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及药物治疗
老年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家属参与在心理干预中作用
01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对患 者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 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02 协助日常管理
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饮食控制 、血糖监测等日常管理工作,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03 参与决策过程
家属可参与患者的治疗决策过 程,提供意见和建议,帮助患 者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03
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推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控制总 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运动锻炼
适量增加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改善血糖控制。
戒烟限酒
积极戒烟,限制饮酒,以降低心血管疾病 风险。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及作理选择运动时间和地点
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选 择安全的运动场所。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 如热身运动,运动后进行整理活 动,如拉伸运动。
监测血糖变化
在运动前后和运动中监测血糖水 平,以便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时 间。
运动前评估
在运动前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 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运动。
诊断标准及分型
诊断标准
基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 平进行判断。具体数值标准因不同指南和专家共识而异,但通常 FPG≥7.0mmol/L,2hPG≥11.1mmol/L或HbA1c≥6.5%可诊断为糖尿病。
分型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 妊娠期糖尿病。老年2型糖尿病多为成人起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有关。
心理教育
提供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 ,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本质 ,增强治疗信心。
专家解读《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

目录
PAGE DIRECTORY
01
中国老年糖尿病特点
02 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
0 1 中国老年糖尿病特点
中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全球第一,亟待更佳规范化管理
•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糖尿病患病 率达30.2%,2019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老年糖 尿病患病率为全球第一,患者数高达3550万, 占全球老年糖尿病人数的1/4。老年糖尿病患者 治疗达标率低,低血糖风险高,合并用药多, 且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和死亡率比率急剧上升。 因此,基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血糖管 理应该更加个体化。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等;由 于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暂无充分的临床证据或指南依据进行推荐,可根据 HbA1c对应的餐后平均血糖水平确定餐后血糖控制目标。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补充指标
顺应国际共识,指南更佳关注老年患者低血糖 风险及血糖波动,将葡萄糖TIR/TBR/TAR及 CV等指标作为血糖控制目标的补充
一级推荐非胰岛素降糖药物:SGLT-2i
➤极少发生低血糖; ➤有减重,特别是减少内脏脂肪的作用; ➤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可降低老年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的能够降低老年患者的心力衰竭住院风险;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可改善老年患者肾脏结局; ➤SGLT-2i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血容量减少等; ➤eGFR<45ml·min-1·(1.73m2)-1,不建议使用达格列净/卡格列净,不应使用恩格列净; ➤eGFR<30ml·min-1·(1.73m2)-1的患者禁用卡格列净/康状态划分3个等级,血糖控制目标高度个体化
指南提出在对“健康状态”综合评估基础上进 行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包括共患疾病情况、 肝肾功能、用药情况、ADL和IADL、认知功能、 精神状态、营养情况等综合评估。
老年人糖尿病管理指南ppt课件

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 90%以上。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 患病率持续上升,成 为21世纪的全球卫生 挑战。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 发人群,患病率随年 龄增长而上升。
中国是糖尿病第一大 国,糖尿病患者人数 众多。
糖尿病的危害和影响
01
02
03
1 2 3
人工智能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根据患者的数据提供个性化的 治疗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糖尿病。
闭环胰岛素输送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 需要自动调整胰岛素的输送量,从而提高治疗的 准确性和有效性。
胰腺或胰岛细胞移植
这些技术有可能治愈糖尿病,但目前仍处于研究 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验证。
定期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分为每周5天,每天30分钟左 右,以改善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健康。
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前咨询医生意见,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等以防低血糖 发生。
药物管理
遵医嘱用药
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应按照 医生的处方和建议使用药 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 停药。
定时服药
设定固定的服药时间,避 免漏服或重复服药。
学会制定适合自己的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摄入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根据个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方式、频率、 强度等,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降低血糖。
按照医嘱正确使用降糖药物,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应对方法。
糖尿病患者教育
疾病知识
了解糖尿病的定义、类型、 症状、危害等基础知识,提
高对疾病的认知。
药物副作用观察
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如 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 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升高,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1. 口服药物治疗:- 胰岛素分泌增加剂:包括磺脲类、磺酰脲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改善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降低血糖水平。
- 胰岛素敏感剂:如噻唑烷二酮类、苯磺酸类和二甲双胍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加胰岛素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 肠道吸收抑制剂: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戊糖酐酶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减少餐后血糖的上升。
2. 胰岛素注射治疗:- 胰岛素注射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胰岛素可以替代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情况,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 胰岛素注射分为多个类型,包括快速作用型、中效作用型和长效作用型。
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餐后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
3. 药物联合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往往需要个体化调整,单一药物很难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医生可能会将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 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制,包括胰岛素和口服药物的联合使用,以及口服药物之间的联合使用。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患者应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包括血糖、胰岛素水平、肾功能等。
这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同时,患者应该时刻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
-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总结起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老年糖尿病的管理PPT课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自我管理能力也相应降低,因此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的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护理效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个性化原则、整体性原则、预防性原则等。这些原则综合考虑了老年人的个体差异、整体健康状况以及疾病预防的需求,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详细描述
预防措施与建议
03
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01
控制血糖水平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并采取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措施。
02
控制血压和血脂
将血压和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
控制目标与策略
建立支持网络
老年糖尿病多属于2型糖尿病,起病缓慢,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并发症多且严重,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定义与特点
特点
定义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患病率
年龄、遗传、肥胖、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等都是老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老年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通过社区和家庭的支持网络,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日常照顾。
健康教育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定期随访与监测
通过定期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问题。
社区与家庭支持
06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与照料
护理的重要性与原则
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管理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循一定的原则是确保护理效果的关键。
护理内容与方法
总结词:照料者在老年糖尿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支持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PPT

HbA1c<8.5%
<5年
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 等情况
有
避免严重高血糖、消除糖尿,从而改善高血糖 渗透性利尿和营养负平衡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专业委员会.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243-51.
主要内容
老年糖尿病的现状与管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更注重餐后血糖管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应注重安全性
期望寿命<8年
期望寿命8-15年
期望寿命>15年
强化血糖控制不太 可能减少微血管并 发症
不确定强化血糖控 制能否减少微血管 并发症
强化血糖控制可能减少微 血管并发症,尤其对于新 发糖尿病患者
Step 2:评估强化血糖控制的危害
强化血糖控制的潜在风险
增加风险可能性的因素
低血糖
年龄>80岁
认知功能障碍
Lipska KJ, et al. JAMA. 2016,315(10):1034-1045.
中国共识建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
HbA1c分层 预期寿命
HbA1c<7.5%
>10年
并发症及伴发疾病 较轻
HbA1c<8.0%
>5年
中等
低血糖风险 一般 有
治疗 胰岛素促泌剂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 胰岛素促泌剂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
Step 1:评估强化血糖控制的获益(目标值HbA1c<7%)
Step1a:评估强化血糖控 制的心血管获益
Step1b:评估期望寿命下 强化血糖控制的微血管获益
大多数的证据显示, 强化血糖控制不减少 老年人的心血管事件
Lipska KJ, et al. JAMA. 2016,315(10):1034-1045.
2024版年度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措施PPT课件

PPT课件•老年糖尿病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目•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患者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录01老年糖尿病概述定义与流行病学定义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WHO界定≥65岁),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流行病学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加。
在发达国家,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达20%-30%。
我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大量未诊断病例。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
老年人常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均与糖尿病发病密切相关。
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饮食、运动不足)和年龄因素。
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运动量减少等原因,更易发生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
部分患者可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此外,老年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和糖尿病并发症。
分型根据发病机制不同,老年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其中,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
02诊断方法与标准诊断标准及流程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或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
诊断流程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步骤,综合评估患者的糖尿病风险。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等指标的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血糖检测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需排除肾性糖尿等干扰因素。
尿糖检测反映患者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检测如胰岛素释放试验、C 肽释放试验等,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胰岛功能状况。
其他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鉴别诊断需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进行鉴别。
误区提示避免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症状简单归因于衰老或其他非糖尿病因素,以免延误诊治。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及合理用药

NHIS,2005年 年龄≥35岁DM患者自行报告的心脑血管疾病*估计患病率#
心力衰竭在老年糖尿病中患病率增高
患病率(每1000人)
年龄
GREGORY A. et al. DIABETES CARE, 2001:24(9):1614-19
担心药物副作用
61
28.25
亲属监督不力
21
9.83
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n=216,72%)
纳入300例、年龄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对其用药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
.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16,118
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
ALAIN G. BERTONI, et al. Diabetes Care 25:471–475, 2002.
许杰,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7):597-560
超过70%老年糖尿病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10;87(3):385-393
老年慢性病患者依从性差
一项纳入321例患有慢性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研究评估患者依从性,通过调查问卷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分,得分率>75%即依从性好,得分率<50%即不依从,得分率在50%-75%之间即依从性差
约一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较大
不同年龄的老年T2DM患者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
M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正常标准为<3.9 mmol/L SDBG,血糖标准差,正常标准为<1.4 mmol/L
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纳入337例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行动态血糖监测的老年T2DM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垦地,!-亟!!!丛!些:Octobe—r型兰J吐艘』:O—塑
’877・
病患者的标准的治疗方案,因而增加了老年糖尿病的治疗难
度。
且在单独用药时几乎不出现低血糖的情况:目前尚没有证据 表明二甲双胍会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以及导致体内乳酸水
i、血糖控制标准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可以根据 个人情况适当放宽.但应避免出现高血糖症状和急性高血糖并 发症。有研究表明,严格控制和放宽控制之间在死亡率、CVD 发生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默克老年医学手册推荐老年糖 尿病患者HbA。控制目标为<7%,并强调大多数老年糖尿病患 者可以和年轻糖尿病患者一样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但有些人可 以根据身体状况、认知情况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来适当调整血糖 控制目标。6。。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 控制标准略宽于一般人,空腹血糖<7.8 mmoL/L(140 mg/d1),餐
后2 h血糖<11.1 mmoL/L(200 mg/d1),注意预防低血糖,同时
平的增高。,在使用造影剂以前:有肾功能不全、肝脏疾病、心力 衰竭以及线粒体突变型的糖尿病患者;或因为胃肠道的不良反 应而无法耐受者,应该停止使用二甲双胍。二甲双胍主要的不 良反应是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8。。 3.d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 抑制位于小肠绒毛刷缘的各种d一葡萄糖苷酶的分解,可以增加 碳水化合物在小肠内的分解的时间,因此可以延缓肠道内葡萄 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_,并且单用d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发生低血糖的几率非常小,同时,胰岛素抵抗是老年人中糖尿 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使用d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也一定程度减少胰岛素抵抗.首先,它通过降低血糖来降低高 葡萄糖毒性,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次,在一些研究中,它 通过增加肠道内GLP一1的释放,这种促胰岛素激素可以增加胰 岛素的敏感性。6。因此,饯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老年2型糖尿 病患者相对较安全。、 4.格列奈类:格列奈类属于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包括 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主要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作用快 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增加不明 显,瑞格列奈经肾排泄很少.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可安全 应用。 5.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TZD类)是一种高选择 性和高效的PPAR',/的激动剂.PPARy是胰岛素敏感组织如脂 肪组织、骨骼肌和肝脏中的一种蛋白,它能直接作用于胰岛素 抵抗并改善细胞功能.这正是老年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 理缺陷“1.通过增强一些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 血糖控制,使组织对内源性胰岛素应答的效率更高,而不需增 加胰腺13细胞的分泌。所以控制血糖所需要的胰岛素较少,要 求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的压力也更小:并且单独使用胰岛素 增敏剂不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1。。但高龄老 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噻唑烷二酮类时要注意患者心、肝、肾 功能和骨折的风险. 6.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是一种新的口服降糖药 物,给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DPP4抑制剂通过增 加肠道内分泌的GLP—l浓度来增加B细胞和仪细胞对葡萄糖 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 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等来降血糖,同时GLP一1可以促进胰岛 B细胞增殖。DPP-4抑制剂在老年(年龄≥65岁)2型糖尿病 中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显示jf{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 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选择11 2。维格列汀用于 糖耐量受损人群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维格列汀可通过升高肠 促胰素水平,增加胰岛素释放,抑制胰升糖素释放,控制糖耐量 受损人群的餐后血糖波动,同时显著改善B细胞功能”。因 此,早期应用这类药物还有可能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进展为糖 尿病。最近关于≥65岁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几项研究中,DPP4 抑制剂在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的同时.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 和其他的不良事件。,与磺脲类降糖药物相比,DPP-4抑制剂对 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安全、更易耐受,低血糖事件发生显著
加强降压和调脂治疗,和拜阿司匹林的应用。 四、口服药物治疗 老年糖尿病的特点给治疗和血糖的控制带来了极大的难 度和挑战,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群体,尤其需要安全有效的药 物.并且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很难制定统一的治疗方案,因而需 要个体化,目前普遍使用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胰岛素促分泌 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O/.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PP4抑制剂j 1.磺脲类药物:磺脲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 主要的降糖机制是结合胰岛B细胞的相应受体,引起ATP敏 感的钾离子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 开放,钙离子内流,刺激胰岛素释放,他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 和其他的El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虽然 磺脲类是公认的很有效的降血糖药物,但是它会引起体重增加 和严重的低血糖事件,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严重的致 死性低血糖事件的风险也增加_7,凶此,老年患者在使用磺脲 类药物时,要以低剂量开始,缓慢加量,逐渐加到最大剂量,使 血糖水平达标。一般不建议联合使用两种磺脲类降糖药物来 控制血糖。老年患者应首选短、中效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齐特 和格列吡嗪,其控释和缓释剂型每Et一次较少引起低血糖?新 --R的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具有选择性、效能高、用量少、给药 方便和低血糖风险少的特点,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益,、第 二代磺脲类药物格列本脲为长效制剂,老年患者因肝肾功能不 好,可导致药物在体内聚集,引起严重而持久的致死性的低血 糖反应。由于格列喹酮大多经肝脏代谢,所以轻中度肾功能不 好的老年患者可以选择,中度以上肝肾功能受损的老年患者应 尽量避免使用磺脲类药物。 2.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受益 是十分显著的,它通过抑制肝糖原异生,降低肝糖输出而使 FBG下降20%~30%;可通过抑制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改善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从而降 低PBG。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能延缓老年人糖耐量受损转为 2型糖尿病的病程.使发展为糖尿病的机率降低3l%:可以降 低老年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缓颈动脉粥样硬化 的进程,这是磺脲类药物所不具备的,同时二甲双胍不会导致 老年患者体重增加,适合肥胖型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使用.而
prevalence,
【Key words】
Aged;Diabetes mellitus,type 2;Oral medicine;Hypoglycemia
(Chin J EndocdnoZ Metab,2014,30:876—878)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指60岁及以上(西方>65岁)的糖尿病 患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约为20%,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其特殊 性,因而增加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难度,并且由于个体差异较 大,很难制定统一的治疗方案,因而需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老年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特点及口服药物选 择方面的现状。 一、老年糖尿病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当今社会.人15老龄化是全球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议题. 在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被定义为老年人群,他们所占的人口 比例较高.在美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长十分迅速,2000 年时,/>65岁的老年人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12%(约
3 5
40~59岁18.2%,I>60岁24.7%),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糖尿 病患者加上糖尿病前期患者可高达45.1%I 3]。 二、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1.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但通常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 的临床表现.经常会出现一些头晕、夜尿增多等不典型症状,因 此容易出现漏诊。 2.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大,急性并发症如酮 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如大血管和微血管疾病等, 通常病情较重,且死亡率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是老年 非糖尿病患者的两倍Hj。 3.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特别是接受长效口 服降糖药物治疗的老年患者,他们往往会出现严重的低血糖, 并且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摔倒和骨折等。这是因为随 着年龄的增长.肝肾功能逐渐减退.约有超过50%的老年患者 肾功能受损是未被诊断.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减慢,存在的时间 延长.因而低血糖的发生率增加.还有部分原因是老年患者中 出现抑郁、认知障碍、胃口差、不规律饮食习惯的比率较高,更 糟糕的是.老年人对低血糖的认知和敏感性差[5一,更容易出现 低血糖的情况。 4.老年人经常存在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通常需要 同时口服几种药物,从而导致药物之间相互产生作用,影响治 疗效果。 5.老年人之间基础的健康状况相差较大(即使是同一个 年龄范围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差异性大、目前的临床实验数 据非常有限,这些原因导致我们很难制定出适合所有老年糖尿
500万).预计到2020年,这部分人15比例可上升至20%(约 500万)¨]。糖尿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中国
糖尿病防治指南将老年糖尿病患者定义为年龄在60岁以上 (西方>65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诊断和60岁以后 诊断的糖尿病患者[2]。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总的糖 尿病患病率为9.7%,患病总人数达9 240万,糖尿病前期患病 率为15.5%,患病总人数1.48亿,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 而增加(20~39岁3.2%,40~59岁11.5%,≥60岁20.4%), 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0~39岁8.67%,
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中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 常伴有慢性心血管疾病、易发生低血糖等特点,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尤其需要安全有效的 药物,并且由于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很难制定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需要个体化,目前普遍使用的15服药物 包括二甲双胍、胰岛素促分泌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仪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和DPP4抑制 剂。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2型;15服药物;低血糖症
・876・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年lO月第30卷第10期Chin
J Endocrinol Metab,October 2014,V01.30,No.10
・老年内分泌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