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教案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及技术,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引导学生掌握油气藏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石油行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采油工程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2. 采油技术及其设备- 钻井、完井工艺及设备- 采油方法及设备- 增产措施及设备3. 油气藏动态分析- 油气藏压力、产量分析- 油气藏动态预测- 采收率计算及评价4.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油气藏开发案例- 采油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与总结5. 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智能油田技术- 环保型采油技术- 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进度如下:第一周:采油工程概述第二周:采油技术及其设备第三周:油气藏动态分析第四周:采油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
油田开采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油田开采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2)掌握油田开采的主要设备和技术;(3)学会分析油田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石油行业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油田开采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2)油田开采的主要设备和技术;(3)油田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教学难点:(1)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2)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石油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油田开采的基本概念,引入新课。
2. 课堂讲授(1)讲解油田开采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原理;(2)介绍油田开采的主要设备和技术;(3)分析油田开采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总结案例分析的结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讨论;(2)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3)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重点和难点。
5.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油田开采设备模拟操作;(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总结实践操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1. 题目:采油工程设计
2. 目的: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施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其未来在采油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内容:
(1) 采油地质学基础
分析油藏地质特征,确定采油方式和开采方式。
包括油层分析、油藏分类、储量计算、井位布置等。
(2) 油井工程设计
包括井控设计和完井设计两部分。
井控设计包括井眼轨迹、钻井液、钻头选择等方面;完井设计包括套管、射孔、压裂等技术方面。
(3) 钻井工程
学生需要掌握钻井操作和钻井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组制作钻井方案,现场调整方案,执行方案。
(4) 提高采收率
学生需要学习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和技术,了解数值模拟技术的
应用及其方法,掌握评价采收率的基本方法。
4. 考核方式:课程设计作业+ 实验报告+期末论文。
5. 参考书目:
(1) 《采油工程》
(2) 《油井钻完井工程》
(3) 《油田开发技术》
(4) 《油藏物理量测》
(5) 《油田采收率提高技术》。
采油工程在线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在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油气藏的形成、开采原理及采油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油田的开采技术及差异。
3. 学生能够了解采油工程中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油气藏的开采情况,提出合理的开采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和计算方法,解决采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获取和整合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石油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培养节能环保观念。
2. 学生能够了解采油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树立绿色开采理念。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采油工程,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对能源和工程领域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特点- 油气藏的类型及开采难度2. 采油工程基本原理- 油气藏的压力与驱动方式- 采油方法及工艺流程- 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3. 采油工程数学模型与计算- 油藏渗流方程- 产量预测与优化- 油藏模拟与数值计算4. 采油工程技术与应用- 常规采油技术- 稠油开采技术- 深海油气开采技术5. 采油工程与环境问题- 采油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型开采技术- 石油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第二周:采油工程基本原理第三周:采油工程数学模型与计算第四周:采油工程技术与应用第五周:采油工程与环境问题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2024年)采油工程课件采油工程

油藏工程方法
包括油藏数值模拟、试井分析、产能预测、储量计算等,用于指导油藏的合理 开发和优化管理。
2024/3/26
10
03
钻井与完井技术
2024/3/26
11
钻井方法及选择
01
02
03
旋转钻井法
利用钻头旋转破碎岩石, 通过钻柱将破碎的岩屑带 到地面。适用于各种地层 和井深。
2024/3/26
冲击钻井法
利用钻头的冲击力破碎岩 石。适用于较硬的地层和 浅井。
振动钻井法
利用振动器产生的振动波 破碎岩石。适用于较软的 地层和深井。
12
井身结构设计
直井井身结构
井眼轴线为直线,适用于 浅井和定向井。
2024/3/26
定向井井身结构
井眼轴线按预定方向偏离 直线,适用于特殊地质条 件和复杂井况。
水平井井身结构
注水水质
注入水的水质需符合规定标准,防止对地层造成 损害。
注水效果评价
通过动态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评价注水效果, 及时调整注水方案。
2024/3/26
21
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
聚合物驱油技术
向地层注入聚合物溶液,改善流度比,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 收率。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
利用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润湿性,使原油从岩 石表面剥离并被驱替出来。
微生物驱油技术
通过向地层注入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改善原油性质,降低原油粘度 ,提高原油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2024/3/26
22
06
油气集输与处理技术
2024/3/26
23
油气集输系统组成及功能
油气集输管网
包括输油管道、输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用于将油气从井口输送 到处理站。
采油工程第二版教学设计

采油工程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简介本教学设计是针对《采油工程》课程的第二版,为学生提供了关于油田采油工程的探究。
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油田开发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油田开发和生产。
二、教学目标•学习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究油田开发的方法,掌握有效的油田开发和生产技术;•学习基本的地质和油藏工程知识,以便于解决油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问题;•掌握先进油田开发和生产技术,并了解油田综合开发方案。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石油工业1.1 石油工业的概述1.石油的介绍2.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3.石油工业的发展现状1.2 石油的勘探开发1.石油勘探的理论基础2.石油勘探的方式和方法3.石油勘探的实施1.3 石油的加工和利用1.石油加工的原理与技术2.石油加工厂的分类3.石油加工厂的实施第二章采油工程概论2.1 采油工程的基本概述1.采油的定义2.采油的意义3.采油工程的基本环节2.2 油藏基础知识1.油藏的定义及分类2.油藏的重要指标3.油藏的开发潜力2.3 采油工程的基本流程1.采油工程的主要流程2.采油工程流程各环节的技术要求3.采油工程的成本控制第三章勘探与开发技术3.1 采油工程勘探技术1.勘探地质学与勘探技术的发展2.采油工程勘探技术的分类3.2 油藏参数测定1.油藏中各种参数的确定方法2.油藏参数测定的技术方法和仪器3.3 钻井技术1.钻井技术的概述2.钻井设备和工具3.钻井的方法和流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课程讲述采取教师讲授、学生式学习和灵活互动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入手,逐一讲解并实践训练。
2. 实践操作法考虑到本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将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采油生产中的实际操作过程。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评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成果、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
其中实验成果占30%的成绩、课堂表现占40%的成绩、期末考试占30%的成绩。
六、学习资源本教学设计提供了详尽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讲解、实地操作和演示,以及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课堂教案。
延大采油工程教案01油井流入动态

讲授流体流入动态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垂直井流入动态和水平井流入动态两个方面。
要求学生了解单相及多相油气流入动态曲线的特征及规律。
:4 学时. 一、垂直井流入动态(一)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1 达西渗流 圆形地层:定压边界(稳定流): q o =0.543kh (p r 一 p wf )μo B o (ln 一 + s )封闭边界(拟稳定流):q o =0.543kh (p r 一 p wf )μo B o (ln 一 + s )非圆形地层: q o =μo 0.B o 54l nk一p 0r5p)q o =μo0.l n k一p 0r5p) q o = J o (p r 一 p wf )其中: J o = μo B o(l n 0.X 54一3 0k 75h+ s ) 采油指数:是一个反应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泄油面积、完井条件等的综合指 标。
数值上等于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量活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J o =q o = J o (p r 一 p wf )J = 一 dq oodp wf IPR 曲线斜率的负倒数2、非达西渗流条件:油井产量很高时,在井底附近不再符合线性渗流,呈现高速非线性渗流。
pr- pwf= Cqo+ Dqo2pr- pw fqo= C + Dqo(二)溶解气驱油藏油井的流入动态条件:地层压力小于饱和压力qo=dp1 Vogel 方程1968 年,沃格尔对不同流体性质、气油比、相对渗透率、井距、压裂井、污染井等各种Vogel 方程:Vogel 型方程:2 非完善井Vogel 方程的修正油井的非完善性:打开性质不完善,如射孔完成情况下的21 个溶解气驱油藏进行了计算。
I PR打开程度不完善,如未全部钻穿油层 打开程度和打开性质双重不完善 酸化、压裂等措施 油层受到损害流动效率:在相同产量下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FE = p r- p wf ,ip r - p wf ,ap wf ,i = p r - (p r - p wf ,a )FEFE =Standing 方法:(三) 组合型流入动态曲线条件: p r > p bP wf < P b靠近井筒部分为油气两相流动, 远离井筒部分为单相流动。
2024年度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问题和挑战,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02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地质勘探、开发方案
制定、采油工艺选择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
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胜利油田是中国重要的海上油田之一,其海上开发案例具有 独特性和创新性。该案例重点介绍了海上油田开发的地质勘 探、平台建设、钻采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17
成功经验与教训总结
成功经验
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包括科学的地质勘探、合理的开发方案、 先进的采油工艺以及高效的生产管理等。这些经验对于其他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4/2/3
10
03
采油工程设计实践
2024/2/3
11
油田地质特征分析
油藏类型与储层物性
分析油田的油藏类型(如构造 油藏、岩性油藏等),评估储 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
数。
2024/2/3
油层分布与厚度
研究油层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 布情况,确定油层的有效厚度 和含油饱和度。
地质构造与断层
分析油田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 ,识别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 对油藏的影响。
环保与节能措施
在采油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保和节能措施 ,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2024/2/3
采油设备选型与布局
根据采油工程方案,合理选择和布局采油设 备,确保安全生产和高效采油。
课程设计报告书
撰写规范、内容详实的课程设计报告书,全 面反映设计思路和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章节
第十一章采油工程方案设计
学时:1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
分析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要求掌握内容
采油工程进展,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内容和作用。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教授思路: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泵的工作原理;悬点载荷计算;泵效的影响因素与提高泵效的措施;平衡原理;曲柄轴扭矩及其应用;示功图分析;有杆抽油系统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泵的工作原理;曲柄轴扭矩及其应用;有杆抽油系统设计方法;抽油井计算机诊断技术。
要求掌握内容
1抽油系统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2抽油机悬点运动规律
3抽油机悬点载荷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教材: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张琪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参考书:
1.《采油工程》,李颖川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2.《石油开采系统》,M J Economides等著,金友煌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3月第一版
3.《采油工程手册》(上、下册),万仁溥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思考题:
1.简要叙述节点分析的一般步骤。
2.气举采油基本原理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章节
第四章有杆泵采油
学时:10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抽油装置及其工作原理;悬点运动规律及所承受的各种载荷;泵效及其影响因素;抽油机井生产分析;抽油设备选择及有杆抽油系统设计计算的方法*。
分析方法:首先阐述系统构成,在掌握抽油设备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说明有杆抽油系统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内容及其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油井的流入动态
2.井筒多相流动规律
3.油井的节点系统分析
4.有杆泵井动态分析方法
5.有杆泵采油的设计方法
6.水力压裂造缝机理
7.酸化原理
难点:
1.非完善井的流入动态
2.井筒压力分布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3.节点分析的原理和方法4.示功图 Nhomakorabea分析及应用
5.压裂设计的方法及步骤
教材和
参考书
章节
第六章注水
学时:4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水质与水处理的措施;吸水能力;分层注水技术;注水指示曲线的分析及应用;注水工艺设计。
分析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水处理的措施;注水井吸水能力的表示;注水指示曲线的分析;
教学难点:注水指示曲线的应用;注水工艺设计。
要求掌握内容
1)水质与水处理;
2)吸水能力分析;
第七章 水力压裂
学时:6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造缝机理;压裂设计方法
分析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造缝机理
教学难点:裂缝几何尺寸计算;压裂设计方法
要求掌握内容
1)造缝机理
2)压裂液类型、性能
3)支撑剂的类型、性能
4)水力压裂设计方法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3)分层注水技术;
4)注水井指示曲线的分析及应用;
5)调剖技术;
6)注水工艺设计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教授思路:从工程角度按照要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分别展开。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作业见习题集9-1、9-2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章节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气液流动的一般现象,总结流动特征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思考题:
1.简述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的流态和特点。
2.以已知井口压力为例,说明求解井底压力的步骤。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Kaya方法以自学为主
章节
第三章自喷和气举采油
学时:4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节点分析,气举启动压力,气举设计
分析方法:以最简单的自喷井为例,首先建立生产系统概念,在阐述举升设备工作特性的基础上,说明生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节点分析方法;气举设计
教学难点:节点分析的步骤;连续气举设计
要求掌握内容
1自喷井生产管理与分层开采
2自喷井的节点系统分析
(1)基本概念
(2)普通节点分析的步骤
(3)函数节点分析的步骤
(4)嘴流特征
3气举采油
(1)气举方式和气举管柱
(2)气举启动过程
(3)连续气举设计
(4)气举动态曲线
第二章井筒流动动态
学时:4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井筒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气液两相流动型态及压力分布计算;
分析方法: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井筒气液两相流动
教学难点:气液两相流动型态及压力分布计算
要求掌握内容
1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的基本概念
(1)基本参数
(2)流动型态
2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的压力梯度方程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作业见习题集8-1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章节
第九章油水井维护性措施
学时:2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
分析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要求掌握内容
1)油层出砂原因,清防砂方法;
2)油井结蜡机理,清防蜡方法;
3)油井出水原因,找水与堵水;
4)垢型与清防垢方法;
5)腐蚀原理及预防措施。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章节
第一章油井的流入动态
学时:6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流入动态;IPR曲线;采油指数;流动效率;
分析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油井油气两相流动的流入动态;油气水三相流动的流入动态;
教学难点:非完善井的流入动态
要求掌握内容
1基本概念:流入动态;IPR曲线;
2垂直井的流入动态
(1)采油指数、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
作业见习题集4-1、4-2、4-3、4-4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以自学为主
章节
第五章无杆泵采油
学时:2
知识点和
分析方法
知识点:无杆泵采油原理和设计方法
分析方法:在有杆泵采油的基础上,运用类比的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无杆泵采油原理
教学难点:无杆泵采油设计方法
要求掌握内容
1电潜泵采油原理和设计方法。
西安石油大学教案
院(系):石油工程学院教研室(系):采油教研室系
课程名称
采油工程
课程类别
必修课
总学时
54
学分
3
讲授
学时
44
上机
学时
10
实验
学时
专业
石油工程
班级
石油工程
任课教师
胥元刚
职称
教授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从事采油工程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油井生产系统的流动过程及其流动规律;掌握各种举升方式、增产增注措施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在复杂条件下的油气开采技术;了解采油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熟悉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初步建立采油系统工程的思想。
4抽油机平衡、扭矩和功率计算
(1)抽油机平衡计算
(2)曲柄轴扭矩计算与分析
(3)电动机的选择和功率计算
5泵效计算与分析
6有杆抽油系统设计
(1)抽油杆柱设计
(2)有杆抽油系统设计
7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1)抽油井液面测试与分析
(2)地面功图分析
(3)抽油井工况诊断技术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教授思路:1)抽油设备—机、杆、泵的工作原理。2)抽油装置运行—悬点的运动规律—悬点载荷的计算—泵效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泵效的措施—抽油机的平衡原理—平衡方式及平衡计算—曲柄轴扭矩计算与分析。3)系统设计与分析—抽油杆柱设计—有杆抽油系统设计—有杆抽油系统工况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抽油机模型。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2水力活塞泵采油原理和设计方法。
3水力喷射泵采油原理和设计方法。
4井下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教授思路:采油装置—工作流程—原理—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本章思考题和习题
主要参考资料
备注
本章内容较多,课堂上提纲挈领作一介绍,以自学为主
(2)油气两相的流入动态,包括
aVogel方程
b非完善井Vogel方程的修正方法
(3)组合型流入动态
(4)油气水三相的流入动态
(5)多层油藏流入动态特征与分析
3水平井和斜井的流入动态
(1)水平井单相油流的流入动态
(2)溶解气驱油藏斜井和水平井的流入动态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教授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