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初读课文1、出示课题,启发谈话:太阳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晴时,我们都能见面。

你对太阳了解多少。

2、这篇课文就是一篇介绍太阳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

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三、学习1~3自然段1、默读思考,划出描写太阳的句子。

2、学生汇报:“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3、指导朗读。

4、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5、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6、填空: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

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

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6、出示关联词练习:⑴()太阳离我们很远,()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⑵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⑶(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齐读练习:()离我们这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太阳导学案套1《太阳》一课我的导学案设计如下。

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疑惑。

同学们,和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科普短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和太阳相关的知识。

请你根据下面的自学提示先自己学习,遇到不懂得地方也可以查工具书或者问老师同学,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第一课时导学案整体感知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下面的词语要注意。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疾病凝成2、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什么?从介绍内容上看课文可分为几个大的部分?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的1-3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一下,这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词语盘点在练习本上抄写下面的词语,争取默写上来。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寸草不生日夜不停提示:“区”的笔顺见黑板第二课时导学案1、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默读课文思考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叫什么句子?有什么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说一下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3、日积月累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以上是我在太阳一课中设计的导学案。

结合以前的实践我将导学案分为两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按照这样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如果将两课时的目标合而为一那么学生一堂课中不可能全部学完,也不可能有所消化,即便是交流也浅尝辄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操作起来都行之有效,从整体感知到词语积累到精度感悟到片断积累最后是目标检测,这样做设计的目的是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太阳导学案第【1】篇〗《太阳》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课文别有情趣的语言文字,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能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身边的某一事物,说清楚其特征。

3. 体会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能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介绍身边的某一事物,说清楚其特征。

2.体会太阳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1.课件出示生词“摄氏度、繁衍、蔬菜、煤炭”等。

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进行朗读,巩固生字词。

2.指名说说上节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互相补充师总结:太阳的体积非常大,太阳也非常的热,太阳的距离我们也是相当遥远。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学习课文5-9小节1. 出示任务:1)默读课文5-9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

2)太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圈画相关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互学,取长补短。

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预设一:太阳关系到动植物生长、人类生存。

1)这段文字,你喜欢哪些词句?简要说说原因。

2)边读边想象画面,如果没有阳光,动植物会是什么样子的?3)人类如果缺少太阳,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你觉得,太阳对人类及动植物生长有什么样的作用?5)作为人类,应该做些什么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预设二:云、雨、雪、风与太阳有关。

1)云、雨、雪、风是怎样形成的?太阳起到什么作用?2)出示生态循环小视频,观后说说你的认识。

3)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三:太阳可以杀菌,是万物生长的源头。

1)生活中有利用太阳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例子吗?2)如果单靠药物杀菌,你觉得人体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3)想象,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一切又是什么样的?4)你觉得太阳对人类的作用有哪些?三.拓展。

小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导学案«太阳»导学案学习目的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繁衍、蔬菜、比拟、预防〞等词语。

2、朗诵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了解课文,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看法太阳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激起对自然迷信的兴味。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人物方法。

一、自主预习(一)猛扫拦路虎1、大声朗诵课文,边读边标画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联络上下文和工具书了解他们的意思。

2、你遇到的拦路虎啊多吗?扫除拦路虎的方法很复杂:一读二写。

那就让我们末尾吧!寸草不生( ) 繁衍( )3、写出以下词的反义词:黑暗( ) 暖和 ( )(二)勇趟句子河关联词填空:假设……就…… 由于……所以…… 虽然……但是……(1) (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我们看上去只要盘子那么大。

(2) 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十分亲密。

(3)(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植物。

(三)智爬问号山默读课文,思索以下效果:(1)为什么说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十分亲密?(2)〝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心爱的世界。

〞二、交流展现预习了课文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效果?三、点拨拓展(一)学习第1—3自然段1、前三段给我们引见了太阳的哪些知识?(远、大、热)2、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如、举例子、作比拟等)(二)学习第四至七自然段1、人类与太阳有哪些亲密的关系?2、这一局部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四、稳固提升1、太阳资料:太阳是银河系中极端普通、极不显眼的一颗恒星。

拥有9个行星、数十个卫星其它一些小型天体。

在太阳的第3个行星上降生了生命。

作为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太阳拥有太阳系全部质量的99.8%。

109个地球才干填满太阳的横截面,而它的外部那么能容纳130万个以上的地球。

我们看到的太阳其实只是它外表的光球层,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属比拟〝凉爽〞局部。

五年级上册《太阳》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太阳》名师优质课导学案

总课时:二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阅读识字课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编诗句“在哪里,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主学习】1、我会认真观察图画。

太阳真调皮啊!2、我会听老师读课文。

老师读哪个字,我就指哪个字,我真棒!3、我会听小朋友读课文。

小朋友读哪个字,我就指哪个字,我真棒!4、我能在课文里面找到这些词语宝宝,并把它们圈起来读一读。

太阳大海跳出来草原从水里唱出来山村叫出来美丽照出来5、我会读词语。

6、我会自己读课文。

我的声音真响亮!【探究学习】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当堂检测】1、我会背诵课文。

2、我会编。

城市里,太阳是()叫出来的;田野上,太阳是()叫出来的。

3、连一连,读一读。

蓝色的草原绿色的大海美丽的太阳红红的世界4、填一填:太阳很(),也很(),我爱太阳。

5、我会画太阳。

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总课时:二分课时:第二课时课型:识字写字课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3、能按笔顺写会四个生字,学习一个笔画,能把字写漂亮。

【自主学习】1、我会有感情的背课文。

2、我会读词语。

3、我认识这些字。

(给认识的字画上圆圈)海阳跳来草唱美丽照太从出山叫4、我会写新笔画:5、我能在生字宝宝中找到新笔画描一描。

6、我跟老师学写字。

【探究学习】1、“人”字在”“人”和“从”里面哪一笔不同,描一描。

2、比较“出”和“山”写法。

【当堂检测】1、听写生字。

2、猜一猜:两个人是(),两个木是()。

3、变字魔术:“人”字加一笔变成()和()。

“大”字加一笔变成()和()。

4、组词: 山()人()大()出()大()太()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

《太阳》 导学案

《太阳》 导学案

《太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太阳的基本特点,如大小、温度、距离等。

2、掌握太阳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作用。

3、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运用。

4、培养对天文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宇宙的欲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2)掌握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能够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进行简单的写作。

三、知识链接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分类:从说明对象的角度,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生动说明文。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

2、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二)合作探究1、小组讨论:太阳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说清楚的?(1)远:“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里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将太阳距离地球的实际数字和人们熟悉的步行、坐飞机所需的时间进行对比,突出了太阳距离地球的遥远。

(2)大:“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太阳与地球的体积进行对比,并列出具体数字,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巨大。

(3)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这里使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同时列出具体的温度数字,让人能直观地感受到太阳的高温。

2、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1)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

(2)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比如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6 太阳》第2课时导学案

【新课标】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6 太阳》第2课时导学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6.太阳(第2课时)【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认真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理解课文内容。

思维能力:默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特点的,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审美创造: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特点的,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难点: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知识梳理】一、太阳特点1.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

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

课文开头引用这个故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用我们居住的_________与_________进行了对比,突出了太阳_______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关系密切1.“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的作用。

2.课文从( )等方面介绍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

(多选)A.动植物生长 B.人类的生活C.雨、雪、风的形成 D.太阳光的作用三、主题积累含有“日”字的诗句你知道吗?连一连。

接天莲叶无穷碧小溪泛尽却山行日出江花红胜火映日荷花别样红梅子黄时日日晴春来江水绿如蓝大漠孤烟直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长河落日圆【自主练习】一、读拼音写词语。

ɡū jì shū cài dì qū zhì liáo shè shì dù二、比一比再组词氏()娘()植()炭()纸()粮()殖()碳()三、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六册《太阳》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六册《太阳》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六册《太阳》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学校语文第六册《太阳》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太阳的学问,激发同学学习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把握“估量、繁殖、煤炭、寸草不生”等词语;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读懂说明文;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绽开想像,体会太阳的特点。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un shuōcn cǎo b shēnɡ ch b duō dǐ d shnɡwēn d()()()()()sh shɡānɡ tiě zhuānɡ jia shēnɡ cn fn zh shū ci()()()()()()r linɡbǐ jio shā jūn y fnɡ sh ji()()()()()二、想一想,连一连。

漂亮的关系治疗探究暖和的地球汲取疾病亲密的世界凝成热量神奇的阳光连续水滴三、填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由于所以假如就不但而且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特别亲密。

3、()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

四、课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五、你还有哪些问题?人教新课标学校语文第六册《太阳》导学案附件二:《问题解决评价单》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太阳的学问,激发同学学习自然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把握“估量、繁殖、煤炭、寸草不生”等词语;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归纳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读懂说明文;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绽开想像,体会太阳的特点。

一、划去错误的读音差不多(chā ch )晒太阳(shi si )生存( cn chn)二、看拼音,写词语Zhuāng jia fn zh shū ci( ) ( ) ( )bǐ jio y fng Shā jūn( ) ( ) ( )dǐ de shng()三、依据课文内容推断正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通过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3、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

4、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梳理文章的结构。

(生说师板书)
2、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课时的学习,从整体上对太阳有一个总的印象,为深入学习文本作铺垫。

]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1-3自然段,感知太阳特点,品味说明方法。

边读边画:把最能体现太阳特点的句子画出来。

边读边想: 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的特点的?
1、师引导学习“远”的特点:
(1)说到太阳的“远”,作者引用了一个传说故事,有谁知道这个故
事的名字?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真的吗?请说出你的理由?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推翻这个故事?引用这个神话故事有什么好处?
(2)PPT出示句子:太阳……也要飞二十几年。

(3)请同学们观察括号里填的都是?(数字)引出说明方法:列数字,作类比
(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具体,更准确,更容易理解,突出远)(5)请你用你的朗读,读出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6)生练读,指名读,评价,说说应该怎么读才更好。

(7)认识常用的说明方法:引传说、列数字、作类比
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2、小组合作学习“大”和“热”的特点。

(1)小组合作交流:找出体现太阳“大”和“热”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交流交流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把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
(2)小组代表汇报:
预设(一):“大”
PPT出示句子: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A、方法:作比较。

PPT出示太阳与地球作比的图片,体会比较的妙
用。

B、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二):“热”
PPT出示句子: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就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A、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B、读出它的“热”来。

[设计意图:学生首次学习说明文,适宜采用先扶再放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语言,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同时也要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二)学习第3-8自然段,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太阳离我们这么远,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呀?是不是有它没它都可以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7自然段,找到说服的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

3、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太阳,向大家介绍一下和人类的密切关系!(1)哪个小太阳向我们介绍一下与动植物的关系?
(2)哪个小太阳向我们介绍一下云的形成?雨或雪的形成?风的形成?(PPT出示)
(3)这个小太阳,你还为人类立下了什么功劳?
4、出示最后一段,反复朗读,填空,背诵,体会太阳的作用之大,标出中心句。

想象: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将阅读与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时地给学生创设语言表达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四、拓展延伸:
1、PPT出示资料袋,学生自由阅读。

2、你还知道太阳的哪些知识?自由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将课内阅读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享资料的综合实践能力。

]
五、小结写法,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1)说明方法。

(2)一段话就写一个内容。

六、作业:
小练笔:
搜集月亮的资料,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争取把月亮的特点说清楚.
五、板书设计:
21、太阳
特点:远、大、热
动植物的生长
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生活
自然气候
人类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