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太阳》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含答案)班级小组名称姓名一、朗诵古诗,注意读音、节奏、语气等方面。

二、走近作者。

1、《登幽州台歌》作者是,字,唐代文学家。

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

在诗歌上,他推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

有《陈伯玉集》。

2、《望岳》作者是,字,自号,世称“”“杜少陵”等。

唐代诗人,被世人尊为“”,其诗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有“三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垂老别》《新婚别》)等。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

3、《登飞来峰》作者是,字,号。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4、《游山西村》作者是,字,号。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诗人。

他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他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等。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是,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三、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岱.宗()青未了.()割.()决眦.()凌.绝顶()鸡豚.()箫.鼓()叩.门()己亥.()吟鞭.()龚.自珍()四、解释下列加点字。

(1)独怆然..而涕下()(2)齐鲁青未了..()(3阴阳割.昏晓()(4)造化钟.神秀()(5)自缘.身在最高层()(6)会当..凌绝顶()(7)莫笑农家腊酒浑.()(8)吟.鞭东指即天涯()五、诗句默写。

(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3),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4),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

写花有情的诗句:,。

第二部分探究案一、朗读《登幽州台歌》、《望岳》回答下列问题。

《太阳》评课稿(通用18篇)

《太阳》评课稿(通用18篇)

《太阳》评课稿《太阳》评课稿(通用18篇)首先必须明确什么叫说课,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太阳》评课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太阳》评课稿篇1听完李老师和孙老师同课异构的《四个太阳》以后,感触颇深。

《四个太阳》这篇课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李老师执教的《四个太阳》一课,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挂苹果的游戏巩固生字词。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例如,拍手读,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教师范读,闭眼想象读,男女生比赛读。

这些都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习惯。

精美的贴图报书,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李老师课堂上的点点滴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孙老师在执教过程中,通过主线问题“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引领全程,思路清晰。

通过多种方式的识字方法,强化记忆。

例如,随文识字,儿歌识记方法,字理演变,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太阳》评课稿篇2《“番茄太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盲童明明虽然生下来就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活泼爱笑,美丽聪明,对生活充满乐观,重要的是她还有着一颗真诚的爱心,懂得关爱他人,作者在与她的相处中,被她清脆的笑声感染了,被她美好的爱心感动了,让作者感到温暖。

明明的爱心温暖了作者,温暖了我。

今天听了潘老师上的这节课,我认为以下这几方面值得学习:一、文本解读到位,教学设计流程清晰。

潘老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解读,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设计主要以三次“番茄太阳”为主线。

第一次“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6课《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16课《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任务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与太阳有关的知识或故事,激发学生了解太阳的兴趣。

】引导语: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黑夜便来临,我们对于太阳是熟悉的,你能说一说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和故事吗?故事: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在人间的化身是乌鸦。

在古埃及人那里,鹰是太阳神的化身,而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观念中,鸟(代表太阳)和蛇(代表大地)结合,孕育出印第安人。

最敬重太阳神的玛雅人,也认为乌鸦是日神的化身。

而在中国,关于太阳和鸟关系密切的神话传说也有很多,例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

同学们还知道那些关于太阳的神话?资料: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导入:对于太阳,我们似乎是熟悉的,但其实又是陌生的,我们对它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太阳》一课,去认识太阳。

(板书课题:太阳)任务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设计意图:设计初读课文的版块,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为下面的环节作准备。

】1.自读课文,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再齐读。

shè shì zhí liánɡ tàn qū shā jūn liáo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地区杀菌治疗提示:“摄”应读shè,与“聂”相区分,不要错读成niè;“菌”在文中读一声。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1)摄:应读shè,不要错读成niè,可以借助温度计的单位“摄氏度”来识记。

(2)殖:形声字,左半部分表字义,右半部分表读音。

第16课《太阳》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6课《太阳》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6课《太阳》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6 太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2.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学习重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学情分析五年级孩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经验、独立性提高了,而且中高年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所以本节课我让学生参与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同步导学案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借助实例,体会作用【设计意图:太阳作用的介绍这一部分内容较分散,不易于学生梳理。

以第4自然段为例,借助思维导图,先教方法,再实践,一是为了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为学生提供分析文章的支架,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

】引导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有那些特点?(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了太阳,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怎样?(学生回答)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太阳》一文,看看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1.范例引路,完善梳理。

(1)快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给这一段段划分层次,找出文中与太阳有关系的事物的名称。

明确:动物、植物、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棉、麻、毛、丝、煤炭。

(2)第四自然段从哪几方面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的?明确: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煤炭的形成三个方面写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小组合作,完成第5~8自然段的梳理。

(1)小组汇报。

预设:第5自然段写的是水在太阳的作用下形成云、雨、雪;第6自然段写的是太阳对风的形成的影响;第7自然段是写太阳光能杀菌,从而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2)引导学生发现第5、6自然段写的内容都是和自然气候变化有关的,从而进一步归纳出第5~8自然段是从“自然气候变化"与“预防和治疗疾病”两个方面写太阳对人类生活的作用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2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2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科学的宇宙观,和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天体系统包括哪些层次?试用简表形式表示出来。

用投影仪展示导入新课法一从上述简表中可以看出,在宇宙中太阳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导入新课法二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板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为地球提供能量【讨论】阅读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1.太阳大气的成分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图1.7)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学生回答】略【板书】1.太阳大气的成分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介绍】1.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 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文中如果不用数字,只说距离“很远很远”,温度“很高很高”,可不可以?为什么?
(出示)文中把太阳与地球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出示)太阳表面温度很高,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样写好在哪里?
(出示)为何把太阳比做大火球?
4.(出示)在写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时,作者很注意用词的准确,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完成并交流
20分钟
播放课文
学习生字新词
1.让学生交流生字中易错的地方,或编成字谜考同学。(出示生字)
2.正确读写词语。(出示:差不多、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煤炭、比较、杀菌、预防)
学生自主交流
5分钟
出示生字
总结反馈、布置作业
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张妮娜王瑛
陈翠萍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
多媒体使用
课件
授课时间
课 题
21课《太阳》
教材分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行 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时间分配
媒体应用
复习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了解了太阳大、远、热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这个问题,好吗?出示课题。
学生回忆内容
3分钟
板书课题
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4~7自然段(出示)边读边想:太阳和我们有哪些关系?并在书上批注。
难点
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班班通电子白板
有关银河系的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时间分配
媒体应用
创设情境,鼓励质疑
1、课件出示,提问:“同学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出示课题)
2、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2提问:你们想问太阳公公什么问题?
3.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
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学生自己预设问题并自己寻求答案
3分钟
引出课题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导言:《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讲清一个方面的问题。我们阅读时,(出示)要边读边思考: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学生阅读后归纳。

太阳的特点大

和人类关系密切
课后
反思
教科组
审核修
改意见
审核人:
年 月 日
导学案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张妮娜王瑛
陈翠萍
课时
共2课时
第1课时
课 型
新授
多媒体使用
课件
授课时间
授课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全文分为两大部分,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更多地了解太阳的特点,培养热爱科学的情趣。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共计39人,从平时学习来看,学生层次不齐,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发言回答问题,但对于少部分人来说,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需要更多的引导来完成文章的学习,应该多花些时间来提高他们的预习和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2、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根据叙述的内容,可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出示:
太阳的特点
和人类关系密切
学生阅读后归纳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分钟
出示课文及班班通软件演示问题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太阳的特点
1.导言:(出示)课文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每个自然段的重点句,再想一想:课文是怎样介绍太阳这一方面的特点的?可边读边在书中批注。
2.自读课文,独立思考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并在学习小组中共同完成以下表格。(出示课件)
远:一亿五千万公里 走:三千五百年
飞机:二十几年
太阳的特点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六千摄氏度
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说明方法:列数字打比方
举例子作比较等。
3.利用课件交流、评点,并随机设问:
过程与方法深入阅读课文、质疑问难、源自论理解,训练求异行为以巩固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和体会有了太阳才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可爱。
重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难点
使学生体会如何利用举例、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阅读法、相互交流、
2.(出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分别用一句话概括。)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教师板书3.以小组为单位,从第4~7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习。
4.全班交流。
自由读课文、班交流
15分钟
出示班班通板书
前后联系,整体感知
引导同学们把课文第一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认识到正因为太阳具有“大”“热”的特点,又“离地球很远”,才造就了我们地球这一美丽可爱的世界,才给我们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最适宜的环境,而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
挖掘学生的内涵,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大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共计39人,从平时学习来看,学生层次不齐,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发言回答问题,但对于少部分人来说,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需要更多的引导来完成文章的学习,应该多花些时间来提高他们的预习和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课文中的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等词语。
1.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你们看太阳公公都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课件演示)听,他又在说什么?(放声音)“同学们,你们学得很认真,你们想把我的有关知识介绍给更多的人,让大家都了解我吗?”
2.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太阳公公,分别练习详细介绍和概括介绍,同桌对练
3、布置作业
同桌对练
7分钟
播放课件
板书
设计
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