与结账、账表管理、固定资产减少、固定资产变动、批量制单等内容及其功能。 一、实验目的 系统学习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掌握固定资产卡片的输入方法;掌握固定资产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掌握固定资产增加、减少、变动的操作方法和要求;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处理过程及操作方法;了解固定资产账套内容及作用,熟悉固定资产月末转账、对账及月末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200账套固定资产系统的参数 固定资产账套的启用月份为“2006年1月”,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一)”计提折旧,折旧汇总分配周期为一个月;当(月初已计提月份=可使用月份-1)时将剩余折旧全部提足。固定资产编码方式为“2-1-1-2”;固定资产编码方式采用手动输入方法,编码方式为“类别编码+序号”;序号长度为“5”。要求固定资产系统与总账进行对账;固定资产对账科目为“1501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对账科目为“1502累计折旧”;对账不平衡的情况下允许固定资产月末结账。 2.固定资产选项设置 设置与财务系统的接口: 固定资产缺省入账科目:1501; 累计折旧缺省入账科目:1502。 3.部门对应折旧科目(如下表所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杨长汉1 投资环境是一个不确定的世界,投资者可以在证券市场中获得可观的收益,也有可能在市场中遭受严重的损失,在这一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有效的对资产进行组合和配置?如何确定有效的证券投资组合使投资者在既定的风险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或在既定的收益水平上承担最低的风险?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证券投资者和基金经理的重大难题。虽然著名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认为要使投资组合预期收益最大化,就必须把所有的资金投放在预期收益最高的证券上2,但“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格言一直是证券投资界普遍接受的公理。虽然“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一格言已经被广大证券投资者所接受,但其在理论上却没有一个严密的论证,在实证研究中也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模型公式导致定量分析无法顺利进行。 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概述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由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维兹(Harry Markowitz)提出,他于1952年在美国《金融学学刊》上发表的《证券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一文中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资产组合理论,同时在1959年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投资组合选择:投资有效分散化》(Portfolio Selection: 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s),使自己的资产组合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马克维兹的理论模型中,以均值来代表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以方差来代表证券资产组合收益的变动性,即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原有单个资产的均值和方差,对证券资产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简化的分析。马克维兹认为所有的投资者均是风险厌恶者,投资者的投资目标是在均值—方差空间中寻找效用最大化的一点,并确定了投资者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马克维兹是第一个将“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想进行定量分析的经济学家,他认为通过投资分散化,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的情况下降低风险,也可以在不改变投资组合风险的情况下增加收益。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于1958年发表在《经济研究评论》上的《流动性偏好作为影响风险的行为》3一文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资产组合理论。马克维兹的资产组合理论主要是 1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杨长汉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2(美)鲁宾斯坦著.张俊生等译.投资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3Tobin,James,1965, Liquidity Preference as Behavior Towards Risk,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65-86.

马克维茨资产组合理论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文):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在我国A股市场 的运用 (英文):The Application of Markowitz Asset Portfolio Theory to A Share Market in China 姓名孙先哲 学号200805001221 院(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 专业、年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8级 指导教师杨建奇 2012年4月30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 绪论.. (1) 1.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介绍 (1) 1.1.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对象 (1) 1.1.2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意义 (1) 1.1.3 Markowitz经典资产组合理论模型 (2) 1.1.4对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的评价 (3)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3) 1.3 本文结构及内容 (4) 2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与中国证券市场 (4) 2.1 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运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可能性 (4) 2.2实例研究 (4) 2.2.1数据采集 (4) 2.2.2 求解有效组合 (6) 2.2.3 研究结论 (9) 3 简化Markowitz资产组合理论用于我国普通股民投资 (9) 3.1 简化的前提 (9) 3.2 举例分析 (10) 3.2.1数据的采集 (10) 3.2.2 在风险已确定的情况下求收益率最高的组合 (11) 3.2.3 在确定收益率的情况下求最低风险的组合 (12) 4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致谢 (17)

资产组合理论运用

资产组合理论在客户理财实践工作中的运用 2012-11-29 16:47来源:金顺(shun)网 网友评论字号:T | T 我在一次理财营销活动中接待了张先生夫妇咨询家庭理财方面的问题.张先生的家庭基本情况主要是:年龄约30岁,广东人,主要在广东做生意.妻子宜昌人,个体职业,现在宜居住.小孩不满一岁,家人健康状况良好,夫妻双方均有较高的养老和医疗保障. 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测试分数分别为35﹑17分,我结合与客户的调查交流情况分析,张先生可能为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其风险承受能力可定性为进取型﹑风险偏好为风险中性,客户潜力类别可定性为潜在白金或黑金级客户.该客户目前明确的理财目标是用50万元左右的资金进行长期投资,期限10年以上,作为小孩的成长教育基金,该投资资金总额约占家庭总资产的10%以内,客户要求保本﹑适当的收益和急需支用时能及时变现(近两年内可能不用). 结合我国今后的经济环境和张先生的个人特性,似乎很难找到单一的现有产品完全满足张先生的三个理财要求:定期存款﹑国债﹑分红险等能保本但收益不高, 预计我国的CPI指标在今后至少三年内都可能在6%以上的水平高位运行,因此分红险存在不足以抵御通货膨胀的 风险,其分享社会经济增长成果的相关性也不高;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纯债券基金除有上述缺点外,大多数此类产品并不保本;至于权益类投资产品如股票﹑基金﹑PE/VC等属于高风 险投资,实现”保本”和”适当收益”的理财目标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适当把握今后大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前提下,建立某种比例的投资资产组合或许能同时较好满足这三个目标. 那么,在这个投资组合中,不同风险-收益特性产品的投资比例应如何配置呢?本文尝试着运用投资学中的投资组合理论,从两条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适当的相互验证:第一条途径是运用传统投资学理论中的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理论,第二条途径是将积极的债券管理理论中的或有免疫策略,结合”均值—方差”理论综合运用,其中第二条途径或方法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之所以分析”或有免疫策略”和”均值—方差”理论的综合运用,是因为传统投资学理论中的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理论假设条件较多,计算公式复杂,而且现实生活中许多投资工具都是集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不同风险性质于一身的复合产品,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如果能只需简单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理论知识,就能对一些客户理财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综合理财能力和工作效率. 途径一:最优投资资产组合理论的实践运用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构建一个完整的投资组合一般有三个步骤: 一﹑确定各类投资工具的收益风险特征. 二﹑建立并确定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浅谈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浅谈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摘要:本文简单探讨了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介绍了资产组合理论的背景,给出了马科维茨均值-方差模型,阐述了该模型对资产投资选择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科维茨投资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资产组合风险收益 1.理论背景 资产投资组合是投资者同时投资于多种证券,如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投资组合不是券种的简单随意组合,它体现了投资者的意愿和投资者所受到的约束,即受到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权衡、投资比例的分配、投资风险的偏好等的限制。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科维茨(Markowits)于1952年创立的,资产投资组合是投资者对各种风险资产的选择而形成的投资组合。由于资产投资收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具有不确性,人们在投资过程中往往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来规避投资中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实现投资效用的最大化。资产投资组合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风险与收益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反之,收益越小,风险越小。理性的投资者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选择收益大的投资组合;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选择风险小的资产投资组合。 马科维茨认为最佳投资组合应当是具有风险厌恶特征的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和资产的有效边界线的交点。威廉·夏普(Sharpe)则在其基础上提出的单指数模型,并提出以对角线模式来简化方差-协方差矩阵中的非对角线元素。他据此建立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指出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与有效率风险资产组合收益率之间的连线代表了各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组合。根据上述理论,投资者在追求收益和厌恶风险的驱动下,会根据组合风险收益的变化调整资产组合的构成,进而会影响到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2.理论主要内容 马科维茨认为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者,他们不愿意陈但没有相应期望收益加以补偿的外加风险。投资者可以用多元化的证券组合,将期望收益的离差减至最小,因此马科维茨根据一套复杂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如何通过多元化的组合资产中的风险问题。 2.1假设条件 (1)证券市场是有效的,且不存在交易费用和税收,每个投资者都是价格接受者。投资者考虑每次投资选择时,其依据是某一持仓时间内的证券收益的概率分布。 (2)投资者的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上收益最大或在给定的收益水平上风险最低。投资者是根据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估测证券组合的风险。 (3)投资者的决定仅仅是依据证券的风险和收益。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投资者期望收益最大;相对应的是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投资者希望风险最小。 (4)投资者将基于收益的均值和标准差或方差来选择最优资产投资组合,如果要他们选择风险(方差)较高的方案,他们都要求超额收益作为补偿。 2.2基本原理 利用马科维茨模型,在承认市场是有效的,且在不考虑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将收益率作为衡量单支股票收益指标,而将收益率标准差作为衡量单支股票的风

西方投资组合理论及其新发展综述.

西方投资组合理论及其新发展综述 投资组合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投资组合理论指的是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而广义的投资组合理论除了经典的投资组理论以及该理论的各种替代投资组合理论外,还包括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证券市场有效理论构成的资本市场理论。同时,由于传统的EMH不能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在投资组合理论又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挑战。 一、50年代以前的投资组合理论 在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提出以前,分散投资的理念已经存在。Hicks(1935)提出了“分离定理”,并解释了由于投资者有获得高收益低风险的期望,因而有对货币的需要;同时他认为和现存的价值理论一样,应构建起“货币理论”,并将风险引入分析中,因为风险将影响投资的绩效,将影响期望净收入。Kenes(1936)和Hicks(1939)提出了风险补偿的概念,认为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应该对不同金融产品在利率之外附加一定的风险补偿,Hicks还提出资产选择问题,认为风险可以分散。Marschak(1938)提出了不确定条件下的序数选择理论,同 时也注意到了人们往往倾向于高收益低风险等现象。Williams(1938)提出了“分散折价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认为通过投资于足够多的证券,就可以消除风险,并假设总存在一个满足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的组合,同时能通过法律保证使得组合的事实收益和期 望收益一致。Leavens(1945)论证了分散化的好处。随后V on Neumann(1947)应用预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选择方法。 二、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及其扩展 美国经济学家Markowitz(1952)发表论文《资产组合的选择》,标志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开端。他利用均值--方差模型分析得出通过投资组合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的结论。 同时,Roy(1952)提出了“安全首要模型”(Safety-First Portfolio Theory),将投资组合的均值和方差作为一个整体来选择,尤其是他提出以极小化投资组合收益小于给定的“灾险水平”的概率作为模型的决策准则,为后来的VaR(Value at Risk)等方法提供了思路。 Tobin(1958)提出了著名的“二基金分离定理”:在允许卖空的证券组合选择问题中,每一种有效证券组合都是一种无风险资产与一种特殊的风险资产的组合。 在Markowitz等人的基础上,Hicks(1962)的“组合投资的纯理论”指出,在包含现金的资产组合中,组合期望值和标准差之间有线形关系,并且风险资产的比例仍然沿着这条线形的有效边界这部分上,这就解释了Tobin的分离定理的内容。Wiliam.F.Sharpe(1963)提出“单一指数模型”,该模型假定资产收益只与市场总体收益有关,从而大大简化了马柯维茨理论中所用到的复杂计算。 马柯维茨的模型中以方差刻画风险,并且收益分布对称,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

固定资产实验报告

实 验 报 告 课程会计信息系统班级13信管 学号131104010 姓名黄齐 实验项目数 3 16年 5 月

说明: 1.实验预习:通过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及相关知识点、实验方法、 步骤以及操作注意事项等;对设计性实验要事先设计实验方案;根据需要合理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实验过程:实际采用的实验方法、步骤、操作过程或实验设计方案(设计型实验) 的描述。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在撰写实验报告时,可任选其中一种或两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1)文字表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语言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体现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或图形表示: 利用表格、坐标图、绘画或利用记录仪器描绘出的曲线图,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形象、直观。 3.数据分析、实验结论 (1)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包括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2)不能因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原始数据和伪造实验结果。如果实验失败,应找出原因及今后应注意的事项。 4. 任课老师可结合学科和专业课程特点,对实验报告内容作科学合理的调整。 5.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将本门课程所有实验报告装订成册,任课教师负责收齐交实验室存档

实验 3 (实验项目序号) 会计电算化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地点:二教410

四、问题与讨论 1、固定资产初始设置包括哪些内容 答:1.资产类别设置;2.部门设置;3.折旧科目设置;4、固定资产增减方式的设置;5、固定资产使用善状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投资分析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与投资分析 ---------------I09660112 09数学与应用数学一班 冯晨 本学期,我们跟着骆桦老师学习投资组合,收获良多。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投资组合,如何利用投资组合来使我们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还有很多知识,如有效投资、投资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公司两阶段增长模型、期权定价理论等等,很多很多。 下面是本学期期末任务,分四个部分: 1、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认识 课本上使用简单方法和严格方法推导,我们可以得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相同的结果如下: () i M F i F R R R R β=+- 其中i R 是资产i 的预期回报率, F R 是无风险回报率,i β 是贝塔系数,即资 产i 的系统性风险, M R 是市场m 的预期市场回报率,M F R R - 是市场风险溢价(market risk premium ),即预期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 这个关系式是金融领域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这个方程也称为证券市场线,描述了经济中所有资产与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的关系。任何资产或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无论是否是有效率的收益率,都可以由这一关系确定。这里,M R 和 F R 并 不是我们所要考察的资产的函数,所以任意两个资产的期望收益率的关系可以简单的归因于它们具有不同的贝塔值,并且贝塔值越高则均衡收益率也越高。这里的贝塔值是系统风险的度量指标,这是由于非系统风险总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还消除的。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主要应用于资产估值和资源配置等方面。 1资产估值是指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估计一个证券的均衡状态的价格,将这个价格与现行的实际市场价格相比就可以知道这个证券是否偏离均衡价格,如果偏离,那么后续必定会回归到均衡价,利用这一点,我们便可获得超额收益。 2资源配置的应用就是根据对市场走势的预测来选择具有不同贝塔系数的证券或组合以获得较高收益或规避市场风险。证券市场线表明,贝塔系数反映证券或组合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因此,当有很大把握预测牛市到来时,应选择那些高贝塔系数的证券或组合。这些高贝塔系数的证券将成倍地放大市场收益率,带来较高的收益。相反,在熊市到来之际,应选择那些低贝塔系数的证券或组合,以减少因市场下跌而造成的损失。

资产组合理论在银行的应用.

1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在国内主要靠经营风险资产(如贷款盈利。据悉我行现有的资产经营模式是:由董事会下达

全年发展指标(或利润 ,管理层以行长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将考核指标下发各分支行,历年均以存贷款指标考核为主。一、传统的资产经营模式 以某商业银行对公信贷今年五月份数据为例,全行对公信贷余额 330亿,其中,零售业占比 5.8% 、批发业占比 17%、市政建设占比 27%、制造业占比 13.5%、房地产业占比8.2%、教育业占比 8%、建筑业占比 5%等。去年度报表显示总资产时期数 793亿,其中主要生息资产是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占比 14%、贷款和垫款占比 44%、持有至到期投资占比 17%;营业收 入 28.2亿,其中利息净收入占比 89%。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生息资产的利息收入占该行全部收入近九成,生息资产的创收主要是信贷为主,而信贷资源正投放于上述行业当中。 从去年起,央行对贷款投放额进一步调控,在有限的信贷投放限额下,各银行仍以传统的方式管理与分配。现有的信贷投放在若干不同行业中,无形的构成了一个风险资产组合。因此,产生的组合风险已经成为性质迥异于单笔业务或单个类型风险的重要风险范畴,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分类管理方法无法覆盖组合风险。新资本协议对组合风险有明确提示和要求。长期以来银行更多考虑的是单客户、单个行业贷款风险状况,见到“好”的客户或行业就“垒大户” 。加上“重放轻管”的不良思想,造成风险集中与恶性竞争收益收窄的局面。对某些行业的投放额和占比难以控制,风险暴露程度无法估量,无法找到一个合理的组合标准而犯难! 如何降低风险值将有限的生息资产按董事会即定的经营目标和风险偏好 (风险容忍度 ,以最优资产组合比重投放产生收益最大化? 二、资产组合理论的介绍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与局限

问:都说在当今市场复杂多样的环境下,明智的资产配置比以往更显得重要。请问,优化资产组合究竟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好的资产配置会使一个组合的总体投资收益率,高于组合中各部分资产收益率的总和。 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前,首先要设定明确的目标。由于每个人对收益和风险的喜好度不同,所以最优资产配置可能不同。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主要可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投资者的特征,包括年龄、生活阶段和收入状况,决定了投资者愿意投资的时间长度及愿意忍受损失的程度;其次是对投资前景的预期,投资者对所投资产业的业绩好坏保持的耐心和信心,及对于资产组合的收益、风险和相关性的确信度;再次是投资的机遇,追求资产的安全与增值的意愿程度,投资组合中资产配置的比例和数量的多少。 有了明确的目标,就要考虑如何进行资产的具体配置。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资产品种与投资数量的选择。投资者需要确定投资组合中合适的资产,准备选择哪些投资工具作为投资标的。首先,就是要了解各种投资工具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大体估算在计划持有期内可能得到的回报率和风险;其次,要探究选择这个投资工具的理由,如从打算持有的时间、目前自身的财富状况以及可能面临的收支变动等,评估这个工具的选择是否是适当的、最好的;最后,就要确定每个投资品种在整个投资组合中的比例。而这种战略上的决策,最终会为投资者的投资全局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就应定期检查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主动性调整。因为投资者的财务状况不断变化,理财目标的完成与修改,以及经济周期等因素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周期性变动,都要求投资者的投资组合也应该不断调整。投资者还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投资状况,进行业绩评价,不断总结投资经验,提升自己的理财水平。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展与局限

资产组合理论

第三章资产组合理论 计算题 1、假设你管理一种预期回报率为18%和标准差为28%的风险资产组合,短期国债利率为8%。 1)你的委托人决定将其资产组合的70%投入到你的基金中,另外30%投入到货币市场的 短期国库券基金中,则该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与标准差各是多少? 2)假设你的风险资产组合包括下面给定比率的几种投资, 股票A:25% 股票B:32% 股票C:43% 那么你的委托人包括短期国库券头寸在内的总投资中各部分投资的比例各是多少? 3)你的风险资产组合的风险回报率是多少?你的委托人的呢? 4)假如你的委托人决定将占总投资预算为y的投资额投入到你的资产组合中,目标是获 得16%的预期收益率。 a. y是多少? b. 你的委托人在三种股票上和短期国库券基金方面的投资比例各是多少? c. 你的委托人的资产组合回报率的标准差是多少? 5)假如你的委托人想把他投资额的y比例投资于你的基金中,以使他的总投资的预期回 报最大,同时满足总投资标准差不超过1 8%的条件。 a. 投资比率y是多少? b. 总投资预期回报率是多少? 2、考虑一风险资产组合,年末来自该资产组合的现金流可能为70000美元或200000美元,概率相等,均为0.5;可供选择的无风险国库券投资年利率为6%。 (1)如果投资者要求8%的风险溢价,则投资者愿意支付多少钱去购买该资产组合? (2)假定投资者可以购买(1)中的资产组合数量,该投资的期望收益率为多少? (3)假定现在投资者要求12%的风险溢价,则投资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多少? (4)比较(1)和(3)的答案,关于投资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与售价之间的关系,投资者有什么结论? 3、考虑两种证券,A和B,其标准差分别为30%和40%,如果两种证券的相关系数如下,计算等权数的组合的标准差。 (1)0.9;(2)0;(3)-0.9。

对ModernPortfolioTheory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地看法——课程论文

课程作业 对Modern Portfolio Theory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看法 课程名称: 系别: 年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1.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内容 (2) 2.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应用 (6) 3.学习体会 (7) 4.参考文献 (8) 1.现代组合投资理论的内容 投资组合是为了避免过高风险和过低收益,根据多元化原则,选择若干资产进行搭配投资,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就是在这个思想下用分散的投资来优化投资组合,其是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方法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的、运动方向各异的证券之间的内在相关性。 E(R i ) B A σ 如图所示,E代表期望(均值),即收益;σ代表标准差,即风险。 举个例子来说,有两个投资产品A和B,A为低风险低收益产品,B为高风险高

收益产品,投资组合1为10%的A 和90%的B ,投资组合2为80%的A 和20%的B ,则可得出结论,投资组合1的风险大于投资组合2的风险。 根据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又可以将投资组合的相关关系分为三种,分别是正相关关系、负相关关系和不完全相关关系,其图像如下图所示: B.负相关关系(其可以通过组合使其风险等于0) E (R i ) E (R i ) σ

C.不完全相关关系(现实情况基本上如此) 而如果将投资产品变成各种组合的话,则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情况。图中的区域表示所有可能的投资组合。 从上图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当投资处在最外围的那条曲线上时,是最有效的,即在给定风险上,受益最大,在给定收益上,风险最小,它们是投资组合的最优解,所以称这条曲线为有效边界。投资者只会选择有效边界上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但是投资者究竟选择哪一个组合, 则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如果是持厌恶风险态度的投资者,则会选择投资风险低的投资组合;如果是持偏好风险态度的投资者,则会选择投资风险高的投资组合。 根据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我们又可以得到收益和风险的等效用曲线,及无差异曲线。 σ

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是指,若干种证券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证券收益的加权平均数,但是其风险不是这些证券风险的加权平均风险,投资组合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该理论包含两个重要内容: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和投资组合有效边界模型。 马科维茨的均值一方差组合模型 该理论依据以下几个假设: 1、投资者在考虑每一次投资选择时,其依据是某一持仓时间内的证券收益的概率分布。 2、投资者是根据证券的期望收益率估测证券组合的风险。 3、投资者的决定仅仅是依据证券的风险和收益。 4、在一定的风险水平上,投资者期望收益最大;相对应的是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上,投资者希望风险最小。 根据以上假设,马可维兹确立了证券组合预期收益、风险的计算方法和有效边界理论,建立了资产优化配置的均值-方差模型: бr p2=∑∑x i x j Cov(r i-r j) 目标函数:min r p= ∑ x i r i 限制条件:1=∑X i(允许卖空) 或1=∑X i【x i>≥0】(不允许卖空) 其中r p为组合收益,r i为第i只股票的收益,x i、x j为证券i、j的投资比例,бrp2为组合投资方差(组合总风险),Cov (r i、r j ) 为两个证券之间的协方差。该模型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上式表明,在限制条件下求解X i证券收益率使组合风险бrp 2最小,可通过朗格朗日目标函数求得。其经济学意义是,投资者可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通过上式可确定投资者在每个投资项目(如股票)上的投资比例(项目资金分配),使其总投资风险最小。不同的期望收益就有不同的最小方差组合,这就构成了最小方差集合。

马克维兹的有效边界模型 马克维兹依据以下几个基本假设备建立了有效边界模型: (l)投资者希望财富越多越好,且被投资效用为财富的增函数,但财富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投资者事先知道投资报酬率分布为常态分布。 (3)投资者希望投资效用的期望值最大而该期望值是预期报酬率和风险的函数,因此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是预期报酬率和风险。 (4)投资者对风险是反感的,投资风险以预期报酬率的方差或标准差来表示。 (5)投资者理性的他遵循的原则是:在相同的预期报酬率下选择风险小的证券,或者在相同的投资风险下选择预期报酬率最大的证券。 (6)市场的有效性,即对本市场上一切信息都是已知者。 马克维兹认为,在用横轴表示的投资组合的风险σp、纵轴表示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μp 的坐标图中,可以求得一条最有效率的投资组合边界曲线EF。

固定资产心得体会

固定资产心得体会 【篇一:固定资产实训报告】 《excel应用》实训报告 姓名:xxx班级:xxx班 学号: xx号指导老师: xxx 【篇二:固定资产实验报告】 齐鲁工业大学实验报告成绩 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指导教师实验日期2014/5/9 院(系)商学院专业班级会计3班实验地点商学院机房 学生姓名学号 20110804同组人无 实验项目名称固定资产管理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用友erp-u8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熟练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初始化 设置、日常业务处理以及期末处理。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 1、启用并注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开始—程序-用友erp-u8—企业门户—登录。输入操作员、密码,选择日期,单击确定。在“设置”选 项卡中,选择“基本信息”“系统启用”命令,选择“固定资产”,选择日期。在“企业门户”窗口 中的“业务”列表框中,选择“财务会计”“固定资产”命令,进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 2、设置控制参数 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约定与说明—我同意。--下一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启用 月份—下一步---本账套计提折旧—下一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编码方式----确定资 产类别的编码长度—自动编码—下一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财务接口—与账务系统 进行对账—下一步--固定资产初始化向导—完成—单击完成—已成功初始化固定资产账 套。---确定。

3、补充参数设置 选择“财务会计”“固定资产”“设置”“选项”命令,进入“选项”窗口, 打开“与财务系统 接口”选项卡,进行设置 4、设置资产类别 (1)单击“设置”菜单下的“资产类别”进入“类别编码表”界面(2)单击菜单上的“增加”按钮,可以增加资产类别。输入类别编码,类 别名称,使 用年限,净残值率(%)计量单位,计提属性等资产类别信息。 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完成资产类别的增加。 5、设置部门对应折旧科目 存设置—,进入部门编部门对应折旧科目码表,选择管理中心—修 改--输入相关内容,保 6、增减方式设置 (1)单击“设置”菜单下的“增减方式”进入“增减方式设置界面。(2)选定“增加方式”或“减少方式”后单击菜单上的“增加”按钮可以 增加其他方式。 (3)选中其中一种方式,单击菜单上的“修改”按钮,可以进行修改,并设置“对应入账科目”。 7、录入原始卡片 (1)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界面,单击“卡片”菜单中的“录入原始 卡片”。(2)在“资产类别参照”中选择资产类别以及查询方式,单 击“确定”进入固定资产卡片设置界面,进行卡片录入。输入相关内容,单击“保存”—确定。 8、资产增加 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界面,从“卡片”菜单中选择“资产增加”功能 菜单。选择要增加的资产所属类别,确定—进入固定资产卡片—输 入相关内容—保存—选择凭证类型—输入内容—保存。 9、资产评估 卡片—资产评估—增加----原值和累计折旧—确定—输入相关内容— 保存—是否确认要进行资产评估—是—填制相关凭证—输入相关内容—保存。 10、折旧处理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综述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综述 博锐管理在线,2004年6月6日,作者:wangxiaoqing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综述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研究在各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将可供投资的资金分配于更多的资产上,以寻求不同类型投资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最适当、最满意的资产组合的系统方法。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中,若考虑某单个投资者的决策,可进而探讨各种资产市场价格的决定,再进一步考虑到价格变动时资产选择决策的反作用,就成为资本市场的均衡理论,即资产价格决定理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在财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演变轨迹 (一)从马科维茨模型到单指数模型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哈瑞·马科维茨于1952年发表的题为《资产组合》的文章,及其后(1959) 出版的同名专著。在上述文章和专著中,马科维茨详细阐述了“资产组合”的基本假设、理论基础与一般原则,从而奠定了其作为“资产组合”理论开创者的历史地位。 1 、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的基本假设 (1) 投资者的目的是使其预期效用最大化,其中, 和为预期收益率和方差,被用于刻画预期收益率的大小以及风险程度状况,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变量。 (2) 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风险用预期收益率的方差来表示。 (3) 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上各种有价证券的风险与收益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都为投资者掌握或者至少是可以得知的。 (4) 投资者是理性的,即在任一给定的风险程度下,投资者愿意选择预期收益高的有价证券,或者选择预期收益一定,风险程度较低的有价证券。 (5) 投资者用有不同概率分布的收益率来评估投资结果。 (6) 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分析。 (7) 摒除市场供求因素对证券价格和收益率产生的影响,即假设市场具有充分的供给弹性。 2 、马科维茨模型的结构简述 马科维茨首先对个别资产的收益及风险给予了量化,且认为单个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为: , 为某实际收益率, 为某收益率出现的概率。风险可以用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即方差) 表示,变动幅度越大,方差越大,风险则越大。 (2) 资产组合的收益率和风险分别由以下两个等式给出: 其中为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为构成资产组合的这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 表示这种资产在整个资产组合中的权重。 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方差表示,其公式为: 。资产组合的构成,知道了个别资产以及按不同比例组成的资产组合的收益和方差的计算以后,就可以按风险一定时利润最大的原则确定每种资产在整个资产组合中的比重。 单指数模型对马科维茨模型的简化。运用马科维茨模型选择资产组合,需要进行大量繁复的计算。为了解决马科维茨模型存在的这一缺陷,威廉.夏普(Villian. F. Sharpe ,1963) 在《对于“资产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一文中,提出了单指数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每种证券的收益因某一种原因并且只因该种原因与其他证券收益相关,而且每种证券收益的变动与整个市场变动有关。较之于马科维茨模型,单指数模型大大简化了,但是这种简化是以牺牲一部分精确性为代价的,因此其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必然延伸:两种资产定价模型 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 . Pricing.Model - - CAPM) 的基本假设: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投资组合理论 马科维茨(Harry M.Markowitz,)1990年因其在1952年提出的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贡献:发展了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严格陈述的可操作的选择资产组合理论:均值方差方法 Mean-Variance methodology. 主要思想:Markowitz 把投资组合的价格变化视为随机变量,以它的均值来衡量收益,以它的方差来衡量风险(因此Markowitz 理论又称为均值-方差分析);把投资组合中各种证券之间的比例作为变量,那么求收益一定的风险最小的投资组合问题就被归结为一个线性约束下的二次规划问题。再根据投资者的偏好,由此就可以进行投资决策。 基本假设: H1. 所有投资都是完全可分的。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支出能力)选择尽可能多的或尽可能少的投资。 H2. 一个投资者愿意仅在收益率的期望值和方差(标准差)这两个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选择投资组合。 p E =对一个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p σ=对一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的标准差(不确定性) H3. 投资者事先知道投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并且收益率满足正态分布的条件。 H4. 一个投资者如何在不同的投资组合中选择遵循以下规则: 一,如果两个投资组合有相同的收益的标准差和不同的预期收益,高的预期收益的投资组合会更为可取; 二,如果两个投资组合有相同的收益的预期收益和不同的标准差,小的标准差的组合更为可取; 三,如果一个组合比另外一个有更小的收益标准差和更高的预期收益,它更为可取。 基本概念 1.单一证券的收益和风险: 对于单一证券而言,特定期限内的投资收益等于收到的红利加上相应的价格变化,因此特定期限内的投资收益为: 1 1P P P t t t r --==价格变化+现金流(如果有)持有期开始时的价格 -+CF 假定投资者在期初时已经假定或预测了该投资期限内的投资收益的概率分布;将投资收益看成是随机变量。 任何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都是加权平均的收益率,用各个收益发生的概率p 进行加权。预期收益率等于各个收益率和对应的概率的乘积之和。 11221 ()...n i i n n i E r p r p r p r p r ===+++∑ i p 为第i 个收益率的概率;12,,...,n r r r 为可能的收益率。 资产的风险用资产收益率的方差(variance )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来度量。 风险来源:市场风险(market risk ),利息率风险(interest-rate risk ),购买力风险(purchasing-power risk ),管理风险(management risk ),信用风险(credit risk ),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 ),保证金风险(margin risk ),可赎回风险(callability risk ),可转换风险(convertibility risk ),国内政治风险(domestic political risk ),行业风险(industry risk )。 2.投资组合: 通常说投资组合由证券构成,一种证券是一个影响未来的决策,这类决策的整体构成一个投资组合。 3.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1)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构成组合的证券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以投资比例作为权数。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及启示

《投资学》期末考试作业 姓名叶自南 学号102024150 院系金融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10金融1班 指导教师张启智 成绩 内蒙古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012年12月7日

金融资产组合理论及其应用 一、资产组合理论文献综述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主要由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APT模型、有效市场理论以及行为金融理论等部分组成。它们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过去主要依赖基本分析的传统投资管理实践,使现代投资管理日益朝着系统化、科学化、组合化的方向发展。 1952年3月,美国经济学哈里·马柯维茨发表了《证券组合选择》的论文,作为现代证券组合管理理论的开端。马克威茨对风险和收益进行了量化,建立的是均值方差模型,提出了确定最佳资产组合的基本模型。由于这一方法要求计算所有资产的协方差矩阵,严重制约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963年,威廉·夏普提出了可以对协方差矩阵加以简化估计的夏普单因素模型,极大地推动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实际应用。 20世纪60年代,夏普、林特和莫森分别于1964、1965和1966年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该模型不仅提供了评价收益-风险相互转换特征的可运作框架,也为投资组合分析、基金绩效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76年,针对CAPM模型所存在的不可检验性的缺陷,罗斯提出了一种替代性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即APT模型。该模型直接导致了多指数投资组合分析方法在投资实践上的广泛应用。 1952年3月马柯维茨在《金融杂志》发表了题为《资产组合的选择》的论文,将概率论和线性代数的方法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的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的、运动方向各异的证券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并于1959年出版了《证券组合选择》一书,详细论述了证券组合的基本原理,从而为现代西方证券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 马柯维茨的基本假定:(1)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的,(2)所有投资者处于同一单期投资期,(3)投资者根据收益率的均值和方差选择投资组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投资者预先确定一个期望收益率,然后通过 (r p—组合收益;r i—第i种、;w i—资产i在组合中的权重) 确定投资组合中每种资产的权重,使其总体投资风险最小,所以在不同的期望收益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使方差最小的资产组合解,这些解构成了最小方差组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组合。有效组合的收益率期望和相应的最小方差之间所形成的曲线,就是有效组合投资的前沿。投资者根据自身的收益目标和风险偏好,在有效组合前沿上选择最优的投资组合方案。 根据马克维茨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的合理目标是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形成具有最高收益率的投资组合,即有效投资组合。此外,马克维茨模型为实现最有效目标投资组合的构建提供了最优化的过程,这种最优化的过程被广泛地应用于保险投资组合管理中。 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思路是:(1)投资者确定投资组合中合适的资产;(2)分析这些资产在持有期间的预期收益和风险;(3)建立可供选择的证券有效集;(4)结合具体的投资目标,最终确定最优证券组合。 根据上述理论,投资者在追求收益和厌恶风险的驱动下,会根据组合风险收益的变化调整资产组合的构成,进而会影响到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二、资产组合理论应用价值或意义 (一)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价值 投资组合理论为有效投资组合的构建和投资组合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